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你的幸福有所謂的「正確答案」嗎?
幸福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東西,你越是追求它,它越容易消失的無影無蹤…..
該怎麼做才能獲得幸福呢?
本書將阿德勒所繪製的「幸福構造」,大膽地圖像化!
用1小時的時間,讓心理學巨人—阿德勒帶領你尋找幸福
從阿德勒心理學來解讀幸福的「正確答案」
阿德勒是如何理解「幸福」的呢?阿德勒追求的「終極理想」是什麼呢?
◆幸福的敵人是「煩惱」?
阿德勒說:「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要獲得幸福我們就必須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行。
◆阿德勒認為「貢獻他人」是獲得幸福的最大關鍵。
因為自我尊嚴的覺醒以及在群體中感受到的歸屬感,可以為當事人帶來幸福感。
◎本書將阿德勒期待達到的「幸福的終點」及之後蓬勃發展的三大心理學的理論相互參照,讓阿德勒的幸福論更加精緻,也更具有實踐的可能:
—馬斯洛所提倡的通往「自我實現」的道路
—賽里格曼的「正向心理學」所說的持續性的幸福
—奇克森特米海伊提出的「心流體驗」
透過結合阿德勒思想及這三者的見解,為你揭開自我啟發的核心—「幸福」的謎底,掌握通往幸福的車票。
本書特色:
◎本書從阿德勒心理學來理解幸福的真正意義,內文以親切活潑的圖解及容易理解的說明方式呈現。
◎全文分6章,共41個主題及6個專欄,全面解讀幸福的正確答案。除了阿德勒思想之外,更參照3大心理學說(馬斯洛所提倡的通往「自我實現」的道路、賽里格曼的「正向心理學」所說的持續性的幸福、奇克森特米海伊提出的「心流體驗」),讓阿德勒的幸福論更精緻、更具實踐的可能、幸福的面貌更加清晰。
◎每一主題不從專業術語的解說開始,而是從「為什麼呢?」、「該如何理解呢?」、「如何行動才好呢?」等的問句來說明,並具體地展開主題。
◎書中滿載阿德勒思想的基礎知識,將阿德勒心理學的本質及理解方式於書中做了平衡的配置安排,十分合適做為讀書會的選書文本。
作者簡介:
中野明
非文學作家,1962年出生於日本滋賀縣。立命館大學文學部哲學科畢業,後任同志社大學兼任講師。以「情報通信」、「經濟經營」、「歷史民俗」的三個領域為主題,展開其寫作生涯。
不論是人文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領域,均能將複雜難解的現象用圖解的方式,簡易明快地闡述出來,也因此普遍獲得讀者的好評。
著有《超圖解 勇氣的心理學 1小時理解阿德勒》、《超圖解 7個習慣 1小時理解其基礎和活用方法》、《超圖解「設計思考」讓你從零創作出一》、《最簡單的皮凱提「超」入門》(以上都是由學研plus出版)等等。
譯者簡介:
傅培剛
清華大學人社系學士,東海大學日文所碩士。雜食性閱讀動物,從哲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科普到大眾娛樂文化來者不拒。夢想是可以自由做研究,輕鬆過生活。
聯絡請至:willie14227@gmail.com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我們可以從「阿德勒心理學」中學到什麼?
6 阿德勒定義的「人生的三大課題」是什麼?
阿德勒說人生有三大課題,分別是「共同體生活」、「工作」、「愛」。我們要如何面對這些課題才好呢?
