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如何能使你更強大和更清晰】
臨床心理學家與神經學家-伊安.羅伯森教授集結40年的理論知識與實務經驗發現:想法與情緒可以影響大腦,改變大腦的基因運作,進而從生理上重新塑造我們的大腦,以面對壓力。
「有壓力是好事嗎?」
為什麼有些人會對考試不及格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出現如此激烈的反應;然而另一些人面臨生活帶來劇烈轉變的逆境,卻幾乎沒有太大的反應呢?有些人在演講時口若懸河;另一些人卻講得結結巴巴,焦慮到連嘴巴都張不開,這又是為什麼呢?還有,為什麼有些人遇到挫折後會從此一蹶不振,但另一些人卻會在遭遇逆境後,變得更加堅韌?
生活中遇到的壓力不管是太多或太少,都會讓人在極端的情況下覺得消沈,變得灰心喪志,然而恰當的挑戰與壓力,則可以讓人達到連自己都無法想像的表現與成就。
「我們會如何面對壓力?面對壓力時又為何會如此反應呢?」
是現代生活中的壓力加劇,讓人變得容易臣服?又或者是靠自己來面對壓力不再是大家想要的,所以願意被動地接受醫生的藥物治療?…...這些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及疑惑,作者都在書中提供解答。
伊安.羅伯森教授透過許多實際的案例及研究,如:「為什麼神遊時常想到不開心的事?」、「壓力如何讓你更聰明?」、「太多的快樂會有害嗎?」以及為了探索尼采格言「殺不死你的,都讓人更強大」而不斷進行的思考與研究,從這些有趣且富啟發性的研究結果來告訴我們如何面對並解決壓力,讓你學習藉由調整大腦與心智的互動,擺脫對精神藥物的依賴,在困境中變堅強,重拾生活主導權。
現代生活產生了許多壓力的來源,我們得面對不完整的社會、破碎的家庭、充滿壓力的工作及殘酷的競爭...,本書提供我們許多處理情緒上的問題及擁抱壓力的珍貴建議,能夠幫助你激發超越自己所想像的潛能,了解壓力確實會讓你更強大及更敏銳,是一本理論實務兼具並且十分受用的工具書!
本書特色:
◎與一般心理勵志、壓力管理書籍不同的地方是,本書作者擁有豐富臨床醫師經驗,這些方法是真正經過臨床實驗有效的方法,而不僅僅只是鼓舞人心的話語或經驗;且作者的剖析深入淺出,易讀性高。
◎作者以尼采「殺不死你的,都讓人更強大」作為研究的出發點,書寫許多案例與研究來驗證其理論及治療方式,並介紹如何協助病患克服本身的心理問題,也提供人們能用來面對壓力的方法。
◎作者跨足臨床心理學及認知神經學兩個領域,結合實務經驗與理論知識,對人類該如何「調整」心智與大腦,用正面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不幸、壓力、焦慮等症狀及如何迎向挑戰,有全新的見解。
作者簡介:
伊安.羅伯森 Ian Robertson
臨床心理學家及神經學家伊安.羅伯森,是神經科學界備受肯定的優秀研究人員,具有將研究應用於面對日常生活壓力的獨特能力。此外,其他的著作《贏家效應》(The Winner Effect)、《大腦雕塑》(Mind Sculpture)及《心智之眼》(The Mind’s Eye)也已譯成多種語言出版。
譯者簡介:
高梓侑
畢業於文藻外語大學。文靜的外表下有著喜愛冒險與到處流浪的靈魂,人生最大的願望為玩遍世界各國、見識各地美麗的風景與民俗風情、嚐盡所有異國美食與接觸各種不同的語言。熱愛文字及所有與文字相關的事物。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洪 蘭 教授|中央大學 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
謝伯讓 教授|認知神經科學家 / 腦科學家
◎富有啟發性、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幫助我們學會駕馭壓力。—— 《告別富裕流感》作者,奧立佛.詹姆斯。
◎《壓力測試》是本優異的著作,對我們這類人是實用的工具書。—— 《維農少年》作者,DBC 皮耶。
◎劃時代的神經科學家,採取不同角度深入探討議題。——《改變是大腦的天性》作者,諾曼‧多吉。
◎涵蓋心理學、腦科學及作者觀點的優秀著作。——《大腦的陰天與晴天》作者,伊萊恩.福克斯。
名人推薦:洪 蘭 教授|中央大學 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
謝伯讓 教授|認知神經科學家 / 腦科學家
◎富有啟發性、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幫助我們學會駕馭壓力。—— 《告別富裕流感》作者,奧立佛.詹姆斯。
◎《壓力測試》是本優異的著作,對我們這類人是實用的工具書。—— 《維農少年》作者,DBC 皮耶。
◎劃時代的神經科學家,採取不同角度深入探討議題。——《改變是大腦的天性》作者,諾曼‧多吉。
◎涵蓋心理學、腦科學及作者觀點的優秀著作。——《大腦的陰天與晴天》作者,伊萊恩.福克斯。
章節試閱
2.
