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人生可以重來,也不可能沒有遺憾。
知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心甘情願的接受吧!接受現實是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因為,我們要的是:日子的知足,生活的幸福。」
悲觀的人低著頭,總有撞破頭的一天;樂觀的人抬著頭,總有腳踩空的一天;只有面對現實的人,才能繼續前進,並且隨時能夠改變。
生活中不如人意的事情會經常遇到,舉凡事業、感情、親人、工作等,當你再努力經營和進行過程中,已經發現走到了盡頭,沒有任何轉圜的可能,與其怨天尤人,感嘆自己的命運,不如調整看事情的角度,來主動面對既成的事實。
很多的煩惱和痛苦都是自己強加給自己的,許多的憂慮和擔心實屬多餘,活在每一天,要平靜的面對一切,只有做到這一點,我們才能獲得內新的愉悅,感受到人生的真諦。
昨天的輝煌不能代表今天,更不能代表明天,過去的成就只能讓他過去,什麼時候學會面對現實,什麼時候便開始成熟。一個擁有面對現實的智慧,看清楚方向,選擇好了一條路,我們的人生境遇也就會全然不同。
作者簡介:
杜風
喜愛音樂、寫作及閱讀,精通英文,近年來為多家報紙、雜誌做專欄評論,譯有多部暢銷作品:《找對自己的位置》、《態度決定一切》、《個性影響一生的成敗》等書;著有:情緒影響一生的幸福、有些事情該決定,有些事情該改變等暢銷書。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拋棄幻想,面對現實
做人要學會面對現實,拋棄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愛默生曾告誡我們:當一個人年輕時,誰沒有幻想過?幻想是青春的標誌。但是,請記住,人總歸是要長大的。天地如此廣闊,世界如此美好,等待我們的不僅僅是需要一對幻想的翅膀,更需要一雙踏踏實實的腳!
1.沒有人能夠做到盡善盡美
美國現代大畫家路西歐‧方達,早年畫油畫時受到很大的挫折。那時,認識他的人都說他不是那塊料,要他轉行。為此他的心情非常沮喪,總覺得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但他卻很想畫出一幅人見人愛的畫。經過幾個月的辛苦努力,他畫好了他的作品,便拿到市場上去展出。他在畫旁放了一支筆,並附上一則說明:親愛的參觀朋友,如果你認為這幅畫哪裡有欠佳之筆,請你賜教,在畫中標上記號。晚上,路西歐‧方達取回了畫,發現整個畫面都塗滿了記號,對這次的嘗試深感失望。
後來,路西歐‧方達決定換一種方法再去試試。於是他又畫了一幅同樣的畫拿到市場上展出。這一次,他要求每位觀賞者將其最為欣賞的妙筆之處標上記號。結果是,曾經被認為是欠佳之筆,如今都換上了讚美的標記。
路西歐‧方達大為吃驚,迷惑不解,他把兩張畫拿給他的老師看。老師看完後,笑著說:「哦!真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對吧?」然後繼續說:「你難道沒有發現其中的一個奧秘,那就是我們不管做什麼,只要使一部分人滿意就足夠了。因為,在有些人看來是醜的東西,在另一些人眼裡恰恰是美好的。」這位老師的一席話揭示了一個做人的深刻道理:做人要現實一點,沒有人能做到盡善盡美。不能容忍美好的事物存在缺陷,是不能面對現實的人的一種普遍心態。對許多人來說,追求盡善盡美是理所當然的,但他們從未想過,正是這種生活的態度,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如何的壓力。
如果進一步分析,有些渴望完美的人是出於一種自我保護的需要。假如一個人缺乏自信,生活上屢遭挫折,那麼他就缺乏一定的安全感,這種缺失需要通過其他途徑來補償。我們就可以發現,生活中每做一件事就想把它做得完美的人,並不是一個強者。因為這些追求完美、希望毫無瑕疵結局的人,禁忌很多,他們只會把自己保護起來,免受他人的指責和譏諷,不敢也不願去面對殘酷的現實,結果大多數是一事無成。
很多時候,我們的煩惱不是來自於對「美」的追求,而是來自於對「完美」的追求。由於刻意追求完美,我們不能容忍缺陷的存在,結果,經常由於一點小小的缺陷,就可能遮蔽住我們審美的眼睛,使我們的目光滯留在缺陷上,忽視了其他,因此讓我們錯過了許多美好的東西。
有一位老和尚想從兩個徒弟中選一個當衣缽傳人。一天,老和尚對徒弟說,你們出去給我撿一片最完美的樹葉。兩個徒弟遵命而去,時間不久,大徒弟回來了,遞給師父一片並不漂亮的樹葉,對師父說,這片樹葉雖然並不完美,但它是我看到的最完整的樹葉。二徒弟在外面轉了半天,最終卻空手而歸,他對師父說,我見到了很多很多的樹葉,但怎麼也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最後,老和尚把衣缽傳給了大徒弟。
「撿一片最完美的樹葉」,這種人的初衷總是美好的,但是如果不切合實際地一味找下去,最終往往只會吃盡苦頭,直到某一天你才會明白:為了尋求一片最完美的樹葉,而失去許多機會是多麼的不值。況且人生中最完美又有多少呢?世間的許多悲劇,正是因為一些人熱衷於追求虛無飄渺的最完美,而忽視了平淡的生活,其實平淡中往往也蘊含著許多偉大與神奇,關鍵是你以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
心理學研究證明,試圖達到完美境界的人與他們可能獲得成功的機率成反比。追求完美給人帶來莫大的焦慮、沮喪和壓抑。事情剛開始,他們便擔心著失敗,生怕做得不夠漂亮而輾轉不安,這就阻礙了他們全力以赴去取得成功。而一旦失敗,他們往往心灰意冷,想儘快從失敗的境遇中逃避。他們沒有從失敗中獲取任何教訓,而只是想方設法讓自己避免尷尬的局面。
據專家們統計分析,完美主義者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有以下五種表現:
一.神經非常緊張,以至於連一般的工作都不能勝任。
二.不願意冒險,生怕任何微小的瑕疵會損害了自己的形象。
三.對自己諸多苛求,毫無生活樂趣。
四.總是發現有些事未臻完美,於是精神總是得不到放鬆,無法休息。
五.對他人同樣吹毛求疵,人際關係無法協調,得不到別人的合作與幫助。
很顯然,背負著如此沉重的精神包袱,不用說在事業上很難謀求成功,而且在自尊心、家庭問題、人際關係等方面,也不可能取得滿意的效果。他們抱著一種不正確和不合邏輯的態度對待生活和工作,他們永遠無法讓自己感到滿足,每天都在焦躁不安中度日。
只求完美、害怕失敗,長此以往會使人的精神處於癱瘓的境地。如何從追求盡善盡美的誘惑中擺脫出來?這裡給大家提供幾點建議:
一.有一分實力就做一分事
既不要對自己估計太高,更不必過於自卑,有一分實力就做一分事。如果凡事要求完美,這種心理本身就會成為自己做事的障礙。不要在自己的短處上去與人競爭,而是要在自己的長處上培養起自信和對工作的興趣。
二.重新認識「失敗」和「瑕疵」
一次乃至多次的失敗並不能說明一個人價值的大小。仔細想一下,如果從不經歷失敗,我們能真正認識生活嗎?我們也許會永遠一無所知,沾沾自喜於愚蠢的無知中。因為成功僅僅只能堅定自己的信念,而失敗則給了我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寶貴經驗。人只有經得起挫折的失意,才會達到成功的巔峰,所以沒有必要為了一件事沒做到盡善盡美而去自怨自艾。
三.為自己確定一個可行的目標
尋找一件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的事,然後去把它做好。這樣你自然會輕鬆起來,做起事來也會更有信心,同時你的創造力也會得到充分的發揮,隨之而來的工作成效不就呈現出來了嗎?人生有時真的好像一個萬花筒,在你不追求出類拔萃,而只是希望表現良好時,反而會取得出乎意料的結果。
2.就算人生可以重來,也不可能沒有遺憾
有個叫伊凡的青年,讀了契訶夫「要是已經活過來的那段人生,只是個草稿,如果可以重寫一次 ,該有多好」這段話,他寄了一封信給上帝,請求在他的身上做個「試點」。
上帝沈默了一會兒,看在契訶夫的名望和伊凡的執著份上,決定讓伊凡在尋找伴侶這事上試一試。
到了適婚年齡,伊凡碰上了一位絕頂漂亮的女孩,女孩也傾心於他,伊凡認為女孩很理想,很快便結成了夫妻。
不久,伊凡發覺女孩雖然漂亮,但她一說話就「結巴」,一做事就「出包」,兩人心靈無法溝通,他第一次把這段婚姻做為草稿毀了。
第二次伊凡的婚姻對象,除了絕頂漂亮以外,又加了絕頂能幹和絕頂聰明。可是,也沒多久,他發現這個女孩脾氣很壞,個性極強。聰明成了她諷刺伊凡的本錢,能幹成了她捉弄伊凡的手段。在一起他不是她的丈夫,倒像她的牛馬、她的器具。伊凡無法忍受這種折磨,他祈求上帝,既然人生允許有草稿,請准三稿。上帝笑了笑,也允許了。
伊凡第三次結婚時,他妻子的優點,又加上了脾氣特好這一條,婚後兩人非常恩愛,都很滿意。半年下來,不料嬌妻患上重病,臥床不起,一張病態黃臉很快抹去了年輕和漂亮,能幹如水中之月,聰明也一無是用,只剩下毫無魅力可言的好脾氣。
從道德角度看,伊凡應廝守終身;但從生活角度看,無疑是相當不幸的。人生只有一次,一次無比珍貴,他試探能否再給他一次「草稿」和「重寫」。上帝面有難色,但想到既然做為試點,最後還是寬容他再做修改。
伊凡經歷了這幾次折騰,個性已成熟,交際也老練,最後終於選到了一位年輕漂亮、能幹聰明、溫順健康、要怎麼好就怎麼好的「天使」女郎。他滿意極了,正想向上帝報告成果,向契訶夫稱道睿智,想不到「天使」竟臨時變卦,她瞭解到伊凡是一個朝三暮四、貪得無厭、連病中人也不體恤的浪蕩男人,於是,她向上帝提出解除婚約的要求。
上帝為難,但為了確保伊凡的試點,未允。
「天使」向上帝說,過去有很多人被伊凡做了草稿,如果試驗是為了推廣,難道我們就不能有一次草稿和重寫的機會嗎?
