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是司馬光領銜修撰的歷史名著,全書兩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記載了戰國初年迄於五代末葉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宋神宗賜名「資治通鑑」。顧名思義,即史學要「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所以在選用史料以及敘述方面,「專取關國家盛衰,繫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全書內容緊扣於「治、亂、興、衰」四字上。《資治通鑑》吸收《左傳》、《漢紀》,以及紀傳史敘事的優點,在政治軍事中關注禮樂、曆數、天文、地理及經濟、文化等面向,並極力描繪各種戰爭場景,是一部內容豐富的編年通史。
《資治通鑑》的史學價值主要有三:(1)幫助人們貫通古今、以史為鑑。對於瞭解歷史、總結歷史,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2)按年月日記事的方式編纂,讓讀者能夠掌握大勢,並將一定時期歷史演變的概貌展現在讀者面前;(3)廣泛收集史料,遍及正史、雜說,種類達三百餘種,更添內容的豐富與價值。
本書由張大可、韓兆琦等多位學者教授共同點校注譯。正文以清胡克家本為底本,參考章鈺校記與當今研究成果釐定文字。每卷開頭皆有「題解」,指出該卷大事內容,「章旨」則以注釋段落首尾完備的大事件為單元,述與評結合,提示重要史事。「注釋」詳盡明確、「校記」勘校嚴謹、「語譯」通順流暢。卷末則有「研析」,評點大事、總結史實。真正達到普及學術,雅俗共賞,對於專家學者與一般讀者,都有極大的幫助。
本冊記載後漢紀三(西元九四八年)至後周紀五(西元九五九年)間的大事。
作者簡介:
張大可,重慶市長壽縣人,生於一九四○年。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畢業,曾任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甘肅省中青年歷史學會會長、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副主任、中國歷史文獻研究室主任、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主要從事中國歷史文獻學和秦漢三國史的教學與研究,發表有論文百餘篇,出版個人學術專著《史記研究》、《三國史研究》、《中國歷史文獻學》等近十部,並獲得全國及省級社科優秀圖書獎。
韓兆琦,天津市靜海縣人,生於一九三三年。一九五九年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一九六二年復旦大學古典文學研究生畢業。歷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社會兼職有中國《史記》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著有《史記箋證》、《新譯史記》等二十餘種相關著作,為著名的《史記》與傳記文學研究專家。
章節試閱
卷第二百八十八
後漢紀三 起著雍涒灘(戊申 西元九四八年)三月,盡屠維作噩(己酉 西元九四九年),凡一年有奇。
