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你和我,
要怎麼幫助女兒找到她對「自己是誰」的定義,
而不是從「看起來怎樣」來定義。
-- SAX醫師教你養出健康自信的女兒越來越多青春期及青春前期的女孩搞不清她們自己的性認同,許多女孩可能看起來很有自信,外表很強健,但是其實內在(自我意識)是很脆弱的。現在新的證據指出環境的毒素可能加速了她們身體的成熟,使她們情緒的成熟度趕不上身體的成熟度。
影響年輕女孩認識自我,使她們身陷危機的因素包括: ●性認同:年幼的女孩把自己當作性的代表,藉表現性感來吸引注意。
●網路泡泡:在社交網站當道的世代,自我意識很容易被網路泡沫吞沒。
●病態的執著:對於身材、成績和運動表現的偏執,已經走火入魔。
●環境毒素:環境毒素干擾使青春期提早到臨,增加身心疾病風險。
心理學家和家醫科醫生蕯克斯在本書提供了可以幫助女孩子成為獨立和自信女人的方法,由三個面向(心智、身體生理、心靈)提出如何培養女孩健康的觀念與面對生活正確的態度。
培養健康女孩的三個面向:●心智:闡述從胎兒到學習階段,家長應該有的觀念以及運用。
●身體生理:闡述女孩的身體結構,並幫助女孩選擇她會喜歡的運動和球類,讓她可以展現她的運動天賦,讓她從運動中獲得極大的益處和最少的危險。
●心靈:支持和培養女兒的心靈生活很重要。
作者告訴父母很多實用的點子:從幫助女兒選運動項目,到決定可以上多少個社交網站及上網多久;蕯克斯醫生也告訴父母,女生所參與的社團組織,如果可以搭起世代之間的橋樑的話,女孩子會比較容易把她的潛能發展出來。
作者簡介:
利奧納德.薩克斯(Leonard Sax, M.D., Ph.D.)
是醫生也是心理學家,為美國單性公立教育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ingle-Sex Public Education, NASSPE)的創辦人和執行長。學術性相關研究發表在許多知名期刊上,包括《美國心理學家》(American Psychologist)、《行為神經科學》(Behavioral Neuroscience)、《美國醫學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美國營養學院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以及《性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x Research)等等。
著有《浮萍男孩》和《養男育女調不同》(遠流出版)二書。他是知名的演說家,一年在全球有五十場的演講,曾多次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美國公共電視(PBS)、福斯新聞(Fox News)、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美國之聲(Voice of America)、《今日秀》(The Today Shows)及許多其他節目的採訪,討論性別差異在學習上的重要性。
個人網站:http://www. leonardsax.com
譯者簡介:
洪蘭
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在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和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接受博士後訓練,曾任教於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中正大學、陽明大學、中央大學,並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的創所所長。
已經翻譯了五十七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學方面的好書,包括《棉花糖女孩》、《浮萍男孩》、《養男育女調不同》、《心智拼圖》、《天生愛學樣》、《教養的迷思》、《快思慢想》、《改變是大腦的天性》、《自癒是大腦的本能》等。
曾獲頒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翻譯類金籤獎、2005年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特別貢獻獎、2011年遠見雜誌華人領袖終身成就獎。
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前後去過台灣大大小小超過三千所的中小學作推廣閱讀的演講,深受各界推崇。
著有《講理就好》等二十五本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洪蘭教授推薦導讀
復興中小學前校長 李珀
親子作家 蔡穎卿
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 黃瑽寧
期許推薦
名人推薦:洪蘭教授推薦導讀
復興中小學前校長 李珀
親子作家 蔡穎卿
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 黃瑽寧
期許推薦
章節試閱
第三章 第三個因素:病態的執著
◆ 靈魂的厭食症
艾茉莉是個聰明的女孩,她不是個漂亮的女孩,但她不在乎。小學時當她聽到別的女孩興高采烈地談論服飾,她都會厭惡的搖搖頭,頗不以為然。十二歲時,她的表姐訂了一年的《少女版柯夢波丹》給她當生日禮物,她為此大發雷霆。
她也不是班上最有人緣的女孩,但她也不在乎。她有好幾個知心的朋友,這些朋友都是新移民的第二代:英美子來自日本京都,賈斯溫德是印度來的男孩,秀麗來自上海。從八年級開始,他們四個會輪流在彼此的家中聚會,一起做功課,一起分享上一流大學的美夢。秀麗想念史丹佛大學,賈斯溫德想去哈佛,英美子想去牛津或劍橋,艾茉莉的目標則鎖定普林斯頓大學。
「每個人都在談哈佛,但是普林斯頓其實更難進。」艾茉莉告訴她的母親安奈特。幾個禮拜後安奈特問我,一個九年級的女孩知道這麼多有關申請大學的事,而且這麼關心進哪個學校,是否正常。我告訴她,我不認為艾茉莉熱衷於大學申請的事有什麼不對勁,只要她每天還從事很多健康的各種活動就沒關係。
安奈特回答:「她是校園報紙的記者,也是畢業紀念冊編輯部、辯論社及西班牙文俱樂部的一員。」
「很好,請問她有什麼休閒娛樂?」我問。
安奈特聳聳肩,「這些活動已經讓她非常忙了。」她說。
艾茉莉和她的死黨──英美子、賈斯溫德和秀麗──一直是她們班上功課最好的幾個,她們都是全A的學生。她們的友誼到了九年級和十年級後變得更深厚;十一年級時,因為申請學校的競爭,雖然還是好朋友,但是彼此的競爭性越來越強。尤其是畢業典禮時,只能有一人代表畢業生致謝詞(最後是秀麗贏得這項殊榮),校園報紙也只能有一個主編(賈斯溫德)。當他們在衝刺學術能力測驗(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s, SAT)時,只有艾茉莉、賈斯溫德和秀麗三個人會在念完書後去餐廳吃點心,英美子家裡請了私人家教,所以她只來參加過一、兩次聚會。
我有點擔心艾茉莉的高中生活,雖然我並沒有常常見到她。她母親倒是一點都不擔心,反而覺得很驕傲,「我聽到很多可怕的故事,有的女孩如何執著於她們的體重,花許多時間在網路上,或是要求父母買很昂貴的衣服。感謝上天,艾茉莉完全沒有這些問題,她非常理智、非常用功。」安奈特對我說。
我點點頭,但心裡想到一句古老的格言:##話不要說太早##。一個十七歲的女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
