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全面揭露離岸金融層層包裹的運作路徑,
揭開政要權貴、跨國企業最不為人知的藏金祕密!
全球非權即貴的金流往來、各國追稅懸案的背後都有個共同主角──避稅天堂一間在中美洲巴拿馬小街上的律師事務所,
每年全球竟有數兆美元的資金流入,就消失無蹤,再也追查不到。
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一名記者追著一份報告的線索,竟能吸引80國107家一流媒體聯手,
發動史上最大規模的政商名流跨境金流大追查。
這場揭弊行動,揭開多少避稅秘密?
離岸金融、避稅天堂存在多年,但是大家從不知道錢如何流入避稅天堂,
進入避稅天堂的財富為什麼再也追查不到?更重要的是,到底誰是藏金大戶?
全球最神秘的藝術交易,在瑞士自由港區的貨櫃。
數十億美元的藝術品,買家:空殼公司,賣家:空殼公司,納稅:零。
★
冰島破產,成為2008年金融海嘯的第一個重災國。
掀開崩壞的財政,赫然發現數百家空殼公司早就在掏空冰島,連總理與其夫人都用離岸公司藏富。
★
匯豐銀行在全球除了設分行,還大筆買下超過2300家空殼公司,服務大戶。
他們要用空殼公司匿藏什麼?
二○一六年四月,「巴拿馬文件」引爆全球關注,首度揭露離岸金融不為人知的運作方式,以及政商名流們從未曝光的海外資產。這些資料全都指向巴拿馬的莫薩克‧馮賽卡律師事務所,這間事務所替客戶在巴拿馬、英屬維京群島、盧森堡等避稅天堂設立空殼公司,幫他們避稅、甚至藏匿不法所得。
本書作者伯恩斯坦是「國際調查記者同盟」的資深記者,曾因報導金融危機獲得普立茲獎。國際調查記者同盟長期關注離岸金融世界,在巴拿馬文件之前,已經有離岸解密、盧森堡解密、瑞士解密等震驚世界的重磅調查報導。伯恩斯坦在本書爬疏避稅天堂始末、運作方式,以及國際調查記者同盟如何通力合作,解析總共2.6TB,計1,150萬筆詳細資料,發動史上最大規模的揭弊行動。
※離岸金融影響全球經濟
在避稅天堂設立公司能辦到許多事:包括藏匿資產、供生意人或政客包養情婦、持有豪宅、做複雜的交易買賣,重點是,幾乎查不出公司的所有人是誰。基本上身為匿名公司的受益人並不違法,但這些設置在避稅天堂的公司能為經濟提供的養分有限,同時又以避稅阻塞全球金融動脈,甚至讓犯罪分子心癢難耐,藉機把髒錢洗白。莫薩克‧馮賽卡事務所幾乎不關心他的客戶到底用匿名公司做些什麼事,是否涉及違法。
※巴拿馬文件讓全球得以一窺離岸金融的運作
二〇一四年底,《南德日報》記者收到一則匿名留言:「有興趣看一份資料嗎?」隨即他分批收到數個檔案,也就是後來的「巴拿馬文件」。資料所列是莫薩克‧馮賽卡事務所從一九七〇年代開始設立的離岸公司詳細內容,資料龐大,建構出一個截自當時不為人知的隱密世界。莫薩克‧馮賽卡事務所藉由兜售已設立好的空殼公司、信託及基金會來販賣「保護隱私」的服務。
取得資料後,《南德日報》記者聯合國際調查記者同盟,用將近一年的時間,以最保密的方式,結合資料新聞學與科技技術,搜尋與查證巨量資料後,才得以完成這次揭密計畫,將離岸金融的隱密世界公諸於世。
★★★各界推薦★★★
在這個假新聞充斥的年代,本書再次證明,資訊爆炸未必能夠了解更多真相,鍥而不捨的調查報導則從不讓人失望。
本書完整呈現「巴拿馬文件」的前世今生。沒有「離岸解密」、「中國解密」、「盧森堡解密」、「瑞士解密」的一步步累積,就不會有巴拿馬文件的開花結果;而巴拿馬文件震驚全球之後,其於政治、經濟、媒體等層面的後續效應與最新發展,也依舊值得關注。
