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紅毛港遷村,對其民間信仰的寺廟而言,是危機,也是轉機。危機是原有的血緣聚落瓦解,祭祀圈消失,信徒與經濟的來源皆不再如過去穩定,加上興建新廟所需龐大的經費,再再都考驗各寺廟的主事者。但在危機之中仍可看到轉機,寺廟遷到新社區後,所面對的是都市化的生活空間與無血緣關係的社區居民,如何自我轉型與調整,發揮新的整合功能,增加認知的功能,為民間信仰帶來新的發展方向,值得吾人持續關注。
作者簡介:
謝貴文
生於臺灣桃園縣,自幼遷居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碩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曾任高雄市文化局科長,現任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所)副教授、臺灣民俗學會常務理事、《高雄文獻》編輯委員、高雄市文化景觀、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審議會委員。著有《毫毛搞遷村實錄-文化篇》、《高雄民間信仰與傳說故事論集》、《保生大帝信仰研究》、《高雄林園鳳芸宮媽祖海巡》、《內門鴨母王朱一貴》等專書及學術論文六十餘篇,並執行科技部、高雄市文化局、歷史博物館、臺北保安宮多項調查研究計畫,獲選中華民國斐陶斐學會榮譽會員、科技部2013-2016年度獎勵特殊優秀研究人才。
章節試閱
一、緒論
紅毛港,一個位於高雄港西南邊的漁村聚落,行政區劃屬於高雄市南端的小港區,南接大林蒲及鳳鼻頭,北臨高雄港第二港口,西為臺灣海峽,東為第二港口的內海,為三面環海的狹長地形環境。自古以來,紅毛港即為漁業的重鎮,清領時期以養殖魚堰聞名;日治時期則以捕烏魚、扁魚等著名;戰後時期,紅毛港漁獲更曾居全臺漁港年生產量的12名。但自民國56年(1967)興建高雄港第二港口後,生態環境大為改變,加之週邊工業區所造成的海洋環境污染,漁業逐漸走下坡。尤其自民國57年(1968)紅毛港被劃入臨海工業區範圍,實施限建;民國65年(1976)再被劃入港埠用地,開始實施禁建,並開始規劃遷村;從此紅毛港成為「被時間之神遺忘的漁村」,逐漸地凋零沒落,直至民國96年(2007)遷村後完全消失。
紅毛港由於地處海濱,居民大多捕魚為業,海上生活的危險性與不確定性,常需藉助神靈力量來撫慰內心,因此當地的民間信仰甚為發達,擁有朝天宮、朝鳳寺、天龍宮、濟天宮、飛鳳宮、飛鳳寺等六大角頭廟,及保安堂、大城隍爺公壇、福德祠、修善堂、西南城、海眾廟、正直千歲廟、管府廟等十多間小廟,皆頗具特色。遷村之後,紅毛港近400年的文化幾乎消失殆盡,僅有這些寺廟隨著部份居民遷至鳳山、前鎮、小港三區交界的中安路與紅毛港路一帶,仍維繫著原有居民的認同情感與歷史記憶,也為紅毛港文化留下一縷命脈。
筆者曾於民國98年(2009)受高雄市文獻會委託撰寫《紅毛港遷村實錄.文化篇》,在第四章「紅毛港的民間信仰」曾從血緣聚落與祭祀圈、奉祀神明、感應傳說等三個面向,探討遷村前紅毛港的民間信仰特色,當時雖然並未對剛搬遷的紅毛港寺廟有太多的討論,但已對其即將面對的變遷有所注意,故在結語寫道:
2007年紅毛港遷村,對其民間信仰的寺廟而言,是危機,也是轉機。危機是原有的血緣聚落瓦解,祭祀圈消失,信徒與經濟的來源皆不再如過去穩定,加上興建新廟所需龐大的經費,再再都考驗各寺廟的主事者。但在危機之中仍可看到轉機,寺廟遷到新社區後,所面對的是都市化的生活空間與無血緣關係的社區居民,如何自我轉型與調整,發揮新的整合功能,增加認知的功能,為民間信仰帶來新的發展方向,值得吾人持續關注。
歷經六年多的時間,這些紅毛港的寺廟幾乎皆已興建完成,從傳統的血緣聚落搬遷至現代的都會社區,其信仰有延續的一面,也有變遷的一面。就延續面而言,雖然遷村後的紅毛港人已散居各地,但對於原鄉的寺廟仍充滿感情,不僅常會回來燒香拜拜、參加祭典活動,也負擔寺廟的重建經費,並擔任祭祀與管理組織的重要成員,保有對寺廟的權利與義務。就變遷面而言,這些寺廟為籌募重建經費與因應新的社會環境,已不再侷限於原有血緣關係與祭祀範圍,而是積極拓展各地的信徒,透過壯觀華麗的寺廟建築、大型的廟會祭典與進香謁祖活動、網路媒體的宣傳行銷、交陪網絡的擴張等方式,提升寺廟的知名度與吸引力,朝人群廟的方向邁進。
