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前,都在為別人拚命,為別人累積
來到50歲,身心熟成得剛剛好的年紀
正是時候,重新盤點人生秩序
練習把不必要的重擔,一一放下
這一刻開始,你的人生為自己活
●日本最幽默、最會講故事的和尚,教你笑迎人生五十歲
●真言宗密藏院住持名取芳彥,教你有態度、有高度的人生智慧課
●什麼是中年?
「年」紀界於歲數的「中」段,簡稱中年。
傳說中擺離了懵懂無聊的青春期、爆肝看人臉色的青年期,距離退休的老年期還有點遙遠。是最剛好、熟成的美好年紀!
「準備好的輕鬆,讓你迎接50歲的優雅。」
──律師娘林靜如
享受吧!人生最美好的階段
五十歲是人生最美好的歲數,這時開始,你應該多多問自己開不開心。
這也是最適合進行生命盤點的時期,除了心頭排名第一順位、無論如何都不想放棄的,
其餘的人事物(=執著=累贅)全都可以捨棄。
本書收錄98則讓你有氣魄、不妥協,表現人生高度又不孤獨的熟年智慧,
面對人生五十歲,日本人氣和尚幽默解讀,分享超然的人生哲學,他說:
‧有些人際關係還是結束了比較好,沒有用的人就清一清吧
‧父母也很老了,孝道,做做表面功夫就好
‧大風大浪都看過了,還有什麼人好怕的
‧房貸快繳清了,子女長大了,另一半豬隊友也給他放生了
他認為50開始,想要這樣過、那樣活,你就得開始聽自己的話,建立自己的原則,不如:
‧想吃的東西,就吃吧,留到最後不見得就是你吃(別人吃掉,多嘔呀)
‧半途而癈也沒關係,現在已過了半途了(趕快找下一個目標)
‧心滿意足這件事又不是399吃到飽,你知足比較划算
‧「沒有」,也是一種幸福。我「沒有不幸」,是不是很幸福?
‧健忘挺好的,二十五歲之後我就忘了我今年到底幾歲了,三十六?
‧中年發福?剛好全部換漂亮新衣服
‧我們吃過的塩,足夠到可以「容忍失敗」
【本書特色】
‧第一本獻給五十歲世代不再妥協的人生智慧書
‧6大人生主題,98個人情世故解析,給你態度和高度
作者簡介:
名取芳彥
元結不動‧密藏院住持。一九五八年生於東京都江戶川區的小岩地區。畢業於大正大學美語文學科,擁有美語教學經歷,後來當上江戶川區的元結不動密藏院住持。另外,還擔任真言宗豐山派傳教研究所研究員,身兼豐山派講師。
除了舉辦抄經、讀經、講經以外,還有投入公案釋疑和演講等諸多活動。
著作:
《練習不在意》、《般若心經,掃除內心》、《冷靜的生活方式》、《放棄我執》等等。
真言宗豐山派元結不動密藏院官網:http://www.mitsuzoin.com/
譯者簡介:
葉廷昭
文藻外語學院畢業,現為專職譯者。
如對翻譯有任何疑義,歡迎來信指教。
kukuku949@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紀政 希望基金會董事長
律師娘(林靜如)
莊秀美/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工作學系專任教授
黃揚名 「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創辦人
魏德聖 導演
名人推薦:紀政 希望基金會董事長
律師娘(林靜如)
莊秀美/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工作學系專任教授
黃揚名 「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創辦人
魏德聖 導演
章節試閱
【前言】迎接「人生五十歲」
人一到五十歲,就會想著接下來該怎麼活下去才好呢?
不久前你才憧憬的目標,現在已經不曉得消失到哪裡去了。突然間,你愈來愈害怕自己晚年淪落悲慘的下場。為了逃離那樣的下場,你是否惶惶不可終日呢?