艾茉莉在高三那年來我診所作例行的身體檢查,「告訴我,你都做些什麼休閑娛樂?」我問她。
她嗤之以鼻:「我沒有時間娛樂。」她說:「在街友廚房當義工,又預修了大學部的課,還要替校園報紙寫文章,也得準備畢業紀念冊的大小事情,有時間睡覺就偷笑了。」
哈佛大學接受了賈斯溫德的申請,但其他三個女孩都被迫接受第二志願。秀麗去了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UCLA),英美子去了英國的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
艾茉莉的媽媽在艾茉莉接到普林斯頓大學的拒絕信時,打電話給我。「她一看到信封很薄時,立刻大哭起來。」安奈特說:「艾茉莉打開信,發現那是斬釘截鐵的拒絕,她根本不在候補名單上。她一直跟我說:『我已經盡全力了,他們還要我做什麼?』」艾茉莉一直哭到半夜,安奈特說:「她在發抖,好像受了寒似的。」
我打電話到藥局開了贊安諾(Xanax,很輕微的鎮靜劑)給艾茉莉,要她馬上吃一顆,第二天早上再吃一顆。那天是星期六,艾茉莉可以在家休息。贊安諾會上癮,所以我只開了七顆,讓她暫時度過難關。我告訴安奈特,假如要再配藥,請艾茉莉到我的診所來,先跟我談一下。
££
至少在校園裡,艾茉莉看起來是個完美的女孩。但是當個完美女孩是很危險的,就如昆德蘭(Anna Quindlen)在她的文章中說的,想要完美是很危險的,如果失敗的話,那種打擊很難承受。「當你失敗時,你會去尋找一些核心來支持你,假如你一生都是完美的,那麼那個核心所在的地方會是個黑洞,你變得無所依靠,只有落入黑洞中。」艾茉莉接到普林斯頓大學的拒絕信時並沒有崩潰,但那個黑洞正在前面等著她。
艾茉莉騙過了她的朋友和父母,也騙過了她自己。她不知道自己離邊緣有多近。接到普林斯頓的拒絕信時,她只有小小的崩潰,但更大的崩潰發生在第二年秋天,不但她的家人、朋友非常意外,她自己也是。
心理治療師雷文(Madeline Levine)寫道:「這些女孩可以是能力的楷模,但仍然沒有自己是誰的基本概念。心理學家把這稱為『假我』(false self)。這跟情緒問題有很大的關係」,包括憂鬱症和焦慮症。艾茉莉創造了一個假我,她把生活建構在「聰明的女孩」上,但在往後的七個月裡,她發現她不是真正的自己,甚至不是想要的自己。
《紐約時報》用頭版登了這個主題,下的標題是:「女孩,做好自己就夠了。」(For Girls, It’s Be Yourself, and Be Perfect Too.)記者林默(Sara Rimer)觀察到這些女孩「追求完美的履歷表」,而這跟她們尋求真正的自我是相抵觸的,林默寫道:
有許許多多的女孩都很有成就、很有野心、很有自信……她們多才多藝:從事各種運動,擔任學生自治會幹部,參加戲劇社,做社區服務……但是這些年來,做個出類拔萃的女孩還不夠,因為你還得跟全國各地出類拔萃的女孩競爭,她們也申請同樣的一流大學──那些你從小就被鼓勵要去念的學校。這些女孩都有著非常相似的生活──塞得滿滿的行程表,做各種不同的作業,申請全國最頂尖的那幾所學校──這裡所講的就是嚴重的焦慮。
**
林默訪談了許多這類優秀的女孩,還有她們的父母。有個母親表示,這種執著於成就會帶來「靈魂的厭食症」(anorexia of the soul)。我認為這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比喻。
這個問題不只是野心或完美主義。雷文博士分辨了健康的完美主義──驅策自己做的更好,表現的最好──以及她稱之為 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的驅力是避免失敗,以及看起來毫無缺陷的強烈需求。」雷文寫道:「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深藏在缺乏安全感和易受傷害的感覺中。」雷文認為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是根植於「批評的、苛求的和有條件的愛的親子關係中」。
我不太確定是否應該歸咎於父母,我曾見過符合雷文所謂的適應不良完美主義者的女孩,她們的父母卻一點都沒有過度苛求或挑毛病。相反的,我認為這壓力通常來自社會,或更正確一點的說,來自這女孩替她自己在這個社會上所找的「位置」(niche),這個位置就是做一個出類拔萃的女孩。
無論如何,完美主義的概念並不是這個問題的核心,「靈魂的厭食症」還比較接近些。這跟越來越多的女孩酗酒、自殘有著相似的內在機制,她們在尋找真正的自我。對有些女孩,例如艾茉莉,這個尋找可以演變成瘋狂的自我毀滅的完美主義;對其他女孩來說,可能變成無止境的運動或瘦身。
艾茉莉在星期二早上來看我,距離她母親打電話給我過了七十二小時。艾茉莉告訴櫃檯小姐她只是來看我一下,以便再拿藥。「感謝贊安諾,那真是救命的仙丹,」她說:「我覺得好像喘不過氣來,但吃了藥半個小時後,就可以深呼吸了。」
「我很遣憾妳沒能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我說:「現在你打算怎麼辦?」
艾茉莉說賓州大學接受了她的申請。「這不是我的第一志願,但它還是長春藤盟校之一,而且它的醫學預科非常強。」
「妳還是想當醫生嗎?」我問。
「創傷外科醫生,」她說:「非常確定,我不會因為沒進入普林斯頓就放棄,你知道,或許我沒進普林斯頓並沒有那麼糟。我聽說很多有錢的驕傲小鬼去讀普林斯頓,賓州大學聽起來正常多了。我可能會是那裡最聰明的孩子。」
我點點頭。
十一月時,艾茉莉的母親又打電話來了,「艾茉莉吃光了你開給她的藥,可不可以再開一些給她?」
我說我必須直接跟艾茉莉談,畢竟她已經十八歲了,而且離家在外面念大學。她母親很高興的把她的電話號碼給我。
艾茉莉客氣的接了手機:「很抱歉打擾你,我只是需要多一點贊安諾。」
「怎麼回事?」我問。
艾茉莉一開始時還可以自持,她說她很努力做哲學課的作業:比較和對照尼采(Nietzsche)和齊克果(Kierkegaard)的異同。她很仔細的讀完教科書上說的這兩位哲學家的事蹟,又上網查了相關的資料,然後寫了十二頁她認為很完整的報告,結果得了一個C。「我想看看別人的成績,」艾茉莉說:「我看到一個A,大部分是B,沒有任何人是C。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我一直在想,##自己做錯了什麼?##我也去找了老師,他說我的報告了無新意,只是把課本中說的東西吐出來而已。他似乎很樂於告訴我,我的報告寫的有多爛。
「假如只是這個老師,或許可以不必理它,雖然我一直認為哲學是我的強項。有機化學也考的很爛,我一點也不懂為什麼我會考的這麼爛,我在大學預修的化學課中拿到五級分,為什麼我現在無法了解過去考的很好的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真的很難,」我說:「大學跟高中的化學很不一樣。」
「現在我的有機化學是C-或D+,剛剛及格。」突然之間,她開始哭了起來,「我該怎麼辦?」
她的危機其實不只有機化學。艾茉莉發現她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聰明,她的自我意識完全建立在她是個聰明女孩之上,現在她的自我意識瓦解了。
我花了半個小時聽她說,安慰她,要她一定得去找學校的輔導人員。她去了,但只去過一次。
兩週後艾茉莉休學回家了。
££
艾茉莉的雙親一開始怪賓州大學,但是學校並沒有錯,艾茉莉不屬於競爭激烈的第一流大學,但艾茉莉並不了解這一點,直到她進去了才發現強中更有強中手。她的自我意識太依賴學業成績,就像蘿倫依賴她的體重、可莉依賴八百公尺賽跑速度一樣。
你必須幫你的女兒認清她是誰,但不可以依賴她的學業成績、運動表現或她的體重。我想艾茉莉的父母如果對她課業成就以外的事情多注意一點的話,可能會了解到他們女兒的興趣太窄了,可能對會了解她後來為什麼失敗。請你問你的女兒:「你最喜歡做哪些休閑娛樂?」假如她的回答跟艾茉莉一樣,她沒有時間做好玩的事情,這就是警告。
