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有。島人》是一本雙封面的雜誌書。
《海有》_針對花蓮沿海傳統漁法與新興休閒等產業,進行的採訪報導:
對於旅人,海是想貼近但也害怕的風景
將海洋視為另一生存場域的「海人們」呢?
《島人》_一路上採訪「依海而生」的人們,寫成的日記式小說:
我害怕,因為忘了海
但不知哪來的勇氣一路探索
終於發現,海的所有光譜
我能活出有光的生命嗎?——宣小渝
生在台灣,注定成為島人,不意外的話應該見過海。
放眼所及海的盡頭,是界線。
或許如此,古希臘人認為海洋是一條大河流,環繞地球後會跨過界線,到天堂。
拜科學所賜,我們已經知道了海洋的界線,並不存在。
根據研究,全球洋流輸送帶完成一次循環,大約1000年。而且親眼見的海平面竟然不是平的!主要受到重力(地心引力)影響,海面與海底地形弧度相呼應。
然而到目前為止,人類對海的認識,仍極為有限。
所以,這真是一本製作過程充滿困難的書。
身為島人,生活在東海岸,我們近海卻不太認識海。
偶爾看過漁船捕撈上岸的情景,但海上有哪些漁法進行捕撈?季節洋流風向魚種如何相互影響?各族海祭的意義?什麼是離岸流?大海上之事,一概不知。大海下之事更為神秘,哪種魚會溯上了溪?珊瑚為何變色?海龜為什麼不再來訪?......
我們想要更理解海。
從冬天到夏天,實際探訪多次,好像很厲害地包羅了:紀實產業報導、公路電影般小說、油畫作品、漁法線條圖解說、海中生命插畫。
好奇你會從「海有」或是「島人」開啟閱讀?
一端是報導、一端是小說,表現上差異很大,其實談的都是「相遇」。
海 / 島,生 / 死,獵人 / 獵物,傳統 / 現代,真實報導 / 虛構小說......
如果能親身體驗「界線,並不存在」,真正的相遇就會發生。
期待這本書的出現,能吸引讀者也願意來到太平洋邊,親身體驗。
作者簡介:
寫寫字採編學堂 2017年師生共同創作
每年底10-12月開課,教授10個花蓮在地年輕人學習採訪編輯,
然後以出版、展演活動等方式,關注一個在地議題。
撰文:吳雅雯、黃文儀、陳威廷、張伊婷、黃世潔、沈葳、辛佩津、盧怡安、林淑照、吳宣萱、林苡薫、王玉萍
攝影:大樹影像 / 林靜怡、吳宣萱、陳冠榮、金磊、柯千升、何瑞暘、Lekal Sumi(勒嘎・舒米)
繪圖:辛佩津(油畫)、楊瑞菁(黑白線圖)、黃文儀(海中生物插圖+地圖)
手寫字:封面_陳文德、內頁_陳允文
設計:陳文德
編輯:吳宣萱、林苡薰、王玉萍
校對:王心怡、鄭佩馨、吳宣萱、林苡薰、林靜怡、王玉萍
行銷:王心怡
2017「寫寫字採編學堂」授課老師群
企劃:李惠貞
採訪:陳琡分
攝影:鍾順龍
設計:陳文德
編輯:賴冠羽、王玉萍
行銷:王心怡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發刊詞
(2017年採編學堂同學們書寫的感言)
海是一切。
——吳宣萱
………………………………………………….
生活的這裡一面是山,一面是海,有敬畏著海的漁人、有依海而生的族人、有望海撫慰心靈的旅人。我們對海的無限想像,是海給予的包容,對海的索取,當感謝回饋。
——楊瑞菁
………………………………………………….
穿過幾個長長的隧道,那個藏在山與海中間的城市,就是我們的家。
在山腳下把日子過得真切,在浪濤之間把人生活得陶醉。我們把這樣的生活,寫成一幀又一幀的思念,順著黑潮和季風送到你的身邊。你,聽見海浪撥弄礫石的聲音了嗎?