你自以為人生就是不斷地往前邁進,沒想到驀然回首,你過得卻是形同逃難的生活。你擔心不繼續逃下去,就會被後來居上的某種東西抓住。
工作,曾經是你的生存意義,直到退休年齡逼近,這份生存意義也開始飄搖不定。彷彿你一回頭,就有惡鬼笑嘻嘻地追上來,要把你的生存意義吃乾抹淨一樣。
你曾在經濟上追求富裕的退休生活,如今竟有團體高呼年金給付應該減少,健保的自負額度要增加,老人要懂得照顧自己。這樣的聲浪撲天蓋地而來。
你努力經營家庭和人際關係,結果換來的是人人獨善其身。有人覺得人際關係很麻煩,根本不想理你;也有人把金錢看得比家庭或親戚重要,從此斷絕往來。有的父母害怕成為子女的負擔,苦苦哀求子女不要管他們。看著這些父母,你不禁悲從中來。
你耗盡體力和心神,思考著到底該如何活下去才好,腳步一刻也不敢停下來。難道這樣也算是「活著」嗎?
各位,不要悲觀了!其實我們可以放寬心胸地活下去。為了這一天,五十歲的我們,也學過各式各樣的教訓了。
香奈兒女士說過:「二十歲的臉龐是自然的贈予,五十歲的臉龐則是你的功績。」
孔子在兩千五百年前,也自信滿滿地說:「我五十歲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我瞭解天命了。」(「五十而知天命。」)
我們的年紀夠大了,大到已經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了。
到了這把年紀,也深刻體認到疾病和死亡,不再是與我們不相干的事情。
潛藏在自己和別人心中的軟弱與邪惡,我們也看得很透徹了。
權威和權力就像一把雙刃劍,我們對這兩樣東西都有了充分的瞭解。
該發揮忍耐力和決斷力的時機場合,也早就知之甚詳了。
十幾歲的時候我們懵懂度日;二十幾歲的時候夢想將來、追尋自我;五十歲的我們和那時候的我們不一樣了。
三十歲的時候在理想和現實中妥協,開始覺悟自己能有怎樣的生活方式;那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如今,融合人生四十多年來的經驗與知識,終於你慢慢地培養出自己的一套哲學,同時你要迎接「人生五十歲」。
五十歲的你,可能有各式各樣的問題,本書要教導你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所在。我會以佛學為基礎,分享解除緊張的生活方式。
那些解決問題的關鍵,你在過去的人生早就擁有了。再來就是從這一把鑰匙裡,找出解決問題的那一把,插入鑰匙孔裡面轉動就行了。
請打開每一扇心靈的大門,讓內心吹吹風透透氣,舒緩你的緊張,笑著邁向未來的人生吧。
五十歲是人生的盤點期
「人的一生,任重而道遠。」這是德川家康遺訓的開頭。
為什麼人生就像負重遠行呢?那些重物包含了我們生來就被賦予的男女天性,以及時代和地理等環境因素,還有子承父業的期望。而這些都不是我們自願背負的。
除此之外,也有我們甘願背負的包袱。換句話說,我們也會增加自己的負擔。
家康遺訓的下一句是:「慢行莫急。」有些人喜歡在自己人生的包袱中,放入「凡事求快」的執著,家康的這句話是在給予他們建議。
而對於那些不追求物質就無法心安的人,家康的建議則是:「把不便視為尋常的事情,就沒有不足了;欲望來的時候,試著想想自己窮困的時候。」
將「不必忍耐」奉為圭臬的人,家康勸戒他們:「忍耐才是長治久安的基石,憤怒是最大的敵人。」
看重勝利、厭惡失敗的人,家康則警告:「知勝不知敗,終究受其害。」
把推委卸責的處世方法納入人生包袱中的人,家康循循善誘:「責備自己,不要責備他人。」
至於血氣方剛、做事太極端的人,家康給予「過猶不及」的訓示。
我們在人生的路上,不自覺地背上了太多的包袱。不過,一到五十歲,那些曾經視為珍貴重要的健康、安定的收入、朋友,全都會自然消失。也難怪我們對剩下的東西更加執著了。
然而,包袱還是愈少愈好。就算要留下來以備不時之需,到了五十歲的你,也該隱約知道,所謂的「不時」根本就不會來臨。
我留下的包袱,頂多只有:不說別人壞話、不做壞事、永遠誠實、常保歡笑,如此而已,其他的都是我要丟掉的東西。
恰如其分,就好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希望自己五十歲的時候,能過著恰如其分的奢侈生活。可是,當現實不如預期的時候,有些人就會自怨自艾,可惜自怨自艾改變不了什麼。
社會和經濟狀況的變化出乎意料之外,結果不如預期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與其感慨現實不如預期,不如笑嘆自己年輕時想法真的好傻好天真,人生就是無法盡如人意才有趣啊!
