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人而寫時人之事」,所寫的人與事,皆為作者親見親聞。
★以生動文筆,記錄其所見所聞,揭露不為人知的「獨家內幕」。
★珍貴史料精彩重現,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
《新語林》內容皆為清末民初的政界及社會名流的人物軼事,以「時人而寫時人之事」,所寫的人與事,都是作者親見親聞的,而「所作多獨得之秘」,從「未經人道破者」頗多。
仿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之體例,全書分為八卷,一為德行,二為言語、政事,三為文學、方正、雅量,四為識鑒、賞譽、陽藻、規箴,五為捷悟、夙慧、豪爽、容止、自新,六為企羨、傷逝、棲逸、賢嬡、術解,七為巧藝、寵禮、任誕、簡傲、悱調、輕詆,八為假譎,黜免、儉嗇、汰侈,忿猖、讒險、寵悔、紕陋、惑溺、仇隙。且於每則故事之下,附有所記人物之小傳。
敘事生動,當時情境宛若浮現眼前。
「凡所述固以不掩其真為主,而行文尚多不欲盡吐之言,
非以恩怨為褒貶,非以好惡定是非。」
── 陳灨一
作者簡介:
原著/陳灨一(1892-1953)
又作甘簃,字藻青,號穎川生,別號睇向齋主人。出身科舉世家,其祖上有一門七進士的顯耀背景,受家庭環境薰陶,少承舊學,喜好古文。與民初中樞顯宦楊士琦(杏城)有表親之誼,後為其引薦入袁世凱幕中從事文案工作。青年時在天津為各大報紙撰寫政論文章,受到張學良的賞識,1925年被張學良羅致入少帥幕府,擔任機要秘書。1932年赴上海創辦了《青鶴》雜誌,直到全面抗戰爆發。1937年後隱居北平。1948年舉家遷至臺灣。晚年境遇淒慘,以算命賣字為生,1953年去世。
其主要著作有《睇向齋秘錄》、《睇向齋逞臆談》、《睇向齋談往》、《睇向齋隨筆》、《睇向齋聞見錄》、《新語林》、《懷遠錄》、《歷史人物觀》、《甘簃詩文集》、《辛亥和議之秘史》等
主編/蔡登山
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
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叛國者與「親日」文人》、《楊翠喜‧聲色晚清》、《多少樓臺煙雨中:近代史料拾遺》、《多少往事堪重數:百年歷史餘溫(1890-1990)》等十數本著作。
章節試閱
【卷一 德行】
陳麓賓、高子益同官京曹,並有令德。傅夢巖曰:「麓賓一介不取,子益一塵不染,清亮純潔,可師可法。」
〔陳名宗媯,山東東阿人,庚辰進士。授戶部主事,擢郎中,改度支部,授右參議,三遷至左丞。高名而謙,福建長樂人。由舉人留學法國,佐岑西林幕,累保道員,授雲南臨安開廣道,擢雲南交涉使,內調外務部左丞,復外簡雲南布政使。入民國,充駐比國公使,任滿歸國,補外交次長。傅名蘭泰,蒙古人,乙未進士。由戶部主事歷官至度支部右丞。]
沈子培在官清介,為安徽布政使時,被服蕭然如諸生。有以苞苴謁者,沈嚴拒之,曰:「吾一日在任,爾輩無望茲事之行也。」眾皆動色,縮手相戒,不可以嘗試,一時歌誦滿皖山。
[沈名曾植,浙江嘉興人,庚辰進士。授刑部主事,擢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外簡江西遺缺知府,調南昌首府,擢鹽法道,再擢安徽提學使,晉布政使,護理巡撫,乞病歸。沈博極群書,熟遼金元史學、輿地,餘詳見「文學」門。]
【卷二 言語】
周玉山曰:「資用不節,終必受困,臨事惜財,亦能誤事。」其子學熙嘗書諸座右,肅然曰:「此阿父名言也。」
[周名馥,安徽秋浦人。由牧令歷階至津海關道,擢直隸按察使,晉四川布政使,移直隸,升授山東巡撫,署兩江總督,調補兩廣。入民國,袁項城遣使強之出仕,馥笑對使者曰:「余年已耄耋,不解共和政治,何能作官?」卒不出。學熙字緝之,初為浙江候補知府,繼以道員指省直隸,歷充要差,以勞積保授四品京堂,授長蘆鹽運使,權直隸按察使。入民國,兩度為財政總長。]
范成齋授平谷令,平谷地瘠民貧,咸視為畏途,同人為之憂,成齋笑曰:「平谷居盤山之麓,饒山水之勝,昔陳六舟願以京兆尹易平谷令,余何人,敢薄而不為哉?」
