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親子關係的共同語言
陪伴,是親子溝通的唯一語言親子之間距離不要變疏離,要當孩子的伴!
和孩子一起學、一起玩,和我一起成為孩子的學伴與玩伴,一同在生活玩樂的體驗中自然學習語言、才藝、人際、品格、財商……尋找到孩子的天賦並培養出未來的全方位能力。
未來世界的快速變遷已超越現代父母想像,孩子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或特質,才有辦法應付明日挑戰?孩子在成長學習的過程之中,接受教育「質」與「量」的內容並不缺,但是在相同教育資源的學習底下,為什麼成效結果大不同?
孩子要能自我學習,必須家長首先自我學習,家長只要學習陪伴參與,從親子關係、語言學習、生活自理、閱讀及表達能力……到領導力的品格與財商的教育,父母親的參與和共學,是孩子在成長學習過程之中最大的安定力量。
怎麼啓發孩子,就怎麼決定世界的未來~
簡單就從陪伴做起,讓學伴媽媽和玩伴爸爸帶您穿越進入到孩子的心流中,親自引領孩子自然建立品格成為具有領導競爭力的明日之星!
作者簡介:
▌洪靜怡 (小安老師Ann)
馬里蘭美語學校美語老師
迪士尼美語專任講師
小蜜蜂美語學校班主任
華盛頓美語學校專任美語故事話劇老師
Leader大都會學校專任美語故事話劇老師
大嘴鳥故事話劇教學總監
領導力品格兒童財商教育長
▌吳錫豐 (阿布老師Brian)
勝光文理補習班主任
中國附醫志工隊故事培訓講師
大嘴鳥故事話劇創辦人
華盛頓美語學校專任美語故事話劇教師
Leader大都會學校專任美語故事話劇老師
領導力品格兒童財商執行長
推薦序
【推薦序1】陪伴---最棒的過程/彭懷真
學伴、玩伴,兩個精彩、傳神的詞,敘述著當代父母最重要的角色---陪伴,以及最重要的兩項任務---一同學習、一同玩耍。
陪伴,爸爸媽媽與孩子相處時,陪是第一要務,陪要有充足的時間、陪要有輕鬆的心情、陪要做配角。「陪」字的造型提醒:先用耳傾聽,然後站著而非躺著坐著,最後才動口說話。
「伴」字更傳神,一看就懂,左邊是人,右邊是半,家庭是最能創造相依相伴情境的地方,父母與孩子都是人,不是機器、植物、礦物,是有生命有感覺有思想的獨立個體。雖然獨立,還要與很多其他人搭配。例如男人結了婚,向別人介紹另一半,比較好的說法是「my better half」(我那比較好的一半)。親職關係,親是一半,子是一半,也是「my better half」(我那比較好的一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常態。
如何能一代比一代強呢?靠兩大方法---學習、玩耍,這兩者不衝突,反而相互增強。我從今年二月起兼任東海大學的圖書館館長,設法使這個三十多年的建築物變成又能學習又能玩的空間。在此有各種特展、有實體與虛擬的學習空間、有可以躺臥可以嬉戲可以聊天的寬廣中庭。十月十七號早上,來自幼兒園中班、大班的小朋友在老師家長陪同下,到我們圖書館參觀模型、體驗VR,剛巧三義高中的學生也來打卡,大家都開心。
我們也向外出擊,推廣各種親子都能參與的活動,例如;把一些特展遷移到中小學去展覽,把精緻的同學集體借給小學幼兒園,與公立圖書館合作,相互提供資源......。
我是幸福的阿公,有孫子、孫女、外孫女,最大的快樂是陪著,當司機當僕人。更希望營造幸福的環境,使更多人幸福。投入中華民國幸福家庭促進協會二十多年,透過上百個方案,陪伴各種家庭,特別看重經濟弱勢、家中有身心障礙者等。所採取的方式之一,就是邀請他們親子兩代一起去玩、一起去學習,最近分別到飛牛牧場、心之芳庭、公老坪等地,大家都開心,營造親子互動的主要策略就是「 一面學習一面玩樂」。
如今有了這本好書,明年無論是圖書館的活動,協會的關懷行動,都有個很棒的工具。謝謝作者讓我先睹為快,提供分享的機會。謝謝拿到這本書的讀者,希望大家都樂在做學伴、做玩伴。
【推薦序2】自然學習,生活幸福的步調/陳慧文
真想重新把小孩們縮小 時光倒流來做他們的學伴!
