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混亂、慧黠、世故、尖刻、優雅……
世人對於法國的所有刻板印象,在此盡數化為靈動、詼諧,
而且充滿文化底蘊與歷史深度的透徹洞見!
I.《法式誘惑——賞—法國人如何玩味人生;探—法國文化的幽微精髓》
法國文化與生活中的深層奧秘,一切都與「誘惑」有關。
法國是一個講究誘惑的國家,她的優雅,她的美麗,她的感官之情、生活之樂,無不浸透著誘惑的因子。但誘惑對法國人而言絕非只是逢場作戲,它根本就是理解何謂法國的關鍵所在。雖然性愛的追逐與征服向來是誘惑力施展的核心領域,但對法國人而言,誘惑早已進一步成為民族生活哲學,甚至是一種意識形態。
誘惑是法國文化與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底蘊,涉及的不只是浪漫的情愛關係,法國人無論在職場應對、生意往來、享受美饌醇酒、定義風尚、進行學術辯論、選舉民意代表,甚至在全球權力角逐場中,時時刻刻無不努力上演誘惑的遊戲。法國人在日常生活中譜寫誘惑的魔力,形式變化萬千。唯有掌握「誘惑」這個幽微精髓,才能了解法國文化真正的核心底蘊。
紐約時報資深駐法記者秀黎諾從內部觀察者的角度,細膩詳盡地解密法式誘惑的運作方式,分析這個國家的權力意涵與侷限所在。她以幽默風趣、充滿個人風格的筆法檢視法式文化及生活,出神入化地引領我們從巴黎街巷的庶民小店遊走到國家機器的華麗殿堂,復而從既宏偉秀麗的凡爾賽皇家花園,忽又置身農產富饒、鬱鬱蔥蔥的法蘭西鄉間,跨度含括政治、美饌、歷史、情慾,行文幽默機智,趣味與知識兼具。值得所有享樂主義者細細品味的好書,理解當代法國文化與生活的必讀指南。
II.《偏見法國——正解還是誤解? 關於法國的41個迷思、綺想與真相》
在想像和偏見背後,法國,她究竟是什麼真實模樣?
法國女人無比時尚,而且不會胖,每個男人都有情婦,風流倜儻;法國人不愛洗澡、頭上總頂著貝雷帽;他們餐餐蝸牛鵝肝,無酒不歡;法國人工作懶散,而且罷工是絕對必然……世人對法國的印象往往建立在一連串的偏見和迷思上。這些謬解的矛盾讓法國人在外人心中總顯得神祕莫測,擁有世人無法理解的不可思議特質。不過,當扭曲成刻板印象的迷思變成一個國家的形象,那可就值得好好檢視了。
《偏見法國》從法國的飲食、性愛、禮儀、政治、歷史、生活態度,以及法、英這兩個「最親密的敵人」的糾葛情仇觀點,破解世人無不熟悉的四十一個「偏見」,細膩呈現一個讓全世界愛恨交織的文化的真實面貌。伊特薇筆下的觀察結合了淵博史實、大眾文化、精妙語言和個人第一手記錄,從幽默趣味和廣博知識切入,不見浮濫淺薄的老梗觀點,而有英式幽默特有的棉裡藏針口吻,深入剖析世人對於法國的各樣偏見和幻想的對與錯,內容敘述辛辣,妙趣橫生,而且解析細膩獨到,讓讀者能以各種「偏見」,去理解這個總教人又愛又憎的高盧文化!