問你的女兒:「你會用哪三個字來描述你自己?」假如這三個字包括過度(hyper)、焦慮(anxious)、緊張興奮(wired)、失眠(sleepless)或類似的字的話,請追問下去,找出你女兒焦慮的原因。她擔憂別的女孩講她的壞話嗎?她擔心她的成績嗎?她擔心她的體重嗎?你必須知道你女兒晚上為什麼睡不著。
做一個好的聆聽者,不要急著給她意見。點頭,不要說話,讓你女兒把話說完。就像雷文說的:「當我們聽朋友說話時,我們總想了解他們的困境在哪裡,想幫他們釐清他的感覺,讓他們知道我們關心他。我們會很有耐性的傾聽,以了解朋友的處境。但是對自己的孩子,卻常常沒有耐性,急著打斷他,告訴他應該怎麼做,或如何解決問題。」
££
艾茉莉十一月回家時連一學期都沒讀完,她的父母大為吃驚,「怎麼會這樣?」安奈特問道。
「我沒有我以為的那麼聰明。」艾茉莉回答。
「妳怎麼能說這樣的話?」她母親說:「假如給妳請個家教……」
「我不要家教,媽,」艾茉莉回答:「那有什麼用?我為什麼還要繼續假裝當一個我不是的人?假如我是班上最後一名,為什麼還要拚命去學那些東西?為什麼要浪費十萬美元去拿一個我很討厭的領域的學位?」(這是艾茉莉後來轉述的,因為在她休學後我沒有和她的父母合作把她推回學校,對此她的父母非常生氣。)
用你跟別人相比的名次來界定自己是件危險的事,而且是非常不成熟的舉動。不管想比較的是學業上的、體重上的,還是八百公尺競賽的名次。一個成熟的大人是用能力來界定自己,不是用別人的標準來看你待自己。父母善意的鼓勵她去追尋夢想,從初中到高中都以進入普林斯頓大學為唯一的目標,其實促成了她後來的崩潰。
艾茉莉的父母應該幫她打開視野,而不是鼓勵她把所有的情感投資在一個籃子裡──進入普林斯頓大學。艾茉莉只專注在一個夢想上,但這個夢想並不是奠基於她自己喜歡或不喜歡,而在於 讓別人覺得她很了不起:能夠進入普林斯頓大學。艾茉莉的父母可以幫她找到她真正喜歡做的事。從初中到高中,艾茉莉從來沒有想過:「我真正喜歡做的是什麼?」而不是去想進普林斯頓大學這件事在別人眼裡看起來會多了不起。
艾茉莉的父母要她回到賓州大學,但她拒絕了。她到受虐動物庇護所做全職義工,照顧山羊、綿羊、牛和一匹退休的賽馬。她找到一條新路,慢慢的回歸到真正的自己。
在那裡艾茉莉很快的跟一位中年婦女卡洛交上了朋友。卡洛很照顧她,教她如何跟動物相處。「最重要的是耐心,」卡洛說:「這些動物曾經受到人類的虐待,所以對人類沒有好印象,你必須讓牠們知道人類也是溫和的、充滿了愛心的。你的動作要很慢,先走一步,等五分鐘後,再走一步;假如走的太快,牠們會受到驚嚇,你必須等牠們準備好,才能接納你。」
艾茉莉為卡洛的鎮靜和專注折服,她想找出卡洛的祕訣。卡洛最後告訴她:她曾當過七年的天主教修女,直到現在每天仍靜坐和禱告一個小時以上。
「我以為靜坐是佛教徒才做的事。」艾茉莉說。
第二個禮拜,卡洛借給艾茉莉牟敦(Thomas Merton)所寫的兩本書《七重山》(The Seven Storey Mountain)和《默觀生活探祕》(The Seeds of Contemplation)。對艾茉莉來說,這完全是個新的世界,她把這兩本書狼吞虎嚥的讀完。過了一個禮拜,卡洛又借她英格伯(Omer Englebert)寫的《聖方濟傳》(St. Francis of Assisi)。艾茉莉從沒聽過阿西西的聖方濟,但她對聖方濟的生平非常著迷,所以開始跟卡洛談她皈依天主教的可能性。
動物庇護所有另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瑞秋,聽到卡洛和艾茉莉的談話後,也加入她們的討論。瑞秋對心靈方面的書極有興趣,所以她介紹這方面的書給艾茉莉看。瑞秋提議她們三個在星期五中午到附近的餐館共進午餐,這間咖啡屋就在我蒙哥馬利郡診所的附近。這家咖啡屋不會趕客人,是談天的好地方,後來她們三人每個星期五都去那裡吃午餐、聊天。
這個時候,她的父母開始不滿了,艾茉莉告訴我:「成為天主教徒的事對他們來說很好笑,因為他們從沒把這事當真。但是當我開始談靈修,尤其是星期五下午跟瑞秋聚會完回家時,父親就會很憤怒,『妳從大學退學就是想變成一個新時代(New Age)的嬉皮嗎?』他真的很生氣。」
她的父母還是不了解。除了在長春藤盟校拿到學位,然後找個高薪的職業,他們看不出其他標準有什麼價值。但是艾茉莉繼續抵抗父母的壓力,「我想知道我真正想做個什麼樣的人,我並不想讓別人覺得我很了不起、羨慕我。」
艾茉莉會不會拿到四年大學的文憑呢?我想她會。她說那不是最重要的事,在這同時,她在社區大學選了一、兩門課,想找出她真正喜歡的是什麼。
當我問她,是否還想成為創傷外科醫生時,她笑了,「我想我從來就沒有真的想當外科醫生,」她說:「我不喜歡看到血,不喜歡切開東西,也不喜歡匆忙的做一件事,我會是一個很可悲的創傷外科醫生。我會慢慢找出我要做什麼,但不覺得要馬上決定。」
艾茉莉很幸運,不到一個學期她就找到了自己。作家方克(Liz Funk)在她的書《超級女孩暢所欲言:高成就女孩祕密危機的內幕》(Supergirls Speak Out: Inside the Secret Crisis of Overachieving Girls)中說了很多像艾茉莉這樣女孩的故事,這些女孩直到進了大學才發現她們不想做她們以前假裝的那個超級女孩。就如一個年輕的女孩子告訴方克:「我沒有進入耶魯大學,所以從別人眼裡看起來,我『搞砸了』,我浪費了高中所有的時間努力讀書,成就一件現在看起來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現在不打算在大學裡再這樣做了。」
其他女性在二十多歲才找到自己,那時她們已經大學畢業,找到第一份工作,這時存在的危機才真正爆發開來。心理學家史坦(Robin Stern)說:「有的時候,別人告訴這個女孩應該期待的東西跟她後來真正得到的東西之間有很大的落差,這使她們理想破滅,無所適從。那些為此自責的人很容易得到憂鬱症。」
我在前面提到過,請三不五時問你女兒一些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如「用四個句子來描述你自己」之類的有關她自己的問題,其目的是探索她的答案背後的意義是什麼。例如,如果你問你女兒如何形容她自己,而她給你的答案非常具體化:「我很高、很瘦、很聰明、討厭吃壽司。」這些答案雖然沒錯,但是太膚淺了。假如你的女兒才八歲,這是很好的答案,但假如她十七歲,這些答案就不太好。十七歲的女孩應該對她自己有些感覺,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艾茉莉開始去受虐動物庇護所做義工後,我問艾茉莉這些問題,她回答說:「我很喜歡動物,正在考慮當獸醫。但獸醫常常要讓動物安樂死,這一點我做不到,而且我不喜歡血,或許我可以經營一家動物庇護中心,那個中心一定要像現在這裡,讓動物安養天年,不會殺死牠們。」這就是一個好的回答,它有實質內涵,告訴我這個女孩是誰,而不只是她表面上看起來是什麼樣。當女孩從童年進入青春期後,這個「說說你自己」的答案也應該從具體的描述到比較抽象的想法,她們想要什麼,她們現在怎麼看待她自己,現在的她跟以前的她有什麼不同,她期待未來她是什麼樣子。
第三章 第三個因素:病態的執著
◆ 靈魂的厭食症
艾茉莉是個聰明的女孩,她不是個漂亮的女孩,但她不在乎。小學時當她聽到別的女孩興高采烈地談論服飾,她都會厭惡的搖搖頭,頗不以為然。十二歲時,她的表姐訂了一年的《少女版柯夢波丹》給她當生日禮物,她為此大發雷霆。
她也不是班上最有人緣的女孩,但她也不在乎。她有好幾個知心的朋友,這些朋友都是新移民的第二代:英美子來自日本京都,賈斯溫德是印度來的男孩,秀麗來自上海。從八年級開始,他們四個會輪流在彼此的家中聚會,一起做功課,一起分享上一流大學的美夢。秀麗想念史...
