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英哲
定價:NT$ 300
優惠價:88 折,NT$ 264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這本新的文集收長短文章四十二篇,納為四輯,有記事,有評論,有感懷,有憶往,大抵屬於廣義的散文。這些散文反映的是一種離散的視野,正因為離散所帶來的時空距離,才能營造出某種獨特的視野,是生命經驗沉澱的產物。我以離散的視野來概括這些散文的氣勢與胸襟,也是整體重讀後相當具體的印象。離散東瀛三十年,從留學生到名校的教授,他的經歷和體驗都幾無保留地呈現在《櫻花‧流水》這本文集裡,不論說理,記事,或者抒懷,都是誠摯之作。因為誠摯,所以感人。——李有成
英哲這本《櫻花‧流水——我的東瀛筆記》,大部分文章發表於《文訊》專欄「百草言」,自二○○九年八月起,三個月一篇,歷經七年多結集。長期居留海外研究教學,不受國內政治社會紛擾影響,讓英哲和台灣保持一種客觀的距離,也許是他這十餘年來視野遼闊,論述不斷精進的強大根基後盾。本書是他學術研究、授業解惑之餘的副產品,無心插柳而柳蔭怡人,像是讀書札記、散文隨筆,或記事,或懷人,有回憶往事的台灣情,更有在地觀察的日本現象,無論感懷、嗟嘆、建言或批評,都充滿知識份子的淑世熱情,堅持去偽存真、實事求是的態度。——封德屏
取名《櫻花.流水》是取自我喜歡的詩人張錯先生的詩〈與先勇國清夜飲「醉心」料理〉中的字句,詩人張錯先生的東瀛描寫非常人能及,刻骨銘心,體會甚深。我十二年的留學生生活先後住過現合併成筑波市的櫻村、東京、大阪、京都,但是,這輩子最難忘的歲月是只有夢想沒有明天的京都歲月,以及出國留學前南港舊庄近四年的學徒生活,那是我作為一位「大學教員」的起點。離鄉三十多年,在經歷過不少風霜之後,逐漸意識到作為一個知識人的重要,知識人不應當敏銳的掌握時代風向球,迎合時勢,隨波逐流。因為是知識人;所以能夠看淡個人的成敗得失;因為是知識人,所以能夠跨越政治的岐見;因為是知識人,所以能夠跨越人與人之間的籓籬、國與國之間的界線,這是我近年逐漸體悟到的道理。——黃英哲
作者簡介:
黃英哲,台灣嘉義人,1985年赴日留學,立命館大學文學博士、關西大學文化交涉學博士。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訪問學者、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訪問學者。現任日本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部教授、大學院中國研究科教授、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台灣近現代史、台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許壽裳研究。主要著作日文有《台湾文化再構築1945~1947的光與影―魯迅思想受容的走向》(東京:創土社,1999年)、《記憶台灣:與帝國的相剋》(合編著,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5年)、《文本越境─東亞文化文學研究新嘗試》(合編著,東京:研文出版,2008年)、《帝國主義與文學》(合編著,東京:研文出版,2010年)等,中文有《「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麥田出版,2007年)、《漂泊與越境―両岸文化人的移動》(台大出版中心,2016年),並主編《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共四冊,國立台灣文學館,2006年)、《許壽裳台灣時代文集》(台大出版中心,2010年)、合編《許壽裳日記》(台大出版中心,2010年)、《許壽裳遺稿》(共四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等。
名人推薦:
離散的視野—黃英哲教授著《櫻花‧流水—我的東瀛筆記》序 ⊙李有成