怨天尤人是削弱人生的刨刃,不要怨天尤人的人生當然比較好。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現實無法改變,過去我們以為「恰如其分的奢侈」可以辦到,現在最好改變一下那種奢望的內容。
例如,每年出國旅行的夢想,改成每年國內小旅行兩次。
每天零用錢三百元,等於每個月零用錢九千元的夢想,就改成每天兩百元,每個月合計六千元吧。
每個月吃一次高級餐廳的夢想,改用四季名產擔待一下,一年就能吃四次了。
用這種方式減少自己的欲望,藉以獲得心靈的平靜,是佛教兩千五百年來的慣用手法。
重點是,我們該如何設想自己接下來的人生規劃?
現狀不如預期就垂頭喪氣的人,最好不要有過多的欲望。欲望愈少,不如預期的話也就不會有太大的打擊。反之,結果出乎預期的話,品嚐起來會更加喜悅。
三餐煮飯,米飯的軟硬都無法隨心掌控了,更何況人生呢?這句話說得真有道理,人生就是這樣才愉快啊!面對意外還能笑著面對的人,就算有再大的夢想變化也不會放在心上。按照佛教的說法,這種人勇於接受諸行無常的變化,並且樂在其中。希望大家都有一顆享受變化的心。
不要瞎猜事物的「反面」
人到了五十歲,大都知道事物有正反兩面了。年輕的時候我們只看正面,相形之下看懂反面更能提升事物的價值,這並不是什麼壞事。
我曾在三十歲的盛夏時節,雙手提著購物袋走到商店的停車場,大約走了五分鐘。然後頂著汗水淋漓的光頭,坐在停車場裡的椅子上休息一下,喝著從自動販賣機買來的冷飲。
這時有一對五十多歲的夫妻,也提了許多物品進來。溫柔的丈夫買了兩人份的冷飲,他把冷飲遞給妻子之後,坐在椅子上說:「這家商店真是夠了,在店裡賺我們的錢還不夠,連外面都要擺一臺自動販賣機繼續賺。」
我認為店家是顧慮到客人,才擺放一臺自動販賣機。聽了那位丈夫的話,我在驚訝之餘也受到很大的衝擊。
或許就如他所說的,商家真的有這樣的意圖吧。但是抱著這種批判性的思維,凡事只看不好的一面,想必他們的夫妻關係和日常生活會變得很辛苦。
凡事只看負面的人,自以為瞭解真相,不會受到欺騙。他們以為自己特別高尚,跟樂觀的笨蛋不同。當他們受到親切對待的時候,也會懷疑對方的意圖,而忽略對方的善舉。然後,遇到難以接受的事情,就會搬出陰謀論。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一個怨天尤人的人。
反正職場就是不公平、反正努力也是爽到別人、反正美食吃下肚還不是都一樣、反正人總有一天都要死……這種人只會度過空虛的人生。
瞭解反面,順應正面而活,絕對可以過得更加平靜、悠閒。
孝道,做做樣子就夠了
有一部《父母恩重經》創於中國唐代,並在奈良時代傳入日本。當中,寫實記述父母生小孩之後嘗到的辛勞,對於父母年老的際遇也有很辛酸的描寫。
父母年紀大了,精神大不如前,子女到了深夜,也不會來關心父母。
父母成為鰥夫或寡婦之後,就被孤單地留在空房裡,活像一個旅人住在陌生的旅店。潮濕的寢具冰冷,衰老的身上爬滿蝨子和跳蚤,癢到一整晚都睡不著。
為此,老人家長嘆了一口氣,不知自己前世造了什麼孽,才會生下這種不孝子。偶爾還會氣到破口大罵、橫眉怒目。
媳婦被公婆責罵,也只是嘻皮笑臉地低頭道歉。
父母生了十次重病,兒女有九次沒來探望。而且對父母一點也不孝順,動不動就生氣責罵,要父母快點死一死,不要活著丟人現眼。
聽到子女如此絕情,父母難過地哭著說,若非我生你養你,你豈能有今天?早知道就不要生你這種不孝子了……說著說著,父母哭到眼睛都腫了。
這一段帶有儒家寓意的內容,重點在於警惕子女不孝,而非勸人孝順父母。年過五十的為人子女或父母,讀了大概都有很深的感觸吧。(網路上有全文可供查照)
