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式思考 × 台灣旅行素人觀點
第一本日本設計師視角的台灣文字觀察
台北→嘉義→台南→高雄→台灣的街角文字
從在台灣發現的絕妙文字中,遇見新的字體編排可能性!
隱藏在小巷弄中的漢字生命力,來自純漢字世界的驚人設計!近年來,日本雜誌不約而同的用台灣街景當封面,市容稱不上優雅整齊,也不夠前衛摩登的台灣,為什麼會受到日本人的青睞呢?尤其在設計師的眼中,又是什麼樣的風情?
「一直在日本全國各地,有如履行天職般的進行路上的文字觀察」平面設計師藤本 健太郎在國高中時期,分別受到《VOW》、《東京トワイライトゾーン》、《超芸術トマソン》等期刊書籍的影響,養成路上觀察的興趣。自日本工學院專門學校設計畢業,成為平面設計師後,為了找尋創意的靈感,經常四處遊走,拍下在每個城鎮遇見的手製文字招牌,於二O一二年出版《字體散步:路上文字觀察》,為日本蔚為風潮的「路上觀察學」,打開了一扇「品嚐街道中招牌文字」的窗。
▋挖掘隱藏在巷弄中的漢字生命力日本街道充斥了各種平假名、片假名、漢字與英文等多種文字類型,完全由筆畫複雜的繁體字所構成的台灣街道文字,會是什麼樣的面貌呢?喜愛觀察路上招牌文字的藤本 健太郎,很久之前就夢想「總有一天,我一定要去漢字的字型編排發祥地看看」。《idea》雜誌編輯長暨該書系策畫室賀清德也曾構想「下次好想用台灣篇做為主題,到那邊好好欣賞一下漢字呀!」
路上觀察團隊終於在二O一五年的炎炎夏日開跋到台灣。台北→嘉義→台南→高雄,儘管差點中暑,從早到晚,他們仍興致盎然的走過一個街區又一個街區,看到了:
●圓黑體與賽博朋克果汁攤上純粹到極致的圓體字型,讓我大受感動。在熱帶夜晚的人海中,有著鮮豔色彩的壓克力板散發出光芒……感覺上宛如一部近未來的賽博朋克(Cyberpunk)風的科幻電影。
●台灣大廈的字型趨勢龍山寺旁的大樓,看到有稜有角、充滿現代感的高層大廈字型的房地產廣告,日本很少用這種風格,一般都使用纖細的襯線體,或是線條看起來流暢優雅的書寫體英文字母,將充滿詩情畫意的西式名稱「包裝」起來。後來又發現類似案例,這不會是台灣高樓大廈的看板設計趨勢吧?
●深夜的時尚字體在深夜遇到由右至左的「明美百貨時裝社」招牌,讓人聯想到日本大正末期至昭和初年(西元1930年前後)達到流行高峰的圖案文字。透過古典的風格,優美的波狀線條元素,以及宛如珍珠般隨處散布點綴的圓點所製造的效果,產生了出類拔萃的時尚感。
●突然出現的「南無阿彌陀佛」在台灣街角最常看到的,就是把南無阿彌陀佛或眾菩薩的尊名,寫在宛如符咒般縱長型的紙上,然後大剌剌的貼在牆壁或電線桿上。這個用隸書體,將每個字的一個地方大膽往右撇的「波磔」寫法,既美麗又帥氣。在現成的隸書字型中,很難感受到的手寫筆觸風味,真是讓我深深著迷呀!好想帶回去喔。
●哥德式的死亡感獨身貴族的招牌採用歐洲傳統字體「Blackletter」的元素,並且加上大量的裝飾。這種呈現陳舊感的文字會讓人覺得很「時尚」,而呈現全新感覺的文字則會帶來「暴力恐怖」的印象。……現在有愈來愈多這樣的字體,被使用在哥德式或唯美主義的隱喻上。
……
