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客家文學作品,也是一本客家遷移史.六零年代前後,由於世界風雲變化,東南亞國家的大批華僑回鄉,他們大多是早期移居海外的客家後代,政府在多個省分設立華僑農場安置他們。有些當地的接待幹部分不清他們僑居國名,把他們統稱為「華僑人」。
七零年代起,這群客家的「華僑人」紛紛要求出國。回國與出國的兩種心情,既反映出國際國內的形勢變化,也反映出華僑、華人、歸僑、僑眷的僑情僑心,客家人再度踏上遷徙的命運。
值得當文學閱讀,也可以在書中探討客家文化和歷史.
作者簡介:
古方智,本名侯桂方,男,廣東梅縣(今梅州市)客家人。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出生,在家鄉縣城中學未畢業回鄉務農,到雲南投親後繼續求學,大學畢業後,長期在僑務部門工作,對印尼、緬甸的客裔僑胞有深刻的了解,八十年代末定居香港至今,大量閱讀及田野調查有關客家遷徙的民間文史民俗。
作者序
時勢英雄不爭論「成人與尊嚴」
《高高的木棉樹》、《他鄉的故事》、《留情布朗壩》三本書,記述的是我在大陸大半生的生活經歷。
我的家鄉是客家人聚居的僑鄉,因為地少人多,生活貧困,過去很多人出外謀生,多數出南洋。
我出生在四十年代初,懂事之日,中國抗戰勝利,上學之初,國家政權改變。我在家鄉上小學、中學,高中未畢業回鄉務農。近二十年間,經歷土改、互助合作、工商業改造、反右、大躍進。
一九六零年,印尼排華,父親回國安置在雲南一間華僑農場,我前往投親。在農場當了一年臨時農工後,有機會重返校園,讀完高中考上大學。上大學期間,參加四清運動,文化大革命,到解放軍農場接受再教育。大學畢業後,在華僑農場和僑務部門工作,其間,經歷粉碎「四人幫」,撥亂反正,改革開放。八十年代末出港定居。
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大地發生的巨大變化,老話說「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這兩者是如何造就的?我以一個普通讀書人的眼光,通過記錄普通百姓的生活,反映這段歷史。
秦朝末年,徭役賦稅沉重,人民掙扎在死亡線上,在「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的形勢下,陳勝吳廣鼓動奴隸們揭竿而起,開創中國兩千多年改朝換代歷史先河。
近代中國,受世界列強欺淩,農民生活困苦,一群信仰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共產黨人,把握人民群眾思變的時勢,「喚起工農千百萬」,推翻了舊政權,建立起社會主義中國。
從一九五零年至五六年,農村進行土地改革,組織互助合作,建立農業社,城市進行工商業改造,搞公私合營;過去留下的娼妓、鴉片、賭館等不健康的社會現象,很快被掃除;「三反五反」後,政治相對清明,多數幹部為政清廉,作風相對民主;統治階層很少提階級鬥爭,提倡勞動光榮,號召發展大生產,支援國家工業化。上述種種變革得到多數勞動者的擁護,幾年間國家經濟得到飛速發展,工農民眾的生活得到較大改善。當時,家鄉很多海外華僑回國探親,「做好事」捐錢修橋補路,建學校。這幾年,家鄉百姓生活愉快,多數人相信和擁戴共產黨,全國形勢一片大好。
老百姓對英雄的迷信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統治階層對「共產主義」的盲目追求,使英雄們對大好形勢作出錯誤判斷,認為中國人民可以在共產黨領導下向共產主義進發,從而制定出「三面紅旗」,跨越時代大躍進。
發射每畝產量幾十萬斤的糧食「高產衛星」,用木柴煤塊大煉鋼鐵「超英趕美」,建立人民公社「跑步進入共產主義」。半年後,糧倉吃空,青山砍光,田地荒蕪,工業停滯。全國到處出現水腫病,餓死人。短短幾個月,從「放開肚皮吃飯,鼓足幹勁生產」的「共產主義社會」,回到接近原始社會邊緣,百姓如大夢初覺,回到現實。英雄們未能創造出輝煌歷史。
國家執行「調整」政策,適當放寬自由經濟。人民公社允許開荒種地,搞多種經營,發展自由市場;工廠搞承包,實行計件工資,物質奬勵。從一九六二年底到一九六五年初,國民經濟得到很快的恢復,城市農村再次出現欣欣向榮的大好形勢。
這種形勢卻被認為存在「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而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衛星上天,紅旗落地」,蘇聯共產黨成了現代修正主義。為了防修反修,統治階層在全國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四清運動,緊接著文化大革命。
一九六六年九月十五日,我們這批來自全國的幾十萬大中學生(人們籠統地稱之為紅衛兵)在天安門廣場上聽林彪在城樓上宣佈:世界革命中心已經轉移到東方,轉移到中國。帝國主義是腐朽的,沒落的,垂死的資本主義,五十年內外到一百年內外即將走向滅亡,全世界很快就要實現共產主義了。
從天安門廣場回到學校,從城市到農村,從幹部到群眾,我不覺得有人真正懂得「文化大革命防修反修」的目的意義,也沒有人相信全世界「共產主義」很快就要實現。
