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字子山,南朝梁人,南北朝文學集大成者。前期的作品風格精緻流靡、音韻諧美,與徐陵齊名,號徐庾體;梁亡,被迫滯留北方,文風轉為蒼勁悲涼,多抒發悲國懷鄉情緒、身世感慨的抒情之作。
本書收錄了庾信的賦、詩、文,參校多種善本與資料,考證詳實,並附有精闢的導讀,讓您深入了解庾信的生平、作品風格與演變。每篇正文皆有題解,說明作品的寫作背景與主旨,且注釋精確,語譯流暢,研析精當,是您品讀庾信作品的最佳選擇。
作者簡介:
歸青,生於1956年,江蘇常熟人。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先後求學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復旦大學中文系、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師從王運熙先生、曹旭先生,治漢魏六朝文學和思想、中國詩學。撰有《南朝宮體詩研究》、《士族審美趣味和中古文壇風尚》、《中國詩學史(魏晉南北朝卷)》(合著)及論文五十多篇。校點《玉臺新詠》、《曹植集》、《鮑照集》、《東瀛詩選》(合作)。曾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1994年—1995年)論文三等獎。
章節試閱
賦
小園賦
【題 解】這篇賦是庾信賦中的優秀之作,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賦作於庾信奉使入北之後。賦中描寫了小園的景色和自己的活動,抒寫了比較複雜的思想感情。在避世隱居的情趣下,流露出對故國和往事的懷念,對屈身仕北的不適感,表現出的是一種抑鬱愁悶的心情。庾信在周明帝二年到武成元年(西元五五八—五五九年)間曾在長安過著鄉居田園生活,本篇可能作於這一時期。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1.得安巢之所;一壺之中,壺公2.有容身之地。況乎管寧3.藜牀4.,雖穿5.而可坐;嵇康鍛竈6.,既暖而堪眠。豈必連闥洞房7.,南陽樊重8.之第;綠墀青瑣,西漢王根之宅9.。
【章 旨】本段說只要有容身之地即可,不必求豪宅貴第。
【注 釋】1.巢父 皇甫謐《高士傳》載,巢父是堯時隱士,住在山裡不營世利,年老,以樹為巢而睡在樹上,所以當時人稱他為巢父。2.壺公 傳說中仙人。《後漢書‧方術列傳》載,東漢費長房為市掾,見市中有一老翁賣藥,及市罷,便跳入壺中。長房知非常人,因向他學道。3.管寧 皇甫謐《高士傳》載,管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人。漢末隱士,常坐一木榻上,積五十年,未嘗箕踞,榻上當膝皆穿。4.藜牀 用藜草編的牀榻,這裡是指簡陋的坐榻。5.穿 破成洞。6.嵇康鍛竈 《晉書‧嵇康傳》載,嵇康性絕巧,喜歡打鐵。宅中有柳樹,便激水圜之。每當夏天,就在樹下打鐵。鍛竈,打鐵的爐竈。7.連闥洞房 一重接一重的門,房間互相連通。闥,門。8.樊重 字君雲,東漢南陽湖陽人。《後漢書‧樊宏陰識列傳》說,他善農稼,好貨殖,所造屋舍皆有重堂高閣,陂渠灌注。9.綠墀青瑣二句 綠墀,疑當作「赤墀」,皇宮中用赤色丹漆塗飾的臺階。青瑣,宮門上鏤刻的青色圖紋。赤墀青瑣是只有天子才能享有的規格。王根,西漢成帝舅,封曲陽侯,《漢書‧元后傳》說他「驕奢僭上,赤墀青瑣」。
