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開發者、美國NLP大學創設人——羅伯特.迪爾茨Robert Dilts
經典NLP鉅著終於出版!
《NLP新世代》是神經語言程式學(NLP)領域中,最重要的新發展。NLP起源於「主觀經驗結構的研究」,已經發展出許多非常強大的工具與技術應用在各種不同專業領域中,包含:教練、諮商、心理治療、教育、法律、商業、銷售與親子關係等。NLP處理步驟所適用的廣泛主題與議題包括:恐懼療法、創傷治療、情緒失調治療、加速學習的技術、領導力、管理技能、衝突分解、動機、創造力、心理療癒及其它面向等的應用。
NLP學門從1970年中期開始到現在,已經相當相達並進入第四個10年。從《NLPI》(神經語言程式學第一集)發行開始,已經過了30多個年頭。經過這些年,NLP已經傳播到世界也感動了數百萬人的生活,而NLP發展師及專業執行師們仍持續地擴張NLP的可能性,創造我們認為的新世代模型與應用。
NLP新世代在三種不同的心智互動下工作:
認知心智,來自大腦
身軀心智,位於身體中心
「場域」心智,來自於我們與周圍更大系統的關係與連結
本書描述了三種心智的「神經語言」基礎也介紹練習、活動及技巧等不同的類型,藉此人們或許可以改善生活與他人工作更有效率以及使個人成長。
讀者將會學到實用及簡單的方法來讓溝通更順暢,解決問題更快速,以及用更有創意與靈活的方法來面對人生的挑戰。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提供了一個貫穿所有三代NLP的旅程。
從認知心智開始,我們檢測神經語言程式學的基礎和一些發生在過去的30年間所包括的重要發展,包括:時間知覺和時間線、感知位置、從屬等級和貝特森學習的等級SCORE模型,後設程序模式和統一場的NLP(SOAR的模型)。
然後,我們將注意力轉移到身體心智,回顧最近的研究到我們的神經系統超越大腦的功能,包括:神經胃腸病學(在腹部的腦)和神經心臟學(大腦中的心臟)。在本節中,我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活動為了要獲得進入身體的智慧,利用呼吸時的脊髓和身體姿勢,腳,生物反饋,身軀語法和加布里歐‧羅斯的5旋律。
在第三章中,我們探索新的場域和其鏡像神經元的神經學和生理基礎以及人類能量場域。我們提供的格式和做法利用領域的現象,如創造“第二層皮膚”發展“生生不息場域”,鼓勵生生不息的協作並獲得進入到格雷戈里·貝特森所說的“更大的心智”。
我們藉由調查應用於新世代NLP的一些創新方法作了個結論,特別是針對於教練的發展領域。我們涵蓋有關“內心遊戲”的原則和過程、臨在的力量以及我們所說的中正狀態─內在卓越區,從中我們能夠進入和成為最好的自己。
作者簡介:
羅伯特.迪爾茨Robert Dilts
國際頂級NLP大師,公認為現今對NLP貢獻最多。自1975年起為NLP的開發者、作者、培訓師和顧問,率先將NLP應用於組織發展、教育、創造力開發、保健、領導力培養,並整理和開發系統NLP、理解層次、重塑印記法、矛盾整合、消除過敏等許多著名的NLP技巧。羅伯特與NLP共同創始人約翰.葛林德和理查.班德勒合作密切,此外與米爾頓.艾瑞克森和格雷戈里.貝特森一同研究。羅伯特率先提倡NLP到教育、創造力、健康、領導、信念系統和眾所皆知的「第三代NLP」。
羅伯特是神經語言程式學第一集的主要作者,並獨立創作或合著眾多NLP的相關書籍,包括《用NLP改變信念系統》、《信念︰通向健康和幸福生活》、《心靈的工具和從教練到喚醒者》等。
茱蒂絲•狄洛基爾Judith DeLozier
NLP訓練師、共同開發者,自1975年以來是神經語言程式學領域的訓練課程的設計者。為NLP(1980年)第一集共同作者,與羅伯特•迪爾茨、約翰•葛林德和理查•班德勒。
狄波拉•培根•迪爾茨Deborah Bacon Dilts
在心理綜合學、放鬆療法和理查•莫斯的轉型和心靈工作訓練師。自2005年起,與丈夫羅伯特•迪爾茨一同工作,並用肢體動作和超個人的方法進行NLP課程,包括︰臨在力量、在身份層級做教練、英雄旅程和五旋律、危機、過渡期與轉型期、管理改變和動態團隊的工具︰釋放群體和團隊的生生不息力量。
審訂者簡介:
賴明正博士