▲人生的疑問可以分成「共同體生活」、「工作」、「愛」這三者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構築依照常識行事的生命風格,是走上有意義人生的第一步。而阿德勒進一步說,在這個恰當的生命風格之基礎上,人們還必須要處理人生中的三大課題。
讓我們來看看阿德勒是怎麼說的:
我從很久以前就開始確信,所有的人生疑問都可以被分類成三大課題,也就是共同體生活、工作以及愛的問題。
—(阿德勒《追求生命的意義》)
阿德勒將「共同體生活(交友或者是與社會的連結)」、「工作」、「愛(與伴侶的愛以及結婚)」稱為「人生的三大課題」。
就像我們在第三節中曾經說過的,對身體能力感到自卑的人類,以組成集團的方式取代一個人生存,藉此在生存競爭中取得勝利。人類是社會性的存在可以說是從太古以來就一直延續的事實,人類是無法一個人生存下去的生物。
從這點來思考的話,與他人締結良好的關係,就變成了是要步上順遂人生的一個重要課題。這就是人生的三大課題中所提到的「共同體生活」。
▲要在共同體中生存下去,工作與愛是必要的
有一種作法不只可以讓共同體維持下去,更能夠讓它變得更有效率,那就是分工。一個人要完成所有的工作是非常困難的,比起來,隸屬於共同體的成員們之間互相幫助,分擔工作是更有效率的作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因此將不同的工作分配給擅長的人來處理,也更能夠提高共同體的生產性吧!
換句話說,要在共同體中生存下去,將分工—也就是將被分配到的工作好好的完成是絕對必要的。另外,透過完成工作,人們就可以在共同體中確保自己的位置,感受到「歸屬感」。可望達成這個目標的,當然就是人生的三大課題中的「工作」。
此外,若我們思考到最小單位的共同體為何的問題,那就是指與伴侶之間的關係,更上一層就是伴侶關係發展成的家人關係。要與伴侶締結良好的關係,愛就是不可或缺的,家人之間的羈絆也不可能缺少愛,因此,「愛」也就成為了人生的三大課題中的其中一個課題。
7 阿德勒心理學最大的關鍵點之「共同體感覺」是什麼?
在三大課題之中,「對他人的貢獻」無論在哪個課題中都是最重要的活動。所謂的共同體感覺,就是這樣的活動所產生出的感情。
▲要「幸福」地生存下去,「共同體感覺」是必要的
阿德勒說道,當我們在面對「共同體生活(交友)」、「工作」、「愛」這三個人生課題時,一個它們不可或缺的共通要因,就是「共同體感覺」。
要擁有恰當的生命風格,我們就要依照常識來行事而非依照自私的邏輯(請參考第五節)。這是以貢獻他人為優先,而不只是思考自己利益的態度。
當感受到自己對他人來說是有用的時候,我們就會確實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如此一來,阿德勒就將人們為「全體」貢獻時所抱持的感情稱為共同體感覺。進而,阿德勒主張這個共同體感覺,是人們在面對人生的三大課題時不可缺少的。
請大家想想看,要營造出圓滑的共同體生活,貢獻他人是絕對不可少的。此外,我們也可以說共同體中的工作(分工)就是在服務共同體,這也是貢獻他人的一種方法。甚至,在與伴侶以及家人建立起深刻的羈絆時,互相體諒對方,貢獻對方也是不可或缺的。在面對人生的三大課題時,從貢獻他人的行為中產生出的共同體感覺,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反過來我們可以設想看看,以缺乏共同體感覺的自私邏輯來面對人生的三大課題時會發生什麼狀況?這樣的人肯定只會想著要如何剝削共同體來獲得自己的利益。這種人在工作時也不會以貢獻他人為基礎,而肯定是以自己的利益優先來做事的。甚至,這種人也會把伴侶當作是應該要服務自己才對的存在!
以這樣的自私邏輯來運作的態度,是不可能好好地處理人生的三大課題,那最終只會導向「不幸」的人生。
▲從「貢獻他人」中獲得的滿足感
我剛剛用了「不幸」這個詞彙。那麼,如果我們想要獲得幸福,又應該要怎麼做才好呢?
按照阿德勒的說法,無時無刻都能夠感受到共同體感覺的生存方式,換句話說,把貢獻他人作為前提的生存方式,就是獲得幸福的最大關鍵。
若是這樣的話,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具體來說,我們要怎麼獲得共同體感覺呢?甚至可以說這個問題與「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獲得幸福呢?」是完全同義的。
因此在接下來的第二章中,我會進一步討論阿德勒心理學所主張的,培養共同體感覺的方法,也就是討論阿德勒所思考出的獲得幸福的具體方法。
第二章 阿德勒心理學所提示的通往「幸福」的道路
10 當我們被負面情緒所困時要如何面對?