▋平面設計師+字體鑽研者 日台聯手策展-----台灣的路上文字觀察前後兩次訪台、遠征四個城市,藤本 健太郎驚訝的發現:「台灣街角交雜了從古至今的傳統與近代文化。日本的招牌是以相對上較能自由變形的平假名與片假名為中心設計的,而以漢字為主的世界,發展出日本人無法想像、充滿獨創性的漢字招牌。」透過他的雙眼,寫下了八十四則奇幻式思考的台灣字型散步。
日本戰後的設計文化常以羅馬文字或橫排文字為帥氣的象徵,但本書跨越這樣的觀點,企圖重新找出「漢字」與其設計的可能性。同時邀請研究「字嗨」社團發起人、《字誌》撰稿人之一,對字體有深入研究的柯志杰先生撰寫八篇專欄,提供不同視角的在地觀點,補充台灣字型的相關背景知識與發展狀況,讓全書更有參考價值:「猜想對於日本的讀者而言,台灣的語言、文字文化應該都是陌生的,像台灣語言環境的複雜性,就是日本單一語言社會無法想像的情境。所以我決定從繁體字、注音符號、多語言環境等主題,為本書提供一些基本的背景知識,為試圖理解為什麼台灣街道上的招牌會是現在這個樣貌時,提供文化脈絡上的蛛絲馬跡。」
「一個日本設計師,從與其他旅客不同的角度,以街道文字的視角探索著台灣的輪廓。如果你能跟隨著這樣的虛擬體驗閱讀本書,相信明天開始,看見平常熟悉的街景,也會有一些不同的感受。」藤本 健太郎誠摯邀請台灣讀者,與他一起巡禮台灣街道,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字形散步 走在台灣:路上的文字觀察」。
作者簡介:
▌藤本 健太郎
1973年出生於北海道的平面設計師。日本工學院專門學校設計畢業後,一邊經營「Nendo Graphixxx」設計團隊,從獨立T恤品牌開始,持續展開各方面的地下活動;一邊在設計公司SPICE Inc.工作。1995年,以設計師身分參與富士通公司主導的日本第一個網絡雜誌「teleparc」的製作,擔音樂頻道「MTV Japan」藝術總監等。2003年開始成為自由接案者。國高中時期,分別受到《VOW》、《東京トワイライトゾーン》、《超芸術トマソン》等期刊書籍的影響,養成路上觀察的興趣。他以設計師的視角,去觀察城市中有趣的文字,並將蒐集手繪設計字體所製作的產品商標當作自己的天職。
▌柯志杰
1982年生。「字嗨」社團發起人,為中文字型提供一個自由討論的場地。亦在justfont blog不定期連載字體相關知識。從小喜歡漢字,別人開電腦是打電動,他是玩造字程式;熱中於探尋中、日文各類印刷字體的由來與差異,亦涉入中文編碼、字型技術,發表有Unicode補完計畫。著有《字型散步:日常生活的中文字型學》。
譯者簡介:
廖紫伶
新北市人。原本只是因為喜愛日本文化而學習日文,不知不覺就踏進翻譯的世界。於是在遊戲業打滾十幾年之後成為一位日文譯者。除了擅長遊戲領域的翻譯,在漫畫、雜誌、書籍方面也有許多翻譯作品。
章節試閱
●出現在街角的澡堂壁畫
說起來,台灣街上的電線桿真的很少。和電線桿及電線的大國日本相比,上方的視野看起來的確清爽許多。當然相對地,一般位於電線桿上的變壓器,就被改放到位於路肩或步道上,看起來像是巨大冰箱的設備中。