推薦序
洪蘭教授 推薦導讀
在「浮萍男孩」這本書出版後,我收到很多父母的來信,他們說:現在了解了男女在大腦結構上和功能上有不同,也知道該如何去教男生了,但是我家的是女兒,請問,女孩子該怎麼教養?這是很好的問題,相信在美國的薩克斯醫生也遇到同樣的情形。果然,不久「邊緣女孩」便應讀者的要求出版了。在遠流公司拿到版權後,我也馬上動手把它翻譯出來,因為現代的孩子實在太難教了,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心中在想什麼,他們寧可跟同學講而不願跟父母說。我們只看到現在的孩子是草莓族,不耐壓,一壓就爛,但不知道該如何去幫助他們,使他們變得不是。現在這個憂心有解了。薩克斯醫生從他行醫的二十年經驗中,把孩子行為的成因和如何成功地幫助孩子渡過青春期的這個難關寫了出來。尤其薩克斯醫生在醫學院畢業後,又去賓州大學心理學修了個博士學位,在青少年行為這個領域,有獨到的見解,書中所寫的都有實驗的證據,比坊間很多其他心理諮商書多了理論上的支持與實務上的經驗,是一本很好的指南。
這本書的出版對現在的台灣也有及時雨的作用,不久以前,新北市正為要不要延後上學的時間上了報紙。在本書中,薩克斯醫生提到孩子睡眠不足時,他的表現跟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的症狀很相似:上課不專心、心不在焉、忘記帶鑰匙、找不到東西、打翻飲料、做功課都拖拖拉拉…,這些行為過去會被誤診為ADHD,現在發現只要孩子睡飽了就消失了。
ADHD誤診率很高,很多孩子不是ADHD,只是睡不飽,但是很多老師一看孩子上課不專心,就懷疑他是注意力缺失的ADHD,就寫條子叫父母帶去給醫生看。我們台灣人喜歡打針吃藥、吊點滴,明明只是感冒,去看醫生時,卻非要吊點滴不可。很多醫生也會配合父母就給孩子開藥,如利他能、專思達、阿迪羅等,因為很多父母不拿到藥不會離開診所,甚至會再換一家看。曾有位醫生跟我說,我實在沒有那麼多時間跟他辯論,他要,就開給他吧!反正我不開給他,他也會去別的醫院拿到。服了藥後,表面上看起來注意力變好了,好像孩子的確是得了ADHD,所以藥物有效,其實這是因為利他能等藥是個興奮劑,把孩子的精神提起來了而已。但是,濫用藥物很危險,有副作用,像書中例子,孩子不該用藥而用了藥會有心悸的現象,加拿大政府曾經下令將阿迪羅下架,就是因為它跟心臟血管疾病有關。
治病要治本,如果問題出在睡眠不足上,當然應該讓孩子睡飽一點再去上學,睡得飽是治本,藥物只能治標,所以為了孩子好,應該讓他睡得飽,上課接送問題可以想辦法解決。
要做正確的判斷,必須要有正確的資訊,學校若讓父母知道睡眠的重要性,父母自然會去安排配套措施。路是人走的,只要下定決心去做了,辦法就會出來。不可本末倒置,因為接送的不方便而放棄對孩子有利的措施。
這本書對台灣父母很重要的另外一點是,現在青少年自殺率越來越高,其中女生又比男生高。2005年,美國有個研究發現最近十年來,女生得憂鬱症的人數增加了一倍,已達到每八個女性中就有一個在服抗憂鬱症藥的程度了。這是個很驚人的數字,而且研究發現,女性用藥的主要原因是焦慮和沮喪,而這焦慮和沮喪是來自文化的改變,現代女性缺少了她們母親或祖母那個時代的「社會連接」(Social Connection)。在四、五十年代,社會關係還很密切,女孩子有很多的社會支持,她們有父母、親戚、鄰居或同學可以談心,也有女童軍,和各種社區的社團可以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像現在孩子所有時間都花在網上的虛擬世界,沒有真實的朋友,他們在精神上是空虛的。
五十年代,美國有個很紅的電視劇「我愛露西」(I Love Lucy),連續演了好幾年,一直到我1969年去美國讀書都還在演,甚至現在半夜還有地方的小電視台在重播。為什麼這個劇深受觀眾的喜愛與認同呢?因為它談到人類生存最基本的一個因素:社會支持。
這個電視劇是圍繞著兩個家庭在轉:樓上是一對年輕的夫妻,露西和她的先生瑞奇,樓下是房東艾索和她的先生佛瑞德。瑞奇是古巴人,在夜總會樂隊作領班;佛瑞德已退休,靠房租過日子。年齡與種族文化上的差異帶來很多觀念上的不同,編出了許多好笑的劇情。在劇中,兩家人互動非常親密,真是遠親不如近鄰,艾索常穿著圍裙就來露西家串門子,兩家守望相助、禍福與共。有這樣的社會連接,女性不會焦慮、沮喪,因為心情不好,找人傾訴一下就過去了,有焦慮,說出來,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一定有人知道該怎麼辦。
早期的女孩子也從模仿母親,學會主中饋。但是現在父母忙著賺錢,孩子忙著上網和臉書,大家都跟現實生活越來越脫節。有研究發現陷入虛擬世界越深的人,心靈越空虛。尤其現在臉書對孩子的影響已超越其他一切文化的因素,前一陣子,臉書在流行plank,即把腹部貼在樹枝、車頂、消防栓或任何危險地方,把雙手水平伸開,請人拍照然後上網,結果澳州一個20歲的男孩就因為要拍plank,從陽台摔下去跌死了。
很多人以為臉書就像日記一樣,是把今天發生的事記錄下來,但是它跟日記最大的不同是日記是隱密的,寫給自己看的,在寫的時候,我們會很誠實的把心裡的話寫下來,並且透過寫的過程整理思緒,替自己紊亂的感覺理出一個頭緒。但是臉書不是,它是公開的,即使一開始是很誠實的寫,很快的就會變成取悅別人,或刻意想在別人心中塑造一個理想的自己的工具,這樣一來它的真實性就消失了。專門研究臉書和推特成癮的瑞奇蒙大學神經科學家金斯利(Craig Kinsley)說得好:花時間上社交網站就好像吃一頓棉花糖大餐,吃了半天沒有吃到任何實質的東西,吃太多反而會使你生病。當女孩子無處尋覓真實的自己時,她只有從頻換手機、穿著性感流行的衣服、臉書上朋友有多少,自己漂不漂亮、有多少人注意到我,這些膚淺的表面價值來界定自己,這種自我意識是很薄弱的、不堪一擊的。