上帝理虧,無法自圓其說,最後只好讓伊凡也被做為草稿,被重寫一次。
同樣的涵義也表現在這樣的故事中:
麥克和一個愚笨的人由於一個意外的原因,同時得到了命運之神的眷顧。命運之神說:我給你們每一個人巨額獎金的機會。
麥克有額外的要求:我比那個愚笨的人更多理性、智力,我應該在最後比他富有。命運之神勉強答應了。愚笨的人果然有了橫財,寶馬香車,美人紅酒,曼聯的主場包個貴賓席位,巴黎的餐館備受尊敬,如此而已。中年以後,窮極無聊,成為賭場的常客。當錢所剩不多時,壽終正寢,結束了庸俗的一生。麥克則在死的前一天中了一億美元的彩卷,命運之神滿足了他的要求。
由於是上帝的試驗,麥克第二次和一個愚笨的人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於是他在原本要求的基礎之上再加上額外的要求:我要和那愚笨的人同樣在年輕時富有,而且應該在最後比他富有。命運之神要他收回請求未果,悲傷地答應了他。
兩個人同一天有了二億美元。愚笨的人毫無創造性地當即過上了物質主義的生活,麥克花了一天擬定他比愚人高妙千倍的花錢計畫。第二天,他死了。命運之神再次滿足了他的要求。
命運之神眷顧他們的第三次,麥克仔細思考了無缺憾的要求,以便使自己完全能佔愚笨之人的上風,他說:我要和他同樣在年輕時走運,終生比他有錢,而且長命百歲,這樣,才能對得起我的智慧。命運之神馬上允許了。
這次愚笨的人得到了三億美元,聰明的麥克則得到一個精神病醫生的護理。命運之神的一條準則據說是:「如果一個人處心積慮要把所有的好處都給自己,就有病了。」
正如故事中所講的那樣:「人生不能打草稿,即使允許你十次修改也不會沒有遺憾。」所以說,在生活中,人應該要面對現實,應該知道,毫無遺憾的生活也許是一種理想,也許是樹立在你生活道路上引導你向前挺進的動力,但卻不一定是你努力之後就能獲得的結果。這樣的道理其實簡單,但就是這樣的簡單道理,往往能夠讓你的生命變得更加精彩!
3.勇於面對無法改變的事實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情況。我們不妨愉快的把它們當作一種既成事實加以接受,並且耐心地去適應它。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焦慮來毀了自己的生活,甚至把自己搞得精神崩潰,憂鬱而終。
曾有人問一位沒有左手的殘疾人士:「少了一隻手會不會很難過?」那位殘疾人士說:「噢!不會,我根本就不會想到它。只有在要穿針線的時候,才會想起自己沒有左手。」其實我們人類,在無法改變環境的情況下,大部分都能讓自己慢慢來適應它。
布斯‧塔金德生前常說:「人生加諸於我的任何事情,我都能接受,除了眼瞎,那是我永遠也沒有辦法忍受的。」但命運之神專和他作對,在他六十多歲的時候,他的視力開始急劇下降,有一天,他的左眼再也看不到光明了。同時,他的右眼看東西也極為吃力,常感覺有黑斑在眼前晃動。
他最害怕的事情終於降臨到自己的身上。面對這「所有災難裡最難忍受的事」,塔金德自己都沒有想到他還能非常開心地活下去,有時甚至還能藉此幽默一下。以前,浮動的「黑斑」由於遮擋他的視線,總令他很難過,可是後來,當那些最大的黑斑從他眼前晃過的時候,他卻會微笑著說:「嘿,又是黑斑老爺來了,不知道今天這麼好的天氣,他要到哪裡去。」塔金德完全失明之後,他曾說:「我發現我能承受視力的喪失,就像一個人能承受別的事情一樣。要是我五種感官全都喪失了,我相信我還能夠繼續生存於自己的思想中,因為我們只有在思想裡才能夠看,只有在思想裡才能夠生活,無論我們能否明白這個問題。」
塔金德為了恢復視力,在一年之內接受了十二次手術,這在常人是很難忍受的,在他必須接受手術時,他竟還試著使大家開心,他說:「多麼妙啊,現代科學發展得如此之快,能夠在人的眼睛這麼細小的部位動手術。」一般人如果要在短時期內忍受十二次以上的手術, 可能早就被折磨得痛苦萬分,但塔金德卻十分樂觀。不幸教會他如何接受突發的災難,使他瞭解到,生命帶給他的一切他都能承受。由此使他領悟了約翰‧彌爾頓說的:「眼瞎並不令人難過,難過的是你不能面對眼瞎。」
如果發生的變故無論我們如何做也於事無補,這時我們可以嘗試改變自己。這是不是說,在碰到任何挫折的時候,我們都應該低聲下氣呢?當然不是如此,那樣就與宿命論者無異了。如果事情還有一點挽救的機會,我們就要爭取。可是當我們知道事情不可逆轉,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轉機時,我們只能讓自己接受既成的事實。
愛子是日本人,她們家世代以採珍珠為生,她有一顆珍珠是她母親在她離開日本赴美求學時給她的。在她離家前,她母親鄭重的把她叫到一旁,告訴她說:「當女工把沙子放進蚌的殼內時,蚌覺得非常的不舒服,但是又無力把沙子吐出去,所以蚌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抱怨,讓自己的日子不好過,另一個是想辦法把這粒沙子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共處。於是蚌開始把它的營養分一部分去把沙子包起來。當沙子裹上蚌的外衣時,蚌就覺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不再是異物了。沙子裹上的蚌成分越多,蚌越把它當作自己,就越能心平氣和的和沙子相處。」母親又對她說:「蚌並沒有大腦,它是無脊椎動物,在演化的層次上很低,但是連一個沒有大腦的低等動物都知道要想辦法去適應一個自己無法改變的環境,把一個令自己不愉快的異己,轉變為可以忍受的自己的一部分,人的智慧怎麼會連蚌都不如呢?」尼布林有一句有名的祈禱詞說:「上帝,請賜給我們胸襟和雅量,讓我們平心靜氣地去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請賜給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諸賜給我們智慧,去區分什麼是可以改變的,什麼是不可以改變的。」
美國著名教育家卡耐基的事業剛起步時,在密蘇里州舉辦了一個成年人教育班,並且陸續在各大城市開設了分部。他花了很多錢在廣告宣傳上,同時房租、日常辦公等開銷也很大,儘管收入不少,但在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發現自己錢都沒有賺到。由於財務管理上的欠缺,他的收入竟然只夠支出,一連數月的辛苦工作竟然沒有什麼回報。卡耐基很是苦惱,不斷地抱怨自己的疏忽大意。這種狀態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他整日裡悶悶不樂,神情恍惚,無法將剛開始的事業繼續下去。後來卡耐基去找中學時的老師喬治‧詹森。老師說:「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老師的這一句話如同晴天中的一聲驚雷,卡耐基的苦惱頓時消失,精神也振作起來。
「是的,牛奶被打翻而漏光了,怎麼辦?是看著被打翻的牛奶哭泣,還是去做點別的。記住,被打翻的牛奶已成事實,不可能被重新裝回瓶中,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出問題,然後忘掉這些不愉快。」這段話,卡耐基經常說給學生聽,也是在說給自己聽。
4.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在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有的人過得有滋有味?有的人卻活得枯燥乏味?生活也許是一支笛、一張鑼,吹之有音,敲之有聲。可是要讓構造不同的笛和鑼發出相同的曲調,這就要看你怎樣去吹去敲,怎樣去把握好生活的節奏和旋律。
有一個故事雖然簡單,但是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故事中講的是一個小男孩為了超越自己的影子,便飛快的奔跑。可是,不管他跑多遠、跑多快,影子總是在他的前頭。小男孩不但跑累了,而且心情也沮喪到了極點。後來,有人告訴他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只要面對太陽,影子就永遠在你身後。」
是啊,面對光明,陰影永遠在我們身後。人生在世,什麼樣的困難和挫折都可能會遇到,像失戀、破產、疾病、死亡等種種苦難,總是伴隨著生活中的人們。因此,我們常感到活得太累,肩上的擔子把我們壓得很疲憊,於是有人便停了下來,從此以後生活慢慢變得頹廢。
