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300
優惠價:88 折,NT$ 264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18歲從馬來西亞來台灣讀大學,卻成「政治犯」,20年後回去,才知道小時候命紙上寫的:「往北行」將有大劫難!成大僑生第一本白色恐怖遇害的血淚交織故事書,值得您珍藏。人生幾度絕境,幸得台灣人適時伸出援手,如今他深愛台灣!
這本書讀起來不同於勵志的故事書,是極限人生的台灣版真實故事。故事主角陳欽生,一個人、僅僅一個人在台無親無故,遭逢巨變,在國家恐怖政治統治下如何奮力求生?任誰都無法預期人生劇本會如何繼續活生生的寫下去。
官方說他主使在台南1970年發生的美國新聞處爆炸案,情治單位「競相」辦案下,指向他來台前於16歲就參加馬來西亞共產黨?刑求逼供下,他寫下自白:接受有模有樣的地下工作訓練,準備來台「顛覆政府」,而不是用功讀書。
台灣已經民主化超過20年,有人說30年。說到民主化前那個時代的國外因素,「冷戰」兩字概括了一切可能會發生的事。國家間冷戰的國際局勢下,一國之內所發生的離奇事件,21世紀後被重新說起層層不可思議的故事。台灣從戰後繼228之後、白色恐怖時期,無數被解釋為政治案件的受害者;這本書的故事是唯一被認為來自馬來西亞「滲透」台灣的劇本。
因此,主角現在常與來自東南亞新住民分享故事。如果讀者有機會前往台北近郊參觀已經開放多年的景美看守所政治監獄,也許您會巧遇一位怎麼看都不像政治犯的中年人,那是陳欽生,正在賣力地為年輕學生講解他在看守所的前後遭遇。
有人稱監獄遺址為困難遺產,現在準備設立為國家的人權博物館。任何人可能一下子很難意會:怎麼參訪這樣的遺產?如有當事人分享自己的故事,絕對令人印象深刻。陳欽生在景美監獄不只與年輕人互動,不少外國人來訪,他能從頭到尾使用英文導覽,感動對方;因此他的故事也流傳到國外的博物館。
這樣的監獄遺址很令人疑惑,也很衝擊觀眾,景美監獄還是離今不遠的江南案關押涉案情治人員的監獄,那時國家恐怖暴力指使殺手到美國境外殺害作家?這個監獄現在被稱為「人權博物館」,還有很多對比性的故事,是提供給公民人權對話的特殊場所。
本書的主角在景美關1年,轉送綠島監獄度過9年。主角不識字母親好不容易從馬來西亞申請來台探親,第一次沒有獲准,第二次終於成行來台。母親卻跑了兩次綠島,才看到10 年不見的兒子,接見僅僅30分鐘,母子不能互相撫摸、擁抱,人間至情相隔著一層玻璃。
這本書由已八九十歲政治犯前輩郭振純、蔡焜霖推薦,兩位前輩常常到景美當志工。正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王健文教授推薦序所說:「感謝陳欽生的現身,平凡人的現身,比起英雄的獻身有時更讓人動容。」能夠平常心堅持在監獄遺址當志工的前輩,令人尊敬。
讀者們當更容易以平常人的心情來理解陳欽生走過的人生。這本書平舖直述,主角落地生根的「國語」、「台語」韻味,難以如文學哲思般的吸引讀者,卻更能體現平常人現身說話,足夠你我一口氣讀完而感動不已。
作者簡介:
陳欽生,被台灣人稱為來自馬來西亞的僑生,現在定居自稱最愛的台灣。1949年出生於馬來西亞吡叻(霹靂)州怡保市,祖籍中國廣東省梅縣,家族說客家語。父親一代隨叔公於19世紀末逃離中國,到達英國統治的馬來亞吡叻州怡保市。
1967年,偶然機會下跟隨同學來台就學,完全不知道台灣真實狀態。1971年3月,就讀成功大學化工系三年級下學期第一天,無端被調查局逮捕,羅織他涉及台南美國新聞處爆炸案。他被調查刑求期間,寫了無數自白,身心處於極端處境,因此自殺三次,沒有成功。
台灣已公開的自白書檔案,顯示問案轉變為羅織他參加馬來西亞共產黨。國民黨政府判陳欽生12年徒刑,坐牢期間歷經一次「叛亂犯」減刑機會,他未獲得減刑。1983年,他被釋放後,卻拿不到身分證和護照,不斷受到監控、騷擾,生路茫茫,僅靠著難友家庭的接濟,生活無著,身心瀕臨崩潰。歷經波折,苦盡甘來,幸得妻子疼惜,組織家庭,育有兩女一子。
他原已絕口不提痛苦記憶,封存三十年。近年來,深深覺得歷史真相不明,許多熱情年輕人想知道過去發生什麼事,目前全心投入重建歷史記憶,與大家分享親身經歷的故事。
採訪者簡介
曹欽榮
喜愛探索建築、博物館、人文歷史
台灣游藝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
1953年出生於基隆和平島,1975年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科學系畢業,任職建築業10年。1988年開設公司至今。2011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畢業。20多年來,參與台北228紀念館規劃設計,綠島人權園區規劃設計;並持續田野採訪。
著作.攝影:《奇美博物館:幸福夢想》(2016)。
共同採訪、編輯、策劃出版:桃園人權口述史《重生與愛3》(2016)、《重生與愛2》(2015)、《重生與愛》(2014)、白色恐怖文集《看到陽光的時候》(2014);《剩下就是你們的事了》(2013);《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2012);《青島東路三號:我的百年之憶及台灣的荒謬年代》(2012);《無奈的山頂人》(2010);《台灣人權綠島園區-導覽手冊》(2008);《叛逆的天空》(2015、2004)。
紀錄片策劃:《政治受難者陳中統、陳欽生、陳新吉、吳聲潤、蘇友鵬口述歷史影像紀錄專輯》(2014,導演劉吉雄、謝光誠、江國梁)、《遺忘與記憶》(2011,導演謝光誠)、《綠島e光》(2010,導演江國梁)、《綠島的一天》(2009,導演洪隆邦)等。
獲獎殊榮
採訪整理口述書《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2012),獲得2013年第37屆金鼎獎「最佳圖書主編獎」,並蒙美國史丹福大學圖書館等收藏。
名人推薦:
推薦序 認清自己是何人
郭振純
經歷人渣蔣介石的白色恐怖暴政的過來人,讀起陳欽生難友的傑作,猶如在面對明鏡照出當時自己沉淪在悲憤之態。
其無裝飾、樸實的文面,字字句句是悲淚的結晶體構成的,誘我回頭重踏、走過來的遠遠延長的足印,而苦於回味。更發現了,作者純潔高尚的人品。雖然當年的受難者之中,絕對多數是年青無垢的,卻是像他之「寧擇死也不受恥辱者」確無比類。這是氣魄抑或是純潔之心使然的?此謎令我憶起明治維新某志士的一句話:「士面對誘餌不垂涎也」。
解嚴後勇於暴露白色恐怖內情的不少,但卻一律是偏於訴苦之文,稀有言明那是蔣畜生獨編、獨導演的悲劇。受害者都是在那些為高額獎金、下毒手的獠牙之刑求捏造出來的「史實」。然而作者陳欽生難弟卻揮舞異色筆桿,具體指斥其體制的不正不義,執行私法之獸性手段,並且暗嘲法庭入口的「公正廉明」特大號文字,以及囚禁冤枉犯人的看守所之正門上的「仁愛樓」題字,諷刺的足夠巧妙。
作者不愧為當代的精英份子,惜哉!被不義的當權者為完滿私慾而玩弄奴化,錯認對方盡忠而險些喪生,幸虧得止於枉費青春之災。
我記得一位德國人寫的《柏林圍牆》這本書裡的一段話:「我們不該被獨裁者的毒言麻醉而成為獻給幻像的犧牲品。」
也順筆觸及瑞典之學者定說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在在提醒我們要預防感染此症。這是振起人權的第一步,認清自己是何人。
至於作者明知不服上訴的結果,只是死路一條而仍然毅然抗訴不休之心態,是局外人無法理解的。可是有心人想必能從其字裡行間聞出其味而拍額頭。
其人所受的痛苦、悲哀是無人可比擬的。但是他之智慧、勇氣,不亞於先輩們。不蟄伏現實的壓力,能將活地獄化成道場來修苦行,磨鍊身心,深造學問至懂得操三種外語,以資克服刑期屆滿出獄之後更悽慘的處境──當局藉口他華僑的身分必有中國人的血統,那你就是中國人,而不放回祖國馬來西亞國。又既然被定位是中國人,卻無由不發給中華民國的國民身分證,讓他走投無路。
可惡的是蔣記海盜集團如此橫行霸道,令人毛骨悚然。
我以台灣白色恐怖歷史見證人身分,肯定《謊言世界 我的真相》這本書內容之真實性,值得一讀的價值性,運筆至此不想羅列贅言。
但願讀者們透過本書作者的精彩敘述,來看破被其人民逐出國外而無家可歸的蔣介石海盜集團的真面貌,而劃清彼我之間的臭緣,確保自尊的地步,呼出更多人士,認識自己而堂堂正正行自己的路,身以台灣人為榮!