【語 譯】即使在一根樹枝上面,巢父也可以找到築巢的所在;一個水壺中間,壺公也會有安身的地方。更何況管寧那粗陋的坐榻,雖然破舊洞穿卻仍可端坐;嵇康的打鐵爐竈,非常暖和又適宜安眠。何必一定要門戶相接,內室連通,如同南陽樊重的宅第;臺階上塗著丹漆,宮門上刻著青色圖紋,就像西漢王根的豪宅。
余有數畝敝廬,寂寞人外,聊以擬伏臘1.,聊以避風霜。雖復晏嬰近市,不求朝夕之利2.;潘岳面城,且適閒居之樂3.。況乃黃鶴戒露,非有意於輪軒;爰居避風,本無情於鐘鼓4.。陸機則兄弟同居,韓康則舅甥不別,蝸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5.。
【章 旨】本段描述小園特點:近市、面城、破敗、逼窄,說自己無意功名富貴。
【注 釋】1.擬伏臘 作伏臘之祭。擬,模仿;效法。伏,夏天三伏中的祭祀日。臘,年終的祭神日。2.雖復晏嬰近市二句 《左傳‧昭公三年》載,齊景公曾因晏嬰的住宅靠近市場,潮濕狹小,喧鬧骯髒,不可以居,想要為他更換住宅,被晏嬰婉謝了。晏嬰,春秋時齊相,以節儉力行名顯諸侯。3.潘岳面城二句 潘岳作有〈閑居賦〉,抒發優遊閑靜之意。賦中有「陪京溯伊,面郊後市」之句。潘岳,字安仁,西晉文學家。面,面對。4.況乃黃鶴戒露四句 意謂子山之入北地,實有不得已的原因,戰戰兢兢,根本無意尋求高官厚祿。戒露,聽到露水下滴聲引起戒備、警惕。《藝文類聚》卷九十引《風土記》說:「鳴鶴戒露,此鳥性警,至八月白露降,流於草上,滴滴有聲,因即高鳴相警,移徙所宿處,慮有變害也。」輪軒,車子。出行有車是權貴的待遇。《左傳‧閔公二年》載,「狄人伐衛,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爰居,海鳥。鐘鼓,祭祀時的音樂。《國語‧魯語上》載,爰居因海上大風,冬暖,飛到魯國東門外,停留了三日。臧文仲讓人祭祀,遭到柳下惠的反對。5.陸機則兄弟同居四句 意謂由南入北,居所逼窄,家人共居小園。陸機,字士衡,西晉文學家。陸雲,字士龍,陸機弟。他們本是吳郡人,吳亡後,一起來到洛陽。《世說新語‧賞譽》:「蔡司徒在洛,見陸機兄弟在參佐廨(官舍)中,三間瓦屋,士龍住東頭,士衡住西頭。」韓康,韓伯,字康伯,東晉潁川人,殷浩甥。素為殷浩賞愛,殷浩被黜,他跟隨殷浩到遷徙之所,舅甥感情很深(《晉書‧殷浩傳》)。蝸角蚊睫,都是表示極小的空間。蝸角,蝸牛之角。《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蚊睫,蚊子的睫毛。《晏子春秋》卷八:「東海有蟲,巢於蚊睫,再乳(生子)再飛,而蚊不為驚。」
【語 譯】我有幾畝見方的破舊小屋,寂寞地居住在人世之外,可以在此舉行伏臘二祭,姑且借此躲避風霜。雖然像晏嬰一樣,住宅靠近市場,卻不求取物質利益;又好像潘岳面對城市,卻享受著閒居的樂趣。更何況,黃鶴高飛實因聽到露滴,並無謀求乘坐官車的想法;爰居是因避風才飛到魯國,對於鐘鼓之樂並無興趣。陸機、陸雲兄弟共住一室,韓伯、殷浩甥舅不分彼此,就像託身於蝸牛之角和蚊子眼睫,空間雖然狹小,但已足以安居。
爾乃窟室1.徘徊,聊同鑿坯2.。桐間露落,柳下風來。琴號珠柱3.,書名〈玉杯〉4.。有棠梨而無館5.,足酸棗而非臺6.。猶得欹側7.八九丈,縱橫數十步,榆柳兩三行,梨桃百餘樹。撥蒙密8.兮見窗,行欹斜9.兮得路。蟬有翳10.兮不驚,雉無羅兮何懼。草樹混淆,枝格11.相交。山為簣12.覆,地有堂坳13.。藏貍並窟,乳鵲重巢14.。連珠細茵15.,長柄寒匏16.。可以療饑17.,可以棲遲18.。㩻區19.兮狹室,穿漏兮茅茨20.。簷直倚而妨帽,戶平行而礙眉21.。坐帳無鶴22.,支牀有龜23.。鳥多閑暇,花隨四時。心則歷陵枯木24.,髮則睢陽亂絲25.。非夏日而可畏,異秋天而可悲26.。