只有當你想到人世間不可能一帆風順,就像法拉第曾經說過:「拚命去爭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會成功。」在做事時,應考慮生活中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當身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境地時,不妨往好處想;當身處「安居樂業,風平浪靜」時,你不妨往壞處想。因為看到壞的一面,能贏得提前做好準備的時間;看到好的一面,會給你帶來黎明前的希望。
從前有一個國家,人們過著悠閒快樂的生活,因為他們有一位不喜歡做事的國王和一位不喜歡做官的宰相。國王沒有什麼不良嗜好,除了打獵以外,最喜歡與宰相微服私訪。宰相除了處理國務以外,就是陪著國王下鄉巡視,他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有一次,國王興高采烈的到大草原打獵,這次宰相沒有同行,只是隨從們帶著數十條獵犬,聲勢浩蕩。國王的身體保養得非常好,筋骨結實,而且肌膚泛光,看起來就有一國之君的氣度,隨從看見國王騎在馬上,威風凜凜地追逐一頭花豹,都不禁讚歎國王勇武過人!花豹奮力逃命,國王緊追不捨,一直追到花豹的速度減慢時,國王才從容不迫彎弓搭箭,瞄準花豹,嗖的一聲,利箭像閃電似的,一眨眼就飛過草原,不偏不移鑽入花豹的脖子, 花豹慘嘶一聲,倒臥在地。國王很開心,他眼看花豹躺在地上許久都毫無動靜,一時失去戒心,居然在隨從尚未趕上時,就下馬檢視花豹。沒想到,花豹就是在等待這一瞬間,使出最後的力氣,突然跳起來向國王撲過來。國王一愣,看見花豹張開血盆大口咬來,他下意識地用手擋了一下,心想:「完了!」還好,此時隨從及時趕上,立刻發箭射入花豹的咽喉,國王覺得小指一涼,花豹就重重的跌在地上,這次花豹是真的死了。
隨從忐忑不安地上前請罪,國王看看手,小指頭被花豹咬掉半截,血流不止,隨行的御醫立刻上前包紮。雖然傷勢不算嚴重,但國王的興致全沒了。本來國王還想找人來責駡一番,可是想想這次只能怪自己冒失,怪不得別人?所以悶不吭聲,大夥兒也黯然隨著國王回宮去了。
回宮以後,國王越想越不痛快,就找了宰相來飲酒解愁。宰相知道了這件事後,一邊舉酒敬國王,一邊微笑說:「國王啊!少了半截小指頭總比少了一條命來得好吧!想開一點,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國王一聽,悶了半天的心情終於找到發洩的機會。他凝視宰相說:「嘿!你真是大膽!你真的認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嗎?」
宰相發覺國王十分憤怒,卻也毫不在意的說:「國王,真的!如果我們能夠超越自我一時的得失成敗,確確實實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國王說:「如果我把你關進監牢,這也是最好的安排?」
宰相微笑說:「如果是這樣,我也深信這是最好的安排。」
國王說:「如果我吩咐侍衛把你拖出去砍了,這也是最好的安排?」
宰相依然微笑,彷彿國王在說一件與他毫不相干的事。「如果是這樣,我也深信這是最好的安排。」
國王勃然大怒,大手用力一拍,兩名侍衛立刻前來,國王說:「你們馬上把宰相推出去斬了!」侍衛愣住,一時不知如何反應。國王說:「還不快點,等什麼?」侍衛如夢初醒,上前架起宰相,就往門外走去。國王突然有點後悔,他大叫一聲說:「慢著,先抓去關起來!」宰相回頭對他一笑,說:「這也是最好的安排!」
國王手一揮,兩名侍衛就架著宰相走出去了。
過了一個月,國王養好傷,打算像以前一樣找宰相一塊微服私巡,可是想到是自己把他關入監牢裡,一時也放不下面子來釋放宰相,嘆了口氣,就自己獨自出遊了。
走著走著,來到一處偏遠的山林,忽然從山上衝下臉上塗著紅黃油彩的蠻人,三兩下就把他五花大綁,帶回高山上。國王這時才想到今天正好是滿月,這一帶有一支原始部落,每逢月圓之日就會下山尋找祭祀滿月女神的犧牲品。他哀嘆一聲,這下子真的是沒救了。其實心裡卻很想跟蠻人說:「我乃這裡的國王,放了我,我就賞賜你們金山銀海!」可是嘴巴被破布塞住,連話都說不出口。
此時,他看見自己被帶到一個比人還高的大鍋爐前,柴火正熊熊地燃燒著,頓時臉色慘白。當大祭司現身,當眾脫光國王的衣服,露出他細皮嫩肉的龍體,大祭司嘖嘖稱奇,認為找到了完美無瑕的祭品!
原來,今天要祭祀的滿月女神,正是「完美」的象徵,所以,祭祀的牲品醜一點、黑一點、矮一點都沒有關係,就是不能殘缺。就在這時,大祭司終於發現國王的左手小指頭少了半截,他忍不住咬牙切齒咒駡了半天,忍痛下令說:「把這個廢物趕走,另外再找一個!」脫困的國王大喜若狂,飛奔回宮,立刻叫人釋放宰相,在御花園設宴,為自己保住性命、也為宰相重獲自由而慶祝。
國王一邊向宰相敬酒說:「宰相,你說的真是一點也不錯,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被花豹咬一口,今天可連命都沒了。」
宰相回敬國王,微笑說:「賀喜國王對人生的體驗又更上一層樓了。」過了一會兒,國王忽然問宰相說:「我僥倖逃回一命,固然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可是你無緣無故在監牢裡蹲了一個月,這又怎麼說呢?」
宰相慢條斯理喝下一口酒,才說:「國王!您將我關在監牢裡,確實也是最好的安排啊!您想想看,如果我不是在監牢裡,那麼陪伴您微服私巡的人,不是我還會有誰呢?等到蠻人發現國王不適合拿來祭祀滿月女神時,誰會被丟進大鍋爐中烹煮呢?所以,我要為國王將我關進監牢而向您敬酒,您也救了我一命啊!」
5.拋開不切實際的幻想
從前,有個富人喜歡貴重的皮袍子和精美的食物。一天,他想炫耀自己的財富,便想做一件價值一千兩銀子的皮袍子。可是,沒有那麼貴重的毛皮,他就去和老虎商量,要剝牠們的皮,這個人的話沒有說完,老虎就逃入崇山峻嶺去了。一次,他又想辦一桌有羊肉的豐盛筵席,他又去和羊商量,要割牠們的肉。羊也一個個躲進了密林深處。就這樣,這個人謀算了很長時間,既沒有做成一件虎皮袍子,也沒有辦成一桌有羊肉的筵席。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讓你什麼都不敢想,什麼都不敢做。問題是在你想的時候,一要實際一點;二要敢想敢做。要知道,只會幻想的人沒有真正的機會。
有一位名叫西維亞的女孩,她的父親是波士頓有名的整形外科醫生,母親在一家聲譽很高的大學擔任教授。她認為她的家庭對她有很大的幫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從念中學的時候起,就一直夢寐以求地想當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她覺得自己具備這方面的才能,因為每當她和別人相處時,即使是陌生人也都願意親近她並和她聊天。她知道怎樣從人家嘴裡掏出心裡話,她的朋友們稱她是他們的「親密的隨身精神醫生」。她自己常說:「只要有人願給我一次上電視的機會,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為達到這個理想而做了些什麼呢?其實什麼也沒有!她在等待奇蹟出現,希望能一下子就當上電視節目的主持人。西維亞不切實際地期待著,結果什麼奇蹟也沒有出現。要知道誰也不會請一個毫無經驗的人去擔任電視節目主持人。而且節目的主管也沒有興趣跑到外面去搜尋不知底細,且無任何經驗的天才。
另一個名叫辛蒂的女孩卻實現了西維亞的理想,成了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辛蒂之所以會成功,就是因為她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切成功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她不像西維亞那樣有可靠的經濟來源,所以沒有白白地等待機會的出現。她白天去打工,晚上在大學的舞台藝術系上夜校。畢業之後,她開始謀職,跑遍了洛杉磯每一個廣播電台和電視台。但是,每個地方的主管對她的答覆都差不多:「不是要求謀職者必須已經有幾年工作經驗,就是乾脆回答說:我們不需要人。」
但是,她不願意退縮,也沒有等待機會自己出現,而是走出去尋找機會。她一連幾個月仔細閱讀廣播電視方面的雜誌,最後終於看到一則招聘廣告:北達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電視台招聘一名預報天氣的女孩子。
辛蒂是加州人,她不喜歡生活在北方。但是有沒有陽光,是不是下雨都沒有關係,辛蒂希望找到一份和電視有關的職業,她認為去哪裡作都行!她抓住這個工作機會,動身來到北達科他州。辛蒂在那裡工作了兩年,最後在洛杉磯的電視台找到了一個工作。又過了五年,她終於得到提升,成為她夢想已久的電視節目主持人。
為什麼西維亞失敗了,而辛蒂卻如願以償呢?
