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之城──羅馬.梵蒂岡》不是一般觀光景點、古蹟文物的介紹,也不是現場導遊,而是作者在羅馬十年的生活,親身體驗到的羅馬和梵蒂岡隱密角落的風景,凝聚出他心目中的羅馬和梵蒂岡之最。那是作者特殊情感經驗裡的羅馬,包含碰觸到的私房偏愛以及在羅馬生活引發的趣味,這是一般到羅馬匆匆一遊的人所不容易看到的。
卷一「羅馬之窗」,從一扇扇窗景,看羅馬的點點滴滴,希望能留給讀者一點小印象,藉由這點去認識羅馬窗外那片天。卷二「梵蒂岡之鑰」,從教宗、聖伯多祿大殿,談為何天主教信仰中心在梵蒂岡?梵蒂岡的奧秘為什麼是鑰匙的奧秘?並介紹外人難以一窺究竟的梵蒂岡城國、梵蒂岡花園等。別冊「條條道路出羅馬」,走出羅馬,羅馬增添了歐洲和普世的幅度。
古老與現代的和諧、歷史的厚度、普世的視野,不論從什麼角度來看羅馬,都驗證了這兩句話:「條條道路通羅馬」、「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永恆之城──羅馬.梵蒂岡》這本書獻給「非典型遊客」──轉個角落、深入發現,期待在旅程中能有私房學習或情感上獨門探觸的人。
作者簡介:
林保寶
羅馬生活十年的日子,每天都是永恆的開端,全化為天空的羅馬藍。
在永恆之城,每個人都是異鄉人;從另一方面來說,在羅馬沒有人是過客,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他的角落。
台北實踐大學社會工作系、羅馬聖十字架大學哲學系、羅馬德蘭學院神學系畢業,曾任梵蒂岡廣播電台編譯。
著有:
《誠意呷水甜》、《失意角落》、《人間角落》、《聖母媽媽到萬金》、《幸福角落》、《奉獻》(以上天下雜誌出版)
《用靜默擁抱世界》(遠流出版)
《生命的完成》、《划到生命深處》、《生命告別之旅》、《愛者》、《馬祖世紀末的告別》(以上天下文化出版)
《莿桐最後的望族》(玉山社)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狄剛總主教(台北榮休總主教)
陳建仁(副總統)
杜筑生(中華民國前駐教廷大使)
林懷民(雲門舞集創辦人)
名人推薦:狄剛總主教(台北榮休總主教)
陳建仁(副總統)
杜筑生(中華民國前駐教廷大使)
林懷民(雲門舞集創辦人)
章節試閱
卷一
羅馬之窗──兩千多年前,條條大路通羅馬,羅馬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世界之都。
窗外,羅馬的三月,天色一天比一天亮,天空有種美麗的藍,我稱它為「羅馬藍」。
羅馬的十月,一天比一天冷,我常常抬頭仰望天空遼闊的羅馬藍,踩過羅馬城數千年的古蹟與土地,或是騎著我的小折,穿梭大小巷弄與廣場,看街頭藝人的演出,流連忘返。
羅馬繁花似錦,古老歷史與現代生活和諧共存,化為天空的一片羅馬藍。
悠長歲月、每個階段珍貴的遺跡和建築歷歷在目,豐厚迷人的藝術與人文,可觀可觸。鐘聲、天空、噴泉、羅馬松、小巷弄、聖堂裡輝煌的馬賽克、一幅油畫、一束光線、一尊雕像,安靜的迴廊……,每塊石頭都訴說著永恆。
兩千年後的羅馬,像揉成一團、難以辨識的地圖,日子久遠,歲月卻也沒讓它更老,每天都是永恆的開端。
每一條街道都通向優美的噴泉、熱鬧的廣場、千年的遺蹟、靜定的聖堂……。
隨處一站,一覽千年。
生活在其中有趣迷人、每天都能有新發現,羅馬的氣氛化成為氣味,像喝一杯自己煮的濃縮咖啡。
在永恆之城,看著羅馬藍裡飄過的白雲,常常感覺,比起一隻飛鳥,自己更像過客。
在羅馬每個人、每隻飛鳥、每塊石頭,都找得到它的角落。
條條大路通羅馬。
窗外的羅馬,過眼一瞬,卻在心中留下常新的永恆。
納沃納廣場
剛到羅馬時最常經過的是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它就在我讀哲學的聖十字架大學旁邊。展現了極致巴洛克風格的它太美麗,容易讓人走入其中就陷入,從布拉斯奇宮(Palazzo Braschi)的博物館窗口,一眼看盡廣場全景,好像欣賞一場正上演的羅馬嘉年華會。