不久前剛拜讀了黃英哲教授新近出版的《漂泊與越境:兩岸文化人的移動》一書,隨即收到他的新書《櫻花‧流水—我的東瀛筆記》的書稿;這兩本書性質不同,前者是學術專著,後者則屬於雜記隨筆,不過讀過前書,再讀這本即將出版的新著,我隱然覺得這兩本書其實互有關連,其中有不少關懷更是互有重疊。黃教授在《漂泊與越境》一書的〈後記〉裏說,他刻意探討兩岸文化人的「離散與漂泊、越境與入境的複雜歷史經驗」,也許與其「個人的生命史、生活經驗有關」,其實學術之所以動人,有時候正是著作中所渲染的個人的生命體驗。黃教授這本《櫻花‧流水》也是這樣的一本書。
這本新的文集收長短文章四十二篇,納為四輯,有記事,有評論,有感懷,有憶往,大抵屬於廣義的散文。這些散文內容雖然龐雜,但是題材多元,反而避免單調。整體而言,這些散文反映的是一種離散的視野,正因為離散所帶來的時空距離,才能營造出某種獨特的視野,這也說明了這本文集與《漂泊與越境》一樣,都是生命經驗沉澱的產物。這些散文有不少初刊於《文訊》月刊,發表時我早已讀過,如今重讀,體會更深。我以離散的視野來概括這些散文的氣勢與胸襟,也是整體重讀後相當具體的印象。
這種離散的視野不僅可見於黃教授所處理的題材,也往往反映在他的批評或論證的立足點。這樣的例子很多。在〈離臺三十年—漂泊與越境〉一文中,他很清楚指出這樣的體認。他說:「臺灣地理位置,以及臺灣的歷史發展機緣,使得其歷史充滿了各種人群的遷移的故事,南來北往,漂泊東西,離散經驗,早就內含於臺灣歷史發展的動力中。」「動力」二字用得相當貼切,很能凸顯臺灣歷史進程中各種力量與機緣融合創發的現象,這種體認突出了離散的正面意義。這幾年我談離散,著眼的就是離散這樣的積極面向;黃教授以臺灣的歷史經驗,三言兩語就把我的關懷說得具體而透徹,這是我再三閱讀《櫻花‧流水》的諸多篇章後最為感同身受的地方。
或許正是這種離散的視野,黃教授在〈十二年前的承諾〉一文裏,特意強調「在臺馬華文學」的存在事實,並認為這樣的文學「已是臺灣文學大家庭的一份子」。有趣的是,「在臺馬華文學」正是典型的離散文學,在黃教授看來,其所「形成的標誌與社群,無形之中改變了臺灣文學的結構。這些創作者的寫作位置與題材,提供了與臺灣文學在身份/屬性/認同等平臺上的相互滲透照映,在形式上更拓展了臺灣文學的多元內涵,更呈現出臺灣文學繁複多樣的面貌。」旨哉斯言!這樣的體認準確地描述了文學史流變的本質,更點出了「遷移的故事」如何成為臺灣文學史發展的動力。這種情形初不限於「在臺馬華文學」而已,這本文集輯二「閱讀偶拾」中多的是類似的例子。其實黃教授的專書《漂泊與越境》講的不也是這樣的故事?
《櫻花‧流水》輯三「家事‧國事」與輯四「追憶」所收諸文多為感懷之作,可以歸為廣義的生命書寫。〈路過櫻村〉、〈離家〉,以及前面提到的〈離臺三十年—漂泊與越境〉等都是自敘文,所敘無不環繞黃教授求學任教的經過,有辛酸,有徬徨,也有歡樂,時過境遷,娓娓道來,真切而感人。寫櫻村記憶一篇,從親歷紐約九一一恐怖攻擊,到回顧筑波大學求學的歲月,再回溯任職中央研究院臨時助理的日子,我們看到時空的變化對一個人的深刻影響。黃教授念舊,他特別懷念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初窺學術殿堂的那段時日,他甚至說:「從夜校畢業後到出國前的三年多時間,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之一。」那是一九八○年代初期。其實那時候我已經進入美國文化研究所(一九九一年易名為歐美研究所)擔任助理,近代史研究所與美國文化研究所對門而立,可惜當時我們並不認識,結果要等到二十幾年後才有機會認交,而且一見如故,無所不談,彷彿是在填補當年失之交臂的遺憾。