【章 旨】承上段對小園的破敗作進一步的描寫,流露出他身居小園的悲愁心情。
【注 釋】1.窟室 地室。2.鑿坯 鑿開後牆,逃脫徵召,是隱居不仕的意思。坯,屋子的後牆。《淮南子‧齊俗訓》載,魯君想聘顏闔為相,顏闔不願意。魯君派人給他送去很多禮物,顏闔就「鑿培而遁之」。培,同「坯」。3.珠柱 以珠寶裝飾的琴柱,這裡是指精美的琴。4.玉杯 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篇名。5.有棠梨而無館 棠梨館,即棠梨宮,西漢宮殿名,在甘泉宮附近。6.足酸棗而非臺 酸棗臺,故址在今河南延津北。7.欹側 高低不平貌。8.蒙密 茂密的草木。9.欹斜 歪歪斜斜。10.翳 遮蔽物。11.枝格 樹木突出的枝條。格,長枝條。12.簣 盛土的竹筐。《論語‧子罕》:「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13.堂坳 庭中的低窪處。《莊子‧逍遙遊》:「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14.藏貍並窟二句 並窟、重巢,都是雙雙棲息的意思。15.連珠細茵 綴著露珠的草地看起來好像是用珍珠編織而成的席子。茵,席子。16.長柄寒匏 長柄葫蘆。《世說新語‧簡傲》載,陸機兄弟初到洛陽,一起去拜訪劉道真。見面後劉別無他言,只問「東吳有長柄葫蘆,你們把種子帶來了嗎?」17.療饑 充饑。18.棲遲 隱居。19.㩻區 傾斜不平貌,這裡是指房子東倒西歪。20.茅茨 茅草屋頂。21.簷直倚而妨帽二句 意謂屋子很低矮,人若直倚、平行,則屋簷可以碰到帽子,門戶可以妨礙揚眉。22.坐帳無鶴 帳中有鶴是隱居者道行高深的象徵。《初學記》卷三十引李遵《太元真人茅君傳》曰:「好道者入廟,或見一白鶴入帳中。」23.支牀有龜 《史記‧龜策列傳》載,南方老人用烏龜支牀二十多年。老人死後,人們移動眠牀,發現烏龜仍然活著。24.心則歷陵枯木 內心的沮喪失望猶如枯死的大樹。歷陵,縣名,在今江西德安東,屬豫章郡。《宋書‧符瑞志上》載,「豫章有大樟樹,大三十五圍,枯死積久,永嘉中,忽更榮茂。」25.髮則睢陽亂絲 因憂傷而致滿頭白髮,有如一團亂絲。睢陽,春秋宋地。《呂氏春秋‧當染》載,墨子見染素絲者,為素絲可染為各種顏色而感歎不已。墨子是宋國人。26.非夏日而可畏二句 意謂自己住在小園裡心情不好,既可畏又可悲。《左傳‧文公七年》:「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杜預注曰:「冬日可愛,夏日可畏。」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
【語 譯】於是徘徊地室之內,權當鑿牆避徵。桐樹間滴下露珠,柳樹下微風吹來。琴以珠柱相稱,書以〈玉杯〉題名。雖有棠梨卻無棠梨館,酸棗雖多卻不見酸棗臺。還有高低八九丈,橫直幾十步,榆樹柳樹兩三行,梨樹桃樹百餘棵。撥開茂密的樹葉才見到窗戶,走得歪歪斜斜才找到小路。因為有遮蔽,蟬所以不驚慌;因為無羅網,雉還怕什麼。草樹混雜,枝條糾纏。小山是用土堆起來的,地上有積水的窪坑。貍貓雙雙躲在洞窟中,小鵲兩兩棲息在巢穴裡。綴滿珍珠的精細草席,懸掛枝頭的長柄葫蘆。這小園啊,可以止餓,可以隱遁。歪歪斜斜的小屋子,洞穿漏泄的茅草頂。直立倚靠,屋簷碰到了帽子;與人等高,門戶妨礙了揚眉。坐帳裡面沒有白鶴,牀腳下面卻有烏龜。鳥兒大多悠閒,花隨四季開放。心像歷陵枯萎的樹木,頭髮如同一團亂絲。不是盛夏卻有酷暑的可怕,沒到秋天已使人引發悲哀。