這種設備的數量實在很多。因為實在太多了,不知電力公司是否因為對市民感到抱歉,所以使用宛如日本公共澡堂裡的油漆畫般的筆觸,將整個箱子用充滿良心的山水畫裝飾起來。這跟日本國內有時會看到那種灰色或焦褐色,上面有一粒粒突起物,看起來冷靜沈默的路上變電箱比較起來,外觀上有很大的不同。
這類變電箱,大部分都會在繪圖完成後,彷彿要做個最後的結束似的,使用噴漆字在上面添加電力公司商標及注意事項等文字。這些文字的質感,全都令我著迷不已。在台灣,只要走在路上,就會遇到這種山水畫變電箱。就算一次也好,我真想看到繪製這些山水畫的過程呀!但是很可惜,這次並沒有實現這個願望。
●深厚難解的神祕文字
在我著迷地追著文字到處跑的時候,不知不覺已是深夜時分。不過,因為夜晚的台北市街頭完全不會讓人感覺不安,也沒有看到什麼「這邊看起來超級可疑!」的地方,所以我忍不住繼續到處探索下去。
將路面全部染上一層紅光的這個招牌,屬於一家兒童取向的英語會話教室。如果不看中央的主要文字的話,就算把這個招牌的設計放到日本的街道上,也不會有任何違和感。一看就能聯想到它的營業項目。不過,招牌中央的主要文字才是最大的問題。
我馬上就認出「吉」和「堡」這兩個字。在日語中只有在「橋頭堡」或「海堡」這類名詞中才會出現的「堡」字,原本是指用石頭或泥土堆成的小堡壘。不過,因為中文把Hamburger翻譯成「漢堡」,所以這是一個在街上常常可以看到的字。
比較麻煩的是正中央那個長得像「66」的字。雖然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外型長得像環首螺栓的設計是商標的核心所在,但實在無法辨識出原來是什麼字。
束手無策之下,我只好用智慧型手機上網查詢。輸入「吉 堡 美語」之後,出現的答案讓我忍不住一再拿來跟招牌比對。沒想到這個字居然是「的」!這下子我才發現,它的確是一筆未減,完完整整的「的」字呀!可是……居然可以設計成這樣!
心中交雜著不甘心和喜悅。我帶著這種不可思議的心情,走出這條泛紅的巷子。
●灼熱的麻辣味霓虹燈
將四川風味中毫不留情的辣度加以調和過的麻辣火鍋,是我相當喜愛的料理。令人高興的是,火鍋料理似乎已經深深扎根在台灣的食物文化中,在街上散步時,不時會發現火鍋專門店。讓我一次又一次,不停地對喜歡的招牌發出讚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個「信記麻辣火鍋」的霓虹燈。首先,這個顏色真是完美極了。是一種光是看一眼,嘴裡就會產生麻辣預感的等級。還有兩點往外翹起,宛如綁著雙馬尾的女孩的「火」字。以及將高低差改成一直線,看起來宛如一個爐子的「鍋」字。這些設計都讓我非常著迷。
在別具特色的第一個字「信」中,上半部的處理讓我感受到奇特的印象。其實,這家店的正確名稱是「詹記麻辣火鍋」。我以為是「信」的這個字,事實上是「詹」才對。不過,我查了一下發現這兩個字的發音和意義完全不同,完全是不一樣的字。一般似乎也沒有把「信」字當成「詹」的簡化字來使用的習慣。那麼,到底為什麼設計成「信」的形狀呢……?雖然最後我把它視為單純只是字形上的設計,不過這的確留下了一些謎團。
另外,雖然是附記的文字,不過英文最後一段的「LAB.」也不容錯過。感覺上就像是「詹記火鍋研究所」似的,真是個有趣的英文翻譯呀!
