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最怕盲修瞎、最怕錯誤的理論、最怕用錯方法。
鄭振煌教授以30多年的禪修教學經驗,提供您最正確的理論與方法,令您快速契入實修狀態,讓禪修的體相用成為您的生命因素。
禪修最怕盲修瞎練,或懶於學教,形同外道:或不觀心,但求佛菩薩保佑,彷彿鬼神教;或怪力亂神,不明因果,高談感應,使覺者的佛變成了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神;或光說不練,說食數寶,或奢言一門深入,自是非他,無異坐井觀天。
知見錯則斲喪慧命,萬劫不復;知見對則修行易如反掌,平凡無奇。本書是教理與實修並重的絕佳操作手冊,先建立正知見,再輔以禪修技巧。讓您輕輕鬆鬆將禪修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圓滿修行的八大訣要
一、 如何從心智的開發,得證解脫自在:
教導您從《大念處經》獲得心智開發的方法。
二、 如何克服煩惱,生善止惡,證悟涅槃寂靜:
教導您觀修「四無量心」,迅速進入四禪。
三、 如何修止觀雙運,入寂照不二的境界:
教導您真正的觀、真正的止,讓過程與目標融合在一起。
四、 如何修大乘念佛法門:
教導您四種念佛法門,讓您快速獲得成就。
五、 如何獲得空性的智慧:
教導您在每一個當下,都可以獲得般若空性的方法。
六、 如何超脫心意識的痛苦與快樂:
教導您學佛不可逃避現實,了知萬法所呈現的都是圓成實
性。
七、如何證入當下就是清淨的佛果:
教導您從如來藏最高、最極致的思想中,體證獅子遊戲三
昧的解脫自在境界。
八、如何用「觀呼吸」總綰一切法門:
教導您用同一個法門產生不同的效果,就像世尊一樣,可
以出入息念為甘露不死之法。
禪修是一種定心的功夫。不論是世間法的追求功名利祿,或是出世間法的證悟解脫自在,都必須要有定心的功夫。
但定心要以嚴持清淨戒為基礎,如果不持戒,或持戒不清淨,或甚至持的是邪戒(名為戒取見),即使得定,也是邪定、狂定。
而且,定心不是修行的終點。定而無慧,則成枯定,無益自他;定而慧邪,則成狂顛,害己損人。
因此,禪修不離戒定慧三學,小乘開為八正道,大乘開為菩薩戒、無量三昧、三智,並進而觀慈悲、中道實相。這些教理是觀修的基本功,教與觀不能偏廢。善哉蕅益智旭大師重述《教觀綱宗》卷首所言:「佛祖之要,教觀而已矣。觀非教不正,教非觀不傳。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
學佛者的通病,或光說不練,說食數寶,或奢言一門深入,自是非他,無異坐井觀天;或懶於學教,盲修瞎練,形同外道:或不觀心,但求佛菩薩保佑,彷彿鬼神教;或怪力亂神,不明因果,高談感應,使覺者的佛變成了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神。
知見的重要由此可知,知見錯則斲喪慧命,萬劫不復;知見對則修行易如反掌,平凡無奇。基於此,每次禪修時必以建立正知見為先,再輔以技巧。禪修法門八萬四千,各擅勝場,事修隨理異而變。如何掌握原理,便成為事修的關鍵。
本書是多次禪修課程的紀錄,有理論有方法,從理論衍生方法。由於參加禪修者老參新參都有,對佛法的理解深淺不一,講解時只能應機逗教,盡量淺白。無論如何,這是一本教理與實修並重的操作手冊,讀者可以選擇任何法門契入,也可以從頭至尾練習各種法門,重要的是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我從《大念處經》講起,經中有四種讓心得到訓練、心智得到開發的方法,也就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前三個念處,主要是心的訓練;第四個法念處,重點在心智的開發,得證解脫自在。首先安住於身,遍身觀察,捨離對身的貪欲,這是身念處修行法。進一步清楚感受、覺受,這是受念處修行法。再來明了起心動念,則是心念處修行法。觀察身、受、心的緣起緣滅,皆是無常、苦、無我,便是法念處修行法。
四無量心是很重要的四禪修行法。在四念處之後,可以觀修「慈悲喜捨」,迅速進入四禪,克服煩惱,生善止惡,證悟涅槃寂靜;也可以配合大乘菩薩道,調柔心性,自利利他。慈悲喜捨是境界的無量、對象的無量、時間的無量、空間的無量、清淨心的無量。令所有眾生、宇宙法界,充滿慈悲喜捨的磁場,了知一切平等平等,沒有場域、自他的分別。這是世界大同的極樂淨土。
真正的觀就是止,真正的止就是觀,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止觀雙運是過程與目標融合在一起,寂照不二。
大乘的念佛法門有四:第一、口唸、耳聽、心念佛的聖號。第二、觀佛像的相好莊嚴。第三、觀想佛栩栩如生地就在眼前,對我加持。第四、觀法身實相,生起般若智慧,了知自他不二、心境不二、一切諸法不生不滅、畢竟空。
般若空性是用來修行的,而不是辯證的哲學,每一個當下都可以用般若空性來觀照。《般若經》的核心,一切諸法的當體是「空」。空性的智慧可從讀經、聽法、思惟、禪修得到,經常憶念空性,將空性應用在日用平常中,這才是修行。
詮釋這個世界的是心意識。使我們快樂或痛苦的,不是外面的境界,而是自己阿賴耶識中的種子起現行。唯識學談到有為法和無為法的不一不異,有為法所依的體性就是無為法。學佛不可逃避現實,學佛是在生活、工作中,是在每一個當下。無為法就在有為法當中,不論煩惱或快樂,萬法所呈現的都是圓成實性或三無自性性。
如來藏是佛教中最高、最極致的思想。如來藏的修行法是回果向因,以如來藏為所依,了解一切皆是圓滿覺性的體相用。安住於如來藏,當下就是清淨的佛果。以如來藏隨順一切因緣,如獅子遊戲三昧,解脫自在。
最後用「觀呼吸」總綰一切法門。法一理多,知見的不同,可以讓同一個法門產生不同的效果。觀呼吸簡單易行,隨時隨地都可練習,是故世尊以出入息念(觀呼吸)為甘露不死之法,妙哉斯言!
