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形式的心理學剖析,無艱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讓您深入淺出的探索自己的心靈。
◎說明五大負面情緒的起源,進而明瞭、應用它,做到情緒只能「服務」於我的利益。
◎透過掌握並學習操控各種情緒,讓自己真正成為情緒的主人,並充滿正面的力量。
負面情緒統統OUT!壓抑時代下,一本真正能化負面情緒為正能量的好書!
「情緒產生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我們存活下來。例如,厭惡感制止我們攝入毒物,而愛或同情則協助我們形成凝聚力與合作關係。」──達爾文
絕望,能使我們對一些事件(必定是對我們已有了傷害)作出徹底的「離開」,不再作徒勞無功之事。若沒了絕望,人可能變成「偏執狂」。
憤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基本情緒、求生防禦機制──憤怒是作好戰鬥的準備。憤怒者的行為是一種近似野獸的瘋狂,其背後的目的是讓人充滿力量,去應付眼前的危險。
羡慕,最大的作用,是喚醒我們對某「目標物」之欲求的確定。當察覺羡慕之情後應將之化為一股「向上」的動力,因羡慕最大的功能:提醒我們自己內心真正的欲求。
嫉妒,除了警訊面臨「缺失」之外,它還會種下仇恨與暴力的火苗,因嫉妒背後的最大目的:驅使行動,挽回自己的缺失。
恐懼,是關乎生存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們最忠實的好朋友,也是保護我們身體非常重要的警報系統。
人生若缺少了感覺還真是場災難,我們寧可被喜悅「占據」、被憤怒「擄獲」或被醋意「鼓動」,也不願放棄品嘗這些我們生命的靈藥。因為如果沒了情緒,我們就會變得笨拙。思想永遠都帶著情緒色彩,因此我們才有好玩的點子、抑鬱的想像、沮喪的認知、驚人的想法、浪漫的念頭和冷靜的思路。
然而,人之所以會受到情緒困擾,不是「內在」出現問題,完全是人對某種情緒的「解讀」出了問題,導致用錯誤的方法去「表達」自己的情緒繼而產生痛苦。想要戰勝這些情緒,必須意識與下意識經過「交流」、「解釋」獲得「一致性」,產生強大的意志來驅使個體的行動;此時人的情緒會達到一種「身心合一」之境界,不單感覺到肉體的剛強,也能體會情緒上的堅毅。
作者簡介:
張權
香港人,旅居台灣作者。
章節試閱
前言
本書不是寫給「有識」之士看的,亦不作什麼學術研究。「解釋心理學」這個書名可能會令人出現混淆,因它用了「心理學」這個極專業名稱,但本書並非要去「解釋」傳統的心理學,只是想打破既定的學術框架,用純個人的經驗去「解釋」自己情緒之由來,是一個平凡人據其個人之生活體驗、每天有血有肉與人的短兵相接,所記錄下來的一些人生看法;用一種閒話家常的語言、盡量淺白的道理,藉以讓每個人了解自己「內在」的運作;因為我們身處一個極其壓抑的時代,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點心理問題、情緒困擾。
就心理學範疇而言,我討厭象牙塔式的學術探索,並非我害怕艱澀的學習過程,而是這種所謂的科研、對於真正的「用家」有什麼幫助?尤其心理學這麼個人化,差以毫釐、謬以千里的一門學說,就如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指紋,絕對沒有一個人是相同的;道理相同,將心理學仿照科學方法論證的弊端在於――怎可用一個預設的學術框架去概括所有人的心路歷程、演變經過。
而更嚴重的是,各門各派的心理學專家、每天埋頭苦幹在研究的結果,其最終的成果都與中國宋朝儒家一脈相承者的朱熹一樣――格物致知。但「格物致知」對於現世的生活又有何益?因為,作為一個每天忙於生活的普通現代人,他最迫切追求的是另一個更實在的層次――格物致用。
美國二十世紀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大師,被譽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精神之父」――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走向生命的巔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一書說,馬斯洛對其母親,他更多地感受到的是憎恨和根深蒂固的敵意。這種感情不僅存在於他的孩提時代,即便其母先他幾年辭世時也依然未減。他甚至拒絕參加母親葬禮。由於其母篤信宗教,在他年幼時經常以上帝的懲罰來威脅他,故而他後來逐漸形成了對宗教的不信任,甚至憎惡。他一度為對其母親的感情問題專門接受過心理治療,結果都無濟於事。