黃教授在近代史研究所認識的一批學者,後來都是我的同事,有的還是很談得來的朋友。他最感念的呂實強所長,也是我很熟悉與敬重的長輩。那時臺灣社會各種改革運動雖然已經風起雲湧,不過大抵仍屬相對單純的年代,研究院所在的南港地處偏僻,交通不是那麼便利,黃教授說,「水田、土腳厝仍零散的錯落在研究院中」,這樣的描述相當寫實。我們這幾年見面偶爾會聊到當年研究院的情境,特別懷念當時的一批所謂老研究院人。這批學者對我們初識學術的年輕人曾經有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呂實強老師就是其中一位。《櫻花‧流水》輯四收有〈懷念呂實強老師〉長文,是黃教授回憶他與呂老師的師生情誼與「三十多年之間的來往點滴」。這篇長文我讀過不只一遍,在黃教授筆下,呂老師生前的形象栩栩如生。譬如他寫呂老師與他和友人聚餐後跟他們道別的情形:「呂老師舉著蹣跚的腳步,牽著破舊的腳踏車,一步一步的慢行走回家。」這個景象其實我在院區內也曾多次見過。呂老師看到我,多半會停下腳踏車,跟我聊上幾句。那時他已退休,視力不好,我除了關心他的健康情形之外,每次都會勸他不要再騎腳踏車。在黃教授的長文中感人至深的莫過於呂老師給他的許多信函。在黃教授留學生涯屢遭挫折的時候,或者如他所說的,「每遇人生偶有困頓迷惘之際」,他總會把這些信函「再拿出重溫一遍,當作為人處事與問學的方針」。他甚至自承,「如果沒有自始至終從沒放棄過我的呂老師的鼓勵,我的人生際遇將會有很大的不同」。在日趨功利的教育與學術環境裏,上一代學者循循善誘的風範教人感佩,像黃教授如此自謙,而對師恩又是那麼真摯感念也同樣令人動容。
這幾年黃教授每次返臺,只要時間許可,一定邀我餐敘。我到日本多半會使用名古屋中部國際機場,黃教授就住在名古屋,因此我們也有很多機會見面。我讀過不少他的學術著作,對他的學術關懷稍有了解,也知道這些年來他對臺、日之間的學術與文化交流所作的努力與貢獻。離散東瀛三十年,從留學生到名校的教授,他的經歷和體驗都幾無保留地呈現在《櫻花‧流水》這本文集裏。我很高興黃教授終於願意將這些年來所寫的散文結集出版。在我看來,這本文集所收的四十二篇散文,不論說理,記事,或者抒懷,都是誠摯之作。因為誠摯,所以感人。
另一種婉約風情 ⊙封德屏
英哲這本《櫻花‧流水——我的東瀛筆記》,大部分文章發表於《文訊》專欄「百草言」,自二○○九年八月起,三個月一篇,歷經七年多結集。在這之前,英哲早已是《文訊》的作者。
重讀「百草言」每篇文章,也再次翻閱英哲踏上東瀛後出版的著作,心有戚戚,幡然發現,英哲和《文訊》的契合,其來有自。
行事風格同樣屬於低調,都飽受風霜雨露洗禮;一在治學研究,一在編輯企畫,同樣受到實證主義影響,習慣從第一手資料中尋找主題,進而發展出研究論文或專題企畫。
英哲認為,研究台灣史時,眼中不能只有台灣,必須放在東亞大脈絡下來看;做人物研究時,他從「漂泊」與「越境」來觀察人的複雜心理狀態,反對將人做粗糙的類型化。《文訊》在報導人物、策劃主題時,也是做長期追蹤、比較,因為時空遞變、歷史事件,主動「漂泊」或被動「離散」,都會影響人的一生;民國一百年,《文訊》邀請了百位作家、藝術家,以「百年時間光廊」的概念,呈現作家、藝術家「流動、遷徙,終歸匯聚台灣」的百年足跡,緣起於此。
一九八五年,英哲離開台灣,到日本展開他所謂的「遊學放浪」。這一時期,對他的認識,都只透過出版的著作篇章。一九九一年,他的《扶桑書劍記》,自述成長背景、求學過程,以及如何浪跡異國他鄉,從關東到關西,從筑波大學、東京大學、應慶大學到大阪追手門學院,一段段從碩士到博士的坎坷生涯,這條漫漫長路,不見盡頭,他不斷奮進,卻顛沛窒礙,險阻重重。
憶及自己,一九九八年考上在嘉義的南華大學出版所,兼顧《文訊》工作,南北奔波三年,幾乎爆肝完成碩士學位。二○○三年《文訊》脫離國民黨,同時間考上淡江大學中文博士班,五年完成學位。資金財務越缺奧援,越需要在實務工作外,更多充實補強,深入台灣文學,讓《文訊》在轉型後,視野、道路能更開闊。
相較英哲,我是小巫見大巫,雀鳥比於鴻鵠,但已能銘心感同身受;他艱辛的歷程,也是激勵我、寬慰我的一股新力量。
他不屈不撓的毅力,透過大家敬重的近代史專家呂實強先生,得到再「認證」。英哲撰寫「族群書寫」專欄時,以〈中人之資,品德之路〉寫他的老師呂實強對他的期許及鼓勵。呂老師過世,英哲為文,剴切思念每次當他灰心、失望、茫然時,老師如實再三的諄諄教誨。我結識呂老師,是在一九九○年《文訊》舉辦的「近代學人風範研討會」上,當時呂老師負責撰寫「胡適」論文。之後,學者作家王聿均過世,又請呂老師撰寫回憶悼念文章,他也多次出席《文訊》每年舉辦的重陽節雅集,有一次還上台高歌抗戰時期歌曲,慷慨激昂,令人動容。