本書從舉辦禪修營、聽打、校正、編輯到出版,幾近十年,備極艱辛,發心護持的善知識,恕不列舉,蓋無相布施的功德,勝過以恆河沙數七寶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唯願眾生因此而究竟常樂!
作者簡介:
鄭振煌居士
台南市白河區人。1945年出生,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任中華維鬘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華佛教居士會副理事長、淨覺僧伽大學大乘研究所所長。
長期致力推展居士菩薩道及佛教現代化、國際化、學術化、生活化。長年於海內外主持佛學講座、研習營及禪修營。翻譯藏傳、南傳佛教英文書籍為華文,翻譯漢傳佛教為英文。於2007年創立社團法人中華維鬘學會,擔任理事長,於2013年卸任,任名譽理事長迄今。
主要譯作:
《正念明鏡--中陰成就無上密法》、《讓生命終點成為幸福起點》、《穿越生死》、《藏密度亡經》、《西藏生死書》、《了義炬》、《直指法身》、《當修行者遇見大師》、《當野馬遇上馴師——修心與慈觀》、《達賴喇嘛談心經》、《達賴喇嘛在哈佛》、《認識藏傳佛教》、《心靈甘露》、《心靈神醫》、《觀呼吸》、《菩提樹的心木》、《學佛釋疑》、《聖道修行》等四十餘部。
主要著作:
《佛法新論》、無堅不摧《金剛經》、《大圓滿法--椎擊三要講記》、
《佛使尊者--南傳佛教第一人》、《心靜煩惱心熄》、《淨土法門》。
演講集:
《心經的智慧》、《不惜自焚身》、《維摩詰經的生命意義》、《禪修鳥瞰》、《正念與生命成長》、《西藏佛教的修行道》、《阿彌陀佛的意義治療法門》、《空性與情緒療癒》等小冊子20餘種。
章節試閱
壹、四念處觀與四無量心觀
一、禪修的重要性
「教」和「觀」是理論與實踐;有教而無觀則罔,有觀而無教則殆。有教而無觀則罔,有理論而沒有實踐,如同說食數寶;食物好吃,沒有親自品嚐,永遠得不到利益。反之,有觀而無教則殆,只有片面的做,不知原理,這是非常的危險。只知理論而不知實踐,或者只知實踐而不知理論,均為偏頗。
(一)心的訓練與開發
中國佛教的禪是空性的智慧。我這次介紹的「禪」,不是指中國佛教的禪,而是心的訓練與心的開發。訓練是不斷地操作與練習,心透過訓練,讓心更加的安定、更加的完美、更加的善良。心的開發是開發心的潛能,讓心的能力充分地展現。身體的訓練和開發潛能有其極限,身體的生命終歸結束,然而,心的能量是無窮的,它的能力在不斷地開展,只不過某些因素使得心沒有充分發揮。
釋迦牟尼佛觀察:眾生為什麼會煩惱和痛苦,除了環境的因素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眾生的身心。環境可依心而改變,譬如提倡環保能令國土更加的好,因而產生動力願意改變環境。更重要的就是身心,身體健康,免除身的煩惱;心健康,可以免除內心的焦慮不安、恐懼、無明;二者又以心最為重要,因為心不像身,有壽盡之時,它有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能力。身體有生老病死的煩惱,這是永遠無法避免的,然而有一些煩惱是可以透過心的訓練而改善,比如: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五陰包括身心,若五陰熾盛,則讓身心焦慮不安。除了身體的訓練外,心的訓練最重要,讓心不要焦慮不安、浮躁、躁動。這是釋迦牟尼佛對人類最大的貢獻,透過心的訓練、心智的開發而免除我們的痛苦。
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我們的身心和環境都在不斷地變化。人生無常,因為無常,帶來壓迫性;我們不能夠預測下一秒鐘、明天、明年、十年後的情況,心沒有安全感,就有種種的不安。釋迦牟尼佛更知道快樂是無常的,所以也是苦,甚至不苦不樂也是苦。當你的心沒有訓練好、心智沒有開發,你就沒有智慧,因而執著快樂,這時的快樂就變成了苦。即使禪修進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空定等很深的禪定,但釋迦牟尼佛說:「這還是苦,快樂不是永遠的快樂,它是無常、會改變的。」即使不苦不樂還是苦,因為不苦不樂也是無常,也是會改變的。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我們不要苦,也不要追求快樂,同時不要追求不苦不樂;重要的是智慧,了解身、心、世界、萬事萬物的真理。了解真理,就能隨順一切的情境,不受情境的影響,不受自己身心變化的影響。
(二)明察真理