「能醫不自醫」的馬斯洛那股根深蒂固之憎恨,直到他母親離世也沒有消弭,直到1969年他自己謝世的前一年,馬斯洛曾這樣描述對自己母親的感情:
我所有討厭、憎恨、拒絕的不僅是她的外表,而且還包括她的價值觀、世界觀,她的吝嗇、自私,以及對世界上任何其他人包括她丈夫和孩子都缺乏感情……她認為世上任何與她有分歧的人都是壞的,對她的孫子她也漠不關心,沒有朋友、大大咧咧、骯髒,與父母關係疏離,對她的兄妹亦沒有一點手足之情……我不知道我的烏托邦精神、道德感、人道主義、仁慈、愛、友誼及其他所有健康的感情來自何處,我僅能肯定這是母愛缺乏所帶來的後果。我的生活哲學研究、理論建構的動力,均源於對母親的憎恨、對其所支持的一切事物的拒絕。
坦白而言,馬斯洛的學說我並沒涉獵過多,但作為一個心理學家,其內心的一股憎恨,竟然在對方死後依然難以釋懷;甚至乎在自己行將就木之際,馬斯洛對母親的仇恨仍然縈繞心中揮之不去;我恕難苟同,也不認為這種深藏憎恨的人生有什麼「巔峰」可言。
我並非有意貶低他人的成就,亦無能力質疑心理學家們的論證,我只是個普通人,但我內心有種理念:一個哲學家不該怕死,一個心理學家不應受到情緒困擾,就如一個神父不能死於梅毒。好死不死,作為一個神父可以有千百種死法,但就是不能死於梅毒,因為這與你的身分不配嘛!換句話說,你的理論不可以違背你的實踐,連在自己身上也做不到,更遑論能有效地施展在其他人身上。
另一個有相同「陰影」、在心理學界更赫赫有名的――佛洛依德(Sigismund Schlomo Freud 1856-1939)。佛洛依德的「戀母情結」,從某角度觀之,也是另類走不出童年陰影的心理障礙。孩童時對自己母親的胴體有個「無意識」的生理遐想,不單是佛洛依德,就算是我、我更相信有很多少男都有過同樣的「回溯」,但這種無意識的「欲求」只是一閃而過,不曾在心中激起過任何波瀾,踏進青春期後更自動煙消雲散,可能有些人連一點記憶都沒了,因為這時個體會很正常地投入真實的異性欲求當中,而完全蓋過了那曾經有過的幼稚「幻想」。
但那股對自己母親曾經有過之「欲求」,在佛洛依德長大後的很多年仍然令他思潮起伏,他說這是一種無法擺脫的情結。不錯,佛洛依德無法擺脫這種情結,所以當他看到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的故事時,立即獲得醍醐灌頂般的覺悟,並斷言:「在所有後來變為精神病患的兒童的精神生活中,他們的父母起了主要作用。」及後,佛洛依德並將這個故事設為框架,作為自己「戀母情結」學說的奠基,更成為他個人學派的獨創旗幟。
佛洛依德的「泛性」學說,強調童年時的第一次性衝動對個體一生有著多嚴重的影響,認為性壓抑是很多精神官能症的元兇,我們很多精神問題都因這些「欲念」未曾獲得滿足才會衍生;佛氏這種言論,處於當時已受到不少微言,在今天看來更是乏善可陳。因為大家都知道,一個正常的現代男人不可能沒有「性壓抑」,就算生活在蠻荒時代或古代,除了極少數的部落領袖與一些帝王之外,也不是每個男人發現有「心儀」的女人都能與之交配,隨時都可獲得性滿足。更何況,我們的「內在」又是極其複雜的構造,怎可用一種「泛性」理論,認為性欲一旦獲得滿足,個體便能萬事俱休?因為大家都明白,人除了性,「內在」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欲求,做愛和吃飯絕對不是人生的最終意義,反而當吃飯與做愛過後,人生的意義才真正開始。
一個人若不自覺心理有點問題,很少會去翻閱有關心理學的書籍;更有些人因想瞭解自己的心理問題,才一頭栽進心理學這個範疇,最後因利乘便,成為了一代的心理學宗師;但這些大師很多都終生沉淪在自己的痛苦精神當中,美國的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 1842-1910)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患有嚴重抑鬱症和身心疾病,經常靠閱讀《聖經》來維持意志力;在1875年,當詹姆士成為哈佛大學心理學講師後,他的憂鬱症依然困擾著他,他經常這樣來勉勵自己:
「我要找一個能令自己再想存活多四小時的理由」