作者簡介:
依蓮.秀黎諾 Elaine Sciolino
曾陸續擔任《紐約時報》外交事務首席特派記者、駐聯合國辦公室主任、駐巴黎辦事處主任,現為該報駐巴黎通訊記者。曾以《波斯迷鏡:今日伊朗撲朔迷離的面貌》(Persian Mirrors: The Elusive Face of Iran)一書獲得多項出版獎殊榮,二○一○年又獲法國政府頒發榮譽軍團勳章。過去亦曾擔任《新聞週刊》海外特派員,先後於巴黎及羅馬服務。現與夫婿居住於巴黎。
琵鄔.瑪麗.伊特薇 Piu Marie Eatwell
琵鄔.瑪麗.伊特薇以一等成績自牛津大學英國語言及文學系畢業後,曾先後擔任英國國家廣播公司電視節目製作人及律師。同時,身為人母的她也曾擔任紀錄片製片、法庭辯護律師及教職,目前於倫敦、巴黎兩地專職寫作。
譯者簡介:
徐麗松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後旅居法國多年,分別於巴黎七大、里昂二大及高等社會科學院攻讀語言學及跨文化研究,目前於台灣及法國從事英法文翻譯及商務工作。
謝孟璇
高雄長大,台北成熟,畢業於政大教育系、師大英語所。曾任教育業,受文字召喚而投身筆譯與撰稿工作。
章節試閱
《法式誘惑》
我第一次接受法國式吻手禮是在法國總統府——艾麗榭宮的拿破崙三世廳,行吻手禮的人則是法國總統本人。
那是在二○○二年秋天,是賈克.席哈克(Jacques Chirac)擔任法國總統前後一共十二年任期間的第七年。當時小布希(George W. Bush)總統正著手策畫對伊拉克發動戰爭,法國與美國的關係跌到數十年來的最低點。我剛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調任為駐巴黎辦事處主任,席哈克接見我以及《紐約時報》國際新聞部的編輯羅傑‧柯恩(Roger Cohen),目的是宣布由法國主導的戰爭迴避策略,並使其成為頭條新聞。那個星期天上午,我們抵達艾麗榭宮時,席哈克跟羅傑握了手,接著以吻手禮(baisemain)歡迎我。
吻手禮這種禮儀在今天被幾乎所有六十歲以下的人視為過時,但在傳統中卻是一個神聖而隆重的動作,歷史可追溯到古希臘羅馬時代。中世紀時,地方諸侯向領主行吻手禮以表敬意。到了十九世紀,吻手禮的意義有了新的詮釋,成為男子向女性傳達紳士風範及禮儀的方式。今天依然實行吻手禮的男性應該都懂得並且遵守這項禮節的規則:不可以吻戴了手套的手,或是年輕女孩的手;只能吻已婚婦女的手,而且只能在室內進行。
席哈克握住我的右手,溫柔地捧著,宛若那是他私人藝術收藏中的一件珍貴瓷器。他將我的手提到他胸前的高度,彎身趨近,然後吸了一口氣,彷彿在品味它的芬芳。緊接著,他的雙唇印上我的肌膚。
這個吻不是一種熱情的表現。它完全不像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在其長篇鉅作《追憶似水年華》(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第一部《斯萬家那邊》(Du côté de chez Swann)中所描述的那種激情澎湃的情景——敘事者「盲目地、熱烈地、瘋狂地」抓住並親吻一名身穿粉紅衣裝的女子伸向他的手。然而席哈克的吻依然讓我感到些許不安。某部分的我覺得它非常迷人,非常風光。但在這個女性為了讓人認真看待,必須加倍努力的時代,席哈克在一個專業性的交流場合這麼直接地讓個人印記流瀉而出,並且假定我會感到歡喜,還是讓我內心隱約產生某種不自在。這件事在美國是不可能發生的。如同在法國其他種種情況,那個吻手禮其實是在幽微而又明確地釋放「誘惑」。