當然,現在流行的「沒有羅曼蒂克的性」也是元兇之一,我們只要看「暮光之城」在少女間熱賣就曉得了。現在的少女還是憧憬著五十年前那種「沒有性的羅曼蒂克愛」,但現實生活上已經找不到這樣的男生了,性不再是心靈的溝通而變成肉體的發洩,於是焦慮和沮喪就出現了。
所以本書最後指出,真正釜底抽薪的方法是讓孩子去做志工,真正去體驗什麼叫生活。像澳州就有一所私立女子學校,讓他們九年級的女生住在離校三小時車程的森林中,整整一年,學習人生的功課。在那裡,沒水沒電,手機收不到訊號,沒有7-11便利商店,連喝杯義大利咖啡都沒有辦法。但是透過生火煮飯、燒水洗澡,自己洗衣服的操作,她們慢慢發現生活的簡單節奏,她們學會早上起來晨跑、看日出,每天上午讀書,下午砍柴生火,準備晚餐,過著漁樵耕讀的日子。很快的,這些有錢人家的大小姐就發現手機、上網、逛街不是快樂的必需品,充實的過日子,心情的寧靜才是。
教養孩子是藝術不是科學,每個孩子不一樣,每個孩子的需求也不同,父母最知道自己的孩子要什麼,所以眼光不必去搜尋別人給了他孩子什麼,而要回到自己孩子身上,多注意他精神上的需求,而不必在乎物質上的享受。請給他心靈的安全感,思想的空間和紀律的生活。
專文推薦:
推薦序1 李珀
用愛與關心滋養青春
教養一個自信健康的女兒是薩克斯醫生寫這本書的目地。洪蘭教授從翻譯《養男育女調不同》後又翻這本《棉花糖女孩》,一定有極深的含義及期許。這本書從性認同、網路、病態的執著、環境毒素、心智、身體、心靈等七個面向說明女孩們目前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因電視、網路等媒介的進步和行銷手法,大大的改變女孩們對自己的認同,現代的女性擁有了以前所沒有受教育的機會及基本人權,但卻盲目的追求外在形象的認同。在重視外在形象、輕忽內在培養社會風氣的影響下,給自己添加過多不切實的包裝,是令人十分憂心的現象。女孩們應該意識到自己擁有過往不曾出現的資源和自由,好好地看待並照顧自己的身體、心智和心靈,讓屬於自己的內在,散發出真正的自信和光彩。
本書中從身心靈的角度,層次性的探討教養女性的重要原則和方法,讓我們了解現在的女孩和男孩本質上的差異,並說明清楚的實際作法,提供老師和家長參考使用。相信讀完這本書的你會和我一樣在女孩的問題上有「原來如此」的體悟,書中的概念和復興辦學理念和作法有許多不謀而合,如:
復興開設探索體驗課程,提供各式各樣戶外體驗課如溯溪、爬山……讓孩子們有機會到大自然跑跑跳跳,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美好。同時提供機會讓孩子親自設計課程與山區原住民學生互動,了解彼此的差異,相互學習成長,如本書最後一章談及女孩們的心靈成長,透過這些體驗課程,達到心靈的滿足和自我的發展,了解自己要如何為別人服務,進而知道個人在世界上的位置,善盡社會公民的責任。
復興教導孩子形象要端正,舉止要合宜,做到「髮要理、臉要淨、裝要整、衣要扣、心要正、身要直、胸要寬、氣要和」。要求孩子們只要到校均著制服,避免青春期的女孩為了打扮花費不必要的時間和金錢。同時在國中階段實施男女分班,書中我們可以更深入了解在此階段男女分班的原因及必要性。
在教養上,期待父母能與教育工作者一同努力,畢竟學校生活不是女孩的全部,家庭生活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需要家長在溫柔的堅持下,引領著青春期的女孩們一步步連結探索內在,用愛與關心包裹尚未成熟的部份,才能真正成長茁壯,綻放美麗的花朵。教養一個自信健康的女兒是大家共同的心願。
【推薦者簡介】李珀,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前任校長。
推薦序2 重新思考「責任教養」的意義
蔡穎卿
做個好父母的條件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改變,
他們成長的過程是個未知的旅程,
到最後,孩子一定要成為自己的船長,
但,你可以是燈塔;
你也可以是個安全的港口,
使他們再次出航前有個溫暖的避風港。
在看完這本書譯稿的第二天晚上,我剛好在誠品書店有一場以「母親的意象」為題的演講,那天,我節錄了這本書最後一頁中的幾句話來做為結尾,心中多麼希望,當我們在教養的愛與責任中摸索向前時,能對孩子有更深的了解並對自己有更勇敢的期許,所以我提前向大家介紹了這本還未定名的書。
雖然作者在這本書中不只一次提到「教養子女是藝術,不是科學」,但我覺得在日新月異的今日世界,如果要完成一份先屬於自己而後必然會集結為整個社會的教養藝術,似乎就不能不了解其中的科學基礎;這本書事實上也是以非常科學的方法與充滿憂慮的心情,努力呼喚家長對教育應有的前進與回首。
讀第一章的時候,我的心情其實是非常、非常難受的,不禁回想一年前曾讀過兩遍作者的另一本書《浮萍男孩》,只覺得自己從書中了解了很多實用的知識,也開啟了不同的教育視角,卻沒有讀這本書那樣的憂慮與恐懼;似乎,這本書從第一章開始,我就身處在女孩成長的驚濤駭浪之中:
難道是因為我自己只生養過女兒,看待女孩的世界比較敏感?
還是說,比起男孩,女兒的成長的確是更為複雜細膩並且危險的過程?