因為西維亞在十年當中,一直停留在幻想中,坐等機會,而辛蒂則是採取行動,最後,終於實現了理想。有人曾經問著名思想家布萊克:「您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成功的關鍵是什麼?」「多思多想!」布萊克回答。
有個人如獲至寶般的回到家中,開始整天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一動也不動,按照布萊克的指點進入「多思多想」的狀態。
一個月後,那個人的妻子找到布萊克,愁眉苦臉的向他訴說:「求你去看看我的丈夫吧,他從你這裡回去以後,就像中了魔一樣,整天躺在床上癡心妄想!」
布萊克趕去一看,只見那個人已經變得骨瘦如柴。他拚命掙扎著爬起來,對布萊克說:「我最近一直都在思考,甚至到了茶飯不思的地步,你看我離偉大的思想家還有多遠?」
「你每天只想不做,那你都思考了些什麼呢?」布萊克先生緩緩地問說。那人回答說:「想的東西實在太多,我感覺腦子裡都已經裝不下了。」「哦!我大概忘了提醒你一點:只想不做的人只能產生思想垃圾。成功像一個梯子,雙手插在口袋裡的人是永遠爬不上去的。」接著,布萊克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有一位滿腦子都是智慧的教授和一位文盲相鄰而居。儘管兩人地位懸殊,知識、性格更是有著天壤之別,可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是如何儘快發財致富。每天,教授都翹著二郎腿在那裡大談特談他的「致富經」,而文盲則在旁邊虔誠地洗耳恭聽。他非常欽佩教授的學識和智慧,並且按照教授的致富設想去付諸實際行動。幾年後,文盲成了一位貨真價實的百萬富翁。而那位教授呢?他依然是囊空如洗,還是每天在那裡空談他的致富理論。
要知道夢想終究是夢想,不邁步就想獲得成功,這種天上掉下禮物的事是不可能有的。
6.人生中的「撈魚」哲學
格萊斯是美國維斯卡亞公司的總裁。他十八歲時有一次在集市上看見一個老人擺了個撈魚的攤子,向有意撈魚者提供魚網,人們可以任意地從盆中撈魚,而撈起來的魚歸撈魚人所有。當然世界上沒有如此便宜的事情,那個魚網是用紙做的,所以很容易就破掉。
格萊斯也蹲下去撈起魚來,他一連撈破了三支魚網,一條小魚也沒撈到,心中十分懊惱。他看見老人眯著眼看自己,似乎在竊笑自己的愚蠢,便不耐煩的說:「老闆,你這網子做得太薄了,幾乎一碰到水就破了,那些魚怎麼撈得起來呢?」
老人回答說:「年輕人,你怎麼不想想?當你想要撈起魚時,你打量過你手中的魚網是否真有那能耐嗎?有追求不是件壞事,但是也要懂得瞭解你自己有沒有那個實力!」
「可是我還是覺得你的網太薄,根本就撈不起魚。」
老人沒有說話,接過他手中的魚網,一會兒就撈起了一條活蹦亂跳的小魚。
「年輕人,你還不懂得撈魚的哲學!這和人們追求事業、愛情和金錢是同一個道理。當沉迷於一個目標的時候,要衡量自己的實力!不要好高騖遠。」
拉利‧華特斯是一個卡車司機,他畢生的理想是飛行。他高中畢業後便加入了空軍,希望成為一位飛行員。很不幸,他的視力不及格,因此當他退伍時,只能看著別人駕駛戰鬥機從他家後院飛過,他只能坐在草坪的椅子上,幻想著飛行的樂趣。
一天,拉利想到一個法子。他到當地的軍隊剩餘物資店,買了一筒氦氣和四十五個探測氣象用的氣球。那可不是顏色鮮豔的氣球,而是非常耐用、充滿氣體時,直徑達四英尺大的氣球。
在自家的後院,拉利用繩子把大氣球繫在草坪的椅子上,他把椅子的另一端綁在汽車的保險桿上,然後開始給氣球充氣。
接下來他又準備了三明治、飲料和一支空氣手槍,以便在希望降落時可以打破一些氣球,好讓自己能夠緩緩下降。
完成準備工作之後,拉利坐上椅子,割斷繩子。當拉利割斷繩子,他並沒有緩緩上升,而是像炮彈一樣向上發射;他也不僅是飛到兩百英尺的高空,而是一直向上爬升,直到在一千英尺的高空!在那樣的高度,他不敢貿然弄破任何一個氣球,免得失去平衡,在半空中突然往下墜落。於是他停留在空中,飄浮了大約十四小時,他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樣回到地面。
終於,拉利飄浮到洛杉磯國際機場的上空。一架泛美航空飛機的機師看到後通知指揮中心,說他看見一個人坐在椅子上懸在半空,膝蓋上還放著一支空氣手槍。
洛杉磯國際機場的位置是在海邊,到了傍晚,海岸的風向便會改變。到那時拉利的命運就是死路一條,海軍方面知道後立刻派出一架直升機前去營救;但救難人員很難接近他,因為螺旋槳發出的風力一再把氣球吹得越來越遠。終於他們停在拉利的上方,垂下一條救生索把他慢慢的拉上去。
拉利一回到地面便遭到逮捕。當他被戴上手銬,一位電視新聞記者大聲問他:「華特斯先生,你為什麼會這樣做?」拉利停下來,瞪了那人一眼,滿不在乎的說:「人總不能無所事事。」
是的,人總不能無所事事,人生必須要有目標,必須要採取行動!但是,聰明的人知道,目標必須切合實際,行動也必須積極有效。
7.放下身價,路會越走越寬
有一位大學生,在校時成績很好,大家對他的期望也很高,認為他必定會成就一番大事業。
他是成就了一番事業,但不是在政府機關或在大公司有成就,而是賣蚵仔麵線賣出了成就。剛開始踏入社會時,他一直沒有找到工作,於是就向家人借錢,把一個賣蚵仔麵線的小店頂了下來。因為他對烹飪很有興趣,便自己當老闆賣起蚵仔麵線來。他的大學生身分曾招來很多不理解的目光,同時也為他招來不少生意。他自己反而從未對自己學非所用及高學低用產生過懷疑。
後來他賺了很多錢,他還是在賣蚵仔麵線,但也搞其他投資,錢賺得比一般人不知道多多少倍。
放下身價,路會越走越寬。如果他不去賣蚵仔麵線或許也會成就大事,但無論如何,他能放下大學生的身價,還是很令人佩服的。我們雖然不必學他非得去做類似的事情,但在必要的時候,確實也應現實一點。放下身價,就是要在特定的情況下以屈求伸。
人的「身價」是一種「自我認同」,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但這種「自我認同」也是一種「自我限制」,也就是說:「因為我是這種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種事」。而自我認同越強的人,自我限制便越厲害,千金小姐不願意和傭人同桌吃飯,博士生不願意當基層業務員,高階主管不願意主動去找下屬職員瞭解自己不懂的事情……他們認為,如果這麼做,就有失他們的身分。
