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多年參與慈濟建築物的設計和建設,持續關注慈濟建築物所體現的佛教精神和慈濟理念諸問題,為此前往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攻讀,專事研究慈濟建築,撰成《慈濟建築及其宗教精神》。慈濟功德會的建築,諸如「靜思堂」、「靜思精舍」及學校、醫院等等,均是極富特色的建築體,作者通過對佛教精神、證嚴法師創立慈濟功德會的理念,及慈濟五十多年的歷史和實踐等,透過論述分析歸納慈濟建築,讓人們對慈濟建築的文化內涵、宗教精神有清晰認識和深刻體悟。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樓宇烈 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
王貴祥 北京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名人推薦:專文推薦
樓宇烈 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
王貴祥 北京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推薦序
建築的文化功能
文/樓宇烈──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
房屋建築的實用功能是遮風擋雨,住人、辦公的場所,但如果在設計、建造中注入相應的文化元素,則會成為一件精美的藝術作品,更是一件激起文化認同的顯著標誌物。由此言之,房屋建築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文化認同的功能,比之其遮風擋雨,住人、辦公的實用功能,具有更深遠的意義。因此,研究建築與文化的內在聯繫,研究建築中承載著的文化內容,研究建築給人們帶來的文化認同感和潛移默化的感染力等等,是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建築文化課題。
林文成先生是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的一位建築師、慈濟人,多年來參與慈濟建築物的設計和建設,其間一直關注著慈濟建築物中所體現的佛教精神和慈濟理念的問題,為此還北上就讀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研究生,專門研究慈濟建築,並寫成了《慈濟建築及其宗教精神》的論文。
慈濟功德會的建築是一群很有特色的建築體,特別是其中的「靜思堂」、「靜思精舍」這類建築。林文成先生在論文中,通過對佛教精神、證嚴上人創立慈濟功德會的理念,以及慈濟50年的歷史和實踐等分析,歸納出慈濟建築應體現宗教精神,這樣一個明確的認識。作者認為,慈濟建築,彰顯了佛教「慈悲為懷,濟世救人」的菩薩精神。論文分析說:慈濟建築的外觀,「如出家人的衣服僧袍」,「提醒慈濟人儉樸」。慈濟建築的「人字」屋頂,是「合」字的意思,「是出世『六和敬』,是入世『家和萬事興』的和合期待」等等。而建築內部的佈局,如「靜思堂的回字平面」,與傳統佛寺格局不盡相同,那是「應因時代、應因社區、應因『菩薩訓練場』需要的『內修外行』格局」,「內回講堂的精神空間,不是傳統佛龕,是『人間佛教』縮影的人間舞臺」。這些論述,讓人們對慈濟建築的文化內涵、宗教精神有了清晰的認識和深刻的體悟。
蒙林文成先生抬愛,在他這篇論文正式出版時,希望本人寫上幾句話,於是就有了以上這些感想,以為導讀。
慈濟在建築的顯相
文/王貴祥──北京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本書作者林文成,是一位在臺灣執業超過25年的實踐建築師,設計作品涵蓋住、商、辦、學校、工廠、加油站、廟宇等各類建築,涉獵範圍包含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及都市計畫等,經驗豐富,興趣廣泛。他還是一位熱心公益事業的人士,早期對於公益性會、社工作,不遺餘力地參與,之後,於2003年成為慈濟志工,參與慈濟四大志業及組隊活動,工作十分投入,在人文關懷,佛法弘揚,以及救助癌症病人諸領域,尤是長期用心。