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雲氣蔭於叢蓍1.,金精2.養於秋菊。棗酸梨酢3.,桃榹4.李薁5.。落葉半牀,狂花6.滿屋。名為野人7.之家,是謂愚公之谷8.。試偃息於茂林,乃久羨於抽簪。雖有門而長閉,實無水而恒沉9.。三春10.負鋤相識,五月披裘11.見尋。問葛洪12.之藥性,訪京房之卜林13.。草無忘憂之意,花無長樂之心14.。鳥何事而逐酒?魚何情而聽琴15.?
【章 旨】本段是說主人居住在這樣的小園裡,避世隱居,無意功名。
【注 釋】1.雲氣蔭於叢蓍 《史記‧龜策列傳》:「蓍生滿百莖者,其下必有神龜守之,其上常有青雲覆之。」蓍,蓍草。古代卜筮用的草。2.金精 秋之精華。金,五行說認為秋天為金。3.酢 酸味。4.榹 山桃。5.薁 唐棣。6.狂花 盛開的花朵。7.野人 鄉野之人。8.愚公之谷 愚公谷,地名,在今山東臨淄西。劉向《說苑‧政理》:「齊桓公出獵,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見一老公,而問之曰:『是為何谷?』對曰:『為愚公之谷。』」9.試偃息於茂林四句 意謂自己過著避世隱居的生活。偃息,安臥。抽簪,就是散髮,是棄官、引退的意思。簪,連冠於髮的器具,仕宦所用。無水而恒沉,就是陸沉,隱居的意思。《莊子‧則陽》:「方且與世違而心不屑與之俱,是陸沈者也。」郭象注曰:「人中隱者,譬無水而沈也。」10.三春 春季的三個月,孟春、仲春、季春。11.五月披裘 皇甫謐《高士傳》卷上載,披裘公是吳國人。有一次延陵季子出遊,見道有遺金,就讓披裘公拾取。披裘公覺得受到侮辱,責問道:「難道五月披裘負薪者就一定會拾取人家遺失的金子嗎?」12.葛洪 字稚川,東晉思想家,精於醫術。著有《金匱藥方》、《肘後要急方》、《玉函煎方》。13.京房之卜林 京房,本姓李,字君明,東漢易學家,善言占驗災異,是易學京房學的創始人。著有《周易占事》十二卷、《周易守林》三卷、《周易集林》十二卷。卜林,有關占卜的書。14.草無忘憂之意二句 意謂自己鬱鬱不樂。忘憂草,萱草的別名,古人以為此草有忘憂的功效。長樂花,又名紫花。15.鳥何事而逐酒二句 意謂自己就像鳥魚無意於美酒、音樂一樣,對西魏、北周的高官厚祿了無興趣。鳥何事而逐酒,意謂人以喝酒為樂,但鳥卻沒有這種要求。《莊子‧至樂》:「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迎接)而觴之於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魚何情而聽琴,意謂不同於人,魚完全沒有想聽音樂的願望。《荀子‧勸學》:「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列子‧湯問》:「匏巴鼓琴而鳥舞魚躍。」這裡是反用典故。
【語 譯】一寸二寸的小魚,三根兩根的翠竹。雲氣籠罩蓍叢,秋氣涵養菊花。棗梨味酸,還有桃子、山桃、李子、唐棣。落葉堆了半牀,鮮花開滿一屋。稱為野人之家,又叫愚公山谷。安臥在茂密樹林中,早就羨慕這種隱居生活。雖然有門卻長關不開,實際無水卻陸沉不起。認識那位春天荷鋤的人,尋找五月披裘的君子。向葛洪求醫問藥,找京房卜問命運。萱草並無忘卻憂愁的意思,花兒也沒有永遠快樂的心情。鳥兒為何要求取美酒?魚兒幹嘛要聆聽琴音?