——陳威廷
………………………………………………….
每天醒來看見海,會覺得很幸福。但是認真想一想,越過島嶼界限去見海的次數卻少的可憐。稀少的浮潛經驗,讓我體會到把自己裝在海中的寧靜、空曠、美麗,是日常在島上生活,明明擁有卻一直遺忘的異世界。
這本有著大家一雙雙眼睛看見的,和一個個依海而生的人的故事,讓我迫不及待想打開書頁,把自己裝進去。
——吳雅雯
…………………………………………………..
曾經有人告訴我:海浪的聲音能和世界上所有音樂合奏而不違和。
參與這本書的誕生,我才領會到海洋的魔力不僅於此,每個陸上的島人似乎都有一段屬於海的頻率正在或是等待與海洋互相應和。期盼海有、島人的故事能讓更多人瞭解海洋如何以實質和精神的形式,滿足那些「依海而生」的生存與生活。
——沈葳
………………………………………………….
關於海,是認識也不認識。2017年,海就這樣瀰漫了生活。和一群武功高強的夥伴、在秋天一起練功,一起躍入未知的藍。好奇心和想像力在箱底重新被翻了出來,難得的想開始好好寫字,寫下那些人與海洋的奇妙故事。
眼看夏天即將要來,切片西瓜同樣綻放,而踏入的陣陣浪花,卻是再也不一樣了的海。
——黃世潔
………………………………………………….
沿著這漫長且湛藍的海岸線,除了找尋書裡的相遇,自己也遇到好美的靈魂啊!深深相信這本是受到祝福的書,祝福著在這片土地居住的島人們,祝福著有著豐富樣貌的大海。
書的故事暫時寫到此,但~生活中,故事會一直繼續,感動會一直傳遞。
——辛佩津
………………………………………………….
寫寫字連結了許多美好又神奇的人物,就像採訪過程得以觸碰到一個陌生人某小塊發光的生命碎片一般。即使原本相識的人,在這趟共同創作的旅程中,也展現了我從沒看過的美麗模樣......只能說,學習採編真的是開啟了自己一趟全新的生活旅行,On the Way……
——盧怡安
………………………………………………….
走訪花蓮沿海半年多才真切感受到:海真的好大啊!
寫寫字的同學們,每個人都像一條小河,雖然在各自的流域中前行,但最後的目光始終朝向大海。即使眼前所見、所知、所寫僅是冰山一小角,但在一步步走向海的過程裡,慢慢重拾與海的連結,也許也將自己生命歷程中最私密的感動,都點點滴滴匯注於此書了。從此,喜愛海的理由,又多了一個。
——林苡薰
………………………………………………….
說到海啊!總是一言難盡。瞇起雙眼,舉頭找尋她的蹤影,笑著,料她也笑著看我們。因為寫寫字,從去年入秋開始與海的文章、課程、採訪,此時入夏,反覆往來的文稿和圖稿,一再再讓我連結到我的家人和海。
——黃文儀
………………………………………………….
除了喜歡文字這件事情外,今年採編主題還是持續振動我,「依海之人,依海為生 」,海洋對我來說,那是家族從前賴以為生的事情。我的爺爺是遠洋漁船的船長,爸爸成長於漁港,媽媽成長於海島,也許可以說是長成我,所有都來自這片海洋。
連結這次的寫字旅程,透過這次的學習實作,讓我試圖從更多角度,去觀看人群傾聽故事。寫字這件事,是不停的繼續。願,我們都能一直這麼幸福的沈溺在文字裡。
——張伊婷
………………………………………………….
「我要看到妳看見的視界,小渝,今天你想看見什麼?」我閉著眼睛,想像她的存在。海風吹拂我的臉龐,浪花拍打著石頭,打開雙眼微藍的太平洋,就在我們的眼前。
——林靜怡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4 |
6折 | 1 |
7折 | 1 |
8折以上 | 1 |
無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寫寫字採編學堂
定價:NT$ 380
市面難尋商品,已售完
《海有。島人》是一本雙封面的雜誌書。
《海有》_針對花蓮沿海傳統漁法與新興休閒等產業,進行的採訪報導:
對於旅人,海是想貼近但也害怕的風景
將海洋視為另一生存場域的「海人們」呢?