[范名中倍,山西祁縣人,癸巳舉人。歷官京兆、香河、武清、三河、平谷縣知縣。國變後從事教育,積勞而卒。]
【卷二 政事】
趙勁修為蓬州牧,事必躬親,案無留牘,客顧之曰:「吾見牧令多矣,未見如君之勤政愛民者。」勁修微笑曰:「今之一行作吏,百里專城,兀然高踞民上,其精神多役於酬酢,以為陟階之捷徑,故大都吏治廢弛,民生憔悴。予亦人民,民心即我心,民事如己事,作官何止十年,但知謹守三字曰清、慎、勤。」
[趙名金鑒,江西宜春人。丁酉拔貢,朝考列一等,以知縣指分四川,歷任蓬州、大邑、灌縣,以平匪功擢道員,授雲南騰越鎮總兵。入民國,隱居深山,項城屢徵之不起也。工詩,字亦勁秀。]
樊樊山歷官陜西宜川、渭南諸大邑,嫉惡如仇,聽訟明決,有仲由折獄之長,雜曼倩詼諧之筆,良善有所勸而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凡對薄公庭莫不相悅以解,世比之海剛峰、陸稼書。
[樊見前。]
【卷一 德行】
陳麓賓、高子益同官京曹,並有令德。傅夢巖曰:「麓賓一介不取,子益一塵不染,清亮純潔,可師可法。」
〔陳名宗媯,山東東阿人,庚辰進士。授戶部主事,擢郎中,改度支部,授右參議,三遷至左丞。高名而謙,福建長樂人。由舉人留學法國,佐岑西林幕,累保道員,授雲南臨安開廣道,擢雲南交涉使,內調外務部左丞,復外簡雲南布政使。入民國,充駐比國公使,任滿歸國,補外交次長。傅名蘭泰,蒙古人,乙未進士。由戶部主事歷官至度支部右丞。]
沈子培在官清介,為安徽布政使時,被服蕭然如諸生。有以苞苴謁者,沈嚴拒之,...
推薦序
【導讀】陳灨一的《新語林》及《晚清民國聞見錄》/蔡登山
陳灨一(一八九二-一九五三),又作甘簃,字藻青,號穎川生,別號睇向齋主人(「睇向齋」,原是陳灨一父親陳叔彞的書齋名,時逢戰亂,陳宅毀於一旦。陳灨一獲悉,「幾不知涕泗之何從」。),江西新城(今黎川)人。出身科舉世家,其祖上有一門七進士的顯耀背景,受家庭環境薰陶,少承舊學,喜好古文,「灨一甫五歲受四子書,十四歲畢十三經,雖奧賾未喻而劬勞可念也」。十四歲應縣試,居第一。與民初中樞顯宦楊士琦(杏城)有表親之誼,後為其引薦入袁世凱幕中從事文案工作。青年時在天津為各大報紙撰寫政論文章,受到張學良的賞識,一九二五年被張學良羅致入少帥幕府,擔任機要祕書。一九二七年進入京師禮制館。一九二八年在北平、天津學校教書。一九三二年赴上海創辦了《青鶴》雜誌,直到全面抗戰爆發。一九三七年後隱居北平。陳灨一交遊甚廣,與近世名家章太炎、夏敬觀、楊雲史、葉恭綽、陳三立、袁克文、吳湖帆、錢基博、章士釗、于右任、溥心畬等皆有往來。一九四八年舉家遷至臺灣。晚年境遇淒慘,以算命賣字為生,一九五三年去世。其主要著作有《睇向齋秘錄》、《睇向齋逞臆談》、《睇向齋談往》、《睇向齋隨筆》、《睇向齋聞見錄》、《新語林》、《懷遠錄》、《歷史人物觀》、《甘簃詩文集》、《辛亥和議之秘史》等,一九九八年大陸收集整理出版了其生前的文章集,名為《甘簃隨筆》。
《青鶴》雜誌是由陳灨一獨立出資創辦並擔任總編纂,於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在上海出版發行的半月刊,年出一卷二十四期,歷時近五年,一九三七年七月三十日,第五卷十八期出版,在第十九期即將付印之際,上海發生「八一三事變」,刊物毀於炮火,無奈之下只得停刊,共發行了一百一十四期。根據陳灨一的〈青鶴之命名〉一文知道:《青鶴》之名,出於《拾遺記》的記述:「幽州之墟,羽山之北,有善鳴之禽名青鶴。世語曰:青鶴鳴,時太平。」刊物取名《青鶴》,即寓意吉祥之禽鳥能「喚醒並世士大夫之迷夢」,亦期望人人皆有「太平之心」。陳灨一力主延續傳統、發揚國故,宣稱「本志之作,新舊相參,頗思於吾國固有之聲名文物,稍稍發揮,而於世界思想潮流,亦復融會貫通,勤求理論,不植黨援,不畫畛域,不納貨利,不阿時好」。(陳灨一〈本志出世之微旨〉)雜誌分論評、專載、名著、叢錄、文薈、詞林、考據、雜纂、小說(劇本)等欄目,為研究晚清近代的政事、經濟、思想、文學、學術等提供了翔實的材料。