紐西蘭大地震與尼采
二〇一〇年九月四號凌晨四點三十五分時,整個大地突然開始晃動,紐西蘭基督城的市民在半睡半醒之間步伐凌亂的衝到大街上。腳下離地表僅十公里處,規模七點一的地震劇烈地嘶吼著,將大地撕裂;建築物裂開、歪斜變形,更中斷了水電的供應,所幸這場地震沒有造成任何人死亡。然而當地的居民遭受大地震後接連不斷的餘震折磨了好幾星期,接二連三的餘震常常讓人們滿懷恐懼、心跳加速、瞳孔放大地往街上跑去。
地震過去後,許多人發現自己很難對工作或普通的日常活動維持專注,他們常忘記跟人有約,記不住剛剛認識的人的名字,就連想買哪種咖啡都無法決定,且常常覺得自己神智不清、變得遲緩。承受許多壓力的人同樣也會有這種問題,但是讓基督城居民的心靈如此充滿壓力與混亂的兇手,則是地震。
基督城坎特伯里大學(University of Christchurch)的迪克.赫爾頓(Deak Helton)及他的同事,注意到當地居民對這場災難的反應,並對大學裡的一組學生展開心理評估。有些學生們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但另一群學生則無法停止去想自己生活所面臨的危險與風險,地震的畫面常常在他們的腦海中出現。
有趣的是,赫爾頓同樣也讓這些學生做我在劍橋大學設計的持續性注意力作業(用來確定攝影師約翰問題的那個測驗),然後他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在這個測驗中出現最多錯誤的學生,同樣也是受地震影響與折磨最多的人。
我對赫爾頓的發現很感興趣。為什麼持續性注意力作業有辦法預測人在地震過後會有多憂鬱呢?我們直覺最先想到的答案可能是,擔憂會讓人分心所以讓人的專注力變差。然而我想到很久以前一件讓人相當尷尬的事情,了解到這個解釋有個問題點。
當時我還在倫敦當研究生,有人問我可不可以對某個要談論酒精對開車有何影響的電視節目進行協助,我們的想法是在錄影棚的觀眾前做個實驗,讓自願受試者在喝酒前後做認知能力測驗,讓觀眾看酒精是如何影響大腦的運作。受試者隨機分成兩個組別,雖然兩組人都以為自己喝的是酒,但事實上有一半的人喝到的是嚐起來像酒的安慰劑。我們當時很篤定地認為,真正喝到酒的那個組別與對照組相比,會在測驗中出現比較多的錯誤,而且反應時間也會比較慢。
這是個先錄好再播放的節目,我們依據先前的計劃在錄影中對自願受試者進行實驗。這兩組人在喝下酒或安慰劑之前,在測驗上的表現是相同的,而喝完酒後就如同我們所預料的,有一組人在第二次測驗中表現得比另一組還要優異。
節目的導演很感謝地對我們豎起大拇指,因為節目是在資金不多且準備時間也不足的狀況下進行的,所以他事前非常擔心我們的實驗沒辦法呈現出任何差異。
只是……表現較好的組別,跟我們原先預期的完全相反!
我們很沮喪地發現,表現變差的是喝到安慰劑的對照組,而喝酒的組別,其表現則維持不變。在製作人充滿壓力的目光下,我們緊張地重新分析實驗結果,但事實就是我們得到的實驗結果,與原先預測的完全相反。然而這個結果對電視機前的觀眾完全沒有影響就是了!我原本以為節目的導演和團隊會對這個情況做點解釋,或是直接不要播出,但我發現這段節目不但播了,還直接播出測驗的成績,就好像他們已經證實酒精對表現是有負面影響的預測,而且都沒人發現有問題!