對於新聞工作者而言,本書揭露的跨國合作經驗、調查報導方法都彌足珍貴。從單打獨鬥、缺乏互信基礎到團隊作戰、建立合作網絡,以及從不知保密、土法練鋼到與時俱進的資料新聞學、大數據分析,「國際調查記者同盟」展現了令人敬佩的執著與毅力,在傳播環境崩壞的年代更加彰顯調查報導的重要性。
──《報導者》總編輯何榮幸
本書以扣人心弦、節奏明快的敘事方式……描述深具啟發性且令人堪憂的主題。──《德州月刊》(Texas Monthly)2017年最佳書籍
作者伯恩斯坦聚焦於講述那些違法、避稅、規避國際制裁、隱瞞資產、欺騙同夥,或藉由貪贓枉法賺取『正當』錢財的不法之徒事蹟。──《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在巴拿馬文件公開後,追根究柢地挖掘金融網絡……作者伯恩斯坦展現一流的記者功力,引導讀者揭露這起尚未完全公開之醜聞。──《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作者簡介:
傑克‧伯恩斯坦(Jake Bernstein)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資深記者,與團隊共同披露巴拿馬文件這則新聞。二○一七年,該專案榮獲普立茲釋義性新聞獎,另在國際報導獎項也打入決選。伯恩斯坦第一次贏得的普立茲獎,是在二○一一年,因報導金融危機,而榮獲國際報導獎。他另供稿給《華盛頓郵報》、彭博社、《瓊斯夫人》(Mother Jones)週刊、《衛報》、《Propublica》、《Vice》雜誌等刊物;另出現於「英國廣播公司」、「國家廣播公司」(NBC)、「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BC)、美國「公共電視網」、「美國眾生相」(This American Life)等新聞節目。伯恩斯坦另與人合著《副手:錢尼劫持美國總統權》(Vice: Dick Cheney and the Hijacking of the American Presidency);他目前住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
譯者簡介:
潘勛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肄業。曾任中國時報國際新聞中心的撰述委員。譯有《野心時代:在新中國追求財富、真相和信仰》、《貿易大歷史:貿易如何形塑世界,從石器時代到數位時代,跨越人類五千年的貿易之旅》等書;合譯有《理性選民的神話:透視狂人執政世代,最不安的民主真相與幻象》、《世界是平的》等書。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納粹分子與激進傳教士
▍賺錢,但不必繳稅
「你是巴拿馬人?」中場休息時,她興奮地問馮賽卡說:「你真的是巴拿馬律師,對吧?」
那位女律師一直在找合適對象,替她客戶開設巴拿馬公司。遇到馮賽卡,她找對人了。根據巴拿馬公司法,只有巴拿馬律師才能註冊巴拿馬籍公司,但該律師可以代表任何人。一九二七年起,巴拿馬便允許外國人購買該國的匿名公司,而且不必公開老闆或股東的名字。公司也不必申報年度財報。雖說公司必須有董事,而且必須公開名單,但董事們不必然是公司的所有人。註冊的費用極低,而且只要一個星期就能設立一間公司。外國人買下巴拿馬公司要做何用,政府並不在意;而且只要公司是在巴拿馬境外賺錢,就不必繳稅。巴拿馬一九二七年公司法,讓該國成為世上第一批離岸轄區(offshore jurisdictions)之一──外國人在那些地方,可以繳很少的稅,甚至免繳,而且法規最少,因此得利。