其實這種「身價」只會讓人的路越走越窄,在非常時刻,如果還放不下身價,就會讓自己無路可走。像博士生如果找不到工作,又不願意當業務員,那只有挨餓了;如果能放下身價,那麼路將會越走越寬。
有一位留美的電腦博士,畢業後想在美國找一份理想的工作,由於他要求太高,結果好多家公司都不錄用他,思來想去,他決定收起所有的學位證明,以一種「最低身分」,再去求職。
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聘為程式人員,這對他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盤,但他仍幹得一絲不苟。不久,老闆發現他能看出程式中的錯誤,非一般的程式人員可比。這時他才拿出學士證,老闆給他換了個與大學畢業生對口的工作。
過了一段時間,老闆發現他時常能提出許多獨到有價值的建議,遠比一般的大學生要高明,這時,他又拿出了碩士證,老闆隨後又提升了他。
再過了一段時間,老闆覺得他還是比別人優秀,就約他詳談,此時他才拿出了博士證。由於老闆對他的水平已有了全面的認識,就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
所以說,人不怕被別人看低,而怕的恰恰是人家把你看高了。看低了,你可以尋找機會全面地展現自己的才華,讓別人一次又一次地對你刮目相看,你的形象會慢慢地提升起來;但被人看高了,剛開始讓人覺得你多麼的了不起,對你寄予了種種厚望,可是你隨後的表現讓人一次又一次地失望,結果是越來越被人看不起。
能放下身價的人能比別人早一步抓到機會,當然也就能比別人具有更多的成大事的資本。
如果我們想在社會上成就一番事業,那麼就要放下身價,讓自己回歸到普通人中。
維斯卡亞公司是二十世紀八○年代美國最為著名的機械製造公司,其產品銷往全世界,並代表著當今重型機械製造業的最高水準。許多人大學畢業後到該公司求職大多數遭到拒絕,原因很簡單,該公司的高技術人員爆滿,不再需要各種技術人才。但是令人垂涎的待遇和足以自豪、炫耀的地位仍然向那些有志的求職者閃爍著誘人的光環。
史蒂芬是哈佛大學機械製造專業的高材生。和許多人的命運一樣,在該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測試會上被拒絕申請,其實這時的用人測試會已經徒有虛名了。史蒂芬並沒有死心,他發誓一定要進入維斯卡亞重型機械製造公司。於是,他採取了一個特殊的策略:假裝自己一無所長。
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為該公司無薪提供勞動力,請求公司分派給他任何工作,他都不計任何報酬來完成。公司起初覺得這簡直不可思議,但考慮到不用任何花費,也用不著操心,於是便分派他去打掃工廠裡的廢鐵屑。
一年來,史蒂芬勤勤懇懇地重複著這種簡單勞累而無任何報酬的工作。為了餬口,下班後他還要去酒吧打工。這樣,雖然得到老闆及工人們的好感,但是仍然沒有一個人提到錄用他的問題。
二十世紀九○年代初,公司的許多訂單紛紛被退回,理由均是產品的品質問題,為此公司將面臨巨大的損失。公司董事會為了挽救頹勢,緊急召開會議商量對策,當會議進行很久卻未見眉目時,史蒂芬闖入會議室,提出要直接見總經理。
在會議上,史蒂芬把對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釋,並且就工程技術上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隨後拿出了自己對產品的改造設計圖。這個設計非常先進,恰到好處地保留了原來機械的優點,同時克服了已出現的問題。
總經理及董事會的董事們見到這個編制外的清潔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詢問他的背景以及現狀。史蒂芬當下即被聘為公司負責生產技術問題的經理。
原來,史蒂芬在做清掃工時,利用清掃時能到處走的特點,細心察看了整個公司各部門的生產情況,並一一做了詳細記錄,發現了所存在的技術性問題且想出了解決的辦法。為此,他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搞設計,獲得了大量的統計資料,為最後一展雄姿奠定了基礎。
所以說,「放下身價」比放不下身價的人在競爭上多了幾個優勢:能放下身價的人,他的思考富有高度的彈性,不會有刻板的觀念,從而能吸收各種資訊,形成一個龐大而多樣的資訊庫,這將是他成大事的本錢。
8.別輕視「卑微」的工作
美國一位大富商年輕時,曾在福特汽車公司助理柯金斯處任秘書。一天晚上,公司要發通知給所有的經理,事情緊急,在場職員都來幫忙。可是,這個年輕的秘書卻認為,做這種事情有失身分,他說:「我到公司來,不是來做套信封的事的。」柯金斯聽後大怒,說:「好吧,做這件事既然對你是一種侮辱,你現在可以馬上離開公司。」
他被炒魷魚後,試了不少工作,但四處碰壁,結果還是硬著頭皮回到福特公司。這次,他虛心了許多,對柯金斯說:「我在外面經歷了不少,卻總是希望回到這裡,你還要我嗎?」
「當然要」,柯金斯說,「因為你現在已經完全變了。」
可見,如果你被上司安置在不被人關注的位置上,特別是當你羽翼未豐的時候,那是你的幸運。因為這樣的位置很少被干擾,沒有競爭,你可以像參禪者那樣,潛心修行專業,修行處世之道,當然這種修煉對你以後的做人做事會有很大的幫助。總而言之,從卑微處起步,更益於立身。
現今,在日本民眾中廣為傳頌著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
許多年前,一位妙齡少女來到東京帝國酒店當服務生。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說她將在這裡正式步入社會,邁出她人生的第一步。因此她很激動,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做!可是她萬萬沒有想到,上司竟安排她洗廁所!洗廁所!說實話是沒人愛做,何況她從未做過粗重的活,細皮嫩肉,喜愛潔淨,做得了嗎?洗廁所時在視覺上、嗅覺上以及體力上都會使她難以承受,心理暗示的作用更使她忍受不了。當她用自己白皙細嫩的手拿著抹布伸向馬桶時,胃裡立刻「造反」,翻江倒海,噁心得幾乎要嘔吐出來,太難受了!而上司對她的工作品質要求特別高:必須把馬桶抹洗得光亮如新!