錄影結束後我們到一間酒吧做事後討論。為什麼我們明明確定酒精確實會對表現造成負面影響,並且會使意外的機率提高,但喝酒那組人的反應時間卻沒有出現差異呢?就在我們喝著啤酒,舔舐著我們受到打擊的科學自尊時,我突然有答案了!我怎麼會忘記那個在心理學中如此出名的實驗呢?
壓力這把雙面刃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羅伯特.耶基斯(Robert Yerkes)與約翰.多德森(John Dodson)在一九〇八年發現關於眾所皆知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 Law)。「激發」(arousal)在心理學系統中是用來形容普通背景活躍程度的術語,我們通常會把「arousal」這個字用在與性相關的事物上,這時比較高的「arousal」表示與性相關的汗腺、賀爾蒙及器官活動的提升。然而這個字在心理學上則有比較中庸的解釋,大致上與我在上個章節所提到的「警覺」(alertness)這個概念較相符,也因此與化學信息物質正腎上腺素、瞳孔放大、出汗的肌膚與心跳加速有緊密的關聯。
激發程度(arousal levels)從早到晚都會出現起伏,通常在日出前幾個小時會比較低,然後在靠近中午的時候最高。耶基斯-多德森定律發現激發程度若上升到某個特定的層級,人的表現就會變得比較好。不過這當中存在一個臨界點,也就是如果進一步提升激發的程度,會導致人的表現大幅下滑;而這就是耶基斯-多德森對激發經典的「倒U形」曲線理論。
我們發現這點可能就是攝影棚內自願受試者所面臨的情況。處於電視節目攝影棚內陌生的環境,在聚光燈下頂著攝影機與觀眾的目光接受測驗是很有壓力的事,這個壓力會提升所有受試者的激發程度,讓喝下安慰劑的那組受試者的激發程度超過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曲線的頂點,讓他們的表現下滑。
酒精會讓人鎮靜,連帶降低喝酒那組受試者的激發程度,把這些人拉回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曲線的頂點,也解釋了我們在電視台錄影棚所得到的尷尬結果。太多的壓力讓喝到安慰劑的對照組超過表現定律的頂點,但攝取到酒精那組人的壓力則獲得舒緩,讓他們的激發程度不至於超過曲線頂點而下滑。
也因此我直覺認為赫爾頓那份研究有特別之處。如果這份研究的結果與我之前在電視台的實驗一樣,都可以用耶基斯-多德森表現與壓力的倒U形曲線來解釋,那一些因為地震而在這「壓力曲線」頂端的人應該能在持續性注意力作業中表現得比較好。然而這份研究並沒有顯示這點,所以我開始找是否有其它研究可以證明這個論點,並發現確實有相關的研究存在。
二〇〇八年時芝加哥大學的席安.貝洛克(Sian Beilock)讓學生解算術題目,接著從中挑選出一組算數能力一樣好的人,要他們對自己做算數的緊張程度進行評估。她發現有些人雖然數學很好,但卻會對做算術題目這件事感到非常緊張。
如果要在一群觀眾面前做心算,大多數的人都會覺得壓力很大。貝洛克在實驗中就是這樣要求學生的,而且她不只檢視學生們的表現,更測量了學生測驗前後的壓力賀爾蒙皮質醇。
皮質醇在對做數學題會感到緊張,及對做數學題不會感到緊張的兩組學生身上,皆有大幅提高的情況,這並不會讓人感到驚訝,畢竟在公眾面前表演讓人備感壓力;但是這兩組人之間的相似處也就只有這樣而已。
對做數學題感到緊張的那組學生,當他們感受到的壓力越大,在測驗中的表現就會越糟。這種情況對曾看過學生在考試時因為壓力而表現失常的人來說,絕對不會感到意外,畢竟壓力會對我們的心智造成干擾,不是嗎?
然而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情況都是如此!