找一個令自己願意活下去的理由,詹姆士最終找到了,據說他在1878年精神狀況漸趨好轉,應該走出了憂鬱的陰霾;但詹姆士的學說、詹姆士所找到的「理由」,只是在他自己身上「驗證」過,並不一定適合你,就如,不是每個人都能靠閱讀《聖經》來維持意志力。
心理學書籍有很多人閱讀,因為每個人對自己的「內在」都會有興趣,但有多少人能學以致用,為什麼不能將學到的理論實踐在日常生活中?我並非指責心理學家們寫的書籍、提出的論證都是耍嘴皮的紙上談兵,只是他們太過注重學術方法上的研究,而忽略了真正「用家」是有血有肉與人每天短兵相接的人。所以,馬斯洛也好,詹姆士也好,佛洛依德也好,一眾心理學宗師也罷,他們只是埋頭苦幹在做「學術研究」;但一涉及研究就會走向科學性的系統論證,導致與「實際心理」情況愈走愈遠,因此,這些所謂研究最終也只能停留於學院式的層面,難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當一個普通人自覺心理有點問題,於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去認識心理學,最後,讀懂了一大堆艱澀的專業名詞、明白了一大批深奧的學術理論,但回頭一望,原來這些東西對他的生活完全沒有幫助。為什麼會沒有幫助?因為這些學院式的研究,他們的重點是在於研究問題並非解決問題。
在幾十億年的地球歷史中,人類的出現最多只有六百萬年,進入文明最多也只是一萬年,為什麼只有等到人類的出現地球才開始被瞭解?究竟是神創造了世界,還是人創造了神?
這些惱人的哲學問題,你不去問就不會有問題。英國哲學家羅素曾經說過,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他不會浪費時間去讀哲學,因為哲學的最主要功能:不是讓平凡人變得聰明,而是讓聰明人知道,自己並非如想像般那麼優秀。所以問題的重點,你只是個平凡人,去問這些問題對你的人生有何獲益?換句話說,每個讀心理學書籍的普通讀者,最關心的只是自己一些心理上、情緒中的疑問,並沒興趣亦無能力作深奧的探討。
坊間大部分的心理學書籍,什麼「心理學原理」、「心理咨詢」、「情緒管理」的呀,都是某些心理學「大師」依憑個人之心理運作而立論,滿書都是學述性研究、艱澀的專業用詞;目的在於鞏固其論證、想用科學之手段歸納出一套權威的心理學派系,多於幫助有心理障礙的人解決問題。這些紙上談兵的書籍,一般人要讀懂都非常艱苦,更何況能用在日常生活之中。
大千世界,色相紛亂繁雜,不是每種東西的「設置」,都是為了給人類的智慧去了解的;況且,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智慧」,硬塞一些對他來說並沒有「用處」的東西給他去了解,對其個人的意義何在?
生命太短促了,而人又是欲望的組合,要在生命的瞬間去解釋、攫取自己的存在意義。所以這本書探討的主題,不是心理之原型、謝絕一切學院式的研究、摒棄任何艱澀的詞彙和所謂的學術理論;就像一把「奧卡姆剃刀」,將那些令人感到厭煩的爭論、一些既累贅又空洞無物之普遍性概念,引刀成一快地無情剃除。盡量用淺白的語言,或一些每個人都經歷過的生活例子,讓我們瞭解自己情緒之起源;更想讓大家注意的是,當它們出現時我們怎去「解釋」和「使用」這些情緒,使之配合這個複雜而幻變的世代。若每個人能「明瞭」、「應用」自己的情緒,做到情緒只能「服務」於我的利益,我們就不會再受到所謂負面情緒的困擾,因為那刻對你來說,情緒已沒有好壞之分,又何來痛苦之理?
所以《解釋心理學:情緒只能服務於我的利益》的關鍵概念,唯有你才能「解釋」自己的情緒、詮釋你自己的存在意義;重點在於,若無法改變外部的客觀事實,請立即更改內部的主觀解釋,因為這時你會明白,原來人生重要的不是命運,而是面對命運的態度。
前言
本書不是寫給「有識」之士看的,亦不作什麼學術研究。「解釋心理學」這個書名可能會令人出現混淆,因它用了「心理學」這個極專業名稱,但本書並非要去「解釋」傳統的心理學,只是想打破既定的學術框架,用純個人的經驗去「解釋」自己情緒之由來,是一個平凡人據其個人之生活體驗、每天有血有肉與人的短兵相接,所記錄下來的一些人生看法;用一種閒話家常的語言、盡量淺白的道理,藉以讓每個人了解自己「內在」的運作;因為我們身處一個極其壓抑的時代,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點心理問題、情緒困擾。
就心理學範疇而言,我討厭象牙塔式的...