社團法人台灣神經語言程式學學會(TBNLP)理事長,美國NLP大學授證聯盟高級導師,近年來整合人生所學在NLP領域上進行大量研究,包括企業內訓,並面向大眾傳播與教授NLP相關應用課程:商業相關的銷售、談判、情緒管理、教練式管理應用、橫向領導力等;健康相關的NLP養生、壓力管理以及NLP國際專業執行師、高級執行師及導師班等證照課程。除大中華地區,更遠赴德國、奧地利及馬來西亞等地,為世界500強企業以英文進行相關培訓。
譯者簡介:
魏嬿竹
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諮商學系學士畢
中華民國兒童發展協會大墩陽光社團講師/課程設計/行政
嘉義縣新港文教基金會相信工程輔導教師
社團法人台灣神經語言程式學學會(TBNLP秘書
劉秀美
社團法人台灣神經語言程式學學會(TBNLP)秘書長,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博士,台灣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候選人,美國NLP大學認證NLP高級導師,美國ABNLP認證NLP國際導師。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中國伊莎蘭NLP教練學院
台灣神經語言學學會TBNLP
馬來西亞EMR學院
名人推薦:中國伊莎蘭NLP教練學院
台灣神經語言學學會TBNLP
馬來西亞EMR學院
章節試閱
NLP新世代
NLP的背景及總覽
這本書是關於神經語言程式學顯著的新發展。神經語言程式(NLP)是理解人類行為的方法,並有源自於那個學派的一套明確技能和技巧。初始於理查·班德勒(Richard Bandler)和約翰·格林德(John Grinder)在1970年代發起,NLP檢查模式或「程式設計」是由神經系統(“神經”)和語言結構(“語言”),以及它們的身體和行為的影響之間交互作用產生的。從NLP的角度看,正是這種相互作用產生既有效和無效的行為,以及它負責處理人類的卓越和病狀兩者背後的過程。
班德勒和格林德定義了神經語言程式學作為主觀經驗結構的研究。
長期研究意味著正在進行的研究和調查。在NLP領域,這個發生主要通過行為模仿(behavioral modeling)的過程。許多的技能和NLP技術,從不同領域卓越的表演者觀察優秀的模式包括心理,商業,藝術,科學,法律和教育。這種類型的研究目的是為了發現在差、一般和優異表現之間有所差別的差異。
結構的概念意味著對過程中的重點而非內容。也就是說,NLP的模仿(modeling)過程更加注重揭示人們如何做?他們做什麼?,而不是描述他們正在做什麼。NLP是不感興趣在人們做了什麼樣決定、他們學什麼或他們創造什麼的細節,而是在它們如何決定,學習和創造的過程。事實上,NLP共同創辦人約翰·格林德已經宣稱NLP所有的技巧與形式基本上是衍生於問問題「你如何知道?」或「你該如何做?」NLP的特點讓我們回顧過去行為內容,即人們所做的那些行為背後更多的無形力量;想法、信念和情緒的結構讓人們表現的更有效或妨礙了其表現。
NLP包含一套程序和特徵,特別適合用來識別重要想法動機及行為的模式,所以他們可能會被放入實用及可測試的實作上。NLP中心模型的程序是將重點放在主觀經驗的結構(也就是說,思想、信念、情感、內在呈現等)而非「客觀事實」。在基礎上的NLP前提是「地圖」不是「領土」。這就是我們的內在地圖和世界的模型,也就是他們描繪我們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生活裡。
(就像是城市的地圖不是城市,菜單並不是餐點)。
透過我們固有的神經系統和語言模式所產生的內在表徵包含關於他們想要反映「真實」的一般化、刪減及扭曲。這些內在地圖和模型實際上是決定我們如何體驗和回應我們所住的世界。
主觀經驗結構的研究,是根植在我們個人、持續性知覺經驗(實際我們看到、聽到、感覺、嗅到和嚐到是什麼和是如何的?)而非來自於外部「真實」有關的理論和想法。
例如,在其精神體驗的探索中,NLP對呈現與靈性有關理論、哲學或一套信念系統不感興趣。而NLP探討精神上人們主觀經驗的結構,例如,我們如何經驗成為一些超越自我的一部分以及什麼是遇到這樣情形的後果?