巴拿馬的公司法,是依據美國德拉瓦、紐澤西及阿肯色等州公司法而制定的。事實上,德拉瓦的公司法已經成為樣版,供大多數避稅天堂常借鏡。十九世紀時,德拉瓦政府既想立法與鄰近各州(尤其是紐澤西)競爭公司設立的業務,但又擔心可能會發生貪腐,為此猶豫不已。當時在美國,公司已被視為金融不穩定、權力難以約束的源頭,原因在公司容許個別人等從事投機,橫行不法又可以逃卸罪責。
一開始,德拉瓦只准許如水果生產等當地產業設立公司,而且資金規模設有上限。到了一八七五年,在德拉瓦設立公司,必須由州議會票決,或者由法官核可,而法官可以判定公司是否守法,會不會傷害社會。藉由這種做法打擊貪腐,反而使得公司在籌設時使用不同的手段。由說客組成的小團體,為了賺到錢,他們向打算在德拉瓦設立新公司的客戶保證,一定能在州議會弄到足夠票數。一八九九年,德拉瓦通過《一般公司法》(General CorporationLaw),以紐澤西法律為本,但稅率更低,吸引企業到當地設立公司。州議會及法官把關的時代一去不返。新法保護以德拉瓦為基地的公司免受不利條件傷害,賦予它們到美國任何州,或世上任何地方做生意的權力。它們只需避免在德拉瓦有商業活動就行。
……
馮賽卡加入一場公民運動,運動成員很多是反對諾瑞加的扶輪社及獅子會成員。他跟莫薩克開始討論,應該把兩人的事務所合併起來以保護自己,讓獨裁者有所忌憚而不敢施壓。從生意角度來看,合併也是明智的做法。他們做的業務相似,合併之後,註冊於名下的公司大約五千家,這樣年費便足夠有穩定收入。
莫薩克說:「合併成一間強大的事務所更為理想,能夠抵禦任何政治刁難,而且更能爭取到大客戶。」一九八六年七月,莫薩克與馮賽卡在巴拿馬市的「聯合俱樂部」(Union Club)舉辦雞尾酒晚會,慶祝新事務所誕生。聯合俱樂部長久以來是巴拿馬寡頭政治集團聚集喝酒的場所,因為祖父是外交官,馮賽卡成為會員。想到當時,他笑了起來:「我們在政治圈有人脈,不過沒什麼錢。」
第二章 進駐更多避稅天堂
▍把「保護隱私」當成商品
一開始,莫馮在英屬維京群島開設的公司,售價低廉只要七百五十美元。生意很簡單:買下公司的通常只是中間人如律師、會計師或銀行家,他們是真正客戶的代理人;真正客戶被稱為「最終受益人」(ultimate beneficial owner),又稱受益人。有時買方想買早已成立的公司。已設立多年的公司感覺上很體面,看來好像歷史悠久。莫馮也有一批這些「歇業公司」待賣,費用另加而已。
受益人現在必須做出決定。由誰擔任公司股東?有許多離岸轄區,包括巴拿馬及英屬維京群島,都允許公司發行「不記名股票」(bearer share),再添加一層保護,更難追蹤。這些股票憑證均為實體,誰具體擁有它們,就擁有公司。不記名股票可以用來完全不具名地轉移資產,是洗錢人士的最愛,也是莫馮事務所較為暢銷的產品之一。
最後,受益人必須挑選董事。只要再支付一百美元,莫馮就會替受益人再增添一層保護,安排人頭擔任公司董事。離岸產業中被稱這些人頭為「名義董事」(nominee),表面上管理公司。實際上他們只是充當受益人的替身,受益人透過私下授權,就能匿名控制公司。