文革後期,社會混亂,全民內鬥。工農業生產,文教科技等遭到嚴重破壞,人民生活水準下降,軍隊分派,不聽指揮……從全國大軍區換防,林立果企圖搶班奪權,鄧小平幾上幾下,周恩來毛澤東等一批老共產黨人去世,共產黨的統治已經到了危險邊沿。
抓捕「四人幫」,結束文化大革命,不再以「階級鬥爭為網」,「把全黨工作的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改革開放,引進外資,引進技術;「不爭論」,「要退夠」。資本主義的資本和先進科技,與十二億被壓抑了幾十年的中國人的競爭精神相結合,使中國經濟得到飛躍發展,中國真正實現了「大躍進」。中國共產黨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一方面經濟高速發展,國力迅速增強,人民生活水準提高;另一方面權欲結合,官商勾結,貪腐橫行;社會道德缺失,民眾唯利是圖,信仰模糊,許多社會醜惡現象重現。「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一種什麼樣的時勢?這時勢將造出怎樣的英雄?英雄們又將造出怎樣的新時勢,引人矚目。
在大陸生活過的讀書人,都聽過無數次政治報告,「形勢大好,不是小好,而是大好,越來越好﹗」這是幾十年所有政治報告開篇第一句。到香港定居以後,我有機會看到許多在大陸看不到的資料,看到不同階級、不同信仰、不同觀點的專家學者,對大陸幾十年發展變化過程的「時勢」和「英雄」的評論,這些資料和評議讓我增長見識。
我記錄的是自己求學、成長、工作的人生歷程。這些穿衣吃飯、上學讀書、日常工作、人際交往、生老病死的小事,看似平淡如水,瑣碎無聊,但是,每一宗,每一件,都與執政者的方針政策,國家的發展變化,緊密相聯,息息相關。這些平民百姓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反映出來的的喜氣,怨氣,凝結、匯聚、流動,成為「時勢」。有聰明才智的人能正確地掌握形勢,因勢利導,便能帶領民眾推動社會前進,成為英雄;相反,錯誤判斷形勢,甚至錯誤引導,便會走到邪路上去,破壞社會文明,成為歷史罪人。
我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了七十多年,經歷過不同的社會制度,記敘的只是自己真實而平凡的生活經歷,不是對任何主義、社會制度、宗教信仰或英雄人物的評論。「人類最美好的社會──共產主義」;普世價值:民主、自由、平等、公平、公正,離自己看得見的社會現實仍然很遠。每年元旦,從領袖到平民都在祈求世界和平,但是,民族、國家、地區之間,為爭奪利益的鬥爭從來也沒有停止,人類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又讓人的思想認識跟不上潮流。但是,我堅信人類始終在向聰明、文明的方向發展,而不是相反。
人類生活在天地之間,天、地、人,三者之間互相聯繫,互相影響,互相依存。大到整個人類,整個民族,整個國家;小到一個村莊,一家人,一個人,每個人的生存、變化、發展,都不是孤立的。我出生在僑鄉,大半生和歸僑一起生活和工作。海外華僑、華人,國內的歸僑、僑眷,他們對「祖國」特殊而深厚的感情,讓我刻骨銘心,因為他們始終不忘祖先的出生和長眠之地,不忘自己是從哪裡來的。
作品中的人和事,都是我們這一個時代的人非常熟悉的,特別是我的家鄉人和一九六零年前後從國外回來的「華僑人」。我們這批四十年代前後出生的國內或國外的中國人,已經或即將離開歷史舞臺。我希望這些紀錄,讓有興趣閱讀的人,瞭解在中國的巨變中,平民百姓是怎麼生活的,人生信念又是怎樣轉變的,或可能從中得到一點啓示。
客家人,可能是中華民族中在世界上分佈最廣的一個民系。由於祖祖輩輩特殊的經歷,我從小就被灌輸要學會「謀生」,長大後要「成人」。要謀生,而不是謀死:為自己,也為別人,人類才會得到發展;要「成人」:不管滄桑如何變化,不管生活在什麼地方,不管有什麼樣的信仰,貧窮與富貴,風光與平凡,都要有「人」的尊嚴,生命才有意義。
作者 二零一六年九月十二日
時勢英雄不爭論「成人與尊嚴」
《高高的木棉樹》、《他鄉的故事》、《留情布朗壩》三本書,記述的是我在大陸大半生的生活經歷。
我的家鄉是客家人聚居的僑鄉,因為地少人多,生活貧困,過去很多人出外謀生,多數出南洋。
我出生在四十年代初,懂事之日,中國抗戰勝利,上學之初,國家政權改變。我在家鄉上小學、中學,高中未畢業回鄉務農。近二十年間,經歷土改、互助合作、工商業改造、反右、大躍進。
一九六零年,印尼排華,父親回國安置在雲南一間華僑農場,我前往投親。在農場當了一年臨時農工後,有機會重返校園,讀完高中考上大...
目錄
時勢英雄不爭論成人與尊嚴 4
一、兵團華僑人 9
二、教然後知困 111
三、青山遮不住 185
四、畢竟東流去 287
五、學而時習之 357
時勢英雄不爭論成人與尊嚴 4
一、兵團華僑人 9
二、教然後知困 111
三、青山遮不住 185
四、畢竟東流去 287
五、學而時習之 357
商品資料
出版社:博客思出版日期:2017-05-24ISBN/ISSN:978986937830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10頁開數:14.8*21*1.2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