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烽火 家國情懷臺籍抗日志士是大家熟悉的一個群體,不過,關於臺籍伉儷攜手抗日的故事,可能人們知之不多。以人們熟悉而又陌生的臺籍伉儷作為研究對象,這是臺盟策劃本課題的新穎獨到之處,這無疑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課題。臺盟主動承擔本課題圖片收集整理工作,說明筆者聯繫受訪的伉儷親屬,並提供了許多相關史料。對筆者而言,能有機會再度與臺盟合作,既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亦是一份重於泰山的責任。回望臺籍抗日伉儷的人生足跡,他們見證了波雲詭譎的中國近現代歷史風雲,以數十載滄桑人生路抒懷中華兒女的赤子之情,具有強烈的中華民族意識和家國情懷。只有用心感悟經歷抗戰烽火的臺籍伉儷,才能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才能讀懂他們蘊藉於胸的強烈祖國情懷和故鄉情愫。筆者研讀他們的人生經歷,時常被感動,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臺籍革命伉儷》
共摭拾了20對臺籍革命伉儷的人生故事。
他們身份各異,
包括新文化運動先驅、黃埔軍人、
新四軍軍官、革命家、政治家等。
名曰伉儷,實則以臺籍抗日志士為主線,
雖其配偶所占篇幅比重略微,
但並不影響本書所反映的
臺籍抗日伉儷愛國愛鄉情懷這一主題。臺籍革命伉儷的人生故事在歷史長河中光芒四射、璀璨奪目。在本書記述的臺籍革命伉儷中,臺盟原主席蔡嘯夫人顧勵、臺盟原主席蔡子民夫人李玲虹、臺盟原副主席李純青夫人談家芳走過近百年滄桑歲月,她們的抗日革命足跡已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今天,她們仍然堅信,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日子不會太遠。不論身在大陸、臺灣,還是海外,那一代臺灣人都有著濃厚的祖國情懷,他們的人生經歷和祖國情結,是我們認識臺灣歷史與社會的一面鏡子;無論經歷多少風雨和磨難,他們對祖國的摯愛和忠誠從未改變,這是那一代臺灣人的人生信念,也正是我們走進他們心靈世界的鑰匙。大陸和臺灣原本是一家人,血脈親情永遠不能割斷!
作者簡介:
策畫:馬 鐵
主編:吳藝煤
作者:徐 康
從事臺灣抗日歷史研究的專家及學者。
書中許多史料是第一次對外披露,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
章節試閱
【後記】
本書共摭拾了二十對臺籍革命伉儷的人生故事。他們身份各異,包括新文化運動先驅、黃埔軍人、新四軍 軍官、革命家、政治家等。名曰伉儷,實則以臺籍抗日志士為主線,其配偶所占篇幅比重略微。由於筆者所掌 握的資料有限,又不願忍痛割愛,致使書中一些人物內容相對失衡。雖然如此,但並不影響本書所反映的臺籍 抗日伉儷愛國愛鄉情懷這一主題。
談家芳老、李玲虹老、顧勵老均對本書給予支持和幫助,這令筆者受到極大的感動和鼓舞。九十六歲高齡 的談家芳老多次接受筆者採訪,提供了許多寶貴資料,書中有關李純青當年參加地下革命工作的一些內容尚屬 首次披露。九十一歲高齡的李玲虹老依然沒有停下來,繼續為兩岸文化交流貢獻力量,兩年前還赴臺參加紀念 李偉光領導臺灣農民抗日鬥爭的活動。
本書人物排序不分先後。因筆者才疏學淺,書中錯謬之處在所難免,歡迎方家、讀者朋友批評指正。作為臺籍革命伉儷親屬的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女士,及周苓仲先生、林義旻先生、蔡甯先生、康東星女士等,對拙文 表示肯定,這是對筆者莫大的鼓勵。許多臺籍革命伉儷親屬提供了珍貴資料和照片,臺盟中央宣傳部門更是早 早策畫、論證選題、積極推進,台海出版社一如既往地支持筆者。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二○一七年十二月十六日
【後記】
本書共摭拾了二十對臺籍革命伉儷的人生故事。他們身份各異,包括新文化運動先驅、黃埔軍人、新四軍 軍官、革命家、政治家等。名曰伉儷,實則以臺籍抗日志士為主線,其配偶所占篇幅比重略微。由於筆者所掌 握的資料有限,又不願忍痛割愛,致使書中一些人物內容相對失衡。雖然如此,但並不影響本書所反映的臺籍 抗日伉儷愛國愛鄉情懷這一主題。
談家芳老、李玲虹老、顧勵老均對本書給予支持和幫助,這令筆者受到極大的感動和鼓舞。九十六歲高齡 的談家芳老多次接受筆者採訪,提供了許多寶貴資料,書中有關李純青當年參加地下革命工...