二○○八年,《文訊》二十五週年慶專號,英哲發表〈我與文訊〉一文,坦言「當時我把《文訊》列為國民黨的宣傳刊物,不是我的閱讀重點」,直到一九九六年出席《文訊》承辦的「台灣文學發展現象: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以及幾次與李瑞騰教授的接觸,才完全改觀。此後,他以實際行動支持,從一九九八年起長期訂閱《文訊》,開始了他與《文訊》的恆久情誼。二○○○年以後,只要他安排日本的現代文學研究團體訪台,《文訊》及其「資料中心」一定是參觀重點之一。
長期居留海外研究教學,不受國內政治社會紛擾影響,讓英哲和台灣保持一種客觀的距離,也許是他這十餘年來視野遼闊,論述不斷精進的強大根基後盾。本書是他學術研究、授業解惑之餘的副產品,無心插柳而柳蔭怡人,像是讀書札記、散文隨筆,或記事,或懷人,有回憶往事的台灣情,更有在地觀察的日本現象,無論感懷、嗟嘆、建言或批評,都充滿知識份子的淑世熱情,也映照他待人處世跳脫名利、不計得失,有如過往他問學、研究一樣,堅持去偽存真、實事求是的態度。
英哲曾言,從小立志要當作家,這本散文集的出版,應是他達成志向的第一步。理性澄明又感性細膩的他,觸摸史料時,埋首深入耙梳;轉身抬頭,是捻鬚沉吟、苦心推敲,或文思泉湧、振筆疾書的另一種婉約風情。
可預見的將來,看到英哲另一個作品的出版,也許是他的小說集,彷彿就呼之欲出了。我們拭目以待。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73折22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2 |
6折 | 1 |
7折 | 2 |
7折以上 | 0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黃英哲
優惠價: 88 折, NT$ 264 NT$ 30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這本新的文集收長短文章四十二篇,納為四輯,有記事,有評論,有感懷,有憶往,大抵屬於廣義的散文。這些散文反映的是一種離散的視野,正因為離散所帶來的時空距離,才能營造出某種獨特的視野,是生命經驗沉澱的產物。我以離散的視野來概括這些散文的氣勢與胸襟,也是整體重讀後相當具體的印象。離散東瀛三十年,從留學生到名校的教授,他的經歷和體驗都幾無保留地呈現在《櫻花‧流水》這本文集裡,不論說理,記事,或者抒懷,都是誠摯之作。因為誠摯,所以感人。——李有成
英哲這本《櫻花‧流水——我的東瀛筆記》,大部分文章發表於《文訊》專欄「百草言」,自二○○九年八月起,三個月一篇,歷經七年多結集。長期居留海外研究教學,不受國內政治社會紛擾影響,讓英哲和台灣保持一種客觀的距離,也許是他這十餘年來視野遼闊,論述不斷精進的強大根基後盾。本書是他學術研究、授業解惑之餘的副產品,無心插柳而柳蔭怡人,像是讀書札記、散文隨筆,或記事,或懷人,有回憶往事的台灣情,更有在地觀察的日本現象,無論感懷、嗟嘆、建言或批評,都充滿知識份子的淑世熱情,堅持去偽存真、實事求是的態度。——封德屏
取名《櫻花.流水》是取自我喜歡的詩人張錯先生的詩〈與先勇國清夜飲「醉心」料理〉中的字句,詩人張錯先生的東瀛描寫非常人能及,刻骨銘心,體會甚深。我十二年的留學生生活先後住過現合併成筑波市的櫻村、東京、大阪、京都,但是,這輩子最難忘的歲月是只有夢想沒有明天的京都歲月,以及出國留學前南港舊庄近四年的學徒生活,那是我作為一位「大學教員」的起點。離鄉三十多年,在經歷過不少風霜之後,逐漸意識到作為一個知識人的重要,知識人不應當敏銳的掌握時代風向球,迎合時勢,隨波逐流。因為是知識人;所以能夠看淡個人的成敗得失;因為是知識人,所以能夠跨越政治的岐見;因為是知識人,所以能夠跨越人與人之間的籓籬、國與國之間的界線,這是我近年逐漸體悟到的道理。——黃英哲
作者簡介:
黃英哲,台灣嘉義人,1985年赴日留學,立命館大學文學博士、關西大學文化交涉學博士。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訪問學者、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訪問學者。現任日本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部教授、大學院中國研究科教授、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台灣近現代史、台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許壽裳研究。主要著作日文有《台湾文化再構築1945~1947的光與影―魯迅思想受容的走向》(東京:創土社,1999年)、《記憶台灣:與帝國的相剋》(合編著,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5年)、《文本越境─東亞文化文學研究新嘗試》(合編著,東京:研文出版,2008年)、《帝國主義與文學》(合編著,東京:研文出版,2010年)等,中文有《「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麥田出版,2007年)、《漂泊與越境―両岸文化人的移動》(台大出版中心,2016年),並主編《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共四冊,國立台灣文學館,2006年)、《許壽裳台灣時代文集》(台大出版中心,2010年)、合編《許壽裳日記》(台大出版中心,2010年)、《許壽裳遺稿》(共四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等。
名人推薦:
離散的視野—黃英哲教授著《櫻花‧流水—我的東瀛筆記》序 ⊙李有成
不久前剛拜讀了黃英哲教授新近出版的《漂泊與越境:兩岸文化人的移動》一書,隨即收到他的新書《櫻花‧流水—我的東瀛筆記》的書稿;這兩本書性質不同,前者是學術專著,後者則屬於雜記隨筆,不過讀過前書,再讀這本即將出版的新著,我隱然覺得這兩本書其實互有關連,其中有不少關懷更是互有重疊。黃教授在《漂泊與越境》一書的〈後記〉裏說,他刻意探討兩岸文化人的「離散與漂泊、越境與入境的複雜歷史經驗」,也許與其「個人的生命史、生活經驗有關」,其實學術之所以動人,有時候正是著作中所渲染的個人的生命體驗。黃教授這本《櫻花‧流水》也是這樣的一本書。
這本新的文集收長短文章四十二篇,納為四輯,有記事,有評論,有感懷,有憶往,大抵屬於廣義的散文。這些散文內容雖然龐雜,但是題材多元,反而避免單調。整體而言,這些散文反映的是一種離散的視野,正因為離散所帶來的時空距離,才能營造出某種獨特的視野,這也說明了這本文集與《漂泊與越境》一樣,都是生命經驗沉澱的產物。這些散文有不少初刊於《文訊》月刊,發表時我早已讀過,如今重讀,體會更深。我以離散的視野來概括這些散文的氣勢與胸襟,也是整體重讀後相當具體的印象。
這種離散的視野不僅可見於黃教授所處理的題材,也往往反映在他的批評或論證的立足點。這樣的例子很多。在〈離臺三十年—漂泊與越境〉一文中,他很清楚指出這樣的體認。他說:「臺灣地理位置,以及臺灣的歷史發展機緣,使得其歷史充滿了各種人群的遷移的故事,南來北往,漂泊東西,離散經驗,早就內含於臺灣歷史發展的動力中。」「動力」二字用得相當貼切,很能凸顯臺灣歷史進程中各種力量與機緣融合創發的現象,這種體認突出了離散的正面意義。這幾年我談離散,著眼的就是離散這樣的積極面向;黃教授以臺灣的歷史經驗,三言兩語就把我的關懷說得具體而透徹,這是我再三閱讀《櫻花‧流水》的諸多篇章後最為感同身受的地方。
或許正是這種離散的視野,黃教授在〈十二年前的承諾〉一文裏,特意強調「在臺馬華文學」的存在事實,並認為這樣的文學「已是臺灣文學大家庭的一份子」。有趣的是,「在臺馬華文學」正是典型的離散文學,在黃教授看來,其所「形成的標誌與社群,無形之中改變了臺灣文學的結構。這些創作者的寫作位置與題材,提供了與臺灣文學在身份/屬性/認同等平臺上的相互滲透照映,在形式上更拓展了臺灣文學的多元內涵,更呈現出臺灣文學繁複多樣的面貌。」旨哉斯言!這樣的體認準確地描述了文學史流變的本質,更點出了「遷移的故事」如何成為臺灣文學史發展的動力。這種情形初不限於「在臺馬華文學」而已,這本文集輯二「閱讀偶拾」中多的是類似的例子。其實黃教授的專書《漂泊與越境》講的不也是這樣的故事?
