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告訴你,親子對話的重點不是跟孩子「說什麼」,而是「怎麼說」!練習「開放性溝通」,聽說問答沒阻礙!
跟孩子說話,你掌握正確方式了嗎?
你知道細微的一兩字之差,溝通效果可能大不同嗎?
專家告訴你,親子對話的重點不是跟孩子「說什麼」,而是「怎麼說」!
★看到孩子坐在桌旁,一邊玩著餐盤內的食物……
.你會高分貝對他說:「你又來了!快點吃,不然晚上就沒有睡前故事可以聽!」
.還是說:「我看到你在玩食物,而且盯著底下看。我聽到你悄悄說不喜歡吃飯。我猜想,你累了而且不餓?還是你不喜歡今天的菜?」
★當孩子氣沖沖回家,激動地跟妳說:「媽媽,吉塔不想再跟我一起玩了,我討厭她!」妳會怎麼回答她呢?
.「唉,怎麼又來了,這又不是第一次了。」
.「沒那麼嚴重吧!如果她不喜歡妳,代表妳一定也有不對的地方。」
.還是跟她說:「來,過來我這裡,妳看起來好失落。想不想跟我說,發生了什麼事呢?」
◎練習表達感官知覺和情緒,先了解再溝通!
在教養現場,經常聽到父母跟孩子說:「你說啊,發生什麼事?考試怎麼樣了?老實說哦……」「照著做就對了,不用再說了。」「不要那麼好奇,這不關你的事!」孩子的反應常常是:「媽媽一點都不在乎我的感受。」(難過)、「爸爸不想聽我講話,他只想著工作的事。」(退縮)「媽媽不懂我的煩惱。」(失望)
我們不善於聆聽,總是迫不及待想幫孩子解決問題、提出建議、命令孩子,或是以憤怒的語氣要求孩子……本書告訴你,親子有效對話的關鍵是掌握「開放性溝通」原則,將感官知覺、情緒和所有想法集結起來,一口氣完整說出來,就是一種「開放」方式,能使親子之間達到更深層的了解和同理,在情緒上搭起正面的連結,達到良性溝通。
◎留意用字遣詞,這樣說話效果大不同!
語言是溝通的利器,如何拿它來增進彼此交流?專家提醒你,即使處在混亂的情況下,都要先傾聽孩子再回答;同時,要了解影響孩子的關鍵話語、感受細微的用語差別、聽出話語中暗藏的訊息……
*當孩子說「我覺得」跟「我們覺得」,兩者其實不同。
*孩子說的「不要」,可能代表著「讓我自己來」。
*說話時,試著以「你可以」取代「你必須」;用「好,而且……」取代「好,但是……」。
*不要把「總是、從來沒有、如果……就……」掛在嘴邊。
*「為什麼」的問題有助於思考和認清事實,請別忽視它。
*當你準備告訴孩子事情時,請他先停下手邊的事務。
*別急著回答孩子的問題或下判斷,先問清楚狀況。
*避免用「你……」的話語影射對方的不是,改用「我……」的話語表達想法和期待。
*和孩子站在同等的位置上,彼此眼神交會,並加上肢體的接觸。
◎精采生活案例,教你跟孩子說話的正確方式
用適合孩子年紀的方式回答問題或傳達訊息,才能有效達到溝通的目的。全書藉由許多生活案例,深入淺出說明親子溝通的訣竅:包含對話焦點的轉換、開啟「第三隻耳朵聆聽」模式、提問與回答的技巧、和平解決衝突之道、如何使用鼓勵的話語、如何避開傷人或偽裝的話語、給予積極正向的信息傳遞、家庭會議的溝通原則、「學齡前/學齡期」孩子需要訂立的規矩及如何給予明確的指示……提供實用的「聽說問答技巧」和大量正反案例、例句作對照,引導父母採用正確的對話方式,面對孩子生活中的大小事。
大人的言行舉止或溝通模式,深深影響著孩子的情緒和一舉一動。身為父母,你是個溝通協調者,而非一名「馴獸師」。跟孩子說話之前,請先從聆聽和理解需求開始,才能引導孩子改善現狀,達到有效且和諧的親子溝通。
【本書特色】
1.本書用字淺白易懂,採用大量正反案例及句子作為輔助;每個章節穿插實用練習,並以逐項條列的方式陳述,引導父母對照真實情境,隨時將對話和教養觀點派上用場。
2.作者以溝通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分析學齡前和學齡期孩子的語言發展和理解程度,幫助父母了解語言的功能及話語的影響力,達到有效的親子溝通。
作者簡介:
朵莉絲.赫克莫斯(Doris Heueck-Mauß)
從事兒童發展、人類行為及溝通等領域的心理學家。在長達三十餘年的實務經驗中,朵莉絲協助家長及孩子解決日常的教養衝突問題。其他著作,如《德國心理師媽媽這樣搞定固執小孩:設限管教失控情緒X難纏行為》(Das Trotzkopfalter)及《自由自在的學齡前時期》(Stressfreie Vorschuljahre,暫譯)皆為德國教養類書籍中的暢銷作品。朵莉絲目前居住在慕尼黑。
譯者簡介:
楊婷湞
德文所碩士班畢業,教育所博士班進行式。幾年前研究翻譯,發現原文與譯文的取捨拿捏是門藝術;踏入教育領域之後,深覺教育方式是影響個人思維的關鍵。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有感推薦!