《島人》_一路上採訪「依海而生」的人們,寫成的日記式小說:
我害怕,因為忘了海
但不知哪來的勇氣一路探索
終於發現,海的所有光譜
我能活出有光的生命嗎?——宣小渝
生在台灣,注定成為島人,不意外的話應該見過海。
放眼所及海的盡頭,是界線。
或許如此,古希臘人認為海洋是一條大河流,環繞地球後會跨過界線,到天堂。
拜科學所賜,我們已經知道了海洋的界線,並不存在。
根據研究,全球洋流輸送帶完成一次循環,大約1000年。而且親眼見的海平面竟然不是平的!主要受到重力(地心引力)影響,海面與海底地形弧度相呼應。
然而到目前為止,人類對海的認識,仍極為有限。
所以,這真是一本製作過程充滿困難的書。
身為島人,生活在東海岸,我們近海卻不太認識海。
偶爾看過漁船捕撈上岸的情景,但海上有哪些漁法進行捕撈?季節洋流風向魚種如何相互影響?各族海祭的意義?什麼是離岸流?大海上之事,一概不知。大海下之事更為神秘,哪種魚會溯上了溪?珊瑚為何變色?海龜為什麼不再來訪?......
我們想要更理解海。
從冬天到夏天,實際探訪多次,好像很厲害地包羅了:紀實產業報導、公路電影般小說、油畫作品、漁法線條圖解說、海中生命插畫。
好奇你會從「海有」或是「島人」開啟閱讀?
一端是報導、一端是小說,表現上差異很大,其實談的都是「相遇」。
海 / 島,生 / 死,獵人 / 獵物,傳統 / 現代,真實報導 / 虛構小說......
如果能親身體驗「界線,並不存在」,真正的相遇就會發生。
期待這本書的出現,能吸引讀者也願意來到太平洋邊,親身體驗。
作者簡介:
寫寫字採編學堂 2017年師生共同創作
每年底10-12月開課,教授10個花蓮在地年輕人學習採訪編輯,
然後以出版、展演活動等方式,關注一個在地議題。
撰文:吳雅雯、黃文儀、陳威廷、張伊婷、黃世潔、沈葳、辛佩津、盧怡安、林淑照、吳宣萱、林苡薫、王玉萍
攝影:大樹影像 / 林靜怡、吳宣萱、陳冠榮、金磊、柯千升、何瑞暘、Lekal Sumi(勒嘎・舒米)
繪圖:辛佩津(油畫)、楊瑞菁(黑白線圖)、黃文儀(海中生物插圖+地圖)
手寫字:封面_陳文德、內頁_陳允文
設計:陳文德
編輯:吳宣萱、林苡薰、王玉萍
校對:王心怡、鄭佩馨、吳宣萱、林苡薰、林靜怡、王玉萍
行銷:王心怡
2017「寫寫字採編學堂」授課老師群
企劃:李惠貞
採訪:陳琡分
攝影:鍾順龍
設計:陳文德
編輯:賴冠羽、王玉萍
行銷:王心怡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發刊詞
(2017年採編學堂同學們書寫的感言)
海是一切。
——吳宣萱
………………………………………………….
生活的這裡一面是山,一面是海,有敬畏著海的漁人、有依海而生的族人、有望海撫慰心靈的旅人。我們對海的無限想像,是海給予的包容,對海的索取,當感謝回饋。
——楊瑞菁
………………………………………………….
穿過幾個長長的隧道,那個藏在山與海中間的城市,就是我們的家。
在山腳下把日子過得真切,在浪濤之間把人生活得陶醉。我們把這樣的生活,寫成一幀又一幀的思念,順著黑潮和季風送到你的身邊。你,聽見海浪撥弄礫石的聲音了嗎?