陳灨一的《新語林》可說是民國的《世說新語》。他是模仿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之體例,全書分為八卷,一為德行,二為言語、政事,三為文學、方正、雅量,四為識鑒、賞譽、陽藻、規箴,五為捷悟、夙慧、豪爽、容止、自新,六為企羨、傷逝、棲逸、賢嬡、術解,七為巧藝、寵禮、任誕、簡傲、悱調、輕詆,八為假譎,黜免、儉嗇、汰侈,忿猖、讒險、寵悔、紕陋、惑溺、仇隙。且於每則故事之下,附有所記人物之小傳。
陳灨一的自序說:「凡所述,以不掩其真為主,非以恩怨為褒貶.非以好惡定是非,閱時三十有八月。其聞人事牽掛,濡滯幾兩越寒暑,復攖病擱置久之。顧不佞才疏膽弱,未敢求速,稿凡數易,僅成茲篇,事取其高潔,義取其公正,言取其雋永。」袁思亮稱其文謂:「其所紀述,盡當世人,言行美惡,務存其真。又其辭淵雅雋永,能使人消釋鄙吝,曠然有絕塵出世之思,與記瑣閒談神怪者異矣。」
《新語林》全書內容,大都是清末民初的政界及社會名流的人物軼事。但它與前人所寫的「語林」體的書籍,有個最大的不同之處,是陳灨一在自序所說的以「時人而寫時人之事」,也就是他所寫的人與事,都是他親見親聞的,這與其他人靠文獻或傳聞以「今人而寫前人之事」者,可說是大異其趣,這也是其他同類作品所難以企及之處。陳灨一因出身世宦之家,又長期隨侍於清末民初權力中心的中樞人物如楊士琦幕中,因此所述之人與事「幾無一字無來歷」。而「所作多獨得之祕」,從「未經人道破者」頗多,也就是「獨家內幕」相當多,這也是本書精華之所在,也是治史者不可多得的材料也。
《晚清民國聞見錄》包含有《睇向齋秘錄》、《睇向齋逞臆談》及《睇向齋談往》三本小書,《睇向齋秘錄》是發表在包天笑所主編的《小說大觀》,後來在一九二二年秋由上海文明書局出版。所談都是清末民初的人物掌故,確是聞所未聞的實情實事,共計一百一十三則,每則文字不多,或記一事,或記數事,具體而微,生動有趣,可作為清末官場外史來讀。其中亦有不少可資治史者採擷之史料。《睇向齋逞臆談》刊於《青鶴》半月刊,有二十六則,主要記民國初年政界要人,如岑春煊、饒漢祥、楊度、熊希齡、康有為、梁啟超、錢能訓、程德全、周學熙、張一麐、趙秉鈞等人軼事及政治活動,間或涉及政壇內幕。《睇向齋談往》刊於《青鶴》半月刊,共計六十二則,專記作者在張學良幕中之見聞。對張氏父子及奉系中諸要人名士之軼事,內部派系間之關係,郭松齡反奉事件等均有論及,史料價值極高,作者又長於文筆,因此所述之軼事頗具可讀性。
【導讀】陳灨一的《新語林》及《晚清民國聞見錄》/蔡登山
陳灨一(一八九二-一九五三),又作甘簃,字藻青,號穎川生,別號睇向齋主人(「睇向齋」,原是陳灨一父親陳叔彞的書齋名,時逢戰亂,陳宅毀於一旦。陳灨一獲悉,「幾不知涕泗之何從」。),江西新城(今黎川)人。出身科舉世家,其祖上有一門七進士的顯耀背景,受家庭環境薰陶,少承舊學,喜好古文,「灨一甫五歲受四子書,十四歲畢十三經,雖奧賾未喻而劬勞可念也」。十四歲應縣試,居第一。與民初中樞顯宦楊士琦(杏城)有表親之誼,後為其引薦入袁世凱幕中從事文案工作。青年...
目錄
【導讀】 陳灨一的《新語林》及《晚清民國聞見錄》/蔡登山
楊序/楊士琦
楊序/楊士晟
自序
例言
│卷一│
德行
│卷二│
言語
政事
│卷三│
文學
方正
雅量
│卷四│
識鑒
賞譽
品藻
規箴
│卷五│
捷悟
夙慧
豪爽
容止
自新
│卷六│
企羨
傷逝
棲逸
賢媛
術解
│卷七│
巧藝
寵禮
任誕
簡傲
排調
輕詆
│卷八│
假譎
黜免
儉嗇
汰侈
忿狷
讒險
尤悔
紕陋
惑溺
仇隙
【導讀】 陳灨一的《新語林》及《晚清民國聞見錄》/蔡登山
楊序/楊士琦
楊序/楊士晟
自序
例言
│卷一│
德行
│卷二│
言語
政事
│卷三│
文學
方正
雅量
│卷四│
識鑒
賞譽
品藻
規箴
│卷五│
捷悟
夙慧
豪爽
容止
自新
│卷六│
企羨
傷逝
棲逸
賢媛
術解
│卷七│
巧藝
寵禮
任誕
簡傲
排調
輕詆
│卷八│
假譎
黜免
儉嗇
汰侈
忿狷
讒險
尤悔
紕陋
惑溺
仇隙
商品資料
出版社:新銳文創出版日期:2019-06-12ISBN/ISSN:978957892453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44頁開數:14.8*21 公分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