我們剛剛說過對做數學題不會感到緊張的那個組別,他們的數學能力並不會比對做數學題會感到緊張的另一個組別還要好,然而這組學生讓人驚訝的情況在於,體內壓力賀爾蒙皮質醇的濃度越高,他們的表現就會越好。
沒能讓人死去的事情,真的可以讓人變得更堅強,還會變得更厲害。但並非所有人都適用這句話!如果你太過於擔心或質疑自己的能力,就會產生反效果,並讓你的表現變差;可是如果你不去擔心自己的能力,壓力就可以提升你的表現,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壓力可說是多多益善。換句話說,壓力將這些人推向可以把表現最佳化的區域。
於是一百年後在二十一世紀的教室中,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又發揮了作用,讓我們了解壓力這把雙面刃的影響。皮質醇這個經典的壓力賀爾蒙,在對做數學題會感到焦慮及不會感到焦慮的兩組學生上,有著截然不同的影響!雖然說這兩組人的數學能力都相同,但對前者來說壓力越大,他們的表現就越差;對後者來說則是壓力越大,他們的表現就越好。換句話說,對不會感到擔憂的那組人來說,壓力似乎會把他們推向可以提升表現的狀態,而對會感到擔憂的人則不是如此。
我發現壓力就是把雙面刃,雖然它會讓你分心並阻礙你的表現,不過也可以像漫長道路上的彎道那樣提升你的能力,把你推向表現最好的狀態。許多表演人員或運動員早就知道這點了。他們知道如果在比賽前不會感受到焦慮,那他們就沒辦法有最好的表現。高爾夫球選手老虎伍茲「當我不覺得緊張的那天,就是我退休之時……體驗那種緊張的感覺是比賽時最美妙的部分。」這句話完全呈現這個論點。
所以紐西蘭那些因為地震而覺得壓力很大的學生,可能不是因為那些讓他們分心的擔憂,才會在持續性注意力作業上表現得較差。地震帶來的壓力可能是小部分因素,但是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告訴我們這群人當中,應該要有一部分的人會因為壓力而表現得更好,可是測驗的結果卻不是這樣。所以還有什麼其它方法,可以解釋情緒低落與注意力不佳間的關係呢?
好幾千封的簡訊幫我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5.
壓力如何讓你更聰明
某天我在倫敦聖三一學院辦公室的電話響了起來,電話那頭是學校畢業的博士生,目前正在離我辦公室幾棟建築物遠的愛爾蘭老化長期性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這項涵蓋數千名五十歲以上成年人的研究,目的是要找出人們是如何隨著時間而老化以及老化程度的差異。但我對她跟我說的事情感到相當驚訝,因為我們談到的是我較不了解的領域——性虐待。
研究員喬安.費尼說她發現五十歲到九十歲的研究對象中,約每十五人就有一位在孩童時期遭遇過性虐待,這個數據並不驚人——因為這與世界各地的研究結果相符。通常來說,這些受虐者成年之後都比其對照組來得憂鬱且健康狀況也較差,對這個典型研究發現的解釋,是因為早期受虐的長期壓力對身體造成傷害。安告訴我的研究背景與我知道的相同,只是結果卻有所不同。
喬安的研究對性虐待受害者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那就是儘管他們的健康與情緒的問題源自過去可怕的創傷,但他們在對記憶、思考、解決問題與專注力的客觀測驗上卻有較好的認知能力表現,而且心智反應也比該研究中同年齡、同社會與教育背景但未曾遭受過虐待的研究對象來得好。由於這個研究的受試者近七千人,喬安和她的同事能夠排除生理、社會以及心理這些有可能造成差異的因素,但是這個結果仍充滿謎團。喬安想知道是否有其它研究可以支持這個結果,所以就打電話來給我。
我只找到一份對兒時曾遭遇生理、心理與性方面虐待的老年人進行認知能力研究的資料,這些人的心智確實也比其它的控制組還要敏銳,但這卻沒辦法解答不同種虐待會造成的個別影響。雖然如此,這份研究的結果顯示,失去父母或在學校遭到霸凌這種較輕微的早期壓力種類,對心智敏銳度卻有相反的影響,也讓整個情況變得更加複雜。
