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關於民俗文化、日常生活、市井百態的百科全書,
詳解日常生活中五百多種名物的最初來源和歷史演變。
筆墨紙硯、桌椅板凳等這些日常生活用品有怎樣的歷史,從古至今經歷怎樣的歷史流變,凝聚人們怎樣的奇思妙想和創造智慧。本書詳細描述了書寫文具、修飾妝具、裁剪縫具、飲食食具、坐臥傢俱、稱量用具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創造由來、歷史演變及遺聞軼事,圖文並茂,知識性強。
叢書介紹
「事物掌故叢談」是中國民俗和文學史專家楊蔭深先生代表作。全套書按「歲時令節」、「神仙鬼怪」、「衣冠服飾」、「飲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雜物」、「遊戲娛樂」、「穀蔬瓜果」、「花草竹木」分為九個大類。探究日常生活中五百多種事物的最初來源和歷史演變,囊括古今中外眾多的典故常識,基本涵蓋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追本溯源是「事物掌故叢談」的最大特色,日常生活中那些人們熟知的事物起源於何時,又經過怎樣的變化成為現今的形態。作者引經據典、信手拈來,這種追溯是以考證典籍的記載為基礎撰寫而成的。自稱有「歷史癖」的楊蔭深先生遍覽群書,通過精心梳理、嚴謹考證,將各類事物與掌故一一對應,令人豁然開朗、耳目一新。全套書雜以趣聞傳說、軼事傳奇,內容豐富充實、妙趣橫生,是關於民俗文化、日常生活、市井百態的百科全書。
叢書特色:
還原日常事物原始本真。基本涵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囊括了古今中外眾多典故常識。
史料價值彌足珍貴。作者引經據典,精心梳理,嚴謹考證。
全套書雜以趣聞傳說、軼事傳奇,內容豐富充實、妙趣橫生。
特邀當代名家治印、配畫,增加閱讀樂趣。
作者簡介:
楊蔭深(1908—1989)
原名楊德恩,字澤夫,浙江鄞縣人(今寧波市鄞州區)。中國古典文學史家、民俗學家。上海市第二至第六屆政協委員。曾任中國俗文學會顧問、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顧問,上海辭書學會理事。歷任商務印書館、上海辭書出版社編審,《辭海》編委等職。主要著作有《先秦文學大綱》、《中國文學史大綱》、《中國學術家列傳》、《五代文學》、《隋唐五代文學編年長編》、《中國古代遊藝研究》、《古今小說來源考》、《中國民間文學概說》、《中國俗文學概論》等。
章節試閱
一、筆墨
筆字從竹從聿,聿亦筆意,《說文》所謂:「聿,所以書之器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可知古時對筆的稱呼不一,其稱筆者,乃始於秦。又《爾雅.釋器》:「不律謂之畢。」註云:「蜀人呼筆為不律也,語之變轉。」則又作「畢」字。筆之義為述,《釋名》所謂「述事而書之也」。畢之義為畢舉,晉成公綏《棄故筆賦序》所謂:「筆者畢也,能畢舉萬物之形,而序自然之情也。」
筆據晉張華《博物志》,為秦將|蒙恬|所造。梁周興嗣作《千字文》亦云「恬筆倫紙」。但如晉崔豹《古今注》云:
古之筆,不論以竹以木,但能染墨成字,即謂之筆。秦吞六國,滅前代之美,故蒙恬得稱於時。蒙恬造筆,即秦筆耳,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所謂蒼毫也。