因此,從紅毛港的寺廟與信仰中,不僅可發現人與神明的緊密關係,即使已不再住在其祭祀範圍內,仍保有一定的權利與義務,這也讓遷村後四分五裂的紅毛港,仍有一條共同信仰的臍帶,維繫住文化的生機;同時也看見在傳統廟宇脫離原有土地後,如何調整經營的方式,與新的社區建立關係,並擴展信徒來源與交陪網絡,故無論就紅毛港文化或民間信仰層面來看,此一案例皆深具研究的價值。
有關紅毛港寺廟與信仰的調查研究,最早的是民國83年(1994)高雄市文獻委員會委託葉振輝所進行的「紅毛港史蹟調查研究計畫」,調查範圍涵蓋紅毛港的地名沿革、遷村規劃、交通、漁業、生態變化及舊海堤、機關學校、老建築等史蹟,對於當地的民間信仰廟宇也有所記錄,不過僅侷限於地理位置、歷史沿革、文物與楹聯等簡單的基礎資料。
吳連賞於民國87年(1998)發表的〈紅毛港的聚落發展與社會變遷〉,則透過全面而深入的實地調查,探討紅毛港的聚落形成與發展、民宅老厝之堂號與型式;人口、教育、祭祀圈等社會變遷;禁建、限建規定與遷村政策所造成的空間衝突與社會角力。其中注意到血緣聚落與角頭廟的關係,並以收丁錢與五營來劃分各廟祭祀圈的範圍,也指出血緣基礎、聚落發展與廟宇形成背景等,將紅毛港人凝聚成堅強的生命共同體,這些研究都具有開創性與啟發性。其後,洪立三〈高雄紅毛港聚落信仰空間的初探〉、林妙娟《高雄紅毛港:一個漁業聚落的社會變遷(1624-2005)》等論文,即皆在吳文的基礎上,持續探討紅毛港的祭祀圈、姓氏宗族與居民凝聚力等議題。
民國97年(2008)高雄市文獻會委託張守真、楊玉姿撰寫出版《紅毛港的前世今生》一書,深入研究紅毛港從荷據時期至國民政府時期的歷史變遷,並詳列遷村計畫各階段的執行情形,是研究當地歷史發展最為完備的一本著作。該書對紅毛港各寺廟的歷史沿革、主祀及配祀神明、信仰特色、顯靈傳說等有更詳盡的敘述。筆者在《紅毛港遷村實錄.文化篇》一書,則從血緣聚落與祭祀圈、奉祀神明、感應傳說等三個面向,探討當地民間信仰的特色,指出其具有強烈的血緣性格與海洋性格,也展現出一般宗教所具有的生存功能與整合功能,但缺乏認知功能,這也是臺灣民間信仰的通病所在。此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出版的《紅毛港文化故事》、《戀戀紅毛港——寺廟建築與信仰》等書,雖然並非學術著作,但對當地的寺廟建築、神明傳說與信仰特色也都有所介紹,亦具有參考的價值。
不過,上述的研究與出版品皆聚焦在遷村前紅毛港的民間信仰,遷村後的相關研究則甚為少見,目前僅有黄方泉的碩士論文《紅毛港朝天宮祭祀活動變遷之研究》。該文以紅毛港六大公廟之一的朝天宮為研究對象,除討論到其遷村前的祭祀情形外,主要在分析遷村後祭祀成員的來源與分布狀況,也述及管理委員會的組成與祭祀活動的變遷,並指出寺廟在遷村過程中,扮演維繫民眾情感、凝聚地方感的重要角色,也有助於新地方感的形成。
綜上所述,遷村前紅毛港寺廟與信仰的研究,已累積不少的成果,可做為與遷村後比較的基礎。至於遷村後的研究則仍待開展,絕大多數的寺廟連基礎資料都尚未建立,且隨著各廟陸續興建完成,其信徒來源、管理組織、經營方式及與社區的互動,皆已有明顯的轉變,實有必要盡速展開全面的調查工作,並運用民間信仰的有關理論,進行深入的分析與論述。
本書透過上述文獻的分析,及民國103年(2014)3、4月間實地的調查訪談,分十三章探討遷村後紅毛港的寺廟與信仰,除第一章緒論外,第二章則概述遷村前紅毛港整體的信仰特色,分析其所具有的血緣性格與海洋性格。第三至十章則分別敘述飛鳳寺、飛鳳宮、濟天宮、朝鳳寺、朝天宮、天龍宮等六大角頭廟,及修善堂、保安堂、海眾廟、大城隍公廟等廟之歷史背景與遷村後的現況,包括宮廟全名、搬遷與重建的年代、地址、周邊環境等基本資料,及奉祀神明、建廟經費來源、建築與文物、神蹟傳說、寺廟組織、祭典活動、宗教服務、交陪宮廟、社會服務等,並分析與遷村前的異同之處及造成變遷的原因所在。第十二章則歸納遷村前後紅毛港寺廟信仰的轉變,援引祭祀圈、宗教治理、公共性等國內外學者有關理論,論述它在民間信仰與地方社會研究上的意義。第十三章結論,則綜合前面的討論,指出遷村後紅毛港寺廟及信仰的延續與變遷,並對未來如何透過寺廟信仰來保存與發揚紅毛港文化,提出一些建議供公部門參考。
一、緒論
紅毛港,一個位於高雄港西南邊的漁村聚落,行政區劃屬於高雄市南端的小港區,南接大林蒲及鳳鼻頭,北臨高雄港第二港口,西為臺灣海峽,東為第二港口的內海,為三面環海的狹長地形環境。自古以來,紅毛港即為漁業的重鎮,清領時期以養殖魚堰聞名;日治時期則以捕烏魚、扁魚等著名;戰後時期,紅毛港漁獲更曾居全臺漁港年生產量的12名。但自民國56年(1967)興建高雄港第二港口後,生態環境大為改變,加之週邊工業區所造成的海洋環境污染,漁業逐漸走下坡。尤其自民國57年(1968)紅毛港被劃入臨海工業區範圍,實施限建;民國65年...