——陳威廷
………………………………………………….
每天醒來看見海,會覺得很幸福。但是認真想一想,越過島嶼界限去見海的次數卻少的可憐。稀少的浮潛經驗,讓我體會到把自己裝在海中的寧靜、空曠、美麗,是日常在島上生活,明明擁有卻一直遺忘的異世界。
這本有著大家一雙雙眼睛看見的,和一個個依海而生的人的故事,讓我迫不及待想打開書頁,把自己裝進去。
——吳雅雯
…………………………………………………..
曾經有人告訴我:海浪的聲音能和世界上所有音樂合奏而不違和。
參與這本書的誕生,我才領會到海洋的魔力不僅於此,每個陸上的島人似乎都有一段屬於海的頻率正在或是等待與海洋互相應和。期盼海有、島人的故事能讓更多人瞭解海洋如何以實質和精神的形式,滿足那些「依海而生」的生存與生活。
——沈葳
………………………………………………….
關於海,是認識也不認識。2017年,海就這樣瀰漫了生活。和一群武功高強的夥伴、在秋天一起練功,一起躍入未知的藍。好奇心和想像力在箱底重新被翻了出來,難得的想開始好好寫字,寫下那些人與海洋的奇妙故事。
眼看夏天即將要來,切片西瓜同樣綻放,而踏入的陣陣浪花,卻是再也不一樣了的海。
——黃世潔
………………………………………………….
沿著這漫長且湛藍的海岸線,除了找尋書裡的相遇,自己也遇到好美的靈魂啊!深深相信這本是受到祝福的書,祝福著在這片土地居住的島人們,祝福著有著豐富樣貌的大海。
書的故事暫時寫到此,但~生活中,故事會一直繼續,感動會一直傳遞。
——辛佩津
………………………………………………….
寫寫字連結了許多美好又神奇的人物,就像採訪過程得以觸碰到一個陌生人某小塊發光的生命碎片一般。即使原本相識的人,在這趟共同創作的旅程中,也展現了我從沒看過的美麗模樣......只能說,學習採編真的是開啟了自己一趟全新的生活旅行,On the Way……
——盧怡安
………………………………………………….
走訪花蓮沿海半年多才真切感受到:海真的好大啊!
寫寫字的同學們,每個人都像一條小河,雖然在各自的流域中前行,但最後的目光始終朝向大海。即使眼前所見、所知、所寫僅是冰山一小角,但在一步步走向海的過程裡,慢慢重拾與海的連結,也許也將自己生命歷程中最私密的感動,都點點滴滴匯注於此書了。從此,喜愛海的理由,又多了一個。
——林苡薰
………………………………………………….
說到海啊!總是一言難盡。瞇起雙眼,舉頭找尋她的蹤影,笑著,料她也笑著看我們。因為寫寫字,從去年入秋開始與海的文章、課程、採訪,此時入夏,反覆往來的文稿和圖稿,一再再讓我連結到我的家人和海。
——黃文儀
………………………………………………….
除了喜歡文字這件事情外,今年採編主題還是持續振動我,「依海之人,依海為生 」,海洋對我來說,那是家族從前賴以為生的事情。我的爺爺是遠洋漁船的船長,爸爸成長於漁港,媽媽成長於海島,也許可以說是長成我,所有都來自這片海洋。
連結這次的寫字旅程,透過這次的學習實作,讓我試圖從更多角度,去觀看人群傾聽故事。寫字這件事,是不停的繼續。願,我們都能一直這麼幸福的沈溺在文字裡。
——張伊婷
………………………………………………….
「我要看到妳看見的視界,小渝,今天你想看見什麼?」我閉著眼睛,想像她的存在。海風吹拂我的臉龐,浪花拍打著石頭,打開雙眼微藍的太平洋,就在我們的眼前。
——林靜怡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4 |
6折 | 1 |
7折 | 1 |
8折以上 | 1 |
無折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