有一個譬喻,我們這個世界到處都是石頭,坑坑洞洞,很多障礙物,你要把全世界都鋪滿地毯,不讓腳受傷,不讓身體受傷,這是辦不到的。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只要穿上鞋子,跑遍全世界腳都不會受傷。鞋子代表什麼呢?就是我們這一顆心。人生、世界是心所創造、心識所展現的;心開的人一定開心,心障礙的人一定痛苦而煩惱。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開啟智慧的方法,能夠究竟解脫一切,不再受環境、身心影響的方法——禪修。禪修包括兩部分:第一、心的訓練;第二、心智的開發。
心的訓練是讓我們心不浮動、心不散亂,心能夠安住在當下,當下是什麼就是什麼。心智的開發,是訓練我們能夠得到心智的清明,能夠看懂人生宇宙的真理。活在真理之中、活在自然之中,與真理、現實打成一片,融合在一起,我就是現實,現實就是我,我和現實沒有兩樣。心,百分之百的接受現實,當然就沒有煩惱、沒有壓力了。因此禪修就變得很簡單,第一步,只求心的訓練,讓心能夠不散亂,能夠專注在當下的身心環境。第二步,保持心的清明,能夠洞達現在的現象,是過去無始以來種種因緣相續變化的結果,而現在的現象,也就是現在的心會影響無窮盡的未來。當下的情境不是孤立的事件,它是過去種種因緣相續演變得到的結果;而當下的心也會相續,產生很多的因緣條件影響到未來。這就是禪修。
禪修一點也不神秘,是每一位眾生都要去做的。不論有沒有宗教信仰,信不信佛教都沒有關係,但你一定要禪修,因為禪修是訓練心能夠安定,能夠接受現況,更能夠顯發自己的智慧,了解到人生宇宙的真相。
禪修當然要有理論基礎,也要有實踐。教和觀,好像一隻鳥的兩個翅膀。兩個翅膀平衡了,才能夠飛得快、飛得平穩,能夠翱翔於天際,能夠享受翱翔的樂趣,享受自由自在的美。禪修帶給我們人生真善美。
二、《大念處經》修持法
禪修的方法無量無邊,簡單介紹幾種隨時隨地都可以禪修的方式。首先要介紹的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大念處經》(巴利文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 梵文Mahā-Smṛtyupasthāna Sūtra)。
(一)導言總釋
1. 釋經名
大:Mahā音譯摩訶,是大的意思。
念:即是正念,意思是能夠記住不忘。能夠記住某一件事情不會忘記,稱作「念」。要能夠記住某一件事情不忘記,就必須心在某一件事情之上,心能夠觀察、能夠注意某一件事情,才能夠憶持不忘。
處:《大念處經》的處,當動詞用,訓練我們的心如何在當下。如果當名詞用,念處就是指讓我們心能夠注意的對象。
經:稱為「經」者,表示它是真理,古時候適用,現在也適用;對印度人適用,對華人也適用,對所有一切眾生都適用,這稱之為「經」。
這個身體,眼睛可以看得到,手可以觸摸得到,我們感覺得到;產生情緒的心就很微細,比較不容易觀察得到。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訓練心之前,可以先從最表面、最容易觀察、最容易訓練的身開始,這就是「身念處」的修行。在心定了以後,如果能夠一步一步觀察到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以及產生感受、想法的源頭,我們就能徹知人生的真理。
2. 禪修為基
《大念處經》介紹四種讓我們能夠讓心得到訓練,以及心智開發的方法,稱為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前面三個念處是讓心安定,主要是心的訓練,有一小部分談到心智的開發。第四個法念處,重點是在心智的開發,生起智慧;這是生命的智慧、生死的智慧,永遠沒有苦痛、永遠輕安、永遠解脫自在的智慧。
修四念處的好處,可以令眾生身心清淨,身輕安,心也不沈重、不罣礙;超越一切的憂悲,滅除一切的苦惱,成就修行的正道,體證涅槃。涅槃並不是什麼都沒有,涅槃的意思是「不生」,讓我們的心不生焦慮、不生憂愁,甚至於不生快樂、不生不苦不樂。因為只要是「有」就是無常,而無常就是苦。
所謂不生,就是讓心安定、心智開發,不再對任何的事物產生分別執著,不要產生妄想。因為體證到一切的事事物物緣起而性空,了解真理,一切皆是如是如是,所以心就輕盈,能夠知道一切現象雖然有,可是這些現象是眾因緣條件和合而成,沒有本身不變的體性,心因此安定,不生起執著的心、不生起分別的心。不生,自然就不分別它、不執著它,心是解脫自在的。要讓我們的心永遠解脫自在,就必須禪修。
3. 概述身念處
安住於身是禪修的方法之一。正知、正念循著身觀察,捨離對身的貪欲與憂慮。讓心不要離開這個身,我們的身現在坐在禪堂,我們的心不要跑到自己的家裡,或者跑到其他某一個地方。你的生命是由身和心所構成,身在這裡,你的心就要在這裡。身在切菜、煮飯、掃地,甚至於大小便、吃飯、睡覺,心就不要離開切菜、煮飯、掃地、大小便、吃飯、睡覺。身到哪裡,你的心就要在那裡,怎麼可以離開你的身而打妄想、胡思亂想呢!