【題 解】本卷記事起於西元九四八年三月,迄於西元九四九年,凡一年又十個月。當後漢隱帝乾祐元年三月至乾祐二年。乾祐元年高祖劉知遠崩殂,次子劉承祐嗣位,是為隱帝。隱帝年少輕佻,無威略。永興小校趙思綰隨王景崇西征後蜀,從鳳翔返鎮途中據守長安,聯結河中李守貞與鳳翔王景崇反叛後漢,史稱三鎮叛漢。後漢樞密使郭威奉命征討,平定三叛,有大功於漢,然而跋扈不臣,以個人小忿,擅自更易節鎮主帥,隱帝不問,標誌朝綱墮壞。蜀主昏庸,權奸當路。南漢與楚交兵。吳越王獎勵墾荒,境內無棄田。
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下
乾祐元年(戊申 西元九四八年)
三月丙辰1,史弘肇起復2,加兼侍中。 侯益家富於財,厚賂執政3及史弘肇等,由是大臣爭譽之。丙寅4,以益兼中書令,行開封尹。 改廣晉府1為大名府5,晉昌軍為永興軍6。
侯益盛毀王景崇於朝,言其恣橫。景崇聞益尹開封,知事已變,內不自安,且怨朝廷。會詔遣供奉官王益如鳳翔,徵趙匡贊牙兵詣闕,趙思綰7等甚懼,景崇因以言激之。思綰途中謂其黨常彥卿曰:「小太尉8已落其手,吾屬至京師,并死矣!柰何?」彥卿曰:「臨機制變,子勿復言!」
癸酉9,至長安,永興節度副使安友規、巡檢喬守溫出迎王益,置酒於客亭10。思綰前白曰:「壕寨使11已定舍館於城東。今將士家屬皆在城中12,欲各入城挈家詣城東宿。」友規等然之。時思綰等皆無鎧仗,既入西門,有州校坐門側,思綰遽奪其劍斬之。其徒因大譟,持白梃,殺守門者十餘人,分遣其黨守諸門。思綰入府,開庫取鎧仗給之,友規等皆逃去。思綰遂據城,集城中少年,得四千餘人。繕城隍13,葺樓堞14,旬日間,戰守之具皆備。
王景崇諷15鳳翔吏民表景崇知軍府事,朝廷患之,甲戌16,徙靜難17節度使王守恩為永興節度使,徙保義節度使趙暉為鳳翔18節度使,並同平章事。以景崇為邠州留後,令便道之官19。
虢州20伶人21靖邊庭殺團練使22田令方,驅掠州民,奔趙思綰。至潼關23,潼關守將出擊之,其眾皆潰。
初,契丹主北歸,至定州,以義武節度副使邪律忠為節度使,徙故節度使孫方簡24為大同25節度使。方簡怨恚,且懼入朝為契丹所留,遷延不受命,帥其黨三千人保狼山故寨26,控守要害。契丹攻之,不克。未幾,遣使請降,帝復其舊官27,以扞28契丹。
邪律忠聞鄴都既平,常懼華人為變。詔以成德留後劉在明為幽州道馬步都部署,使出兵經略定州。未行,忠與麻荅等焚掠定州,悉驅其人棄城北去。孫方簡自狼山帥其眾數百,還據定州,又奏以弟行友為易州刺史、方遇為泰州29刺史。每契丹入寇,兄弟奔命30,契丹頗畏之。於是晉末州縣陷契丹者,皆復為漢有矣。
丙子31,以劉在明為成德節度使。 麻荅至其國,契丹主責以失守。麻荅不服,曰:「因朝廷徵漢官32致亂耳。」契丹主鴆殺33之。
蘇逢吉等為相,多遷補官吏。楊邠以為虛費國用,所奏多抑之。逢吉等不悅。
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同平章事李濤上疏言:「今關西紛擾,外禦為急。二樞密34皆佐命功臣,官雖貴而家未富,宜授以要害大鎮。樞機之務在陛下目前,易以裁決,逢吉、禹珪自先帝時任事,皆可委也。」楊邠、郭威聞之,見太后泣訴,稱:「臣等從先帝起艱難中,今天子取人言,欲棄之於外。況關西方有事35,臣等何忍自取安逸,不顧社稷。若臣等必不任職,乞留過山陵36。」太后怒,以讓帝,曰:「國家勳舊之臣,柰何聽人言而逐之!」帝曰:「此宰相所言也。」因詰責宰相。濤曰:「此疏臣獨為之,它人無預。」丁丑37,罷濤政事,勒38歸私第。
是日,邠、涇、同、華四鎮39俱上言護國節度使兼中書令李守貞與永興、鳳翔同反40。
