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至今,「中國文化」與「基督宗教」的衝擊與交匯,始終是中西文化融合最令人摸不着的一環,世人仍鍥而不捨地追尋種種爭論的理想答案。對於傳教士和華人基督徒來說,中西藝術的「美」和他們信仰的「道」,有何關係?「審美」是否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以致不論文化背景,我們都有相對一致的「美」的共識?還是,有些「美麗」,必須首先認同潛藏其中的「道」,才能企及?
本書為《基督宗教與中國:歷史‧哲學篇》的姊妹篇,書名中的「文化」、「藝術」,與前篇的「歷史」、「哲學」相對分明。但兩部著作在作者筆下有許多心意是相通的。在不假設基督宗教可信與否,亦不採用無神論的前提下,作者透過剖析中國的文史哲藝與西方思維,深入爬梳各種古今材料,以思考文化、歷史、哲學等角度,訴說出「中國」與「基督宗教」在文化藝術的相遇及其現象,實事求是討論問題。
本書的內容跨度較廣,時間跨度長(明代以迄當代),就其骨架而言,本書先從「溯源」的宏觀論述,發展為專研文化難題;接着由文化進入藝術,又由「藝術」,回歸美學與文化相融或相抗的課題,希望藉此兼及文與藝、宏觀與微觀、專題與綜論、交流與衝突等不同向度,在較少的篇幅中呈現豐富的意義,適合作為人文學科的入門書籍之用。
作者簡介:
作者 馮志弘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哲學碩士、哲學博士。2006–2014年,任職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中文及歷史學系;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範疇包括:唐宋思想與文學,宗教與中國文化;著作包括《基督宗教與中國:歷史.哲學篇》(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5)、《北宋古文運動的形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大學詩選》(編)(東岸書店,2001)等,並在《清華學報》、《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人文中國學報》、《新亞學報》、《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等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
作者 徐麗莎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藝術史哲學博士。任職於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負責籌辦文化和學術活動;任教於城大中文及歷史學系,講授中國美術、西洋美術、亞洲美術和中國文化經典等科目。研究興趣是唐代以來的書畫史,發表過的學術著作涉及明清至近代書畫研究、中日美術交流,及中國傳統建築裝飾等範疇。
作者序
馮志弘:
寫作本書的時候,我覺得快樂。
這種快樂,就像19年前一樣—那是1997年12月的一個下午,我是個大學一年級生,當天早上,我剛完成「大學生涯」第一次期終試,真好!考試結束,可以跑圖書館了。到圖書館幹甚麼呢?我想知道一個「問題」的「答案」—
五代(907–960)時期事奉四朝、十帝的馮道(882–954),他對自己評價很高,自認「孝於家……『忠於國』,口無不道之言,門無不義之貨。」
馮道說:他自己「忠於國」—說這話的時候,他將近70歲,已經侍奉過三個朝代。
相反,北宋歐陽修(1007–1072)認為屢次「變節」的馮道,「可謂無廉恥者」。對於同一個人物,評價為何如此不同?馮道根據甚麼標準,在侍奉多朝以後仍然認為自己「忠於國」;歐陽修又根據甚麼準則,批評馮道「無恥」?
這不是哪個科目或哪一位老師給我的課業,只是我閒時閱讀想不通的事情—我想知道答案,更難以遏止自己的好奇心。於是,在1997年聖誕假期,我用了半月時間,寫了一篇只給幾個人看的文章,回答「如何評價馮道」的問題。我記得,當我用家中「噴墨式打印機」列印文稿,看着文章艱難地從打印機隙縫匍匐出來的時候,我很快樂。
後來我才知道,古今學者早就分析過這問題呢。而現在,我那篇「少作」都不知道跑哪裏去了。雖然如此,2007年我在香港城市大學講授「中國思想與文學」科目時,我還是偷偷把當年的念頭放在講義裏,專門以馮道和王安石(1021–1086)為例,分析「中國古代評價人物的標準」,以此作為自己學習旅途的紀念。我私下認為,這篇我已找不回的文章,是我「學術生命」的起點。或者說:當時的「快樂」,是我從此走上學術道路最大的理由。
讀書應該快樂,我們有時候居然會輕易忘記這一點。我想通過「通識科目」(城大稱為「精進教育Gateway Education」),讓同學和自己找回這種樂趣。
當然我們面對的問題是:有些人覺得「通識科目」與自己的「專業」無關—某某主修商業、生物、電子工程,為甚麼要他們認識「基督宗教與中國」?但小時候,我們不會這樣想的。我們會問:彩虹的顏色為甚麼這麼多?魚為甚麼會游泳?汽車為甚麼跑得這樣快?媽媽,為甚麼你愛我?
—那時我們不會畫地為牢,不會封鎖自己的好奇心。
這樣,當我們長大成人,究竟是終能「理智地」認清自己的需要,於是把那些「無用」的知識排除在「學習」以外(但有多少人真正懂得自己的需要?);還是,我們在萌生這些所謂「理智」的念頭時,代價卻是,我們漸次失去自己小時候的好奇心,以及失去我們曾經擁有的純真,和聽到答案時滿足的笑容?