名義董事就是在企業規範上做做樣子,這個做法在離岸產業中經常使用。名義董事倒是為莫馮創造新的獲利機會。當這些匿名公司打算執行:開設銀行帳戶、移動資金、簽合約、採購⋯⋯等等行動時,名義董事就會開會(通常是書面的),提供簽名,確保活動合法。每一個簽名都替莫馮的金庫增加四十五美元。
開業初期,莫薩克與馮賽卡,以及為數不多的員工,甚至還有員工們的親戚,都得替他們註冊的公司充當名義董事。早在事務所合夥人自己不再擔任名義董事之前,早已替幾千家公司當董事了。後來,隨著莫馮的公司生產工廠升級,事務所就需要幾十個名義董事了。雖說這項服務讓事務所賺頭不少,但莫馮發給充當人頭的員工薪津卻很少。莫馮最有強的董事們,都擔當幾萬家公司的高階主管。有些人甚至替好幾家註冊代理機構工作。德.艾斯崔比(Adelina Mercedes Chavarria de Estribi)總共替一千多家莫馮的公司、二千七百多家巴拿馬註冊的公司擔任名義董事。
名義董事的職務之一,是在幾百張空白表格上簽名。這些空白表格會變成合法的企業文件與決議案。莫馮把這些簽名好的空白表格,提供給全球辦事處。簽名出現在白紙的不同位置,端看它們該出現的文件性質決定──舉個例子,持股憑證就該出現在底部,若是辭職書則在中央。名義董事就算不曾認真讀過自己簽名的文件也沒關係。他們從未對公司行使過真正的權力。對於僅擁有「虛構」員工的公司來說,效率是必須的, 因此才要簽好字的空白表格。
馮賽卡對莫馮事務所一位歐洲員工解釋,「簽好字的空白文件,讓客戶可以不必花一或兩週,等候文件送達,就可以開銀行帳戶,進行商業活動。我們在日內瓦的競爭者在做相同的事,所以,我們不得不這麼做。」莫馮事務所一旦設立好公司,便會將其歸檔封存,就此遺忘,一直到一年過後,才會因為寄出單據辦理續簽,重新想起這間曾註冊過的公司。一九八五年,續簽年費為一百五十美元。
離岸公司有各式各樣的合法用途,甚至可用來避稅。跨國企業已行之有年。母公司設在避稅天堂,可以有效運作跨越多個離岸轄區的生意,減少稅捐及法律義務。除跨國企業,個人為了相同的理由,也要同樣的服務。匿名公司可以藏匿資產,供生意人或政客包養情婦,減低煩人親戚與綁匪的關注。從莫薩克及馮賽卡的角度來看,他們出售的服務是保護隱私。事實證明,在英屬維京群島設立公司讓犯罪分子心癢難耐。要挪動或藏匿非法活動賺的錢,匿名公司正是完美工具。
第八章 藏在自由港內的超高價名畫,免稅!
如果有人想隱姓埋名的話,一如很多自由港顧客,創立一間設在英屬維京群島或類似離岸轄區的離岸公司,再用公司名義承租保險櫃。在瑞士,沒有規定離岸公司的受益人必須公開,因此自由港不會索取公司背後受益人的身分。然而,能吸引人到這個很無趣、看來很不顯眼的自由港,原因與其說是隱密,不如說是金融上的好處。只要藝術品待在自由港,它就免稅。一個有錢人可以在紐約的拍賣會上買下畫作,把它送往日內瓦自由港,接下來除非它離開這個水泥避稅天堂,不然沒有政府會向它收任何一分稅。
日內瓦這個儲藏所歷史最悠久,另外還有其他專精藝術品的自由港,如盧森堡、摩納哥、新加坡、北京及德拉瓦。有錢人跟膽大妄為的人很喜歡這些地方。二○一六年,義大利警方撬開放在日內瓦自由港某保險櫃內達十五年的板條箱,保險櫃租用者是間離岸公司。他們在裡頭發現一批無價的羅馬、伊特魯里亞時代的盜掠藝術品,把它們堆放在那裡的,是一名破產的英國藝術品交易商,他因在庭上撒謊,呈報自己資產不實,而被判有罪入獄。各國官方擔憂有更多案子還待踢爆,然而那是沒有辦法確認的,原因是自由港存貨盤點並不連貫。
這些自由港不光儲存藝術品而已。交易銷售也在它們的範圍內進行。有時候,藝術品只是由賣方的保險櫃轉到買方的,而現金則由空殼公司的帳戶轉支。藝術品從沒離開自由港區域。