始,守貞聞杜重威死而懼,陰有異志。自以晉世嘗為上將,有戰功41,素好施,得士卒心。漢室新造,天子年少初立,執政皆後進42,有輕43朝廷之志。乃招納亡命,養死士,治城塹,繕甲兵,晝夜不息。遣人間道44齎蠟丸結契丹,屢為邊吏所獲。
浚儀人趙修己45,素善術數。自守貞鎮滑州,署司戶參軍,累從移鎮。為守貞言:「時命不可,勿妄動!」前後切諫非一,守貞不聽,乃稱疾歸鄉里。僧總倫,以術媚守貞,言其必為天子,守貞信之。又嘗會將佐置酒,引弓指舐掌虎圖46曰:「吾有非常之福,當中其舌。」一發中之,左右皆賀。守貞益自負。
會趙思綰據長安,奉表獻御衣於守貞,守貞自謂天人協契47,乃自稱秦王。遣其驍將平陸王繼勳48將兵2據潼關,以思綰為晉昌節度使。
同州距河中最近,匡國49節度使張彥威常詗守貞所為,奏請先為之備,詔滑州馬軍都指揮使羅金山將部兵戍同州。故守貞起兵,同州不為所併。金山,雲州人也。
【章 旨】以上為第一段,寫趙思綰據長安城,聯合河中李守貞、鳳翔王景崇反叛後漢。
【注 釋】1丙辰 三月初七日。2起復 居喪被奪情任用為起復。3執政 指蘇逢吉、楊邠等當權大臣。4丙寅 三月十七日。5大名府 府名,治所在今河北大名。6晉昌軍為永興軍 後漢已取代後晉,「廣晉」與「晉昌」之名含「晉」字,已不適宜,故改。7趙思綰 趙匡贊的牙校。8小太尉 趙思綰等本為趙延壽部曲,故稱趙匡贊為小太尉。趙延壽官至契丹大丞相、樞密使,故稱為太尉。9癸酉 三月二十四日。10客亭 當時各州鎮都設客亭,作為迎送宴餞之處。11壕寨使 掌管營造浚築及安營紮寨等事。12今將士家屬皆在城中 趙思綰所部士卒此前隨從趙匡贊鎮長安,所以家屬全在長安城中。13繕城隍 修理護城河。城隍,護城河。14葺樓堞 修理整治城樓和城上的矮牆。葺,原指用茅草覆蓋房屋,泛指修理房屋。堞,城上的矮牆,也稱女牆。15諷 用委婉的語言暗示。此時王景崇為鳳翔巡檢使,他想「知軍府事」,也就是當鳳翔節度使,但又不明說,只是暗諭吏民上表,向朝廷反映。16甲戌 三月二十五日。17靜難 方鎮名,五代後梁置。治所邠州,在今陝西彬縣。18鳳翔 方鎮名,唐永泰初改興平節度使為鳳翔節度使。治所鳳翔府,在今陝西鳳翔。19便道之官 意為就從長安直接上任。20虢州 州名,治所弘農,在今河南靈寶。21伶人 古代樂人之稱。22團練使 官名,唐代中期以後,在不設節度使的地區置團練使、都團練使,掌本區各州軍事,常與觀察使、防禦使互兼,又曾與防禦使互易稱號。23潼關 關名,在今陝西潼關縣北。古為桃林塞地,東漢末設潼關,當陝西、山西、河南三省要衝。24故節度使孫方簡 後晉齊王開運三年(西元九四六年)十二月,義武節度使李殷投降契丹,契丹主任命孫方簡為義武節度使。25大同 方鎮名,後唐同光二年(西元九二四年)置。治所雲中,在今山西大同。26狼山故寨 狼山在當時定州西北二百里,孫方簡乘亂據狼山,事見本書卷二百八十五晉開運三年。契丹北還,孫方簡入據定州,今又復聚於狼山。27復其舊官 恢復為義武節度使。28扞 同「捍」。29泰州 州名,治所在今河北清苑。30奔命 奔走救急。指孫氏兄弟三人互相聲援救難,抗擊契丹。31丙子 三月二十七日。32徵漢官 謂徵馮道等人。33鴆殺 以毒酒害死人。鴆,鴆鳥,傳說其羽毛置酒中能毒殺人。34二樞密 指楊邠、郭威二人,均做過樞密使。35關西方有事 指趙思綰等人的反叛。36乞留過山陵 請求留任到先帝下葬山陵。舊稱帝王墳墓為山陵。此時劉知遠尚未正式下葬。37丁丑 三月二十八日。38勒 勒令;強制。39邠涇同華四鎮 邠帥王守恩、涇帥史匡威、同帥張彥威、華帥扈從珂,四鎮同時上疏李守貞與趙思綰、王景崇聯合反漢。李守貞帶中書令鎮護國河中府,趙思綰據永興長安,王景崇據鳳翔。