賦
小園賦
【題 解】這篇賦是庾信賦中的優秀之作,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賦作於庾信奉使入北之後。賦中描寫了小園的景色和自己的活動,抒寫了比較複雜的思想感情。在避世隱居的情趣下,流露出對故國和往事的懷念,對屈身仕北的不適感,表現出的是一種抑鬱愁悶的心情。庾信在周明帝二年到武成元年(西元五五八—五五九年)間曾在長安過著鄉居田園生活,本篇可能作於這一時期。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1.得安巢之所;一壺之中,壺公2.有容身之地。況乎管寧3.藜牀4.,雖穿5.而可坐;嵇康鍛竈6.,既暖而堪眠。豈必連闥洞房7.,南陽樊重8.之第...
推薦序
導讀(節錄)
三、庾信的賦和駢文
之所以要把賦和駢文放在一起,是因為庾信的賦是駢賦,在形式上與狹義的駢文要求是一樣的,都注重駢偶、用典、聲律和辭藻,論述時可以把相關問題集中在一起討論。駢文作為一個概念,其義界有廣狹二義。狹義的駢文是不包括賦的,是指章表奏記一類實用性文體。但是因為南朝的賦也受到駢文的影響,在語言形式上與狹義的駢文並無區別,所以也有不少學者將駢賦也歸在駢文這個概念裡,本文中的駢文取的是狹義的用法。
我們先來看庾信賦有些什麼特點。
庾信現存的賦數量不多,共十五篇,可分為前後二期。
他前期的作品多詠物、寫景和宮體之作,篇幅短小,清麗流轉。屬於詠物類的作品有〈燈賦〉、〈對燭賦〉、〈鏡賦〉。這些賦一般立意不深,通常的寫法是圍繞一個物象,編織進有關的詞語典故,敷寫成篇。比較而言,他的宮體賦寓有一定的含義。如〈鴛鴦賦〉,雖以鴛鴦為題,實際卻是寫一個失寵宮女的悲怨。「見鴛鴦之相學,還欹眠而淚落」用雙棲雙宿的鴛鴦反襯出宮女獨守寒牀的痛苦。「必見此之雙飛,覺空牀之難守」雖然化用了古詩〈青青河畔草〉中的立意,並無什麼新意,但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失去愛情和幸福的婦女的同情,有著一定的人道精神,也使作品有了一定的意蘊。
他的前期賦作語言都很精美圓潤,雖出於精心琢煉,卻大抵用語淺顯。在句式上又靈活多變。在四、六言為主的句式中大量參用五、七言句式,給作品平添了歡快活躍的情調,也使賦作更加通俗。例如〈春賦〉一開頭就是這樣寫的:
宜春苑中春已歸,披香殿裏作春衣。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河陽一縣併是花,金谷從來滿園樹。一叢香草足礙人,數尺遊絲即橫路。
完全像詩的寫法。須知賦的主要句式是四言和六言,庾信一上來就用了一連串的七言句,這在之前是很少有的。這既是庾信不拘一格的才氣的表露,同時也是他對賦體文學的創新。