作者序
二○一五年金秋十月,筆者以作者身份在北京參加紀念臺灣光復七十周年《臺灣同胞抗日叢書》出版座談 會,並榮幸地接到臺盟中央宣傳部門的邀請,開始著手研究課題《臺籍革命伉儷》。臺籍抗日志士是大家熟悉 的一個群體,不過,關於臺籍伉儷攜手抗日的故事,可能人們知之不多。以人們熟悉而又陌生的臺籍伉儷作為 研究對象,這是臺盟策畫本課題的新穎獨到之處,這無疑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課題。臺盟主動承擔本課題圖片 收集整理工作,幫助筆者聯繫受訪的伉儷親屬,並提供了許多相關史料。對筆者而言,能有機會再度與臺盟合 作,既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亦是一份重於泰山的責任。回望臺籍抗日伉儷的人生足跡,他們見證了波雲詭譎的中國近現代歷史風雲,以數十載滄桑人生路抒懷中華兒女的赤子之情,具有強烈的中華民族意識和家國情懷。只有用心感悟經歷抗戰烽火的臺籍伉儷,才能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才能讀懂他們蘊藉於胸的強烈祖國情 懷和故鄉情愫。筆者研讀他們的人生經歷,時常被感動,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一部臺灣近代史,實際是中華民族抗爭史的一部分。一八九五年甲午戰敗,清政府將中國領土臺灣割讓與日本。臺灣人民與日本殖民當局抗爭半個世紀,臺灣人民明知不可抗而固抗之的愛國精神令人欽佩。臺籍醫生 蔣渭水、李偉光等認識到,根治臺灣社會之病是當務之急,蔣渭水並在日本法庭上強調,臺灣人具有中華民族的血統,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謝雪紅等臺籍青年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五卅運動,提出「收復臺灣」的口號。臺籍黃埔生李友邦在孫中山先生支持下組建臺灣獨立革命黨,主張「臺灣要獨立,也要歸返中國」。臺灣人民把脫離殖民地的希望寄託在祖國身上,他們渴望重回祖國懷抱。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爆發後,臺灣人民大聲喊出了心裡的錚錚誓言──「保衛祖國,收復臺灣」。在中華民 族的抗日戰爭中,臺灣人民沒有缺席。「九‧一八」事變發生後,臺籍仁人志士謝南光、宋斐如、李偉光等投 身於祖國大陸的抗日救亡運動,他們的伴侶給予全力支持;七七事變發生後,臺籍軍人李友邦、蔡嘯、林正亨 等奔赴抗日前線,他們的伴侶或共赴國難,或揮淚送郎上戰場;臺籍作家、學者許地山為抗日積勞過甚,猝然 病逝,他的伴侶全力配合抗日工作,無怨無悔。兩岸同胞堅信,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臺灣光復,包括臺灣人民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為雪恥國仇而狂歡,六百萬臺灣人 民舞龍舞獅歡慶臺灣重回祖國懷抱。謝雪紅等一批臺籍菁英深刻思考光復後的臺灣社會,提出了民主自治的政 治主張。他們中的許多人對蔣介石集團不滿,尋找遠在延安的紅色祖國,探尋臺灣的曙光。在為臺灣人民爭取 民主自由的道路上,不少臺籍愛國志士倒在國民黨的槍口下,包括本書人物李友邦烈士、宋斐如與區嚴華烈士 夫婦、林正亨烈士、鐘浩東烈士等,李友邦夫人嚴秀峰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我們忘不了臺籍革命伉儷用生命 書寫的家國情懷和鄉土之愛。
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參加「二‧二八」起義的臺籍菁英謝雪紅等在香港創立了臺灣民主自治同盟。臺 盟追隨中國共產黨,回應中共「五一口號」,堅決反對「臺灣獨立」,積極投身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偉大事業,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做出了重要貢獻。不過,在那個特殊年代,海峽 兩岸的隔絕曾造成了無數家庭骨肉分離、妻離子散的痛苦,既有去臺灣的大陸籍家庭,也有奔赴大陸的臺籍家 庭。本書的臺籍革命伉儷經歷了那樣的家庭悲劇,他們的不幸遭遇是那段痛苦歷史的一個片斷,他們一直希望 再踏上故鄉臺灣的土地,然而,這成為他們中許多人永遠的遺憾。
臺籍革命伉儷的人生故事在歷史長河中光芒四射、璀璨奪目。在本書記述的臺籍革命伉儷中,臺盟原主席 蔡嘯夫人顧勵、臺盟原主席蔡子民夫人李玲虹、臺盟原副主席李純青夫人談家芳走過近百年滄桑歲月,她們 的抗日革命足跡已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今天,她們仍然堅信,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日子不會太遠。不論身在大陸、臺灣,還是海外,那一代臺灣人都有著濃厚的祖國情懷,他們的人生經歷和祖國情結,是我們認識臺灣歷史與社會的一面鏡子;無論經歷多少風雨和磨難,他們對祖國的摯愛和忠誠從未改變,這是那一代臺灣人的人生信念,也正是我們走進他們心靈世界的鑰匙。大陸和臺灣原本是一家人,血脈親情永遠不能割斷!