……
對確實存在的藝術品進行轉讓的交易準則已經發展成熟,可以讓參與者都不透露姓名,並讓詐欺的可能減到最小。在自由港內營運的各機構擔任第三方,代管購買價,並充當藝術品的監管人。碰到適當時候,他們監督買賣,確保雙方不受損失。有些公司在自由港內甚至有實驗室,可以檢驗畫作真偽,或者進行修復。
藝術品生意靠著隱密而欣欣向榮,自由港只是其中一例。按估計,全球藝術品交易每年達三百億美元,其中逾半數藝術品買賣是私下進行的。參與這個行業的人,都發覺金錢密界很有用。匿名公司有助於替買方賣方搭橋的經紀人,讓他們避開曠日廢時的公文作業。經紀人因資訊不公開獲取的利益,跟藝術品本身一樣多──有什麼要賣,誰想買,出價多少。所有權藏而不宣,讓中間人可以控制那些資訊。大拍賣公司如佳士得(Christie's)、蘇富比(Sotheby’s)也因隱密而受益,交易背後,買方賣方的身分全都遮隱起來,可以推高喊價或保障售價。最後買方賣方自己都用離岸公司來藏匿活動,不讓任何人知道,包括稅務人員、親戚及生意夥伴。
……
與保稅區從貯藏乾貨轉變為包管貴重物品同時發生的,是藝術品收藏行為的變化,這種變化隨著全球政商名流權力與行動力而加速。以往藝術品收藏者會把自己的珍藏,捐給自己居住地的博物館。全國稅收系統提供誘因給這類捐贈──例如慈善稅捐扣抵。今日的富豪們被綁在某一地區或稅收體制的程度減弱。到二○一四年,七六%的收藏家購買藝術品,是投資策略的一部分。一度用來裝飾豪宅牆壁,用以誇耀地位,或者知識淵博的收藏家當成賞心樂事的藝術作品,現在則充當投資標的而攢聚起來,經常祕而不宣,而它們的價值節節上升。這種藝術生意的轉變,也顯露在莫馮的檔案上。
第十五章 《南德日報》得到的新資料
德國民眾翌日在《南德日報》頭版,讀到描述這批事件較詳細的報導。調查人員正在追蹤多達六百個據稱逃稅的德國人,以及為虎作倡的人,突擊焦點在德國商業銀行的盧森堡分行。至少其他三家德國大型金融機構也涉及這種活動;逃稅活動繞著盧森堡及巴拿馬打轉,使用離岸公司當逃稅的工具。據報導,德國財政因此受損,金額可能多達十億歐元。而且,跟德國商業銀行說詞相反的是:這可不是陳年往事。
北萊茵-西發利亞財政廳長伯揚斯(Norbert Walter-Borjans)對《南德日報》說:「我們談的,是此時此地的大魚。」
那條大魚正準備引出新聞史上最大的洩密案。
……
隨著資料源源流入,德國人發現格外有趣的案例,歐伯邁爾打電話給賴爾,興奮地報告情況的更新。最後,國際調查記者同盟主任跳上飛機,前來慕尼黑親自看個究竟。他會見德國記者及他們的編輯好幾天。歐伯麥爾也來到辦公室;他正在放育嬰假之中。賴爾與大家討論,要不要跟《南德日報》總編輯克拉赫(Wolfgang Krach)合作。
此時消息人士已送來幾十萬份文件。叫德國人自行審閱所有資料是不可能的事。此外,從資料裡發現,那些公司、老闆來自全球各地。雖沒有德國最高層政治人物,但其他國家領袖倒是不少。消息人士還幫忙挑出一些最吸睛的案例,但只有個別國家的本地記者才有辦法找出一切牽連及最重要的人物。要造就最大影響,通力合作是最佳方式。歐伯邁爾跟歐伯麥爾都建議克拉赫聽從賴爾領導。開會幾天之後,克拉赫答應了。
到四月下旬,賴爾對卡布拉說,他要她到慕尼黑跟德國人見面,琢磨接下來的步驟。她提議叫卡瓦哈爾從哥斯大黎加來加入她。此行的目標,在替資料製作複本,造出行動計畫。卡布拉了解,國際調查記者同盟再次得解構重建一個資料庫,兩年多來做解密調查,她耗盡元氣。不停地高壓工作,讓她健康受損。盧森堡解密公布沒多久,她去菲律賓度假時,還動了緊急手術,二○一五年初,她碰到甲狀腺出問題,又一個警訊要她得緩下來。