丁郁芙/臨床心理師
吳怡璇/治療師雙寶阿木
周育如/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林靜如/律師娘
徐瑜亭/習惜親子教育中心創辦人
彭菊仙/暢銷親子作家
黃尹柔/安佐愛讀書格子主人
(依姓氏筆畫排序)
★好評推薦!
「華人父母,習慣把愛包藏在責備裡,卻讓孩子耳朵背了、心也關起來了!面對孩子的情緒暴走,愛說教的大人卻忽略,親子溝通是最好的情緒教育!親子溝通是先聆聽、是用感官去感受、是用適齡話語,重點是你要『怎麼說』。」
──吳怡璇/治療師雙寶阿木
「說話是一門藝術,而聽懂孩子說的話、讓孩子聽大人的話,則像是不可能的魔術。所幸本書提供了許多實用策略與心法,讓父母們從心聆聽孩子、用愛溫暖孩子。無論你與孩子的溝通模式為何,請隨這本書努力學習成為更好的大人!」
──徐瑜亭/習惜親子教育中心創辦人
名人推薦:★有感推薦!
丁郁芙/臨床心理師
吳怡璇/治療師雙寶阿木
周育如/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林靜如/律師娘
徐瑜亭/習惜親子教育中心創辦人
彭菊仙/暢銷親子作家
黃尹柔/安佐愛讀書格子主人
(依姓氏筆畫排序)
★好評推薦!
「華人父母,習慣把愛包藏在責備裡,卻讓孩子耳朵背了、心也關起來了!面對孩子的情緒暴走,愛說教的大人卻忽略,親子溝通是最好的情緒教育!親子溝通是先聆聽、是用感官去感受、是用適齡話語,重點是你要『怎麼說』。」
──吳怡璇/治療師雙寶阿木
「說話是一門...
章節試閱
喚醒感官知覺,跟孩子充分溝通
說話是一種行為,不說話也是。靠著舌頭的活動,我們能說出想說的內容,但怎麼說,則要借助詞彙和聲調,才能促成談話者彼此的理解。然而,訊息的傳達不僅是透過詞彙而已,還有肢體動作、手勢及表情。溝通的時候,一方是說,另一方是聽,在溝通學上又把兩者稱為傳達者與接收者。
行為態度及溝通表達會產生相互影響的作用!一個人所說的話如何傳給另一個人,不僅是說話與聆聽兩個動作而已,其他的感官知覺也會跟著一起運作。作為接收者,必須知道看見了什麼、明白了什麼、感覺到什麼,以及如何解讀說話的人;作為傳達者,常常專注在自己想說什麼,而忽略自己和對方交談時的語調、手勢和表情。我們與人交談時,所有的感官知覺也會跟著一起運作!只是,隨著年紀的增長更有能力掌握文字,因此,成人大多透過言語和對彼此的理解來溝通。
然而,孩子因尚未有足夠的語言能力來表達,必須透過眼神、手勢和表情,也就是所謂的非語言表達;一旦他們感到迷惘,或覺得自己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就會藉由感覺直接傳遞給大人。學齡前兒童雖然懂得表達,但一切僅限於字面用語,以及描述和自己有關的事,他們聽不懂雙關語或間接的表達方式,必須集中精神才能專心,同時明白特殊的訊息。因此,和小孩或是學齡前兒童交談時,一定要平視他們,雙眼注視、靠近他們,或是搭著孩子的手臂,並留意他們的感覺。
如果只是很快地隨意敷衍,孩子們的反應也會讓大人大吃一驚。他們會試著告訴爸媽,他們聽不懂意思,流露出難過或生氣的樣子。累積太多困惑,將導致孩子情緒上的反彈;不說清楚講明白,孩子更學不會坦誠溝通。