NLP的模型程序著重的是有幫助的問題(例如:如何可以影響特定主觀經驗?如何可以一次使用它?如何可以一次做更多或更少的?哪種類型的處理程序加強或干擾的主觀經驗?
簡言之,NLP是一種方法來研究人類
行為可提供:
1·知識論-一種系統的原則與特色,為了組織關於我們自己和我們和世界的互動的知識
2·方法論-流程與程序以蒐集和應用這些知識
3·科技論-工具將有助於應用知識為了達到特定結果
NLP的發展
NLP是來自約翰·格林德(其背景是在語言學)和理查·班德勒(其背景是在數學和完形治療)為了人類卓越做出明確模型的目的。
其第一個作品,《神奇的結構、I&II》(1975、1976)辨識弗里茨·皮爾斯(Fritz Perls)治療師的語言和行為模式(完形治療的創始者)和維吉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國際知名家族治療家)。他們的下個作品《米爾頓‧艾瑞克森的催眠技術模式》(1975、1976)是考究
米爾頓·艾瑞克森(Milton Erickson)的語言和行為模式,他是臨床催眠的美國社會創辦人和
世界上最被廣為認同且經臨床成功其中之一的精神科醫生。
作為早期作品的結果,格林德及班德勒定型他們的的模型方法和他們自己的個人貢獻的名稱為「神經語言程式學」,象徵神經系統及語言和他們在我們的經驗、生理和動作的結果之間的關係。
根據NLP,改變的基本過程包括:
1)辨別個人、團隊、組織或系統的現況,以及
2)增加適當的資源以引導人團隊、組織或系統到一些
3)所欲狀態。
現況+適當的資源→所欲狀態
NLP其特色與技巧是被組織來協助識別和定義現狀與各種類型與等級的所欲狀態,然後以使用及應用適當的資源在所欲狀態的方向上產生有效及生態的改變。
這些年期間,NLP已在專業領域的廣大範圍發展出某些非常強大的溝通和改變的工具與技巧,包括:教練、輔導、心理治療、教育、健康、創意、法律、管理、銷售、領導與親子教育。
任何神經語言程式的功能是增強或增加有效行為的三種屬性其中之一,也就是:a)世界的豐富模型,在特定的期望結果b)完全存取我們所有的知覺經驗;及C)有內部回應和外在行為的彈性。
許多明確技術和程序構成NLP的行為技術,呈現在在越來越多的書籍、錄音以及代表NLP領域發展的研討會。也有許多技巧尚未轉換成書面或紀錄之聲明、以及有許多仍在被提煉和開發的過程。
NLP緣起於1970年代,現在第三十年被當作一個研究領域,它已經發展成相當龐大。就像我們寫這些內容時,從第一本NLP的書(迪爾茨、格林德、班德勒、迪羅澤爾,1980)出版起它已恰好三十年。這些年來,NLP已確實地散佈全球以及接觸了數以百萬計人們的生活。在加州我們的NLP大學課程每年人們來自超過35個不同的世界的國家學習成為NLP執行師、高階執行師及訓練師。
每年數千人都是在遍佈世界的專業NLP機構受過NLP訓練,作為移動到世界的第三代NLP開發人員、訓練師及執行師也該適時候承認NLP的新世代。
因此,我們必須解決兩個基本問題:
1是什麼讓它是「新」的一代,而不僅僅是現有一代NLP的一種變化?(這是一種類似問題,什麼是植物或動物的新生物物種而並不只是現有物種的一種變化。)
2我們如何知道新的一代的探索或所提出的結構是是NLP的「部分」而不是其他東西?