我的腦中同時浮現無數次演講中父母的提問:「女孩比較好教吧?」對於只有單一經驗的我來說,這永遠是自己無從貢獻任何力量的問題,但我卻深深了解養育女兒的記掛、擔心與脆弱。
初看書稿時,我曾想過能不能建議編輯把第一章先調開,以免許多與我一樣的母親無法承受其中的驚惶?但隨著一個章節、一個章節的細心閱讀與沉靜思考之後,我開始接受作者如此書寫的編輯理路,我也真心覺得,只要是身為女孩的母親,再痛苦也應該好好正視這本書中提及的每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畢竟,面對越來越複雜、影響交錯的教養環境,我們不應該當一隻遮眼埋首的駝鳥;如果連自己都不了解也不願意去得知困難的所在,我們如何開啟改變所需要的勇氣。
讀這本書的幾天中,我情不自禁地劃了很多重點、做了很多筆記,卻無法把這麼細節的心得放在一本書的推薦序言中,但是當自己望著書稿雜亂密麻的字跡時,我又一次感覺到養育兩個女兒二十五年來,屬於每一個母親的掛慮,以及自己真是多麼想要永遠當個燈塔與避風港的愛意。那些寫在扉頁之間的共感或許是沒有機會一一與讀者分享的,但是有一點卻非常希望您能在閱讀前就了解:這本書用了前四章講解目前女孩們所面臨的種種困境,然後請千萬不要漏掉第166頁的轉折:
到目前為止,你已經看到二十一世紀女孩所面臨的挑戰,我們從四個因素來看這個新的危機。現在我們要改變方向,不再看問題,而是去找答案,看看別的父母怎麼幫他們的女兒發展出健康的心智,以及健康的身體。
這轉折代表的是我們一旦了解問題,便應該更積極地關懷並採取有所作為的行動,而這份共同的醒悟將能匯集成清澈的改變──你我的女兒都需要的成長環境。
我記得有一次去聽洪蘭老師的演講,場中突然手機不斷響起,當時老師正在為大家解說斷層掃描,笑笑的洪蘭老師在幾秒鐘之間臉色一正,聲音雖還是溫婉,但話語卻是嚴肅的,她說:「這位老師,請你把手機關掉,我不會耽誤你太多的時間,我只是覺得,國家花了這麼多錢買了這麼貴的機器,我有責任要把這份知識轉告給各位。」那「責任」兩個字當時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不知道是否也觸動了其他聽眾的心情。
回想這一幕的時候使我從讀第一章的難過中醒起,覺得做為父母的我們,不能只仰賴像洪蘭老師這樣對於教育有深厚的責任感的人來改變孩子所處的環境,我們幸運地擁有了他們孜孜不息的新知引薦之後,也應該趕上腳步,負起自己應負的教導責任;我希望每個女孩子的父母都仔仔細細地看完每一個章節,然後鼓起勇氣審視自己孩子的生活問題,並且在心裡牢牢記下書中好幾次語重心長的提醒:「這是你的責任!」是的,這是你我的責任,我們要更有承擔。
每個時代的父母養兒育女都有各自的艱難辛苦,在我自己成長的年代,社會對女孩共同的教導是「長得不美並不吃虧」,到了我女兒進入青春期的時候,卻連專家也代言整容的好處了,他們說服父母,容貌姣好的人在職場上的競爭力比較高,卻沒有說,美的涵義很廣。
許多定義開始改變、歪斜與傾倒之時,做為父母的我們卻在不知不覺中也推助一臂之力。現在,問題開始危及我們自身帶領的孩子了,那些把孩子拉到生命空虛處的影響交錯在整個大環境中,而我們卻常常覺得事不關己,以為自己的孩子已遠離這樣的處境。只要你好好看過這本書,就會知道環境的每一個改變攸關著我們現在與未來的生活,教育的問題是我們過去的疏忽與僥倖所致,而教育對未來的影響使我們不得不連成一起,不再能獨善其身。
不要讓憂慮佔據我們的心思與討論,讓我們先堅強自己、迎向問題,然後像作者所說,在生活中採取行動,從身體與心靈兩方面來照顧孩子,永遠不可忽略對於正確價值的認識,因為我們得幫助孩子去尋找與培養真正的自我,那是「我們的責任」。
【推薦者簡介】蔡穎卿(Bubu),生於台東縣成功鎮,成大中文系畢業,目前專事於生活工作的教學與分享,期待能透過書籍、專欄、部落格及習作,與大家共創安靜、穩定的生活,並從中探尋工作與生命成長的美好連結。著有《媽媽是最初的老師》、《我的工作是母親》、《在愛裡相遇》、《廚房之歌》、《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等書。
個人部落格:www.wretch.cc/blog/bubutsai
洪蘭教授 推薦導讀
在「浮萍男孩」這本書出版後,我收到很多父母的來信,他們說:現在了解了男女在大腦結構上和功能上有不同,也知道該如何去教男生了,但是我家的是女兒,請問,女孩子該怎麼教養?這是很好的問題,相信在美國的薩克斯醫生也遇到同樣的情形。果然,不久「邊緣女孩」便應讀者的要求出版了。在遠流公司拿到版權後,我也馬上動手把它翻譯出來,因為現代的孩子實在太難教了,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心中在想什麼,他們寧可跟同學講而不願跟父母說。我們只看到現在的孩子是草莓族,不耐壓,一壓就爛,但不知道該如何去幫助...
作者序
前言:三個女孩
艾茉莉
在艾茉莉五歲的時候,她帶了兩個很逼真的大猩猩填充玩具到她的幼稚園,作「展示發表」的主題(show and tell;譯註:美國幼稚園為了要訓練孩子上台說話的台風,並鼓勵孩子表現,每學期都有show and tell,請小朋友從家中帶個他最喜歡的東西來學校與他人分享,他要介紹這是什麼、為什麼喜歡等等,小朋友可以帶寵物、玩具,甚至有人把祖父帶來,因為祖父曾經從事救火員或警察等小孩子崇拜的行業)。她用這兩個一大一小的大猩猩做例子,解釋給小朋友聽什麼叫「控制階層性」(dominance hierarchies),並使用像「首領」(alpha male)和「主控」(dominant)這種術語(譯註:alpha male指的是在有階層社會組織的動物中,如黑猩猩、大猩猩,身材最高大、性情最兇猛的雄性,牠通常是這個族群中的首領,其他人聽命於牠,牠也享受最多的交配權;最初這個名詞只用在動物的觀察上,最近已引延為一個團體中的領袖)。在往後的每一年,開學的頭幾個禮拜她都非常的焦慮。「我必須要讓老師知道我很聰明,假如你在第一個禮拜說了愚蠢的話,老師就很難改變對你的第一印象。」她在五年級時,對她媽媽這樣說。她其實根本不需要擔心,艾茉莉很少說什麼愚蠢的話,老師們很快就發現艾茉莉的確是個很聰明的孩子。
她的夢想是進入常春藤盟校,最好是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每個人都在說哈佛(Harvard),但是普林斯頓其實更難進。」她在九年級時跟她媽媽說。三年以後,她崩潰了,因為哈佛和普林斯頓都拒絕了她的入學申請,她的自我開始碎裂。
她進了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譯註:也是常春藤盟校之一)。她期待自己是班上最聰明的人,但是她不是,事實上,還差得遠,她幾乎是勉強過關,在及格邊緣。這時,豬羊變色,她的世界整個垮掉,她墜入了無底深淵。
梅麗莎
梅麗莎和潔西卡從幼稚園開始就是好朋友,「我們就像雙胞胎似的。」梅麗莎這樣告訴我。這兩個女孩喜歡穿同樣的衣服,讀同樣的書甚至看同樣的電影,「我們可以知道彼此在想什麼。」
有八年的時光──從幼稚園一直到八年級──這兩個孩子都是最好的朋友,互通心靈,焦孟不離;但是到九年級時,事情發生變化,潔西卡突然不喜歡梅麗莎了。潔西卡請了班上所有人去參加她的派對,獨獨不請梅麗莎;她還叫所有她的朋友午餐時不要和梅麗莎坐在一起吃;假如梅麗莎朝她走過來,她就故意調轉頭,假裝沒看見。傑西卡叫所有的女孩們都不要跟梅麗莎說話,「突然之間,我變成了隱形人,大家對我有看沒有見。」梅麗莎告訴我。