很多成年人面對溝通或批判時所產生的誤會,反應往往都像個孩子一樣,這會傷害伴侶及同儕之間的關係,也意味著會累積成一種長期的情緒壓力;一旦遇上這種情況,就必須尋求調解或是諮詢。
◆親子對話須知
為了可以做到坦誠、相互理解的溝通,請你花一點時間,練習運用自己的感官知覺,成為孩子(以及另一半)的榜樣。家人之間就像一個連動裝置,只要有人開始著手某件事,並且改變現狀,其他人就會跟進。
◎練習你的感官知覺
在接下來的五分鐘裡,你可以這麼做:利用一分鐘的時間專注在自己個別的感官知覺上。
.我剛才看見了什麼?
詳細描述眼前所見,而非「我想看什麼」、「我不想看什麼」。
.我剛才聽見了什麼?
詳細描述聽見的聲音,而不是「我喜歡聽什麼」、「我應該裝作沒聽見」。
.我剛才聞到或嚐到什麼?
這些喚起什麼樣的感覺或是回憶?
.我剛才感覺到什麼?
試著誠實面對自己。你有多常忽略感受,只因它們在當下是令人心煩,或是不應該出現的感覺。
.對於我剛才所見、所聽和所感,我此時有什麼樣的想法?
試著不去分析和批判,這很不容易,因為一瞬間,所有來自過去的經驗,以及對於未來的期待或恐懼都會影響思考。
.我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聽、所感,以及該如何思考?
「我看見和聽見……(聞到、嚐到、摸到),並且感覺到……還有想到自己……」
將你的感官知覺、情緒和所有想法集結起來,一口氣完整地說出來。這就是一種「開放和對等的溝通」方式,傳達者和接收者在當下就會開啟所有感官知覺。
年幼的孩子可用這種方式來溝通,他們能描述當下看到、聽到、聞到、嚐到的事物,進一步描述他們感受如何,體會到什麼。
大一點的孩子或成人已經學會了在當下批判、分析知覺,並且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認為,只有自己看待事物的觀點才正確!因此造成了和接收者,或者交談對象的溝通障礙。因為說話的人眼中只有自己,也認為只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才對,所以彼此的溝通變得很費力,誤解或紛爭也一觸即發。
很多人會主導孩子或另一半的思考和感受,並且在話語中就傳達出「你應該要看見」、「人不應該這麼想」、「長大了就不再是膽小鬼」等意涵。或者,成年人會假裝忽略自己的知覺,只專注在某個層面,特別是那些令他們不滿或失望的態度和舉止,並且用斥責或要求「你絕對不可以……」、「你很不乖、沒頭沒腦」、「快點照我說的做」來教導孩子。在家庭中,抱持著期許、擔憂和恐懼的心情反而會讓人不知所措。
◆親子對話須知
開啟你的感官知覺,體察你的孩子和另一半,試著站在家庭成員的立場來觀察、聆聽和感覺,將因此有更深的體會,進而能理解和同理他人。
◎練習感官遊戲和開放式溝通
為了讓家裡其他成員也能訓練自己的知覺,你可以和所有人一起進行一項遊戲──不管在吃飯、排隊結帳或是長長的塞車隊伍裡,都可以進行這件事。如果能在戶外進行就更有趣了!針對每一種感官都花一分鐘的練習時間;如果有人提出評論或是想解讀他人,可以立即阻止對方。「我看到了,你的眼神充滿怒氣」,停!「我看見了你額頭上的皺紋」或是「我聽到了你在生氣」,停!「我聽到了你的聲音很大聲,我想,你在生氣」,這才是正確的表達方法!