本次出版之《慈濟建築及其宗教精神》一書,原是林文成在清華大學學習期間,由本人指導的碩士研究論文,內容深具價值。作者雖從業多年,仍好學受教,學習十分用功刻苦。且研究頗具主動性,論文選題直指慈濟建築研究,令人印象深刻。
本書主題,圍繞在當代臺灣、大陸及世界各地有廣泛影響,駐錫台灣東部花蓮市慈濟的證嚴法師,及由證嚴法師創辦的慈濟基金會在臺灣及世界各地捐資修建的學校、醫院等慈善公益性建築中所體現的宗教精神。結合充分建築實例,進行了十分深入與全面的梳理與分析。
作者先對證嚴法師之生平,創辦慈濟基金會之歷史,以及慈濟參與的各種慈善救助活動,慈濟的組織構成諸方面,加以敘述與探究,使讀者對於慈濟基金會這樣的臺灣佛教慈善機構,及其秉持的宗教理念與社會救助精神有一個較為全面而深入的認識。
在此基礎上,作者將主要筆墨放在慈濟所創造的建築作品上。不同於一般宗教機構之僅僅關注宗教建築本身,慈濟所創建的建築,既包括一般性佛教場所,也包括教育、醫療等社會慈善性建築。對這些建築之建造過程,作者進行了梳理分析,使人對慈濟建築之內涵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瞭解,同時,從建築學的角度,對慈濟建築的一些典型案例進行了分析與評價。書中所選案例,包括了教育、醫療、宗教修習等不同類型,作者對每一種類型的實例都做了較為充分而細緻的分析。
在有充分實例分析的基礎上,作者又將關注點回歸到論文選題的主旨,即慈濟建築中所體現的宗教精神,以及佛教以慈悲為懷,普渡眾生的宗教思想,對慈濟建築在功能、形式上,所產生的可能印痕加以探究,並由此而對慈濟建築對其他類型建築創作可能產生之影響,也進行了深入而有見地的分析與研究。同時,還將慈濟建築從慈濟這個特例,映射到佛教之宗教性終極關懷之上,從而對當代建築創作應有之精神內涵及作用,起到一定揭示作用。作者還透過這一研究,特別深入到建築以外的形而上思考,如作為一個人,如何保持應有之內省與自覺。
本書既有實例,亦有一定理論分析,對相關論證還搜集了廣泛而充分的資料以資印證,故而使得全文論述,具有較強說服力,顯示了作者所具有的學術水準。對於想要瞭解慈濟,瞭解慈濟建築,從而「藉事解理」,瞭解佛教宗旨與佛教精神如何在當下社會得以落實之問題,這本書做了非常好的探索。基於如上原因,本人願意為之作序,以示薦舉之誠。
建築的文化功能
文/樓宇烈──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
房屋建築的實用功能是遮風擋雨,住人、辦公的場所,但如果在設計、建造中注入相應的文化元素,則會成為一件精美的藝術作品,更是一件激起文化認同的顯著標誌物。由此言之,房屋建築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文化認同的功能,比之其遮風擋雨,住人、辦公的實用功能,具有更深遠的意義。因此,研究建築與文化的內在聯繫,研究建築中承載著的文化內容,研究建築給人們帶來的文化認同感和潛移默化的感染力等等,是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建築文化課題。
林文成先生是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的...
作者序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國的佛教徒不少。佛教2500年,從印度東傳至中國,再東渡到臺灣。佛教此時再次發揚,尤其「人間佛教」,在臺灣宣流,慈濟是其中一支。
1966年「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慈濟已在全球50國設527個據點。據點的建築總會呈現出屬於慈濟的特色,讓很多人一眼即知「這是慈濟蓋的」,為什麼?
慈濟「親手遍佈施」的援助行動已遍及87國,內容不乏提供災民「抵抗風雨的遮蔽物」,這居於何種心態?與宗教精神相關?如何相關?都是本論文想探討。
據點建築(志業體類、志工類)、援助建築(賑災類),是論文前期所釐析出的二條主要脈絡。
執業20年,似乎越忘記20年前自己的對「建築」。面對慈濟這樣一個宗教團體的建築作為,建築師自己能否也像面對很多大師的作品,也帶給自己一些啟發?