情緒是在理解某些現象並對其進行判斷時產生的。透過改變理解以及判斷的方式,我們就能夠消除負面的情緒。
▲製造出我們的情緒的事物
負面(Negative)這個字有著「否定的」、「不具建設性的」的意義在。因此,所謂的負面情緒,怎麼樣也不會是正向的,因而是不具建設性的情緒。代表性的負面情緒可以舉出憤怒、恐怖、悲傷、不安、失望、沮喪、憂鬱、煩躁、憂心等等。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是不好的。好比說,當我們感受到恐怖就會逃跑,或是感到憤怒時就會起身而戰,我們就是透過這樣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因此我們可以說,負面情緒在人的生存上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無時無刻都受到負面情緒困擾的人,絕對說不上是健康的,那明顯地是離幸福很遠的狀態。我們必須能控制如影隨形的負面情緒才行。為此,認識到我們之所以會產生情緒的機制為何就是非常重要的。
當我們經驗到某些事情的時候,對於經驗到的現象會懷抱情緒。但是產生情緒的機制其實並不是「經驗→情緒」這樣一個直線的連結,在現象的經驗與情緒之前,還存在著我們理解現象、判斷現象的活動。
▲即使是同樣的現象也會有各種不同的判斷
舉例來說,我們在一個晴朗的早晨看到了一隻蜘蛛。我想起了「早上出現的蜘蛛是很吉利的」這句話,因此將這隻蜘蛛理解(判斷)為幸運的象徵,於是,我們就感到心情舒暢,感覺到今天一整天都能夠好好加油。也就是說,我們的心中就產生出了正向的、有建設性的情緒(正面的情緒)。
反過來說,在晚上看到完全同樣的蜘蛛,我想起了「晚上的蜘蛛很不吉利」這句話,就把這隻蜘蛛理解(判斷)為厄運的象徵,於是我就想起了今天遇到了各種討厭的事情,心情也就變得不好了,換句話說,我們就會受制於負面情緒。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我們對於看到蜘蛛這個同樣的現象,可以有180度完全迥異的判斷方式這點,並且基於不同的判斷結果,我們有可能變得開心,也可能變得不開心。換句話說,這個例子就是在告訴我們,透過調整我們對於所經驗到的現象,對其的理解以及判斷,我們就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的一個事實。
我們只要換掉自己的有色眼鏡,就能夠改變自己對於事物的看法,若被負面情緒所困,我們就必須要透過另一副眼鏡來理解對象。
12 哪一種類型的人容易獲得幸福呢?
若以共同體感覺和活動性的高低為基準,那麼人格可以被分類成四種類型,其中能夠獲得幸福的類型就是「對社會有用的人」。
▲人格的四種類型
人類的人格是與能否獲得幸福直接關連在一起的。在這裡,我想要討論什麼樣類型的人才能獲得幸福。
阿德勒以共同體感覺的高低為縱軸,以與社會關連的活動性的高低為橫軸,此這兩者交錯出的四個象限的座標圖來分類人類的人格。
首先是共同體感覺低落但活動性高的人。阿德勒將這樣的人格稱為「支配者」,支配者的特徵在於擅長攻擊他人,喜好權力鬥爭。另外,以自己的利益為優先也是支配者的特徵。
接著是共同體感覺和活動性都低落的人,這個類型中存在著兩種人格。一種是被稱為「索取者」或是「依存者」的類型。這個類型的人,總是從他人那裡獲得,但自己卻什麼都不會給予他人。
另一個種類是「迴避者」。迴避者雖然想要依存他人或是社會,但是他們知道即便依存他人或社會也無法獲得能讓自己滿足的結果,所以他們有著對人生的各種問題視而不見的特徵。
接下來則是共同體感覺高,但活動性低落的人。阿德勒自己雖然沒有特別論及這種人格,但若硬要給他一個分類,其應該可以說是「評論家」吧。這類人的特徵在於,他們雖然可以理解共同體感覺,但是卻不會有相應的行動。因為總是光說不練,所以是評論家。
最後則是共同體感覺與活動性兩者都很高的人。阿德勒將這樣的人稱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又稱為:社會利益型人格)。對社會有用的人,透過實際的活動貢獻他人,又進一步地獲得共同體感覺。
▲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吧!