換言之,什麼是區別NLP模型或其他領域而來的方法?
NLP是什麼?
我們將會解決這個問題作為開始,「是什麼使得事物(具體地、一種技術、格式、模型或一套特點)是NLP的一部份?」
NLP流程與過程發表了令人印象深刻主題和議題。我們的《NLP生理的百科》與《NLP新編碼》
(迪爾茨、迪羅澤爾,2000)為例,涵蓋主題例如:治療恐懼、創傷和情緒失調、學習拼字技巧、外國語言、創意寫作、快速閱讀代數學等;領導能力和管理技巧;策略性規劃方法、團隊開發、及
組織發展、關於身體修復格式、創意、衝突解決、動機及其他。
NLP涵蓋的應用範圍遠遠超越其他心理及行為模式(例如:精神分析學、完形、人際關係的心理分析、精神綜合甚至是認知心理。
很明顯地,NLP是未被任何特定區域或應用的主題所定義和限制。提供各種NLP技巧和模型的廣泛的範圍,試著定義什麼是NLP的部分確實是有趣的。
這是一種最基本“認識論”問題。詞彙「認識論」(epistemology)來自希臘字Epi(表示「在…·之上」或「在…上面」)、histanai(表示「設定」或「放置」)及logos(表示「文字」或「知識」)—即「我們在這設定我們的知識」。
認識論,是特徵與假設基礎之上的系統,是一個根基及產生所有其他知識。像是格雷戈里‧貝特森(Gregory Bateson)定義的:
認識論是知識起源的歷史;換句話說你如何知道和你知道什麼。
問題開始於我們可以知道什麼?,以及我們如何能知道我們認為我們知道,認識論
移到問題,「我們如何得知其他所有?」*
貝特森繼續:
哲學家已辨識且分成兩類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事情是如何的,什麼是人?與這是什麼的世界?
這些都是本體論問題。第二個問題在於我們如何知道任何事情,或更具體而言,我們如何可以知道什麼是世界的分類以及我們是哪一類人,也就是可以在事件知道某些事情(或許沒有)。這些
都是認識論的問題。NLP是一種本質("本體論”)和一種知道(“認識論”)。
以本體論作為NLP的核心是一組關於溝通、選擇、改變與行為背後的意圖的基本的前提假設。以認識論當作NLP的中心是模型─一個持續的過程,透過認知、好奇心與綜合能力多種觀點與描述擴大和豐富我們的世界地圖。
*事實上認識論被西方人視為一個深奧的、知識性的學科,這是一個我們通常很少檢視我們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看法和行為的基礎的顯著的指標。
NLP的本體論和認識論兩者皆始於前提假設「地圖」不是「疆域」。
NLP教授沒有任何一張地圖比其他地圖有任何更多的事實或真實,但你的能力能有效和演進超越你現在處的位置,這是地圖的功能也就是允許選擇的最大可能範圍。
因此,NLP原本就提倡包容而非定型的。
就像我們早已明確的,NLP不是研究主觀經驗的內容而是呈現NLP認識論本質主觀經驗的研究方式。歷年來,例如某些NLP專業執行師、甚至訓練師認為這個主題就像「靈性」、「愛情」、「前世今生」或「再生」,不應該放在NLP中。在另一方面這些研究卻清楚地與許多人強大及共享的主觀經驗有關聯。
作為主觀經驗、他們都必定都在NLP研究範圍之下。
以同樣的方式,任何語言的形式將有關語言學(語言的研究),任何主觀經驗的形式是NLP的相關。
當然,NLP對這些主觀經驗的特定內容和它們是否客觀地“真實”是不會有興趣的。
會被NLP探討的問題是,“人們是如何經驗到這些比其他任何的主觀現象更不同的主觀現象?”
