中華人文精神重視人的道德修養,主張人們通過自身的修養和學習,成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因而古代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視禮儀,提倡德治,力求使社會各個等級和睦相處。中華人文精神培育了中華民族的美德:積極進取、堅忍不拔、敬老愛幼、勤儉治家治國等等。這些美德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人文”精神的結晶。
叢書選取中國人文經典中最精髓的部分,把傳統文化中歷經兩千多年而依然充滿生命力的諸多人文智慧展示給讀者:讓讀者去欣賞、品味,並從中找到中華民族發展的文化基因,讓讀者在傳統文化的智慧中陶冶身心,啟迪心智。
博學格物:
仰觀俯察 萬物之靈 天人之際 盛德日新 和諧自然 格物致知 師法自然
作者簡介:
湯一介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人文精神,它有四個側面要同時顧及:一個是自我問題,一個是群體問題,一個是自然問題,還有一個是天道問題。
--杜維明(美國哈佛大學中國歷史和哲學教授、哈佛燕京學社社長)
我們這個民族的人文精神到底是甚麼?孔子講:“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要講道德、講學問,使自己的行為符合道義,勇於改正自己的錯誤,這就是人文精神,一句話,學會“做人”。
--湯一介(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
弘揚傳統文化應當落實到提高人的素質上,讓傳統文化的營養像春雨一樣沁入人的心田。
--袁行霈(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學研究》主編)
名人推薦:人文精神,它有四個側面要同時顧及:一個是自我問題,一個是群體問題,一個是自然問題,還有一個是天道問題。
--杜維明(美國哈佛大學中國歷史和哲學教授、哈佛燕京學社社長)
我們這個民族的人文精神到底是甚麼?孔子講:“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要講道德、講學問,使自己的行為符合道義,勇於改正自己的錯誤,這就是人文精神,一句話,學會“做人”。
--湯一介(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
弘揚傳統文化應當落實到提高人的素質上,讓傳統文化的營養像春雨一樣沁...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仰觀俯察
中國古人對天地的思考
宇和宙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尸佼《尸子》)
宇:原義是屋檐,後來引申為天地之間的廣闊空間。
宙:原義是房屋的正樑,後來引申為久遠的時間。
天是甚麼
這句話出自《尸子》。《尸子》傳說是戰國時期的學者尸佼所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宇宙是空間和時間的總稱,上下四方廣闊的空間叫做宇,古往今來遼遠的時間叫做宙。現代科學的宇宙概念基本上也是這樣的。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古代學者能有這樣的認識,是非常了不起的。
幾千年來,中國無數的學者都企圖探究宇宙的奧妙,早在戰國時期,大詩人屈原就寫了一首著名的詩《天問》,一口氣向上天提出了174個問題。屈原在《天問》中說:「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闇瞢,誰能極之?」「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用現代漢語來說就是:
請問最遠古的時候,是誰傳下了宇宙的奧秘?
天地尚未分開之前,是怎樣構成了形體?
明暗不分混沌一片,誰能探究根本原理?
高高的天宇有九重之多,是誰把它建造得如此神奇?
⋯⋯
宇的本意是「屋檐」,屋檐覆蓋在人頭頂上,用我們的眼睛看上去,天也確實像一個大屋頂罩在我們上空,所以古人很自然地認為天地就是一個上面有蓋,下面有底的大空間。中國最古老的數學著作《周髀算經》說:「天象蓋笠,地法覆盤。」意思是天像斗笠一樣蓋在上面,中間高,四周低;地像翻過來的盤子一樣,也是中間高,四周低。還有的學者把天比做傘蓋、帳篷頂,這種說法叫「蓋天說」,是人們對宇宙最古老的認識。宙的本意是「棟樑」,棟樑是橫架在屋脊上最大的一根木頭,從房屋的這一頭貫穿到那一頭,但它屬於房子的內部結構,又在屋頂最高處,從外面看不到。聰明的古人認為,時間也像這根大樑一樣,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貫穿於天地以及萬事萬物的生命之中。所以莊子說:「宇有實體,卻看不到具體位置;宙有長度,卻看不到兩端。」
天壇之頂如蓋笠
國家大劇院是穹頂建築。
古人關於宇宙結構的理論,除了「蓋天說」之外,還有「渾天說」。因為「蓋天說」的提法,人們相信了很多年,可是後來科學家做了各種各樣的實驗,發現有很多天文現象「蓋天說」解釋不了,於是又提出了一種說法,叫「渾天說」。
「渾天說」認為天地都是球形的,天像蛋殼一樣包在外面,地像蛋黃一樣懸在裡面,日月星辰都鑲嵌在天球上,天球不停地旋轉,站在地球上就可以看到日月星辰的各種變化。
「渾天說」可以解釋日出日落、月缺月圓,以及日食月食、行星運行,所以從漢朝開始一直到明朝,「渾天說」一直佔據著學術界的主要位置。直到西方哥白尼、伽利略等人開創的近代天文學傳入中國,「渾天說」才開始瓦解。
天地之大德曰生
「天地之大德①曰生」,「天地絪縕②,萬物化醇③」,「 生之謂性」④,萬物之生意⑤最可觀,此元⑥者善之長也,斯所謂仁也。人與天地一物也, 而人特自小之, 何耶?
