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別再轉傳錯誤的健康知識!
日本最親民的「六號通診療所」所長
So-net部落格‧健康類榜首的人氣醫師、醫學博士 石原藤樹
告訴您關於
飲食與健康食品、孩子的醫療、常見病症與吃藥
最容易出現的錯誤知識
以及真正醫界認可的應對之道
作者簡介:
石原藤樹
(Ishihara fujiki)
一九六三年出生於日本東京都涉谷區。日本信州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研究所畢業。醫學博士。
研究領域為胰島素分泌、鈣質代謝。臨床方面主修糖尿病、內分泌、循環器官。曾任信州大學醫學系老年內科(內分泌內科)助教,經歷身心內科、小兒科實習後,一九九八年起,擔任「六號通診療所」所長。看診之餘,幾乎每日更新醫療部落格──「六號通診療所所長部落格」(http://rokushin.blog.so-net.ne.jp),對於醫療諮詢亦有廣泛的回應。除此之外,另擔任東京醫科大學區域醫療合作教授。並為日本基礎醫療(Primary Care)學會會員、醫師會認證產業醫師、醫師會認證運動休閒醫師、糖尿病協會療養指導醫師。
「六號通診療所所長部落格」
http://rokushin.blog.so-net.ne.jp
章節試閱
屬於銀杏種的銀杏,幾乎是只有日本人才吃的食物。在日本的飲食裡,它是擔任配角的優秀食材,但是千萬不能吃太多了,尤其是孩童更請特別留意。
食用銀杏的習慣,只能在日本與部分東亞地區看到。然而銀杏攝取過量,其實會發生嘔吐、痙攣等中毒症狀。
也或許人們從以前就知道,所以留傳了一種說法──「吃銀杏的顆數,不可超過當下自己的年紀」。
一八八一年時,已經有孩童因為銀杏中毒而死亡的案例報告,文獻還使用了有趣的標題──《其實銀杏含有大量的氫氰酸啊?》
食用銀杏造成死亡的案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有許多報告提出。這個部分可以認定是當時的糧食供需所造成的現象。一九六○年之後雖然減少,但是病例報告仍然時有所聞,最近《日本急救醫學會雜誌》還有案例報告指出,有人一口氣吃了六十顆銀杏,引發嘔吐、暈眩等中毒症狀,因而緊急住院。
只不過銀杏中毒的案例,似乎有八成是孩童,尤其是三歲以下的孩童居多。
大致來說,孩童一次食用七顆以上,成人一次食用四十顆以上,在食用之後的六個小時之內即發生中毒症狀。由此可知,「不可以吃超過自己年紀的顆數」的古早智慧,其實相當正確。
銀杏為什麼會引發中毒呢?
解開個中原因的是日本和田啟爾教授的團隊,他們的論文發表在一九八五年日本藥學會發行的英文醫學刊物上。
銀杏果裡面含有名為MPN的物質,這個物質的構造和維生素B6相似。一般認為,腦部的興奮類神經傳導物質麩胺酸(Glutamic Acid)會藉助維生素B6的力量,轉換為抑制類的傳導物質GABA,但是和維生素B6相似的MPN卻會對此造成妨礙,結果就導致腦部的麩胺酸過剩,引發痙攣等腦部興奮症狀。
當體內的維生素B6越是不足的時候,銀杏的毒性就越強烈,因此,即使是同量的銀杏,在營養不良的狀態下,會更容易發生中毒的情形。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銀杏中毒的案例增加,一般認為原因可能就在於食物不足,採收銀杏食用的人增加,再加上營養狀態原本就不佳、維生素B6不足的緣故。
治療方式除了採取點滴之類的全身管理,注射具有維生素B6活性的PLP物質也被視為有效的方式。
請千萬注意,不要食用過量的銀杏。不要給學齡前的孩童食用是最安全的做法,即使是大人,最好也不要超過三十個。尤其是營養狀態不佳的時候食用,特別危險。
把銀杏當成日本料理的配色食材,和主食材一起享用吃上幾個,我認為這是最安全而聰明的食用方式。
屬於銀杏種的銀杏,幾乎是只有日本人才吃的食物。在日本的飲食裡,它是擔任配角的優秀食材,但是千萬不能吃太多了,尤其是孩童更請特別留意。
食用銀杏的習慣,只能在日本與部分東亞地區看到。然而銀杏攝取過量,其實會發生嘔吐、痙攣等中毒症狀。
也或許人們從以前就知道,所以留傳了一種說法──「吃銀杏的顆數,不可超過當下自己的年紀」。
一八八一年時,已經有孩童因為銀杏中毒而死亡的案例報告,文獻還使用了有趣的標題──《其實銀杏含有大量的氫氰酸啊?》
食用銀杏造成死亡的案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有許多報告提出。這個部...
