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四十年,心裡永遠記得師長的教誨:
「婦產科醫師是介於神和人之間的一種職業,就像神父一樣。行醫時要敬神愛人,不但要醫治病患的疾病,拯救患者的生命,還要尊重患者的隱私,使患者身心靈都能得到平安。」
黃蓮苦,貧窮更苦。
貧農、漁民、礦工的子弟在大學學測和指考時,
填志願選科系時要特別用心,所選擇的科系攸關未來,
不但要對社會國家有用,而且還要能養家活口。
作者把求學、謀生、創業的經過以文字記錄下來。作為清寒醫學生、住院醫師,當面對基礎醫學研究或臨床工作、在教學醫院或開業做基層醫療、留在國外工作或回國而猶豫不決時,有個明鏡可作為參考與借鏡。因為你不只是要照顧自己的小家庭,還要幫助一個貧窮的大家族。
作者簡介:
陳文龍
1941年生,臺灣臺南人。臺大醫學院醫科畢業,中華民國婦產科、家醫科專科醫師。曾任臺大醫院小兒科、馬偕醫院婦產科、美國希特斯醫院婦產科醫師,板橋市扶輪社第三十一屆社長,國際扶輪社第三四九○地區預防醫學委員會主委,板橋市社區衛生促進委員會第十、十一屆主委,臺灣婦產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及會訊召集委員。
現任板橋陳文龍婦產科診所院長,中華民國防癌篩檢中心董事長,新北市臺大校友會理事長,臺大景福基金會董事,新北市防癌協會常務理事,中華民國預防醫學會監事,臺灣防癌協會常務理事。
2012年榮獲新北市第一屆醫療貢獻獎,2014年榮獲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臺灣醫療典範獎」。2016年榮獲臺南一中校友傑出成就獎。
著作:《孕婦護理學》(臺灣商務)、《家庭醫學漫談》(臺灣商務)、《少女醫學》(臺灣商務)、《怎樣急救》、《外科三要事》、《現代婦女醫學》、《女兒經》、《克敵記》、《揮別青澀,健康成長》。
章節試閱
家庭接生
民國六十五年十一月初,睡到半夜,有人來醫院按急診鈴,一位四十歲左右的莊稼漢很著急地說:「先生(醫師),我太太快生了,請趕快跟我來。」
我和一位護生急忙帶著急產包,騎腳踏車跟著走。經過幾條凹凸不平的田間道路,來到產婦家。
產婦躺在一堆厚厚的稻草上,稻草堆上鋪著一層塑膠布,產婦是第三胎,育有一男一女,陣痛很強,子宮頸口已經開了三指半,胎音正常,等了一個多小時,產婦平安地生出了一位健康的男嬰,丈夫非常高興塞了一個紅包(分娩費)給護士,我吩咐丈夫幫太太按下腹部(子宮)一個多小時,如果沒出血,就可讓產婦休息。
回程時晨光微露,我和護士騎著腳踏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愉快地回到醫院。
分娩時,地上鋪著厚厚的稻草,以預防急產時新生兒顱內出血,這是祖先遺留下來的智慧。家庭接生由產婦的丈夫依自己的能力包個紅包給助產士或醫師,因為是喜事,雙方都樂意接受,不會計較。但如果到醫院來分娩,則依政府訂定的價格,由家屬交給護士。
四十幾年前的台灣民間,都知道分娩是件很危險的事,所以民間就流傳著一句俚語:「生得過,就燒酒雞肉香,生不過,就剩下四個棺材板。」
四、五十前台灣的產婦及新生兒的死亡率都很高,有位前輩告訴我,有一次他到偏遠的鄉下幫產婦接生,發生產後出血,他手握產婦的手,眼看著產婦的生命慢慢地流失。醫藥不發達,交通也不方便(牛車),後送大醫院一定來不及。他接生後踏出產婦的家門,家屬都含淚跪地感謝。前輩接生一萬多個新生兒,無論順產或難產,從沒有發生過醫療糾紛。順產時,產婦家屬會送來麻油燒酒雞香,難產時,家屬常會含淚跪地感謝。
從出生、成長、結婚、懷孕、分娩、避孕,停經等女性一生中重要階段的醫療照顧,都託付在醫師的手上。許多不能和父母、丈夫談的事,她都和你談。所以婦產科醫師不但要醫治病患的疾病,拯救患者的生命,還要尊重患者的隱私,使患者身心靈都能得到平安。
但生命現象千變萬化,到了妊娠末期及分娩時,變數很多,即使在第一流的教學醫院,使用最尖端的儀器,也會發生不可預測的結果。
當醫師向病患說:「一切正常,絕對沒問題!」時,能不謹慎小心嗎?