這兩份研究讓我思考,其它種類的壓力是否也會對心智敏銳度造成影響呢?我發現荷蘭有研究測量超過千名七十多歲老人的認知能力,並在三年後再次測驗。對許多人來說,七十多歲時面臨蠻困難的人生階段,會遭遇配偶死於重病等的新壓力,且在這個劇烈改變的年代,與家人間的衝突也可能增加。阿姆斯特丹的這組受試者也沒有例外,當中有四分之三的人表示在第一次測驗完的那三年內,有至少經歷一場重大的「生活事件」(life event)。
與先前相同,有經歷伴侶重病的人,認知功能會比其他沒有這種經歷的受試者好;而且有與家人、朋友、鄰居等發生過嚴重衝突的人,認知能力在三年後同樣也變得更敏銳。此外,美國的另一份研究也有相同的發現。
所以,早期虐待與較好的認知功能間是有關聯的。但「為什麼?」則是最困難的部份!喬安打來跟我講這件事情時,我正在努力解決另一個截然不同的問題,所以就把這個難題先放下,重新專注在我原本的工作上。有趣的是,我在解決自己的問題時,也碰巧發現她那個問題的可能答案。
瑞典的雙胞胎
失智症是種潛在的流行病,若我們不採取應對措施,將對整個社會經濟與健保服務造成重創。這個疾病因為我們的壽命變長而越來越普遍,活得越久就越容易罹患這種疾病,九十五歲的人口有近半數有罹患失智症的狀況。換句話說,平均壽命增加的這個好消息,因為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大幅增加而變得不那麼美好。我個人則認為,這個議題應該與全球暖化一樣受到同等的重視。
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最常見的類別,且目前對這個疾病並沒有任何的有效治療,而且也尚未發現造成此疾病的原因。要完全確認是否罹患此疾病,只能在患者死後進行腦部解剖,通常解剖後會發現患者腦部因為數百萬神經細胞死亡,造成嚴重的萎縮。這是因為患者腦部佈滿像澱粉樣蛋白(amyloid)這種會對神經元造成毒害的蛋白質;另外還有一種名為濤蛋白(tau)的物質,也會對腦細胞造成極大的損害。
我們只知道阿茲海默症的成因有基因相關的因素。因為這種遺傳因子的關係,患者可能會很早,在不到六十歲時就病發,只是此種情況發生的機率較低,多數阿茲海默症的病發都是老年後才出現,且會隨著年紀增長,人們患病的可能性就會因腦部的有害蛋白質堆積而變高。當然,對這種讓人束手無策的醫療狀況,心理醫生除了在生物學家尋找分子、或尋找生物化學的解決方法時替他們打氣外,應該也沒辦法做些什麼了吧?
大概只有某個跟阿茲海默症相關的奇怪特點,會有用處吧。當我們學得越多,出現阿茲海默症的機率就越小;好幾百份研究都獲得這個結果,其中一份發現教育程度最低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比教育程度最高的人高出六倍。
一九九九年到都柏林後,我就一直在研究失智症的這個奇怪現象,喬安打電話來跟我說性虐待的相關數據時,我就在研究這件事。我想知道為什麼阿茲海默症這種生物學相關的事,會受到求學這種社會相關的事情影響?老師與知識對那些會殺害腦細胞的有毒蛋白質,為什麼會是如此有效的解毒劑呢?
讀心理學後最開始學到的事情之一,就是認為「相關性」等於「原因」會造成謬誤。然而,我每天都在新聞媒體上看到有科學研究指出,做X的人比較可能有Y的情況,所以X會造成Y。我在職業生涯很早的時候,就對為什麼要對這種研究抱持懷疑學到很好的一課。
八零年代早期,我在蘇格蘭研究飲酒問題的時候,英國醫學期刊的編輯請我為他們撰寫一篇社論。我寫的內容是就連少量飲酒的人,也會有認知與記憶力受損研究的檢視報導,這份研究對西方世界大多會去社交飲酒的人,包含我在內,都是相當重要的發現。我很仔細的鑽研這份研究,確實有些論文顯示每周飲酒量越高的人,認知能力就越差,就算攝取的量很低也會有影響。提倡連少量酒精攝取都會對大腦功能有害的人之中,有個人寫了一本書,書中講述研究個案因為少量的酒精攝取,導致心智功能受到干擾且生活分崩離析的故事。這些個案研究目的是要顯示,當這些人不再喝酒之後,他們的生活是如何回到正軌以及問題也都解決的情況;非常具有說服力!
