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了中國書畫藝術的源流與發展變革,為讀者欣賞中國古代書畫藝術提供了門徑。中國傳統書法與繪畫同源同體,關係密切,在發展過程中相互影響,形成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書畫逐漸成為人們抒發意氣與個人感懷的載體,各個時期均有名家名作湧現,相關理論亦層出不窮。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成為独树一帜的民族藝術,這一藝術的形成與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傳統的學術思想等都有着密切的關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結晶。
作者簡介:
曹小鷗,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著有《國外後現代設計》、《新具象藝術》等。
陳彥青,博士,著有《觀念之色——中國傳統色彩研究》等。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今年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不間斷經營的九十周年。在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中,香港中華書局始終秉承「弘揚中華文化,普及民智教育」的創局宗旨,編輯出版了文學、歷史、哲學等各類優質圖書,為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而不懈努力,在香港及海外其他華人社區形成了廣泛的文化影響力。
二○一二年,為慶祝中華書局成立一百周年,香港中華書局發揮其優勢和特點,組成了以海外學者為主體的編委會及作者團隊,從更具時代特點、更廣闊的文化視野出發,運用新思維、新形式,自主策劃了規模達五十冊之巨的「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對中國五十五種國學經典進行了全新的闡釋和解讀。這套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古代經典與現代生活架起溝通橋樑的大型學術文庫,歷時五年,於二○一七年全部出齊,在海外讀者尤其是青年讀者中深受歡迎。
饒宗頤教授曾說過,「二十一世紀是重新整理古籍和有選擇地重拾傳統道德與文化的時代。」大家也都相信,二十一世紀是中國踏上「文藝復興」的新時代,中華文明再次展露了興盛的端倪。中華書局作為一家有着百年傳承的文化出版機構,則更應順應時代的呼喚,立足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需求,大力弘揚和傳播那些超越時空、成為人類共同需求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基因。基於此,本局傾力引進這「中國文化二十四品」系列叢書,以期為海外讀者理解傳統文化的新發展與新出路,提供一種新的視角和閲讀體驗。
這套叢書由饒宗頤教授和葉嘉瑩教授擔任顧問,南開大學陳洪教授、南京大學徐興無教授主編,作者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十多所知名高校。與「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不同,「中國文化二十四品」旨在向讀者介紹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特徵等,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中國古代哲學、傳統宗教、倫理道德、科學技術、古典文學、傳統藝術、史學等內容,深入淺出地勾畫出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全面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物質、制度、精神、發展四個層面的主要內容。
傳承文化,責任綦重。費孝通先生曾説:「文化自覺是當今時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並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本局出版「中國文化二十四品」繁體版,是為海外想要了解中國文化基本知識的讀者服務的,也可以說是一種文化通識教育。對於當代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閱讀此書,正可以從文化自覺出發,通過不斷深入的學習、思考,進而理解以及批判地接受自己的文化傳統,從而樹立文化自信。希望這套製作精美的叢書能為香港以及海外華文讀者提供內容豐富、優美雅致的閲讀體驗。我們願意和廣大讀者一起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與創新而不斷努力。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編輯部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今年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不間斷經營的九十周年。在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中,香港中華書局始終秉承「弘揚中華文化,普及民智教育」的創局宗旨,編輯出版了文學、歷史、哲學等各類優質圖書,為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而不懈努力,在香港及海外其他華人社區形成了廣泛的文化影響力。
二○一二年,為慶祝中華書局成立一百周年,香港中華書局發揮其優勢和特點,組成了以海外學者為主體的編委會及作者團隊,從更具時代特點、更廣闊的文化視野出發,運用新思維、新形式,自主策劃了規模達五十...