阿德勒認為貢獻他人是獲得幸福的最大關鍵,因此前面我們舉出的四種類的人格中,能夠獲得幸福的就是對社會有用的人。
自我分析認為自己是「支配者」的人,就不能總是思考要如何從他人身上奪取,而應該多思考如何貢獻他人。另外,若自我分析認為自己是「依存者」或是「迴避者」的人,也必須要將自己的思考方向以及行動轉向至如何貢獻他人才行。
另外,對已經理解共同體感覺的重要性的「評論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踏出實際行動的這一步。
13 深刻地貢獻他人的方法是什麼呢?
要能貢獻他人,對自己的信賴以及對他人的信賴都是不可缺少的。所謂的信賴就是打從心底相信自己以及對方的態度。
▲對社會有用的人是把「信賴」作為內心支柱的人
要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是相當困難的。不從他人身上奪取而大量的貢獻他人是難以想像的困難行為。這個行為的困難度可以從「施與受」(give and take)這句話中看出。
「施與受」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會施予你,所以你也要給我一些回報」的態度。換句話說就是,若僅僅是給予,那自己似乎就吃虧了,所以至少還是要獲取一些回報。「施與受」也可以說是現代商業界的一個常識。
但從阿德勒的角度來看,對社會有用的人並不具有施與受的精神,對社會有用的人貫徹的是一種不計較報酬(take)就施予他人的態度。為什麼是如此呢?那是因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是以「信賴」作為內心支柱的人。
信賴有兩種,一種是對自己的信賴,另一種是對他人的信賴。對自己的信賴就是「我有著能夠施予給你的能力」這樣的自信心,正因為有著這樣對自己的信賴,我們才能夠充滿自信地貢獻他人。
另外,對他人的信賴指的則是「你一定會支持我的」這樣不會動搖的信念。也正因為有這層信賴,我們才能夠自信地貢獻他人。
要特別說明的是,「你一定會支持我的」此一態度,並不是期待某種報酬或援助的態度。也就是雖然不期待報酬,但深信他人也一定會援助我的態度,而這無非就是信賴!
▲「信賴」與「信用」是不同的
另外,我們也必須要清楚理解到「不期待報酬來貢獻他人」和「沒有報酬的貢獻他人」這兩者的不同。
「不期待報酬」的意思是,有報酬那當然很好,但若沒有報酬也完全沒有關係的態度。而若是「沒有報酬」,那就變成就算貢獻他人也完全不接受報酬的態度。如果說阿德勒心理學支持的是後者的態度的話,那麼世界上大概就不可能存在著標榜自己是阿德勒主義者的職業心理諮商師了吧!
此外,我們還必須要留意到信賴與信用的不同。信用是因為擁有擔保或是某些根據才成立的,但信賴是就算沒有擔保和根據也打從心底相信對方的態度。
我們要基於對自己的信賴以及對他人的信賴,來貢獻他人,而不是基於信用。只要這麼做我們就可以感到充足,並自覺到自己在共同體中歸屬的位置,這樣的歸屬感就能夠直接地連結到幸福的實感。
第一章 我們可以從「阿德勒心理學」中學到什麼?
6 阿德勒定義的「人生的三大課題」是什麼?
阿德勒說人生有三大課題,分別是「共同體生活」、「工作」、「愛」。我們要如何面對這些課題才好呢?
▲人生的疑問可以分成「共同體生活」、「工作」、「愛」這三者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構築依照常識行事的生命風格,是走上有意義人生的第一步。而阿德勒進一步說,在這個恰當的生命風格之基礎上,人們還必須要處理人生中的三大課題。
讓我們來看看阿德勒是怎麼說的:
我從很久以前就開始確信,所有的人生疑問都可以被分類成三大課題,也就是...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我們可以從「阿德勒心理學」中學到什麼?