順祝 陳欽生牢友享受幸福的家庭生活!
(郭振純:政治受難者,判無期徒刑,1953-1975被關;著作《耕甘藷園的人》)
推薦序 珍惜跨世代又跨越地理邊界的台灣白色恐怖緣
蔡焜霖
一個在1930年出生於日治時期台灣,另一個在幾達20年後二次大戰結束時才出生於馬來西亞,無論在時間或空間上似都永遠不可能有交集的兩個人,居然相隔20年歲月,分別遭遇中國國民黨政權的暴力迫害,如今在力求實現轉型正義的台灣,拚著老命聲嘶力竭,為後代子孫述說著老一輩的來時路故事。
認識由成功大學馬來西亞僑生而突變成台灣叛亂重犯的「生哥」——陳欽生先生,應該始於世紀交替之際,綠島人權文化園區所製作的紀錄片。那時我為這一位年輕僑生來到台灣後的坎坷經歷而悲憤與痛心得老淚縱橫。尤其生哥令堂從遙遠馬來西亞不知經過多少舟車勞頓,單身趕來人地不熟的「火燒島」,短短十分鐘的母子相會,只能將兩人手掌相貼於隔開母子倆的玻璃上,這一幕情景讓我崩潰,也讓我痛哭流涕之後更恨透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政權,才會做出如此傷害天理違悖人道的惡行。
後來在陳文成基金會主辦的「青年體驗營」,或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掛牌後所舉辦的各項活動中,生哥與我同台演出或同台工作的機會日多,認識他越深,感佩這位年輕朋友的心也越增。從前以為自己才高中畢業、19歲就被抓去歷經人間最大的苦難,想不到眼前出現的是一位同樣才20歲出頭即離鄉背井來台就學,卻無端遭受白色恐怖迫害的大學生!比起當年我被囚禁火燒島的日子我並不孤獨,還有個家、有父母兄弟每週通信及接濟,這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年輕人在台舉目無親,甚至於愛子心切的母親久久都尋找不到愛子在異鄉的下落。
他的苦難不因為刑期滿了被釋放即結束,台灣政府不但不讓他回去僑居地,強留他於台灣卻連一張身分證都吝嗇不給,等於只給他死路一條。反觀我自己與其他本國獄友,出獄後儘管遭遇眾多歧視、刁難及嚴厲監控,但畢竟我們都有個家可以回,也有家人可以同甘共苦,幸運如我還能遇到開明企業主呵護及提攜。自從遇見這位跨時代跨國界的年輕朋友後,我才從新認識台灣獨裁政權之殘忍狠毒,也才領悟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整個大時代中根本是個小CASE!
而後,在景美人權園區、在綠島、或在人權相關各種活動中都可看到我倆老少一起出現的鏡頭。由於他的開朗豁達,以及他所敘述的感人故事,極受青年學生愛戴的「生哥」之名響遍台灣東西南北,甚至於紐西蘭。中研院仁郁老師與可愛的小球可憐我站在人氣王「生哥」身旁,越發突顯老態龍鍾而賜我「焜哥」之名,可惜有違生理事實的名稱畢竟無法被人接受,如今「生哥與蔡爺爺」是促進轉型正義、揭露歷史真相路上繼續拚老命的活寶一對(^-^)。
然而,兩人中我永遠是受到保護的一邊。陪青年學生探訪六張犁亂葬崗,或帶領青年營隊祭拜綠島十三中隊,生哥總是貼心地陪在步履踉蹌的我身邊隨時給予攙扶。才不久之前我在一週內居然有兩次步下階梯時失足跌落,而這兩次恰巧都是生哥另有要事而無法同行的時候。可見我現在參加任何活動都少不了他。而我也自知自己來日不多,但願我們政治受難者中間算是最年輕最有活力的生哥,即令我已經不在你身邊後,仍能繼續堅持給下一代甚或下下一代講述台灣白色恐怖的故事,讓將來在我們這塊美麗土地上不再發生國家暴力殘害人民的慘禍。就如去年我未能參加在綠島舉行的青年體驗營,生哥在十三中隊山崗前說「我要唱一首蔡爺爺最喜歡的歌」而高聲歌唱「千風之歌」。當時從瑤華老師臉書讀到這段消息,我真心地感動又高興。
台灣的白色恐怖是天人共恨的「絕對之惡」,必須大力予以揭發、予以譴責。然而它在長達四十多年歷程中所促成的「跨世代又跨越地理邊界」的緣分與真摯友誼,是我終身所珍惜的至寶。值此生哥巨著出書之際,獻上我對這位患難好友的誠懇謝忱與感激之情。謝謝你。我年輕的摯友!