身為政治家,席哈克自然早已將一整套的誘惑技巧、包括他行之有年的吻手禮,納入他的外交風格中。當蘿拉.布希(Laura Bush)到巴黎參加美國重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儀式時,席哈克對她行了吻手禮;她將臉略為別開,彷彿要避免讓自己的微笑直接滿足了席哈克。席哈克也曾吻過美國國務卿萊斯(Condoleezza Rice)的手,而且在同一次訪問期間就吻了兩次。梅克爾(Angela Merkel)當上德國總理隔天,他也以雙手捧住梅克爾的手,向她行吻手禮;梅克爾沒有吝於回報這份儀節,隨後就宣布德國與法國保持「友善且密切」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後來我發現席哈克對行吻手禮過於熱切。當時擔任席哈克發言人的卡特琳‧科羅納(Catherine Colonna)告訴我,席哈克沒有遵循適當的形式。「他吻得非常好,但我不滿意他拘泥於傳統法式禮儀實行吻手禮的方式,」她說。「這種吻其實應該飄浮在空中,絕不可以接觸到肌膚。」就算席哈克知道這一點,他也不會因此改變作風,因為他的吻手之道顯然所向披靡。
我慢慢瞭解「誘惑」在法國的重要性,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那次的總統權力之吻不過是我最初的功課之一。隨著時間過去,我意識到誘惑在法國的力道和無所不在的程度。在外交官談論縝密的政策提案場合,四目交接時眼神中蕩漾著令人悸動的親密感,那是誘惑;與年長鄰居在早晨偶然相遇時,他展現出風度翩翩的禮貌,那是誘惑;女性友人參加晚宴時如花蝴蝶般渾身散發蜜糖般的嬌嗔媚力,那是誘惑;記者同儕趣味橫生、似乎可永無止境地隨意漫談中,也滿載著誘惑。最後我學會期待它的出現,自己也不太知道為什麼。
「誘惑」一詞——名詞séduction,動詞séduire——是法文中使用得最為氾濫的字眼之一。英文中類似的seduce一字,具有負面的、毫無疑問的性暗示,接近「勾引」;它的語境在法文中卻遼闊得多。法國人使用「誘惑」一字的場合時,英美人士可能會用charm(迷住)、attract(吸引)、engage(引人投入)、entertain(使人愉悅)等詞彙。在法國,「誘惑」不一定包含肢體接觸。一位「一流誘惑家」(grand séducteur)不見得是個不斷勾引他人與其享受魚水之歡的好色之徒。某人如果被稱為「一流誘惑者」,可能是因為他總有辦法說服別人接受他的觀點。他之所以具有「誘惑天賦」,可能是因為他能溫柔細膩地把玩文字,能吸引別人走近端詳,能透過無懈可擊的邏輯推論合縱連橫。被誘惑的目標——無論男性或女性——對這個過程的體驗可能像是接受了一場魅力洗禮,或某種磁場拉力,甚或是一種曇花一現、隨著晚宴結束也戛然而止的取悅行動。在法國,「誘惑」涵蓋了萬花筒般的意象。唯一的恆定的是它的用意:誘惑是為了吸引、影響或說服,即使一切都只是為了好玩。
誘惑可能出現在任何時刻;可以是冰淇淋小販、救護車司機或薰衣草花農施展的伎倆。到法國旅遊參訪的外國人士可能在不知不覺當中,就被法國人的「誘惑力」迷得暈頭轉向。法國人則不會如此;對他們而言,說服、贏取他人是個日常運動,是本能上就能理解且上手的例行遊戲。誘惑者和被誘惑者可能覺得這個過程非常愉快,但也可能對它不甚滿意。誘惑遊戲可能只是浪費時間,沒有達到所欲所求的結果。但當這個遊戲玩得巧的時候,能讓人身心亢奮,靈感宛如泉湧;而當勝利的一刻到來,喜悅的果實將更加甜美多汁。