章節試閱
書畫同源
引言
說起中國書畫藝術,自然要探究其源頭。然我們常說「書畫同源」,卻不是因為巧合,而是與上古時期「文」的出現形式,以及後世生成出來的中國傳統書寫工具——毛筆有關。我們知道,在古漢語中,「文」與「紋」相通:首先,它表示了一種動作,比如「書寫」或者「鐫刻」;其次,它也表示某種形狀,比如「文字」或者「紋飾」。正是這些早期的、簡單的、由各種人為痕跡逐漸發展成的符號,即中國古代典籍上所記錄的多種有關漢字的起源論說——「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最終成就了中國的書畫同源。所以,漢文字的起源及形態的最終定型,與後來的中國書法藝術和繪畫藝術的發展關係密切,而其中有關線條運用的要領和相關法則,則最終成為中國書畫傳統的精髓。
倉頡造字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歷史上有多種說法,一般情況下主要是根據歷代典籍的記載和後世出土文物的論證來推斷。古代學者多主張漢字的「八卦」起源說,比如漢代孔安國、宋代鄭樵等,現代學者則有持「原始圖畫」起源的說法,郭沫若先生就認為,漢字起源於西安半坡遺址中那些出土的陶器上具有代表性意義的刻畫圖案和符號。雖然,時至今日,漢字到底是如何生成的仍然沒有結論,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八卦」和「圖畫」與更古老的「結繩」和「書契」一樣,應該都是遠古先民在文字出現前的記事手段和形式,也就是說,它們都是創造漢文字的誘因和基礎,是構成漢文字的某種元素,它們之間也許前後跟進,也有可能同時並存,所以,多多少少都是漢文字中的基因成分。
當然,自古以來關於漢文字起源的描述總是與「倉頡造字」有關,類似的敍述在許多古代典籍中都有出現,比如,先秦時期史官修撰的《世本.作篇》記載:「沮誦、倉頡作書。」先秦雜家著作《鶡冠子.近迭》中說:「鶡冠子曰:『倉頡作法,書成甲子成史李官。』」戰國末年由秦國丞相呂不韋的門客集體編撰的雜家著作《呂氏春秋.君守》則說:「奚仲作車,倉頡作書,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鯀作城。」秦朝李斯所著教科書《倉頡篇》中說:「倉頡作書,以教後詣。」西漢雜書《淮南子.修務訓》說:「史皇產而能書。」《淮南子.本經訓》中又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西漢末年緯書《春秋元命苞》中描述倉頡為「生而能書,又受河圖洛書,於是窮天地之變,仰視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魚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序中說:「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三國西晉學人皇甫謐著《帝王世紀》中說,黃帝「其史倉頡,又取象鳥跡,始作文字。史官之作,蓋自此始。記其言行,策而藏之,名曰書契」。北宋劉恕所撰《資治通鑒外紀》說:「黃帝命倉頡為左史,製字,使天下義理必歸文字。」元末明初陶宗儀的《書史會要.三皇》說:「倉頡,黃帝史也,亦曰皇頡,姓侯剛氏,首四目,通於神明。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象,廣伏羲之文,造六書,是為古文。」等等。
通覽這些文字,似乎都將倉頡造字記錄得頗為神奇,但事實上,正如魯迅先生在《門外文談》一文中所言:「在社會裏,倉頡也不止一個,有的在刀柄上刻一點圖,有的在門戶上畫一些畫,心心相印,口口相傳,文字就多起來。」《荀子.解蔽》亦曰:「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章太炎《造字緣起說》講到:「倉頡以前,已先有造書者,夫人具四肢官骸,常動持莛畫也,便已縱橫成象,用為符號,百姓與能,自不待倉頡也。」又曰:「一二三諸文,橫之縱之,本無定也;馬牛魚鳥諸形,勢則臥起飛伏,皆可則象也;體則鱗羽毛鬣,皆可增減也;字各異形,則不足以合契。倉頡者蓋始整齊劃一,下筆不容增損,由是率爾箸形之符號,始為約定俗成之書契。」所以,倉頡就是造字者的傑出代表而已。而倉頡造字雖說神話成分濃重,但遠古時代巫史不分,故錢穆先生在其《中國文化史導論》中也說:「中國古史傳說,雖也不免有些神話成分之羼雜,但到底是極少的。我們現在敍述中國古代,也不必拘拘以地下發掘的實物作根據。因為在中國最近數十年來地下發掘的古器物與古文字,大體都是用來證明而不是推翻古史記載的。」因此,我們對倉頡造字的說法也就沒有必要產生質疑了。