程顥 程頤
《二程遺書》卷十一《明道先生語一》
天地怎樣生育萬物
這是宋朝學者程顥的話,意思是:天地最大的功能就是生育。天地交融,萬物變化。天生的就叫做天性。萬物的生命力是最可觀的。這就是《周易》所說「萬物化生的本源,就是最大的善」的意思。同時,這也就是所謂的仁。人和天地本來是同一的,可是為甚麼人們往往總是看輕自己呢?
天地最大的特點就是生生不息,宋朝還有個大學者叫周敦頤,他的窗前長滿了綠草,家人要除掉,周敦頤不讓,說:「草也有生命,草的生命和我自己的生命是一樣的,為甚麼要除掉呢?而且從綠草上我可以看到天地間的生命力啊。」
天地是怎樣生育萬物的呢?古人認為,天地之間充滿了陰陽兩種氣,陰陽交合,萬物就從中化生了。杜甫在一首詩中寫道:「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這裡記錄了一個古老的民俗。原來,冬天陰氣最盛,過了冬至,春天就要來臨,陽氣開始興盛,萬物開始生長,古人就用一根律管(吹起來符合音律的竹管或金屬管),裡面填上草灰,據說到了冬至的這一時刻,天地間產生的陽氣就會「砰」的一聲,將草灰吹得四處飛散,人們就高興地互相轉告:春天就要來了。
《禮記.樂記》詳細描述了生命的產生過程:「地氣上隮,天氣下降,陰陽相摩,天地相蕩,鼓之以雷霆,奮之以風雨,動之以四時,暖之以日月,而百物化興焉。」意思是說,地氣上升,天氣下降。陰陽二氣相互摩擦,又受到雷霆的激蕩,風雨的吹拂潤澤,春夏秋冬不同時令的滋養,日月的溫暖,於是萬物就誕生了。
神奇的是,這段話和現代科學認識到的生命起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1953 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米勒做了一個試驗,在玻璃容器裡裝入甲烷、氨等氣體(陰陽之氣),然後模擬閃電、雷擊、降雨、溫度變化等過程(雷霆、風雨、四時、日月),過了七天,構成生命的基本原料—氨基酸產生了。米勒認為,他模擬的是地球的原始環境,生命就是在這個環境裡慢慢產生演化出來的。這個結論
已經得到世界的公認。
八卦魚,「八卦」是中國古代對事物變化的圖像表示。
我們不能不歎服中國古人的智慧,他們或許沒有先進的科學儀器和研究方法,但他們通過認真的觀察和細心的體悟,得出的結論竟和現代科學相仿。這恰恰說明,中國古代的學者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用心靈去貼近天地的「生生之德」,把人類和自然融洽地結合到一起。
第一章 仰觀俯察
中國古人對天地的思考
宇和宙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尸佼《尸子》)
宇:原義是屋檐,後來引申為天地之間的廣闊空間。
宙:原義是房屋的正樑,後來引申為久遠的時間。
天是甚麼
這句話出自《尸子》。《尸子》傳說是戰國時期的學者尸佼所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宇宙是空間和時間的總稱,上下四方廣闊的空間叫做宇,古往今來遼遠的時間叫做宙。現代科學的宇宙概念基本上也是這樣的。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古代學者能有這樣的認識,是非常了不起的。
幾千年來,中國無數的學者都企圖探究宇宙的奧妙,早在戰...