這批資料分成兩類。第一類包括名單如公司、股東及董事名稱。這類資訊本該是某種核心檔案的成分。卡布拉把它稱為「有結構的資料」。不幸的是,因為莫馮就追蹤公司真正受益人方面,做得很糟,所以公司藏鏡人的身分,大致上從有結構的資料看不出來。正常公司的所有人為股東,但是由莫馮資料揭示的金錢密界,這些股東要不是「不記名」(也就是說,公司透過不具名的不記名股票而持有),要不就是由另一間公司、基金會或信託而控有。吐露實情最多的資訊,如誰是公司真正所有人,是埋藏在文件深處的。舉個例子,經常用代理權協議,把公司控制權交給真正的老闆。這種事可能藏在文件裡;財務來往也是如此。
……
▍代號「普羅米修斯」
歐伯麥爾審核一些他們已發現的案子。資料裡含有軍火商、毒梟、公司執行長及超級富豪的資訊。羅爾杜金與普丁都被點名,冰島的貢勞格松亦然。歐伯麥爾談到阿根廷拜茲的案子,還有以色列商人史坦邁茲,後者因涉嫌行賄取得幾內亞鐵礦交易,正被調查中。檢察官們在起訴書裡暗指,這些公司全由莫馮註冊。
歐伯邁爾接下來進一步細述莫薩克・馮賽卡事務所本身。他談到兩位事務所創辦律師的背景,再往下探究事務所的組織。德國人花了幾個星期,想了解莫馮的企業架構。莫馮事務所傘下,有兩百多間個別公司,依所在地區及目的而有區分。對那些不怎麼了解莫馮的人來說,兩位德國記者顯然身陷雜亂當中。
接下來由卡布拉介紹國際調查記者同盟團隊;除了目前的三人資料團隊,還吸收兩位才華洋溢的年輕女性──來自法國的斯奇莉-加耶果(Cecile Schilis-Gallego)及來自委內瑞拉的迪亞茲-史特拉克(Emilia Diaz-Struck)──她們打點由協調夥伴到研究的一應事宜。卡瓦哈爾把本專案代號取為「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這個名字不僅指從奧林帕斯盜火給人類的神明,還是星艦迷航記劇集裡,星際艦隊最強戰鬥艦之一的名稱。
卡布拉還介紹Global I-Hub這支臉書般的應用程式,讓成員可以安全登入,分享他們從資料裡找到的機密資訊。Global I-Hub還成為散居全球記者們第二個家,可以聚集、溝通。它提供的那種操作彈性及數位安全,莫馮只有在夢中才能遇見。
議程最後一項也是最困難之一──何時發表。阿根廷公共電視頻道「十三頻道」(El Trece)記者派翠克(Mariel Fitz Patrick)興奮地懇求,讓阿根廷人在十月二十五日該國總統大選前發表。假如資料包含有可以連繫到基西納總統的犯罪活動,那麼必須讓大眾知道那些資訊。這番交談很是費勁。在場人人都曉得派翠克說法的價值,但這個專案不再是只與單一國家有關。聚集到華府的記者們來自全世界。除非報導已經就緒,不然他們不能發表。
第一章 納粹分子與激進傳教士
▍賺錢,但不必繳稅
「你是巴拿馬人?」中場休息時,她興奮地問馮賽卡說:「你真的是巴拿馬律師,對吧?」
那位女律師一直在找合適對象,替她客戶開設巴拿馬公司。遇到馮賽卡,她找對人了。根據巴拿馬公司法,只有巴拿馬律師才能註冊巴拿馬籍公司,但該律師可以代表任何人。一九二七年起,巴拿馬便允許外國人購買該國的匿名公司,而且不必公開老闆或股東的名字。公司也不必申報年度財報。雖說公司必須有董事,而且必須公開名單,但董事們不必然是公司的所有人。註冊的費用極低,而且只要一個星期就能設立...