身就在這個當下的時間。如果想到過去,有用嗎?它已經過去;想到未來,有用嗎?它還未發生;只有現在才最實際。循著這個身來觀察是不是有疼痛、是不是皮膚癢、是不是有不舒服,你都要很清楚。因為身是你的生命,你都要清清楚楚地觀察,這是「身念處」。
4. 概述受念處
更深的是感受、覺受。你清楚你的感受、覺受嗎?你現在憂愁,你知道你在憂愁嗎?你現在快樂,你知道你在快樂嗎?你現在不苦不樂,你知道你在不苦不樂嗎?不要陷在憂愁裡面,還欺騙自己:「我很快樂」,強作歡顏,這是違心之論。這就是「受念處」。
5. 概述心念處
你知道你起了念頭嗎?你知道你在想些什麼嗎?你知道你現在生起了一個壞的念頭,或一個懈怠的念頭嗎?你知道你有一個貪欲的念頭,有一個瞋恨的念頭,有茫然無知、陷入愚癡的狀態之中嗎?訓練我們知道自己的起心動念,稱作「心念處」。
6. 概述法念處
如果了解自己的身心,就能夠知道身心的一切狀況。你走到庭院裡面,你知道庭院的真實狀況嗎?你駕著車在路上跑,你知道馬路的情形嗎?你與人講話、互動,心有放在與人講話之上嗎?還是你不斷地講,沒有觀察對方的臉色,他的反應呢?你有沒有注意到今天是晴天?有沒有注意到周遭環境的改變?這就稱為「法念處」。
(二)觀身念處(kāyānupassanā 身隨觀念處)
1. 安般念(ānāpānasati出入息念、觀息法)
身念處有很多訓練的方法,其中最基本的,稱之為「安般念」。安般,梵文ānāpāna的直譯,用現在的語言稱之為「呼吸」。呼吸最重要了,而且呼吸與每一位眾生形影不離。
我們在母胎裡面就需要呼吸,一出母胎更需要呼吸。我們一個禮拜不飲食,也許還不會死,但只要五分鐘不呼吸,很快就腦死了,接著身體產生變化而死亡,所以呼吸最重要。從投胎的第一刹那,我們就開始在呼吸,但是很少人去觀察、研究呼吸,釋迦牟尼佛抓到了生命最重要的呼吸,就教導我們注意生命最重要的呼吸。
1-1. 如何觀呼吸
走路的時候、講話的時候、吃飯的時候,不容易觀察到呼吸,因此必須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例如可以在樹下、水邊、公園,或在自己的書房、臥室、禪堂,慢慢地把身坐下來,甚至站著也可以。如果眼睛張開會受到干擾,可以閉起眼睛。你可以塞住耳朵,不聽聲音;但也可以不必塞住耳朵,只要眼睛微閉,七分閉、三分開,避免昏睡,也可避免自己受到外面情境的影響。身體坐正,氣才能夠暢通。這個時候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之上。
禪修開始的時候首先要練習呼氣。觀察呼氣的時候,氣於我們的肺部,或於我們的丹田,或於我們的四肢,慢慢地來到鼻孔,由鼻孔出去;很清楚知道自己的氣息出去了。在吸氣的時候,也很清楚外面的空氣進來了。一呼一吸都很清楚,氣息到哪裡都很清楚,這樣就可以將心安定,同時可以增長智慧。
當你的心沒有離開呼和吸,練習幾次觀察自己的呼吸狀況以後,就會漸漸清楚呼吸的相了。我現在的呼吸,比起上一次的呼吸長,我知道它長;比起上一次的呼吸短,我知道它短;不要給予任何的價值判斷,認為長呼吸就比較好,短呼吸就比較不好,因為給予任何的價值判斷,就是煩惱的開始。不必煩惱我不能像練氣功、練瑜珈的人一樣,一次的呼吸可以達到十五分鐘、一小時,甚至於可以長達到一天、兩天、一個星期。
氣息越長,代表心越定、身體越健康。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不僅求身體的健康,更重要是求心的安定和心智的開發。這個時候,不要給予任何的價值判斷,只要清楚你的呼吸是長,你知道是長。你的呼吸是長,不要認為你的呼吸是短;你的呼吸是短,也不要認為你的呼吸是長。所謂的長、短,它不是真的,長、短是比較來的。你一口氣可以一分鐘,比起一口氣半分鐘的人來說,是長很多了;但是比起一口氣兩分鐘的人來說,你只有他的二分之一而已;比起能夠一口氣五分鐘的人來說,你只有他的十分之一而已。所以,長、短都是比較來的。
接受你的現況,一口氣只能夠一分鐘,就是一分鐘。練習久了,自然它就可以延長,延長到兩分鐘、三分鐘、四分鐘、五分鐘……如果能夠進入禪定,一口氣可以支持一天、二天或七天,甚至更久都沒有問題。呼吸長了,綿綿密密了,心就可以安定,心就可以綿綿密密,就可以越來越清明,越發展越有智慧。