她當然明白光潔如新的含義是什麼,她當然更知道自己不適應洗廁所這一工作,真的難以實現光亮如新這一高標準的品質要求。因此,她陷入極度的困惑、苦惱之中,為此她也哭過。這時,她面臨著這人生第一步該如何走下去的抉擇:是繼續做下去,還是另謀職業?繼續做下去—太難了!另謀職業—知難而退吧?人生之路豈有退堂鼓可打?她不甘心就這樣敗下陣來,因為她想起了自己剛來時曾下過的決心: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馬虎不得!正在此關鍵時刻,同單位的一位前輩及時的出現在她面前,幫她擺脫了困惑、苦惱,幫她邁好了這人生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幫她認清了人生路應該如何走。而他並不是用空洞的理論去說教,只是親自給她做了個示範。
首先,他一遍遍地抹洗著馬桶,直到抹洗得光亮如新;然後,他從馬桶裡盛了一杯水,一飲而盡喝了下去!竟然毫不猶豫。實際行動勝過千言萬語,他告訴了她一個極為樸素而且非常簡單的真理:光亮如新,要點在於「新」,新則不髒,因為不會有人認為新馬桶髒,也因為馬桶中的水是不髒的,是可以喝的;反過來講,只有馬桶中的水達到可以喝的潔淨程度,才算是把馬桶抹洗得「光亮如新」了,而這一點已被證明是可以辦到的。
同時,他送給她一個含蓄的、富有深意的微笑,送給她一束關注鼓勵的目光。這已經夠用了,因為她早已激動得幾乎不能自持,從身體到靈魂都在震顫。她目瞪口呆、熱淚盈眶、恍然大悟、如夢初醒!她痛下決心:「就算一生洗廁所,也要做一名最出色的洗廁人!」
從此,她成為一個全新的、振奮的人;從此,她的工作品質也達到了那位前輩的高水準,當然她也多次喝過馬桶裡的水,為了檢驗自己的自信心,為了證實自己的工作品質,也為了強化自己的敬業心;從此,她漂亮地邁好了人生第一步;從此,她踏上了成功之路,開始了她不斷走向成功的人生歷程。
幾十年光陰一瞬而過,如今她已是日本一家著名商社的董事長,她的名字叫家田惠子。家田惠子(來過台灣)是從一個不被關注的職位上成長起來的。在那哩,她受到了鍛鍊,也經過了考驗,正是在這個卑微的位置上,她長成了參天大樹。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人的職業軌跡。
奧利勒是堪斯亞建築工程公司的執行副總,而在幾年前,他只是作為一名送水工被堪斯亞一支建築隊招聘進來的。
奧利勒並不像其他的送水工那樣把水桶搬進來之後就一面抱怨工資太少一面躲在牆角抽煙,他給每一個工人的水壺倒滿水並在工人休息時,纏著他們給自己講解關於建築的各項工作。很快,這個勤奮好學的人引起了建築隊長的注意。
兩週後,奧利勒當上了計時員。當上計時員的奧利勒依然勤勤懇懇地工作,他總是早上第一個來,晚上最後一個離開。由於他平常總是和有技術的工人請教,所以對所有的建築工作比如打地基、疊磚、灌泥漿等已經非常熟悉,當建築隊的負責人不在時,工人們總喜歡問他。現在他已經成了公司的副總,但他依然特別專注於建築專業的學習與累積。所不同的是他現在不僅可以從工人那裡得到幫助,同時也在一所大學的建築系上培訓班。他常常鼓勵大家學習和運用新知識,還常常擬計畫、畫草圖,向大家提出各種好的建議。只要給他時間,他可以把客戶希望他做的所有的事做好。
相信只要看了上面的故事的人,就再也沒有理由去輕視所謂「卑微」的工作,我們何不把它們當作磨礪自己的機會。
9.踏踏實實從小事做起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願望,夢想自己有朝一日能財源滾滾來,瀟灑地當大老闆。但大多數人終其一生,卻難以夢想成真。這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有些人賺錢太心急了。小錢不想賺想賺大錢,看不到小溪匯集在一起能積聚成大海。
日本明治時代有名的船舶大王河村瑞賢,年輕時好長一段日子無所事事,在家賦閒無聊。後來生活日漸拮据,他心想:「我不能這樣貧窮下去,應該幹一番事業出來。」於是他拿出少許錢給乞丐,叫他們到處去撿人家挑剩不要的蔬菜。然後賣給貧窮的勞工們。當他開始做這項生意時,不少人譏笑他,諷刺他,甚至有的朋友拒絕與他來往。而河村瑞賢根本不在乎這些。他認定這些小錢是他事業的全部基礎。
就這樣,沒過幾年,河村瑞賢靠這種「小生意」積攢了一大筆錢後,投資船舶事業,成為當時著名的船舶大王。
河村瑞賢正是用這種細緻、認真,不恥於從小事做起,不恥於賺小錢的做法,使他日後財源滾滾。如果我們抓住身邊的小錢,不讓賺錢的機會從身邊溜走,寞以利小而不為,由小錢到大錢,終有一天我們也是會擁有大錢的。
我們會經常聽到一些感慨:「我很想做成一件大事,讓父母和朋友對我刮目相看。可是我的運氣不好,一直也沒有碰上重大的事情,使我的才華得不到發揮。」這使我們想起古人的一句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是的,任何成功的人都是從小事做起的,一件小事看似不起眼,但卻有可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無數成功者的經歷證明:能做大事的人常常是那些不厭煩小事的人。
許多日本人都知道廣東人徐子安的「安記」粥店。徐子安原本是個船員,二十五歲的時候離開了家鄉廣東,來到日本。剛到日本的時候,他也曾經雄心勃勃,想做一番大事業。他把目光盯在日本著名的大老闆們身上,羡慕人家的機遇好,他祈禱自己也能找到幾件大事來做。可是,等待、尋覓了一段時間後,他認識到要做大事並不是那麼容易的,許多大事都是從小事開始的。於是,他決定從小事做起。
他發現日本橫濱的唐人街上住的多是華僑,就在那裡開了一家小小的粥店。賣粥能賺幾個錢?人們都笑他目光短淺,胸無大志。可是,徐子安卻幹得很起勁。他熬粥很有自己的方法。他先用豬骨頭、雞骨頭燉湯,再把湯過濾好備用。前一天晚上,他就把米洗好淘好,泡在湯中,第二天天還沒亮,大約清晨四點多他就起來開始熬粥。為了把粥熬好,需要用文火,並且長時間守在爐火邊,直到粥變成了泥糊狀才行。華僑們都特別喜歡徐子安的粥,每天早上八點鐘,徐子安的小粥店門前都排了長長的隊伍。苦心經營了三年後,徐子安積攢了一些資金,他把店面擴大了,還在三島設立了分店。
香港李嘉誠是赫赫有名的富商,但他的成功也是從做小事開始的。一九五○年,他用自己節衣縮食省下來的錢開設了一家專門生產玩具和家庭用品的小塑膠廠。剛開始,大家也嘲笑他,說他沒出息。的確,那家小工廠根本沒有為李嘉誠賺到錢,慘澹經營了幾年,李嘉誠也就賺了吆喝聲。但是,李嘉誠對這樣的小事始終孜孜不倦,做起來極為認真。通過鍛鍊,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二十世紀五○年代後期,李嘉誠終於抓住了機遇,取得非凡的成功。
還有印尼的林紹良,他如今已被人們稱為「亞洲的洛克菲勒」,但他的發達卻是從不起眼的小生意,經營雜貨店做起的。同樣,松下電器是從一個小電器修理店發展起來的,本田企業是從一個小修理廠成長壯大的。
日本有句諺語:「嘲笑一塊錢的人,會為一塊錢哭泣。」這說的就是小事的重要性。我們中國也有類似的至理名言。如:「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些都告訴人們,要想成就大事,就不要厭煩小事,任何大事業都是由小到大逐步發展起來的,大老闆的事業也不是天生規模就大。
當然,這裡的小事並不是指那些無關緊要、細枝末節的芝麻小事,而是指那些為了達到成功必須做的具體事,它和不分輕重緩急、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是兩回事。
在現今這個競爭的時代,想一下子功成名就非常不現實。大事業往往都是由做成一件件小事而成就的,在很多時候,往往是小事決定著我們的成敗。
10.每天做好一件事
有一位畫家,舉辦過十幾次個人展,參加過上百次畫展。無論參觀者多與否,有沒有獲獎,他的臉上總是掛著開心的微笑。
在一次朋友聚會上,有一位記者問他:「為什麼每次看到你,你都這麼開心呢?」
他微笑著反問記者:「我為什麼要不開心呢?」
爾後,他講了他兒時經歷過的一件事情:
「在我小的時候,興趣非常廣泛,也很好強。畫畫、拉手風琴、游泳、打籃球,樣樣都學,還必須都拿第一才行。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於是,我悶悶不樂,心灰意冷,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有一次我的期中考試成績竟排到全班的最後幾名。