作者序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湯一介
中國傳統中,對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特別重視。中國古老的經典《周易》說:「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賁.彖辭》)意思是說,觀察人類文明的進展,就能用人文精神來教化天下。可見我們的老祖宗已經非常重視用人文精神來進行教化了。所謂人文教化就是用人文精神教化人。那麼人文精神從何而來?照《周易》看,它是在人類歷史文化的發展過程中積累起來的。在中國歷史發展中積累了許多寶貴人文精神對人們進行教化的經驗,這些無疑是我們寶貴的財富,應當受到珍視。例如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不修養德性,不講究學習,聽到符合道義的話而不能跟著做,有了過錯而不知、不改過,這些都是孔子所憂慮的。孔子這段話可以說是對中國古代「人文教化」的很好的總結。我們這個民族的「人文精神」是甚麼?我想就是孔子說的要講道德、講學問,要使自己的行為符合道義,要勇於改正自己的錯誤。一句話:受教育,學知識,首先要學會「做人」。
在當今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注意到,科學技術雖然可以造福人類社會,但也可能嚴重地危害人類社會。今天,我們可看到,有些科技的利用(甚至它們的發展)並不都能造福人類,例如克隆「人」的問題,生化用作戰爭的手段,等等。那麼,我們應如何引導科技的發展呢?這應該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由於金錢和權利的誘惑,當前存在著嚴重的不顧「道義」,用非常不道德、損人利己的手段「爭權奪利」,致使人們失去了「理想」,喪失了「良心」,使人類社會成為無序的、混亂不堪的社會。我想,當前我們必須用「人文精神」來引導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那麼甚麼是「人文精神」?這可能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我想,如果從我國歷史來看,也許孔子的「仁學」可以說是一種「人文精神」的代表。他的「仁學」當然是包含了上面所說的「修德」、「講學」、「徙義」、「改過」等等。但我想,最根本的是要人有一種「愛人」的精神。
那麼我們何處去了解、體會孔子的「愛人」的人文精神呢?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讀《論語》。《論語》不僅記載了孔子的言論(他的思想),而且可以從中看到他的為人行事。這裡我只想說一點我對孔子「愛人」的人文精神的體會。《論語》記載,樊遲問「仁」,孔子回答說:「愛人。」這種「愛人」的思想從何而來?在《中庸》裡有孔子的一段話:「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仁愛」的精神是人自身所具有的,而愛自己的親人是出發點,是基礎。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還會愛別人嗎?有一個調查報告,調查對象是美國13所高中的1005名學生、日本15所高中的1303名學生和中國內地22所高中的12201名學生。在回答「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誰」這個問題時,美國學生把父親排在了第一,母親排在第三;日本學生排第一的也是父親,第二是母親;而中國內地學生卻沒有一個人將父母列入受自己尊敬的人物的前10名。這裡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確實有些父母不值得尊敬;另一是眾多的中國學生對自己的父母沒有一點「愛心」。這兩方面的問題都應讓我們深思,看來要對學生進行「仁愛」的人文教育。但「仁」的「愛人」精神不能停止於只愛自己的親人,郭店楚簡中說:「親而篤之,愛也;愛父,甚繼之愛人,仁也。」篤實地(實實在在地)愛自己的父親,這只是愛;擴大到愛別人,這才叫「仁」。又說:「孝之放,愛天下之民。」對父母的孝心要放大到愛天下的老百姓,才叫「仁」。這就是說,孔子儒家的「仁學」,必須要由「親親」(愛自己的親人)擴大到「仁民」(對老百姓有「仁愛」之心)。也就是說,做甚麼都要「推己及人」,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叫「仁」。做到「推己及人」並不容易,必須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作為「為仁」的準則。如果要把「仁愛精神」推廣到整個社會,這就是孔子說的:「克己復禮曰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其由人乎?」有的學者把「克己」與「復禮」解釋為平行的兩個方面,我認為這不是好的解釋。所謂「克己復禮曰仁」,是說只有在「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慾)基礎上的「復禮」才叫「仁」。
費孝通先生對此有一解釋,我認為很有意義,他說:「克己才能復禮,復禮是進入社會,成為一個社會人的必要條件。揚己和克己也許是東西文化差異的一個關鍵。」「仁」是人自身內在具有的品德,「禮」是規範人們的社會行為的外在的禮儀制度,它是為了調節社會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使之和諧相處,「禮之用,和為貴」。要人們遵守禮儀制度,必須出乎人的自覺的「仁愛」之心(內在的真誠的「愛人」之心),這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說:「為仁由己,其由人乎?」對「仁」與「禮」的關係,孔子有非常明確的說法:「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沒有「仁愛」之心,「制禮作樂」只是一種形式,甚至可以是為了騙人的,它是虛偽的。