(蔡焜霖:政治受難者,1950-1960年被關)
推薦序 不放棄探究真相
薛化元
陳欽生是出生馬來西亞,來台灣求學的僑生。他高中畢業後,原本申請到英國利物浦大學深造,由於朋友的邀約,改到台灣求學。來台留學期間,不幸被捲入白色恐怖的冤假錯案中,成為白色恐怖的受難者,也改變他的一生。當時,調查局原本指控他涉嫌台南美國新聞處的爆炸案,由於調查結果係屬無中生有,最後再以他在馬來西亞曾經加入馬共組織,指控他「在馬來西亞加入共產黨,1967年就讀省立成功大學期間,向同學鄭茂盛、胡祿華、蘇仁政、何芳羔、屠君健等為匪宣傳,宣揚匪偽建設進步,科學發達」,而判刑12年。
雖然馬來西亞的官方透過領事曾經想辦法救援,並曾經在香港舉行記者會,使這個案件受到國際矚目,而國際特赦組織也聲援此一案件。但是,陳欽生就像一般白色恐怖的受難者一樣終究判決確認,在1971年先在景美看守所,而在1972年再被送到綠島的綠洲山莊。在綠島期間,他的母親還從馬來西亞趕到台灣,雖然獲准接見但仍是不免百感交集。而在刑期即將屆滿之際,則送到土城仁愛教育實驗所進一步接受思想改造教育。出獄前,陳欽生雖然提出想回馬來西亞的意向,但是沒有得到批准。縱使他的弟弟從馬來西亞來台灣,想帶陳欽生回家,由於沒有辦法取得身分證明,無法出境,只能留在台灣。
可是,陳欽生本來並不具有中華民國國籍,因此沒有身分證,出獄之後更是讓他走投無路。當時國民黨當局既不准他回馬來西亞,也不准他移民到加拿大,在台灣生活是萬般無奈,幾經力爭最後才取得中華民國的身分證。在台灣謀生幾年以後,陳欽生回到離開20年的馬來西亞,對於他自己後續的人生要在台灣還是要返回馬來西亞也曾不免遲疑,最後選擇在台灣繼續發展。
陳欽生出獄之後,非常努力經營事業,同時也積極分享他的人生經驗。歷經幾番折騰不僅設法走出陰霾,接受口述訪談,主動調閱相關檔案,重新見證自己的人生;2014年,進一步完成口述紀錄片,這次他完成自傳出版,對於想要了解白色恐怖期間受難者的故事,當然是添加了新的柴火。更重要的是,透過自傳未來再與檔案對照,更是能對台灣轉型正義的發展有相當正面的貢獻。今年,更與另一位政治受難者蔡焜霖前輩,在台北街頭辦桌,回饋社會。
我和陳先生是在景美人權園區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認識的,後來又有機會在計畫中由團隊對他進行口述訪談,增加其原本口述歷史的內涵,在互動之間感受到他的真誠、認真跟努力。相對於他年輕歲月的悲慘記憶,更可看出一個受難者如何面對人生的悲劇,進而發展自己新的生命,而最後再回頭探究自己悲劇發生的內涵及意義,而且他努力與社會分享,包括回他的母校成功大學與學弟妹分享。而且,他不放棄探究真相,追求轉型正義,這種勇氣和努力是相當值得欽佩的。
整篇自傳傳達的人生故事完整,行文相當流暢方便閱讀,是值得推薦的一本白色恐怖受難者的自傳。承蒙陳先生的好意,讓我可以在出版前拜讀書的文稿,更樂於推薦給關心白色恐怖與台灣歷史發展的朋友。
寫於2016年11月25日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
推薦序 亂世浮生
王健文
2011年1月,因為寫作成大校史中的一個傳奇性社團「西格瑪」,走訪1970年代中期從哲學轉向稼接社會政治反抗運動的林朝成。朝成提到初入成大校園時,耳聞1973年發生的「大陸社事件」,幾位學長從校園中被情治人員帶走。再早一年的「成大共產黨事件」,近十位成大學生與校友分別被拘捕、失去自由,這已經是當年的朝成所不熟悉的事了。
風聲鶴唳、校園中瀰漫著一種不安的氣氛,但是,在那朝霧朦朧的時刻,不知天高地厚的初生之犢,雖然隱約聽說了才幾年前學長們在校園中「蒸發」的故事,仍大膽嘗試著敲擊出威權體制的裂隙。除了與同學申請大陸社復社外,朝成還涉足了當時的黨外政治運動。
1972年的共產黨事件與1973年的大陸社事件,當時我雖不熟悉,卻略有所聞,也是校史寫作計畫的一個方向。朝成沒能給太多新的資訊,但娓娓道來,卻能感受當時歷史氛圍。訪談結束時,朝成說,還有些受難者大家不知名姓,聽說在共產黨事件之後,還有更慘的,一位校友告訴朝成,他的室友,一個馬來亞來的化工系僑生,被槍斃了都沒人知道。
後來我們知道了,那是在1971年,比共產黨事件早一年,這位馬來亞僑生沒被槍斃,卻足足被關了12年,他是陳欽生,威權年代裡一齣荒謬劇,不折不扣的冤假錯案。
寫作校史的夥伴幸真,清查許多檔案,第一次在成大校史中寫了陳欽生的故事,短短兩頁,焦點在國際特赦組織的關懷與營救,雖然陳欽生仍然只是史頁中的一個名字,不同的是,在成大校史中被隱姓埋名多年,2011年,陳欽生受難四十周年,他終於在歷史記載中浮現。
2016年11月,成大圖書館舉辦「歸來的盜火少年」座談會,邀請三位共產黨案被政治整肅的成大校友與陳欽生與談,不能前來的吳榮元以影像視訊致意,吳俊宏、鄧伯宸都來了,他們三位是四十多年前的左派青年,至今無悔、不改其志,鄧伯宸說:「我到今天還是個馬克思主義者。」
對吳榮元、吳俊宏、鄧伯宸三位,1972年的變故,某種意義上說是「求仁得仁」。陳欽生則不同,他只是亂世中的草芥,在尋常生活中莫名襲來風暴,從此生命受到摧折。
九死一生後,重回社會,在三年的困頓絕望後,遭逢貴人,重新找到生機,過了二十多年堪稱幸福美滿的生活。
那不堪回首的15年,就讓它永遠遺忘吧!每一次的回顧,是一次次的夢魘、椎心泣血。
但是,陳欽生還是站出來了。2009年後,陳欽生成了一個說故事的長者,他決定要讓年輕人知道他的故事。述說不堪回首的過去,需要勇氣、需要智慧、更需要大愛,述說苦難是為了讓苦難不再來。
陳欽生的故事中沒有英雄,只是一個尋常青年,無端在亂世中被捲入風暴,我想,那也許比起英雄受難的故事更讓人驚心動魄。
感謝陳欽生的現身,平凡人的現身,比起英雄的獻身有時更讓人動容。
(王健文: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兼任圖書館館長)
推薦序 大霧中的微光
張幸真
我是在撰寫陳欽生的故事時,才知道陳欽生。2008年參與「成大八十年校史計畫」時,聽聞曾有位僑生遭到逮捕。後來從曹欽榮學長口中,得知這是個國際關注的事件。深入了解後,發現簡直是卡夫卡小說《審判》中的故事:一位異鄉人莫名其妙遭到黑衣人逮捕後受審,法庭荒謬、辯護律師無力,被判決有罪,卻不知道罪名,最後屈辱性的遭到處刑,「像是一條狗」。
然而,現實人生比小說更為離奇,陳欽生,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單純天真僑生,大三時遭到逮捕,指控他炸毀台南美新處。當發現嫌犯另有其人時,竟被以「二條一」起訴,判刑十二年。
如果講述《中央日報》上刊載過的大陸新聞,就是為匪宣傳;如果英文流利常到美新處看書報,就有炸毀美新處嫌疑;如果擁有派克鋼筆、騎機車載女友兜風,就是理應受懲…,那麼這個人,是陳欽生,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
德國作家邁可.安迪(Michael Ende,1929-1995)曾在小說《默默》(Momo)中,描寫一群「灰色的男人們」(the Men in Grey),穿著灰色西裝、戴著灰帽子,滿口謊言,威脅利誘竊取時間以散佈恐懼。他們不斷吸煙噴霧,形成濃濁灰霧籠罩世間。