父親知道後,並沒有責駡我。晚飯之後,父親找來一個小漏斗和一堆玉來種子,放在桌子上。告訴我說:今晚,我想給你做一個試驗。父親讓我雙手放在漏斗下面接著,然後撿起一粒種子投到漏斗裡面,種子便順著漏斗滑到了我的手裡。父親投了十幾次,我的手中也就有了十幾粒種子。然後,父親一次抓起滿滿一把玉米粒放到漏斗裡,玉米粒相互擠著,竟一粒也沒有掉下來。父親意味深長地對我說:這個漏斗代表你,假如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每天你就會有一粒種子的收穫和快樂。可是,當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擠到一起來做,反而連一粒種子也收穫不到了。
這二十多年來了,我一直銘記著父親的教誨:『每天做好一件事,坦然微笑地面對生活。』」
義大利人盧西亞諾‧帕瓦羅狄,是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他在回顧自己走過的成功之路時,他說:
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的父親,一個麵包師,就開始教我學習歌唱。他鼓勵我刻苦練習,培養嗓子的功底。後來,在我的家鄉義大利的蒙得納市,一位名叫阿利戈‧拉的專業歌手收我做他的學生,那時,我還在一所師範學院上學。在畢業時,我問父親:「我應該怎麼辦?是當教師還是成為一個歌唱家?」
我父親這樣回答我:「怕瓦羅狄,如果你想同時坐兩把椅子,你只會掉到兩個椅子之間的地上。在生活中,你應該選定一把椅子。」
最後,我選擇了唱歌。經過七年的學習,終於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之後我又用了七年的時間,才得以進入大都會歌劇院,現在我的看法是:不論是砌磚工人,還是作家,不管我們選擇何種職業,都應有一種奉獻精神。堅持不懈是關鍵,選定一把椅子吧。
在自然界,每一個物種都在發展和加強自己的新特徵以求適應環境,獲得生存空間。生命的演化如此,生活和事業的發展也是如此,社會對個人的知識和經驗不斷提出了更高、更廣、更深的要求。泛泛地瞭解一些知識和經驗是遠遠不夠的,樣樣都會一點點的人往往會失去許多成功的機會。許多有前途、有思想的年輕人,一開始無法果斷地選擇一個正確的方向,無法持之以恆地走下去,結果一直到老年依然還徘徊不定。一位著名的企業家說:「萬事通在我們那個年代還有機會施展,但如今已一文不值了。」企圖掌握幾十種職業技能,還不如精通其中一兩種。什麼事情都知道些皮毛,還不如在某一方面懂得更多,理解得更透徹。我們必須不斷地加強和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依靠訓練強化自己的專業地位,直到比自己的同行知道得更多。如果自己無法比他人做得更好,就別想超越他人,就無法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
這種核心能力的取得需要在職業生涯中做出「正確的選擇」,需要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許多生活中的失敗者幾乎都在好幾個行業中艱苦地奮鬥過,如果他們的努力能固定在一個方向上,就足以使他們獲得很大的成功。
其實,許許多多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的人,恰恰因為缺乏最後跨入成功門檻的勇氣而功敗垂成。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應該精通它,這是成功的一種秘密武器。現在,最需要做到的就是「精通」二字。掌握自己職業領域的更多問題,使自己比他人更精通,我們就有可能比其他人有機會得到提升和發展。
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在探討個人努力與成功的關係時說:「我在一段時間內只會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但我會徹底做好它。」
梭羅說:」判斷一個人的學識,就要看他主動把事情弄清楚的程度。」羅盤指針在被磁化之前所指的方向是不確定的。只有在被磁石磁化具有特殊屬性之後,才成為羅盤。同樣,一個人一開始可能確定不了自己的方向,但是他最終必須確立一個自己發展的空間,並且要非常精通,只有這樣,淵博的知識對其發展才大有裨益。
11.及時調整自己的方向
有一句阿拉伯諺語:「跋足而不迷路的人,勝過健步如飛而誤入歧途的人。」古希臘有個寓言:一頭驢聽到了蟬唱歌的聲音很好聽,便頭腦發熱,要向蟬學習發音的方法。於是蟬就說:「你首先必須學我一樣,每天以露水充饑。」那隻昏了頭的驢便照著蟬的話去做了,結果餓得倒在地上再也起不來了。
我們早已耳聞了許多像是「成功在於堅持」、「堅持就是勝利」、「成功屬於鍥而不捨的人」之類的話。誠然,這些都是實踐證明的真知灼見,但卻容易給一些思想單純、片面的人造成錯覺,他們認為僅有癡迷、堅持就夠了。事實上,這種錯覺又是十分愚蠢可笑的,正如那隻堅持以露水充饑的驢一樣,最終落了個餓死的下場。
歌德年輕時立下的志向是成為一個聞名世界的畫家。為此,他一直沉溺於那變幻無窮的色彩世界中而不能自拔,他也為此付出了長達十年的時間,卻收效甚微。在他四十歲那年,他遊歷義大利時,看到了真正的造型藝術傑作後,他終於恍然大悟過來:自己在這方面是難有成就的。他痛苦地做出了抉擇:放棄繪畫,轉攻文學。經過不斷的努力和摸索,歌德最終成為一名偉大的詩人。晚年的歌德在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時,曾現身說法,告誡青年要面對現實。
縱觀古今,似乎大多數人早期的自我設計都有一定盲目性:馬克思曾經想當詩人,魯迅曾去日本學醫,安徒生想當演員,高斯曾想當作家,但他們比常人高明的地方在於:他們能及時面對現實的調整自己奮鬥的方向。
那麼怎樣識別盲目的自我設計呢?最有效的鑒別方法就是價值。歌德就是意識到十多年的努力毫無價值,才斷定自我設計有誤的。這需要一個過程,甚至是一個痛苦的、付出艱辛代價的探索過程。歌德感慨的說:「要發現自己是多不容易,我差花了許多寶貴的光陰。」他又告誡後人說:「這需要很大的神智清醒,人只有經歷歡喜和苦痛,才能懂得什麼應該追求和什麼應該避免。」
各行各業的不同,需要的素質與才能也不同。如果我們不瞭解這一點,沒有能把自己的所長運用起來,你所從事的行業需要的素質和才能正是你所缺乏的,那麼,你將會自我埋沒。反之,如果你有自知之明,善於運用自己從事你最擅長的工作,你就具備獲得成功的可能性。
遺傳學家經過研究認為:人的正常的、中等的智力由一對基因所決定。另外還有五對次要的修飾基因,它們決定著人的特殊天賦,起著降低智力或升高智力的作用。一般說來,人的這五對次要基因總有一兩對是好的。也就是說,一般人總有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具有良好的天賦與素質。
湯姆遜由於「那雙笨拙的手」,在處理實驗工具方面感到很煩惱,因此他的早年研究工作偏重於理論物理,較少涉及實驗物理,並且他找了一位在做實驗及處理實驗故障方面有驚人能力的年輕助手,這樣他就避免了自己的缺陷,努力發揮了自己的特長。珍妮‧古道爾清楚的知道,她並沒有過人的才智,但在研究野生動物方面,她有超人的毅力、濃厚的興趣,而這正是幹這一行所需要的。所以她沒有去攻數學、物理學,而是去了非洲森林裡考察黑猩猩,終於成為一位有成就的生物學家。
所以,每一個人都應該努力根據自己的特長來設計自己,量力而行。根據自身的環境、條件、才能、素質、興趣等,確定正確方向。不要埋怨環境與條件,應努力尋找有利條件;不能坐等機會,要自己創造機會。我們不僅要善於觀察世界,善於觀察事物,也要善於觀察自己,瞭解自己。
12.找到適合自己發揮的舞台
在原始的森林裡,到處都生長著高大挺拔的喬木,如葉形橢圓的喃木、葉子對生的梓樹、可防蟲蛀的樟樹、可做染料的櫟樹等等。它們枝繁葉茂,遮天蔽日,令人望而生畏。
有一種善於飛騰、跳躍的靈猿,生活在這原始森林裡,恰似如魚得水。牠們在這些又粗又直的喬木之間輕盈敏捷的攀爬,時而躍上,時而落下,不時還會扯住一根藤蔓,盪到另一棵大樹上去小憩片刻。牠們在森林裡嬉戲玩耍,逍遙自得,神氣活現,好不威風,儼然就像這深山老林中的君王一般,誰也奈何不了牠們。由於牠們的身體十分靈巧,行蹤無定,就算是神射手恐怕也沒有辦法去射殺牠。
然而,若是將這群靈猿趕到一片荊棘叢生的灌木林中去生活,那就會變成另外一番景象了。那裡儘是生有長刺的柘樹、滿身棘刺的酸棗、味道酸苦的枳樹等等。在這些渾身長刺的灌木叢中,靈猿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牠們無樹可攀,無枝可跳,善於騰躍的本領無法施展,稍有行動,往往就會被繁枝利刺紮得疼痛難忍,真可謂是危機四伏。因此,牠們只能小心謹慎地在林間東張西望,左顧右盼,戰戰兢兢地爬行,全身緊張得直打哆嗦,好不悽惶!