“這些主觀體驗在人們身上產生什麼結果?”,“他們會產生有資源性的還是問題性的反應或回應呢?”,“這些經驗的結構幫助或阻礙成功的表現?”,“我們與這些經驗的關係,增強或減少我們的個人滿足感?”“我們經驗的方式賦予我們更多的選擇或創造無助和依賴感?”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NLP執行師或教練正和一個開始談論關於“過去生活”的經歷的人進行晤談,執行師將不會與那個人爭辯他或她的經驗的正確性。相反地,執行師將變得好奇於特定主觀經驗的結構和結果,以及它如何與人主觀世界的模型的其餘部分配合。
自創始以來,班德勒和格林德主張NLP並不只是人類行為的另一種模式,而是一種「後設模式(metamodel)」,NLP是人類如何建立其世界模型的模型。
什麼是決定是否是NLP的部份,不是其內容、而是它如何被研究的方法以及合成結構如何被組織的格式。
最後,不管什麼是被研究主觀經驗的區域,NLP打破經驗背後的結構或過程到具體的區分和步驟,包含感官表徵(影像、聲音、感覺、知覺等)、語言模式和生理學。所有核心NLP特色及格式都是建構在我們人類所做的這三個方面的組合。
很顯然地,為了某些東西成為神經語言程式學的某部分、它必須被理解及描述。
神經語言學的神經組成是關於神經系統。NLP的很大一部分與理解與使用神經系統的原則和模式有關。根據NLP,思維、記憶、想像、做決策、渴望、意願、主張,和所有其他認知,情感的和行為的過程是人的神經系統中處理程序的所有結果。也就是說,人類的“經驗”是我們通過我們的神經系統所收到、合成、產生訊息的產物。
經驗上,這與感官世界有關─看到、感覺、聽覺、嗅覺和味覺。因此,無論是否正在研究的主觀經驗涉及到動機、記憶、宇宙、宗教、藝術、政治、教育等方面,NLP將注意力放在人類經驗的部分如何在人體神經系統被組織。
在NLP認為,語言顯然是人的神經系統產物。語言,然而,也引起並塑造我們的神經系統中的活動。當然,語言是一個人激活或刺激他或她自己或他人的神經系統的主要方式之一。主觀經驗是透過我們使用語言的方式塑造和表達。對於一些NLP的一部分,那麼,它必須是根植於語言模式也就是顯示自然和自發地的人際交往模式,包括口頭和非言語。
神經語言程式學的程式方面是根基於我們的想法上,即我們的經驗在過程中的影響,諸如學習、記憶、激勵、創意或任何其他表現的類型,是程序的一種功能─神經語言程式具有或多或少有效地完成特定目標或結果的功能。這樣做的含義是,作為人,我們與世界互動在我們的神經系統內透過內在的程式。我們根據我們先前建立的內在程式類型來回應問題和接近新想法---而非所有程式是相同的。有些程式比其他完成某些類型的活動更有效。
在這個意義上,NLP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是強調塑造過程的實際應用。NLP的概念和訓練課程強調互動式,體驗式的學習環境以至於原則和步驟可以被一覽無遺和理解。此外,自從NLP過程取自有效的人類模範,他們的價值和基礎結構時常被人們直觀認為很少或沒有先前經驗。
綜上所述,NLP是,正如從它的基礎一直以來主觀經驗結構的研究;該“結構”在本質上是神經語言。因此,我們可以說,什麼東西是NLP那就是:
•強調過程和結構,而不是內容
•根植於在結構當中的過程和特點和人類神經系統的功能
•確保特點和過程能夠容易地在語言和非語言溝通的自然及自發模式下被識別及影響。
•組織該研究的結果到實際練習、技術、工具和實踐也就是可被使用於影響或使人們的經驗或行為有所改變。
為什麼說NLP的「新」世代,這是什麼意思呢?