我覺得,好好思考這個問題,比學懂某一門學科知識更重要。
香港城市大學「基督宗教與中國」科目,有四個學習目的,包括:
一.介紹中國文化與基督宗教的聯繫,指出二者相遇後的文化適應與衝突;
二.運用多樣的觀點與方法,分析具爭議的歷史個案;
三.通過中西文化的相互觀照,比較中西文化與宗教的異同;
四.應用本科目知識,評論當代中國及世界的文化與宗教問題。
我期望讀者能夠在本書和本書前篇中,看到我們真誠地思考,並且回應這些問題。重要的是:我們的想法不一定對,但如果這些文章可以為讀者帶來一段沉思、一種感動、一陣豁然開朗的暢快;或者,讓人更願意探究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課題,我會非常快樂。
最後,感謝徐麗莎博士參與本書撰作。徐博士是饒宗頤教授和莫家良教授的高足,專研明清繪畫史,兼且能書善畫;沒有她的參與,這兩本《基督宗教與中國》「文史哲藝」的「藝術」部分肯定無法完成。感謝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編輯小組委員會慨允出版本書;感謝城大出版社陳家揚先生、陳明慧女士兩年來一直對我細心的指導和幫助—我確實能夠想像你們花了多大心力,才能讓我粗糙的文章減少許多失誤。
對於一般讀者來說:感謝的話無關宏旨,所以,在序文中記下每一個感謝的名字,意義更在於呈現作者的深情、摯愛和感動,這樣,我想說:
謝謝從小照料我的嫲嫲,我們已經 22 年沒見了。我記得小時候被媽媽責打不許我吃飯,你那碗偷藏着整顆鹹蛋黃的飯,真好吃!謝謝和我對話無多的爸爸;謝謝我媽媽給予我超出她所能承受的包容,和至死不渝的愛;謝謝我哥哥暗地裏疼愛我。謝謝我的太太素雯—她應該能夠體味,「太太」二字表達了我全部的謝意。
我有一個女兒名叫詩舟,還有兩個孩子不知道是何性別呢!我的三個孩子,好幾年不見了;請等一下,我們稍後在天上團圓。雖然我未曾聽過你們的聲音,但我和媽媽到時候會認得你們的—因為只要用心,我就能聽到你們說話,一直都聽到。
到時候,我們以愛相認。
徐麗莎:
我是個基督徒,是個研究中國藝術的人。可是,若真的要寫一系列關於基督宗教與中國文化藝術的文章,我應該寫些甚麼?可以怎樣寫?2014年9月,馮志弘博士約稿,那就只有信手拈來一堆陳腔濫調,湊合九條題目給馮博士放進計畫書裏去。
直到不得不開筆撰稿之時,我才認真的思考這些文章的總綱和主題。更重要的是,寫這些既不能得到豐厚稿費,寫了也不會因而升職加薪的文章,究竟有何意義?驀地想起一次應內地學生所邀請,參加他們崇拜聚會。當天的講者是梁燕城博士,縱然我已完全忘記他分享的內容,但是我念念不忘這一段話:「要是寫些放在圖書館裏,沒有多少人會去讀的學術文章,倒不如寫一些大眾興趣讀的東西。」我竟然忘記了自己多年來的心願—推廣藝術教育,讓更多人有興趣欣賞藝術,特別是了解中國藝術的底蘊。上一次為公眾寫書,畢竟已是九年前的《通識中國書畫》,今次機會再臨,我要格外珍惜!而這本書的定位與《通識中國書畫》不同,我相信「讓史料說話」的說法,所以這系列的文章,注重引用大量文獻資料,這不但符合大學通識教育的學術要求,而且可讓讀者自己咀嚼。
書中九篇文章討論的問題,都曾經有人談論過。我是受到顧衛民《近代中國基督宗教藝術發展史》,莫小也《十七—十八世紀傳教士與西畫東漸》等書所啟發,從中聯想了許多可延伸討論的題材,然後順藤摸瓜地把九個問題展開,並嘗試以嶄新的角度去探討。這正是我近年常對學生說:「先學問,然後學答。學會如何發掘問題,再搜集資料,尋找答案。」始料不及的是,九篇文章的題目,最後竟然與原來的完全不同!但我深信,這九條都是比原來的更有趣!
九篇文章所討論的,有部分屬於藝術範疇,有部分歸文化類別,但都與藝術家、藝術思想和圖像有關。關於圖像部分,這次我較多選擇版畫。其中一個原因是,明末清初由傳教士帶來或製作的版畫,不僅出現在宮廷,也在坊間廣泛流傳。不論從藝術或文化角度分析,也甚具意義。另一個原因是由於版畫都是單色,並以線條構成畫面,即使年代久遠的圖片仍是非常清晰。所以這本書以黑白印刷,版畫圖片素質也絲毫沒有受損!