庾信的前期賦,在寫法上,一般不求個性化,相反是取著「泛寫」的方法,就是對所寫對象只作浮光掠影式的描寫。比如〈春賦〉中描寫春光降臨的景象,作者寫了春色滿園,姹紫嫣紅,寫了美女與花草相映成趣,寫了人們飲酒作樂等等,竭盡鋪寫之能事,然而也只是淺表地寫,並無個性特色。多數作品還是用典故來組織。對於這樣一種寫作現象應當怎麼看?我覺得還是應當努力回到其時的文化環境中去理解。南朝文學是一種士族文學,是以士族審美趣味為依歸的文學。相當一部分作品的寫作動機與其說是為了抒發感情,還不如說是為了欣賞美。美的形象、美的感情、美的語言才是作者想要努力追求的目標。即使一些寫悲情的作品,最主要的目的也還是為了欣賞,所以他們較少去寫那種情感強烈的作品,免得破壞了對美的冷靜觀賞。
他後期的賦與前期之作相比有著很大的不同,多為感懷身世的抒情之作。這些作品都是因為作者的遭遇和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內心鬱結的情感必須要尋找到宣洩的管道,這時的寫作對於庾信來說,已經不是為著玩味,為著欣賞,而是出於內在生命的衝動,為著擺脫內心的痛苦,尋求心態平衡的努力。所以庾信這部分賦在風貌上便一改前期作品那種輕倩流麗的特色,顯現出沉鬱感傷,蒼勁雄健的風格。
這部分賦作真實地展現了一個痛苦靈魂的摸索、掙扎。〈小園賦〉中寫他居住在一個面積不大,荒蕪簡陋的小園裡的生活和感受。「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雲氣蔭於叢蓍,金精養於秋菊」「試偃息於茂林,乃久羨於抽簪。雖有門而長閉,實無水而恒沉。三春負鋤相識,五月披裘見尋」似乎很瀟灑飄逸,遁世無悶。然而讀下去,我們漸漸發現,情況並不如此。當他寫出「燋麥兩甕,寒菜一畦。風騷騷而樹急,天慘慘而雲低」這樣一些句子的時候,我們忽然領悟到前面那種曠達閒逸的表述,其實是言不由衷的,只是一種自我寬解的話,現在流露出來的才是他對當時境遇的真實想法。我們這才發現,其實庾信並不是一個甘於寂寞,安於平常的人。
從庾信的後期賦中,我們不難發現,他一方面對梁朝心懷愧疚,另一方面卻並不因為他身在北朝而放棄仕宦。對功名的渴望始終是他生活的目標,在〈竹杖賦〉中,這種渴望無法抑制地沖決而出。看篇名這篇賦應當是以竹杖為對象的詠物之作,然而我們細讀文本卻發現,其實不是,而是一篇以竹杖為由頭來抒發對志業抱負遭到阻遏的抒憤之作。賦說楚丘先生去拜訪桓溫,桓溫見他年老,就賜他一根手杖。楚丘先生就說桓溫「明於禮義,闇於知人」,意思是說桓溫其實並不真正理解他,不懂得他最需要的是什麼。他說容貌憔悴蒼老是因為經歷了時代的亂離。篇末歌中唱道:「秋藜促節,白藋同心。終堪荷蓧,自足驅禽。一傳大夏,空成鄧林。」似乎是在發牢騷,好像在說,他就像竹杖一樣,從前是有用的,可是一旦進入新的環境卻變得百無一用,可以感覺到他內心壓抑已久的失落和不平。
導讀(節錄)
三、庾信的賦和駢文
之所以要把賦和駢文放在一起,是因為庾信的賦是駢賦,在形式上與狹義的駢文要求是一樣的,都注重駢偶、用典、聲律和辭藻,論述時可以把相關問題集中在一起討論。駢文作為一個概念,其義界有廣狹二義。狹義的駢文是不包括賦的,是指章表奏記一類實用性文體。但是因為南朝的賦也受到駢文的影響,在語言形式上與狹義的駢文並無區別,所以也有不少學者將駢賦也歸在駢文這個概念裡,本文中的駢文取的是狹義的用法。
我們先來看庾信賦有些什麼特點。
庾信現存的賦數量不多,共十五篇,可分為前後二期。
他...