為什麼說“新一代”的特定群組以及而不是簡易地已經存在的擴充?任何場域的一個真正新世代包含,然而顯著往上擴展,它的前身。新“世代”也可說成,它出現當學科擴展:
1合併了不是先前世代的新現象。
2·使它有可能處理更大的範圍的問題和經驗。
3·推行顯著新特點,工具和方法。
我們看來,NLP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一代,已經轉變在領域上作為外部和內部影響的結果。外部影響包括事實人們(客戶和學生)有必須滿足的需求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充分解決。此外,世界上持續改變與較早的解決方案不再完全有效或令人滿意的。當世界已經改變,世界的需求有也要改變。
NLP總是提到“地圖是不疆域“。在諸多方面上同樣重要要記在心裡的是,“疆域不是疆域”因為疆域是不斷變化的。什麼是世界從21世紀NLP不同於70年代末NLP剛開始出現時呼籲的。
也就是有新的挑戰,新的機會和一個轉換焦點,意即從更多個人導向到一個包含整個系統或“場域”的生態。
另一個外部影響來自於其他學科持續發展。NLP一直整合有用的知識及從場域外部來源的過程。從NLP開始三十年以來,同時也出現從其他領域的新發展產生出的想法和過程重要交互作用。一些最顯著的貢獻來自於:
•史蒂芬•吉利根Stephen Gilligan–自我關係和自我生成
•加布里埃爾‧羅斯(Gabrielle Roth)–5旋律®運動實踐
•理查‧莫斯(Richard Moss)-生活意識與透過意識轉型
•肯‧維爾伯(Ken Wilber)-整合研究
•尤金‧簡德林(Eugene Gendlin)-聚焦
•John Welwood-覺醒的心理學
•伯特.海靈格(Bert Hellinger)-家族系統排列
•哈維爾.亨德里克斯(Harville Hendrix)-關係範式與意象療法
•唐納德.愛潑斯坦(Donald Epstein)-網絡脊柱分析™、軀體-呼吸整合™
•魯珀‧史卓克(Rupert Sheldrake)-形態場域
•蒂莫西‧高衛(Timothy Gallwey)-教練的內在遊戲
•卡羅爾‧皮爾森(Carol Pearson)-原型心理學
許多下一代NLP想法和過程也從擔任原始模範於第一代NLP原則和技巧的人的貢獻深層再研究:
•米爾頓‧艾瑞克森(MiltonH·Erickson)-催眠治療
•維吉尼亞‧薩提爾(Virgina Satir)-家族治療
•弗里茲.皮爾斯(Fritz Perls)-完形療法
•格雷戈里.貝特森(Gregory Bateson)-系統理論與全身治療
NLP也改變內部影響的結果如在領域裡的發展師和執行師的成長和發展,並通過創新被新人從日益多元化的背景引入NLP的實踐。
在早期,例如,NLP從業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醫生和治療師。今天,人們在職業上有各式各樣的教練、管理、牧師、藝術和娛樂、組織發展、教育和執法人員參加NLP的項目和研討會。
在另一個NLP發展的內部影響已透過模仿的持續實踐─尋找成功的因素或差異也就是在差與平均表現;平均與好的表現之間;很好的表現與持續滿意間作出改變;。
NLP的心智和生生不息的引擎從一開始就一直是好奇心和卓越創作模範的冒險,像NLP的聯合創始人理查·班德勒說:「NLP是一種態度,而不是技術留下的痕跡」,NLP的聯合創始人約翰‧格林德也提過「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模仿,那麼你沒有真正做NLP」。
“事實上,從NLP誕生以來,班德勒和格林德提到他們自己為“模仿者”。因此,NLP的遺產和未來一直是模仿的過程。它主要的技巧通過NLP成長、補充和豐富自我的領域。由於持續模仿過程的應用,NLP發展師和執行師已推動和擴大NLP應用範圍。