一開始會頻頻喊停,但一回生二回熟,會愈來愈輕鬆,也會愈來愈敏銳。四歲的孩子已經能樂在其中,還是個厲害的觀察家;反倒是大人很快就會發現,只是單純描述感官知覺有多麼困難。
這個共同的感官遊戲,目的在於體驗當下,專注眼前,有助於在平日溝通時能檢視自己如何解讀感受,並且在回答對方之前,仔細聆聽他的想法。這項遊戲是為了達成開放、對等的談話,簡單來說,就是可以進行的溝通方式;利用「第三隻耳朵」來聆聽,不僅適用於家人之間的對話,也為了能和平討論爭執的事件。
【案例】
晚餐時間,四歲的安娜坐在桌旁,玩著自己餐盤內的食物。
一號媽媽說:「安娜,妳又來了(高分貝)!快點吃,不然晚上就沒有睡前故事可以聽(媽媽指著她,語帶恐嚇)!」
安娜的反應會是如何呢?當然也會像媽媽一樣用情緒反擊,而且衝突即將發生。
一號媽媽發怒了。她眼裡只看得見玩食物的安娜,同時心想,女兒不喜歡吃飯,只想激怒她。
二號媽媽說:「安娜,我看到妳在玩食物,而且盯著底下看。我聽到妳悄悄說,我不喜歡吃飯。我猜想,妳累了而且不餓,對嗎?還是妳不喜歡今天的菜?」
【專家這麼說】
★二號媽媽專注觀察安娜的情況,並且跟女兒描述自己的發現。只要她維持平靜,安娜就能說出不吃飯的原因,在彼此不動怒的情況下找到解決的方法。二號媽媽想和孩子溝通,並且準備接受孩子的請求,也因此安娜不會鬧脾氣。
★一號媽媽則是被「她又來了」的解讀所綁住,無力花心思觀察,結果媽媽與孩子都覺得不開心。安娜會因為被威脅沒有睡前故事而開始吵鬧,她覺得沒有被理解;彼此不滿的情緒高漲,終究產生衝突。
你現在可能會想:這麼說話也太刻意了,這要花很多時間呢!但開放式溝通有助於釐清孩子的情緒訊息,同時讓父母陳述自己的想法、感覺和情緒,並避免妄下註解及引發負面的感受,這樣一來,雙方就能維持良好的互動。
任意對孩子的舉止態度提出結論或評斷,會導致誤會、緊張及衝突發生,也會浪費更多時間,消耗更多精神,尤其會傷及親子關係,彼此不僅不會改變,還可能帶來更多溝通上的阻礙。
在成人的世界裡,溝通方式總是不明確或是缺少建設性。一般來說,談話的雙方會很快就解讀及評論訊息,就好像「摸清對方底細」一樣。結果,當然每個人都不斷地為自己辯護,或是輕易地攻擊對方,導致誤會一再發生。這種曖昧不明或傷人的溝通方式,只會帶來疲憊、憤怒或是沮喪。所以,鼓起勇氣,練習開放式溝通吧!