是蒙恬所造乃今所謂毛筆,筆非即由他所創始的,他不過是改革筆的製法而已。又宋馬永卿《懶真子》亦云:
張子訓嘗問僕曰:「蒙恬造筆,然則古無筆乎?」僕曰:「非也。古非無筆,但用兔毛自恬始耳。」《爾雅》曰「不律謂之筆」,《禮》曰「史載筆」,《詩》云「貽我彤管」,夫子絕筆獲麟,《莊子》云「舐筆和墨」,是知其來遠矣。但古筆多以竹,如今木匠所用木斗竹筆,故其字從竹,又或以毛,但能染墨成字,即謂之筆。至蒙恬乃以兔毛,故《毛穎傳》備載之。
亦以兔毛所製的筆乃蒙恬所創始,非謂筆即蒙恬所發明的。同時可知最古的筆未必用毛,自秦以後乃以毛為常,而最普通的則為兔毛。兔毛尤以中山所出的為最佳,故韓愈《毛穎傳》以毛穎(筆)為中山人也。其後則用毛種類愈多,如晉王羲之《筆經》所載:
漢時諸郡獻兔毫,惟中山兔肥而毫長可用。先用人發杪數十莖,雜青羊毛並兔毳裁令齊平,以麻紙裹枝根令淨,次取上毫薄薄佈柱上,令柱不見。世傳張芝、鍾繇用鼠鬚筆,筆鋒勁強有鋒芒,余未之信,鼠鬚用未必能佳,甚難得。嶺外少兔,以雞毛作筆,亦妙。蜀中石鼠毛可以為筆,其名曰。人鬚作筆甚佳。
又如明屠隆《考槃餘事》所云,更較王說為多:
筆之所貴者在毫。廣東番禺諸郡,多以青羊毛為之,以雉尾或雞鴨毛為蓋,五色可觀。或用豐狐毛、鼠鬚、虎毛、羊毛、麝毛、鹿毛、羊鬚、胎髮、豬鬃、狸毛造者,然皆不若兔毫為佳。兔以崇山絕壑中者,兔肥毫長而銳。秋毫取健,冬毫取堅,春秋之毫則不堪矣。若中秋無月,則兔不孕,毫少而貴。朝鮮有狼毫筆亦佳,近日所製尤絕妙。
按:狼毫筆今亦名貴,據此則實始於朝鮮的。至於筆管,除竹以外,也代有增華,仍引《考槃餘事》所錄云:
古有金管、銀管、斑管、玳瑁管、玻璃管、縷金管、綠沈漆管、棕竹管、紫檀管、花梨管,然皆不若白竹之薄標者,為管最便持用。筆之妙盡矣,他又何尚焉?冬月以紙帛衣管之避寒者,似亦難用,悉不取也。
這許多金銀等華麗的筆管,誠如屠氏所說,均抵不過白竹管來得便利。王羲之《筆經》中也早說過:「昔人或以瑠璃象牙為筆管,麗飾則有之,然筆須輕便,重則躓矣。」只可作為麗飾,不能作為實用。但如《全唐詩話》韓定辭所說,則此種麗飾筆管,也別有用處的。《詩話》云:
韓定辭聘燕,贈幕客馬彧詩曰:「盛德好將銀筆述。」後彧答聘常山,問韓銀筆之事。韓曰:「昔梁元帝為湘東王時,好學著書,常紀忠臣義士及文章之美者,筆為三品,或以金銀雕飾,或以斑竹為管。忠孝全者用金管書之,德行精粹者用銀管書之,文章贍麗者以斑竹書之,故湘東之譽振於江表。」
是梁元帝即曾用以為記載忠義文士之用,然在他人未必有分得如此仔細的。而今的各種筆,各地恐怕都有,惟以人鬚為毫,於今似為少聞。唐張懷瓘《書斷》裡卻有一個笑話云:
嶺南兔嘗有,郡牧得其皮,使工人削筆。醉失之,大懼,因剪己鬚為筆,甚善。更使為之,工者辭焉。詰其由,因實對,遂下令使一戶輸人鬚。或不能致,輒責其直。
此恐為貪官之流,否則何得強責人以輸值的。
今筆以湖州所製為最佳,故世稱「湖筆」。然湖筆之聞名實始於元明,前則未聞。如《考槃餘事》云:
古者蒙恬創筆。南朝有姥善作筆。開元中,筆匠名鐵頭,能瑩管如玉;宣州有諸葛高,常州許穎。國朝有陸繼翁、王古用皆湖人住金陵;吉水有鄭伯清,吳興有張天錫,惜乎近俱失傳其妙。大抵海內筆工皆不若湖之得法。
按:南朝老姥今不能詳其人。鐵頭名見《酉陽雜俎》。諸葛高為唐宋時最著名的筆工。宋陶穀《清異錄》中即載其事云:
偽唐宜春王從謙,喜書札,學晉二王楷法,用宣城諸葛筆一枝,酬以十金,勁妙甲當時,號為「翹軒寶帚」,士人往往為呼「寶帚」。