救護車送來一位臉孔蒼白的婦女,腹部劇痛,有便意感,月經已經過期三週了,血壓幾乎量不到。醫師馬上停止一切門診的工作,穿刺抽出十五西西不凝固的血,於是立刻準備緊急手術,打留置靜脈針、輸血、麻醉,打開腹腔找出子宮外孕的部位,止血、切除、縫合。不到一個小時,救回一條人命。救回一位婦女,等於救了一個家庭。
醫學進步迅速,在超音波、內視鏡、達文西手術及生殖科技研發成功並應用於臨床後,婦產科學的尖端知識一日千里,母親及新生兒的死亡率大幅降低,理應醫病關係更為和諧。其實不然,君不見醫院門前抬棺抗議的家屬,君不見產科醫師被家屬射殺,君不見急診處醫師及護士被家屬毆打羞辱?
我是位品學兼優受過專科訓練的好醫師,我盡心盡力為病患服務,我為什麼要受這種屈辱?難道台灣社會病了?
這使我回想起當實習醫師的時候,在急診室實習,有一群小流氓進來鬧事,內科總醫師蔡家成前輩脫掉白袍喊著:「誰來單挑?」蔡醫師身材雄偉,氣勢磅礡,便把那群小流氓嚇跑了。
電影《紅鬍子》,也是位資深優秀的醫師,他是劍道及柔道的高手,深受鄉里居民愛戴及尊敬,有一天一群流氓來鬧事,他也是脫掉白袍,把那群流氓打得落花流水。後來他又穿起白袍,把受傷的流氓帶進醫院醫治,使那群流氓折服,不敢在鄉里鬧事。
如果遇到不講理的病患或家屬,我是否也可以脫掉白袍?
剖腹三代情
民國七十二年五月的清晨,三峽地區一位助產士帶一位難產的產婦來醫院掛急診。產婦三十五歲,第六胎,這次陣痛後到助產士家待產,陣痛三小時後,發現胎位橫位,助產士試著外迴轉矯正胎位,沒有成功,一定要剖腹產才安全。我到急診處檢查產婦後,要護士安排住院開刀,同時連絡麻醉醫師和助手。
台灣婦產科開業醫師,除了看門診外,還要接生、開刀(剖腹產、子宮外孕、卵巢瘤及子宮肌瘤)。醫院只有一個醫師,怎麼能開刀呢?原來台灣的醫療制度都沿襲日本,特別是婦產科開業醫院,遇到需要開刀的時候,要趕快連絡附近教學醫院的麻醉醫師及婦產科的主治醫師出來幫忙。麻醉科醫師出來一趟,麻醉費三千元,婦產科主治醫師助手費也是三千元,他可以吸收經驗作為將來出來開業的參考。
美國一家婦幼醫院的一位護理督導,特地從美國來觀摩台灣婦產科開業醫師的開業模式,看門診、接生及開刀的運作方法。
健保以前,政府規定住院開刀,一定要填寫手術同意書及交保證金。產婦是農家媳婦,二、三分田都在公路旁,土地貧脊,收入不敷家用,哪有錢交保證金,全家就坐在急診室掉眼淚。
這時爸爸剛好從公園散步回來,看到一家人因為繳不出保證金而愁眉苦臉。爸爸告訴護士說:「我替她們繳保證金,陳醫師小時候,我們安平漁港都很窮,小孩子生病看醫師時,都欠錢拿藥,等捕到魚有收入時再去還錢。」
我告訴爸爸,不用繳保證金,麻醉醫師和助手快來了,準備開刀吧。
父親常常告訴我,對偏遠地區的病患,要盡量給她們方便。經濟好的患者,可合理的收費,貧窮的病患,要給予減免。沒錢付費的,也要一律給予診治施藥。
剖腹產順完成,母嬰平安。因為產婦實在太窮,開刀住院費全免。產婦已經第六胎了,徵求他們夫婦的同意,在剖腹產時,順便結紮。出院時,太太準備了許多孩子們穿過但還很新的衣服送給他們,這對貧窮夫婦千謝萬謝後回家去。