完成所有文章,才發現自己的信仰並沒有成為負擔,仍然可以持平地以藝術作為切入點,向讀者探討明末清初由傳教士帶來的基督宗教藝術,及在中國所引起的迴響。但是,希望讀者還是會像我一樣,思考傳教士穿越半個地球,甘願留在陌生的國度,甚至豁出生命,客死異鄉,背後那巨大的動力是甚麼?今天,這種動力能否成為我們面對未知將來的勇氣?
***
我要感謝馮志弘博士邀稿和策勵,而且沒有馮博士的第一本書,也沒有這本續篇了!感謝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編輯小組信任,及給予機會,使我們的文章得以面世。謝謝孫詠珊小姐提醒我學術文章與給大眾閱讀的文章有分別,對象不同,文筆、用字也自然有別。
感激培育我的師長們,特別是對我學術道路影響至深的饒宗頤教授、高美慶教授和莫家良教授。願你們身體健康,生活愜意!
感激父母對我的照顧,你們對我的期望,一直是我奮發的動力。感謝梁敏翔博士解答「勾股」的問題。此外,每當我寫文章發現有趣事情,想找人分享時,你都會聽,並在臉上掛上一副好奇的表情。多謝梁倩翎小朋友體諒我工作繁忙。今年3月,與你參觀了我策畫的一個展覽,你就了解我研究些甚麼,然後當你知道有文化歷史的電視節目時,都會通知我。對我來說,實在是強而有力的支持!
從開始撰寫到完稿,工作和家庭都遇到各種突如其來的問題。期間想過只寫幾篇充撐便作罷,如今竟能如期、如數完成。回望過去,真感到不可思議!披星戴月,精神、身體尚能支持,實有賴背後一眾守望者。於此,謹致謝忱!
馮志弘:
寫作本書的時候,我覺得快樂。
這種快樂,就像19年前一樣—那是1997年12月的一個下午,我是個大學一年級生,當天早上,我剛完成「大學生涯」第一次期終試,真好!考試結束,可以跑圖書館了。到圖書館幹甚麼呢?我想知道一個「問題」的「答案」—
五代(907–960)時期事奉四朝、十帝的馮道(882–954),他對自己評價很高,自認「孝於家……『忠於國』,口無不道之言,門無不義之貨。」
馮道說:他自己「忠於國」—說這話的時候,他將近70歲,已經侍奉過三個朝代。
相反,北宋歐陽修(1007–1072)認為屢次「變節」的馮道,...
目錄
溯源:「太初有道」與「文以載道」
第一章 遂古之初:〈天問〉和《聖經》中的「創世記」
第二章 中國神話和《聖經》的「大洪水」故事:以鯀和挪亞為中心
第三章 《勸世良言》的罪與罰,與恐怖地獄
第四章 受苦受難的天主和救苦救難的女媧娘娘:從李銳《張馬丁的第八天》說起
第五章 「口述歷史」的宗教與文化省思:以《華人婦女與香港基督教口述歷史》為例
符號與意義:中國文化的三個核心問題
第六章 《大唐開元禮》的神靈與祖靈:兼論基督徒「祭祖」
第七章 黃色瞳仁中的「晚明」:以利瑪竇《天主實義》所述的儒家思想為中心
第八章 同而不和:太平天國與曾國藩的「屬天之戰」
「美學」東漸:藝術的新奇事
第九章《程氏墨苑》與利瑪竇的宗教圖像
第十章 文人畫家入教之後:吳歷後期畫學
第十一章 耶穌會傳教士與清初「畫琺瑯」
第十二章 無心插柳:傳教士與園林藝術
第十三章 讀畫史札記:傳教士帶來的西洋繪畫技法
無法企及的美麗:明清天主教藝術的文化詮釋
第十四章《程氏墨苑》中的西洋宗教版畫
第十五章 入教割席?吳歷與王翬的友誼
第十六章 誤讀圖像:楊光先《臨湯若望進呈圖像說》
第十七章 傳教士、畫家與宮廷畫家三重身份的矛盾
代跋
第十八章 「尚未解決」,抑或「無法解決」的難題?談柯林斯、道
金斯關於「上帝與科學」的辯論
溯源:「太初有道」與「文以載道」
第一章 遂古之初:〈天問〉和《聖經》中的「創世記」
第二章 中國神話和《聖經》的「大洪水」故事:以鯀和挪亞為中心
第三章 《勸世良言》的罪與罰,與恐怖地獄
第四章 受苦受難的天主和救苦救難的女媧娘娘:從李銳《張馬丁的第八天》說起
第五章 「口述歷史」的宗教與文化省思:以《華人婦女與香港基督教口述歷史》為例
符號與意義:中國文化的三個核心問題
第六章 《大唐開元禮》的神靈與祖靈:兼論基督徒「祭祖」
第七章 黃色瞳仁中的「晚明」:以利瑪竇《天主實義》所述的儒家思想為中心
第...
商品資料
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06-01ISBN/ISSN:9789629372644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40頁開數:25開W15*H21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