40與永興鳳翔同反 與趙思綰、王景崇同反。當時趙思綰據永興,王景崇據鳳翔。41有戰功 李守貞曾在馬家口打敗契丹,攻克青州,又破契丹於陽城。42後進 指蘇逢吉等皆後輩而進身為執政大臣。43輕 看不起。44間道 偏僻小路。45趙修己 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少精天文推步之學,為李守貞謀主。守貞反,屢勸不聽,辭歸。入周,官司天監,入宋遷太府卿、判監事。傳見《宋史》卷四百六十一。46舐掌虎圖 一幅老虎伸舌舐掌的圖畫。47天人協契 意為是天道和人心相契合的徵兆。48王繼勳 平陸(今山西平陸)人,初投李守貞為牙校,後隨之謀反,作戰屢敗,降郭威。宋初為賀州道行營馬步軍都監。在軍陣中常用鐵鞭、鐵槊、鐵檛,被稱做「王三鐵」。傳見《宋史》卷二百七十四。49匡國 方鎮名,五代後唐置。治所同州,在今陝西大荔。
【校 記】1府 原無此字。據章鈺校,十二行本、乙十一行本皆有此字,今據補。2將兵 原無此二字。據章鈺校,十二行本、乙十一行本皆有此二字,今據補。
【語 譯】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下
乾祐元年(戊申 西元九四八年)
三月初七日丙辰,史弘肇起用復職,加授兼任侍中。 侯益家裡錢財很多,重重地賄賂執政大臣和史弘肇等人,由此大臣們爭相稱譽侯益。十七日丙寅,任命侯益兼任中書令,代理開封尹。 朝廷把廣晉府改為大名府,晉昌軍改為永興軍。
侯益在朝中極力毀謗王景崇,說他放肆蠻橫。王景崇聽說侯益主政開封府,知道事情已經起了變化,內心感到不安,並且怨恨朝廷。適逢皇帝詔命派遣供奉官王益前往鳳翔,徵調趙匡贊的衛隊到京城,趙思綰等人很害怕,王景崇便趁機用言語激他們。趙思綰在路上對他的黨羽常彥卿說:「小太尉趙匡贊已經落入他們的手中,我們這些人到了京城,都得被殺!怎麼辦?」常彥卿說:「隨機應變,您不要再說了!」
三月二十四日癸酉,趙思綰等到達長安。永興節度副使安友規、巡檢喬守溫出城迎接王益,在客亭設置酒宴。趙思綰走上前去說:「壕寨使已經在城東安排了館舍,現在將士們的家屬都在城中,想各自進城帶領家屬前往城東住宿。」安友規等人認為趙思綰說得對。當時趙思綰等人都沒有鎧甲、兵器,他們進了西門以後,有一個本州的軍官坐在門邊,趙思綰立刻奪了他的劍,把他殺了。趙思綰的部眾趁機大聲叫嚷,手拿大木棒,殺死守門的十多人,分別由他的黨羽把守各個城門。趙思綰進入官署中,打開武器庫,取出鎧甲、兵器發給部眾。安友規等人全都逃離。趙思綰於是佔據州城,召集城內的少年,得到四千多人。修理護城河,整修城樓和城上的矮牆,十天之間,一切戰鬥和防守的用具都準備好了。
王景崇暗示鳳翔的官吏和百姓上表向皇帝推薦自己主持軍府的事務,朝廷對此感到擔憂。三月二十五日甲戌,調任靜難節度使王守恩為永興節度使,調任保義節度使趙暉為鳳翔節度使,二人都為同平章事。任命王景崇為邠州留後,命他從長安直接赴任。
虢州的樂人靖邊庭殺死團練使田令方,搶劫和驅趕州城百姓,投奔趙思綰。到達潼關,潼關守將出關攻打靖邊庭,他的部眾全部潰散。
當初,契丹主向北返回,走到定州,任命義武節度副使邪律忠為節度使,調任前任節度使孫方簡為大同節度使。孫方簡很怨恨,又怕去朝見被契丹扣留,故意拖延不肯接受任命,率領他的部眾三千人固守狼山舊寨,控制把守險要的地方。契丹進攻他,沒有攻下。不久,孫方簡派遣使者前來請求歸降漢朝,漢隱帝恢復他原來的官職,用以抵禦契丹。