出院後,護士每天到她家做嬰兒護理,幫嬰兒洗澡,同時幫母親做產後護理,使產婦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坐月子期間,經常帶些鐵劑給產婦補血,帶些奶粉補充營養。
過了五、六年,這位婦女帶一位女童來診所看我,向女童說:「小惠,向醫師伯伯鞠躬,是這位醫師伯伯救妳的。」
她告訴我,路邊的旱田變成建地,被建築商買走了。他們把賣地的錢買了兩棟透天厝,因為人口眾多的關係,以前小朋友要睡在地板上,現在每個人都可睡在床上了。他們也在山坡上買了三甲果園,收入比以前穩定,孩子都能上學,謝謝陳醫師的幫忙。
轉瞬間,又過了十幾年,農婦的子女都長大結婚了,每次有嫁喜慶,或生兒育女,她都會送喜餅、紅蛋來。女兒或媳婦也都在我們醫院分娩及健康檢查。不知不覺間,我成了他們一家三代的家庭醫師。
我無意間種了一棵小樹,沒想到十幾年後便長成了一棵大樹,而且枝繁葉茂,綠葉成蔭。
四、五十年前,台灣民風純樸,治安良好,醫病關係單純,無論家庭接生、急產或醫院分娩,只要母嬰平安,大家就都歡天喜地。萬一發生難產,產婦或嬰兒因故死亡,家屬也會認為醫師盡力了,仍然含淚感謝醫師。
產婦分娩後,護士都會到家幫忙替嬰兒洗澡、嬰兒照顧及產婦護理,一直到臍帶脫落為止。滿月時,家屬會送紅蛋、米糕給護理人員,後來治安變壞,交通事故增多,就請家屬帶新生兒到醫院嬰兒室洗澡及避孕服務。
產婦產後六週,要回醫院做產後檢查及避孕服務,醫病關係仍然很好。那時候產婦都生很多小孩,平均五、六位,最多十二、三位,做母親的非常辛苦,從早忙到晚,有做不完的家事,所以指導家庭計畫很重要,政府的口號是兩個恰恰好,一個不嫌少。
婦女避孕,以裝置子宮內避孕器及保險套為主,避孕器無論樂普或子宮環,一次裝置,可以永久使用,不必更換。
婦女的一生,從出生、成長(少女)、結婚、分娩、避孕及更年期都需要婦產科醫師的照顧,可以說婦女和婦產科醫師情同父母(女醫師)和子女吧!所以說醫者父母心。
父與子
我的大兒子陳子健醫師,現在是馬偕醫院婦產科資深的婦產科腫瘤專家,各種婦科手術,不但能用傳統的方法開刀,更進一步能用最新的腹腔手術及達文西手術(機械手)開刀,所以婦女的子宮肌瘤、卵巢瘤及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都開得很好、很完美。
他又帶職進修,經過漫長九年的苦讀,終於在二○一六年拿到博士學位。
在此提供大家來分享身為父母的快樂。
大兒子一九九八年在馬偕醫院當婦產科總醫師,隔年七月,無論升任主治醫師或離開教學醫院自己開業,都必須要獨立作業,要慢慢離開能遮風避雨的師長和父母。
面對多變的醫病關係及複雜的社會環境,要怎麼樣自處,怎樣應變,才能屹立不搖,成為社會上有用的醫療專業人員,實在是件值得深思的事。
開業三十年,對人生應該有些領悟,現在推薦給兒子,作為立身處事參考吧!