作者序
如果想防癌,究竟該怎麼做才好呢?
當你想到這個問題,上網查一下,螢幕上立刻湧現了為數眾多的健康知識。打開電視,保健節目遍地開花,報紙及雜誌也少不了健康方面的訊息。
但是,倘若試著摘錄預防癌症的方式,應該馬上就會發現其中充滿了相當多矛盾的訊息。
二○一一年福島核電廠發生意外事故的時候,因為核電廠大量外洩了放射性碘,罹患甲狀腺癌的人是否增加,成了討論的議題。
碘是甲狀腺荷爾蒙的材料之一,它是一種富含於昆布及海帶芽等海藻類的礦物質。攝取這些食物,並被身體吸收後的碘,主要集中在甲狀腺。倘若食物及空氣中含有放射性碘,甲狀腺將因此受到輻射的污染,因此一般人會認為甲狀腺癌可能有增加的傾向。
然而,關於如何預防甲狀腺癌,當時有正反兩派的意見:一派認為,最好大量攝取碘;另外一派則認為,不攝取碘才能預防甲狀腺癌。
遭受輻射污染而引發的甲狀腺癌,據說大多發生在孩童身上,因此,家中有小孩的父母家長,恐怕不只是擔心自己,同時也擔心孩子,煩惱得不知該如何是好。
攝取碘,究竟是預防甲狀腺癌,還是剛好相反,反而增長了甲狀腺癌呢?
只要了解正確的醫學知識,得到答案其實非常簡單。
只要碘的一日攝取量(以成年人為例)在一百五十微克到一千五百微克之間,甲狀腺癌既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
因為味付海苔兩片就大約一百五十微克,所以不用刻意攝取也不會不足。每天只要有吃昆布高湯燉煮的食物、喝味噌湯,很可能隨便就超過一千五百微克。
在這個區間之上與之下,理論上甲狀腺癌就可能會增加。
碘一旦過剩,可能引發甲狀腺發炎,倘若攝取更大量(五千微克以上,一千微克等於一毫克),要進到甲狀腺的碘將被阻斷,形成甲狀腺機能低下。使用碘來預防放射線造成甲狀腺癌的想法即在於,暫時讓大量的碘進到體內,便得以阻斷外來的放射性碘。但是這終究是暫時性的措施(通常僅限一次),倘若長期下去,當然將導致甲狀腺機能低下的情況繼續存在的結果。
反之,倘若碘不足,同樣會造成甲狀腺機能低下,而甲狀腺受到刺激,有誘發癌症的可能性。
不過這畢竟是成年人的案例,孩童方面沒有正確的數據。但是從以往諸多研究來看,可知孩童與成年人有相同的傾向。
不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一味說碘危險,海藻一概不吃,或者是反過來每天只顧著吃海藻,將會因為「錯誤的健康知識」而使身體出現不良影響。
其他還有很多相同的情況。
「鈣質攝取越多,越有益健康。」「孩子發燒絕對不要用退燒藥!」「不攝取碳水化合物,讓你瘦得健康,而且不罹患糖尿病。」
閱讀本書,各位將清楚知道,這一類的「常識」經常有陷阱存在。用斷言的方式談論
這些常識的專家或媒體,大有問題。
那麼,他們為什麼傳遞這一類容易混淆的片面訊息呢?因為他們只以單一的論文或報告為根據。
如果不從綜合性的角度來思考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將無法得到健康知識的答案。科學訊息必須經過重重累積,不能單憑某項研究結果即視它為既定的事實。報紙或電視等媒體上,每天都有像是得到劃時代新知般的報導,只不過它終究只是一項報告而已,所以當然存在著出錯的可能。想要得到正確的知識,必須參看截至目前為止的諸多結果,從綜合性的觀點檢討該結果,而後導出結論。
換言之,想要得到正確的健康資訊,必須具備醫療資訊的綜合分析能力。
但是以一般讀者為對象的醫療相關書籍,大多恣意選擇單一文獻,然後牽強附會地導出結論。雖然不是錯誤的資訊,但卻是非常偏頗的結論。
我在東京涉谷區的幡之谷,在以內科為主的診所裡,擔任所長一職,從事基層醫療工作已經十六年的時間。在此之前,我在大學附設醫院從事臨床與研究的工作。對於醫療資訊氾濫的現況,我感到憤怒。十年來,我每天閱讀一流的重要醫學論文,並且在我每天更新的部落格裡,介紹部分內容。
本書即從醫療資訊綜合能力的觀點,分析充斥街頭巷尾的健康知識,我希望將目前被視為最正確的訊息,傳達給各位。
為了不被錯誤的健康知識害死,請培養正確的健康知識。
如果想防癌,究竟該怎麼做才好呢?