NLP一直有個承諾的主觀經驗結構的研究。在成立之初,那承諾主要關注在環境、行為和認知影響人的行為的因素。隨著時間的推移,該新現象的模仿(modeling)已創造了一個擴展在NLP的應用及自身領域上的基礎。並包含了其他因素層次,如信念、價值觀,身份和更大的系統動力學。NLP持續響應在世界和在人的變化。只要有新的人類現象去模仿,NLP的範圍就會增加;當範圍的增加,新的工具和模範將會出現去創造新的世代。
NLP新世代
NLP的背景及總覽
這本書是關於神經語言程式學顯著的新發展。神經語言程式(NLP)是理解人類行為的方法,並有源自於那個學派的一套明確技能和技巧。初始於理查·班德勒(Richard Bandler)和約翰·格林德(John Grinder)在1970年代發起,NLP檢查模式或「程式設計」是由神經系統(“神經”)和語言結構(“語言”),以及它們的身體和行為的影響之間交互作用產生的。從NLP的角度看,正是這種相互作用產生既有效和無效的行為,以及它負責處理人類的卓越和病狀兩者背後的過程。
班德勒和格林德定義了神經語言程式學作為主觀經驗結構的研究...
目錄
審訂序
推薦序
版權聲明
謝詞
序文
NLP的新世代
NLP的背景及總覽
NLP的進化
NLP有何特殊之處?
NLP的“新”世代為何意?
什麼是第一代及第二代的NLP?
第三代的NLP有什麼不同?
第三代NLP意指實用主義?
本書結構
第一章 認知的心智
大腦
語言
時間感知
感知位置
改變的等級及互動
SCORE 模型
後設程式模式
後設程式模式的總覽
主要後設模式的摘要
後設模式的組成及分組過程
識別後設程式模式
統一場理論在NLP:
神經語言操作者的改變狀態
用NLP統一場理論架構模仿及映現
SCORE模型
後設程式模式及NLP統一場理論
生生不息的NLP格式
結論
第二章 身軀的心智
意感(Felt Sense):我們身軀心智的主觀經驗
神經胃腸病學及腹部大腦
神經心臟學及心臟的大腦
呼吸
脊髓
腳
生物回饋
身軀語法
身軀語法練習
使用身軀語法加強非口語溝通
探索身軀隱喻加強非口語溝通
舞動SCORE格式
加布里埃爾•羅斯的五旋律
第三章 場域心智
場域,精神及目的
場域心智的神經生理學機轉
探索場域心智
創造生生不息的場域
生生不息的協作
連結“更大的心智”
看見”場域”
第四章:應用次世代NLP
自適應迴圈
選擇
意識:選擇的基礎
次世代NLP的教練
教練和”內在遊戲”
練習存在區間: 中正狀態(COACHing)及崩潰狀態(CRASHing)
創造一個中正狀態的容器TM
從崩潰狀態到中正狀態的移動
帶入原型能量於中正狀態的容器TM
把持困境的情緒
信念障礙及信念橋梁
與過渡原型工作
結論:自我及靈魂
後記
關於作者
審訂序
推薦序
版權聲明
謝詞
序文
NLP的新世代
NLP的背景及總覽
NLP的進化
NLP有何特殊之處?
NLP的“新”世代為何意?
什麼是第一代及第二代的NLP?
第三代的NLP有什麼不同?
第三代NLP意指實用主義?
本書結構
第一章 認知的心智
大腦
語言
時間感知
感知位置
改變的等級及互動
SCORE 模型
後設程式模式
後設程式模式的總覽
主要後設模式的摘要
後設模式的組成及分組過程
識別後設程式模式
統一場理論在NLP:
神經語言操作者的改變狀態
用NLP統一場理論架構模仿及映現
SCORE模型
後設程式模式及NLP統一場理論
生生不息的NLP格式
結論
第...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世茂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7-10-03ISBN/ISSN:978986952100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00頁開數:18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