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民族是共生的,
全球化的時代,也正是民族主義的時代。
西方國家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和納粹屠殺後,對民族主義大多抱持著負面看法。然而,現代的民族主義,是一種「平凡的民族主義」,它如同文化一樣,深入生活各個面向,可以被建構,也如同國家認同,可以被操作,可以被選擇。
可以說,民族主義百分之百是「全球性」的現象。
☆融合政治學、國際關係、影視分析等理論,論述深入淺出
☆國內、外各國案例旁徵博引,涵納古今歷史
▍當代國際紛爭不斷,究其原因,與「民族主義」有極大關係。
在二十世紀以前,大部分的自由主義者和馬克斯主義者都只當民族主義是「不經意出現的詞語」,尚未形成專業的理論,不值得進行思想上的論辯。到了1920-30年代,隨著海耶思、孔恩、史奈德和卡爾的出現,民族主義開始受到學院派的青睞,逐漸變成史學研究的顯學。1980年代則是民族主義研究的另一個轉捩點,各種民族主義理論如雨後春筍紛紛出現,這些學者來自不同的學術領域,各自從自己的學術背景來詮釋民族主義,所建構的理論五花八門,反倒令一般的讀者看得眼花撩亂,無所適從。
作者長年研究民族主義,深知民族主義的意識型態是支配當代社會,不論是國內政治或國際關係,極其重要的一股力量。為讓知識能走出學院的高牆,作者綜合多年教學經驗與對當今世界的觀察,將歷年研究的十篇精華集結成著。書中探討民族主義理論、族群認同理論、後現代理論、影視史學分析,議題觸及各國歷史與時事,包括:蘇格蘭公投、台灣保釣運動、辛亥革命、納粹屠殺等,論述層面具有學理深度,書寫筆觸卻通俗易懂,相信可為讀者開啟一條通往民族主義研究的捷徑。
作者簡介:
羅志平
出生於金門烈嶼,高中畢業後來台。先後就讀於文化大學史學系、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年獲文化大學史學博士,現任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著有《清末民初美國在華的企業投資》、《民族主義:理論與類型》、《金門行業文化史》、《夢回笠嶼》、《爺們的天空──金門學術研究略論》等書。
章節試閱
【歷史電影與民族主義】
戲劇的結果我們已經知道,情人肯定會分離,但電影的結局卻不是悲劇,當然也不是喜劇。如果傳記電影涉及國家民族,或是對偉人的評價,乃至意識型態、民族主義等原本就具有爭議性的議題,除了歷史學家有意見外,一般國民也會抗議。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的《英雄本色》剛上映立即引來歷史迷的批評,影片中呈現的威廉華勒士(William Wallace)是個勇敢的英雄,是個好男人;但是在歷史迷的認知中,蘇格蘭人的華勒士跟英國人一樣殘忍,一樣手下不留情。電影中的華勒士已經不是單純的歷史人物,即便合於史實,但在民族主義的催情下,依舊充滿爭議。
電影承載民族主義最佳的例子是《聖雄甘地》,這部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八項大獎的電影,竟然是英國人主動拍攝的「反英」電影,而且更將印度國父―甘地神格化,塑造成一個聖人。導演在片子一開頭就說:「一部只有三個小時的電影,是不可能展現甘地的一生,影片所能做到的,就是盡其可能忠實表現他的精神。」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歷史電影同樣有其潛藏的動機。
以最近剛上映的《孔子:決戰春秋》(Confucius, 2010)為例,對國人來,就好像一本立體化的教科書,以前讀《論語》,幾乎都是背書默寫、枯燥乏味到上課打瞌睡。電影卻能以影像來呈現,孔子一身教育理念、《論語》內文的意義、當時的歷史事件,讓人印象深刻,也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然而卻有一些網民認為,《孔子》並非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史詩影片,而是借孔子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立場,馴服國民。如果拍攝者真的有這種動機,歷史電影顯然淪落成政治的工具。