其實父母和子女都有各自的難處,當雙方的難處互相衝突,許多人難免會忽略父母,或冷淡對待父母吧。
不過要改變老人家的觀念,就有可能否定他們過去的人生經歷,強迫老人家這樣做實在太殘酷了一點。父母只是希望子女溫柔相待而已,大家就做做孝順的樣子,盡量溫柔相待吧。
年紀愈大,房子愈小
住公寓或者大樓,凡事都要顧慮鄰居,因此有人到了五十歲,就想有一棟可以安身立命的透天厝,過著不必顧慮鄰居的生活。
住持,基本上是住在寺廟裡工作的人。而寺廟是宗教法人的,住持只需要支付水電費,不用付房租。
我看到老同學買公寓或透天厝,要背上三、四十年的貸款,我就很慶幸自己的際遇。打掃寬廣的大殿、廂房、境內是很辛苦沒錯,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幸運,也就不打緊了。
這種生活過了三十多年,我妻子說她想住小一點的房子。例如,吃飯的時候,不必特地站起來,轉身就能拿到醬油的那種小房子;或是打開吸塵器吸個五分鐘,就能清掃完畢的小房子;出門隨便上個鎖就好的房子最理想了。總有一天,我也想過那樣的生活。
我知道這是很奢侈的煩惱,可是對年過五十的家庭主婦來說,考量到未來的生活是一個很迫切的問題(不消說,妻子還諷刺我都沒有做家事,這件事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
所以,如果你想要一棟透天厝,又不打算和兒女同住,那麼也沒必要買太大的房子。一棟小平房就夠了,也就是「溫馨甜蜜的小家園」(住持,又稱為方丈,意指住在一丈四方裡的修行者)。
昭和時代有一個觀念是,男人就應該有自己的房子,要是各位還有這種價值觀,那麼買下人生中最貴的房產,或許也別有一番樂趣。
總之,五十歲已經不光是追尋夢想的年代了。我們該考慮年老的生活,參考同居人的意見,尋找專業的房屋仲介商量,這些就輪不到我這個和尚說三道四了。
試著做一些不敢做的事情
一位高中時代的好友跟我說,將來他退休之後想到海外旅行,但是如今到了真正退休的時候,又不敢去陌生的國度。聽了他的說法,我真的搞不懂他在胡說八道什麼。不過,這種「明明想做,事到如今又不敢做」的感覺,隱含著很有趣的問題。
我問他,那麼已經去過好幾次的地方,還有興趣嗎?他回答我,故地重遊又沒意義。其實已經去過的地方,還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東西,他卻一副興趣缺缺的模樣。至於到陌生國家容易緊張多慮,所以讓他打了退堂鼓。換句話說,他心裡追求安心、安定的欲望,和追求未知體驗的好奇心,兩者在激烈拉扯著。
我再問他,不然到月球或外太空旅行怎麼樣?他說,要是不用煩惱金錢問題,哪怕有性命危險他也非去不可。換作是我也會這樣回答吧,我們都想實現從外太空看地球的夢想。
如果你想做的事情,只是「想要前往陌生國度」這種含糊的層次,缺乏具體展望的話,那麼追求安定、安心的感情就會壓過你的決心。相對的,如果是從宇宙看地球這種具體的浪漫情懷,那麼好奇心就會占優勢,驅使你勇敢去挑戰。
佛教有勸人「行中道、棄偏門」的說法。意思是適中就好,不要站在追求安定和挑戰精神的兩極。
順帶一提,我跟妻子打算探訪日本所有的縣市。當我們遇到來自陌生縣市的居民,就會請教他們,假設要去他們的家鄉玩個三天兩夜,有沒有什麼推薦的地方?他們都會很困擾地表示,這種問題在地人也不好回答。不過,他們還是會很親切地說明,哪些地方是絕對不能錯過的。踏遍日本所有的都道府縣,是我的一大樂趣。