1-2. 注意呼吸
智慧的開發不是外來的,外來的是知識;智慧的開發是身心的觀察。讓心安定,讓心觀察身心,才能夠了解生命的真相,所以對於你的呼氣要清清楚楚,對於你的吸氣要清清楚楚。呼氣的時候,知道氣息通過鼻孔是比較熱一點,體溫比外面的空氣來得高一點;吸氣的時候,知道外面的空氣來到鼻孔時,你會感覺比較冷,清清楚楚地了知。把注意力放在鼻孔,知道呼吸的長、短、冷、熱、通、塞、滑、澀,也就是呼吸的所有一切狀態,你都清清楚楚了。
你的心沒有離開呼吸,能夠觀照你的全身。很奇妙!當你的心注意在呼吸的時候,只要用對方法,你的心就像燈光、探照燈,它會整個開放。這個時候,你立刻知道身體的任何反應,可以清楚知道外面環境很微細的聲音,心安住觀察現在是吸氣、現在是呼氣,現在是生、現在是滅,清楚生滅的過程。當你有「生」的念頭的時候,立刻放下,立刻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所謂有生的念頭,指有「這個是我的身體,這個是我的呼吸」的念頭。)
佛教修行者為著證悟涅槃,永遠解脫自在,就要了解身、心是無我的,是空的;只有無我、空性,才是佛法與其他宗教、哲學理論不一樣的地方。因此世尊介紹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了解呼吸;擴而大之,了解身的行、住、坐、臥每一個動作,吃飯、喝水、講話、大小便、睡覺……每一個當下都注意自己的身體,你的心就不會散亂。心沒有離開身,智慧也就可以慢慢生起。
2. 觀威儀(iriyāpatha 觀姿勢)
佛為解脫眾生的痛苦煩惱,因此開示《大念處經》。《大念處經》沒有哲學的成分,沒有玄學的成分,它是非常真實面對每一個人的生命。
《大念處經》中的身念處,總共有六種方法,除了靜中修的觀呼吸之外,還有動中修,如第二種的身念處修行方法,稱作觀威儀。觀威儀是動中修,不論行住坐臥,任何一個動作,都可以採用這種方法。比如,刷牙、吃東西、喝水、大小便、走路、開車、煮飯、種菜、畫畫、唱歌,任何的姿勢都可以應用於禪修。
原則是了了分明當下在做什麼,如實了知。所謂如實了知,指現在是什麼樣子,就很真實的了解它,不要對它起任何的價值判斷,是什麼就是什麼,如此把自己的心,住在任何的身體動作之上,心得到安定了。而且,為著讓自己能夠體會生命的真相,要觀察任何姿勢的生住異滅,任何姿勢的改變,任何姿勢的實相,慢慢就能勝解,原來一切的事物,包括自己的身、自己的心、自己所擁有的世間的東西,都是不斷在改變。
不斷在改變是不能改變的真理,永遠如此。你想要不變都不行、想要不老都不行、想要與愛人永遠在一起都辦不到,因為你所愛的、恨的、喜歡的、不喜歡的一切都會改變。你可從自己的經驗中觀察,一切事物都是不斷在生滅、不斷在改變,周而復始,沒有一件事情是例外的,你就接受一切事情都會改變的真理。住在真理之中,與真理打成一片;住在真理之中,自由自在解脫;不會抗拒任何東西,不會貪求任何東西,因為你知道所有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如此。
3. 正知(sampajāna 明覺)
知道和正知是不一樣的。二者有什麼不同呢?比如,我現在坐下來,誰不知道自己現在坐下來。又如,我在走路,誰不知道自己在走路。自己在說話、自己在吃飯,這個是知道,只是一般人的知而已。這個不是正知。
正知能夠啟發智慧,要用心觀察。
以坐為例來觀察無常。坐下來是「生」,坐一段時間是「住」,坐不住了是「異」,換個坐姿,一直在改變,等到不能夠久坐,必須站起來,當你站起來的時候,坐的姿勢就「滅」了。
站起來,不可能永遠是站著的。站起來的姿勢「生」了,可是不可能永遠姿勢不動(不動是住),也許你要走動,也許又要坐下或躺下,當站起來的動作在改變的時候就是「異」。當你躺下來的時候,躺下來的姿勢「生」起,站起來的動作就「滅」了。住是不動,異是改變。
只要仔細觀察,分分秒秒、每一個瞬間都在改變,沒有一樣事情可以兩秒鐘保持一樣的,甚至於二個剎那是相同的,一切都在變化。觀察到生住異滅才算是正知。
知有兩種,一種名為邪知,一種名為正知。
3-1. 邪知