陳欽生事件發生時的台灣,正是個大霧的時代。特務治國下,校園裡佈建的「細胞」系出多門,為了利益,他們監視密告,甚至彼此爭功互鬥;校外特務,則以刑求逼壓,偽造生產筆錄、自白;再經由無自主能力的軍法官審判,構築出綿密濃厚的人權灰霧。成大校園的受害者固然有甘心就義的烈士何川、受讀書會牽連的楊俊隆、因大陸時期學運經歷拖累的王任、不認識共產黨卻想組成大共產黨的吳榮元…,卻也有被任意抓走頂罪的無辜學生。
大霧的年代,陳欽生事件,就是特務們栽贓刑求製造出來亂判的叛亂案。
1971年臺灣退出聯合國、發生刺蔣案、邦交國屢屢斷交,國際情勢日趨緊張,對內壓制日漸嚴厲,知道陳欽生冤枉的成大師生,也曾努力簽名連署,仍然無效;馬來西亞駐台人員多次探視營救,返國時在香港為此召開記者會;馬來西亞報社暨國際新聞媒體多所揭露、家人朋友在海外呼籲奔走、國際特赦組織持續營救、美國駐華人員屢次質問、台灣駐美辦事處不斷接到美國國會議員詢問壓力…。然而,外界注意力越大、援助越多,越是惹惱台灣官方。
真實世界比卡夫卡的小說更為荒謬,1974年蔣中正總統去世後,成大共產黨案的成員得以減刑出獄,但是更早入獄的無辜陳欽生卻不得減刑。
更離譜的是,陳欽生的母親劉芳泰(廖煥娣)女士,得知兒子遭遇,多年申請來台探視,卻屢遭刁難,背後竟是因為唯恐她回國後「不利我之宣傳」;而綠島監獄也因確認陳欽生囚禁於此遭到嚴厲糾正。直到1974年後,官方終於同意,條件卻苛刻到只許她一人來台、會面30分鐘、限定使用國語交談。堅毅的陳媽媽,一位不識字只會講廣東客家話的馬來西亞純樸農婦,獨自一人來到語言不通的陌生台灣,千方摸索百般碰壁,終於找到綠島監獄中的兒子,母子隔著會客室玻璃手貼著手,淚流滿面。
2016年秋天,我終於見到陳欽生本人,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意志堅強的他終於熬過了獄中歲月,克服了出獄後的艱難生活,建立自己的家庭事業。更令人感佩的是,他走出歷史陰霾,成為人權博物館的志工。
卡夫卡筆下的主角,因身為人而為人類受苦受刑。黨國威權體制下,情治特務偷走了陳欽生十二年青春歲月、折磨了他的肉體,卻未能摧毀他的意志。大霧的時代裡,仍有人間的熱情與普世正義默默護持小小火光。
陳欽生親自寫下的故事內容憂傷,但為我們帶來力量;我們讀的是無辜受害者的痛苦成長,他用以清洗心靈傷口的字句,卻為我們帶來精神的啟發。
僅是補償無辜受害者,不追究加害者,不能稱作正義。不了解真相,又如何奢言原諒。腐爛的歷史傷口,需要釐清事實進行清創,未來才不致重蹈覆轍。
衷心期待相關單位儘速實踐蔡英文總統的允諾,加快開放政治事件檔案,早日呈現真相。
(張幸真:曾任職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與成大博物館)
推薦序 「生哥」 一個沉重又令人敬重的名字
陳進金
「生哥」,是好友們對陳欽生前輩的親暱稱呼,這是一個沉重又令人敬重的名字。
1971年3月3日,當時就讀成功大學的生哥,因台南美國新聞處爆炸案,遭到調查局人員誘捕,歷經種種酷刑逼供,最後仍查無實證。理應被釋放的生哥,卻轉而被關押於景美看守所,於10月16日遭起訴,指稱他在馬來西亞加入共產黨,就讀成功大學期間為匪宣傳,最後被判有期徒刑12年,直到1983年3月2日才被釋放出獄。
我認識生哥是在一場志工培訓活動上。2014年6月14-15日,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與東華大學歷史系合辦了「綠島人權口訪志工培訓計畫」活動,我們系上師生約40人前往綠島參加活動,生哥是志工培訓營的講師。在課堂上,生哥分享著他的受難經歷,說到:「自從發生這件事情以後,我就不敢(還是不想)再踏進台南這座城市,因為這裡給我太多太多的痛苦回憶。」生哥是在事隔40年(2012)後才又回到台南,我心中想像著生哥這40年來的心情,眼淚已不禁簌簌地流下。生哥又談到他不識字的母親,竟然由馬來西亞輾轉來到台灣,又前後兩次從台北到綠島,才終於母子相見那一幕,此時伴著生哥〈母親您在何方〉的歌聲,同學和我幾已泣不成聲。
生哥在調查局酷刑凌虐的過程中,曾經三次想要自我了結生命,剛到綠島時也有自我放棄生命的念頭。即使出獄後,苦難依然如緊箍咒般的如影隨形,國民黨當局不讓生哥回馬來西亞,也不發給他身分證,生哥好像是從被關在綠島的綠洲山莊,改關押在「台灣監獄島」。在這三年多沒有身分的日子,生哥流落過街頭,當過臨時工,甚至一度想與加害者同歸於盡。一位原本應該要到英國利物浦大學留學的馬來西亞僑生,陰錯陽差來到台灣,卻因為白色恐怖案件而讓生命承載著無數的劫難。生哥的生命史是沉重的!
1986年5月,生哥取得了台灣身分證,找到一份好工作,生活也漸漸穩定,幸運之神終於來眷顧苦難的人了。1987年底,生哥回到暌違20年的家鄉(馬來西亞)探望母親與家人;1988年完成婚姻大事,娶得美嬌娘李桂芬女士共組家庭;之後,生哥自己開了一家國際貿易公司,因為談生意還跑過40幾個國家。生哥這樣過了20幾年平靜的日子,忙於做生意和照顧家庭,享受了家庭的天倫之樂。
原本不再去想過去,刻意想忘記苦痛記憶的生哥,卻發現台灣年輕人對這一段「台灣現代史(白色恐怖)」是陌生的。因此,生哥願意再度面對傷痛,勇敢地說出自己的生命史。2010年初,生哥參加人權青年體驗營,第一次回到景美看守所,第一次公開分享自己的苦痛歷史。此外,他到處演講、拍攝紀錄片、擔任園區(景美和綠島)導覽。生哥常說:「我在台灣這塊土地受難,深根開花的結果,台灣人民給我的遠遠超過迫害我的國民黨。」所以,他要回饋台灣人民與台灣這塊土地。因此,2016年2月,曾經流落街頭的生哥與「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等,結合一批政治受難者的力量,舉辦「人權辦桌」活動宴請街友。「生哥」對待生命的態度是令人敬重的!
生哥出版這本《謊言世界 我的真相》專書,除了讓更多人了解那一段慘無人道的悲劇,讓後人引以為鑑外。本書更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在書中透過生哥親身經歷的記憶,對照著目前檔案局所典藏的自白書等資料,我們發現這些檔案是虛構的,就如同Nataline Zemon Davis在《檔案中的虛構:十六世紀法國司法檔案中赦罪故事及故事的敘述者》一書所述,這些檔案所載的故事純屬虛構,史家不可據以重建歷史。再者,本書對於綠島綠洲山莊的建築有詳細的描述,包括大、小廚房,這對於重建歷史記憶空間有其重要貢獻。
生哥說:「我需要知道真相。」這本《謊言世界 我的真相》已經跨出了第一步,期待蔡英文總統履行就職演說的承諾,三年完成轉型正義,讓「真相」完全公諸於世,讓生哥可以很驕傲地對他的子女說:「爸爸活得很有尊嚴,爸爸很愛這個地方。」
識於國立東華大學東湖畔,2016.11.25
(陳進金: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43折13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5折 | 2 |
6折 | 3 |
7折 | 3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優惠價: 88 折, NT$ 264 NT$ 30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18歲從馬來西亞來台灣讀大學,卻成「政治犯」,20年後回去,才知道小時候命紙上寫的:「往北行」將有大劫難!成大僑生第一本白色恐怖遇害的血淚交織故事書,值得您珍藏。人生幾度絕境,幸得台灣人適時伸出援手,如今他深愛台灣!
