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佳榮
定價:NT$ 400
優惠價:93 折,NT$ 372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本書概述1840年代至現在一百七十多年間的香港報刊文化,以分期重點方式介紹香港早期的中英文報刊、香港報刊與清末民初政局、香港社經報紙的興起、二戰時期的香港報刊、戰後香港報業的迅速復興、香港報業的鼎盛時期、回歸以來香港報刊的變遷、資訊社會與報刊新時代。香港主要的日報、晚報,包括大報和小報、綜合報紙和專門報紙均有探討,並力圖突破向來重報紙、輕雜誌的寫法,展望新期刊時代的到來。
作者簡介:
周佳榮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香港浸會大學教授,曾任歷史系系主任、近代史研究中心主任、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專攻東亞近代史,講授科目包括「中國報刊與廣告發展」、「香港報刊與近代中國的興起」等。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兩屆會長,另擔任博物館專家顧問、香港新聞博覽館顧問等職務。已刊著作多種,報業史方面有《蘇報及蘇報案:1903年上海新聞事件》(2005年)、《言論界之驕子:梁啟超與新民叢報》(2005年)、《近代日人在華報業活動》(2012年)等。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歷史的改變,常在大家不知不覺之間,從前如是,今天亦然。父輩經歷的香港,和今天已大不相同,回首前塵,可能驚歎時間飛逝。再回看更久遠的歷史事件,在時日累積之下竟成翻天覆地的巨變。生於緬因茲(Mainz)的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 1400-1468)在1440至1450年間逐步完善活版印刷術,並在他的作坊開展印刷事業。他個人未能受惠於此,經歷了連番人事糾紛和訴訟,於1468年死於貧病。他亦未能親身見證印刷術帶來的各種進步。簡單説,不斷改良的印刷術和從此衍生的文化,徹底改變了人類吸收知識的途徑和方法。之後的半世紀,成千的出版社湧現歐洲各地,以十萬計的新書本到處流通。書本之外,更定期和快速地傳達訊息的報章亦應運而生。報章也許未如傳統書本般,能展示深湛學問和豐富論述,但在廣傳資訊、反映時代面貌、集結和塑造民意各方面卻甚或過之。從16世紀開始,報章在歐洲的重大事件之中,例如宗教改革、英國內戰和法國大革命等,都發揮關鍵作用。現代的西方思想家,如安達臣(Benedict Anderson)強調現代報章在建構國民身份的重要性,德國哲學大師哈巴馬斯(Jürgen Habermas)亦將報章聯繋到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空間」(Public Sphere)。總而言之,報章已成現代生活、文化和政治的重要成分。
不過今天我們走在路上,會發現手執紙本報章的人已經大為滅少,取而代之的是智能電話和平板電腦。可以説,紙本報章所傳遞的時事、體育、文化和廣吿資訊,現在已有新的載體,並更加深入我們生活的每個環節。歷史讓人鑒古識 今,卻不能完滿的預計未來,報業的走向,還待我們細看。
中國報業的歷史論者已多,報章對近代中國的各種影響,亦早得專家學者詳細研究,成果豐碩。香港處於中國南方一隅,卻得天獨厚,既保存中國傳統一面,亦緊貼西方現代生活,兩者在香港自由的土壤上混成獨特的文化。香港的報業亦因此別樹一幟,和其他華文地區的同業相比,無論在文化內涵和營運模式方面都大有不同。在香港報業的歷史中,我們能看到香港社會和文化的特質。之前研究香港報業的前輩,成就有目共睹。佳榮兄更有魄力,要將香港報業,從傳統的紙本印刷走向多媒體的一段歷史道來。對他的深厚學術基礎和雄健筆力,我當然有極大信心,所以以當代中國研究所的經費,贊助其研究。他的多年心力,匯聚此書,教人大開眼界,亦為報業研究和香港歷史添上重要一章。
麥勁生
2017年10月20日
九龍塘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8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周佳榮