什麼是邪知?我坐下來很舒服,所以我要一直坐著。我躺著睡覺很舒服,所以我要一直放鬆躺著,執著躺著的姿勢,不肯爬起來。這個就是邪知。
因為沒有體會到生滅,沒有一件事情是永恆不變的,當執著現在的青春美貌,現在的財富地位,現在的風光時刻,一有所執著就是邪知。世間沒有一件事情是永恆的,如果執著為什麼自己現在那麼倒楣、生病得很嚴重、命運很背、被人欺負、總是霉運當頭,如果是這樣子的話,你就是邪知,邪惡的知,沒有智慧的知。
3-2. 正知
什麼是正知?當你知道現在正在谷底、很糟糕的時候,你知道它會改變,它只是生住異滅,不斷在輪迴。佛法是要我們充滿信心和光明,知道一切都可以改變,只要我當下的心改變了,整個世界就都改變,人生也就改變了。佛法就是空,空就是充滿希望、充滿潛能、充滿可能性。
我可以改變,但是不可以執著改變,一執著改變,痛苦就來了。知道因果關係,相信因果輪迴,只有在當下才能用功,當下提起正念,知道一切都是生滅不已、是無常,一切都是空性、是無我,這就是正知。
佛教是一個智慧的宗教,讓我們了解生命的真相。
壹、四念處觀與四無量心觀
一、禪修的重要性
「教」和「觀」是理論與實踐;有教而無觀則罔,有觀而無教則殆。有教而無觀則罔,有理論而沒有實踐,如同說食數寶;食物好吃,沒有親自品嚐,永遠得不到利益。反之,有觀而無教則殆,只有片面的做,不知原理,這是非常的危險。只知理論而不知實踐,或者只知實踐而不知理論,均為偏頗。
(一)心的訓練與開發
中國佛教的禪是空性的智慧。我這次介紹的「禪」,不是指中國佛教的禪,而是心的訓練與心的開發。訓練是不斷地操作與練習,心透過訓練,讓心更加的安定、更加的完美、更加的善良。心...
目錄
自序鄭振煌
序維鬘編譯組
壹、四念處觀與四無量心觀
一、禪修的重要性
(一)心的訓練與開發
(二)明察真理
二、《大念處經》修持法
(一)導言總釋
1. 釋經名
2. 禪修為基
3. 概述身念處
4. 概述受念處
5. 概述心念處
6. 概述法念處
(二)觀身念處(kāyānupassanā 身隨觀念處)
1. 安般念(ānāpānasati出入息念、觀息法)
1-1. 如何觀呼吸
1-2. 注意呼吸
2. 觀威儀(iriyāpatha 觀姿勢)
3. 正知(sampajāna 明覺)
3-1. 邪知
3-2. 正知
3-3. 正知來自正教法
4. 不淨觀(patikūlamanasikāra 厭惡作意)
5. 四界分別觀(dhātumanasikāra 界作意)
6. 墓園九相(navasivathika 九種墳場觀)
【四念處觀第一支香】
一、靜中禪
二、動中禪
三、掌握禪修的方法和目的
四、靜中禪的練習
(三)觀受念處(vedanānupassanā 受隨觀念處)
1. 覺知
1-1. 釐清邪知
1-2. 生起正知
2. 感受
2-1. 不受情緒影響
2-2. 心定觀受
3. 養隻正念的貓
4. 受念處修行法——觀受生滅
【四念處觀第二支香】
一、習氣如老鼠
二、老鼠怕貓
三、修習受念處
(四)觀心念處(cittānupassanā 心隨觀念處)
1. 觀察心的功能
2. 心念處修習——觀心生滅
2-1. 萬勿貼標籤
2-2. 時空皆虛妄
2-3. 與真理相應
3. 觀無我
3-1. 無我的理
3-1-1. 因緣故無我
3-1-2. 對待故無我
3-1-3. 相續故無我
3-2. 事證明無我
3-2-1. 身念處證明
3-2-2. 受念處證明
3-2-3. 心念處證明
【四念處觀第三支香】
(五)觀法念處(dhammānupassanā 法隨觀念處)
1. 法念處的重點
2. 法念處的修習
2-1. 觀五蓋(nīvaraṇa)
2-1-1. 貪
2-1-2. 瞋
2-1-3. 疑
2-1-4. 昏沉
2-1-5. 掉舉
2-2. 觀五蘊(pañcūpādānakkhandha)
2-3. 觀十二處(āyatana)
2-4. 觀七覺支(bojjhaṅgā)
2-5. 觀四聖諦(sacca)
2-5-1.苦聖諦(dukkhasacca)
2-5-2. 集聖諦(samudayasacca)
2-5-3. 滅聖諦(nirodhasacca)
2-5-4. 道聖諦(maggasacca)
(六)修習念處的成果
【四念處觀第四支香】
一、提起正念
二、不起識別作用
【四念處觀第五支香】
一、建立正念