●球面陶片的楷書
如果只是用陶瓷品的小碎片來製作的馬賽克文字,我可能不會這麼驚訝。但這家「鹿港窯」在店門口展示出來的陶瓷片字體,所使用的素材已經不能稱做小碎片了。這種將碗弄碎成三到四個大片來組成的字體實在太有震撼感,讓我忍不住停下腳步。
這種碎片與其說是「碎裂」,倒不如說是「切割」出來的。由於文字的構成素材每一片都很大,因此無法組成平面的字體。形狀方面比較接近台灣人喜歡的金字作法「球面銅字」。
做工尤其出色的是「港」字的三點水部分。從第一個點到第二個點,一路連接到第三點勾起來的筆觸律動,全部都用銳利的碗片邊緣來表現。還有,「港」字最下面往上勾起來的地方,也用細小的碎片來描寫運筆的力道。我想這個「港」字應該是所有的字體中,最能展現製作者的高超技巧的地方吧!
以前我曾見過一個例子,那是在透明壓克力板所組成的箱型字中,塞進毛線球來組成字體的毛線店招牌。看來,用來強調店家本身和營業內容的表現方式是沒有極限的。
●台灣的「の」
其實剛到台灣不久,我就在夜市的攤販中發現這個現象(參照第10頁)。不知為何,台灣人真的很喜歡「の」這個字。我是指日語中平假名的「の」。各位可能不懂我到底在說什麼。總之在台灣的街頭,時常都能看到這個「の」。至於出現的頻率,有點類似在森林裡散步時看到松鼠,或是在沙灘上散步時看到藍色玻璃瓶的碎片這種感覺。並不是到處都看得到,但也不是很少見。這種頻率真是讓人非常愉快呢!
這是我在瑞芳車站前看到的「の」。設計充滿功夫而顯得相當耀眼的「珍妙の味香炸鷄」字體,先不管炸雞,這「の」的形狀就已經太珍妙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果是日本人在設計這個店名標準字的話,一定會把「の」的尺寸做得比其他字還小吧。因為「の」不僅是平假名,還只是個助詞,因此在作成商標時通常被當成配角處理,不只是比漢字要小,甚至比其他平假名小也一點都不奇怪。
可是在台灣,「の」卻能有這樣的醒目度,而且還是所有字裡最大的一個。這讓「の」簡直就變成主角了。總覺得,看起來就好像某個已經過氣的日本偶像到國外發展,卻意外大紅起來的情況。有種太不可思議而忍不住想笑的感覺。
不過,回頭去看的話,其實日文中的「の」原本就是從漢字中的「乃」字衍生而來的。所以實際上,這應該是日本培育的「乃」的子孫回到自己的根源文化圈,然後在這裡找到新的活躍場所吧!
「の」,希望你之後要繼續加油。如果可以的話,希望「な」和「と」這兩個朋友也能和你一起流行起來。這樣的話一定會更有趣吧?我忍不住這麼想。
●日星鑄字行的鉛字
我和日星鑄字行的張介冠先生已有八年的交情了。那是在某一天,當我閒來無事上網瀏覽的時候,一則很有意思的報導吸引了我的目光。報導的內容是,目前台北市內僅剩下一間活字鑄造廠。這間鑄造廠為了復刻活字,正在招募義工。當時我看到說明會的日期正是下一週,於是就趕忙慌張地報名了。這件事對我的人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轉機。因為持續遇到字體相關的人事物,不知不覺中,我已完全進入字體的世界。例如像是這次能幫這本書寫稿的機會,這一切,都是從我遇到日星鑄字行的那一天開始的。
以台灣的印刷歷史來看,開設於1969年的日星鑄字行並不算是非常古老的鑄字廠。在日星開幕當年,包含著名大廠「中南鑄字行」在內的許多活字鑄造廠早已經營多時。不過,隨著時光流逝,這些同行業者相繼結束營業。不知不覺中,日星已經成為碩果僅存的最後一間鑄造廠了。