據《史記》載,倉頡是黃帝的史官。黃帝時期,約公元前二七一七年至公元前二五九九年,則是華夏文化的開創期,那時,黃帝不僅教百姓播種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還開始創建衣冠、舟車、音律、醫藥等的制度,成為整個中華文明的源頭。大量文獻指出此時黃帝命倉頡創造出了文字,同時,繪畫也是以此為源頭的。先秦著作《世本》就說過:「史皇作圖。」兩漢之際出現的緯書《孝經援神契》說:「奎主文章,倉頡效彖。」宋均注:「奎星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唐代畫家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敍畫之源流》中說:「頡有四目,仰觀垂象。因儷烏龜之跡,遂定書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創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天地聖人之意也。」宋代張君房所編的《雲笈七籖》裏說:「黃帝有臣史皇,始造畫。」元代畫家朱德潤的《存復齋集》說:「書畫同體而異文」,「類皆象其物形而製字」,「蓋字書者,吾儒六藝之一事,而畫則字書之一變也。」明代朱謀垔撰寫的《畫史會要》說:「史皇與倉頡,俱黃帝之臣,史皇善圖畫,體象天地,功侔造化。寫魚龍龜鳥之形,以授倉頡因而作字。」宋濂撰寫的《學士集》也說:「史皇與倉頡皆古聖人也。倉頡造書,史皇作畫,書與畫,非異道也,其初一致也。」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華夏文明的萌發初期,由於漢文字的象形之故,文字與繪畫的關係便產生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從此以後它們即如同一對孿生子,在筆墨線條的千秋舞動中互相顧盼。
書畫同源
引言
說起中國書畫藝術,自然要探究其源頭。然我們常說「書畫同源」,卻不是因為巧合,而是與上古時期「文」的出現形式,以及後世生成出來的中國傳統書寫工具——毛筆有關。我們知道,在古漢語中,「文」與「紋」相通:首先,它表示了一種動作,比如「書寫」或者「鐫刻」;其次,它也表示某種形狀,比如「文字」或者「紋飾」。正是這些早期的、簡單的、由各種人為痕跡逐漸發展成的符號,即中國古代典籍上所記錄的多種有關漢字的起源論說——「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最終成就了中國的書畫同源。所以,漢文字...
推薦序
我們生活在文化之中,「文化」兩個字是掛在嘴邊上的詞語,可是真要讓我們說清楚文化是什麼,可能就會含糊其詞、吞吞吐吐了。這不怪我們,據說學術界也有一百六十多種關於文化的定義。定義多,不意味着人們的思想混亂,而是文化的內涵太豐富,一言難盡。一八七一年,英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的《原始文化》中給出了一個定義:「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上來說,是包含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習慣的複合體。」1其實,所謂「文化」,是相對於所謂「自然」而言的,在中國古代的觀念裏,自然屬於「天」,文化屬於「人」,只要是人類的活動及其成果,都可以歸結為文化。孔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2在這種自然慾望的驅動下,人類的活動與創造不外乎兩類:生產與生殖;目標只有兩個:生存與發展。但是人的生殖與生產不再是自然意義上的物種延續與食物攝取,人類生產出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不再靠天吃飯,人不僅傳遞、交換基因和大自然賦予的本能,還傳承、交流文化知識、智慧、情感與信仰,於是人種的繁殖與延續也成了文化的延續。
所以,文化根源於人類的創造能力,文化使人類擺脫了自然,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讓自己如魚得水一樣地生活於其中,每一個生長在人群中的人都是有文化的人,並且憑藉我們的文化與自然界進行交換,利用自然、改變自然。
由於文化存在於永不停息的人類活動之中,所以人類的文化是豐富多彩、不斷變化的。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方向、不同的特質、不同的形式。因為有這些差異,有的文化衰落了甚至消失了,有的文化自我更新了,人們甚至認為:「文化」這個術語與其説是名詞,不如說是動詞。3本世紀初聯合國發佈的《世界文化報告》中說,隨着全球化的進程和信息技術的革命,「文化再也不是以前人們所認為的是個靜止不變的、封閉的、固定的集裝箱。文化實際上變成了通過媒體和國際互聯網在全球進行交流的跨越分界的創造。我們現在必須把文化看作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已經完成的產品」4。
知道文化是什麼之後,還要了解一下文化觀,也就是人們對文化的認識與態度。文化觀首先要回答下面的問題:我們的文化是從哪裏來的?不同的民族、宗教、文化共同體中的人們的看法異彩紛呈,但自古以來,人類有一個共同的信仰、那就是:文化不是我們這些平凡的人創造的。
有的認為是神賜予的,比如古希臘神話中,神的後裔普羅米修斯不僅造了人,而且教會人類認識天文地理、製造舟車、掌握文字,還紿人類盜來了文明的火種。代表希伯來文化的《舊約》中,上帝用了一個星期創造世界,在第六天按照自己的樣子創造了人類,並教會人們獲得食物的方法,賦予人類管理世界的文化使命。