作者序
總序
高雄地區的歷史發展,從文字史料來說,可以追溯到16世紀中葉。如果再將不是以文字史料來重建的原住民歷史也納入視野,那麼高雄的歷史就更加淵遠流長了。即使就都市化的發展來說,高雄之發展也在臺灣近代化啟動的20世紀初年,就已經開始。也就是說,高雄的歷史進程,既有長遠的歲月,也見證了台灣近代經濟發展的主流脈絡;既有台灣歷史整體的結構性意義,也有地區的獨特性意義。
高雄市政府對於高雄地區的歷史記憶建構,已經陸續推出了『高雄史料集成』、『高雄文史采風』兩個系列叢書。前者是在進行歷史建構工程的基礎建設,由政府出面整理、編輯、出版基本史料,提供國民重建歷史事實,甚至進行歷史詮釋的材料。後者則是在於徵集、記錄草根的歷史經驗與記憶,培育、集結地方文史人才,進行地方歷史、民俗、人文的書寫。
如今,『高雄研究叢刊』則將系列性地出版學術界關於高雄地區的人文歷史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既如上述,高雄是南臺灣的重鎮,她既有長遠的歷史,也是台灣近代化的重要據點,因此提供了不少學術性的研究議題,學術界也已經累積有相當的研究成果。但是這些學術界的研究成果,卻經常只在極小的範圍內流通而不能為廣大的國民全體,尤其是高雄市民所共享。
『高雄研究叢刊』就是在挑選學術界的優秀高雄研究成果,將之出版公諸於世,讓高雄經驗不只是學院內部的研究議題,也可以是大家共享的知識養分。
歷史,將使高雄不只是一個空間單位,也成為擁有獨自之個性與意義的主體。這種主體性的建立,首先需要進行一番基礎建設,也需要投入一些人為的努力。這些努力,需要公部門的投資挹注,也需要在地民間力量的參與,當然也期待海內外的知識菁英之加持。
『高雄研究叢刊』,就是海內外知識菁英的園地。期待這個園地,在很快的將來就可以百花齊放、美麗繽紛。
吳密察(國史館館長)
總序
高雄地區的歷史發展,從文字史料來說,可以追溯到16世紀中葉。如果再將不是以文字史料來重建的原住民歷史也納入視野,那麼高雄的歷史就更加淵遠流長了。即使就都市化的發展來說,高雄之發展也在臺灣近代化啟動的20世紀初年,就已經開始。也就是說,高雄的歷史進程,既有長遠的歲月,也見證了台灣近代經濟發展的主流脈絡;既有台灣歷史整體的結構性意義,也有地區的獨特性意義。
高雄市政府對於高雄地區的歷史記憶建構,已經陸續推出了『高雄史料集成』、『高雄文史采風』兩個系列叢書。前者是在進行歷史建構工程的基礎建設,由政府...
目錄
高雄研究叢刊總序
一、緒論
二、遷村前紅毛港的信仰特色
三、飛鳳寺
四、飛鳳宮
五、濟天宮
六、朝鳳寺
七、朝天宮
八、天龍宮
九、修善堂
十、保安堂
十一、海眾廟、大城隍公廟
高雄研究叢刊總序
一、緒論
二、遷村前紅毛港的信仰特色
三、飛鳳寺
四、飛鳳宮
五、濟天宮
六、朝鳳寺
七、朝天宮
八、天龍宮
九、修善堂
十、保安堂
十一、海眾廟、大城隍公廟
商品資料
出版社: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6-12-31ISBN/ISSN:978986051684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14頁開數:18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