「我父親本來是想開印刷廠的。」日星的張老闆這麼說。「可是,我們訂購的印刷機遲遲沒有送來,送來的只有活字的鑄造機。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好先做鑄造方面的生意。沒想到一開業就忙到完全無法抽身,於是就直接變成鑄字行,一直經營下去了。」
對於常用漢字比日本多的台灣來說,光是新聞或小說常用到的漢字,粗估就需要一萬字左右。由於沒有假名拼音的關係,不管遇到多稀有少見的漢字,也必須使用漢字來印刷才行。因此,活版印刷事業在經營上,不管設備也好,空間也好,都需要相當高的投資。因為這個緣故,在80年代出現電腦排版之後,印刷產業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電子化急遽發展中,活字鑄造業者和小賣店也頓時消失無蹤。
「日星原本也考慮結束營業,卻忽然發現自己已經變成僅存的一間鑄字行。於是反而出現想把活版文化留給後世的想法。」張老闆這麼說。
可是,由於長年使用的活字銅模已經開始破損,必須先進行修復。因此,2009年在版畫家楊忠銘和設計師張嘉行的支持下,開始進行日星活字復刻計畫。當初的目標只是想把鉛字修復,以及重製銅模。
不過,由於許多義工和設計師相繼加入這個計畫的關係,因此也陸續開發出一些活版印刷相關的周邊商品。不知不覺中,日星已經成為一種「內行人私房景點」般觀光景點了。店內的動線也經過重新調整,並且定期舉辦以一般人或孩童為對象的導覽活動。
雖然使用鑄字機的機會變多了,但許多活字銅模都已嚴重破損,而台灣目前已經沒有業者能夠以Benton(本頓)式銅模雕刻機來重新生產銅模了。另外像是日星所使用的年代久遠的鑄字機,也是由日本的「八光活字鑄造機製作所」所生產的。但由於這間公司已經歇業,所以,如果鑄字機發生故障的話,也找不到地方修理。在這種情況下,張老闆憑著自己在機械及車床作業領域的專業,還必須運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來解決這些問題。他嘗試實驗使用CNC電腦雕刻機去雕刻銅模,並完美的挑戰成功。鑄字機發生問題時也親自修理,繼續不斷地鑄造著鉛字。
(文・柯志杰)
●圖案文字與字形感覺
日本的招牌字當中,到底哪個字體是最常被使用的呢?以公家機關、學校、銀行、車站等公共場所來說,感覺上「黑體」的存在感特別強烈。另外,在台灣方面,則到處都是書法系的文字或楷書體(或是行書體)。
至於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認為是因為台灣從國小就開始重視書法教育,培育一般民眾對於書法的審美觀。因此,對於設計性字體方面的審美觀就相對比較薄弱。像是連政黨標誌等標準字,也幾乎都是書法系的文字。甚至連公文也都是用楷書字體編印的。
中華文化自古以來多是以書法、抒情的觀點來看待漢字的;日本則相對較以圖案的角度看待漢字。於是在實際的字體設計上,日本的漢字設計較追求組合後的易讀性,灰度、空間的均一性;而相對地,台灣與香港的漢字設計,則比較重視每個漢字的個性,以及筆劃造形的氣勢。或許可以說,日本的漢字設計比較理性,而台灣的漢字設計較為感性。像是日本的常用漢字表把關注焦點放在印刷上,將字樣以明體呈現;而台灣的標準字體則由手寫出發,以楷書來呈現。是否這也間接印證了看待漢字的角度差異呢?