孩子會感受到自己被理解、接納且被重視,也就會願意並準備好告訴你,他們的觀察、感受和想法──因為不必擔心受到批評或是被討厭。
開放式溝通能開啟內心的大門!加強孩子的自我肯定、改善親子關係,孩子能從中學會自我反省,也不受他人想法所左右。父母應該盡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體驗開放式溝通,而且愈早愈好!甚至,連大人也要學習每天檢視自己的溝通方式和舉止態度才好。
◎生活中的「五種自由」
在風氣開放的家庭裡,可以每天彼此交流練習溝通的方式;對孩子來說,家就是最棒的學習場域。反觀在封閉的家庭氛圍裡,所有人都必須適應教條式的規矩,共同維持生活秩序,當然也就無法學會開放的溝通模式。
最重要的是,要能給予家人自由的空間。每個人應該牢記以下的「五種自由」,這是在日常生活中應該享有的權利:
.觀看與聆聽眼前事物的自由。而不是被限定看什麼、聽什麼。
.擁有自己感受的自由。而非強迫感受。
.說話的自由。能說出自己的感覺與想法,而不是我應該發現或思考什麼。
.提問的自由。問我想問的事,不用總是等待別人的允許。
.嘗試的自由。走自己想走的路,不必擔心犯錯,還要一直維持小心翼翼的態度。
◎用「第三隻耳朵」聆聽
當你能盡量發揮觀察的能力,就更能察覺談話對象所隱藏的訊息,也就是對方沒有說出口的願望、需求及感受。我們會察覺到,在話語和動作的背後,還有某些不能向他人透露、無法隨意傾吐,或是連對方自己也未曾發現的訊息──我們將這種觀察的能力稱為直覺或直觀。
很多大人在小的時候未曾有過、更沒有學過開放式的溝通方式,他們散發出:「我內心在想什麼,與任何人都無關」的訊息。再說,大人最喜歡搞神祕,表達時,經常拐彎抹角甚至模稜兩可;在職場上,這種方式似乎在所難免,但如果運用在家庭裡,卻會帶來不良的後果。孩子們無法分辨大人真正的想法,也不知是否能信賴或模仿大人的一舉一動。
◎表達需求、渴望與情緒的訊息
學齡前的孩子仍舊是有話直說,想什麼就說什麼,同時對自己的所見、所聽、所聞、所感十分敏銳,最常聽到人家說:「小孩子的話最真實。」
孩子的情緒也是一眼就能被看穿,因為他們還不懂得自我控制。對此,大人就必須發揮理解與同理心,以及幫孩子建立起安全感。三至五歲的孩子,已經學會慢慢掌控並描述自己的情緒起伏;再大一點的孩子就知道,大人對於他們的情緒會有不同的反應。有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孩子,會從父母開放式的溝通中,學到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因此,他們知道自己會有難過的情緒;而且從六歲起,就懂得為人著想、同理他人。
如果家人之間不喜歡溝通,孩子就會認為,自己的願望和需求沒有獲得正視──孩子幾乎體會不到被他人安慰或是同理的感覺,可能因此遭到嘲諷或取笑,或一直尋求關注和被愛。孩子會認為:「沒有人在乎我過得好不好,只要我安安靜靜,表現出爸爸媽媽想要的樣子,大家就會喜歡我。」或者,孩子也會覺得,溝通起不了作用,想要引起別人的注意,只有從行為上著手。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很難適應團體生活,因為在情緒上一直處於幼兒階段,無法容忍低潮的情緒,沒有足夠的語言表達能力,只能從情緒上來發洩(打人、大吼大叫、過動),或出現負面的舉動(哭泣、退縮、沒有動力)。
若是具有移民背景孩子,還會遇到語言上的問題,他們經常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才能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這樣的孩子需要簡單扼要的解釋和明確的指示,以及對他們深切的重視,才能在溝通之中獲得他們的信任感。
◆重點整理
親子關係的好壞,很早就會影響孩子的語言和情緒發展,以及他們的自信心。孩子四歲的時候已經開始學習社會化,因此,身為父母必須建立穩定的親子關係、給孩子可仿效及依循的言語和舉動,以及培養開放式的溝通模式,才能為孩子打下人格發展的基礎。
對六歲以下的孩子而言,要完整表達自己的感受依舊很困難。當孩子有話想說時,身為父母或祖父母的我們,應該張開耳朵傾聽──最好的傾聽方式,就是搭配感官的覺察能力。
孩子會靠著手勢和表情來傳達他們的情緒;要判斷出他的感受,就要借助視覺的觀察。學齡期的兒童已經學會隱藏情緒;青少年則變得一臉酷樣,不再願意分享任何事情;小女孩會跟隨與自己同年齡的對象,情緒容易起伏,而且說話的對象僅限自己的朋友。這時,直覺的觀察就能派上用場──在聆聽時,發揮聽覺並加強觀察能力。
◎給孩子一點時間
我們應該給不同年齡層的孩子一項認知──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尋求父母或祖父母的幫助,大人願意傾聽他的需求。要做到這點,需要花時間;然而,不論是經歷哪一種教育過程的父母,都一樣缺乏給孩子的時間。
一旦孩子出現任何狀況,就應該在當下即時進行討論;意思是,即使媽媽的手機響了,處理小孩的問題還是要擺在第一──可別等到孩子從學校放學回來時才想討論,孩子討厭被追問事情。
要學習聆聽,須經過一些訓練,像是:不要馬上評論對方;不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全盤理解事情後,再思考解決的方法──以免一來孩子無法得知你的實際感受,二來避免他們選擇性的吐露實情。
聆聽的時候,除了運用「第三隻耳朵」,還要加上前文所提及的感官覺察能力、給予五種自由,以及發揮你的直覺。
【案例】
七歲的安娜從遊戲場回到家。她氣沖沖進門,激動地對媽媽說:「媽媽,吉塔不想再跟我一起玩了,我討厭她!」
【專家這麼說】
★你會怎麼回答她呢?