黃連苦,貧窮更苦,出身在貧窮漁家的我,親身體驗了家徒四壁、囊空如洗的窘狀。勤儉奮勉三十年,終於掙脫了貧窮,步入小康。由貧窮步入小康,不但有安全感而且心中充滿恬靜幸福的感覺。我並不期望後代子孫能飛黃騰達、大富大貴,但要後代子孫有快樂幸福的居家生活、有健康的身體、有專長的職業,夫妻子女要有良好的溝通、要互相體諒、互相扶持。家永遠是子女最想回來的地方,家永遠是子女求助的理想場所。
後代子孫,一定要「遠離賭場及毒品」,才能避開沉淪與罪惡,以維持一個安定幸福的家庭。
「永不作保」。任何事業都有風險,作親戚朋友的保證人,將來遇到風險時,不但親情友情毀於一旦,自己及家人都要受連累。「永不作保」可當作我們傳家的家訓。
「救急不救窮」。親戚朋友有急難,我們要盡力幫助他,使他們度過危機。借錢給親戚朋友,要量力而為。錢借出去要當作錢送出去,不期待討回。萬一借出去的錢還回來,就會有失而復得的喜悅。
親戚朋友要創業或擴展事業,應該向銀行貸款。借錢給親戚朋友創業或擴展事業,不但錢常常要不回來,而且會失去這個朋友的友誼,或是斷了那個親戚的親情,不可不慎。因為各種事業都有風險的,而且風險常是事出意外,不是親戚朋友所能掌握的,如果他們存心欺詐,那就更加不堪。
有了以上的體認,自己又有婦產科專業素養,加上本來就有的小康經濟,就可傳之久遠,永不匱乏。將來子女養育及教育經費,必定充裕,不會有後顧之憂。
結婚靠緣分,結婚的對象當然要看對眼會來電。但光看對眼會來電還是不夠,一定要誠心誠意地去追求。一生的伴侶,值得你下功夫去猛追。
你已三十歲,也當了總醫師,但仍然沒有女朋友,媽媽心裡很著急,適婚年齡就該結婚,該負的重擔不容迴避。結婚生子,承先啟後,才是男子漢大丈夫。太晚婚,常會擔心不能親自看到子女成家立業。
戀愛是甜蜜而富幻想的,是風花雪月、詩情畫意而不切實際;而結婚則是真刀實槍的夫妻生活,是瑣碎、平淡而枯燥的家庭生活,是柴米油鹽的現實生活。婚姻生活的美滿、家庭生活的快樂,是靠夫妻雙方不斷的努力,不斷地經營而獲得的。
婚姻是夫妻共同生活的開始,也是兩個家庭,其至是二個家族姻親關係的開始。為了營造幸福的家庭生活,夫妻雙方都要放棄一部分自我,相忍謀國(家庭),互相扶持,如果堅持保有完整的自我,那就不應該結婚。
有了婚姻關係,就會有金錢的來往。夫妻有孝敬及供養雙父母的責任,也有養育及教育雙方弟妹的義務。但對雙方的親長及兄妹,不要有大筆金錢的來往,特別是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金錢來往,這樣才能維持和諧而親密的親情,大筆金錢的來往,常常會招致兄弟反目、親戚失和。
舉個簡單例子,太太的弟弟要姊夫將房子抵押貸款,來提供他創業的資金,這種事千萬使不得。我在扶輪社最喜歡唱的一首歌,也是一首聖詩是《愛的真諦》:「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愛是永不止息!」希望將來你們的夫妻生活也能像這樣子。
很多年輕醫師,對前輩師長的態度很冷漠,他們敬畏的,都是握有實權,能影響他們升遷的長官。反觀我們的師長,對他們的老師都很尊敬,遇到老師,一定起立鞠躬。老師經過餐桌或宴席時,一定站起來表示敬意。
前輩師長傳授我們開刀的技巧,教導我們專業知識,指導我們醫病之間的溝通方法,使我們一生受用不盡,所以對師長,我們要一輩子尊敬他、感謝他。
醫師很像牧師或神父,是介於神和人之間的一種聖職。剖開腹壁,人體的奧秘盡收眼底,所以開刀時要懷著敬畏的心,謹慎細心地完成手術。借用神的智慧,解除病患的傷痛。
身為婦產科醫師,有時婦女會告訴我們一些她私人極端隱秘的私事,就像信徒向神父告解一樣,這些秘密一旦曝光,對婦女的婚姻及家庭,都有極大的殺傷力。
所以醫師要像神父一樣,嚴守病患的秘密,尊重病患的隱私權。
醫學進步迅速,在超音波、內視鏡及生殖科技研發成功並應用於臨床後,婦產科學的尖端知識,一日千里,身為婦產科醫師,應該熟悉這些專業知識。
踏入醫界,就註定要終身學習,不但要專,而且要博,除了婦產科的專業知識外,對於內、外、兒科等的進展,也要時時關心。醫學以外的領域、社會的脈動、政治的警覺、經濟的消長、文學藝術的欣賞,也要時時關注和參與,使自己在行醫生涯中,時時散發出人文的氣息。
家庭接生
民國六十五年十一月初,睡到半夜,有人來醫院按急診鈴,一位四十歲左右的莊稼漢很著急地說:「先生(醫師),我太太快生了,請趕快跟我來。」
我和一位護生急忙帶著急產包,騎腳踏車跟著走。經過幾條凹凸不平的田間道路,來到產婦家。
產婦躺在一堆厚厚的稻草上,稻草堆上鋪著一層塑膠布,產婦是第三胎,育有一男一女,陣痛很強,子宮頸口已經開了三指半,胎音正常,等了一個多小時,產婦平安地生出了一位健康的男嬰,丈夫非常高興塞了一個紅包(分娩費)給護士,我吩咐丈夫幫太太按下腹部(子宮)一個多小時,如果沒出血,就...