所以,孔子認為,有了出自真誠的「仁愛」之心,並把它按照一定的規範實現於日常社會生活之中,這樣社會就會和諧安寧了,「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如果我們把《論語》中這種「仁愛」精神,結合現實存在的問題,通過閱讀文化典籍,使讀者了解中國文化精神,而且要對孔子儒家思想「仁愛」的內在精神產生一種感情上的共鳴,誦讀一些古典名著的名篇、名句非常必要,最好能背誦。通過誦讀,可以起到「以情化理」的作用,使之成為日常生活的準則,這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費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覺」的問題。這就是說我們應該對自身文化的來歷、形成的過程以及其特點(包括優點和缺點)和發展的趨勢等等能作出認真的思考和反省,我認為這非常重要。而「文化自覺」也許最主要的就是通過閱讀或誦讀文化經典才能得到。例如我上面舉的孔子「仁學」的例子,我們必須讀孔子的《論語》以及其他一些儒家典籍才能得到「仁學」的真精神。我想,閱讀我們的文化經典以提高我們的人文素養,決不能把它和閱讀其他民族和國家的重要經典分割開來。我們知道,今天的中國已不是古代的中國。今天的中國是在經濟全球化、科技一體化、信息網絡的世界大環境之中,世界已經連成一片,像是一個地球村。因此,我們也不能不了解其他民族和國家的文化,而且對我們自身文化精神的了解也離不開對其他民族和國家文化的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如果我們能從「他者」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文化,一方面,可以加深我們對自身文化的理解,而更加珍視我們自己的文化傳統;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比較中發現我們自身文化的不足,使我們能夠自覺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以滋養我們自身的文化。因此,在提倡誦讀我們自身文化經典的同時,也應該引導青年誦讀一點其他民族文化的經典。我們可不可以讓青年讀一點柏拉圖的著作,例如柏拉圖《理想國》的片斷。柏拉圖認為:「善的生活裡表現出來的特性是:一、適度;二、均衡,美,完整;三、理性與智慧,亦即真理;四、知識,技術,正確的判斷;五、不伴有痛苦的純粹快樂,以及適宜的食慾滿足感。」這樣的思想可能對我們有啟發。我們也可以讀一點《聖經》,例如耶穌的「登山訓誡」(見《馬太福音》第五章)。當然還可以選讀其他一些西方經典片斷,也可以選讀一些印度經典(如《奧義書》和佛典)和伊斯蘭教《古蘭經》的片斷等等。有些經典最好讀英譯本,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掌握一門外語。我們應讓我們的青年眼界開闊一點,用一句套話就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祖國的繁榮富強要靠青年人的智慧眼光,世界的前途也要靠青年人的智慧眼光。而這些都要求我們的青年有「文化自覺」,而「文化自覺」一定要通過對文化經典的掌握,才能有良好的人文素質。這應是我們做老師的進行「人文教育」的不可推卻的責任。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湯一介
中國傳統中,對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特別重視。中國古老的經典《周易》說:「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賁.彖辭》)意思是說,觀察人類文明的進展,就能用人文精神來教化天下。可見我們的老祖宗已經非常重視用人文精神來進行教化了。所謂人文教化就是用人文精神教化人。那麼人文精神從何而來?照《周易》看,它是在人類歷史文化的發展過程中積累起來的。在中國歷史發展中積累了許多寶貴人文精神對人們進行教化的經驗,這些無疑是我們寶貴的財富,應當受到珍視。例如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說...
目錄
代序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湯一介)
第一章 仰觀俯察 中國古人對天地的思考
宇和宙
天地之大德曰生
變通之道
天地之化莫不有常
仰觀俯察
第二章 萬物之靈 中國古人對人的認識
域中有四大
人最為天下貴
天地人相為手足
與天地合其德
天行健
第三章 天人之際 中國古人對天人關係的探討
天地不仁
萬物與我為一
天人相類
制天命而用之
天與人交相勝
第四章 盛德日新 中國古人的積極進取精神
舊邦新命
盛德日新
日新又新
不法常可
新德新知
第五章 和諧自然 中國古代的生態觀
不違農時
竭澤而漁
牛山之木
揠苗助長
日出而作
第六章 格物致知 中國古代的發明與發現
候風地動儀
麻沸散
圓周率
造紙術
指南針
第七章 師法自然 中國古代藝術的自然神韻
張旭善草書
別構靈奇
飲酒
伯牙學琴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代序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湯一介)
第一章 仰觀俯察 中國古人對天地的思考
宇和宙
天地之大德曰生
變通之道
天地之化莫不有常
仰觀俯察
第二章 萬物之靈 中國古人對人的認識
域中有四大
人最為天下貴
天地人相為手足
與天地合其德
天行健
第三章 天人之際 中國古人對天人關係的探討
天地不仁
萬物與我為一
天人相類
制天命而用之
天與人交相勝
第四章 盛德日新 中國古人的積極進取精神
舊邦新命
盛德日新
日新又新
不法常可
新德新知
第五章 和諧自然 中國古代的生態觀
不違農時
...
商品資料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6-10-05ISBN/ISSN:978988836941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精裝頁數:18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