當你想到這個問題,上網查一下,螢幕上立刻湧現了為數眾多的健康知識。打開電視,保健節目遍地開花,報紙及雜誌也少不了健康方面的訊息。
但是,倘若試著摘錄預防癌症的方式,應該馬上就會發現其中充滿了相當多矛盾的訊息。
二○一一年福島核電廠發生意外事故的時候,因為核電廠大量外洩了放射性碘,罹患甲狀腺癌的人是否增加,成了討論的議題。
碘是甲狀腺荷爾蒙的材料之一,它是一種富含於昆布及海帶芽等海藻類的礦物質。攝取這些食物,並被身體吸收後的碘,主要集中在甲狀腺。倘若食物及空氣中含...
目錄
前言
第1章 關於生活:新聞中沒告訴你的事
1為了減重而游泳,增加猝死的危險性!
2手機成為致癌的原因?
3「藍光」真的會傷眼睛嗎? .
4戒菸也有損害健康的可能!
5蛀牙多反而不容易罹患癌症的驚人原因!
6「休肝日不具任何意義!」是正確的看法嗎?
7男性更年期障礙,需要治療嗎?
專欄 頭頂部位的毛髮變得稀疏,可能有心臟病
第2章 關於飲食:食物的防癌、致癌與減肥
8誒!一天吃一盒納豆會導致肝癌?
9巧克力能預防痴呆症?
10大量的鈣質將導致心臟病!
11低碳水化合物瘦身法的迷思
12當代最強?地中海飲食預防慢性病的效果
13讓孩童攝取銀杏,真的很危險
14和一般的肉類相較之下,加工肉比較容易減損壽命
15限制鹽分的攝取將會降低免疫力
專欄 麥克雞塊的成分是什麼?
第3章 關於健康食品:正增強與副作用之間
16別被「健康食品」的字眼給騙了!
17玻尿酸營養補給品是天大的謊言!至於葡萄糖胺和軟骨素又如何呢?
18 EPA和DHA能預防心肌梗塞和腦中風嗎?
19雌馬酚(Equol)營養補給品很可怕
20瘦身飲料與糖尿病有關!
21請拋開運動飲料有益身體健康的幻想
第4章 關於孩子:家長該如何處理孩子遇到的醫療狀況
22不先諮詢醫師就接種疫苗是危險的行為
23跌倒後,最好做頭部CT檢查?
24要不要給孩子使用退燒藥,其實醫師也難判斷
專欄 孩童的感冒需要多久才會好呢?
第5章 關於醫療方式:我們習慣這樣做,但真的正確嗎?
25感冒用抗生素不好嗎?
26漢方藥其實很可怕
27過度使用優碘漱口水(Isodine)漱口,反而危險
最後建議 .
參考文獻
前言
第1章 關於生活:新聞中沒告訴你的事
1為了減重而游泳,增加猝死的危險性!
2手機成為致癌的原因?
3「藍光」真的會傷眼睛嗎? .
4戒菸也有損害健康的可能!
5蛀牙多反而不容易罹患癌症的驚人原因!
6「休肝日不具任何意義!」是正確的看法嗎?
7男性更年期障礙,需要治療嗎?
專欄 頭頂部位的毛髮變得稀疏,可能有心臟病
第2章 關於飲食:食物的防癌、致癌與減肥
8誒!一天吃一盒納豆會導致肝癌?
9巧克力能預防痴呆症?
10大量的鈣質將導致心臟病!
11低碳水化合物瘦身法的迷思
12當代最強?地中海飲食預防...
商品資料
出版社:有意思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07-25ISBN/ISSN:978986949728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76頁開數:14.8*21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