《宣城縣志》更詳述其為宋時名人所稱譽云:
諸葛高,世工製筆,稱重薦紳間。梅聖俞次歐陽永叔《試諸葛筆》詩:「筆工諸葛高,海內稱第一。」黃魯直詩:「宣州變樣蹲雞距,諸葛名家捋鼠鬚。一束喜從公處得,千金求向市中無。」蘇子瞻云:「諸葛氏筆,譬如內法酒,北苑茶,縱有佳者,尚難得其彷彿。」林和靖云:「頃得宛陵葛生筆,如麾百勝之師,橫行紙墨,所向如意。」
然今宣城除紙以外,即未聞以筆著稱的。蓋諸葛筆自元以後,即為湖人所奪,如《西吳枝乘》所云:「吳興毛穎之技甲天下。元時馮應科者擅長,至與趙子昂、錢舜舉並名。今世猶相沿尚之,其知名者曰翁氏陸氏張氏,皆㕙毫也。」當時子昂以字名,舜舉以畫名,應科則以筆名,時稱為吳興三絕云。
筆與書法家最相密切,故古時有設筆塚以葬敗筆的,如《書斷》所云:「唐僧智永,積年學書,有禿筆頭十甕,每甕皆數石。後取筆頭瘞之為退筆塚,自製銘志。」《國史補》又說:「長沙僧懷素好草書,棄筆堆積,埋於山下,號曰筆塚。」
墨字從黑土,《說文》所謂:「墨者黑也,松煙所成,土之類也。」其創始或謂早在黃帝時,如明徐炬明《事物原始》云:「後漢李尤《墨硯銘》曰,書契既造,墨硯乃陳;則二物皆黃帝時始。」或謂遲在魏晉時,如元陶宗儀《輟耕錄》云:「上古無墨,竹挺點漆而書。中古以石磨汁,或云是延安石液。至魏晉時始有墨丸,乃漆煙松煤夾和為之。」此二說一則未免過早,一則未免過晚。《說文》為後漢許慎所撰,他已說到墨為松煙所成,是明明漢時已有墨了,決不晚至魏晉方才發明的。大約有了兔毛的筆,就有人發明了煙煤的墨。《輟耕錄》又云:
晉人多用凹心硯者,欲磨墨貯沈耳。自後有螺子墨,亦墨丸之遺制。唐高麗歲貢松煙墨,用多年老松煙,和糜鹿膠造成。至唐末墨工奚超與其子廷珪,自易水渡江,遷居歙州,南唐賜姓李氏。廷珪父子之墨,始集大成,然亦尚用松煙。廷珪初名廷邽,故世有奚廷珪墨,又有李廷邽墨,或作庭珪字者,偽也,墨亦不精。宋熙豐間,張遇供御墨,用油煙入腦麝金箔,謂之龍香劑。元祐間,潘谷墨見稱於時。自後蜀中蒲大韶、梁杲、徐知常及雪齋、齊峰、葉茂實、翁彥卿等出,世不乏墨。惟茂實得法,清黑不凝滯,彥卿莫能及。中統至元以來,各有所傳,可以仿古。
從這一段記載裡面,頗可以考見中國自晉至元的一些墨工史略。今墨以徽州所產為最著名。歙即屬徽,可知由來已久了。至明代以墨名家的,可閱明高濂的《遵生八箋》:
今世所尚,以羅小華為最。羅之墨固善矣。余所見國初查文通龍忠迪墨,碧氣龍氣墨,水晶宮墨,新安方正牛舌墨,石青填字赤金為衣者。蘇眉陽幼年所製,祖李遺法,臥蠶小墨。世宗時邵格之墨。如方于魯寥天一,九元三極,國寶,非煙等墨,亦皆精品。
其中尤以方于魯為最著名,他且刻有《墨譜》一書,當時為文士們所最羨稱。清代據錢泳《履園叢話》云:「近時曹素功、詹子雲、方密庵、汪節庵輩所製俱可用。」胡開文似又在其後了。
墨的製法是合煙煤和膠而成。煙煤又有松煙與油煙之別。松煙較油煙為佳,而徽地之松又較他地為佳,此所以徽墨能獨負盛名的緣故。古時惟有松煙,後則乃有油煙,如宋趙希鵠《洞天墨錄》所云:
古墨惟以松煙為之,曹子建詩:「墨出青松煙,筆出狡兔幹。」唐詩:「輕幹染松煙。」東坡詩:「徂徠無老松,易水無良工。」《聞見錄》云:「唐李超,易水人,與子廷珪亡至歙州,其地多松,因留居,以墨名家。」《仇池筆記》:「真松煤遠煙者,自有龍麝氣。世之嗜者,如滕達道、蘇浩然、呂行甫,暇日晴暖,研墨水數合,弄筆之餘,乃啜飲之。」近世稱徽墨,率用桐油煙,既非古法,墨成亦用漆為衣始光。東坡云:「光而不黑,索然無神氣,亦復安用?」殆此等耶。