《櫻花‧流水》輯三「家事‧國事」與輯四「追憶」所收諸文多為感懷之作,可以歸為廣義的生命書寫。〈路過櫻村〉、〈離家〉,以及前面提到的〈離臺三十年—漂泊與越境〉等都是自敘文,所敘無不環繞黃教授求學任教的經過,有辛酸,有徬徨,也有歡樂,時過境遷,娓娓道來,真切而感人。寫櫻村記憶一篇,從親歷紐約九一一恐怖攻擊,到回顧筑波大學求學的歲月,再回溯任職中央研究院臨時助理的日子,我們看到時空的變化對一個人的深刻影響。黃教授念舊,他特別懷念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初窺學術殿堂的那段時日,他甚至說:「從夜校畢業後到出國前的三年多時間,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之一。」那是一九八○年代初期。其實那時候我已經進入美國文化研究所(一九九一年易名為歐美研究所)擔任助理,近代史研究所與美國文化研究所對門而立,可惜當時我們並不認識,結果要等到二十幾年後才有機會認交,而且一見如故,無所不談,彷彿是在填補當年失之交臂的遺憾。
黃教授在近代史研究所認識的一批學者,後來都是我的同事,有的還是很談得來的朋友。他最感念的呂實強所長,也是我很熟悉與敬重的長輩。那時臺灣社會各種改革運動雖然已經風起雲湧,不過大抵仍屬相對單純的年代,研究院所在的南港地處偏僻,交通不是那麼便利,黃教授說,「水田、土腳厝仍零散的錯落在研究院中」,這樣的描述相當寫實。我們這幾年見面偶爾會聊到當年研究院的情境,特別懷念當時的一批所謂老研究院人。這批學者對我們初識學術的年輕人曾經有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呂實強老師就是其中一位。《櫻花‧流水》輯四收有〈懷念呂實強老師〉長文,是黃教授回憶他與呂老師的師生情誼與「三十多年之間的來往點滴」。這篇長文我讀過不只一遍,在黃教授筆下,呂老師生前的形象栩栩如生。譬如他寫呂老師與他和友人聚餐後跟他們道別的情形:「呂老師舉著蹣跚的腳步,牽著破舊的腳踏車,一步一步的慢行走回家。」這個景象其實我在院區內也曾多次見過。呂老師看到我,多半會停下腳踏車,跟我聊上幾句。那時他已退休,視力不好,我除了關心他的健康情形之外,每次都會勸他不要再騎腳踏車。在黃教授的長文中感人至深的莫過於呂老師給他的許多信函。在黃教授留學生涯屢遭挫折的時候,或者如他所說的,「每遇人生偶有困頓迷惘之際」,他總會把這些信函「再拿出重溫一遍,當作為人處事與問學的方針」。他甚至自承,「如果沒有自始至終從沒放棄過我的呂老師的鼓勵,我的人生際遇將會有很大的不同」。在日趨功利的教育與學術環境裏,上一代學者循循善誘的風範教人感佩,像黃教授如此自謙,而對師恩又是那麼真摯感念也同樣令人動容。
這幾年黃教授每次返臺,只要時間許可,一定邀我餐敘。我到日本多半會使用名古屋中部國際機場,黃教授就住在名古屋,因此我們也有很多機會見面。我讀過不少他的學術著作,對他的學術關懷稍有了解,也知道這些年來他對臺、日之間的學術與文化交流所作的努力與貢獻。離散東瀛三十年,從留學生到名校的教授,他的經歷和體驗都幾無保留地呈現在《櫻花‧流水》這本文集裏。我很高興黃教授終於願意將這些年來所寫的散文結集出版。在我看來,這本文集所收的四十二篇散文,不論說理,記事,或者抒懷,都是誠摯之作。因為誠摯,所以感人。
另一種婉約風情 ⊙封德屏
英哲這本《櫻花‧流水——我的東瀛筆記》,大部分文章發表於《文訊》專欄「百草言」,自二○○九年八月起,三個月一篇,歷經七年多結集。在這之前,英哲早已是《文訊》的作者。
重讀「百草言」每篇文章,也再次翻閱英哲踏上東瀛後出版的著作,心有戚戚,幡然發現,英哲和《文訊》的契合,其來有自。
行事風格同樣屬於低調,都飽受風霜雨露洗禮;一在治學研究,一在編輯企畫,同樣受到實證主義影響,習慣從第一手資料中尋找主題,進而發展出研究論文或專題企畫。