一六五一年,貝尼尼在廣場中央完成了粗獷有神的﹁四河噴泉﹂,多瑙河、尼羅河、恆河、拉布拉他河,四位河神,分別象徵世界四大洲。以四河噴泉為中心,一半是街頭畫家靜態的天地;另一半是身懷絕技的街頭藝術家各式各樣的表演,四周是開放式的餐廳面向廣場及噴泉。在廣場隨處一站,魔術、舞蹈、演奏、木偶戲等,每天隨時變換讓人目不暇給。
有天我參加了在廣場演木偶戲二十年的藝術家的告別演出;有次看見一個年輕人認真表演吹大泡泡,一群小朋友追著泡泡認真地奔跑。一個小朋友說:「你的泡泡破了。」他回答:「泡泡不是破了,它只是進入天空。」讓我著迷的看了一小時又十五分鐘。
廣場西側中央是聖依搦斯殉道堂(Chiesa di Sant’Agnese in Agone),西元四世紀,聖女依搦斯因信仰在曾為運動場的廣場被斬首,她的身體埋葬在城外諾門塔那大道(Via Nomentana)的聖依搦斯堂,她的頭供奉在聖依搦斯殉道堂內。教堂地下層的羅馬遺址,據說與城外的聖依搦斯堂相連。每年聖誕時期,廣場上擺滿
聖誕飾品的攤位。
羅馬的街道由廣場向四方擴散開來,二十四條橋樑,連接流經市中心的台伯河,串起無數大大小小的廣場。
有人覺得西班牙廣場最美,有人覺得聖伯多祿廣場,也有人喜歡自家旁邊的小廣場,每個人在羅馬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落。在羅馬生活,一半在家裡,一半在廣場,羅馬的食物、與朋友們的歡聚、友誼都讓人陷溺,廣場熱鬧喧囂、音樂噴泉、藝術表演、鴿子來去,全讓人陶醉,跟著快活起來。
聖伯多祿廣場
由列聖部的窗戶看到的聖伯多祿廣場,人潮時時變化。
從列聖部窗口可以看到別樣的聖伯多祿廣場(Piazza San Pietro)。五百年前,貝尼尼設計好聖伯多祿廣場後,到廣場的人從沒停過。
人少時,就像雨滴;人多時,人潮匯成江河,從四方湧向廣場,一片人海。
教廷傳信部前部長董高樞機主教(Card. Jozef Tomko),家就在聖伯多祿廣場附近。
九十二歲的他,於一九四五年抵達羅馬,他曾對我說:「羅馬最美的不是城市本身,而是在羅馬發生的事件」。這句話我在羅馬生活一些年後,才能體會。
我在聖伯多祿廣場參加了一些聖人的封聖大典、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殯葬彌撒、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就任彌撒等,經歷了一些在聖伯多祿廣場發生的事件,才感受到聖伯多祿廣場是各個文化及文明的交會點,它也是義大利與梵蒂岡的國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整個廣場封閉,象徵著廣場內是梵蒂岡城,廣場外是義大利。
卷二
梵蒂岡之鑰──耶穌立門徒伯多祿為磐石,他在梵蒂岡殉道,梵蒂岡成為神的國度。
曾經,每扇窗口都面向梵蒂岡。
因為在梵蒂岡電台工作的關係,讓我特別留心教宗的聲音。在羅馬的日子先是聽見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聲音,後來他年紀大、生病而至沉默。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時「沒聲音」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卻給了我最難忘又深刻的記憶。第一次見到拉辛格樞機主教時,他還是信理部部長,半年後被選為教宗本篤十六世。我以為德國人的他應該聲如洪鐘,出乎意料,他講話輕聲細語有點靦腆,卻把教會信德闡述得清清楚楚。
每星期三的公開接見、主日的三鐘經,教宗在聖伯多祿大殿或廣場主持的彌撒,乃至教宗出訪發表的談話是我認識梵蒂岡的窗口。甚至可以說,教宗所在的地方,就是梵蒂岡。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位二十七年,出訪一百二十九個國家,進行教宗訪問一百零二次。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七年三百零二天任期,前往二十四個國家進行牧靈訪問。從這意義來說,才能懂梵蒂岡「國民八百,子民十二億」、「梵蒂岡不是一片土地,而是一片天」。認識梵蒂岡,就是認識教宗。