但這些都是錯的,因為這個結論的基礎是建立在相關性等於原因的謬論上。研究過這些論文後,我很驚訝地發現飲酒與認知功能間的關聯有著另外一個因素,那就是智商。
原來智商較低的普通人往往會喝更多,而且在記憶、思考與注意力的測驗表現也會比較差。當我仔細去查看這些數據時,我發現如果用統計方法控制智商這個變項,那社交飲酒與認知測驗表現間的關聯就會完全消失了。換句話說,適量的飲酒並不會對大腦造成損害或對認知造成問題。本章最開始的性虐待研究中,喬安雖然已把教育程度與其它可能會讓人誤當成原因的相關性因素納入考量。但是他們的研究仍然是以相關性為基礎,所以他們沒辦法完全確認性虐待是「造成」這些受害者有較好認知表現的原因。而且就算我們可以確認這種因果關聯,性虐待對健康與情緒造成的嚴重影響與長期傷害,仍明顯超過我們所觀察到的認知影響。
所以在想要解釋教育與阿茲海默症的奇怪關聯時,我落入相關性與原因這個常見的陷阱中了嗎?或許這當中有另外一個變項,造成這兩者間的虛假連結(spurious linkage)。
最有可能的因素就是基因組成(genetic profile)提高了智商以及教育程度,所以也連帶降低阿茲海默症對大腦造成的傷害性。這種「好的大腦」的理論假設教育程度與阿茲海默症間沒有因果關係,是基因的原因造成較高的智商與對阿茲海默症的抵抗力。
我比較願意相信這點,但我之後看到一份針對三十三對瑞典同卵雙胞胎的研究,這份研究中每組雙胞胎的基因都相同,但其中一個有失智症,另一個則沒有。研究人員對患有失智症及沒有失智症的同卵雙胞胎教育程度做研究,有些人在過義務教育年齡後就沒有繼續唸書,而其他人則是繼續接受教育。那些沒有罹患失智症的雙胞胎中,有十二個人在過義務教育年齡後就沒有繼續接受教育,另外二十一人則有繼續升學。那患有失智症的雙胞胎呢?他們大多數(二十五位)都在法定義務教育年齡過後,就沒有再繼續唸書,只有八個人有選擇繼續升學。
所以基因無法解釋教育及失智症之間的連結,因為這份研究的雙胞胎有相同的基因。現在我更加確信這個議題有值得研究的地方,教育似乎可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但為什麼呢?又是如何做到?而且這點為什麼與喬安及她同事對性虐待及心智敏銳度間連結的發現有關呢?
教育是種神經外科手術
所以教育到底對大腦做了什麼,讓它變強並能抵抗失智症呢?這個問題是個謎。教育是種可以對大腦注入神秘物質,保護它遠離疾病的非侵入性神經外科手術嗎?如果是,那它還是有缺陷,因為很多像知名愛爾蘭裔英國小說家艾瑞斯.梅鐸一樣高智商、受過高教育的人很不幸地都死於阿茲海默症。儘管有所缺陷,但這種「神經外科手術」的本質是什麼呢?