有的認為是聖人創造的,這方面,中國古代文化堪稱代表:火是燧人氏發現的,八卦是伏羲畫的,舟車是黃帝造的,文字是倉頡造的……不過聖人創造文化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是受到天地萬物和自我身體的啟示,中國古老的《易經》裏說古代聖人造物的方法是:「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易經》最早給出了中國的「文化」和「文明」的定義:「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指文采、紋理,引申為文飾與秩序。因為有剛、柔兩種力量的交會作用,宇宙擺脫了混沌無序,於是有了天文。天文煥發出的光明被人類效法取用,於是擺脫了野蠻,有了人文。聖人通過觀察天文,預知自然的變化,,通過觀察人文,教化人類社會。《易經》還告訴我們:「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宇宙自然中存在、運行着「道」,其中包含着陰陽兩種動力,它們就像男人和女人生育子女一樣不斷化生着萬事萬物,賦予事物種種本性,只有聖人、君子們才能受到「道」的啟發,從中見仁見智,這種覺悟和意識相當於我們現代文化學理論中所謂的「文化自覺」。
為什麼聖人能夠這樣呢?因為我們這些平凡的百姓不具備「文化自覺」的意識,身在道中卻不知道。所以《易經》感慨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什麼是「君子之道鮮」?「鮮」就是少,指的是文化不昌明,因此必須等待聖人來啟蒙教化百姓。中國文化中的文化使命是由聖賢來承擔的,所以孟子說,上天生育人民,讓其中的「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5。
無論文化是神靈賜予的還是聖人創造的,都是崇高神聖的,因此每個文化共同體的人們都會認同、讚美自己的文化,以自己的文化價值觀看待自然、社會和自我,調節個人心靈與環境的關係,養成和諧的行為方式。
中國現在正處在一個喜歡談論文化的時代。平民百姓關注茶文化、酒文化、美食文化、養生文化,說明我們希望為平凡的日常生活尋找一些價值與意義。社會、國家關注政治文化、道德文化、風俗文化、傳統文化、文化傳承與創新,提倡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說明我們希望為國家和民族尋求精神力量與發展方向。神和聖人統治、教化天下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只有我們這些平凡的百姓都有了「文化自覺」,認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是文化的繼承者和創造者,整個社會和國家才能擁有「文化自信」。
不過,我們愈是在擺脫「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文化蒙眛」時代,就愈是要反思我們的「文化自覺」,因為「文化自覺」是很難達到的境界。喜歡談論文化,懂點文化,或者有了「文化意識」就能有「文化自覺」嗎?答案是否定的。比如我們常常表現出「文化自大」或者「文化自卑」兩種文化意識,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不可能生活在單一不變的文化之中,從古到今,中國文化不斷地與其他文化邂逅、對話、衝突、融合;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中國文化不僅不再是古代的文,化,而且不停地在變革着。此時我們或者會受到自身文化的局限,或者會受到其他文化的左右,產生錯誤的文化意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流水如此,文化也如此。對於中國文化的主流和脈絡,我們不僅要有「春江水暖鴨先知」一般的親切體會和細微察覺,還要像孔子那樣站在岸上觀察,用人類歷史長河的時間座標和全球多元文化的空間座標定位中國文化,才能獲得超越的眼光和客觀真實的知識,增強與其他文化交流、借鑒、融合的能力,增強變革、創新自己的文化的能力,這也叫做「文化自主」的能力。中國當代社會人類學家費孝通先生說:
「文化自覺」是當今時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並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也許可以說,文化自覺就是在全球範圍內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觀的一種具體體現。希望中國文化在對全球化潮流的回應中能夠繼往開來,大有作為。6