作者序
一九六八年六月,我從臺大醫學院醫科畢業,七月到岡山空軍醫院服預備軍官役一年,服役期間,我是少尉內科醫官。
一九六九年七月,進入臺大醫院小兒科當一年住院醫師,接受小兒科及新生兒科的基礎訓練。因為將來要從事婦幼衛生的醫療工作,於是在一九七○年,我從臺大小兒科轉入馬偕婦產科,接受婦產科的專業訓練。
一九七二年,我已經育有二男一女,為了維持家計,馬偕婦產科主任級醫師李慶安前輩,介紹我到板橋開業醫師代診,因此,離開馬偕醫院,投入基層醫療工作。所謂代診,就是開業醫師提供診所、設備、人員及開業基礎(病患),代診醫師只要負責診療工作,不必籌措資金,就可執行醫療工作,每月可分到診所總收入的一定比例。
一九七三年到美國巴法羅市希斯特斯醫院婦產科服務一年,觀摩先進國家婦產科的診療工作及研究方向。一九七四年回國,再回板橋代診二年。一九七五年七月開始創業,建立板橋陳文龍婦產科診所。到了一九八四年,因每月接生數超過一百例,門診人數也增加很多,只好擴充設備,增加病房,增聘護理人員。
我把求學、謀生、創業的經過記錄下來,做為清寒學弟、學妹們的參考。當你面對基礎醫學研究或臨床工作,在教學醫院工作或開業做基層醫療,留在美國(外國)工作或回國而猶豫不決時,有個明鏡可做參考。因為你不只是要照顧自己的小家庭,你還要幫助一個貧窮的大家族。
一九六七年,應教育廳兒童讀物編輯委員會之邀,編寫《怎樣急救》及《外科三要事(開刀房裡的故事)》二本書,為小學高年級的健康教育課外讀物,那時我是臺大醫學院六年級的學生。
一九七一年,我在馬偕醫院婦產科當住院醫師時,編寫孕產婦健康教育的書《孕婦護理學》,在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一九七二年,又在商務出版《家庭醫學漫談》,一九七三年,出版《少女醫學》。
一九六八年,《克敵記(預防注射的故事)》在《王子月刊》連載,一九七七年,由迅雷出版社出版單行本。一九七九年又在迅雷出版社出版《現代婦女醫學》,一九八九年出版《女兒經》。
二○○五年,國民健康局在全國設立四家青少年生育保健親善門診,陳文龍婦產科診所便是其中的一家。這四家「幸福九號(青少年生育保健親善門診)」負責推動兩性平權教育,指導性教育,希望全國青少年都能健康快樂安全的成長。再配合由教育部主導,二○○一年,遠流出版社出版陳文龍著作的《揮別青澀,健康成長》,便相得益彰,使性教育的推動,更加順利。
除了寫稿出書外,又製作二十幾個健康專題,到市公所、婦女會、扶輪社、各中學及大專院校演講,以推廣健康教育,使醫師成為人群裡的鹽及社會上的光。
一九八○年,經由板橋扶輪社創社社長張天憐醫師的推薦,參加了板橋扶輪社。
張醫師說,你在板橋行醫,要落地生根,一定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而參加扶輪社便是實現這個理念的具體行動。
學校教育是有限的,社會教育是無窮的,而扶輪社就是一所優秀的社會大學,是全功能的社區大學。
我是板橋扶輪社一九九七~一九九八年度的社長,花錢花時間,義無反顧的全力投入。當扶輪社社長,使人的視野寬闊了,韌性增加了。做人更通達、更謙卑、更圓融,做事更細心、更徹底。
寧願燒盡,不願蝕光。蠟燭還沒燒盡,體力還沒用光。雖然只是微光,只是薄力,為家庭、為社會、為國家,我願意繼續發光發熱向前走。
一九六八年六月,我從臺大醫學院醫科畢業,七月到岡山空軍醫院服預備軍官役一年,服役期間,我是少尉內科醫官。
一九六九年七月,進入臺大醫院小兒科當一年住院醫師,接受小兒科及新生兒科的基礎訓練。因為將來要從事婦幼衛生的醫療工作,於是在一九七○年,我從臺大小兒科轉入馬偕婦產科,接受婦產科的專業訓練。
一九七二年,我已經育有二男一女,為了維持家計,馬偕婦產科主任級醫師李慶安前輩,介紹我到板橋開業醫師代診,因此,離開馬偕醫院,投入基層醫療工作。所謂代診,就是開業醫師提供診所、設備、人員及開業基礎(病患),代...