電影在十九世紀末發明之初,承襲了照像技術「寫真」的特性。人們對於一張照片的特有認知,即是照片中所呈現的事物是在某一特定時間和空間,正在發生或曾經發生的事,簡單的說,它是「真實的」(real)。至於電影這個藉由連續拍攝的攝影機(motion picture camera),透過特定放映機器,程序相反的投射於銀幕的畫面而言,它是「合理的」,但真實度會受到質疑。電影剛發明時,其拍製手法僅止於如同照像技術一般,停留在反映和顯現外在世界真實的可能。然而,幾乎就在電影發明的同時,電影製作就出現了實錄紀事和陳述故事的兩個傳統。不管是那一種傳統,一旦遷涉到國家與民族的敘事時,就會出現史觀的問題。
【影視史學與歷史詮釋權】
「影視史學」看似新鮮的舶來品,其實講的就是電影、電視所演出的歷史故事,及其想傳遞的歷史意識。這幾年,東亞的幾個國家都在拍攝歷史大劇,行銷海外,藉此形塑該國的「民族符碼」。由於台灣的歷史地位有點瞹眛,以致經常被「吃豆腐」,歷史被人不當詮釋,導致人民逐漸懷疑自己的歷史,連帶的也忘了由歷史意識所建構的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日本NHK電視台向來愛拍以「大人物」為主的「大河劇」,自1963年以來每年拍一部,至今已有49部作品問世,先前所播出的是以幕末志士坂本龍馬為主角的《龍馬傳》。
這種以歷史人物或是一個時代為主題(即所謂的時代劇)的連續劇,屬於考證較嚴謹的戲劇。韓國的「影視史學」現象始於90年代中期以後,「韓劇」有兩大主軸,一是愛情偶像劇,一是歷史劇,特別是後者,著眼的不僅是商機,更是新歷史意識的展示。由於韓國千百年來始終夾在中日兩大強權陰影下求生,所以一旦經貿實力獲得世人肯定,必然要透過歷史耙梳和翻案,讓它的不少行徑合理化。例如《明成皇后》與《大長今》,前者要告訴世人的是韓國抗拒日本的強力決心,後者則順勢推銷了韓國文化,這些「影視史學」都有重喚韓國民族情緒的深刻用心。中國的「影視史學」直到九○年代中期才開始嶄露頭角。《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朝隆王朝》、《走向共和》等,因為都是清代戲碼,常讓人誤以為中國的歷史劇就是清宮劇。之後才開始有對於漢唐盛世的描摹,例如《大漢天子》、《漢武大帝》、《貞觀之治》等,都屬氣魄雄渾之作。倒是描寫明思宗敗亡的《江山萬里情》,似乎有弦外之音,像是1949年前後的國民黨政權,又像今日深陷藍綠惡鬥的台灣政壇,許多政論節目的名嘴特別愛藉此發揮。
相較於中日韓三國的「影視史學」方興未艾,台灣的電影市場似乎還陷在偶像劇的泥淖中。在電視看三台及中影全盛時期,台灣也推出不少歷史大劇及愛國影片,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對激勵人心、鼓舞士氣,貢獻很大。到九0年代以後,中國意象沒了,台灣的定位也浮現不出來。當中國以其大一統史觀製作《施琅大將軍》時,明白的告訴世人,台灣是「中國的」,尤其是《建國大業》的發行,擺明的就是要屈台灣之心。大陸所拍的歷史電影,政治意圖都相當明確,宣傳的價值恒大於歷史知識的傳遞。
2011年台灣終於有一部「台灣史詩」電影。在拍完《海角七號》後,魏德聖終於完成必須分成上下兩集放映的劇情長片《賽德克•巴萊》。電影描述1930年代日治時期,因殖民統治當局對台灣原住民壓迫式的理蕃措施,迫使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群起反抗,因而引發霧社事件的始末經過。擔任該片監製的國際知名導演吳宇森盛讚:「《賽德克•巴萊》喚起了我們曾經遺忘的、忽略的這段發生在台灣土地上的歷史,是台灣第一部真正史詩般的電影,也是全人類或全世界都會感動的故事!」
是否真的感動,當然是見仁見智,電影是否符合史實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見,即便導演也不認為這是他要承擔的責任,作為一種藝術表達方式的電影,美學的價值更勝於史學。無論如何,這部電影透露,台灣若繼續在影視史學上保持沉默,等同於放棄自己的歷史詮釋權。
【歷史電影與民族主義】
戲劇的結果我們已經知道,情人肯定會分離,但電影的結局卻不是悲劇,當然也不是喜劇。如果傳記電影涉及國家民族,或是對偉人的評價,乃至意識型態、民族主義等原本就具有爭議性的議題,除了歷史學家有意見外,一般國民也會抗議。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的《英雄本色》剛上映立即引來歷史迷的批評,影片中呈現的威廉華勒士(William Wallace)是個勇敢的英雄,是個好男人;但是在歷史迷的認知中,蘇格蘭人的華勒士跟英國人一樣殘忍,一樣手下不留情。電影中的華勒士已經不是單純的歷史人物,即便合於史實,但在民...