羅馬很少下雪。那年兩場大雪中,我辭職離開梵蒂岡。那天下班時,難得羅馬飄雪,推開電台窗門,走到平台,望著聖天使城堡在白雪蒼茫中,回頭看見雪中留下的腳印,隱密而清晰。
如果,有機會再回梵蒂岡,我希望能看到教宗方濟各,聽到他的聲音。然後,到我最喜愛的梵蒂岡花園靜默片刻,聆聽花園深處樹林裡噴泉的聲音,也許遠處傳來聖伯多祿大殿的鐘聲。
梵蒂岡電台
─梵蒂岡電台每天以四十五種語言傳達教宗的聲音與教導、報導聖座活動、反映全球教會的生活、指出教會對世界的看法。
由聖天使城堡望向梵蒂岡城國,梵蒂岡電台就位在最前頭的「碧岳大樓」(Palazzo Pio)內,與聖天使城堡僅隔一條馬路。路過的人看見「梵蒂岡電台」幾個字掛在牆上,常常很驚喜,好奇探頭張望「教宗的電台」。碧岳大樓位在羅馬城內,卻屬於梵蒂岡城國「境外」領土,因此,在梵蒂岡電台工作的我,每天進出義大利與梵蒂岡城國好幾次。
在梵蒂岡電台 學習羅馬看世界
在梵蒂岡電台,最重要的工作內容是翻譯由國務院傳來教宗當天的談話或重要活動,感覺跟教宗很近。參加每星期三,教宗公開接見活動、在聖伯多祿大殿或廣場舉行的彌撒及保祿六世大廳內的音樂會,是我在電台工作近三年的時間內,最難忘的記憶。
每星期六下午,梵蒂岡電台中文部在電台二樓台長室旁的小聖堂舉行彌撒,並直接現場轉播。我負責準備祭台及確認轉播技術人員準時到達,彌撒中念信友禱詞等。透過梵蒂岡電台彌撒轉播,在大陸鐵幕封鎖的時代,以及現在沒有神父舉行彌撒的偏遠地區,教友能以心神參與彌撒。
我在梵蒂岡電台工作近三年,只是電台很短的過客,許多同事一做三十、四十年。我的前輩江國雄先生在梵蒂岡廣播電台工作三十五年,於二○一○年二月十五日正式退休。他將全副精神放在工作上,在電台的時間比在家裡時間多,電台是他第一個家。他曾對我說「梵蒂岡電台唯一的目的是謀求人類最大的福祉」。這純淨的出發點,讓他一心一意走在這條路上,把心放在這兒。
江國雄在梵蒂岡電台曾為四位教宗服務,從教宗保祿六世、教宗若望保祿一世、若望保祿二世及教宗本篤十六世。他說羅馬給他「方便」與機會學習怎樣去看整個世界,讓他能有世界觀,從整個世界來看世界。在江國雄先生的教導、帶領下,我開始了在梵蒂岡電台編譯的工作。
除了翻譯、播報新聞工作,每個星期一我在電台製作主持「學習羅馬」節目,這節目二○○八年十二月十五日播出第一集,訪問單國璽樞機主教的羅馬經驗。
當時我還在羅馬讀書,幫電台企畫、製作了這節目。二○一二年四月三十日,我在電台上班的最後一天,播出第一百七十集。
節目的開頭我這麼說:「三年多來,『學習羅馬』節目每周播出一次,今天是第一百七十集,也是最後一集播出。其中,訪談至少約一百人談他們的羅馬經驗。這些人有的是『老羅馬』,在羅馬生活了一輩子;有些人初來乍到,又匆匆離開;有些人,甚至沒到過羅馬。他們有些是天主教徒,有些是沒有任何信仰的人;有些是位居聖座教廷要職的樞機主教;有些只是在羅馬偶然相遇的朋友,甚至還包括隱修院的院長。採訪對象來自世界各地,可以說非常寬廣,這正是羅馬,在羅馬這個『永恆之城』每個人都是異鄉人,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在羅馬沒有人是外國人;每個人都是過客,然而,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他的角落。」
卷一
羅馬之窗──兩千多年前,條條大路通羅馬,羅馬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世界之都。
窗外,羅馬的三月,天色一天比一天亮,天空有種美麗的藍,我稱它為「羅馬藍」。
羅馬的十月,一天比一天冷,我常常抬頭仰望天空遼闊的羅馬藍,踩過羅馬城數千年的古蹟與土地,或是騎著我的小折,穿梭大小巷弄與廣場,看街頭藝人的演出,流連忘返。
羅馬繁花似錦,古老歷史與現代生活和諧共存,化為天空的一片羅馬藍。
悠長歲月、每個階段珍貴的遺跡和建築歷歷在目,豐厚迷人的藝術與人文,可觀可觸。鐘聲、天空、噴泉、羅馬松、小巷弄、聖堂裡輝煌的...