二○一五年金秋十月,筆者以作者身份在北京參加紀念臺灣光復七十周年《臺灣同胞抗日叢書》出版座談 會,並榮幸地接到臺盟中央宣傳部門的邀請,開始著手研究課題《臺籍革命伉儷》。臺籍抗日志士是大家熟悉 的一個群體,不過,關於臺籍伉儷攜手抗日的故事,可能人們知之不多。以人們熟悉而又陌生的臺籍伉儷作為 研究對象,這是臺盟策畫本課題的新穎獨到之處,這無疑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課題。臺盟主動承擔本課題圖片 收集整理工作,幫助筆者聯繫受訪的伉儷親屬,並提供了許多相關史料。對筆者而言,能有機會再度與臺盟合 作,既是一份沉甸甸的...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愛國愛鄉 探求真理
──謝雪紅與楊克煌夫婦
第二章
追尋中山思想的臺灣革命家
──蔣渭水與陳甜夫婦
第三章
黃埔將領的祖國情懷
──李友邦與嚴秀峰夫婦
第四章
抗日英雄的誓言
──謝南光與嚴恩綺夫婦
第五章
用生命書寫家國情懷
──許地山與周俟松夫婦
第六章
英雄伉儷的抉擇
──宋斐如與區嚴華夫婦
第七章
抗日鬥士的不了情
──蘇新與蕭不纏夫婦
第八章
投身祖國革命的臺灣醫生
──李偉光與倪振寰夫婦
第九章
從臺灣鄉村走出來的革命家
──楊春松與許良鋒夫婦
第十章
《大公報》伉儷的革命人生
──李純青與談家芳夫婦
第十一章
新四軍伉儷的烽火人生
──蔡嘯與顧勵夫婦
第十二章
知識份子的赤子情懷
──蘇子蘅與甘瑩夫婦
第十三章
滬上戀人 共抒鄉愁
──蔡子民與李玲虹夫婦
第十四章
從霧峰林家走出來的抗日革命英雄
──林正亨與沈毅夫婦
第十五章
從醫報國 仁心仁術
──簡仁南與盧淑賢夫婦
第十六章
探求臺灣的曙光
──蔣時欽與傅莉莉夫婦
第十七章
攜手踏上抗日征途
──鐘浩東與蔣碧玉夫婦
第十八章
翻譯家伉儷
──康大川與朱傳香夫婦
第十九章
探尋文化救國的理想
──張深切與洪愛月夫婦
第二十章
文學才子的民族情懷
──張我軍與羅心鄉夫婦
後記
前言
第一章
愛國愛鄉 探求真理
──謝雪紅與楊克煌夫婦
第二章
追尋中山思想的臺灣革命家
──蔣渭水與陳甜夫婦
第三章
黃埔將領的祖國情懷
──李友邦與嚴秀峰夫婦
第四章
抗日英雄的誓言
──謝南光與嚴恩綺夫婦
第五章
用生命書寫家國情懷
──許地山與周俟松夫婦
第六章
英雄伉儷的抉擇
──宋斐如與區嚴華夫婦
第七章
抗日鬥士的不了情
──蘇新與蕭不纏夫婦
第八章
投身祖國革命的臺灣醫生
──李偉光與倪振寰夫婦
第九章
從臺灣鄉村走出來的革命家
──楊春松與許良鋒夫婦
第十章
《大公報》伉儷的革命人生
──李純青與...
商品資料
出版社:華品文創出版日期:2018-12-01ISBN/ISSN:978986966331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64頁開數:18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