英哲認為,研究台灣史時,眼中不能只有台灣,必須放在東亞大脈絡下來看;做人物研究時,他從「漂泊」與「越境」來觀察人的複雜心理狀態,反對將人做粗糙的類型化。《文訊》在報導人物、策劃主題時,也是做長期追蹤、比較,因為時空遞變、歷史事件,主動「漂泊」或被動「離散」,都會影響人的一生;民國一百年,《文訊》邀請了百位作家、藝術家,以「百年時間光廊」的概念,呈現作家、藝術家「流動、遷徙,終歸匯聚台灣」的百年足跡,緣起於此。
一九八五年,英哲離開台灣,到日本展開他所謂的「遊學放浪」。這一時期,對他的認識,都只透過出版的著作篇章。一九九一年,他的《扶桑書劍記》,自述成長背景、求學過程,以及如何浪跡異國他鄉,從關東到關西,從筑波大學、東京大學、應慶大學到大阪追手門學院,一段段從碩士到博士的坎坷生涯,這條漫漫長路,不見盡頭,他不斷奮進,卻顛沛窒礙,險阻重重。
憶及自己,一九九八年考上在嘉義的南華大學出版所,兼顧《文訊》工作,南北奔波三年,幾乎爆肝完成碩士學位。二○○三年《文訊》脫離國民黨,同時間考上淡江大學中文博士班,五年完成學位。資金財務越缺奧援,越需要在實務工作外,更多充實補強,深入台灣文學,讓《文訊》在轉型後,視野、道路能更開闊。
相較英哲,我是小巫見大巫,雀鳥比於鴻鵠,但已能銘心感同身受;他艱辛的歷程,也是激勵我、寬慰我的一股新力量。
他不屈不撓的毅力,透過大家敬重的近代史專家呂實強先生,得到再「認證」。英哲撰寫「族群書寫」專欄時,以〈中人之資,品德之路〉寫他的老師呂實強對他的期許及鼓勵。呂老師過世,英哲為文,剴切思念每次當他灰心、失望、茫然時,老師如實再三的諄諄教誨。我結識呂老師,是在一九九○年《文訊》舉辦的「近代學人風範研討會」上,當時呂老師負責撰寫「胡適」論文。之後,學者作家王聿均過世,又請呂老師撰寫回憶悼念文章,他也多次出席《文訊》每年舉辦的重陽節雅集,有一次還上台高歌抗戰時期歌曲,慷慨激昂,令人動容。
二○○八年,《文訊》二十五週年慶專號,英哲發表〈我與文訊〉一文,坦言「當時我把《文訊》列為國民黨的宣傳刊物,不是我的閱讀重點」,直到一九九六年出席《文訊》承辦的「台灣文學發展現象: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以及幾次與李瑞騰教授的接觸,才完全改觀。此後,他以實際行動支持,從一九九八年起長期訂閱《文訊》,開始了他與《文訊》的恆久情誼。二○○○年以後,只要他安排日本的現代文學研究團體訪台,《文訊》及其「資料中心」一定是參觀重點之一。
長期居留海外研究教學,不受國內政治社會紛擾影響,讓英哲和台灣保持一種客觀的距離,也許是他這十餘年來視野遼闊,論述不斷精進的強大根基後盾。本書是他學術研究、授業解惑之餘的副產品,無心插柳而柳蔭怡人,像是讀書札記、散文隨筆,或記事,或懷人,有回憶往事的台灣情,更有在地觀察的日本現象,無論感懷、嗟嘆、建言或批評,都充滿知識份子的淑世熱情,也映照他待人處世跳脫名利、不計得失,有如過往他問學、研究一樣,堅持去偽存真、實事求是的態度。
英哲曾言,從小立志要當作家,這本散文集的出版,應是他達成志向的第一步。理性澄明又感性細膩的他,觸摸史料時,埋首深入耙梳;轉身抬頭,是捻鬚沉吟、苦心推敲,或文思泉湧、振筆疾書的另一種婉約風情。
可預見的將來,看到英哲另一個作品的出版,也許是他的小說集,彷彿就呼之欲出了。我們拭目以待。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2 |
6折 | 1 |
7折 | 2 |
7折以上 | 0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73折22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