作者序
全球權勢者的隱密天堂
二○一五年春天,墨西哥一間營運良好的船運公司高階主管碰到難題。他想用五十八萬五千美元,替妹妹和十歲大的外甥女在西雅圖買房子。房子遠在美西並不構成問題,但妹妹正在打離婚官司,他不想讓這間房子捲進紛爭,也希望買房的稅賦降到最低。最後,如果妹妹過世,房子的所有權必須歸還給他。
他聯繫到一間位於巴拿馬,負責處理相關事宜的律師事務所,這間事務所協助世界各地的人藏匿財產,並掩蓋客戶最私密的事,已有幾十年經驗。大多時候,事務所販賣沒沒無聞、設在避稅天堂的空殼公司,但有的時候,好比本案例,事務所可以提供更多服務。
這位墨西哥商人搭機前往巴拿馬。事務所派車接送。事務所的外觀毫不起眼,根本看不出它的營運網遍布全球,雇員數百人,而且分散各地。事務所總部設在巴拿馬市某一條住商混和街道上的低矮辦公建築中,街上許多房子都歸事務所所有,外人難以一眼看出。
這位新客戶會見事務所一名高級律師,說明自己想辦的事。事務所向客戶索取必要文件,包括他的護照與銀行對帳單影本,以確認身分。就財務規畫的標準而言,律師替他制定的方案並不複雜。財務規畫業者善於組合不同的法律與國家,以捍衛客戶的財產。這次交易對事務所來說只是業務的一小部分,道德上或容質疑,但看起來一切合法。
方案是先在美國德拉瓦開設一間有限責任公司。墨西哥商人想買的房子就以該公司的名義購買。事務所聯繫他們位於德拉瓦的工作團隊,只需要極少資料就能在該州設立公司。任何人,不管位於何處都能夠開設。只要公司沒在德拉瓦內做生意,就不必申報公司活動的任何資訊,或者透露公司真正的所有人是誰。公司只要有「股東」掛名即可,而股東可以是另一間公司或法人。
外國人透過在德拉瓦等州開設公司,就能隱匿自己的行動,這讓各國政府驚愕,其中包括美國聯邦政府。墨西哥商人開設公司的同一年,美國財政部才發表一份報告,表示「極為關切」歐亞犯罪組織使用位於美國的空殼公司進行非法活動。美國產出匿名公司的數量,更加深這種憂慮。光是在二○一五年,德拉瓦就有十二萬八千間有限責任公司設立。這位墨西哥商人替公司想了一個名字,取名為「櫻桃集團」(Cherry Group),只是德拉
瓦已有一間同名公司了。於是他折衷取為「美國櫻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Cherry GroupUSA LLC)。設立公司的成本只需三百多美元,但是為了讓公司好像有在運作,律師事務所製作帳冊及記錄,共索費一千兩百六十美元。墨西哥商人很快就付錢了。
只是,光是在德拉瓦開設有限公司,還無法滿足該墨西哥商人的需求。公司如果由他直接擁有,那麼即將成為前妹婿的那個人,還有美國政府,就會知道西雅圖房子的真正買主。律師建議,由一間基金會出面,法律名義上擁有美國櫻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事務所還讓墨西哥商人挑選基金會的名字,是凡諾拉(Vanora)還是伊留斯(Eleus)。早在事務所還不曉得會有這位特殊客戶之前兩個月,便已設好這些基金會。表面上,這些基金會由兩名女子控有,而她們實際上是事務所的低薪員工。由她們充當人頭,名下有幾千家公司及基金會。事務所要她們成為擋箭牌,讓匿名公司真正的所有人能躲在背後。墨西哥商人挑選凡諾拉,然後給付三千九百五十美元買下該基金會。
到這個階段,事務所請美國另一家事務所的律師引導購屋流程。他的聘用費為三千五百美元。這位墨西哥商人本打算搭機去西雅圖買下那棟房。但他的房產仲介提醒他有個小阻礙:他不能以美國櫻桃集團的名義購屋,原因在公司的所有人是凡諾拉基金會,不是他。這問題容易解決,那兩位巴拿馬事務所的低薪員工只需要簽署一份文件,聲明她們身為凡諾拉基金會的控股股東,授權墨西哥商人代理購屋。由於墨西哥商人付現,所以事務所不會有房貸風險,因此願意提供這項服務。
二○一五年,這間「莫薩克.馮賽卡」(Mossack Fonseca)律師事務所疏通的案子有幾千件,墨西哥商人僅是其中之一。事務所不知情的是,自己偷偷幫墨西哥商人在西雅圖購屋的同時,有人竊取資料,並提供給記者。因而產生全球新聞界調查報導「巴拿馬文件」(Panama Papers),這份文件史無前例地讓讓世人一窺地下經濟的運作,每年流動的資金達數兆美元。