論文的研究方法,不是小題大作的方式深入;是自不量力的「大海撈針」。試圖深入撈出慈濟建築大海中,數根或一根針的核心。廣泛調查,盡可能搜集所有87國的建築做為基礎,整理分析以建築圖配置、平面、大樣,立面、剖面思考模式瞭解。讓建築自然、「不證自明」的歸納出慈濟建築屬於宗教精神的這一塊。如佛所言:一切眾生本來就有與佛同等的智慧德相。
要「自明」,靠一棟或一類建築恐有難度,因此論文前段對「大海」的敘述就變得必須。
論文的方法,先事相後理相,先慈濟後建築,先眼睛後心識,同於建築人習慣的建築體驗。也希望讓論文能論到應有的深廣度,卻不難讓一般人理解。
慈濟建築,來自佛教、來自《妙法蓮華經》。慈濟的建築外觀,如出家人的灰色僧袍。洗石子的分割線是條布的縫合線。衣服的顏色提醒出家人減少貪欲,建築的外觀提醒慈濟人儉樸。人字屋頂是合字屋頂、是出世「六和敬」、是入世「家和萬事興」的和合期待。「三寶」位置至高。「靜思堂」的回字平面,不是中國傳統的佛寺格局,是因應時代、因應社區、因應「菩薩訓練場」需要的「內修外行」格局。內回講堂的精神空間,不是傳統佛龕,是「人間佛教」縮影的人間舞臺,及主牆上的「宇宙大覺者」。
大海中有很多根重要的針,最重要的針:是菩薩的心、行,是「慈」悲為懷「濟」世救人,是用修行的心行善助人。慈濟建築彰顯了這一個核心的重要。
建築可以不是東西,供人「諸悪皆作」;建築可以是商品,唯利是圖;建築可以是產品,只供人遮風蔽雨;建築可以是作品,像建築大師們的藝術傑作;建築可以是法品,具人文教化、宗教精神、且供人「眾善奉行」。
建築師,要讓自已的建築做什麼?
需要自覺!
存乎一心!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國的佛教徒不少。佛教2500年,從印度東傳至中國,再東渡到臺灣。佛教此時再次發揚,尤其「人間佛教」,在臺灣宣流,慈濟是其中一支。
1966年「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慈濟已在全球50國設527個據點。據點的建築總會呈現出屬於慈濟的特色,讓很多人一眼即知「這是慈濟蓋的」,為什麼?
慈濟「親手遍佈施」的援助行動已遍及87國,內容不乏提供災民「抵抗風雨的遮蔽物」,這居於何種心態?與宗教精神相關?如何相關?都是本論文想探討。
據點建築(志業體類、志工類)、援助建築(賑災類),是論文前期所釐析出的...
目錄
推薦序/建築的文化功能 樓宇烈
推薦序/慈濟在建築的顯相 王貴祥
一、證嚴法師,慈濟歷史、組織、精神及宗教內涵
證嚴法師
慈濟邁入第五十年
慈濟組織
文化與人文
宗教的內涵與慈濟的精神
二、慈濟建築的分布、類型及歷史
慈濟建築的分布
慈濟建築的類型
慈濟建築的歷史
三、慈濟建築典型案例分析
杉林大愛園區──「慈善賑災」之「大愛屋類」
南投縣集集國小──「慈善賑災」之「希望工程類」
台中慈濟醫院──「醫療志業體類」
東勢靜思堂──「社區道場志工類」
靜思精舍──源
四、慈濟建築所透露出的宗教思想
宗教思想
慈濟建築的宗教思想即佛教思想
從與教堂、清真寺同屬性的「靜思堂」透露
清淨蓮花
從第一起心透明
從空間及類別顯露
從時間透露
五、從慈濟建築看宗教對建築的影響
建築
影響來源
影響力
宗教對建築「機能」的影響
宗教對建築「結構」的影響
宗教對建築「造型」的影響
宗教對建築「過程」的影響
六、慈濟及其建築對建築創作的啟示
建築創作是修行的過程
看清真相──真空妙有
分辨好壞──因緣果報
把握當下好好設計──緣起性空
七、 結論
慈濟的
建築的
宗教的
精神的
參考文獻
附錄A 慈濟建築─臺灣─無量一生 318
附件B 慈濟建築─中國大陸-─無量一生 328
附錄C 慈濟建築─印尼─無量一生 333
附錄D 慈濟建築─全球─無量一生
推薦序/建築的文化功能 樓宇烈
推薦序/慈濟在建築的顯相 王貴祥
一、證嚴法師,慈濟歷史、組織、精神及宗教內涵
證嚴法師
慈濟邁入第五十年
慈濟組織
文化與人文
宗教的內涵與慈濟的精神
二、慈濟建築的分布、類型及歷史
慈濟建築的分布
慈濟建築的類型
慈濟建築的歷史
三、慈濟建築典型案例分析
杉林大愛園區──「慈善賑災」之「大愛屋類」
南投縣集集國小──「慈善賑災」之「希望工程類」
台中慈濟醫院──「醫療志業體類」
東勢靜思堂──「社區道場志工類」
靜思精舍──源
四、慈濟建築...
商品資料
出版社:經典雜誌出版日期:2018-03-14ISBN/ISSN:978986629295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52頁開數:高23x寬17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