當潔西卡和她的同謀開始用簡訊、電子郵件和社交網站一個禮拜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時騷擾梅麗莎時,梅麗莎的生活開始變得不可忍受了。「那真是非常的駭人,」梅麗莎說:「我簡直不敢開電腦或手機,因為我不想看她們講我的壞話。我真的很想趕快去死。」
麥荻生
麥荻生的夢想是成為超級名模,從她九歲生日開始直到十三歲,她是最美麗的女孩,而她自己很知道這一點。
但是當荷爾蒙大量湧出、她臉上開始長青春痘之後,事情就改觀了。麥荻生的父母告訴她:「沒有關係,耐心點,荷爾蒙正常了,青春痘就會消失。」但是青春痘並沒有消失,反而變本加厲。在麥荻生的請求下,他們帶她去給家庭醫生看,醫生開了藥,但是藥物並沒有什麼幫助。他們又去看了皮膚科醫生,醫生開給她Accutane(維他命A酸類藥劑),但是她的父母讀了這個藥物的副作用,會有自殺的危險,而且服用者生的小孩會有基因上的缺陷,所以他們沒有讓麥荻生服這個藥。一場大戰開打了。
這時麥荻生的體重大增,從四十四公斤一路增加到五十六公斤,而她才一五七公分高,這是她十三歲生日到十四歲生日之間發生的事。她不再是有著完美無暇皮膚的可愛小女孩了。那麼她是誰呢?她自己也不知道。她在跟憂鬱症奮戰,所以她的父母帶她來看我。我給她開了抑鬱錠Lexapro,這個藥對她有幫助,但是卻使她體重繼續上升,所以我轉開阿迪羅(Adderall)給她。
阿迪羅一開始時,好像天賜良藥,不但改善了她的情緒,也幫助她在兩個月之間把體重降到四十九公斤。但是阿迪羅有時會使她心跳快到好像要從她的嘴巴裡跳出來似的,儘管如此,她還是一直要求更高劑量的阿迪羅。當我拒絕時,她就說她的藥不見了,要我再開新的給她。
麥荻生用她的外表來決定她的價值,假如她很可愛,她就有存在的價值,而這個可愛的定義就是很瘦、皮膚光滑沒有痘子。一旦她不再符合這個理想時,她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
德國詩人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寫道:「深掘你的心靈,找出要掘多深才能達到你生命的泉源,只有在源頭,你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假如你的女兒能夠發展出牢固的自我意識,那麼她會茁壯長大,成為百折不撓、有自信的女人。年齡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我曾經見過十一、二歲但是已有很強的自我價值的女孩,而且她們保持這個價值觀一直到經過青春期進入青年期;我也認得很多成年婦女始終都沒有達到這個地步。
所謂自我意識就是知道你自己是誰,這無關乎你長得怎麼樣,或是學校成績如何,或者你是誰的朋友。艾茉莉定義她自己是個聰明的小孩,梅麗莎是潔西卡最好的朋友,麥荻生很可愛。如果把這些拿掉,這些女孩的自我就垮掉了。
***
我一九八四年在費城兒童醫院小兒科當實習醫生時,開始給孩子開藥,在我拿到賓州大學醫學士學位以後,我到賓州蘭卡斯特郡的蘭卡斯特總醫院(Lancaster General Hospital)家醫科做了三年的住院醫生。從一九九○年開始,我在華盛頓特區近郊開業,做了十八年的家醫科醫生。在這十八年中,我有幸成為一千個以上的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我從這些孩子的嬰兒期開始,看著他們長大到成為中學生和高中生;有的則從他們十歲或十二歲開始,一直跟著他們到成年。
有些女孩生長在幸福安全、雙親健在的家庭,有些沒有這麼幸運。但是在我們談到女孩的自我意識時,環境並沒有這麼重要。我知道有些女孩在單親窮困的環境下長大,但是她們都成長為有堅毅性格、不屈不撓的人。我也知道有個女孩成長在溫暖舒適的家中,卻在十四歲時覺得人生沒有希望,有自殺傾向。
發展出自我意識跟你父母有多少錢沒有關係,它也跟你長的好不好看、你的iPod中有什麼歌,或你的臉書上有多少朋友沒有關係。它是你跟你自己內心的連接,與發展出你自己獨特的人格有關。以我十八年在同一個社區中的經驗,我看到越來越高比例的女孩們對自己的意識,完全建立在膚淺的表面價值上。因此這些女孩都很脆弱,一點打擊就崩潰了。
這種脆弱的自我概念,以及這種易受傷性所帶來的焦慮和沮喪,越來越普遍。二○○四年有一個研究比較一九八九年和一九九九年這十年間,兒童和青少年要求心理衛生及精神健康服務的人數。結果發現女孩動用到精神健康服務資源的人數增加了百分之四百以上,而男孩只增加了百分之七十。更晚近的研究發現,女孩對精神科的服務需求持續成長,比男孩快上許多。從一九九六到二○○五年之間,美國女性(包括成年和未成年)服用抗憂鬱症藥物的比例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從百分之七‧五到百分之十三‧四;也就是說,美國每八個女性中就有一個在服用抗憂鬱症的藥。
男生和女生一樣都有問題,但是問題不同。許多被送到心理治療師或精神科醫生那裡去的男孩是因為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或是不服管教的偏差行為,而女孩比較多的是焦慮和沮喪。
換句話說,男生常常把他們的問題表現出來(act out their problem),女生比較容易把問題悶在心中。就像一個研究團體所觀察到的,「女孩的沮喪和焦慮主要是思想引發的,就像先前的研究所示,青春期的少女比少男表現出(或自我報告出)更多的沮喪和焦慮徵狀,而這個差距正在擴大中。」這些研究者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以去醫院看精神科或心理師的次數為基準)也是女生比男生嚴重,女生就診的次數增多得比較快。
聖地牙哥州立大學(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特吉(Jean Twenge)比較四、五十年前美國和現在情況的變化。從一九六○年代中葉以來,心理學家就問孩子同樣的問題:「你覺得你有焦慮到不能專心做事嗎?你覺得你有焦慮到睡不著或睡不安穩?」五十年前,很少女孩會回答「是」,在那個時代,女孩似乎都是掩著嘴,吃吃的笑。為什麼會有這種刻板印象?因為那個時候真的有很多女孩吃吃的笑。
現在不是這樣。特吉教授發現的是普遍性的焦慮,而且女生比男生顯著。她認為一部分的原因是文化的改變,她和其他的心理學家把這叫做社會連接(social connectedness)。她寫道:「當社會聯結(social bonds)變弱時,焦慮就增加了,低程度的社會融合會使成人容易得焦慮症。」
你能相信你每天所遇到的人嗎?在五○和六○年代,大部分美國人會回答「可以」;但是現在大部分的美國人會回答「不能」。四十年前,女人去敲她鄰居的門,借一顆檸檬或幾個雞蛋是很普遍的事,現在幾乎已經看不見了。心理治療師雷文(Madeline Levine)回憶她的童年:「我記得鄰居會來借一杯糖、一點奶油或一顆馬鈴薯,現在的人會覺得去鄰居家借食材是非常可笑的事。」
這些社會聯結的中斷對女性的影響比較大。當你覺得你跟鄰居沒什麼來往、不太能信任你的街坊時,你會怎樣?假如你是男人,你可能待在家裡,多花幾個小時玩電玩遊戲或去看你喜歡的運動賽事。女性似乎比較需要這個社會連接的網絡。所以當網絡不再像以前那麼綿密時,對女性的傷害比較大。特吉教授檢驗十六個婦女覺得焦慮的指標之間的相關性,結果發現缺乏社會信任是焦慮症的最大原因,比離婚率還高,也比失業率及一般經濟條件高。