邪律忠聽說鄴都已經平定,常常害怕漢人發動叛亂。漢隱帝下詔任命成德留後劉在明為幽州道馬步都部署,叫他出兵謀取定州。劉在明還沒有出發,邪律忠和麻荅等人在定州焚燒搶劫,驅趕所有州城居民放棄州城北去。孫方簡率領他的部眾幾百人,從狼山回來佔據定州,又上奏請求任命他的弟弟孫行友為易州刺史、孫方遇為泰州刺史。每當契丹入境寇掠,兄弟二人奔走救援,契丹很害怕他們。於是後晉末年淪陷於契丹的州縣,又都為後漢所有了。
三月二十七日丙子,漢隱帝任命劉在明為成德節度使。 麻荅到了他的國內,契丹主譴責他失守州城。麻荅不服,說:「這是因為朝廷信用漢人官員招致了禍亂罷了。」契丹主毒死了麻荅。
蘇逢吉等人當了宰相,升遷補任很多官吏。楊邠認為這是白白地浪費國家的錢財,所上奏章大多被扣押。蘇逢吉等人不高興。
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同平章事李濤上疏說:「現在關西動盪不安,抵禦外部入侵是當務之急。兩位樞密使都是幫助先帝建立基業的功臣,官位雖然顯貴,而家中沒有富足,應該授給他們衝要大鎮。樞密機要的事務就在陛下的眼前,很容易處理決定。蘇逢吉和蘇禹珪從先帝時候起就開始任職,都可以委派出去。」楊邠、郭威聽說這件事,進見太后哭訴說:「臣等跟隨先帝出身於艱難之中,現在天子聽信別人的話,想把我們棄置在外,何況關西正發生變亂,臣等怎麼忍心自取安逸,不顧國家。如果臣等一定不稱職,請求留任到先帝下葬山陵。」太后很生氣,拿這件事去責問皇帝,說:「國家有功勞的舊臣,怎麼能聽信別人的話把他們趕走呢!」漢隱帝說:「這是宰相說的。」因而責問宰相。李濤說:「這份奏章是我獨自一人寫的,其他的人沒有參與。」三月二十八日丁丑,罷免李濤的官職,勒令他回家。
這一天,邠州、涇州、同州、華州這四個藩鎮都向朝廷奏報,說護國節度使兼中書令李守貞和永興、鳳翔兩節度使一起反叛。
起初,李守貞聽說杜重威被處死就害怕了,暗中就有反叛的想法。他自認為在後晉曾為上將,立有戰功,向來喜歡施恩於人,深得士兵之心。後漢初建,天子年少,剛剛即位,執政大臣都是晚輩,因此有了輕視朝廷的想法。於是招收亡命之徒,豢養敢死之士,修築城池,整修鎧甲、武器,日夜不停。派遣使者抄小路帶著裝有密信的蠟丸去勾結契丹,多次被守邊的官吏抓獲。
浚儀人趙修己,向來擅長星占命相之術。自從李守貞鎮守滑州,任命他為司戶參軍,多次隨從李守貞調換鎮所。趙修己對李守貞說:「時運不允許,不要輕舉妄動!」先後痛切地勸諫不止一次,李守貞不聽,於是就稱病回到家鄉。有個和尚叫總倫,用妖術取悅於李守貞,說李守貞一定能當皇帝,李守貞相信了。李守貞又曾經聚會將吏僚屬,置辦酒宴,拉滿弓指著〈舐掌虎圖〉說:「如果我有不同尋常的福分,一定會射中老虎的舌頭。」一箭就射中了,身邊的人都向他祝賀。李守貞更加自負。
正好這時趙思綰佔據長安,奉章表進獻帝王穿的衣服給李守貞。李守貞自以為天道和人心相契合,於是自稱秦王。派遣他的猛將平陸人王繼勳率軍據守潼關,任命趙思綰為晉昌節度使。
同州距離河中府最近,匡國節度使張彥威常常偵察李守貞的所作所為,上奏朝廷請求預先作好準備。漢隱帝詔命滑州馬軍都指揮使羅金山帶領他所統轄的軍隊戍守同州。所以李守貞起兵時,同州沒有被他吞併。羅金山,是雲州人。
卷第二百八十八
後漢紀三 起著雍涒灘(戊申 西元九四八年)三月,盡屠維作噩(己酉 西元九四九年),凡一年有奇。
【題 解】本卷記事起於西元九四八年三月,迄於西元九四九年,凡一年又十個月。當後漢隱帝乾祐元年三月至乾祐二年。乾祐元年高祖劉知遠崩殂,次子劉承祐嗣位,是為隱帝。隱帝年少輕佻,無威略。永興小校趙思綰隨王景崇西征後蜀,從鳳翔返鎮途中據守長安,聯結河中李守貞與鳳翔王景崇反叛後漢,史稱三鎮叛漢。後漢樞密使郭威奉命征討,平定三叛,有大功於漢,然而跋扈不臣,以個人小忿,擅自更易節鎮主帥,隱帝不問,標...