與其浪費時間,對自己苟且偷安感到失望,還不如收集具體情報。例如:哪些國家有什麼名勝和美食。這樣一來,你就會確認自己護照的有效期限,在退休之後滿懷著好奇心,踏遍異國的土地。
無法持續下去的事情,中途放棄也無所謂
各位鄉親,不用感嘆自己做什麼都半途而廢,缺乏毅力和恆心沒什麼好在意的。
有些書你以為看得懂,或是有興趣,結果買來之後看不完也沒什麼好在意的。就當作是作者、編輯、出版社出了一本很難讀的書就好了,勇敢地放棄那些不適合你的書。不用勉強自己讀下去,書店裡還能找到一大堆的書等著你閱讀。
為了健康開始慢跑,也試過持之以恆的訣竅,最後還是無法持續下去的話,就乾脆一點,直接放棄吧。
這代表慢跑不適合你的身體,對身心都不是好事情,不必責備自己凡事半途而廢。
必要的時候,別人會來責備你的。
我舉這個例子也許不太妥當,總之大家姑且聽聽。當災害或事故引起大量傷亡時,判斷傷者的優先治療順序,這種作業稱為「檢傷分類」,是一種以有限的醫療資源,發揮最大的救護功效的手段。
我在有限的生涯當中,也用類似的手段盡量提升自我和豐富人生。人在五十歲也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好比讀書、慢跑、旅行、學英文等等。
我不只替這些事決定優先順序,連買來的書籍也有決定閱讀順序。讀不下去的書,我會直接放棄,當作與自己無緣,然後拿起下一本書閱讀。
追求健康的手段多不勝數,慢跑無法持續下去的話,老實承認自己太晚起步就好,多出來的時間用來挑戰下一項訓練吧。
一直做那些難以持之以恆的事情,純粹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雖然說堅持就是力量,但是五十歲以後,把短時間的集中力當成力量也未嘗不可啊。
細數變老的好處
我是昭和三十三年(一九五八年)出生的,每次和高中同學見面,差不多都是聊同樣的話題。
「人老囉,不只耐力變差,半夜還要跑廁所好幾趟。睡眠品質也愈來愈差,一大清早就醒過來了,真是討厭啊!」
「對啊,大家真的老了。」
「不過,我們的身體還算硬朗嘛,也不用像年輕時那樣埋頭苦幹,說不定身體在無意間變成節能體質了。」
嚴格講起來,高中時代對我們來說就像不久前的事情。人到了五十歲,心智似乎和年輕的時候沒什麼兩樣,也難怪大家會覺得身體衰老了。
談論身體的話題,氣氛很難開朗起來,所以我會談一些變老的好處。
例如,大部分的事情都嚇不著我們了,小孩子也不用我們照顧了,終於感受到房貸快要繳完了,也稍微瞭解人心了,曾經買不起的東西現在買得起了。其實仔細想想,變老還是有不少好處的嘛。
明明變老的好處不少,大家整天只看壞處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你在幸福的時候,若不曾懷疑自己為什麼這麼幸福,那麼你在不幸的時候,也沒資格感嘆自己為什麼不幸。」
同樣的,當你忽略變老的好處,你就沒資格感嘆變老的壞處。
如果睡不好和早起這兩件事,讓你感受到自己變老的話,那你應該笑看變老是一件有趣的事,而不是失望才對。
【前言】迎接「人生五十歲」
人一到五十歲,就會想著接下來該怎麼活下去才好呢?
不久前你才憧憬的目標,現在已經不曉得消失到哪裡去了。突然間,你愈來愈害怕自己晚年淪落悲慘的下場。為了逃離那樣的下場,你是否惶惶不可終日呢?
你自以為人生就是不斷地往前邁進,沒想到驀然回首,你過得卻是形同逃難的生活。你擔心不繼續逃下去,就會被後來居上的某種東西抓住。
工作,曾經是你的生存意義,直到退休年齡逼近,這份生存意義也開始飄搖不定。彷彿你一回頭,就有惡鬼笑嘻嘻地追上來,要把你的生存意義吃乾抹淨一樣。
你曾在經濟上追...