作者序
人生若缺少了感覺還真是場災難呢。我們寧可被喜悅「占據」、被憤怒「擄獲」或被醋意「鼓動」,也不願放棄品嘗這些我們生命的靈藥。因為如果沒了情緒,我們就會變得笨拙。沒有感覺的人類會是個可憐至極的生物,他們會完全沒有行為能力,也全然不知道該想些什麼。他們的神經元將失去發動機和氣油。因為就連「要變得完全理性、不再聽從感覺」的這個決定,也是一個感性的決定。思想永遠都帶著情緒色彩的,因此我們才有好玩的點子、抑鬱的想像、沮喪的認知、驚人的想法、浪漫的念頭和冷靜的思路。
――《我是誰?》
人離不開情緒,情緒就是生而為人之表徵。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1882)於一八七二年時,在《人與動物的感情表達》一書中宣稱,「人類的情緒並非一成不變的固定反應,而是經歷千百萬年持續演化的結果。無論人或動物,其情緒就像呼吸和消化那樣基本、那樣重要,情緒產生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我們存活下來。例如,厭惡感制止我們攝入毒物,而愛或同情則協助我們形成凝聚力與合作關係。」
一百五十年後,在科學突飛猛進、在科學改變了許多人類意識形態的今天,達爾文以上之話,依然鏗鏘有力;因為科學只能影響我們的生活,但改變不了我們源遠流長、久經演化而來的大部分情緒。所以,科技極其量只能做出一臺高速運算之電腦,不可能製造一件會有思考之機器;更遑論每個人身上「獨家」的變化情緒。
人的「內在」是極其複雜的構造,尤其大腦。據腦部研究科學家說,人類的大腦,含藏著的可能是全宇宙最複雜的機制:近一千億個神經細胞在腦裡反覆發出信號,產生五百兆條連結,繼而塑造了每個人的思想行為、意識形態。五百兆是個什麼數字?以今天地球人口約為80億計算(可以比較一下你「臉書」內朋友的數字),「五百兆條連結」就是,你在臉書與600億個地球的全人類做了「朋友」,並且每刻進行互相「交流」。
因此,我不相信以人類的智慧(至少在目前的一百年內)能夠完全瞭解我們的大腦。而人類的大部分情緒,更會透過人際關係的「互動」而產生變化,絕非單憑實驗室就能蓋棺定論。當讀完本書後,你會明白:情緒沒有好壞之分,只是時代不同,其所「表達」的方法與效果是否適合我們身處的世代而已。因為,人類大腦的形成是為了協助我們的祖先在荒野求存,而情緒更是求生的一種「工具」。
情緒源自於基因――這是演化心理學家的觀點,但我只同意一部分並非全部。情緒不全屬演化,在於它有大部分是與生俱來的,像我們某些本能一樣:嬰兒的吸吮、人很自然學會站立、行走、用手取物件。情緒就如這些天賦的本能,其目的是能令人類在自然界中更容易存續下來,並得以有效地生存繁衍。
提及演化,順帶一提達爾文的「天擇理論」。是的,人類為了生存競爭,會從進化中出現一些特變,例如身形、重量、體貌以及一些代謝功能,祈求更適應在大自然中存續。就像一個人經過歲月的洗禮,他二十歲時與四十歲的思想必定會出現變化,無論此一變化在別人看來是好是壞,但對他而言,肯定是經過「心思熟慮」的思想結晶,而其展示的意識形態,就是他的「內在」經「解釋」後所接受的一種生存方式。
演化論派更認為,我們身上的很多情緒,都是從狩獵採集時代所留傳下來的。正如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所說:
人類曾經在八百萬年的時間裡一直是以狩獵、採集維生的靈長動物,直到十萬年前,我們才進化成猿人。我們的農耕歷史只有一萬年左右,並且僅僅是世界上的寥寥幾處而已。因此,99%的人類歷史都是狩獵、採集活動來主導的。如今,這種生活方式幾近消失,但我們每個人身上的大量生理和心理特徵卻是為了適應它而形成的。
不錯,我們的生理和心理特徵仍藏著許多遠古時代留下來的「禮物」,這些禮物就是我們的大部分情緒,而這些情緒近數千年來都一直與人類的文明進行抗爭、衝突,協調與制約;最後所有東西都融為一體,形成每個新生世代的文化。