二、七覺支觀察
(一)念覺支
(二)擇法覺支
(三)精進覺支
(四)喜覺支
(五)輕安
(六)定覺支
(七)捨覺支
三、觀生和滅之間
【四念處觀第六支香】
一、智慧超越苦
二、四聖諦觀
(一)苦諦
(二)集諦
(三)滅諦
(四)道諦
三、四無量心修持法
(一)修習的利益
1. 培養大乘菩薩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2. 調柔心性克服煩惱
3. 生善止惡
4. 通向滅盡
(二)修習的次第
1. 修慈心前行
1-1. 不愛之人
1-2. 至愛者
1-3. 中立者
1-4. 敵對者
1-5. 異性
1-6. 已死者
2. 修習的正行
2-1. 如何修慈心觀
2-1-1. 對自己修慈
2-1-2. 對可敬者修慈
2-1-3. 對至親者、中立者、敵對者修慈
2-2. 修悲心、喜心、捨心觀
2-2-1. 悲心的修行
2-2-2. 喜心的修行
2-2-3. 捨心的修行
【第七支香四無量心觀】
一、同修慈心與悲心
二、喜心無妒
三、捨心最重要
四、捨心平等
【釋疑解惑】
貳、止觀雙運念佛法門
一、四禪述要
(一)初禪的定義
1. 離欲
2. 離惡
3. 離不善法
4. 有覺有觀
5. 離生喜樂
6. 具足初禪
(二)第二禪的定義
1. 離有覺有觀
2. 內淨一心無覺無觀
3. 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
(三)第三禪的定義
1. 離喜
2. 捨心住
3. 正念正智
4. 身心受樂
5. 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
(四)第四禪的定義
1. 離苦息樂
2. 憂喜先斷
3. 不苦不樂
4. 捨
5. 淨念一心具足第四禪
【止觀雙運第一支香】
一、強化意根
二、覺觀所緣境要領
三、禪修即六波羅蜜
【止觀雙運第二支香】
【止觀雙運第三支香】
二、止觀雙運
(一)四禪九定
1. 總綱
2. 說明諸行漸次寂滅
3. 說明殊勝究竟止息
(二)止觀的操作要領
1. 世間的正定
2. 出世間的正定
2-1. 法現觀
2-2. 義現觀
2-3. 諦現觀
2-4. 隨現觀
2-5. 究竟現觀
2-6. 次第分明
【止觀雙運第四支香】
一、止觀進展
二、諦現觀進展
三、決定成就
【止觀雙運第五支香】
一、止觀的重要
二、解脫不二法門
三、究竟解脫
(一)證入無學阿羅漢
1. 修真實禪
2. 無修之修
(二)如實正觀
(三)一切行滅
(四)證諸果位
1. 修至漏盡
2. 次第得證
四、對治煩惱觀法
(一)淨除心病三毒
(二)修行略要
1. 念佛三昧
1-1. 置入佛的形象
1-2. 心的作用
1-3. 心是依他起
2. 慈悲來自智慧
3. 諦心取相
4. 修道之路
5. 智定指
【止觀雙運第六支香】
一、四無量心觀
二、不淨觀
三、因緣觀
四、導歸止觀
【止觀雙運第七支香】
一、事懺
二、理懺
(一)修止觀
(二)理懺的要領
(三)觀心
【止觀雙運第八支香】
一、唯心所造
二、如來如去
五、觀佛三昧法
(一)覺行圓滿
(二)假以方便
1. 佛像觀法
2. 生身觀法
3. 法身觀法
(三)諸法實相觀
(四)無量壽佛觀
【第九支香念佛修觀】
一、按部就班
(一)觀佛像
1. 選擇所緣境
2. 相由心生
(二)觀生身
(三)觀法身
(四)觀實相
二、圓滿境界
【釋疑解惑】
參、般若空性禪觀
一、大乘般若義
(一)本立而道生
(二)大乘三法要
1. 一切智智相應作意
1-1. 一切智
1-2. 道種智
1-3. 一切道種智
2. 大悲為上首
3. 無所得為方便
(三)大乘思想的殊勝
1. 原始佛教重止觀
2. 大乘佛教重思惟修
2-1. 相不可得
2-2. 觀照體相
【般若空性禪觀第一支香】
第一、一切智智相應作意
第二、大悲為上首
第三、無所得為方便
【般若空性禪觀第二支香】
一、凡夫與修行者的顛倒
二、思惟四相不可得
(一)內色思惟
(二)外色思惟
三、核心三要
【般若空性禪觀第三支香】
一、有無伎倆
二、受想行識無相
【般若空性禪觀第四支香】
二、空義
(一)佛法總綱
(二)十八空
1. 別義
1-1. 内空
1-2. 外空
1-3. 内外空
1-4. 空空