每一個人要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特長,需要為自己尋找舞台。如果沒有找到自己的舞台,那麼即使是天才,也很有可能被埋沒。歷史上就有許多被埋沒的天才,不是因為他們的才能不濟於事,而是他們無法找到發揮才能的地方。很多天才自命清高,對世俗的一切表示厭惡,最後自己也並沒有取得什麼傲人的成績,相反因為無法合群,而倍感苦悶。對於我們來說,固然要培養自己的才華,但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發揮的舞台。
從小到大,比特做什麼事都比別的孩子慢半拍,同學譏笑他笨,老師說他不努力,無論他怎麼試圖去做好,去改變自己,他總是也做不好。直到比特上了九年級後,才被醫生診斷出患有動作障礙症。高中畢業時,比特申請了十所最一般的學校,心想怎麼也會有一所學校錄取他。但直到最後,他連一張通知書也沒有收到。
後來,比特看了一份廣告,上面寫著:「只要交繳交二百五十美元,保證可以被一所大學錄取。」結果他付了二百五十美元,有一所大學真的給他寄來了錄取通知書。看到這所大學的名字,比特即刻想起了幾年前,一份報紙上寫著有關這個大學的文章:「這是一所沒有不及格的學校,只要學生的家裡有錢,沒有不被錄取的。」當時比特只有一個信念:「我要用未來去證實這個錯誤的說法。」在這個大學上了一年後,比特就轉到另一所大學,大學畢業後,他進入了房地產行業。三十五歲時,他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房地產公司。從此,在美國的四個州,他建造了很多公寓,擁有九千家連鎖店,資產數億美元。後來,比特又進入到銀行業,當起了總裁。
一個「笨」孩子,他是怎麼走向成功的呢?下面三點就是比特自己講述的:
第一,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強的一項,有人會寫,有人會算;對有些人是難的,對另一些人簡直容易的像「小菜一盤」。我想強調的是:一定要做最適合自己的事情,不要迎合別人的口味而去做一件不屬於自己,但是又要付出一生代價的困難事。
第二,我非常幸運有如此諒解我、對我容忍又耐心的父母,如果有一個試題,別人只花幾分鐘,而我必須用二個小時完成的時候,我的父母從來不會因此而責罵我。對於我的父母來說,只要自己的兒子盡力而為了,就是他們的目的。
第三,我從不跟自己的同學競爭,如果我的同學又高又大,跑得很快,而我又小又矮,為什麼一定要跟他們比呢?知道自己在哪裡可以停止,這非常重要。我也曾經問過自己千百次,為什麼別人可以學習得輕鬆?為什麼我永遠回答不了問題?為什麼我總是不及格?當知道自己的病症以後,我得到了專業人士的關愛和解釋。
理解自己和理解周圍環境,是非常重要。所以說,一定要做最適合自己的事情,不要迎合他人的口味去做一個不屬於自我的「難事」。
大學畢業後的前幾年中,小王幾乎每年換一個工作。先是在辦公室當文書處理,一年後覺得賣保健食品挺賺錢的,就去一家生物製藥公司做推銷員。沒幹多久,保健食品就不景氣,這時有位朋友拉小王去一家營銷策劃公司,月薪能開到四萬元,小王第二天就去報到上班。在這家營銷策劃公司工作了一年,收入雖然較以前多了不少,但離成為真正的富人的目標還有很大的距離。一次偶然的機會,小王碰上一位多年不見的老同學,他開了一家貿易公司,從很多地方盡了一些熱門商品,由於「錢」景誘人,小王於是又加盟了他的貿易公司。幹了半年,公司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小王又去了一位朋友開的廣告公司……
直到三十歲過後,漂泊的他才安定下來。其實,這也是不少年輕人常有的毛病。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像小王這樣的人不少。許多人在年輕時有著強烈的追求,總是不甘於自己的現狀,於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在工作和事業中頻繁地變換,但到最後還是沒找到適合自己施展才華的舞台,當然也就一事無成。
有時,我們不妨問問自己:我們這樣能做成什麼呢?每次只要看到別的公司能賺到比現在公司更多的錢,我們就欣然前往,但忙到最後,雖賺了些小錢,生活得到了些許改善,還是一事無成。在任何一個行業中我們都沒有打下堅實的根基,培養起自己的資源。當回過頭來看,當年曾並肩奮鬥過的同事,許多都在原來的領域成名成家了,我們卻只是改善了伙食標準而已。
經濟上的窘迫會促使人們做出急功近利的抉擇,但一個想有所成就的人一定要在心中弄清楚:自己適合於做什麼,哪個領域、哪個職位才是自己終生事業的所在。
第一章 拋棄幻想,面對現實
做人要學會面對現實,拋棄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愛默生曾告誡我們:當一個人年輕時,誰沒有幻想過?幻想是青春的標誌。但是,請記住,人總歸是要長大的。天地如此廣闊,世界如此美好,等待我們的不僅僅是需要一對幻想的翅膀,更需要一雙踏踏實實的腳!
1.沒有人能夠做到盡善盡美
美國現代大畫家路西歐‧方達,早年畫油畫時受到很大的挫折。那時,認識他的人都說他不是那塊料,要他轉行。為此他的心情非常沮喪,總覺得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但他卻很想畫出一幅人見人愛的畫。經過幾個月的辛苦努力,他畫好了他的作...
作者序
【前言】
做人,認清現實是最重要的。自視清高的人隨處可見,這些人往往認為自己是天才,能夠發大財,懷抱著理想要有所作為,但嚴酷的現實卻難以讓人如願。對現實的清醒認識是對虛妄想像的折磨。做事要理智一些,這樣,在結果到來的時候才會心平氣和。志當存高遠,但不能高不可及,做事的時候,期望值不要太高。缺乏經驗的決斷往往是錯的,明智是療治各種愚行的最好方法。認清你的活動範圍和自身所具備的條件,並設法使自己的設想符合事實,才有走向成功的可能。
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現實呢?
——做人,要拋棄不切實際的幻想。想一夜致富,迅速成功,那只不過是幻想而已;成功是需要一步一步的累積,而不是從幻想中取得的。
——做人,要學會適應。適應社會、適應環境、適應他人,這是做事業、謀生存的基礎。
——做人,要知足常樂。懂得知足,才能懂得如何享用你所擁有的。
——做人,要懂得放棄。學會了放棄,才擁有一份成熟;人的一生,需要放棄很多的東西。
——做人,要善於改變。生活的大河無時無刻不在滾滾向前,所以,善於改變,才是我們尋求生存和發展的必經道路。
【前言】
做人,認清現實是最重要的。自視清高的人隨處可見,這些人往往認為自己是天才,能夠發大財,懷抱著理想要有所作為,但嚴酷的現實卻難以讓人如願。對現實的清醒認識是對虛妄想像的折磨。做事要理智一些,這樣,在結果到來的時候才會心平氣和。志當存高遠,但不能高不可及,做事的時候,期望值不要太高。缺乏經驗的決斷往往是錯的,明智是療治各種愚行的最好方法。認清你的活動範圍和自身所具備的條件,並設法使自己的設想符合事實,才有走向成功的可能。
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現實呢?
——做人,要拋棄不切實際的幻想。想一夜...
目錄
第一章 拋棄幻想,面對現實
1.沒有人能夠做到盡善盡美
2.就算人生可以重來,也不可能沒有遺憾
3.勇於面對無法改變的事實
4.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5.拋開不切實際的幻想
6.人生中的「撈魚」哲學。
7.放下身價,路會越走越寬
8.別輕視「卑微」的工作
9.踏踏實實從小事做起
10.每天做好一件事
11.及時調整自己的方向
12.找到適合自己發揮的舞台
第二章 學會適應,融入環境
1.生活總是會不公平的對待你
2.無法改變就要學會適應
3.改變自己對環境的態度
4.壓力有時是一種助力
5.人生在世,總是會遇到諸多風雨和磨難
6.怨天尤人,你也不會過的更好
7.消除多餘的憂慮
8.任何磨礪都是有益的
9.從「過去」走出去
10.不要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
11.逃避不能解決問題
第三章 適可而止,懂得知足
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安於現狀並不是固步自封
3.豁達是生命最完美的色彩
4.珍惜你已經擁有的一切
5.貪得無厭是一種病
6.保持一顆平常心
7.快樂的底線
8.禍出「不知足」
9.不作無謂的比較
第四章 選擇理性,勇於放棄
1.適可而止,知難而退
2.人生要懂得學會認輸 3.該放手時就要放手
4.學會接受「失去」
5.有所失必有所得
6.兩害相權取其輕
7.拿得起,放得下
第五章 保持彈性,進退自如
1.能上還要能下
2.人生應該知所進退
3.人在屋簷下一定要低頭
4.主動「示弱」的藝術
5.要經受的住「委屈」
6.好漢要吃眼前虧
7.藏巧是一種智慧
8.裝聾作啞的策略
第六章 因時而制,因變而變
1.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2.換一個角度思考
3.改變要從自己開始
4.敢於打破常規
5.拋棄舊的枷鎖
6.不按常理出牌
第一章 拋棄幻想,面對現實
1.沒有人能夠做到盡善盡美
2.就算人生可以重來,也不可能沒有遺憾
3.勇於面對無法改變的事實
4.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5.拋開不切實際的幻想
6.人生中的「撈魚」哲學。
7.放下身價,路會越走越寬
8.別輕視「卑微」的工作
9.踏踏實實從小事做起
10.每天做好一件事
11.及時調整自己的方向
12.找到適合自己發揮的舞台
第二章 學會適應,融入環境
1.生活總是會不公平的對待你
2.無法改變就要學會適應
3.改變自己對環境的態度
4.壓力有時是一種助力
5.人生在世,總是會遇到諸多風雨和磨難
...
商品資料
出版社:喬木書房出版日期:2017-07-14ISBN/ISSN:978986946752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