人類的情緒源自身體的反應,這是詹姆士的理論:情緒就是感覺。在一般情況之下,我們認為發抖是源於恐懼,哭泣是源自於悲傷;但對詹姆士而言,事實恰恰相反:身體的顫抖令人覺察恐懼,是眼中的淚水使我們感到悲傷。
「身體的顫抖令人覺察恐懼」,此論點顯然不合邏輯,但詹姆士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可惜卻沒有附加答案;因他對人類的每個意識層面,並沒有太多的闡述和研究。《解釋心理學:情緒只能服務於我的利益》的入門,就是要闡釋各「意識層」的功能與運作。首先,人類的意識層像座冰山,浮上水面(能讓人察覺)可能只有八分之一,其餘部分潛在水面之下是人不能視察的。浮上面而我們能察覺的稱為意識,沉在水底、不被察覺的順序為下意識與潛意識。
當一件事情「介入」我們,三個意識層會同時開始進行「解讀」,潛意識的反應最快,因它不會「思考」、對事件只憑感應,也不須獲得其他意識的「一致性」,獨自就可以直接驅動情緒,就像「條件反射」,只要條件一到,便會啟動相關之情緒去促使個體行動。潛意識「第一刻」激發的情緒不受任何約束,就像本能反應,但往後的情緒發展就會受到下意識的控制。
由於下意識橫亙在中間,所以意識不能「接觸」潛意識,繼而影響其對於情緒之收發,唯有透過下意識這個「代理人」,意識才能獲得增加「行動力量」之情緒。而意識必須通過「交流」、「解釋」才能與下意識進行互動,當意識和下意識的解讀結果獲得「一致性」時,便會產生一種意志去驅動情緒,然後,我們的身體便會有一連串的反應和動作去處理眼前的情況;但如果不能獲得「一致性」,我們就會感到「分裂」,猶如身體的「內在」有股力量與外部的現實世界抗衡。
《解釋心理學:情緒只能服務於我的利益》的概念認為,意識掌管記憶、想像、思考、理性和價值觀;下意識是個利己主義者,所有「思考」都以此為出發點,不受世俗的道德規範約束,它的部門分類為直覺、觀念、創作;而潛意識最重要的功能是保護作用(發出恐懼的警訊),由於此一機制對個體的生命起了關鍵作用,所以它是身體最敏感的部門,就像雷達一樣靈敏,潛意識與「情緒部門」相連,職是之故其行動最為迅速,通常「第一刻」情緒都是由它驅動,而潛意識同時掌管了我們的本能欲求。
各意識層的各部門都是分開獨立運作。例如,某人的記憶力很差,但他同時可以是個很理性的人;潛意識因有本能欲求這個部門,故可稱它為享樂主義者,但它不可以只顧享樂的目的,而去影響其保護部門的運作。
三層意識雖然可對事件同時進行解讀,但意識的運作、思考反應最慢,像個馬拉松參賽者;下意識用「直覺思考」,類似3000公尺競賽者;潛意識就像脫韁野馬,盲目的衝動,是個100公尺短跑手,其「第一刻」的反應永不受制約,獨自採取行動去啟動情緒驅力,企圖令身體立即有所反應去抗衡突然而來的事件。
所以,人很多時候會感到驚訝,當我們接觸某事件意識正在察覺時,身體已有股情緒在蠢蠢欲動,更甚至乎,有時情緒出現了我們的意識才覺知事件。
這不單是情緒先於意識,而是潛意識的「感應」、「行動」比意識與下意識迅速許多,為何會這樣快?因為潛意識有個很重要的部門――保護作用。聽過許多同樣的故事,有些人在遇到突然而來的危險時,身體會不經思考、「無意識」地做了某些動作來避過險境。其實,這些情況不是身體「無意識」的反應,而是我們的「內在」運作幫自己避開危險,這一點在往後的篇幅會用日常的案例詳述。
提及我們「內在」的威力,相信也有人聽聞過,話說有個母親目睹兒子被壓在車底,她突然神蹟般力大無窮,憑雙手竟能把汽車抬起,讓自己的兒子逃出車底。我也有過類似經驗,有次我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在深夜回家途中竟醉倒睡在一道僻靜的馬路中央,忽然我坐了起來,但還是感到非常醉,那刻不知是什麼在驅使,我「無意識」地爬向馬路邊的人行道繼續大睡。幾秒後,我聽到一輛大貨櫃車在我身邊駛過的聲音,當時我不覺什麼,但事後每次回想都嚇出一身冷汗;若不是「無端」爬去路邊,被貨櫃車輾過身體的下場就不多贅言了。