這是因為法式誘惑與法國人所謂的「情趣」(plaisir)有著緊密的關係。Plaisir是一種藝術,是要巧心創造並盡情享受各式各樣的樂趣。法國人可以自豪自己是箇中高手,他們既透過它達到自我滿足,也將它作為一種誘惑他人的有效工具。法國人不但創造了充滿情趣的消磨時間方式,更將它帶到登峰造極的境界:誘人嗅聞的馥郁香氛,引人流連的浪漫花園,讓人愛不釋手的精巧物品,捨不得結束的美妙對話。他們允許自己滿足對樂趣和閒適的需求,而這些在美國極其資本主義、講究努力工作,甚至禁欲的文化中,經常是不被允許的。而在法國,人際關係的百寶箱底層總是擺放了性愛這玩意兒;它存在日常生活、商務交流,甚至政治活動中。對法國人而言,那是生活之所以充滿悸動的基本要素之一。
縱然法國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法國人數十年來一直在紀錄並悼念著自己的國家如何從一個曾經呼風喚雨的超級強權,逐漸喪失原有的崇高地位。法國的衰退趨勢在一九四○年德國入侵,而法國被迫投降時,儼然成了永遠的定局。從那一刻起,法國人時時刻刻都必須面對某種自卑情結,即便他們滿口昭示法國的偉大時亦然。「衰退論」無疑已經成為一項全民運動。
近年來,衰退感侵襲的範圍已經遠超過帝國權威或軍事力的領域。法國的生活方式本身也遭到質疑。全球化資本主義代表一切運轉都更加快速、更追求效率,不再那麼講究透徹性與個人特質。在當前的法國經濟地景中,家庭經營的美麗農場早已大幅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工業倉儲。曾經在小型製坊中以手工打造的設計師包款,現在是在中國大量製造。一度在南法格拉斯(Grasse)由香水師傅精心調配的香氛,現在是在紐約的實驗室中依據市場研究報告策定的規格特性進行科學化生產。從巴黎放射出來的條條公路邊,大型看板上是各種品牌的速食米飯廣告。一家知名連鎖超市販售的產品只有一種:冷凍食品。巴黎市中心的西堤島(Île de la Cité)上一家餐廳餐牌上寫的「傳統洋蔥湯」,其實是以冷凍乾燥包製成。以巧奪天工的詞藻及精雕細琢的形式為基礎建構出來、著重往返迂迴的法式風格外交藝術,早已遭受電子郵件、臉書、推特及全天候新聞播報的嚴重侵蝕。在法國人被無情捲入的世界中,他們的專精之處不受珍視,而他們完全不擅長的事物,卻受到讚頌。
法國有許多不太可愛的地方:它的教育制度中充滿僵化;對於承認並包容族群、宗教及人種的多元性,它的立場顯得無視與不情願;它強調程序與形式,更勝於實際完成;它的傑出政治人物有時會表現出不甚優雅、甚至唐突粗魯的行為。
然而,法國人依然把一種對感官愉悅、細膩性、神祕感與遊戲特質的深切喜愛,澆灌在他們的一切作為中。縱使他們對世界的傳統影響力大幅減縮,法國人依舊百折不撓。在每一個人生戰場上,他們誓言抵擋衰退和絕望的進犯。他們堅持追求樂趣,致力使自己顯得靈巧、精緻、慧黠而且充滿感官魅力,而這些都是歷史悠久的誘惑遊戲中不可或缺的技巧。但這一切又不只是一個遊戲;它是法國維持國家影響力的生存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偏見法國》
當我四處蒐羅而來的法式「迷思」終於躺在手術台上,接受無情檢視、解剖、有的保留、有的摒棄時,我不得不坐定深思。在這段法庭式的檢驗歷程中,我學到了什麼?在考究與高盧人有關的大量迷思、神話及故事之際,我確實從中獲得許多與法國及法國人有關的新認識。但我同時也更認識了自己,或者該說,更認識我們盎格魯薩克遜人。在我們英國人對法國抱持的絕多數迷思當中,其實潛伏著一股浪漫而不可名狀的渴求,一種交織了較勁、嫉妒、與慾望的感覺。我們好像無法坦然接受法國的種族與文化就是與英國不同,也無法像——好比說,能毫無障礙去分析日本人那樣——客觀地分析法國人。我們辦不到。舉凡扯到法國,我們一定忍不住將之浪漫化、理想化,爭相仿效、嫉妒異常,或在他們藐視我們的嘗試時予以責難撻伐。他們不是成為我們瘋狂而毫無意義的崇拜對象,就是受到我們無情苛刻的指責。某種程度上,我們似乎非得這麼做,好把自身夢想投射其上。但他們又無法周全我們的想像。