拜讀完這樣認真當父母陪著自己的孩子成長的文章,由衷覺得做他們的孩子好幸福!反觀一般只要是在中國人的社會裡,升學的壓力、各種的課業、永遠補不完的習……曾幾何時,從小對補習最為不屑的我,也不禁讓自己的青春期小孩淹沒在這股洪流當中。
欣賞著一篇篇描述如何讓孩子們參與各種活動的文字及照片,自自然然的就讓孩子學習到國際觀、交朋友、練習外語、懂得付出及感恩等等,不用大聲說教而是陪著以身作則,我也好想調整自己的生活步調學習再多陪孩子一點!
相信父母們看完這些動人的章節,也都會去思考擘畫屬於你們家庭獨特的快樂時光!
【推薦序3】親子共學教育,找回「家」的幸福/李政軒
下課後,常常在田間奔跑,呼吸著新鮮的稻香;拿著長長竹竿,抓著高聳樹上的蟬;利用樹的鬍鬚,放到紅土操場上的蟲洞,看著蟲從洞裡爬出來。每天都把自己弄得髒兮兮的,回到家總是先挨一頓罵,拖鞋也不知道換了幾雙,掉在哪個天然的遊樂場。每個禮拜最期待就是美勞課,只用剪刀、白膠、色紙就可以把家裡或教室弄成垃圾場,白襯衫就是空白的圖畫紙,到處沾滿水彩、墨汁、廣告顏料。這是我的童年記憶。
下課後,一群小朋友走到公車站,趕往「向上樓」,準備上下午的全英文課;回家後,一家人吃晚餐配著電視。功課做完,讀一本課外讀物、拿樂高組機器人、打開麥塊玩我的世界或者用烏克麗麗彈一首歌。這是我女兒的日常。
「乖!爸爸在忙,自己去看電視或看書好嗎?」,這是我常常跟女兒說的話,相信也是現在雙親家庭常對小孩說的一句話,陪伴成了一種奢侈。
小安與阿布老師五年前開始改變自己,陪孩子學習、玩耍、成長,找回錯過許久的小幸福。並利用文字、照片記錄孩子童年與家長陪伴的點點滴滴,跟讀者分享。這五年來,小安老師、阿布老師與孩子互相學習彼此尊重,透過活動引導孩子的天賦,讓孩子學習為自己負責,建立帶著走的能力。透過自助親子旅遊,培養孩子的世界觀;透過藏寶遊戲,從小健全其財商能力與財務支配的習慣。
現代人常忽略家庭教育,忘記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要密切配合,才能帶給孩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透過親子共學,來啟發孩子的心流,根據孩子特質,給予適當學習機會與環境,相當符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強調的「適性揚才」。看完小安與阿布老師的分享,我都開始開變了!你呢?童年只有一次,不能從來,陪伴孩子成長,就從這一刻開始做起吧!
【推薦序4】育兒道路的導航指標/李宗勳
這本書對學前和國小階段兒童的家長會很有幫助,它讓認真的家長~避免用錯力!
作者提供很多務實且令人讚賞的做法,例如親子共學,爸媽和小孩一起學習,在生活中一起進步,親子之間自然建立起可長可久的互動性話題和親密關係;情境式多元英語自學方式,家長藉由旅行和任務型活動讓孩子自然學習和使用環境中的英語資源,讓孩子的眼光能看到枯燥的字彙片語背誦的背後所具備的語言學習樂趣,讓「實用價值」這個動機帶領孩子自學各種語言。
沒有安親班的午後時光安排令我眼睛一亮,十分佩服作者夫妻的執行力,值得專心在家育兒的媽媽們參考,如何群策群力、按各自學養能力來分工合作的創造出孩子們豐富的課後學習品質。
書中提到玩伴爸爸的加入,讓媽媽意識到自己給孩子的設限,以及放手讓爸爸用男孩子的方式帶兒子等等內容,讓我十分的有共鳴,生活中我藉由羽球帶領兒子學習態度、鍛鍊毅力、培養人我互動技巧,互相成為不可或缺的夥伴。
最後,整本書透露出一位職業婦女如何在家庭、育兒、事之間找尋平衡點的過程和價值判斷,也是很值得所有家庭來參考,此外,在閱讀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們應該也會得到一定的療癒,並且找到最適合你們家庭的育兒模式。我很喜歡本書提到的這個觀念~陪伴孩子才能與時俱進的掌握關於孩子的具體豐富的線索,提供日後教養和了解孩子之用。與各位共勉之,並推薦本書給認真負責的家長們一讀。
【推薦序1】陪伴---最棒的過程/彭懷真
學伴、玩伴,兩個精彩、傳神的詞,敘述著當代父母最重要的角色---陪伴,以及最重要的兩項任務---一同學習、一同玩耍。
陪伴,爸爸媽媽與孩子相處時,陪是第一要務,陪要有充足的時間、陪要有輕鬆的心情、陪要做配角。「陪」字的造型提醒:先用耳傾聽,然後站著而非躺著坐著,最後才動口說話。
「伴」字更傳神,一看就懂,左邊是人,右邊是半,家庭是最能創造相依相伴情境的地方,父母與孩子都是人,不是機器、植物、礦物,是有生命有感覺有思想的獨立個體。雖然獨立,還要與很多其他人搭配。例如男...