.「唉,怎麼又來了,這又不是第一次了。」
.「沒有那麼嚴重吧!如果她不喜歡妳,代表妳也一定有不對的地方。」
.「她真是太不會想了,妳找別人玩吧。」
.「快把手洗一洗,準備吃晚餐了。」
如果用以上的方式回答孩子,也意味著,媽媽雖然聽到她的話,卻先下了註解,或甚至像最後一個答案,她用別的事件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安娜聽了這些回答,會有什麼反應呢?
.「媽媽一點都不在乎我的感受。」(難過)
.「媽媽挑剔我。」(憤怒、防備)
.「媽媽不懂我的煩惱,吉塔也是我喜歡的朋友。」(失望)
.「媽媽不想聽我講話,她只想著晚餐的事。」(退縮)
★如果媽媽用「第三隻耳朵」聆聽,她口中的答案可能會變成:
「來,過來我這裡,妳看起來好失落。想不想跟我說,發生了什麼事呢?」
★媽媽運用了觀察和聆聽能力,安娜這時又會做何感想?
.安娜覺得很安心,媽媽發現了她的失望。
.她感受到媽媽的關心,願意說出心中的煩惱。
.因為媽媽不會批評她或分散她的注意力,她可以交代事情的始末,表達自己感受,或許還會發覺自己在這場爭吵中所扮演的角色。如此一來,安娜就能自己找出解決的方法,也會明白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不同的感受,她的好朋友吉塔也不例外。
時間會醞釀出答案,但靠著「第三隻耳朵」聆聽後所給出的答案,卻可以讓安娜釋放她的情緒,感到被接納,自己從中找出了答案。
◆聽說問答技巧
.每天至少一次,用第三隻耳朵傾聽他人的話語。
.嘗試傾聽就好,不要立即給予對方意見。
.停下手邊的工作,打開你的聽覺。
.傾聽的時候,也別忘了發揮其他感官的覺察能力。
.傾聽時,眼神平視你的孩子或另一半,他會感受到言語之外的訊息。
.發揮你的直覺。
.若察覺到對方的感受或需求,可試著表達出來。
.調整自己的音量。
.提出解決的方法,並非首要之務。
.傾聽時,無須扮演教養者的角色,把自己當成一般人。
.你會對專心傾聽所帶來的影響感到驚豔。
運用第三隻耳朵聆聽,加上所有感官覺察的能力,就能觀察到那些看似超乎預期的情緒舉動。如此一來,別人也有改變的機會,因為他體會到自己被理解與接納。
喚醒感官知覺,跟孩子充分溝通
說話是一種行為,不說話也是。靠著舌頭的活動,我們能說出想說的內容,但怎麼說,則要借助詞彙和聲調,才能促成談話者彼此的理解。然而,訊息的傳達不僅是透過詞彙而已,還有肢體動作、手勢及表情。溝通的時候,一方是說,另一方是聽,在溝通學上又把兩者稱為傳達者與接收者。
行為態度及溝通表達會產生相互影響的作用!一個人所說的話如何傳給另一個人,不僅是說話與聆聽兩個動作而已,其他的感官知覺也會跟著一起運作。作為接收者,必須知道看見了什麼、明白了什麼、感覺到什麼,以及如何解讀說話的人;...
作者序
◆給父母的話
親愛的爸爸、媽媽:
你頭一次拿起這本書的時候,或許會想問:教養書籍五花八門,這本有什麼不一樣嗎?