你或許會問,為何要用這種調查,破壞我們對法國的浪漫幻想呢?而且在一個寒冬午後,沉浸於一本書所召喚的夢想國度,又有何害?關於這問題的最佳回答可能是:真相與事實——無論它有多少難言之隱、有多驚天動地或難以咀嚼——終究要比虛構小說更教人滿足。何況,並非所有關於法國的迷思都是錯的。歷史本就充滿無稽之談與吹牛大話,故事的建構也本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反轉蘋果塔迷人的發明故事、法國廚師們的歷史傳奇、或是意外造就出的藍黴乳酪,都豐富了我們在法式食物上的文化經驗,也間接豐富了該文化本身。到頭來,誰會介意那可能不是真的?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一旦被扭曲成刻板印象的迷思變成一個國家的特質時,就值得更一步檢視了。我們應自問,那些唐突無禮或飽含貶意的迷思,例如法國人不洗澡這條,究竟孰是孰非。另外,也有一些較為細膩的刻板印象,諸如法國女人不會胖、法國小孩不丟食物、或法國鄉村是首田園詩等則相對無害得多,乍看之下甚至還頗像是對法國的無上禮讚。但是,如果它們因此遮蔽了法國正嚴重的肥胖問題,或是掩蓋鄉村地區正面臨的大規模毀滅,又該怎麼辦呢?或者,當我們抵達了夢幻質樸的鄉間民宿,映入眼簾的家樂福量販店,晚上入住的也不過是一間塞滿IKEA家具的尋常小屋,屆時心底又會產生多少失望?法國是個充滿美善與欣喜的國家,但同時,身為西歐工業強國之一,那些未受污染、美麗如畫的土地以及其所營造的神聖崇高之感,如今已越來越稀有、難尋;你非得心志篤定地訪查人跡罕至之境才能見著。有言在先的話,就能有備無患。最重要的,是別期待過高。
無論如何,或許我們都該自問:法國能否符合我們期待是一回事,但我們這些外人,是否又有權力把自己的期待強加於上。說到底,難道法國沒有權利與其他國家一樣,成為一個工業強權,但同時也成為移民、工業化、速食充斥、人口過剩及大眾文化入侵的戰場,因而烏煙瘴氣並滿目瘡痍?她為何得永遠死守著愛吃乳酪、嚼大蒜、四處是窈窕瘦女的夢幻島印象,以滿足英美人士的幻想?有趣的一點是,雖然撰述此書時有許多資料來自不同政府單位,但絕大多數的素材取自出版刊物,是真正生活在法國的人能隨手取得的資訊,也對法國語言及法國人的現代生活各層面有豐沛的領略與認識。我不需賄賂法國政府才能取得當今法國女性的肥胖數據,也不必祕訪學校裡某位不具名人士,才能證明法國小孩一樣亂丟食物。然而,那些「法式蛙學」的作者們,那些負責為英美國人傳遞訊息、並因此讓屏息以待的同胞期待滿懷的信差們,卻不書寫這些確鑿的事實,揭穿這些只要旅居法國一段時日、對法國文化有一定熟悉程度就能清晰可辨的事。相反地,他們堅持重蹈已踏穿、但不可否認地也銷路長紅的覆轍。好比那無數部以巴黎為主題的浪漫電影,包括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總在描繪光之城的同時,也徹底忽略所有造訪巴黎的人立即能見到的、位於拉德芳斯區(La Défense)裡具科比意風格的醜陋摩天大樓。我們觀看法國的方式,總是扭曲、歪斜,只撿擇我們想看的部分。