只要到夜市走一遭,就可以看到楷書體招牌宛如遊行隊伍般迎面而來。不過,以前這些招牌文字大多是由擅長書寫的師傅手寫而成,現在則幾乎都是使用書法楷書字型。若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連隨處可見的噴漆字也幾乎都是楷書!即使在搭乘捷運的時候,車站的走馬燈也是顯示著楷書的訊息(說實話這易讀性不太好……)。
兵荒馬亂的二十世紀初葉,歐美、日本的文化傳入中國。在上海等都市出現了表現大膽、充滿個性的文字設計,更迎來商業文字設計的全盛期。當年,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也同時受到中國、日本雙方面的影響。最明顯的,例如當年的報紙廣告,經常能看到與日本本土相近的設計風格。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轉移到台灣,中國本土則另外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岸之間的對立狀態就這樣持續了數十年。在最初的數十年是完全禁止與中國交流的,做出類似共產黨文宣風格的文字設計,也有可能被舉報是匪諜的風險。在這個中國影響相當薄弱的時期,台灣市面上所流通的文字設計參考書,幾乎都是抄自日本的書籍。另外由於照相排版機也是從日本進口的,因此印刷品的文字與設計等都受到日本非常大的影響。
1980年代,日本的手繪POP字和「丸文字(在女高中生間流行的手寫可愛字跡)」風潮傳到台灣,街頭巷尾一口氣大量出現手繪的POP風格海報,學生們也一窩瘋地練習如何寫POP文字。此外,在這個時期,歐美的品牌也相繼進入台灣市場。當時社會還相對保守的台灣,市場比較抗拒英文品牌名稱,因此品牌名稱幾乎都會被翻譯成漢字。例如「可口可樂(Coca-Cola)」、「迪士尼(Disney)」等等,不勝枚舉。這些品牌商標都融入原始的氣氛,並自由自在地設計漢字設計的造形,相當有趣。
台灣人似乎有較喜歡華麗設計的傾向。例如在CD封面,經常能夠看到文字筆劃被拆解到肢零破碎的設計。客戶也會要求「一看就知道『有設計過』的設計」。對於一般大眾來說,這種有點難看懂的東西感覺比較酷,比較有「設計感」。
本書作者藤本先生在書裡多次提到,台灣的圖案文字比起日本來說,似乎有字形設計大膽、勇敢省略筆畫的傾向,並再三感嘆台灣民眾對文字造形的包容力。但我覺得其實日本戰前的設計字體也有同樣的傾向。或許是因為台灣在字形寫法這方面一直沒有嚴格規範的關係吧!二戰後,日本政府馬上就頒佈了當用漢字字形表。從此之後,日本的國小教育就忽然對於漢字的「鉤不鉤」、「是否出頭」等細節囉唆了起來。我想就是因為這樣,日本人對於漢字的自由感就一點一滴的流失了。
另一方面,直到1980年為止,台灣一直都沒有制訂官方的字形寫法標準。各式各樣的異體字一直都充斥在生活週遭,閱讀者對於文字的字形也保持很大的接受度。事實上,標準字體至今實施30多年,尤其是近年電腦字型相當普及後,生活中的異體字已經有逐漸大量減少的傾向。曾經大量充斥於街頭巷弄中的異體字,如今愈來愈多的年輕學生不認識這些字,或以為是錯字了。
電腦普及的結果,值得玩味的字體設計招牌大量減少。畢竟電腦割字的價格便宜,速度又快。尤其台北周邊當家的更迭速度很快,因此有一定歷史的招牌正急遽消失中。如果想來一場欣賞充滿個性老招牌的字體散步,快趁現在到中南部旅行一趟吧。
(文・柯志杰)
●出現在街角的澡堂壁畫
說起來,台灣街上的電線桿真的很少。和電線桿及電線的大國日本相比,上方的視野看起來的確清爽許多。當然相對地,一般位於電線桿上的變壓器,就被改放到位於路肩或步道上,看起來像是巨大冰箱的設備中。
這種設備的數量實在很多。因為實在太多了,不知電力公司是否因為對市民感到抱歉,所以使用宛如日本公共澡堂裡的油漆畫般的筆觸,將整個箱子用充滿良心的山水畫裝飾起來。這跟日本國內有時會看到那種灰色或焦褐色,上面有一粒粒突起物,看起來冷靜沈默的路上變電箱比較起來,外觀上有很大的不同。
這類變電箱...