又有一回,我想測試自己對恐懼的承受力,在夜深無人的海灘獨自游往300公尺外的浮臺,但游至半途我突然左腳抽筋(肌肉痙攣),霎時一股強烈的死亡威脅籠罩全身。那刻,我腦中發燙得只在恐慌,什麼東西也想不出,雙手拼命亂划;在精疲力竭將近沒頂之際,忽然,有股力量「從下而上」令我立即清醒、一點恐懼都沒有,然後我取回浮力,儘管小腿還在抽搐,但仍有節奏地慢慢游回沙灘。
提及上述這些,我並非想講什麼亂神怪力或所謂的超自然力量,只是「渺滄海之一粟」,宇宙之浩瀚與人的渺小,世間上有許多你不明白的東西,你因為不明白所以不相信,但不代表它不存在;而世界上有很多事物的「設置」,其目的也並非讓人類的智慧去了解的。無可否認,確實有些「形而上」的存在,亦非「人類有限的構造」所能理解,正如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所說:
我們是如此習慣於我們生活世界的理性外貌,因而難以想像常識無法解釋的事情。原始初民在面臨這類震撼時,並不會懷疑自己的心智健全,他會想到物神、精靈或神靈。
……但在這個關頭,理性必須承認它的無能,人類根本無能力去界定「神聖的」存有者。由於我們理智的限度,當我們說某物是「神聖的」,我們充其量只是給了它一個稱號,這樣或許是基於某種信仰,卻絕非出自任何確實的明證。
――《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
說回正題,當事件「介入」我們時,各意識層便開始進行解讀,過後相關之情緒會被激起,繼而產生一連串身體反應來驅使我們的行動。質言之,我們是必先有「覺知」或者「感應」,然後經過「解讀」後才會產生情緒,只是潛意識的「解讀」之快、激起情緒的「行動」之急,意識是無法察覺它的運作,所以導致了一種錯覺:身體反應先於情緒。
例如,潛意識對事件的「解讀」得出了結果――危險,在這緊急關頭,它會以極速的行動去激起情緒令身體作出相關之反應。下一刻,當下意識與意識察覺到恐懼情緒時,意識同時感到身體已作出了反應(滲冷汗、發抖),此時意識與下意識會進行一連串複雜的「交流」、「解釋」,來作出相關之行動。似乎「身體的顫抖令人覺察恐懼」,這就是詹姆士的錯覺,認為反應先於情緒。其實,是潛意識早已令身體有了情緒,繼而由情緒去驅動身體的反應,可以想像一下,我們的情緒之所以被激發,絕對是供給個體「力量」作出反應去進行外部鬥爭;「反應先於情緒」是一種本末倒置、不合邏輯的估算。
潛意識的行動快速,尤其是關乎危險的事件,我們是無法察覺它的運作,所以每當意識還在「介入」事件的階段,身體已有了相關的情緒和反應。而為什麼恐懼時我們會發抖?這就是要讓身體「熱身」,幫助往後的行動――攻擊或逃命。
「物競天擇」的達爾文做了一個有關恐懼的實驗:「我把臉緊貼飼養蛇的厚玻璃瓶子外(當然瓶子是密封的),下定決心,就算毒蛇作出攻擊,我絕不退縮。但當牠一張口向我撲來時,我就以驚人的速度向後退了一、兩碼。面對一種只由想像出來的危險,我的決心和理性看起來都沒有什麼幫助。」
此一實驗可以證明,潛意識與被我們可以察覺的意識是分開獨立運作的,尤其涉及生死關頭,潛意識最敏感,每每「解讀」最快、最先對事件作出相關之行動;基本上,每個「第一刻」的恐懼情緒,多數由潛意識引發,而「第二刻」之情緒變化,就是意識與下意識的「交流」、「解釋」後所產生的結果,這點稍後會用事例詳述之。
人恐懼時就會發抖,勇猛的戰士只能控制自己的外部行為,不可操控內在恐懼情緒之溢出。潛意識的「第一刻」運作,就像「條件反射」或被稱為「自然反應」的動作,絕對不須經意識察覺、大腦思考,只要「條件」一到,便能產生相關之情緒去驅使行動,就如很多情況一般,當身體出現了情緒與反應,此時我們的意識才察覺到事件發生了。
至於,剛才提及詹姆士的「淚水先於悲傷」,這種論說,似乎也顯得有點荒謬。相信每個人都有過哭泣經驗和反對詹姆士的理由,這就不作太多的贅述了。依我個人認為,其實眼淚是悲傷的「高潮」,目的在於緩衝痛苦的情緒、悲傷過度擴充可能為身體帶來巨大傷害;流淚猶如男人的高潮,最後用射精來制止過度的亢奮。往後會在有關〈悲傷〉的篇章詳談。