目錄
序一:寧願燒盡,不願蝕光 鄭頻(琹涵)
序二:默默地耕耘 葉弘宣
序三:都市叢林裡的史懷哲—陳文龍醫師 謝坤川醫師
自 序
一、杏林隨筆
杏林橘井的聯想
歲月四十
杏林憶往
醫與病
紅包文化的省思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二十多年來臺北大都會區婦產科開業醫師的盛衰 )
假如我是外科主任
一粒家計種子的回顧—談「樂普」的個人經驗
「從女醫師及醫師眷屬剖腹產率較低」談起
醫師,請來做抹片《臺灣婦產科醫學會會訊》編輯四年雜感
馬偕來去皆留痕—《馬偕婦產部發展史》募款經過
春風化雨
良醫慈母心—懷念醫學前輩蔡吳月娥醫師
高樓誰與上?—悼念陳勝崑醫師
封面封底的告白—細說歷史的長河
一針受孕戲說生殖科技—不孕門診最生動活潑的衛教範本
愛滋衛教二十年
人性的醫療照顧
勇拒檳榔,珍愛臺灣
婦產科轉診的實務
「青少年生育保健親善門診」
家庭接生
剖腹三代情
二、生活小品
大學生活鱗爪
杏林夢‧新婚情
感念(寫於《女兒經》出版刊頭)
回憶—給素英愛妻
李叔同先生二三事
詩詞中之生活情趣
勤儉奮勉二十年
一劍光寒東門街
我的憂心與不安
歲月三十—畢業三十週年感言
父與子
老幹新枝,世代交替
太極拳與健康
獻身健教三十年
慈雲悠悠
多少事,要與誰人說?—永遠懷念母親
永懷師恩
憂國憂民
漁家
問世間,情是何物?
母愛千百年
三、扶輪世界
扶輪與我
一位扶輪社社長的四個大夢
歸真反璞
典範
金鯉春風躍成龍—拜別邱前社長榮隆
璀璨豐富的醫者—懷念醫學前輩張天憐大夫
暮鼓晨鐘—懷念「板橋扶輪字典」陳祥鳳前社長
我信扶輪—懷念楊介傑前社長
四、附 錄
婦幼良醫錄—陳文龍‧行醫半世紀,以守護婦女為使命(張玉櫻)
溫柔的恩慈—陳文龍醫師(鄭頻)
讚美的晚宴(親橋月刊編輯室)
傑出的「先生娘」—黃素英女士(林紫雯)
良相佐國(黃素英)
大地之母(方淑貞)
一朵思念(琹涵)
老同學(黃富源)
陳文龍—行醫濟世四十載的杏林之光(鄭微宣)
點燃愛之火炬(琹涵)
杏林楷模,一脈薪傳(張宏毅)
讀者回響
序一:寧願燒盡,不願蝕光 鄭頻(琹涵)
序二:默默地耕耘 葉弘宣
序三:都市叢林裡的史懷哲—陳文龍醫師 謝坤川醫師
自 序
一、杏林隨筆
杏林橘井的聯想
歲月四十
杏林憶往
醫與病
紅包文化的省思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二十多年來臺北大都會區婦產科開業醫師的盛衰 )
假如我是外科主任
一粒家計種子的回顧—談「樂普」的個人經驗
「從女醫師及醫師眷屬剖腹產率較低」談起
醫師,請來做抹片《臺灣婦產科醫學會會訊》編輯四年雜感
馬偕來去皆留痕—《馬偕婦產部發展史》募款經過...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52頁開數:25開(14.8*21 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