我們對法國的印象往往基於一連串的「矛盾」。例如,法國女人暢飲紅酒大啖鵝肝、卻不會變胖,法國工時比其他國家少,卻是生產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這些相互矛盾讓法國人在我們心目中變得神祕莫測,擁有世人無法理解的不可思議特質。但在現實中,所謂的矛盾一旦被除去包裝,便經常能找到解釋。事實上,它們的存在並未見證法國人有多少得天獨厚的特質,反倒顯示我們有多不了解他們。尤其是受到「法式蛙學」這類書籍助燃的世人,更容易強調法國生活方式這一層驚人大量理想化的面向(假期很長、工時很短、貼心的在地購物經驗、午餐吃很久),忽略在背後撐起這種生活方式的法國政府與政策。舉個例子說明。法國是小型獨立書店的天堂,全國有三千間小書店,其中有四百間在巴黎,相較之下,英國只有一千間,當中僅有一百三十間在倫敦。為什麼?因為法國實行書籍售價均一制,不管是在網路、連鎖書城或在地小書店銷售都一樣。逢週末就人山人海的市場與在地麵包坊也運用了同一道理:法律禁止大型超市在週日時交易,好讓小商店多點生存空間。法國政府扮演的角色也解釋了法國女人的「奇蹟」,即如何在生了一打孩子的同時還守得住工作。這都歸功於收費低廉的托兒所、假期及課後安親福利、以及無數兒福政策與減稅制度構築的綿密網絡,女性才能相對輕鬆地在工作與生活間取得平衡。但同時,法國其實是個極度大男人主義的社會,最近終於廢除了「小姐」(Miss)的抬頭、於法將之定義為性騷擾;甚至,社會對女性的功能與責任的期待,始終停留在美化與點綴公共空間,其餘大事不勞女人費心。這些態度與假設都是根深柢固的,因此根本不該與法國的女性風格分開看待。試問,我們是否也想採納這種觀點呢?
下一次,當你翻開一本分享法國女人的祕密、或讚頌法式生活的書本時,先自問幾個問題。你是否願意花高達十六歐元的價格在一間小書店買下這本書?你是否願意被課以兩倍的稅,好讓婦女把孩子寄放在公家托兒所裡?你是否願意犧牲週日早晨穿著運動褲與球鞋溜入超市購物的自由?如果答案都是不願意,那麼,不管你喝了多少卷心菜湯,不管你買了多少Agnès b的衣服,或不管你是否試過法國父母的「la pause—暫停觀察法」對付寶寶的夜裡啼哭,你恐怕都無法融入法式生活的基礎面。因為,從許多面向看來,「法式生活」裡的形式化、階級區別、政府控制與規範,與盎格魯薩克遜崇尚的個人主義與自由精神是針鋒相對的。
我在法國住了將近十年,三個孩子都在這裡長大,為法國的橄欖球隊歡呼,也即將參加由拿破崙所創建的國家考試——法國高中生畢業會考。他們自己偶爾也會面臨兩種文化之間的巨大心理差異、並試著跨越;不知怎麼地,他們似乎都還過得去。至於我自己,這些年來我已經對這東道國產生了濃厚的情感,累積了無比敬重,但部分事情依然有所保留。
唯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那就是不是人人都是法國人,我們也不該期待自己是。
《法式誘惑》
我第一次接受法國式吻手禮是在法國總統府——艾麗榭宮的拿破崙三世廳,行吻手禮的人則是法國總統本人。
那是在二○○二年秋天,是賈克.席哈克(Jacques Chirac)擔任法國總統前後一共十二年任期間的第七年。當時小布希(George W. Bush)總統正著手策畫對伊拉克發動戰爭,法國與美國的關係跌到數十年來的最低點。我剛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調任為駐巴黎辦事處主任,席哈克接見我以及《紐約時報》國際新聞部的編輯羅傑‧柯恩(Roger Cohen),目的是宣布由法國主導的戰爭迴避策略,並使其成為頭條新聞。那個星期...