作者序
序 歸 青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從業師王運熙先生治六朝文學,在先生指定的書單中即有清人倪璠的《庾子山集注》。庾信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很重要,他既是南北文學交融的樞紐,又是古詩和唐詩之間的橋樑,作品堪稱一流,自然不可不讀。
然而當時讀庾集的感覺是,讀得模模糊糊,不深不透。倪璠的注的確旁徵博引,材料豐富,然而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這樣的注讀下來感覺很累,甚至有一種迷失在原始森林,茫然無歸的感覺。心想如果能有一種簡明扼要,便於初學的入門讀物就好了。不過,儘管讀得疙疙瘩瘩,但讀過和沒讀過究竟不一樣,對庾信其人其作多少有了一點認識,也產生了一點興趣,希望可以有機會對他做一點研究。
經朋友推薦,我受三民書局的委託,來編選譯注庾信的詩文。我想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重溫這一部重要的集子。這個工作是艱苦的,但又是有趣的,自己也因此有了不少新收穫。庾信熟諳典故,他的作品可以說無處不典。同時他後期的作品又多現實的感懷。而其時正是兵荒馬亂之世,各方爭鬥,錯綜複雜,背景弄不清楚,作品也就無法讀通。好在庾集已有倪璠和吳兆宜兩種注本,他們的注都很詳明,給我提供了搜檢的線索和許多背景材料。我不得不佩服這些舊時代的學者,當時沒有電腦,甚至也沒有什麼引得之類的檢索工具,憑著他們的學養、記憶、敏感和獨特的搜尋方法,竟然解決了書中絕大部分的問題,使我們今天從事這項工作的人減輕了很大的勞動強度,真可謂是庾學功臣。
本書雖是一個普及型的讀本,但要做好委實不易。須知庾信詩文用典多而且深,有典必注,這是很難迴避的。不像寫文章,原文讀不懂的部分還可以不提。注書即使想要迴避,也不能迴避得太多。再有翻譯,更須逐字逐句弄清楚,較之注釋更無迴避餘地。因為本書的對象是普通讀者,所以簡潔明瞭是本書編寫的基本原則。注釋力求簡明扼要,避免旁徵博引。只是庾信使事用典,語意含蓄,時有難以一言概之者,對此筆者注意在注釋和語譯兩部分中分工合解。語譯部分是筆者費心最多的所在。既玩味原文,體會作意,復兼用直譯、意譯二法,努力用規整的句法表述之。有時一字未穩,竟至躊躇竟日。每興非知之難,能之實難之歎。
庾信學力深厚,庾集內涵豐富。使事用典、時代背景對於注者的學力都是嚴峻的考驗。雖有倪璠、吳兆宜兩種箋注替我解決了許多問題,使我的工作得有依憑。然而縱使如此,本書必定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在此懇請讀者諸君不吝指正,匡我不逮。
對於庾信,在做這本書前的認識,可以說是相當膚淺的。然而通過注譯本書,我對庾信的瞭解逐漸加深,等到全書完成,自信已在相當程度上走近了庾信。我希望能借此更進一步,真正走進庾信的世界。這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也必定是一段艱難的旅程,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能夠達成。
二○一七年十月三十日於滬上守拙齋
序 歸 青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從業師王運熙先生治六朝文學,在先生指定的書單中即有清人倪璠的《庾子山集注》。庾信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很重要,他既是南北文學交融的樞紐,又是古詩和唐詩之間的橋樑,作品堪稱一流,自然不可不讀。
然而當時讀庾集的感覺是,讀得模模糊糊,不深不透。倪璠的注的確旁徵博引,材料豐富,然而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這樣的注讀下來感覺很累,甚至有一種迷失在原始森林,茫然無歸的感覺。心想如果能有一種簡明扼要,便於初學的入門讀物就好了。不過,儘管讀得疙疙瘩瘩,但讀過和沒讀過究竟不一樣,對庾信其人其作...