1-5. 大空
1-6. 第一義空
1-7. 有為空
1-8. 無為空
1-9. 畢竟空
1-10. 無始空
1-11. 散空
1-12. 性空
1-13. 自相空
1-14. 諸法空
1-15. 不可得空
1-16. 無法空
1-17. 有法空
1-18. 無法有法空
2. 萬法統一於空性
(三)真空妙有
1. 禪定學程
2. 畢竟圓融
2-1. 讓世間更美好
2-2. 清淨力量無限
【般若空性禪觀第五支香】
【般若空性禪觀第六支香】
一、實踐空性
二、觀修重點
(一)自相空
(二)他相空
(三)有爲空
(四)無為空
三、《金剛經》安心法門
(一)萬有即空
1. 析空法
2. 體空法
(二)安住當下
(三)云何降伏其心
1. 諸相非相
2. 捨非非法
(四)如是無住生心
【般若空性禪觀第七支香】
【般若空性禪觀第八支香】
一、思惟生心無住
二、思惟無住生心
【般若空性禪觀第九支香】
一、次第啟明
二、止觀雙運
三、定慧等持
四、《金剛經》無念無相無住法門
(一)緣生性空
(二)三無解空
1. 無念法門
2. 無相法門
3. 無住法門
3-1. 生心無住
3-2. 無住生心
3-3. 無所得
(三)空性要領
【般若空性禪觀第十支香】
一、無念為宗
二、無相為體
三、無住為本
四、實相般若
【釋疑解惑】
肆、般若中觀禪觀
一、佛教發展史簡介
(一)根本佛教
(二)原始佛教
1. 阿羅漢資格
2. 阿難頓證阿羅漢
3. 結集經典緣由
3-1. 第一次結集
3-2. 第二次結集
3-3. 第三次結集
3-4. 第四次結集
(三)部派佛教
(四)大乘佛教
1. 《阿含經》為源
2. 《般若經》明《阿含》真義
2-1. 圓滿智慧
2-2. 開展慈悲
2-3. 撥亂反正
【般若中觀禪觀第一支香】
一、諸法根本——緣起
二、思惟修
【般若中觀禪觀第二支香】
一、心性本淨
二、究竟自淨其意
【般若中觀禪觀第三支香】
一、直追探究
二、無罣無礙
三、直截觀心
二、《般若經》思想要略
(一)摩訶般若波羅蜜的涵義
(二)《般若經》的體裁
1. 有問有答
2. 重複回答
3. 以人為本
(三)菩薩道的圓滿
1. 思想的延續
2. 以智慧的高度觀
(四)空性為中心思想
1. 阿含空性譬喻
1-1. 觀色如聚沫
1-2. 受如水上泡
1-3. 想如春時燄
1-4. 諸行如芭蕉
1-5. 諸識法如幻
2. 大乘空性譬喻
(五)智慧與慈悲的完成
【般若中觀禪觀第四支香】
一、大乘思想的依據
二、強調諸法無我
三、觀心思惟修
三、般若綱領
(一)無名可名
(二)是心非心
(三)如是安住
(四)般若攝導六度
(五)空的演進
(六)勝義自性
(七)般若波羅蜜修證
(八)般若的觀照方法
【般若中觀禪觀第五支香】
一、賢聖之別
二、禪修要領
三、修證實相般若
【般若中觀禪觀第六支香】
一、破斥自性執
二、認識因緣果
三、明白佛的本意
四、圓滿的智慧
【般若中觀禪觀第七支香】
一、不住而住
二、空性正見
三、清淨自性
【般若中觀禪觀第八支香】
一、般若波羅蜜具戒和定
二、智慧空性最為重要
自序鄭振煌
序維鬘編譯組
壹、四念處觀與四無量心觀
一、禪修的重要性
(一)心的訓練與開發
(二)明察真理
二、《大念處經》修持法
(一)導言總釋
1. 釋經名
2. 禪修為基
3. 概述身念處
4. 概述受念處
5. 概述心念處
6. 概述法念處
(二)觀身念處(kāyānupassanā 身隨觀念處)
1. 安般念(ānāpānasati出入息念、觀息法)
1-1. 如何觀呼吸
1-2. 注意呼吸
2. 觀威儀(iriyāpatha 觀姿勢)
3. 正知(sampajāna 明覺)
3-1. 邪知
3-2. 正知
3-3. 正知來自正教法
4. 不淨觀(patikūlamanasikāra 厭惡作意)
...
商品資料
出版社:大千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12-01ISBN/ISSN:978957447298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96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