探討孩童教養的論壇和文章不勝枚舉,從中都能窺見各種建議或是作法,但在實際生活中為何還是起不了作用?因為它們多半以大人的觀點出發。至於,大人的言行舉止或溝通模式,如何影響孩子的一舉一動和情緒?這方面的話題就鮮少有人提及。
你的孩子是否即將脫離幼兒時期,表現出強烈的自我意識,且在語言表達方面愈來愈流利?身為父母或祖母父的你就快招架不住了嗎?孩子們每天都在挑戰我們的耐心,而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很可能會演變成衝突的導火線。
在迫於時間有限、耐不住性子或是滿肚子氣的情況下,我們經常對孩子說:「不行」、「你要……」、「快點完成」、「為什麼不照做」、「如果你不怎麼樣,就會怎麼樣」。從這一連串的要求、命令、警告和責備中,孩子學不到任何新的觀念,反而會激起他們的反抗心態。直到最後,雙方的衝突只能在責罵、怒吼、眼淚和沮喪中收場,形成了一方占上風、另一方吃敗仗的局面。多數的父母因此覺得精疲力盡,更不敢妄想教養的種種可能。
一些有覺察力的父母知道,他們每天的言行舉止就是孩子的榜樣,他們的態度會影響自己和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
我針對二到三歲孩子寫的《德國心理師媽媽這樣搞定固執小孩:設限管教失控情緒X難纏行為》一書中,明確提到要以「心理認知學習」的觀點作為教養守則,關注親子的情緒發展,透過觀察孩童與父母的行為態度,就能區分出攻擊、激動、沮喪、固執等不同的情緒。本書則以語言及家庭溝通的影響力作為出發點,探討學齡前與學齡期兒童的教養方式。
為了解釋溝通心理學,我列舉許多溝通原則和實用方法作為案例,特別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衝突事件,讓父母明瞭,要如何用真誠、直接且具說服力的溝通方式來達到教養的目的,盡可能免除大人和孩子之間的角力和挫折。
要做到這一點,說話的方式比內容更加重要!隨著孩子的年紀漸長,父母對他們的要求日益增多,間接也提高了親子之間衝突的機會,尤其是在訓練規矩、養成用餐的習慣、完成作業、遵守時間、行為態度和睡覺時間等方面更是明顯。如果家裡不只一個孩子,還得時常面對手足之間的爭吵問題;還有,哥哥姊姊會把在學校或跟朋友學來的講話方式及特定用語帶回家,這時,父母除了扮起黑臉,也感到無可奈何。
本書能幫助身為父母的你,透過理性、符合孩子年齡的協調方式和解決衝突的原則,來面對孩子和另一半;同時,你也會學到如何展現言教。掌握了溝通的原則,就會知道如何和平解決爭吵。這樣一來,家庭成員之間就能維持良好的互動,彼此的衝突情況也能趨於和緩。
◆前言
語言幫孩子開啟通往世界的大門
沒有語言,孩子就無法生存,更無法融入大人的世界。他們要能適應這個複雜、充斥著吸引力且重視表現的世界,就需要有人帶領;而父母的關愛、使用他們容易理解的語言,以及用開放的態度聆聽他們的煩惱,正是最佳的助力。
父母的行為態度,是奠定孩子人格特質的基石!即使孩子是在自由的環境下成長與發展,還是必須學習適應社會與家庭的規範,這一切須仰賴父母傳達並教導孩子生活中的規範與價值觀。
現今社會看待父母教養方式的標準,常引起他們強大的壓力和不安。一方面是父母不想再用以往的威權教育;另一方面,也沒有真正全新的教養方式可參考,他們只能利用所知的標準嘗試教導孩子,以致形成各式各樣的教養風格。
父母不是天生的教養專家,他們也是在個別教養環境的薰陶下長大,舉凡求學過程、職業選擇及生活形態都會影響著他們;這些經驗也會決定他們的生活方式、伴侶的選擇、和他人的相處模式及自身的言語行為。父母和孩子交談與打招呼的方式,從自言自語、互相對話,到聊天或吵架,在在都深受上一代的影響。
有些父母會用對待大人的態度跟三歲孩子講話,彼此討論事情的模式就像與同輩相處,因此孩子講起話來自然非常「老成」;有些六歲孩子跟父母講話時,彷彿是和學校裡的朋友交談;更有些十歲孩子要求父母配合自己的願望,一旦需求沒被滿足就威脅父母。長期下來,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父母經常成為無法開口的一方,有時還得借助外來的協助(第三者),才能跟孩子溝通。