目錄
前言 迎接「人生五十歲」
第一章 釋放執著心靈,放輕鬆
看透人生的終點
五十歲是人生的決算期
要享受當下還是未來,必須有所覺悟
試著懷疑自己的「心願」
放棄,反能照見事物的本質
不要沉溺在過去滿足的體驗中
不要執著不成熟的青春
寡欲,才是成熟的象徵
恰如其分,就好
察覺自己心有迷惘的兩位和尚
安撫、激勵過去的自己
不要瞎猜事物的「反面」
消除反感的感謝之心
先想想要留下什麼,而不是先思考要丟掉什麼
請朋友幫忙處理照片
房產和土地,都是「露水塵緣」
年紀愈大,房子愈小
凡事單純享受箇中樂趣就好
五十歲才能面對自己醜陋的內心
瞭解執著,才能破除煩惱
第二章 放鬆僵化日子,活自在
洄溯過往的因緣
懷著「報恩」的念頭生活
人生不是無意義,而是未有意義
今天是你人生中最年輕的日子
無法持續下去的事情,中途放棄也無所謂
「沒有」也是一種幸福
改變庸碌生活的兩大啟示
細數變老的好處
感性隨時都能淬鍊
試著做一些不敢做的事情
不要求快
面對消極的自己
穿什麼衣服交給別人決定
我們並非無為度日
到了人生的折返點,我們才得以從容
練習享受「一個人的時間」
不必勉強追逐流行
不必在意餘生
第三章 家族苦,隨緣分
我們都活在「共業」之中
孝道,做做樣子就夠了
家族問題也該讓外人分擔
「顛倒夢想」只是徒增困擾
看看父母,反省自我
改變惡劣親子關係的四大途徑
兄弟姊妹的爭吵,都是彼此各有難處
夫妻關係冷淡,請試著回想原點
面對伴侶不只該注意語氣,要培養自己的心性
要察覺言外之意
要不要繼續當「家人」,你自己決定
不要期待子女的答覆
「子女」是父母的生存意義
讓子女可以輕鬆回家
感謝一家團聚
每個人過的都是各自的人生
麻煩的親戚也該好好珍惜的「制約」
不要無恥爭奪遺產
不計較得失
第四章 人生緣分,放它去
善用「空無」之心避免衝突
將挑剔的習慣,轉變成慈悲
行為比虛榮心重要
年紀大了,要懂得「容忍失敗」
消除語言的「變質」
陌生人亦有緣分
感情起伏是同理心最好的證據
不要把「無聊」掛在嘴邊
今天,你跟鄰居打招呼了嗎?
與人相處莫忘「律」字
期望未來的邂逅,遺忘過去的悔恨
想斬斷緣分,就得主動扮黑臉
到陌生的地方,更該重視緣分
不要進行不幸的比較
不要害怕,人終究是獨立的個體
事先決定由誰來送自己最後一程
第五章 第二人生,悠閒過
人生的終點,在退休之後
秉持利行之心,度過第二人生
不要依賴「別人的評價」
要追求安定或變化,好好審視自己的基準
自己的做法,只留下「精要」就好
要有隨時拋棄意見的覺悟
在新天地要找到優秀的顧問
該走就走
接受被公司拋棄的自己
順從自己的心意盡情工作
事與願違之時,才能看出一個人的本質
對「不在頂點」感到驕傲
閒暇是一種奢侈
第六章 疲憊身,放從容
認清死後的世界,擁有從容的心境
「活得健康」純屬顛倒夢想
生病時先照照鏡子
生病時不必逞強
學著痛快服用藥物
享受健忘
健忘,是溫柔善待家人的機會
身體永遠嘗得出美味的食物
不要依賴酒類
肥胖是添購新衣服的「最佳藉口」
不要一昧求新
一成不變的安心感
前言 迎接「人生五十歲」
第一章 釋放執著心靈,放輕鬆
看透人生的終點
五十歲是人生的決算期
要享受當下還是未來,必須有所覺悟
試著懷疑自己的「心願」
放棄,反能照見事物的本質
不要沉溺在過去滿足的體驗中
不要執著不成熟的青春
寡欲,才是成熟的象徵
恰如其分,就好
察覺自己心有迷惘的兩位和尚
安撫、激勵過去的自己
不要瞎猜事物的「反面」
消除反感的感謝之心
先想想要留下什麼,而不是先思考要丟掉什麼
請朋友幫忙處理照片
房產和土地,都是「露水塵緣」
年紀愈大,房子愈小
凡事單純享受箇中樂趣就好
五...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4頁開數:14.8 × 21.5 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