目錄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序
導 讀
賦
小園賦 二
竹杖賦 一八
枯樹賦 二七
傷心賦并序 三六
春 賦 四八
對燭賦 五四
鴛鴦賦 五七
蕩子賦 六○
哀江南賦并序 六三
詩
奉和山池 一二六
和宇文內史春日遊山 一二九
奉報窮秋寄隱士 一三二
同州還 一三五
從駕觀講武 一三七
奉報趙王出師在道賜 一四一
和趙王送峽中軍 一四四
奉和趙王途中五韻 一四六
伏聞遊獵 一四八
和從駕登雲居寺塔 一五○
奉和趙王隱士 一五二
擬詠懷二十七首(選二十一首) 一五五
和詠舞 一九九
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 二○一
歸 田 二○三
寒園即目 二○五
幽居值春 二○八
臥疾窮愁 二一一
山 齋(寂寥尋靜室) 二一四
望 野 二一六
同顏大夫初晴 二一八
郊行值雪 二二一
和裴儀同秋日 二二四
和王少保遙傷周處士 二二七
仰和何僕射還宅懷故 二三○
對宴齊使 二三三
和靈法師遊昆明池二首 二三五
別周尚書弘正 二三七
別張洗馬樞 二三九
別庾七入蜀 二四一
奉和永豐殿下言志十首(選二首) 二四三
慨然成詠 二四八
就蒲州使君乞酒 二五○
晚 秋 二五二
詠畫屏風詩二十四首(選六首) 二五四
寄徐陵 二六二
寄王琳 二六四
和劉儀同臻 二六六
和庾四 二六八
和侃法師三絕 二七○
送周尚書弘正二首 二七三
重別周尚書二首 二七五
徐報使來止得一見 二七七
送衛王南征 二七九
山 齋(石影橫臨水) 二八一
秋 日 二八二
望渭水 二八四
塵 鏡 二八六
移 樹 二八八
傷往二首 二九○
秋夜望單飛雁 二九二
代人傷往二首 二九四
昭君辭應詔 二九七
怨歌行 二九九
烏夜啼 三○一
燕歌行 三○四
文
賀平鄴都表 三一○
謝滕王集序啟 三一八
謝趙王示新詩啟 三二八
趙國公集序 三三一
為梁上黃侯世子與婦書 三三六
終南山義谷銘并序 三三九
溫湯碑 三四五
周大將軍懷德公吳明徹墓誌銘 三四九
擬連珠四十四首(選二十七首) 三六五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序
導 讀
賦
小園賦 二
竹杖賦 一八
枯樹賦 二七
傷心賦并序 三六
春 賦 四八
對燭賦 五四
鴛鴦賦 五七
蕩子賦 六○
哀江南賦并序 六三
詩
奉和山池 一二六
和宇文內史春日遊山 一二九
奉報窮秋寄隱士 一三二
同州還 一三五
從駕觀講武 一三七
奉報趙王出師在道賜 一四一
和趙王送峽中軍 一四四
奉和趙王途中五韻 一四六
伏聞遊獵 一四八
和從駕登雲居寺塔 一五○
奉和趙王隱士 一五二
擬詠懷二十七首(選二十一首) 一五五
和詠舞...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8-01-02ISBN/ISSN:978957146355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36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