目錄
000 前言
001 抵達後的第一個發現
002 「排」是個好吃的字
003 似乎可以融入其中的平行世界
004 以外來角度來看的異國情感
005 分不出珈琲和咖啡差異的男人
006 高明的近音字商標翻譯
007 日台清潔劑的浪漫
008 圓黑體與賽博朋克
009 噴漆字型的聖地
010 台灣大廈的字型趨勢
011 深夜的時尚字體
012 手寫字和模型字雙管齊下
013 後門的瓦楞紙箱法則
014 北方浪漫的假設
015 為家人帶來快樂的福氣
016 龐克風的灰姑娘
017 靈活自由的閃亮歌劇團
018 幻想與傳統
019 突然出現的南無阿彌陀佛
020 輕快的肉乾
021 充滿女人味的毛
022 雞的再進化
023 溫柔的手工作法
024 大量的金錢氣息
025 靈幻家族
026 出乎意料的法國時裝
027 出現在街角的澡堂壁畫
028 鐵板王華麗的揮動鍋鏟
029 深厚難解的神秘文字
030 映襯著藍天的反向噴漆字
031 在地速食的魅力
032 街上滿是包容力謎題
033 具有創造性的漢字千層派
034 哥德式的死亡感
035 無論看幾次都會著迷的紅色魅力
036 楷書油漆字的真相
037 使用正確的POP體
038 創意設計的據點
039 與姊妹商標的相遇
040 仔細計算過的自由
041 台灣篇~未解決物件紀錄
042 表現出美味的髭文字
043 老街區的長老級壁面招牌
044 九份的皮藝文字
045 唔喔!!好個壞男人!!
046 原本沒有這樣的打算
047 灼熱的麻辣味霓虹燈
048 正統製作的符咒
049 西寧南路的壓克力街
050 航向美麗海洋的壓克力船
051 超越人類智慧的神之設計
052 姓氏中比較難寫的渡邉
053 閃亮系的漫畫符號字
054 球面陶片的楷書
055 神秘藏在細部
056 身材細瘦結實的Alice
057 書寫不一致,如墮五里霧中
058 冬粉戰爭的火藥味……?
059 台灣的「の」
060 字型散步,前往台南
061 快樂的黑魔術
062 追尋招牌的三千里路
063 專治故障的幕之內便當
064 毛皮外套在哪裡……?
065 路段的霸主
066 台灣版的「鹽」招牌
067 台灣珍奇唱片包裝的金礦
068 讓人目瞪口呆的字型散步之路
069 商標翻譯的模範
070 初次見到的漸層式結痂字型
071 三皇五帝也在看
072 以商標來決定住處的覺悟
073 巨人的自尊
074 花俏但眼睛沒在笑
075 不管怎麼看都笑得太過頭了吧?
076 心情變換的化石
077 大太陽底下的剖析
078 斜線的魔力
079 超越時空的圓盤
080 泛黃的巷弄
081 超量的水份表現方式
082 無須說明的大爆發
083 充滿個性的秘密社團風
084 神明的燈籠字世界
●柯志杰專欄
台灣文字的狀況
01繁體字與發音符號
02活字的歷史與現在
03語言的多樣性
04圖案文字與字形感覺
台灣文字觀光
01王水河的設計字體
02日星鑄字行的活字
03柏祥號的噴漆文字
04寺廟的文字燈籠
000 前言
001 抵達後的第一個發現
002 「排」是個好吃的字
003 似乎可以融入其中的平行世界
004 以外來角度來看的異國情感
005 分不出珈琲和咖啡差異的男人
006 高明的近音字商標翻譯
007 日台清潔劑的浪漫
008 圓黑體與賽博朋克
009 噴漆字型的聖地
010 台灣大廈的字型趨勢
011 深夜的時尚字體
012 手寫字和模型字雙管齊下
013 後門的瓦楞紙箱法則
014 北方浪漫的假設
015 為家人帶來快樂的福氣
016 龐克風的灰姑娘
017 靈活自由的閃亮歌劇團
018 幻想與傳統
019 突然出現的南...
商品資料
出版社:臉譜出版日期:2019-04-03ISBN/ISSN:9789862357354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6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