一、筆墨
筆字從竹從聿,聿亦筆意,《說文》所謂:「聿,所以書之器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可知古時對筆的稱呼不一,其稱筆者,乃始於秦。又《爾雅.釋器》:「不律謂之畢。」註云:「蜀人呼筆為不律也,語之變轉。」則又作「畢」字。筆之義為述,《釋名》所謂「述事而書之也」。畢之義為畢舉,晉成公綏《棄故筆賦序》所謂:「筆者畢也,能畢舉萬物之形,而序自然之情也。」
筆據晉張華《博物志》,為秦將|蒙恬|所造。梁周興嗣作《千字文》亦云「恬筆倫紙」。但如晉崔豹《古今注》云:
古之筆,不論以竹以...
作者序
提起日常器用雜物,真是不勝枚舉,這一本小冊子裡當然只能舉其最重要者,大略地說一說而已。
大約日常所用的器物,概括說來,可分:一、書寫的文具,二、修飾的妝具,三、裁剪的縫具,四、飲食的食具,五、坐臥的家具,六、稱量的用具。至於娛樂的玩具,以及農工商各業專用的工具,因為非日常一般器用範圍之內,且本叢書另有談到那方面的,當然附及,所以這一冊裡都不提到了。
即使是這六項,可談的也是很多,這裡只能擇其重要的來談一談,如文具只及四寶,妝具只關理髮方面,縫具僅有針剪,食具只說磁器之類,家具只談木器方面,稱量雖及度量衡三者,但也只能談到古時創造的由來,不能詳細地將古今中外異製作個比較的。這因為本書是重在掌故,所以談過去的較詳,談現今的較略。
至於附錄部分,專輯各物傳記。此體始於唐之韓愈《毛穎傳》,雖為遊戲之作,要亦可以觀各物由來的大略,在掌故上說起來是很有價值的。
本書的寫成,時間上極為匆促,錯誤之處,希讀者為之校正,不勝感幸!
── 楊蔭深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廿八日雨聲中
提起日常器用雜物,真是不勝枚舉,這一本小冊子裡當然只能舉其最重要者,大略地說一說而已。
大約日常所用的器物,概括說來,可分:一、書寫的文具,二、修飾的妝具,三、裁剪的縫具,四、飲食的食具,五、坐臥的家具,六、稱量的用具。至於娛樂的玩具,以及農工商各業專用的工具,因為非日常一般器用範圍之內,且本叢書另有談到那方面的,當然附及,所以這一冊裡都不提到了。
即使是這六項,可談的也是很多,這裡只能擇其重要的來談一談,如文具只及四寶,妝具只關理髮方面,縫具僅有針剪,食具只說磁器之類,家具只談木器方面,稱量雖...
目錄
一 筆墨
二 紙硯
三 扇拂
四 鏡鑒
五 梳篦
六 針剪
七 盌盆
八 杯盤
九 匙箸
一○ 壺瓶
一一 甑鑊
一二 燈燭
一三 几案
一四 凳椅
一五 廚箱
一六 牀榻
一七 枕席
一八 箕帚
一九 度量
二○ 權衡
二一 便器
附錄
一 筆墨
二 紙硯
三 扇拂
四 鏡鑒
五 梳篦
六 針剪
七 盌盆
八 杯盤
九 匙箸
一○ 壺瓶
一一 甑鑊
一二 燈燭
一三 几案
一四 凳椅
一五 廚箱
一六 牀榻
一七 枕席
一八 箕帚
一九 度量
二○ 權衡
二一 便器
附錄
商品資料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7-05-17ISBN/ISSN:978988836999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精裝頁數:192頁開數:32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