作者序
我唸碩士班時曾從柯立德神父研究民族主義,之後雖然轉換了研究方向,但民族主義這個意識型態一直在我心中縈繞。不但不曾離去,反而因年歲較長,對人情世故有更進一步的體悟後,逐漸能夠從汗牛充棟的民族主義文獻中,思索出一些自以為是的道理。這些年,我開授「多元文化與當代社會」,講述各種類型的文化,文化與民族是共生的,全球化的時代,也正是民族主義的時代。在這樣的情境與氛圍中,要不研究民族主義也難,因此,便自然而然地愛上民族主義。
這本書收錄了十篇論文,一部分是期刊論文,一部分是研討會論文,有一篇是翻譯的文章。要想在學術殿堂混口飯,寫文章是基本維生技能,不發表文章就等著回家吃自己。也因此,論文的價值,通常只是遂行某種目的的手段。台灣學界發表的論文數量,位居世界前茅,但品質竟然不如開發中國家。這些論文,大概只有研究生會去查考,一般大眾很難,也不大會去讀,畢竟它們不像書籍,擺在架上,抽放容易,總會有人因好奇拿來翻翻。也因此,一些不太在乎評鑑或升等的學者,已將重心移到寫書。書最能呈現作者的性情與志向,甚至有可能讓人現世得利,後世留名。
當然,我這本論文選輯,學術價值可能不大,但對我而言,卻有不一樣的意義。俗話說「弊帚自珍」,或如台灣人所說「歹子也是子」、「歹子也要疼﹗」這些文章,每一個字,每一個逗點都是我努力敲出來的;每一個註釋,都是細心查證的,耗費不少體力與心思,就這樣丟棄,不再聞問,於心不忍。如今出版方便,為自己留下一份研究紀錄,見證曾經走過的辛苦路,何樂不為!
但是,還是有一些問題必須解決。首先,論文格式與書籍章節不同,例如註釋等,需要稍作調整,才適合閱讀。其次,論文常要接納審稿委員,或評論員的建議,作些違背自己創作理念的修正,實在是無可奈何,現在有機會把它改回來,呈現原意,這也是令人痛快的事。其三,雖然論文都與民族主義有關,內容其實有點五花八門,為了迎合研討會主題,常有掛羊頭賣狗肉的情形,即題目是一回事,內容又是一回事。藉此機會我作了修正,讓它名副其實。其四,每篇論文都是完整的個體,有其單獨的論述架構,但是將它們放在一起時,會發現有些敘事是相同的,重複的。這也無可奈何,這是論文寫作的通病,除非只有一篇,否則,誰都沒把握不會用到多年前的資料。
另外,這篇翻譯文章,取材自網路,雖然不是嚴謹的著作,仍有其智慧財產權要尊重。我於十多年前寫升等論文時便已翻譯完成,未敢投稿,自是因為未取得授權。如今收入書中,也僅是留作紀念。翻譯是另一種形式的創作,我譯這篇文章的用功程度,不下於寫一篇論文,有很深的感情,於是收入書中,絕對不是要據為己有。
無論如何,對出版這樣一本書,心中仍有些矛盾與掙扎。早已過知天命之年,偶而還是會在意俗世的眼光,善意或非善意的批評。雖然說學術研究的精神是有批評乃有進步,但學者的毛病經常就是過於自大與傲慢。為人處世,自當虛心受教;對於學術見解,要能擇善固執,堅持己見,人云亦云,無法成就志業。出版這本書,最讓人欣慰的是,不用再跟論文審查員吵架,打筆仗;不會讓他們氣到說,「要不要改隨便你,不審了!」當我講述「啟蒙運動時」,最愛引述伏爾泰的名言:「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對於讀者,我期盼也能有這樣的胸襟。
我唸碩士班時曾從柯立德神父研究民族主義,之後雖然轉換了研究方向,但民族主義這個意識型態一直在我心中縈繞。不但不曾離去,反而因年歲較長,對人情世故有更進一步的體悟後,逐漸能夠從汗牛充棟的民族主義文獻中,思索出一些自以為是的道理。這些年,我開授「多元文化與當代社會」,講述各種類型的文化,文化與民族是共生的,全球化的時代,也正是民族主義的時代。在這樣的情境與氛圍中,要不研究民族主義也難,因此,便自然而然地愛上民族主義。
這本書收錄了十篇論文,一部分是期刊論文,一部分是研討會論文,有一篇是翻譯的文章。要...