從古希臘時代或甚至更早以前,人類對心理的本質與運作,就產生了強烈的研究興趣,古代中國也有類似的文獻。直到1879年,德國著名心理學家、生理學家兼哲學家威廉‧馮德(Wilhelm Maximilian Wundt 1832-1920)在德國的萊比錫成立第一間心理實驗室。馮德被喻為現代心理學之父,其理由在於,自他開始令心理學脫離了傳統的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
爾後的百多年間,心理學發展迅速,不但派系繁雜,坊間有關之書籍浩瀚如海;從馮德開始,各門各派、各個時代的心理學大師,都想用科學的論證歸納出一套系統,來詮釋人類複雜的心理運作。但心理學屬於科學嗎?很可惜地,心理學不是科學,不能用實驗方法來論證。
科學和心理學都是西方哲學的產物。那麼,我們首先要弄清科學與心理學之區別。科學的最主要特點,就是可以被驗證,換句話說,可以被推翻和駁倒是科學最主要的功能和外觀。例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的相對論,可透過某種觀察證明有一部分是錯的;又或者,如果我們找到一顆以正方形軌道繞太陽運轉的行星,就可以推翻艾薩克‧牛頓(Sir Isaac Newton 1643-1727)的行星運動定律。科學探究是可以分享和加以驗證的,概言之,可以被推翻的論證,才屬於科學的論證。
但心理學就不一樣了。我們不可能找一項證據,去檢驗佛洛依德某種心理個案分析是錯的,因為這是佛洛依德個人的「主觀」,他根據其心理動力理論來解釋任何個案,故他所解釋的個案都在他預設的框架中,在這框架裡任何個案總有辦法切合、支持他的論證,旁人不可以作出反駁。
既然,心理學這麼主觀亦不科學,更沒有系統性的歸納法可以論證,各時代、各民族甚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特質,不可一概而論;我費盡心機去讀了一個心理學的理論,原來都是白搭,因為在遇到另一學派時,其論證會有所不同。而更嚴重的,是不能指出哪一派的學說理論更為正確,若然是這樣,作為一個普通人,那還讀心理學來幹麼?
是的,心理學不可一概而論,我們只能大概知道某些心理的原理與運作。為什麼心理學不可一概而論?因每個人身處的環境、心理特質、成長過程都有不同,這些都會影響其心理變化、形成個別的人格和思想行為。但就是因為不同,所以更加要讀,因為唯有你才最瞭解自己的「不同」、自己的成長與變化,所以亦唯有你才能解決屬於你自己的「心理問題」。
富豪、明星和很多偉大的人物,他們也「擁有」各自的煩惱,他們表面的幸福,大部分只是我們的想像而已;他們若遇到心理問題,也必須親自去面對、解決和渡過。很多富翁並沒有實際「享受」過他們的財富,更多的是淪為守財奴,每天像患了強迫症似地,拼命去追逐對他們來說毫無用處、毫無意義的金錢。明星多數都是表面風光,但內心其實極度孤獨,他們拒絕不了虛榮也離不開觀眾的掌聲,所以也走不進真實的人生,只能存活於由光與影虛構出來的夢幻世界;每當年華老去、星途黯淡,很容易便會出現憂鬱,最後還可能走上自殺一途。
空氣和情緒一樣,可能是世界上最公平的東西,每個人都能擁有;問題是你怎去「解釋」自己的情緒?怎去與自己的情緒好好相處?情緒和空氣一樣,會伴隨終生,直到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那刻為止。
人是心理動物,極受其情緒影響,而最直接左右情緒的,就是我們的「觀念」和「解釋」;換言之,對某種事物的觀念而產生相關之情緒,完全取決於我們怎去把該事物「解讀」。以愚之見,人的所有心理問題,或者由心理問題而演變的精神失常,其最初都是由抑壓情緒開始。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情緒能令人獲得歡愉的快樂時光,情緒也常使我們跌進痛苦的深淵。情緒是人生而為「人」的特徵,若你感覺不到情緒,你也不可能感到自己的「存在」,更遑論能捕獲自己的靈魂。其實,情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原始動力,此一驅力是幫助我們的生存繁衍,只是它能否被更好地利用,繼而適應我們身處的世代而已。