作者序
【序】讓孩子可以成為他自己,或是你想要的樣子
童年只有一次!
但是有許多的人卻是到了長大之後,回頭發現自己的某一些遺憾,於是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為自己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
也有一些父母是等到孩子長大之後,才發現自己耗費了所有的時光和心力在工作事業之中,回頭卻發現自己沒有參與到孩子的童年而懊悔。
回憶童年,父母親是用什麼樣的方法和態度來教育自己的?很多人會發現一種很神奇的現象,那就是不管自己接受不接受、喜歡不喜歡父母從前對自己小時候的教育方式,當自己長大成人、為人父母之後,自己竟然也是以當初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來教導自己的孩子,用相同的口吻講相同的話!彷彿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反射行為,像是一種遺傳、一種輪迴、一種DNA似的,重複著相同的教育行為模式,就這樣一代一代地傳續下去~
很少人是在“成為爸媽”之前,就已經懂得如何當一位稱職的父親或是母親了,父母的這個角色應該如何扮演,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到了真正當上父母之後,才開始「學習」怎麼當父母的,因此在家庭教養的這一條道路上,所有的父母其實都是「無照駕駛」,你還不知道目的地在哪兒?就已經開在路上,邊看地圖邊找路了,因此你會循著你曾經見過有印象的熟悉風景,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童年時的記憶,再一次套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又或者,因為自己不曾當過父母,對於應該如何教育孩子真的不知所措,所以只好看大家怎麼做?自己就怎麼做……看別的家長或朋友送孩子去補習,就跟著去補習;看別人的孩子去安親班,就送去安親班……結果孩子就在傳統制式化的教育環境下長大,不同的個體卻都用固定的方式安排他們照標準、流程一一照表操課。花很大的力氣讓所有的孩子擁有近乎相同的能力,不具備相同能力的孩子就像是良率不好的成品。每每想到這點,我都會為學習低成就的孩子感到難過,因為他們沒做錯什麼,而是我們給予的方式需要調整。
人生不能重來!每一個孩子其實都有屬於自己的亮點,即使是兄弟姐妹,甚至是雙胞胎,都不會百分百一樣擁有一樣的特質。放大到孩子的學習環境裡的同儕做比較,一個班級可能有二十幾個孩子,期待老師全能的針對每個孩子的特質給予合適的引導及提供其需要的學習資源是件太為難的事了,所以教育不會只是老師的事,更是父母們對孩子一輩子的責任。
孩子年幼無法認知自己要什麼、適合什麼?孩子的將來會成為怎麼樣的人,取決於父母給什麼。然而,孩子真正「可以」成為怎麼樣的人?他有什麼樣的天賦潛能,父母其實應該要以「陪伴」成長的方式,和孩子一同去發掘他的條件與能力,進而去「啟發」孩子將它發揮出來,才能將屬於孩子個人獨特的優點自然地呈現出比其他人更優秀、更突出的表現。
這本書,就是要跟新世代的家長分享,在面對孩子的家庭、生活、學校......等等教育問題的同時,如何用共學的方式找到最適合落實陪伴教育的方法,並從理解孩子,協助孩子中獲得更適性的學習教育,可以真正成為「他」自己,未來更能超越「你」自己!
受到我心中的偶像嚴長壽嚴總裁著作的啟發,在我們所看到的未來中,教育應該不一樣,我們可以成為改變的起點,帶孩子一起做自己和別人生命中的天使,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自己。
【序】讓孩子可以成為他自己,或是你想要的樣子
童年只有一次!