為了避免以上這些情況,不論是父母、教養者、祖父母或孩子都應該清楚知道,在情緒的當下,某些溝通模式會讓雙方消耗過多的精力,在惡言相向及討價還價之中,加深彼此的挫折感。
親子之間若能傾聽對方的聲音,建立良性的交談,反而能養成良好態度、帶來正面的情緒反應,更有助於拉近家庭成員之間的距離。
要做到細心的教養和達成親子之間溝通順暢,需要時間、耐心及對彼此充分的了解。明確的溝通原則,可以讓教養變得更輕鬆。
語言會反應真實:「如果你對著森林大吼大叫,只會得到相同的回音。」
◆親子對話須知
.清楚且合乎年齡的談話方式。
.耐心傾聽。
.給別人說話的機會。
.尊重不同的期待與感受。
.用「第三隻耳朵」聆聽,掌握別人話語內的情緒。
.講好的事就要貫徹到底。
.訂立明確的規則,要求所有家庭成員確實執行。
.意見相左時,應保持客觀立場,並嘗試在當下找出協調或解決的方式。
.和平地處理衝突並召開家庭會議。
◆給父母的話
親愛的爸爸、媽媽:
你頭一次拿起這本書的時候,或許會想問:教養書籍五花八門,這本有什麼不一樣嗎?
探討孩童教養的論壇和文章不勝枚舉,從中都能窺見各種建議或是作法,但在實際生活中為何還是起不了作用?因為它們多半以大人的觀點出發。至於,大人的言行舉止或溝通模式,如何影響孩子的一舉一動和情緒?這方面的話題就鮮少有人提及。
你的孩子是否即將脫離幼兒時期,表現出強烈的自我意識,且在語言表達方面愈來愈流利?身為父母或祖母父的你就快招架不住了嗎?孩子們每天都在挑戰我們的耐心,而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很...
目錄
◆給父母的話
◆前言/語言幫孩子開啟通往世界的大門
Chapter 1 跟孩子說話,從了解語言的影響力開始
──孩子的心靈發展和語言進化
語言發展進行式──從聲音、單字到句子
學齡前兒童的語言發展
學齡期兒童的語言發展
Chapter 2 開放式溝通,「聽說問答」沒阻礙
──練習聆聽和表達,眼神、肢體相互輔助
喚醒感官知覺,跟孩子充分溝通
用「第三隻耳朵」聆聽
Chapter 3 提問與回答的技巧
──觀察、聆聽、討論,回應生活大小事
如何回應孩子的「為什麼」?
兩性問題
父母吵架和分居
對世界的好奇
價值觀的探問
Chapter 4 有效溝通,掌握影響孩子的關鍵話語
──說鼓勵的話,用開放的態度聆聽
「傷人」的話語打擊信心
避免「說一套、做一套」難以適從
以「鼓勵」的話語正向溝通
避免用「你……」指責或影射
以「我……」傳達想法和期待
偽裝的「我……」話語
「我」話語的影響力
Chapter 5 和平解決衝突&善用家庭會議展開對話
──找出爭吵起因,家人之間更良性互動
可預期的衝突
親子衝突的導火線
親子衝突哪裡來?
需求性的衝突
可避免的衝突
無法避免的衝突
不可預期的衝突
家庭會議──和平解決衝突的幫手
用和平溝通來解決衝突
◆結語/家,是親子練習溝通的場所
◆給父母的話
◆前言/語言幫孩子開啟通往世界的大門
Chapter 1 跟孩子說話,從了解語言的影響力開始
──孩子的心靈發展和語言進化
語言發展進行式──從聲音、單字到句子
學齡前兒童的語言發展
學齡期兒童的語言發展
Chapter 2 開放式溝通,「聽說問答」沒阻礙
──練習聆聽和表達,眼神、肢體相互輔助
喚醒感官知覺,跟孩子充分溝通
用「第三隻耳朵」聆聽
Chapter 3 提問與回答的技巧
──觀察、聆聽、討論,回應生活大小事
如何回應孩子的「為什麼」?
兩性問題
父母吵架和分居
對世界的好奇
價值觀的探...
商品資料
出版社:大好書屋出版日期:2018-03-02ISBN/ISSN:978986248710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08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