這本書讀起來不同於勵志的故事書,是極限人生的台灣版真實故事。故事主角陳欽生,一個人、僅僅一個人在台無親無故,遭逢巨變,在國家恐怖政治統治下如何奮力求生?任誰都無法預期人生劇本會如何繼續活生生的寫下去。
官方說他主使在台南1970年發生的美國新聞處爆炸案,情治單位「競相」辦案下,指向他來台前於16歲就參加馬來西亞共產黨?刑求逼供下,他寫下自白:接受有模有樣的地下工作訓練,準備來台「顛覆政府」,而不是用功讀書。
台灣已經民主化超過20年,有人說30年。說到民主化前那個時代的國外因素,「冷戰」兩字概括了一切可能會發生的事。國家間冷戰的國際局勢下,一國之內所發生的離奇事件,21世紀後被重新說起層層不可思議的故事。台灣從戰後繼228之後、白色恐怖時期,無數被解釋為政治案件的受害者;這本書的故事是唯一被認為來自馬來西亞「滲透」台灣的劇本。
因此,主角現在常與來自東南亞新住民分享故事。如果讀者有機會前往台北近郊參觀已經開放多年的景美看守所政治監獄,也許您會巧遇一位怎麼看都不像政治犯的中年人,那是陳欽生,正在賣力地為年輕學生講解他在看守所的前後遭遇。
有人稱監獄遺址為困難遺產,現在準備設立為國家的人權博物館。任何人可能一下子很難意會:怎麼參訪這樣的遺產?如有當事人分享自己的故事,絕對令人印象深刻。陳欽生在景美監獄不只與年輕人互動,不少外國人來訪,他能從頭到尾使用英文導覽,感動對方;因此他的故事也流傳到國外的博物館。
這樣的監獄遺址很令人疑惑,也很衝擊觀眾,景美監獄還是離今不遠的江南案關押涉案情治人員的監獄,那時國家恐怖暴力指使殺手到美國境外殺害作家?這個監獄現在被稱為「人權博物館」,還有很多對比性的故事,是提供給公民人權對話的特殊場所。
本書的主角在景美關1年,轉送綠島監獄度過9年。主角不識字母親好不容易從馬來西亞申請來台探親,第一次沒有獲准,第二次終於成行來台。母親卻跑了兩次綠島,才看到10 年不見的兒子,接見僅僅30分鐘,母子不能互相撫摸、擁抱,人間至情相隔著一層玻璃。
這本書由已八九十歲政治犯前輩郭振純、蔡焜霖推薦,兩位前輩常常到景美當志工。正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王健文教授推薦序所說:「感謝陳欽生的現身,平凡人的現身,比起英雄的獻身有時更讓人動容。」能夠平常心堅持在監獄遺址當志工的前輩,令人尊敬。
讀者們當更容易以平常人的心情來理解陳欽生走過的人生。這本書平舖直述,主角落地生根的「國語」、「台語」韻味,難以如文學哲思般的吸引讀者,卻更能體現平常人現身說話,足夠你我一口氣讀完而感動不已。
作者簡介:
陳欽生,被台灣人稱為來自馬來西亞的僑生,現在定居自稱最愛的台灣。1949年出生於馬來西亞吡叻(霹靂)州怡保市,祖籍中國廣東省梅縣,家族說客家語。父親一代隨叔公於19世紀末逃離中國,到達英國統治的馬來亞吡叻州怡保市。
1967年,偶然機會下跟隨同學來台就學,完全不知道台灣真實狀態。1971年3月,就讀成功大學化工系三年級下學期第一天,無端被調查局逮捕,羅織他涉及台南美國新聞處爆炸案。他被調查刑求期間,寫了無數自白,身心處於極端處境,因此自殺三次,沒有成功。
台灣已公開的自白書檔案,顯示問案轉變為羅織他參加馬來西亞共產黨。國民黨政府判陳欽生12年徒刑,坐牢期間歷經一次「叛亂犯」減刑機會,他未獲得減刑。1983年,他被釋放後,卻拿不到身分證和護照,不斷受到監控、騷擾,生路茫茫,僅靠著難友家庭的接濟,生活無著,身心瀕臨崩潰。歷經波折,苦盡甘來,幸得妻子疼惜,組織家庭,育有兩女一子。
他原已絕口不提痛苦記憶,封存三十年。近年來,深深覺得歷史真相不明,許多熱情年輕人想知道過去發生什麼事,目前全心投入重建歷史記憶,與大家分享親身經歷的故事。
採訪者簡介
曹欽榮
喜愛探索建築、博物館、人文歷史
台灣游藝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
1953年出生於基隆和平島,1975年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科學系畢業,任職建築業10年。1988年開設公司至今。2011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畢業。20多年來,參與台北228紀念館規劃設計,綠島人權園區規劃設計;並持續田野採訪。
著作.攝影:《奇美博物館:幸福夢想》(2016)。
共同採訪、編輯、策劃出版:桃園人權口述史《重生與愛3》(2016)、《重生與愛2》(2015)、《重生與愛》(2014)、白色恐怖文集《看到陽光的時候》(2014);《剩下就是你們的事了》(2013);《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2012);《青島東路三號:我的百年之憶及台灣的荒謬年代》(2012);《無奈的山頂人》(2010);《台灣人權綠島園區-導覽手冊》(2008);《叛逆的天空》(2015、2004)。
紀錄片策劃:《政治受難者陳中統、陳欽生、陳新吉、吳聲潤、蘇友鵬口述歷史影像紀錄專輯》(2014,導演劉吉雄、謝光誠、江國梁)、《遺忘與記憶》(2011,導演謝光誠)、《綠島e光》(2010,導演江國梁)、《綠島的一天》(2009,導演洪隆邦)等。
獲獎殊榮
採訪整理口述書《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2012),獲得2013年第37屆金鼎獎「最佳圖書主編獎」,並蒙美國史丹福大學圖書館等收藏。
名人推薦:
推薦序 認清自己是何人
郭振純
經歷人渣蔣介石的白色恐怖暴政的過來人,讀起陳欽生難友的傑作,猶如在面對明鏡照出當時自己沉淪在悲憤之態。
其無裝飾、樸實的文面,字字句句是悲淚的結晶體構成的,誘我回頭重踏、走過來的遠遠延長的足印,而苦於回味。更發現了,作者純潔高尚的人品。雖然當年的受難者之中,絕對多數是年青無垢的,卻是像他之「寧擇死也不受恥辱者」確無比類。這是氣魄抑或是純潔之心使然的?此謎令我憶起明治維新某志士的一句話:「士面對誘餌不垂涎也」。
解嚴後勇於暴露白色恐怖內情的不少,但卻一律是偏於訴苦之文,稀有言明那是蔣畜生獨編、獨導演的悲劇。受害者都是在那些為高額獎金、下毒手的獠牙之刑求捏造出來的「史實」。然而作者陳欽生難弟卻揮舞異色筆桿,具體指斥其體制的不正不義,執行私法之獸性手段,並且暗嘲法庭入口的「公正廉明」特大號文字,以及囚禁冤枉犯人的看守所之正門上的「仁愛樓」題字,諷刺的足夠巧妙。
作者不愧為當代的精英份子,惜哉!被不義的當權者為完滿私慾而玩弄奴化,錯認對方盡忠而險些喪生,幸虧得止於枉費青春之災。
我記得一位德國人寫的《柏林圍牆》這本書裡的一段話:「我們不該被獨裁者的毒言麻醉而成為獻給幻像的犧牲品。」
也順筆觸及瑞典之學者定說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在在提醒我們要預防感染此症。這是振起人權的第一步,認清自己是何人。
至於作者明知不服上訴的結果,只是死路一條而仍然毅然抗訴不休之心態,是局外人無法理解的。可是有心人想必能從其字裡行間聞出其味而拍額頭。
其人所受的痛苦、悲哀是無人可比擬的。但是他之智慧、勇氣,不亞於先輩們。不蟄伏現實的壓力,能將活地獄化成道場來修苦行,磨鍊身心,深造學問至懂得操三種外語,以資克服刑期屆滿出獄之後更悽慘的處境──當局藉口他華僑的身分必有中國人的血統,那你就是中國人,而不放回祖國馬來西亞國。又既然被定位是中國人,卻無由不發給中華民國的國民身分證,讓他走投無路。
可惡的是蔣記海盜集團如此橫行霸道,令人毛骨悚然。
我以台灣白色恐怖歷史見證人身分,肯定《謊言世界 我的真相》這本書內容之真實性,值得一讀的價值性,運筆至此不想羅列贅言。
但願讀者們透過本書作者的精彩敘述,來看破被其人民逐出國外而無家可歸的蔣介石海盜集團的真面貌,而劃清彼我之間的臭緣,確保自尊的地步,呼出更多人士,認識自己而堂堂正正行自己的路,身以台灣人為榮!