目錄
推薦序
平心靜氣看羅馬 林懷民
永恆之城 另一世界的維度 馮君藍
探究永恆之城 杜筑生
愛上永恆之城 陳建仁
我的永恆之城─林保寶著《永恆之城》讀後感
作者序
我心目中的羅馬之最
卷一 羅馬之窗
圖序
ChapterI新鮮
空氣
陽光
羅馬之泉
聲音
石頭
屋頂
羅馬之松
玻璃窗
ChapterII發現
線頭
房間窗外
納沃納廣場
驢子天使
小巷弄
狗眼風景
Il Bar
冰淇淋
烏龜噴泉
不知名小噴泉
布拉曼特迴廊
四殉道堂迴廊
老藥房窗口
870公車
Chapter III 足跡
考古現場
帕拉提諾
鬥獸場
萬神殿的天窗
地下羅馬
君士坦丁皇帝之前的公墓
月光下的聖天使城堡
散步與傳說
ChapterIV生活
博物館之窗
坎皮多利歐廣場
壁上花園
和平祭壇
德布西的風景
李斯特的噴泉
哈德良皇帝的莊園
喜夕陽作晨曦
晨曦中的小樹
生命的春光
格窗內的自由
Chapter V朝聖
教宗書房的窗口
聖伯多祿廣場
教宗降福的陽台
64號公車
梵蒂岡花園的松果
雨天的風景
歐斯底亞古路
聖奧斯定
聖女大德蘭
透過聲音看見羅馬
學習羅馬
Chapter VI永恆
沙漏
真理之口
羅馬再見
短暫
流浪
地圖
角落
永恆
羅馬藍
一杯咖啡
卷二 梵蒂岡之鑰
圖序
ChapterI教宗
ChapterII聖伯多祿廣場
ChapterIII聖伯多祿大殿
ChapterIV梵蒂岡電台
ChapterV梵蒂岡城國
ChapterVI瑞士衛隊
ChapterVII梵蒂岡花園
ChapterVIII梵蒂岡博物館
ChapterIX梵蒂岡郵票和錢幣
ChapterX梵蒂岡圖書館
ChapterXI羅馬觀察報
ChapterXII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館
推薦序
平心靜氣看羅馬 林懷民
永恆之城 另一世界的維度 馮君藍
探究永恆之城 杜筑生
愛上永恆之城 陳建仁
我的永恆之城─林保寶著《永恆之城》讀後感
作者序
我心目中的羅馬之最
卷一 羅馬之窗
圖序
ChapterI新鮮
空氣
陽光
羅馬之泉
聲音
石頭
屋頂
羅馬之松
玻璃窗
ChapterII發現
線頭
房間窗外
納沃納廣場
驢子天使
小巷弄
狗眼風景
Il Bar
冰淇淋
烏龜噴泉
不知名小噴泉
布拉曼特迴廊
四殉道堂迴廊
老藥房窗口
870公車
Chapter III 足跡
考古現場
帕拉提諾
鬥獸場
萬神殿的天窗
地下羅...
商品資料
出版社: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7-01-20ISBN/ISSN:978986398227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04頁開數:18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