優惠價: 93 折, NT$ 372 NT$ 40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本書概述1840年代至現在一百七十多年間的香港報刊文化,以分期重點方式介紹香港早期的中英文報刊、香港報刊與清末民初政局、香港社經報紙的興起、二戰時期的香港報刊、戰後香港報業的迅速復興、香港報業的鼎盛時期、回歸以來香港報刊的變遷、資訊社會與報刊新時代。香港主要的日報、晚報,包括大報和小報、綜合報紙和專門報紙均有探討,並力圖突破向來重報紙、輕雜誌的寫法,展望新期刊時代的到來。
作者簡介:
周佳榮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香港浸會大學教授,曾任歷史系系主任、近代史研究中心主任、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專攻東亞近代史,講授科目包括「中國報刊與廣告發展」、「香港報刊與近代中國的興起」等。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兩屆會長,另擔任博物館專家顧問、香港新聞博覽館顧問等職務。已刊著作多種,報業史方面有《蘇報及蘇報案:1903年上海新聞事件》(2005年)、《言論界之驕子:梁啟超與新民叢報》(2005年)、《近代日人在華報業活動》(2012年)等。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歷史的改變,常在大家不知不覺之間,從前如是,今天亦然。父輩經歷的香港,和今天已大不相同,回首前塵,可能驚歎時間飛逝。再回看更久遠的歷史事件,在時日累積之下竟成翻天覆地的巨變。生於緬因茲(Mainz)的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 1400-1468)在1440至1450年間逐步完善活版印刷術,並在他的作坊開展印刷事業。他個人未能受惠於此,經歷了連番人事糾紛和訴訟,於1468年死於貧病。他亦未能親身見證印刷術帶來的各種進步。簡單説,不斷改良的印刷術和從此衍生的文化,徹底改變了人類吸收知識的途徑和方法。之後的半世紀,成千的出版社湧現歐洲各地,以十萬計的新書本到處流通。書本之外,更定期和快速地傳達訊息的報章亦應運而生。報章也許未如傳統書本般,能展示深湛學問和豐富論述,但在廣傳資訊、反映時代面貌、集結和塑造民意各方面卻甚或過之。從16世紀開始,報章在歐洲的重大事件之中,例如宗教改革、英國內戰和法國大革命等,都發揮關鍵作用。現代的西方思想家,如安達臣(Benedict Anderson)強調現代報章在建構國民身份的重要性,德國哲學大師哈巴馬斯(Jürgen Habermas)亦將報章聯繋到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空間」(Public Sphere)。總而言之,報章已成現代生活、文化和政治的重要成分。
不過今天我們走在路上,會發現手執紙本報章的人已經大為滅少,取而代之的是智能電話和平板電腦。可以説,紙本報章所傳遞的時事、體育、文化和廣吿資訊,現在已有新的載體,並更加深入我們生活的每個環節。歷史讓人鑒古識 今,卻不能完滿的預計未來,報業的走向,還待我們細看。
中國報業的歷史論者已多,報章對近代中國的各種影響,亦早得專家學者詳細研究,成果豐碩。香港處於中國南方一隅,卻得天獨厚,既保存中國傳統一面,亦緊貼西方現代生活,兩者在香港自由的土壤上混成獨特的文化。香港的報業亦因此別樹一幟,和其他華文地區的同業相比,無論在文化內涵和營運模式方面都大有不同。在香港報業的歷史中,我們能看到香港社會和文化的特質。之前研究香港報業的前輩,成就有目共睹。佳榮兄更有魄力,要將香港報業,從傳統的紙本印刷走向多媒體的一段歷史道來。對他的深厚學術基礎和雄健筆力,我當然有極大信心,所以以當代中國研究所的經費,贊助其研究。他的多年心力,匯聚此書,教人大開眼界,亦為報業研究和香港歷史添上重要一章。
麥勁生
2017年10月20日
九龍塘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8折以上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