作者序
《新譯資治通鑑》序
唐太宗嘗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可見歷史具有「鑑往知來」的效果。中國人最注重歷史。在儒家奉為圭臬的十三部經典中,屬於歷史記載者便佔了四部之多;而清代集圖書之大成的「四庫全書」,更將「史部」列名四部第二,足證歷朝統治者對於編修史書之重視。若從文體分,又以紀傳體、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最為人所熟知。而編年體史書的起源最早。編年體始創於春秋,依歷史發生的先後順序加以編撰紀載,較著名的編年體史書有《春秋》、《竹書紀年》,而將之推上頂峰者,則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其記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迄於後周世宗顯德六年,橫跨十六個朝代,時間長達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想要瞭解各朝代的興衰更替、透析歷史洪流的固定脈絡,熟讀《資治通鑑》,絕對有助於貫通古今、記取教訓。
敝局自西元二○○一年規劃出版《新譯資治通鑑》,並覓尋對此方面具有相當研究之專家學者,歷經千辛萬苦,終獲中國歷史文獻研究室主任張大可教授,與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韓兆琦教授首肯,共同承擔本書的注譯工作,並從二○○六年開始陸續交稿。經過多年努力,埋首案牘、辛苦撰稿,終在二○一一年全部稿齊。
二位教授於點校、注譯等各方面著力頗深、極富學術性,對於本書的貢獻實功不可沒。然而此時距規劃出版此書已逾十年,一則相關學術成果迭出,或有新舊爭鳴;二則受社會變遷帶來教育發展、思維變化等諸多影響,現今學子與社會大眾的古文能力已不比從前,一般讀者恐難吸收箇中菁華,如此即行出版,有悖初衷。鑑於二位教授年事已高,故此,敝局特別邀請前北京大學中文系侯忠義教授、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吳樹平先生、北京大學中文系林嵩副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在尊重原稿基礎上,針對書中部分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與修改,期使本書汲取新意並深入淺出,以達學術與普及兼備、雅俗共賞之目標。經過諸位學者專家齊心努力,終至圓滿完成。
本書能夠順利出版,要感謝以下諸位專家學者:張大可、韓兆琦、侯忠義、吳樹平、楊振紅、賴長揚、馬怡、駢宇騫、陳抗、魏連科、張文質、林嵩、汪華龍、滑裕、謝振華、孔令潔、孫秋婷、章鴻昊,共同承擔此一浩大工程。亦要向排校過程中,一同參與相關工作的編輯部同仁致上最大的敬意。因為有大家的通力合作、無私付出,方能使本書順利付梓,不勝感激。本書雖經細心核校,仍恐有所疏漏,尚祈各界方家不吝指教,以使本書俾臻完善。
三民書局編輯部 謹誌
《新譯資治通鑑》序
唐太宗嘗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可見歷史具有「鑑往知來」的效果。中國人最注重歷史。在儒家奉為圭臬的十三部經典中,屬於歷史記載者便佔了四部之多;而清代集圖書之大成的「四庫全書」,更將「史部」列名四部第二,足證歷朝統治者對於編修史書之重視。若從文體分,又以紀傳體、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最為人所熟知。而編年體史書的起源最早。編年體始創於春秋,依歷史發生的先後順序加以編撰紀載,較著名的編年體史書有《春秋》、《竹書紀年》,而將之推上頂峰者,...
目錄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新譯資治通鑑》序
導 讀
凡 例
第四十冊
卷第二百八十八 後漢紀三 西元九四八至九四九年 一
卷第二百八十九 後漢紀四 西元九五○年 五九
卷第二百九十 後周紀一 西元九五一至九五二年 一一三
卷第二百九十一 後周紀二 西元九五二至九五四年 一七五
卷第二百九十二 後周紀三 西元九五四至九五六年 二三五
卷第二百九十三 後周紀四 西元九五六至九五七年 二八九
卷第二百九十四 後周紀五 西元九五八至九五九年 三四七
進資治通鑑表 四○一
獎諭詔書 四○九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新譯資治通鑑》序
導 讀
凡 例
第四十冊
卷第二百八十八 後漢紀三 西元九四八至九四九年 一
卷第二百八十九 後漢紀四 西元九五○年 五九
卷第二百九十 後周紀一 西元九五一至九五二年 一一三
卷第二百九十一 後周紀二 西元九五二至九五四年 一七五
卷第二百九十二 後周紀三 西元九五四至九五六年 二三五
卷第二百九十三 後周紀四 西元九五六至九五七年 二八九
卷第二百九十四 後周紀五 西元九五八至九五九年 三四七
進資治通鑑表 四○一
獎諭詔書 四○九...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7-02-06ISBN/ISSN:978957146259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2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