我在一份對整班準備期末考的德國醫學生進行的大腦研究中,發現可能的答案。這些學生同意接受三次的腦部掃描:第一次是在考前三個月,再來是準備了三個月考完試後,以及考試結束三個月後。
研究人員透過磁振造影來測量他們大腦不同部位的灰質厚度。當他們分析經歷三個月辛苦學習的大腦掃描影像時,看到了一個至今沒有任何神經外科手術可以達到的影響,那就是學生的大腦成長了。確切來說,是學生大腦後面與頂層叫做頂葉皮質(parietal cortex)的部位中灰質數十億的神經元擴大了;而在三個月的放鬆時光後,學生頂葉皮層的成長仍然存在,但沒有再繼續成長。
然而大腦另一個部位出現的情況更加有趣。這是大腦叫做海馬迴(hippocampus)的區域,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在一項著名的研究中,發現倫敦計程車司機的這個區域變擴大了。許多城市的計程車司機常會是對城市不熟的外地人,但倫敦的計程車司機則不同,他們得熟記整個倫敦的街道地圖,所有可能的替代道路與捷徑,並通過「知識大全」(The Knowledge)的考試。如果你去倫敦看到有人騎著電動機車在路上,而且車子的把手還夾著寫字板,那就是司機在準備考試。像二〇一五年要成為倫敦的計程車司機,就得花兩年學習,然後在沒有任何衛星導航系統的幫助下,接受考試測量你對這個不斷擴大的超大型都市的「知識」。
我會對這個研究發現感到如此興奮,是因為海馬迴是阿茲海默症患者受到影響的關鍵結構,它是大腦留下對各個時刻、每日、每月記憶的重要部位。阿茲海默症患者通常可以記得好幾年前發生的事,但卻會忘記幾分鐘前所做或講的話,這是因為大腦中特別容易受這個疾病影響的海馬迴一直在衰退。德國醫學生的大腦有什麼改變呢?與倫敦的計程車司機相同,醫學生的海馬迴末端成長了。此外還有個相當驚人的發現,與停止讀書後就不再長大的頂葉皮層不同,這個區域在考試結束後三個月中仍然持續長大。學習比任何神經外科手術都還要能夠重塑大腦。
那瑞典雙胞胎研究的結果呢?那些教育程度較高的雙胞胎,是不是也因為透過繼續升學而強化了他們的大腦,給大腦某種對抗失智症的保護呢?有沒有可能說,就算可怕的阿茲海默症影響了他們的大腦,但因為他們的大腦有較大、連結較強的網絡可依賴,所以可以繼續正常生活較長的時間呢?
或許那些教育程度較高,但沒有明顯失智病徵的瑞典雙胞胎,與有失智症的雙胞胎一樣,腦內也有許多有害的澱粉樣蛋白與濤蛋白,但因為教育擴大並強化了他們的大腦,尤其是海馬迴後側與頂葉皮層的區域;且如果我們接受德國那份對醫學生研究的發現,那就算有這個疾病,他們還是可以繼續進行記憶及思考。只有當疾病佔上風時,那些教育程度較高的雙胞胎才會出現喪失日常生活記憶的情況,而且這個情況可能在強化過的大腦輸給這個疾病前,就會因為他們已經先死於衰老,所以永遠都不會出現。
學習與教育對失智症的影響,被稱為「認知儲備」(cognitive reserve),當對有高認知儲備的人進行死後解剖時,這些人與低認知儲備的人相比,皮質真的有比較厚的灰質,每立方毫米的腦細胞也更多。
這些推測感覺都很合理,對嗎?讓我覺得猶豫的原因,是因為我讀到一份關於芝加哥八十多歲市民的研究。這份研究對受試者的記憶與認知能力進行原始測量,然後三年做一次追蹤測驗,直到這些受試者過世為止,且受試者死後會進行死後解剖,來觀察他們大腦中是否有阿茲海默症或其它失智症的病灶。在某些受試者身上,這種狀況非常明顯,造成阿茲海默症的濤蛋白越多,他們記憶力與認知能力就會比三年前測量時還要糟。然而,其他受試者身上就沒有這種關聯,濤蛋白越多並不會造成他們記憶較差。
所以是什麼讓這兩組出現區別?難道這當中有什麼特效藥,可以讓這些八十多歲的老人們一半以上就算大腦內含著有毒蛋白質,仍然可以維持心智敏銳度呢?是因為他們飲食中含有可以提供保護的化學物質嗎?還是開給他們治療其它病症的處方藥物有這種功能?都不是!這個問題的答案仍然是與社會有關的原因。
是朋友與家人讓他們出現區別。
這當中關鍵的元素,就是要與孩子、親友非常親近,且你可以相信他們並打電話找他們求助。這當中八十多歲受試者每個月至少會見面一次的孩子及親友,構成了這些受試者社交網的大小,那些社交網規模名列前百分之十的受試者,腦內的濤蛋白與記憶能力就不會有任何關聯。