從許多客觀的標準來說,生活在今日的女孩應該比她們的祖母在同樣的年齡時快樂。今日女孩的選擇和機會是她們的曾祖母想都沒有想過的:上大學,進醫學院、法學院──在五十年前,這些都還只是僅限男生,當我的母親一九五三年從克里夫蘭市的醫學院畢業時,她是他們班上僅有的兩個女生中的一個。你的祖母恐怕從來沒有想像過她可以當外科醫生、飛行員或總統;但是你的女兒知道對她來說,這些都是可能的,沒有任何一扇門會因為她是女生而關上。
然而,今日的許多女孩卻沒有發展出她內在的自我,那個她的曾祖母(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擁有的堅強的人格核心。我不認為你可以把這怪罪到「現代文化」(modern culture)上,因為她們的兄弟就沒有這個問題。
她們的兄弟有其他的問題。這本書的起源是我對懶散的賴家王老五有興趣。在一九九○年代初期,我看到越來越多各種經濟階層的家庭,女孩都努力向上,男孩都是啃老族,他對電玩遊戲進階到下一關的興趣比西班牙語期末考過關還高。二○○一年開始,我到過美國和加拿大、墨西哥、澳洲、紐西蘭、蘇格蘭、德國和西班牙等地的很多學校和社區訪問,我跟男孩談,也跟女孩談,聽他們的父母和老師怎麼說。我發現這個勤勉女孩和懶惰男孩的現象非常普遍,那些經驗最後彙集成《浮萍男孩》(^^Boys Adrift^^,中譯本遠流出版)這本書。
很早,我就發現女生不是這個故事的優勝者。男生和女生都處於不利的地位,但是不利的地方不同。很多男生發展出享受人生的態度──玩電玩遊戲、看色情影片、吃美食、睡大覺──他們對追求臥室以外的真實世界的成功沒有動機和驅力。他們的姐妹倒是越來越有動機,但是她們不知如何放鬆自己、如何找樂趣和享受生活。對很多女孩來說,每一項成就不過是到達下一項成就的墊腳石。
大約五年前,我了解到男孩的懶惰和女孩的過度執著是一個銅板的兩面,它們源自相同的失功能(dysfunction)。但是許多缺乏動機的男孩對他們的繭都很滿足,只要有電玩遊戲和線上色情網站,再有兩個跟他們一樣的男生可以一起玩來確認他們是正常的一群就夠了。女孩比較有洞悉力,知道自己的情況不對勁──但是她們不知道該怎麼辦。
並不是每一個女孩都在掙扎。有些成長的很好,她們對自己有信心卻不自戀、不自以為是,知道自己做的是對的。她們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她們在自己的處境中很自在。那麼,為什麼有些女孩很好、又有其他女孩過得很辛苦呢?成功不是偶然。父母的態度有關係,很不幸的是,假如父母不了解女兒的情況,最好的意圖對女兒一點幫助也沒有。這些父母有時會用一九八○年代的方式來解決二十一世紀的問題,當然不管用。目前的時代創造出一些女孩特有的問題,是三十年前所沒有的。
在本書的第一部分,我會概述我認為使我們的女兒身陷危險的四個因素。在第一章,我會說明為什麼我們的文化迫使女孩們把自己打扮的很性感,甚至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早這樣做;我們會看到在六○年代對女性的肯定(這是好事),演變到現在女孩的性表現(這是壞事);我們會看到做父母的你和我,要怎麼幫助女兒找到她對「自己是誰」的定義,而不是從「看起來怎樣」來定義。
在第二章,我們要來看臉書或其他社交網站所帶出的複雜問題。越來越多女孩跟她的同儕在網路上過度連接,卻越來越不跟自己內心連接。這一章的重點還是在做為父母的你我需要知道以便幫助女兒恰當的使用這個技術,而不是無助的站在旁邊,眼睜睜看著女兒被網路泡泡(cyberbubble)所吞沒。
過去從來沒有任何文化,女孩可以有這麼多的機會,卻接受到這麼少的有架構的指引。這個結果是女孩只聚焦到她們生活的一個層面或一個活動:做一個第一名的好學生,做一個最傑出的運動員,做一個最瘦的紙片人。在第三章,我們會聽到這些女孩走火入魔的故事,我們會學習父母如何判斷女兒對運動或成績的在乎是健康的,還是有破壞性的,以及如何在女兒掉下深淵之前阻攔她。
在第四章,焦點轉移到環境毒素上:從你女兒塗上臉孔和皮膚的乳液和面霜中,或是她吃喝的飲食中,哪些是有毒的。我們會看到這些毒素提早使女孩成熟的證據。
在最後的三章裡,我會和你分享我在過去十年裡所學到的東西,我會告訴你我和北美洲以及全世界父母、老師與女孩們訪談的結果,關於如何滋養和教養你女兒的身和心,和她的志向,幫助她成為社區的一分子。
教養孩子是門藝術,不是門科學。雖然我們可以從快樂、適應得很好的女孩身上學到很多策略,不過這些策略對你的女兒卻不見得有效。但是透過分享邁向順境和遭遇困境女孩的故事,希望我們可以幫助我們的女兒順利成長為一個快樂、有生產力、輕鬆融入這個新世界的女性。
前言:三個女孩
艾茉莉
在艾茉莉五歲的時候,她帶了兩個很逼真的大猩猩填充玩具到她的幼稚園,作「展示發表」的主題(show and tell;譯註:美國幼稚園為了要訓練孩子上台說話的台風,並鼓勵孩子表現,每學期都有show and tell,請小朋友從家中帶個他最喜歡的東西來學校與他人分享,他要介紹這是什麼、為什麼喜歡等等,小朋友可以帶寵物、玩具,甚至有人把祖父帶來,因為祖父曾經從事救火員或警察等小孩子崇拜的行業)。她用這兩個一大一小的大猩猩做例子,解釋給小朋友聽什麼叫「控制階層性」(dominance hierarchies),並使用像「首...
目錄
推薦序1/用愛與關心滋養青春 李珀
推薦序2/重新思考「責任教養」的意義 蔡穎卿
導讀/社會連接是心智成熟最重要的支持 洪蘭
前言/三個女孩
第1篇 第一個因素:性認同
葛麗兒後遺症
女孩真正要的是什麼?
「這沒什麼了不起!」
少女保養品
《暮光之城》及其他保守分子
「我怕你看不起我」
「那件泳衣變成你了」
女同性戀正時髦
「或許男人就是不滿足」
第2篇 第二個因素:網路泡泡
透過化學活得更好
太硬,太軟,剛剛好
你,父母,又名電腦警察
網路霸凌
酒精的發明──二○○五年嗎?
用手機傳送色情圖片
你的女兒是網路名人
第3篇 第三個因素:病態的執著
瘦的慾望
「跑步讓我放鬆」
靈魂的厭食症
她喝醉了
邊緣女孩
不同步的生活
第4篇 第四個因素:環境毒素
八歲穿胸罩
青春期的代價
脂肪的作用
你吃的鮪魚中有什麼?
給我一些皮膚
PETE是啥?
與父親共同生活
空氣中的某些東西
父母可以怎麼做
第5篇 心智
子宮中的莫札特
幼稚園簡史
「早」等於「好」嗎?
「我們的女孩都喜歡物理」
你想玩卡車還是洋娃娃?
猴子、女孩、男孩,以及玩具
不可忽視單一性
「這不是真實世界」
集兩個世界的優點?
父母親們,團結起來!
惡毒女孩
女老師比較適合教女生嗎?
第6篇 身體
哪些是最危險的運動?
女孩的膝蓋和男孩的膝蓋不同
女孩的頭和男孩的頭不同
女孩的骨頭和男孩的骨頭不同
運動的承諾與風險
芝加哥市和新墨西哥州荷皮區的女孩有什麼共同點?
第7篇 心靈
巨大的失望
扣好安全帶,不要抽菸,上教堂
靈魂的暗夜
「我相信有上帝」
一個女性的社群
推薦序1/用愛與關心滋養青春 李珀
推薦序2/重新思考「責任教養」的意義 蔡穎卿
導讀/社會連接是心智成熟最重要的支持 洪蘭
前言/三個女孩
第1篇 第一個因素:性認同
葛麗兒後遺症
女孩真正要的是什麼?
「這沒什麼了不起!」
少女保養品
《暮光之城》及其他保守分子
「我怕你看不起我」
「那件泳衣變成你了」
女同性戀正時髦
「或許男人就是不滿足」
第2篇 第二個因素:網路泡泡
透過化學活得更好
太硬,太軟,剛剛好
你,父母,又名電腦警察
網路霸凌
酒精的發明──二...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