順祝 陳欽生牢友享受幸福的家庭生活!
(郭振純:政治受難者,判無期徒刑,1953-1975被關;著作《耕甘藷園的人》)
推薦序 珍惜跨世代又跨越地理邊界的台灣白色恐怖緣
蔡焜霖
一個在1930年出生於日治時期台灣,另一個在幾達20年後二次大戰結束時才出生於馬來西亞,無論在時間或空間上似都永遠不可能有交集的兩個人,居然相隔20年歲月,分別遭遇中國國民黨政權的暴力迫害,如今在力求實現轉型正義的台灣,拚著老命聲嘶力竭,為後代子孫述說著老一輩的來時路故事。
認識由成功大學馬來西亞僑生而突變成台灣叛亂重犯的「生哥」——陳欽生先生,應該始於世紀交替之際,綠島人權文化園區所製作的紀錄片。那時我為這一位年輕僑生來到台灣後的坎坷經歷而悲憤與痛心得老淚縱橫。尤其生哥令堂從遙遠馬來西亞不知經過多少舟車勞頓,單身趕來人地不熟的「火燒島」,短短十分鐘的母子相會,只能將兩人手掌相貼於隔開母子倆的玻璃上,這一幕情景讓我崩潰,也讓我痛哭流涕之後更恨透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政權,才會做出如此傷害天理違悖人道的惡行。
後來在陳文成基金會主辦的「青年體驗營」,或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掛牌後所舉辦的各項活動中,生哥與我同台演出或同台工作的機會日多,認識他越深,感佩這位年輕朋友的心也越增。從前以為自己才高中畢業、19歲就被抓去歷經人間最大的苦難,想不到眼前出現的是一位同樣才20歲出頭即離鄉背井來台就學,卻無端遭受白色恐怖迫害的大學生!比起當年我被囚禁火燒島的日子我並不孤獨,還有個家、有父母兄弟每週通信及接濟,這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年輕人在台舉目無親,甚至於愛子心切的母親久久都尋找不到愛子在異鄉的下落。
他的苦難不因為刑期滿了被釋放即結束,台灣政府不但不讓他回去僑居地,強留他於台灣卻連一張身分證都吝嗇不給,等於只給他死路一條。反觀我自己與其他本國獄友,出獄後儘管遭遇眾多歧視、刁難及嚴厲監控,但畢竟我們都有個家可以回,也有家人可以同甘共苦,幸運如我還能遇到開明企業主呵護及提攜。自從遇見這位跨時代跨國界的年輕朋友後,我才從新認識台灣獨裁政權之殘忍狠毒,也才領悟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整個大時代中根本是個小CASE!
而後,在景美人權園區、在綠島、或在人權相關各種活動中都可看到我倆老少一起出現的鏡頭。由於他的開朗豁達,以及他所敘述的感人故事,極受青年學生愛戴的「生哥」之名響遍台灣東西南北,甚至於紐西蘭。中研院仁郁老師與可愛的小球可憐我站在人氣王「生哥」身旁,越發突顯老態龍鍾而賜我「焜哥」之名,可惜有違生理事實的名稱畢竟無法被人接受,如今「生哥與蔡爺爺」是促進轉型正義、揭露歷史真相路上繼續拚老命的活寶一對(^-^)。
然而,兩人中我永遠是受到保護的一邊。陪青年學生探訪六張犁亂葬崗,或帶領青年營隊祭拜綠島十三中隊,生哥總是貼心地陪在步履踉蹌的我身邊隨時給予攙扶。才不久之前我在一週內居然有兩次步下階梯時失足跌落,而這兩次恰巧都是生哥另有要事而無法同行的時候。可見我現在參加任何活動都少不了他。而我也自知自己來日不多,但願我們政治受難者中間算是最年輕最有活力的生哥,即令我已經不在你身邊後,仍能繼續堅持給下一代甚或下下一代講述台灣白色恐怖的故事,讓將來在我們這塊美麗土地上不再發生國家暴力殘害人民的慘禍。就如去年我未能參加在綠島舉行的青年體驗營,生哥在十三中隊山崗前說「我要唱一首蔡爺爺最喜歡的歌」而高聲歌唱「千風之歌」。當時從瑤華老師臉書讀到這段消息,我真心地感動又高興。
台灣的白色恐怖是天人共恨的「絕對之惡」,必須大力予以揭發、予以譴責。然而它在長達四十多年歷程中所促成的「跨世代又跨越地理邊界」的緣分與真摯友誼,是我終身所珍惜的至寶。值此生哥巨著出書之際,獻上我對這位患難好友的誠懇謝忱與感激之情。謝謝你。我年輕的摯友!