目錄
I.《法式誘惑》
輯一:非常法蘭西
第一章 自由,平等,誘惑!
第二章 誘惑的國度
第三章 非關性愛
輯二:讓當下持續回甘
第四章 華麗法蘭西
第五章 知識份子的前戲
第六章 我們哪知
第七章 與肉店老闆成為朋友
輯三:身體的書寫
第八章 肉體的魅惑
第九章 香氣的召喚
第十章 美食的高潮
輯四:誘惑與公領域
第十一章 藏身在光天化日之下
第十二章 「菸斗」與「雪茄」
第十三章「加油哦,小捲心菜!」
第十四章 傳播文明的火把
輯五:告別誘惑情緣?
第十五章 不誘惑毋寧死
尾聲:一場法式晚宴
銘謝
參考書目
II.《偏見法國》
開胃酒
頭戴貝雷帽、身穿條紋衫,自行車上掛著累累洋蔥的法國人
第一章 料理之王與國王料理-關於法式飲食的迷思
• 法國料理乃世界之最
• 法國人不是愛吃馬肉嗎?
• 而且還愛吃青蛙腿與蝸牛
• 法國人是世上最愛乳酪的民族
• 法國人愛吃大蒜
• 法國人不吃速食
• 法國人餐餐無酒不歡
• 法國人從不醉倒
第二章 妳美翻了-關於法國女人的迷思
• 法國女人舉手投足最時髦
• 法國女人不會胖
• 法國女人是廚房女神
• 法國女人不剃毛
第三章 危險性關係-關於性愛、婚姻與生育的迷思
• 法國人沉迷性愛
• 法國人極度寬容通姦
• 法國人習慣大家庭
• 法國小孩不亂扔食物
第四章 媽的!-關於法式衛浴的迷思
• 法國廁所很噁心
• 法國人不洗澡
• 法國浴室都有坐浴盆
第五章 噗,誰在乎!-關於法式禮儀的迷思
• 法國人不是普通地粗魯
• 法國人打招呼必行親吻禮
• 法國是老菸槍的國度
• 法國人對動物殘忍不仁
第六章 自由、平等、博愛-關於法國歷史與社會的迷思
• 法國是革命之國
• 法國的社會平等
• 法國人工作懶散
• 法國是猛吃乳酪的投降猴子
第七章 充滿例外的地方-關於法國文化的迷思
• 法國人對法語滿心偏執
• 法國流行樂遜到爆
• 法國電影自命不凡
第八章 光之城-關於巴黎的迷思
• 左岸是大作家與知識分子的天堂
• 巴黎地鐵臭氣沖天
• 巴黎是歐洲的狗糞首都
第九章 法國內地-關於法國人度假的迷思
• 法國的八月唱空城
• 法國海灘污染嚴重
• 法國海灘滿是袒胸露乳的女人
• 法國鄉村典雅別緻
• 法式鄉村風格好潮
第十章 最親密的敵人-關於《英法協約》的迷思
• 法國人眼中的英國食物很噁心
• 英國人占領了法國鄉村……法國人也攻陷了英國城市
• 英國人是園藝冠軍
餐後酒
致謝
資料出處
參考書目
I.《法式誘惑》
輯一:非常法蘭西
第一章 自由,平等,誘惑!
第二章 誘惑的國度
第三章 非關性愛
輯二:讓當下持續回甘
第四章 華麗法蘭西
第五章 知識份子的前戲
第六章 我們哪知
第七章 與肉店老闆成為朋友
輯三:身體的書寫
第八章 肉體的魅惑
第九章 香氣的召喚
第十章 美食的高潮
輯四:誘惑與公領域
第十一章 藏身在光天化日之下
第十二章 「菸斗」與「雪茄」
第十三章「加油哦,小捲心菜!」
第十四章 傳播文明的火把
輯五:告別誘惑情緣?
第十五章 不誘惑毋寧死
尾聲...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848頁開數:16* 23 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