這條現金之河位在一個難以監管的地方,被稱為「金錢密界」(secrecy world)。那是一個只有付得起旅費的人,才能前往的另類實境。金錢密界裡的財富,官方財稅單位大致上摸不到,檢調也找不著。富有家族是被培育起來的,他們非法取得的財富,經常透過洗錢後傳給後代。在金錢密界裡,資本永遠壓倒勞動,富人可以無視管轄自己同胞的法律。
近些年,全球私人財富穩定增加,由二○一○年的一百二十一兆八千萬美元,來到二○一六年的一百六十六兆五千萬美元。其中有很大部分透過金錢密界避稅,掌控這些財富的有錢人顯然格外不願回饋母國。最近有份針對斯堪地那維亞地區的研究發現,避稅者占總人口約三%。但是最頂端的○.○一那批人──他們都有四千多萬美元的資產──避稅比例達驚人的三○%。透過金錢密界,財富能輕鬆轉移,大大助長全球貧富不均,實無足為奇。
如此產生的影響,在我們周遭無處不見。被金錢密界劫走的金錢,便不再能用來支付基礎建設、興辦學校、維持社區治安。另外還導致大城市如紐約、洛杉磯、邁阿密、倫敦等地房地產價格節節攀高。富人急著想把錢放置到安全的資產上,便競逐這些城市的房地產,把價格推高。他們購買時,經常透過匿名公司,讓國內外稅務人員無法得悉其身分。二○一五年第四季,全美售價三百萬美元以上的房地產,有五八%買主為有限責任公司,斥資總額六百一十二億美元。
最濫用金錢密界的便是跨國企業。它們營運的大本營,設在收稅最少、隱密最高的地方,如德拉瓦、開曼群島及盧森堡。莫薩克.馮賽卡律師事務所被踢爆之後,主事者堅稱他們的做法跟跨國企業沒什麼不同,與會計師、銀行家、律師、信託公司每天做的都一樣。
的確,他們說的沒錯。
全球權勢者的隱密天堂
二○一五年春天,墨西哥一間營運良好的船運公司高階主管碰到難題。他想用五十八萬五千美元,替妹妹和十歲大的外甥女在西雅圖買房子。房子遠在美西並不構成問題,但妹妹正在打離婚官司,他不想讓這間房子捲進紛爭,也希望買房的稅賦降到最低。最後,如果妹妹過世,房子的所有權必須歸還給他。
他聯繫到一間位於巴拿馬,負責處理相關事宜的律師事務所,這間事務所協助世界各地的人藏匿財產,並掩蓋客戶最私密的事,已有幾十年經驗。大多時候,事務所販賣沒沒無聞、設在避稅天堂的空殼公司,但有的時候,好比本案例,...
目錄
前言 全球權勢者的隱密天堂
第1章 納粹分子與激進傳教士
第2章 進駐更多避稅天堂
第3章 販售隱密的王國:建立經銷網絡
第4章 與銀行攜手合作
第5章 國稅局向逃稅者開戰
第6章 稅則規定愈多,避稅天堂就愈賺錢
第7章 俄國政要的隱密金庫
第8章 藏在自由港內的超高價名畫,免稅!
第9章 現代版維京海盜:冰島破產危機
第10章 隱密的黃金時代告結
第11章 全球頂尖記者集結調查
第12章 中國權貴藏錢的好所在
第13章 逃稅名單洩漏,引發全球追捕
第14章 遭到全面圍攻
第15章 《南德日報》得到的新資料
第16章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的勝利
第17章 全球震盪
第18章 金錢密界進入白宮
結語 我們不是天使,可也不是魔鬼
前言 全球權勢者的隱密天堂
第1章 納粹分子與激進傳教士
第2章 進駐更多避稅天堂
第3章 販售隱密的王國:建立經銷網絡
第4章 與銀行攜手合作
第5章 國稅局向逃稅者開戰
第6章 稅則規定愈多,避稅天堂就愈賺錢
第7章 俄國政要的隱密金庫
第8章 藏在自由港內的超高價名畫,免稅!
第9章 現代版維京海盜:冰島破產危機
第10章 隱密的黃金時代告結
第11章 全球頂尖記者集結調查
第12章 中國權貴藏錢的好所在
第13章 逃稅名單洩漏,引發全球追捕
第14章 遭到全面圍攻
第15章 《南德日報》得到的新資料
第16章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
商品資料
出版社: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8-05-04ISBN/ISSN:978986398340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84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