但是有許多的人卻是到了長大之後,回頭發現自己的某一些遺憾,於是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為自己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
也有一些父母是等到孩子長大之後,才發現自己耗費了所有的時光和心力在工作事業之中,回頭卻發現自己沒有參與到孩子的童年而懊悔。
回憶童年,父母親是用什麼樣的方法和態度來教育自己的?很多人會發現一種很神奇的現象,那就是不管自己接受不接受、喜歡不喜歡父母從前對自己小時候的教育方式,當自己長大成人、為人父母之後,自己竟然也是以當初父母...
目錄
序 讓孩子可以成為他自己,或是你想要的樣子
推薦序 陪伴---最棒的過程/彭懷真
自然學習,生活幸福的步調/陳慧文
親子共學教育,找回「家」的幸福/李政軒
育兒道路的導航指標/李宗勳
Part-1 我是不及格的媽媽
1-1 學科教育的分數不代表學習能力
1-2 盡責的老師,失職的父母
1-3 假日父母,週休仍想待在爺爺奶奶家
1-4 錯過孩子學齡前的成長陪伴時光
Part-2 進步,從改變開始
2-1 教育和家庭平衡的重新出發
2-2 讓孩子一起參與的大嘴鳥故事話劇
2-3 思考安親班的另一種選擇
2-4 陪伴參與孩子的學習
2-5 探索孩子喜歡的事
2-6 陶冶情緒的音樂課-烏克麗麗
2-7 孩子和家長的「想要」也應考量適時與適性
2-8 帶孩子看劇團表演、聽故事、參與表演
2-9 讓孩子學習從分擔家務中培養責任感
2-10 萬聖節造型DIY,與孩子一起陪同做教具
Part-3 學伴初體驗
3-1 學伴體驗到餐廳親手做法式料理、學禮儀
3-2 你喜歡什麼?孩子就會學什麼?
3-3 陪孩子上課、玩耍、慢活
3-4 喜歡閱讀從培養環境和陪伴開始
3-5 觀察孩子喜歡什麼,讓老師成為引導示範標竿
3-6 在家會陪孩子一起長大的是書櫃和學伴
Part-4 玩伴爸爸的加入
4-1 爸爸的全馬42K及鐵人三項,運動家精神的示範
4-2 游泳第一堂課學殭屍跳,自然激發孩子的勇氣
4-3 體驗黑泥季,感受土地帶給我們的豐富
4-4 陪孩子解決問題的爸爸,讓孩學習為自己負責
4-5 好爸爸早餐趴比賽,親子合作也是需要練習的
Part-5 讓孩子從生活中建立帶得走的能力
5-1 尊重差異,引導天賦,可以創造財富
5-2 啓發10年後的學業成就;或20年後的社會能力
5-3 尋寶圖的探索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5-4 鼓勵孩子擁有夢想,並協助他們成就與學習
5-5 試著接受並嘗試體驗
5-6 別為自己預設難題
5-7 孩子會完全複製爸爸媽媽的思維及行為
Part-6 生活美語自己教
6-1 語言學習目的,就是要在生活中自然應用
6-2 足球課教練啓發孩子國際視野
6-3 培養孩子的世界觀就是帶孩子去觀世界【峇里島之旅】
6-4 親子旅遊觀世界【香港之行】
6-5 自助親子旅遊觀世界【日本之行】
6-6 沒有教材的學伴英語活動課
6-7 讓孩子自我探索生活,啓發未來用得到的學習
Part-7 親子共學生活財商
7-1 不一樣的生日,給孩子體認金錢有意義的用途
7-2 全省巡迴公益教學,由孩子體驗負責一週家計
7-3 財商的探索地圖
7-4 健全財商能力與財務支配的「習慣」
7-5 做金錢的主人-掌控金錢或被金錢操控
7-6 為孩子植一顆溫暖的種子
7-7 師資培育教學合作與傳承
序 讓孩子可以成為他自己,或是你想要的樣子
推薦序 陪伴---最棒的過程/彭懷真
自然學習,生活幸福的步調/陳慧文
親子共學教育,找回「家」的幸福/李政軒
育兒道路的導航指標/李宗勳
Part-1 我是不及格的媽媽
1-1 學科教育的分數不代表學習能力
1-2 盡責的老師,失職的父母
1-3 假日父母,週休仍想待在爺爺奶奶家
1-4 錯過孩子學齡前的成長陪伴時光
Part-2 進步,從改變開始
2-1 教育和家庭平衡的重新出發
2-2 讓孩子一起參與的大嘴鳥故事話劇
2-3 思考安親班的另一種選擇
2-4 陪...
商品資料
出版社:智庫雲端出版日期:2018-12-18ISBN/ISSN:978986954178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4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