一隻河馬每天在同一條河裡閒逛著,吃飽就睡、睡醒再吃,牠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妥,從來不曾想到要去哪處旅行或找些什麼娛樂。但一個吃飽飯沒事可幹的男人就麻煩了,他「內在」會有一股煩悶油然而生;世界之所以改變能有今天的面貌、今天的進步,其大部分原因都是由這個男人的煩悶開始。從此一邏輯推斷,情緒絕非阻力,反而是我們行動的助力。
所以,《解釋心理學:情緒只能服務於我的利益》的觀點,認為情緒沒有好壞之分,因其背後都有「利己主義」的目的,而問題的重點在於,我們怎樣去「使用」這些情緒、令之獲得宣洩和達致「利己」的目的。可以想像一下,在自然界中人的「外部力量」簡直弱不禁風,人類全靠「內在」的絕頂聰明才能成為萬物之王,而人的「內在」又怎會這麼愚蠢,激發一些痛苦情緒來自我折磨?人之所以會受到情緒困擾,不是「內在」出現問題,完全是人對某種情緒的「解釋」出了問題,導致用錯誤的方法去「表達」自己的情緒繼而產生痛苦。
人生若缺少了感覺還真是場災難呢。我們寧可被喜悅「占據」、被憤怒「擄獲」或被醋意「鼓動」,也不願放棄品嘗這些我們生命的靈藥。因為如果沒了情緒,我們就會變得笨拙。沒有感覺的人類會是個可憐至極的生物,他們會完全沒有行為能力,也全然不知道該想些什麼。他們的神經元將失去發動機和氣油。因為就連「要變得完全理性、不再聽從感覺」的這個決定,也是一個感性的決定。思想永遠都帶著情緒色彩的,因此我們才有好玩的點子、抑鬱的想像、沮喪的認知、驚人的想法、浪漫的念頭和冷靜的思路。
――《我是誰?》
人離不開情緒,情緒就是生而...
目錄
前言
序言
絕望
憤怒
憤怒的作用
為什麼我們要發出憤怒?
為什麼人「要」怒不可遏?
我們的憤怒比上帝的更為高貴
一種「從上而下」產生的「觀念」
仇恨的原型
我可以恨你嗎?
原諒別人七七四十九次?
要攻擊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的「貧窮」
羡慕與嫉妒
羡慕的作用
羡慕提示內心的真正欲求
為什麼每個人都有追求卓越之心?
怎去「表達」我們的嫉妒?
你為什麼不去嫉妒小鳥?
男女關係最易挑釁嫉妒之火
《解釋心理學》的要義
恐懼
恐懼的作用
我們機智的下意識
文化性的恐懼
要親睹證據才肯罷「憂」
怎樣治療創傷後的情緒問題
如何戰勝死亡之恐懼?
後記
內在的戒備機制
你的存在令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高級同理心之操作
日常同理心的運用
前言
序言
絕望
憤怒
憤怒的作用
為什麼我們要發出憤怒?
為什麼人「要」怒不可遏?
我們的憤怒比上帝的更為高貴
一種「從上而下」產生的「觀念」
仇恨的原型
我可以恨你嗎?
原諒別人七七四十九次?
要攻擊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的「貧窮」
羡慕與嫉妒
羡慕的作用
羡慕提示內心的真正欲求
為什麼每個人都有追求卓越之心?
怎去「表達」我們的嫉妒?
你為什麼不去嫉妒小鳥?
男女關係最易挑釁嫉妒之火
《解釋心理學》的要義
恐懼
恐懼的作用
我們機智的下...
商品資料
出版社: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7-11-01ISBN/ISSN:978986358567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60頁開數:14.8*2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