1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誰?
2 阿德勒心理學最大的特長是?
3 阿德勒為什麼特別注意到「自卑感」?
4 阿德勒為什麼重視「生命風格」?
5 適當的生命風格指的是什麼?
6 阿德勒定義的「人生的三大課題」是什麼?
7 阿德勒心理學最大的關鍵點之「共同體感覺」是什麼?
專欄01 「孤獨」中存在著人生的意義
第二章 阿德勒心理學所提示的通往「幸福」的道路
8 我們的「煩惱」根源為何?
9 我們有可能好好地控制「自卑感」嗎?
10 當我們被負面情感所困時,要如何面對?
11 透過「課題分離」我們可以克服哪些問題?
12 哪一種類型的人容易獲得幸福呢?
13 深刻地貢獻他人的方法是什麼呢?
14 「對社會有用的人」對他人做出了哪些貢獻呢?
15 擴大「共同體感覺」最終會通向何處?
16 只要有阿德勒心理學,所有人就都能獲得幸福嗎?
專欄02 德文中的「共同體感覺」
第三章 若要貢獻他人則「自我實現」是不可少的
17 「自我實現」的先驅亞伯拉罕.馬斯洛及其思想
18 馬斯洛心理學的「自我實現」與幸福的關係為何?
19 「自我實現」的具體圖像是什麼?
20 達成自我實現的人是懷抱著什麼樣的感覺,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呢?
21 自我實現者所追求的人生價值是什麼?
22 自我實現者對金錢報酬的欲望比較小嗎?
專欄03 所謂的「為了賺錢而工作」
第四章 被「正向心理學」所引領的現代的幸福
23 被稱為「幸福的心理學」的新心理學潮流
24 正向心理學的目標之「持續性的幸福」是什麼?
25 人為什麼必須要正向呢?
26 正向心理學為什麼重視「樂觀主義」呢?
27 開發了「優勢」後人會產生什麼樣的改變?
28 只要追求「美德」就能夠獲得理想中的人生嗎?
專欄04 樂觀主義與悲觀主義兩者都是必要的
第五章 透過「心流體驗」所實現的持續的充足感
29 「心流體驗」對人類的幸福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30 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獲得心流體驗?
31 技巧與挑戰的平衡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
32 「心流通道」呈現出了人類成長的哪一個面向呢?
33 只要能持續心流狀態的話,潛在能力就能夠開花結果嗎?
34 心流體驗為我們帶來的幸福是在什麼樣的瞬間發生的呢?
專欄05 提高心流體驗的可能性的「微心流」(Microflow)
第六章 阿德勒所預言的「將來的幸福」的形式
35 「三個思想」如何與阿德勒的哲學連結?
36 目標與心流體驗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37 要怎樣才能夠將「對他人貢獻」最大化?
38 自我中心與自我犧牲的對立關係是能夠被超越的嗎?
39「Synergy」(協同作用)這個詞為什麼會被誤解?
40 「人生的三大課題」和「欲求的階層論」有什麼關連?
41 阿德勒追求的「終極理想」是什麼呢?
專欄06 人生的意義與幸福
參考文獻
索引
前言
第一章 我們可以從「阿德勒心理學」中學到什麼?
1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誰?
2 阿德勒心理學最大的特長是?
3 阿德勒為什麼特別注意到「自卑感」?
4 阿德勒為什麼重視「生命風格」?
5 適當的生命風格指的是什麼?
6 阿德勒定義的「人生的三大課題」是什麼?
7 阿德勒心理學最大的關鍵點之「共同體感覺」是什麼?
專欄01 「孤獨」中存在著人生的意義
第二章 阿德勒心理學所提示的通往「幸福」的道路
8 我們的「煩惱」根源為何?
9 我們有可能好好地控制「自卑感」嗎?
10 當我們被負面情感所困時,要如何面對?
...
商品資料
出版社:晨星出版日期:2018-01-12ISBN/ISSN:978986443378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92頁開數:14.8*2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