(蔡焜霖:政治受難者,1950-1960年被關)
推薦序 不放棄探究真相
薛化元
陳欽生是出生馬來西亞,來台灣求學的僑生。他高中畢業後,原本申請到英國利物浦大學深造,由於朋友的邀約,改到台灣求學。來台留學期間,不幸被捲入白色恐怖的冤假錯案中,成為白色恐怖的受難者,也改變他的一生。當時,調查局原本指控他涉嫌台南美國新聞處的爆炸案,由於調查結果係屬無中生有,最後再以他在馬來西亞曾經加入馬共組織,指控他「在馬來西亞加入共產黨,1967年就讀省立成功大學期間,向同學鄭茂盛、胡祿華、蘇仁政、何芳羔、屠君健等為匪宣傳,宣揚匪偽建設進步,科學發達」,而判刑12年。
雖然馬來西亞的官方透過領事曾經想辦法救援,並曾經在香港舉行記者會,使這個案件受到國際矚目,而國際特赦組織也聲援此一案件。但是,陳欽生就像一般白色恐怖的受難者一樣終究判決確認,在1971年先在景美看守所,而在1972年再被送到綠島的綠洲山莊。在綠島期間,他的母親還從馬來西亞趕到台灣,雖然獲准接見但仍是不免百感交集。而在刑期即將屆滿之際,則送到土城仁愛教育實驗所進一步接受思想改造教育。出獄前,陳欽生雖然提出想回馬來西亞的意向,但是沒有得到批准。縱使他的弟弟從馬來西亞來台灣,想帶陳欽生回家,由於沒有辦法取得身分證明,無法出境,只能留在台灣。
可是,陳欽生本來並不具有中華民國國籍,因此沒有身分證,出獄之後更是讓他走投無路。當時國民黨當局既不准他回馬來西亞,也不准他移民到加拿大,在台灣生活是萬般無奈,幾經力爭最後才取得中華民國的身分證。在台灣謀生幾年以後,陳欽生回到離開20年的馬來西亞,對於他自己後續的人生要在台灣還是要返回馬來西亞也曾不免遲疑,最後選擇在台灣繼續發展。
陳欽生出獄之後,非常努力經營事業,同時也積極分享他的人生經驗。歷經幾番折騰不僅設法走出陰霾,接受口述訪談,主動調閱相關檔案,重新見證自己的人生;2014年,進一步完成口述紀錄片,這次他完成自傳出版,對於想要了解白色恐怖期間受難者的故事,當然是添加了新的柴火。更重要的是,透過自傳未來再與檔案對照,更是能對台灣轉型正義的發展有相當正面的貢獻。今年,更與另一位政治受難者蔡焜霖前輩,在台北街頭辦桌,回饋社會。
我和陳先生是在景美人權園區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認識的,後來又有機會在計畫中由團隊對他進行口述訪談,增加其原本口述歷史的內涵,在互動之間感受到他的真誠、認真跟努力。相對於他年輕歲月的悲慘記憶,更可看出一個受難者如何面對人生的悲劇,進而發展自己新的生命,而最後再回頭探究自己悲劇發生的內涵及意義,而且他努力與社會分享,包括回他的母校成功大學與學弟妹分享。而且,他不放棄探究真相,追求轉型正義,這種勇氣和努力是相當值得欽佩的。
整篇自傳傳達的人生故事完整,行文相當流暢方便閱讀,是值得推薦的一本白色恐怖受難者的自傳。承蒙陳先生的好意,讓我可以在出版前拜讀書的文稿,更樂於推薦給關心白色恐怖與台灣歷史發展的朋友。
寫於2016年11月25日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
推薦序 亂世浮生
王健文
2011年1月,因為寫作成大校史中的一個傳奇性社團「西格瑪」,走訪1970年代中期從哲學轉向稼接社會政治反抗運動的林朝成。朝成提到初入成大校園時,耳聞1973年發生的「大陸社事件」,幾位學長從校園中被情治人員帶走。再早一年的「成大共產黨事件」,近十位成大學生與校友分別被拘捕、失去自由,這已經是當年的朝成所不熟悉的事了。
風聲鶴唳、校園中瀰漫著一種不安的氣氛,但是,在那朝霧朦朧的時刻,不知天高地厚的初生之犢,雖然隱約聽說了才幾年前學長們在校園中「蒸發」的故事,仍大膽嘗試著敲擊出威權體制的裂隙。除了與同學申請大陸社復社外,朝成還涉足了當時的黨外政治運動。
1972年的共產黨事件與1973年的大陸社事件,當時我雖不熟悉,卻略有所聞,也是校史寫作計畫的一個方向。朝成沒能給太多新的資訊,但娓娓道來,卻能感受當時歷史氛圍。訪談結束時,朝成說,還有些受難者大家不知名姓,聽說在共產黨事件之後,還有更慘的,一位校友告訴朝成,他的室友,一個馬來亞來的化工系僑生,被槍斃了都沒人知道。
後來我們知道了,那是在1971年,比共產黨事件早一年,這位馬來亞僑生沒被槍斃,卻足足被關了12年,他是陳欽生,威權年代裡一齣荒謬劇,不折不扣的冤假錯案。
寫作校史的夥伴幸真,清查許多檔案,第一次在成大校史中寫了陳欽生的故事,短短兩頁,焦點在國際特赦組織的關懷與營救,雖然陳欽生仍然只是史頁中的一個名字,不同的是,在成大校史中被隱姓埋名多年,2011年,陳欽生受難四十周年,他終於在歷史記載中浮現。
2016年11月,成大圖書館舉辦「歸來的盜火少年」座談會,邀請三位共產黨案被政治整肅的成大校友與陳欽生與談,不能前來的吳榮元以影像視訊致意,吳俊宏、鄧伯宸都來了,他們三位是四十多年前的左派青年,至今無悔、不改其志,鄧伯宸說:「我到今天還是個馬克思主義者。」
對吳榮元、吳俊宏、鄧伯宸三位,1972年的變故,某種意義上說是「求仁得仁」。陳欽生則不同,他只是亂世中的草芥,在尋常生活中莫名襲來風暴,從此生命受到摧折。
九死一生後,重回社會,在三年的困頓絕望後,遭逢貴人,重新找到生機,過了二十多年堪稱幸福美滿的生活。
那不堪回首的15年,就讓它永遠遺忘吧!每一次的回顧,是一次次的夢魘、椎心泣血。
但是,陳欽生還是站出來了。2009年後,陳欽生成了一個說故事的長者,他決定要讓年輕人知道他的故事。述說不堪回首的過去,需要勇氣、需要智慧、更需要大愛,述說苦難是為了讓苦難不再來。
陳欽生的故事中沒有英雄,只是一個尋常青年,無端在亂世中被捲入風暴,我想,那也許比起英雄受難的故事更讓人驚心動魄。
感謝陳欽生的現身,平凡人的現身,比起英雄的獻身有時更讓人動容。
(王健文: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兼任圖書館館長)
推薦序 大霧中的微光
張幸真
我是在撰寫陳欽生的故事時,才知道陳欽生。2008年參與「成大八十年校史計畫」時,聽聞曾有位僑生遭到逮捕。後來從曹欽榮學長口中,得知這是個國際關注的事件。深入了解後,發現簡直是卡夫卡小說《審判》中的故事:一位異鄉人莫名其妙遭到黑衣人逮捕後受審,法庭荒謬、辯護律師無力,被判決有罪,卻不知道罪名,最後屈辱性的遭到處刑,「像是一條狗」。
然而,現實人生比小說更為離奇,陳欽生,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單純天真僑生,大三時遭到逮捕,指控他炸毀台南美新處。當發現嫌犯另有其人時,竟被以「二條一」起訴,判刑十二年。
如果講述《中央日報》上刊載過的大陸新聞,就是為匪宣傳;如果英文流利常到美新處看書報,就有炸毀美新處嫌疑;如果擁有派克鋼筆、騎機車載女友兜風,就是理應受懲…,那麼這個人,是陳欽生,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
德國作家邁可.安迪(Michael Ende,1929-1995)曾在小說《默默》(Momo)中,描寫一群「灰色的男人們」(the Men in Grey),穿著灰色西裝、戴著灰帽子,滿口謊言,威脅利誘竊取時間以散佈恐懼。他們不斷吸煙噴霧,形成濃濁灰霧籠罩世間。