因為要具備「文化自覺」的意識、樹立「文化自信」的心態、增強「文化自主」的能力,所以,我們這些平凡的百姓需要不斷地了解自己的文化,進而了解他人的文化。中國文化是我們自己的文化,它博大精深,但也不是不得其門而入。為此,我們這些學人們集合到一起,共同編寫了這套有關中國文化的通識叢書,向讀者介紹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特徵、物質成就、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等主要知識,在介紹的同時,幫助讀者選讀一些有關中國文化的經典資料。在這裏我們特別感謝饒宗頤和禁嘉瑩兩位大師前輩的指導與支持,他們還擔任了本叢書的顧問。
中國文化崇尚「天人合一」,中國人寫書也有「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理想,甚至將書中的內容按照宇宙的秩序羅列,比如中國古代的《周禮》設計國家制度,按照時空秩序分為「天地春夏秋冬」六大官僚系統;呂不韋編寫《呂氏春秋》,按照一年十二月為序,編為《十二紀》;唐代司空圖寫作《詩品》品評中國的詩歌風格,又稱《二十四詩品》,因為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我們這套叢書,雖不能窮盡中國文化的內容,但希望能體現中國文化的趣味,於是借用了「二十四品」的雅號,奉獻一組中國文化的小品,相信讀者一定能夠以小知大,由淺入深,如古人所說:「嘗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
陳洪、徐興無
----------------------------------------
1 〔英〕愛德華‧泰勒:《原始文化》,連樹聲譯,謝繼勝、尹虎彬、姜德順校,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二○○五年」第一頁。
2 《禮記‧禮運》。
3 參見〔荷蘭〕C‧A‧馮‧皮爾森:《文化戰略》,劉利圭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第二頁。
4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世界文化報吿──文化的多樣性、衝突與多元共存》,關世傑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二○○二年,第九頁。
5 《孟子‧萬章》。
6 費孝通:〈經濟全球化和中國「三級兩跳」中的文化思考〉,《光明日報》,二○○○年十一月七日。
我們生活在文化之中,「文化」兩個字是掛在嘴邊上的詞語,可是真要讓我們說清楚文化是什麼,可能就會含糊其詞、吞吞吐吐了。這不怪我們,據說學術界也有一百六十多種關於文化的定義。定義多,不意味着人們的思想混亂,而是文化的內涵太豐富,一言難盡。一八七一年,英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的《原始文化》中給出了一個定義:「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上來說,是包含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習慣的複合體。」1其實,所謂「文化」,是相對於所謂「自然...
目錄
出版說明
總序 陳洪、徐興無
書畫同源
023 倉頡造字
027 鐘鼎春秋
033 秦漢丹青
040 書於竹帛時代
書法繪畫的「覺醒」
049 書畫分途
053 中國畫早期形式
059 藝術的自覺
065 「氣韻生動」及其他
「六法」──中國書畫共同的精神源泉
071 公孫劍器舞
084 徐黃體異與風格問題
094 林泉高致的理想
102 山水精神下的賦彩與墨色
109 無聲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117 詩書畫印
藝術之變與南北宗論之後
130 藝術之變
137 唐宋墨戲
144 託古改制
152 南北宗論及其影響
159 寫意的極致
173 「入纘大統」與「市井上下」
新舊世界轉換下的美術革命
195 中國近世之畫衰敗了嗎?
201 美術革命之提出
209 現代藝術理想的踐行者
出版說明
總序 陳洪、徐興無
書畫同源
023 倉頡造字
027 鐘鼎春秋
033 秦漢丹青
040 書於竹帛時代
書法繪畫的「覺醒」
049 書畫分途
053 中國畫早期形式
059 藝術的自覺
065 「氣韻生動」及其他
「六法」──中國書畫共同的精神源泉
071 公孫劍器舞
084 徐黃體異與風格問題
094 林泉高致的理想
102 山水精神下的賦彩與墨色
109 無聲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117 詩書畫印
藝術之變與南北宗論之後
130 藝術之變
137 唐宋墨戲
144 託古改制
152 南北宗論及其影響
159 寫意的極致
173 「入纘大統」與「市井...
商品資料
出版社:香港中華書局出版日期:2018-01-26ISBN/ISSN:978988848909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16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