目錄
[自序]
▍Chapter 1 從蘇格蘭獨立公投看中國的地方自治―民族主義與國家主義
一、前言
二、分合的意涵
三、中國歷史上的統一與分裂
四、西方歷史上的統一與分裂
五、統獨論戰與民族主義思考
六、結論
▍Chapter 2 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保釣運動的虛與實
一、前言
二、釣魚台之歷史與法理爭議
三、保釣運動的發生及其遺緒
四、保釣運動與國家認同
五、結論
▍Chapter 3 影視史學與歷史現場重建―鏡頭下的辛亥革命
一、前言
二、影視史學的意義與發展
三、走入電影的辛亥革命
四、想像與真實之間的《國父傳》
五、辛亥革命的歷史評價與歷史現場的重建
六、結論
▍Chapter 4 比較原生論與持久論對民族起源的解釋
一、前言
二、原生論的方法
三、持久論的觀點
四、評議
五、結論
▍Chapter 5 影視史學用於通識教育之商榷
一、前言
二、影視史學的意義與發展
三、歷史電影與影視史學的爭議
四、影視史學與歷史詮釋權
五、歷史劇情片與歷史重現
六、影視史學的趨勢與歷史教育的商榷
七、結論
▍Chapter 6 論Holocaust的研究與族群和解
一、前言
二、一個字各自表述
三、從反猶主義到大屠殺
四、從大屠殺到新反猶主義
五、大屠殺與族群認同
六、結論
▍Chapter 7 民族的肚臍――葛爾納與史密斯對民族起源的爭議
一、前言
二、族裔、象徵與神話
三、文化與肚臍
四、沒有交集的相會
五、結論
▍Chapter 8 民族主義、愛國主義與國家認同
一、前言
二、詞語的界定
三、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
四、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
五、愛國主義與通識教育
六、結論
▍Chapter 9 民族主義分類之「二元論」思考
一、前言
二、西與東
三、好與壞
四、政治與文化
五、舊與新
六、意識與潛意識
七、其他二分法
八、結論
▍Chapter 10 後現代的民族主義結構
一、前言
二、世界主義的特殊心態
三、分離主義的民族主義
四、核心、邊陲、霸權
五、全球的/民族的、秩序/混亂
六、其他世界
七、封鎖
八、認同政治與領土
[參考文獻 ]
[自序]
▍Chapter 1 從蘇格蘭獨立公投看中國的地方自治―民族主義與國家主義
一、前言
二、分合的意涵
三、中國歷史上的統一與分裂
四、西方歷史上的統一與分裂
五、統獨論戰與民族主義思考
六、結論
▍Chapter 2 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保釣運動的虛與實
一、前言
二、釣魚台之歷史與法理爭議
三、保釣運動的發生及其遺緒
四、保釣運動與國家認同
五、結論
▍Chapter 3 影視史學與歷史現場重建―鏡頭下的辛亥革命
一、前言
二、影視史學的意義與發展
三、走入電影的辛亥革命
四、想像與真實之間的《國...
商品資料
出版社:獨立作家出版日期:2016-11-16ISBN/ISSN:978986934025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