然而要達到「認知儲備」還有另一個元素,當我發現這點時,我腦海裡還在思考著性虐待那個研究發現的角落,突然給了我一個想法。這個似乎可以提升對失智症抵抗力的額外元素就是心智活動(mental activity)。許多研究都發現所做的活動心智參與程度越高的老人(像是讀書或閱讀,或保持興趣及玩遊戲),他們的心智敏銳度就會維持,且跟沒有這樣做的人相比,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較低。
於是我又開始思考把相關性當成原因的這個陷阱。或許那些已經在疾病早期階段的人,就只是單純沒有辦法維持心智參與,所以我確認心智活動會讓心智變敏銳,而不是相反情況的唯一方法,就取決我是否能找到對受試者隨機指定心智活動,然後再把他們與沒有被指定活動的對照組做比較的研究。
我在科學文獻中找到這樣的研究。德國柏林大學的研究人員隨機指派七十到九十三歲的健康女性,參加一堂為期六個月的電腦使用教學課程。與那些沒有參加此課程的女性相較,訓練結束後有上課的女性出現記憶力與心智敏銳度較好的情況;雪梨研究人員麥可.瓦內瑞拉對這類隨機試驗的文獻回顧也證實了這個結論。我被說服了,並非只有年輕時受教育的時間可以強化認知儲備,年老後繼續使用大腦,並維持豐富的社交網路也有這個功效。
我對早期糟糕的經驗與之後的認知功能間的可能連結,還是沒有什麼了解,不過我對認知儲備的了解已經有所進展。瑞典研究人員已經排除基因作為教育及失智症連結的解釋,指出教育是造成人們某總程度上免於阿茲海默症影響的原因。還有對德國醫學生的研究也顯示,作為現代教育一環的準備考試,確實可以讓大腦獲得生理上的成長。
但認知儲備的另一個元素,像刺激心智的工作或良好社交網絡等,似乎也會強化大腦來對抗失智症,所以我該相信這行為也能像準備期末考讓醫學生大腦擴大的影響嗎?我還是沒有完全破解認知儲備與失智症之間的連結;感到挫敗之餘,我回到期刊中去尋找更多想法。
2.
紐西蘭大地震與尼采
二〇一〇年九月四號凌晨四點三十五分時,整個大地突然開始晃動,紐西蘭基督城的市民在半睡半醒之間步伐凌亂的衝到大街上。腳下離地表僅十公里處,規模七點一的地震劇烈地嘶吼著,將大地撕裂;建築物裂開、歪斜變形,更中斷了水電的供應,所幸這場地震沒有造成任何人死亡。然而當地的居民遭受大地震後接連不斷的餘震折磨了好幾星期,接二連三的餘震常常讓人們滿懷恐懼、心跳加速、瞳孔放大地往街上跑去。
地震過去後,許多人發現自己很難對工作或普通的日常活動維持專注,他們常忘記跟人有約,記不住剛剛認識的人的...
目錄
致謝
序言
1.為什麼工程師在道路上建彎道?
2.紐西蘭大地震與尼采
壓力這把雙面刃
常恍神的人比較不開心
為什麼神遊時常想到不開心的事?
3.羅丹與守門員
保羅
又見《吻》的研究
守門員、快樂的狗與尼采
葛洛莉雅
三十年後
4.性愛與吊橋
馬克
就燒個精光吧?
尼采與搖晃吊橋
5.壓力如何讓你更聰明?
瑞典的雙胞胎
教育是種神經外科手術
當沙發懶蟲會讓大腦萎縮
測試臨界點
有益的壓力
6.太多的快樂會有害嗎?
喬
溫室的雜草
逆境如何讓人變堅韌?
紐約中央公園的慢跑
我與自我的關係
重新思考「自我」
自我的臨界點
結語
引用文獻
索引
致謝
序言
1.為什麼工程師在道路上建彎道?
2.紐西蘭大地震與尼采
壓力這把雙面刃
常恍神的人比較不開心
為什麼神遊時常想到不開心的事?
3.羅丹與守門員
保羅
又見《吻》的研究
守門員、快樂的狗與尼采
葛洛莉雅
三十年後
4.性愛與吊橋
馬克
就燒個精光吧?
尼采與搖晃吊橋
5.壓力如何讓你更聰明?
瑞典的雙胞胎
教育是種神經外科手術
當沙發懶蟲會讓大腦萎縮
測試臨界點
有益的壓力
6.太多的快樂會有害嗎?
喬
溫室的雜草
逆境如何讓人變堅韌?
紐約中央公園的慢跑
我與自我的關係
重新思考「自...
商品資料
出版社:晨星出版日期:2017-10-01ISBN/ISSN:978986443336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64頁開數:14.8*2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