陳欽生事件發生時的台灣,正是個大霧的時代。特務治國下,校園裡佈建的「細胞」系出多門,為了利益,他們監視密告,甚至彼此爭功互鬥;校外特務,則以刑求逼壓,偽造生產筆錄、自白;再經由無自主能力的軍法官審判,構築出綿密濃厚的人權灰霧。成大校園的受害者固然有甘心就義的烈士何川、受讀書會牽連的楊俊隆、因大陸時期學運經歷拖累的王任、不認識共產黨卻想組成大共產黨的吳榮元…,卻也有被任意抓走頂罪的無辜學生。
大霧的年代,陳欽生事件,就是特務們栽贓刑求製造出來亂判的叛亂案。
1971年臺灣退出聯合國、發生刺蔣案、邦交國屢屢斷交,國際情勢日趨緊張,對內壓制日漸嚴厲,知道陳欽生冤枉的成大師生,也曾努力簽名連署,仍然無效;馬來西亞駐台人員多次探視營救,返國時在香港為此召開記者會;馬來西亞報社暨國際新聞媒體多所揭露、家人朋友在海外呼籲奔走、國際特赦組織持續營救、美國駐華人員屢次質問、台灣駐美辦事處不斷接到美國國會議員詢問壓力…。然而,外界注意力越大、援助越多,越是惹惱台灣官方。
真實世界比卡夫卡的小說更為荒謬,1974年蔣中正總統去世後,成大共產黨案的成員得以減刑出獄,但是更早入獄的無辜陳欽生卻不得減刑。
更離譜的是,陳欽生的母親劉芳泰(廖煥娣)女士,得知兒子遭遇,多年申請來台探視,卻屢遭刁難,背後竟是因為唯恐她回國後「不利我之宣傳」;而綠島監獄也因確認陳欽生囚禁於此遭到嚴厲糾正。直到1974年後,官方終於同意,條件卻苛刻到只許她一人來台、會面30分鐘、限定使用國語交談。堅毅的陳媽媽,一位不識字只會講廣東客家話的馬來西亞純樸農婦,獨自一人來到語言不通的陌生台灣,千方摸索百般碰壁,終於找到綠島監獄中的兒子,母子隔著會客室玻璃手貼著手,淚流滿面。
2016年秋天,我終於見到陳欽生本人,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意志堅強的他終於熬過了獄中歲月,克服了出獄後的艱難生活,建立自己的家庭事業。更令人感佩的是,他走出歷史陰霾,成為人權博物館的志工。
卡夫卡筆下的主角,因身為人而為人類受苦受刑。黨國威權體制下,情治特務偷走了陳欽生十二年青春歲月、折磨了他的肉體,卻未能摧毀他的意志。大霧的時代裡,仍有人間的熱情與普世正義默默護持小小火光。
陳欽生親自寫下的故事內容憂傷,但為我們帶來力量;我們讀的是無辜受害者的痛苦成長,他用以清洗心靈傷口的字句,卻為我們帶來精神的啟發。
僅是補償無辜受害者,不追究加害者,不能稱作正義。不了解真相,又如何奢言原諒。腐爛的歷史傷口,需要釐清事實進行清創,未來才不致重蹈覆轍。
衷心期待相關單位儘速實踐蔡英文總統的允諾,加快開放政治事件檔案,早日呈現真相。
(張幸真:曾任職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與成大博物館)
推薦序 「生哥」 一個沉重又令人敬重的名字
陳進金
「生哥」,是好友們對陳欽生前輩的親暱稱呼,這是一個沉重又令人敬重的名字。
1971年3月3日,當時就讀成功大學的生哥,因台南美國新聞處爆炸案,遭到調查局人員誘捕,歷經種種酷刑逼供,最後仍查無實證。理應被釋放的生哥,卻轉而被關押於景美看守所,於10月16日遭起訴,指稱他在馬來西亞加入共產黨,就讀成功大學期間為匪宣傳,最後被判有期徒刑12年,直到1983年3月2日才被釋放出獄。
我認識生哥是在一場志工培訓活動上。2014年6月14-15日,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與東華大學歷史系合辦了「綠島人權口訪志工培訓計畫」活動,我們系上師生約40人前往綠島參加活動,生哥是志工培訓營的講師。在課堂上,生哥分享著他的受難經歷,說到:「自從發生這件事情以後,我就不敢(還是不想)再踏進台南這座城市,因為這裡給我太多太多的痛苦回憶。」生哥是在事隔40年(2012)後才又回到台南,我心中想像著生哥這40年來的心情,眼淚已不禁簌簌地流下。生哥又談到他不識字的母親,竟然由馬來西亞輾轉來到台灣,又前後兩次從台北到綠島,才終於母子相見那一幕,此時伴著生哥〈母親您在何方〉的歌聲,同學和我幾已泣不成聲。
生哥在調查局酷刑凌虐的過程中,曾經三次想要自我了結生命,剛到綠島時也有自我放棄生命的念頭。即使出獄後,苦難依然如緊箍咒般的如影隨形,國民黨當局不讓生哥回馬來西亞,也不發給他身分證,生哥好像是從被關在綠島的綠洲山莊,改關押在「台灣監獄島」。在這三年多沒有身分的日子,生哥流落過街頭,當過臨時工,甚至一度想與加害者同歸於盡。一位原本應該要到英國利物浦大學留學的馬來西亞僑生,陰錯陽差來到台灣,卻因為白色恐怖案件而讓生命承載著無數的劫難。生哥的生命史是沉重的!
1986年5月,生哥取得了台灣身分證,找到一份好工作,生活也漸漸穩定,幸運之神終於來眷顧苦難的人了。1987年底,生哥回到暌違20年的家鄉(馬來西亞)探望母親與家人;1988年完成婚姻大事,娶得美嬌娘李桂芬女士共組家庭;之後,生哥自己開了一家國際貿易公司,因為談生意還跑過40幾個國家。生哥這樣過了20幾年平靜的日子,忙於做生意和照顧家庭,享受了家庭的天倫之樂。
原本不再去想過去,刻意想忘記苦痛記憶的生哥,卻發現台灣年輕人對這一段「台灣現代史(白色恐怖)」是陌生的。因此,生哥願意再度面對傷痛,勇敢地說出自己的生命史。2010年初,生哥參加人權青年體驗營,第一次回到景美看守所,第一次公開分享自己的苦痛歷史。此外,他到處演講、拍攝紀錄片、擔任園區(景美和綠島)導覽。生哥常說:「我在台灣這塊土地受難,深根開花的結果,台灣人民給我的遠遠超過迫害我的國民黨。」所以,他要回饋台灣人民與台灣這塊土地。因此,2016年2月,曾經流落街頭的生哥與「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等,結合一批政治受難者的力量,舉辦「人權辦桌」活動宴請街友。「生哥」對待生命的態度是令人敬重的!
生哥出版這本《謊言世界 我的真相》專書,除了讓更多人了解那一段慘無人道的悲劇,讓後人引以為鑑外。本書更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在書中透過生哥親身經歷的記憶,對照著目前檔案局所典藏的自白書等資料,我們發現這些檔案是虛構的,就如同Nataline Zemon Davis在《檔案中的虛構:十六世紀法國司法檔案中赦罪故事及故事的敘述者》一書所述,這些檔案所載的故事純屬虛構,史家不可據以重建歷史。再者,本書對於綠島綠洲山莊的建築有詳細的描述,包括大、小廚房,這對於重建歷史記憶空間有其重要貢獻。
生哥說:「我需要知道真相。」這本《謊言世界 我的真相》已經跨出了第一步,期待蔡英文總統履行就職演說的承諾,三年完成轉型正義,讓「真相」完全公諸於世,讓生哥可以很驕傲地對他的子女說:「爸爸活得很有尊嚴,爸爸很愛這個地方。」
識於國立東華大學東湖畔,2016.11.25
(陳進金: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5折 | 2 |
6折 | 3 |
7折 | 3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43折13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