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海權論、權力轉移理論及分析層次理論作為分析架構。
2.全面、有系統地分析中國自毛澤東以來的海權發展。
3.兼顧海軍與非海軍面向的中國海權發展。
4.有系統地比較美國與中國的國力。
5.深入分析美國與中國在東海、台海和南海的衝突。
6.深入分析美國川普總統的世界觀、價值觀與印太戰略。
7.深入分析美國與中國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爭霸情形。
作者簡介:
林文程
現職: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特聘教授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會長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諮詢委員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顧問
台北市政府國際事務委員會委員
台南市政府兩岸關係小組委員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篡委員會諮詢委員
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考試院文官學院國家安全(含兩岸關係)講座
學歷:
塔芙茲大學佛萊契爾法律外交學院(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 Tufts University)博士、法律外交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外交學系學士
經歷:
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
國立中山大學國家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臺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副執行長
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執行長
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中山學術研究所所長、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所長
國立中山大學美國中心主任、副主任
作者序
自序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七十,我個人對海洋充滿敬畏,一方面我是個旱鴨子,另一方面縱然以今日先進科技對海洋已經進行許多深入研究,海洋仍然充滿神秘,仍然有許多不為人所知的地方,因此國家地理頻道介紹海洋影片是我最喜歡的節目,研究各國的海權發展成為個人研究興趣之一。
海洋曾經是阻隔人類交往的障礙,也是保障國家安全的天險。前進海洋是一種冒險,必須具有冒險犯難的精神。人類因為各種不同動機飄洋過海,不少人因此葬身海底,所以走向海洋被認為是一種冒險,但也因為這是一種冒險,需要大無畏精神才敢去挑戰海洋,敢「征服」海洋的國家均能在人類歷史上留下光榮一頁。
自從十五世紀開始大航海時代以來,海權國家主導國際關係的發展。英國在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之後,崛起成為海上強權,海權國家成為世界霸主持續超過五百年,先是荷蘭和英國引領風騷,美國在二十世紀取代英國海權霸主地位,也成為世界上最強大國家。在這時期,陸權挑戰海權國家結局均是陸權國家落敗,例如拿破崙的法國、兩次世界大戰的德國,以及冷戰時期的蘇聯均敗在英美手中。
在當今世界,不發展海權無法成為一流強權,因為國際貿易高達百分之九十仰賴海上運輸,而且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建立專屬經濟區機制,賦予沿海國在其專屬經濟區發展海洋資源的專屬權利,更何況還有廣大的公海可供各國探勘和利用,沒有強大海權就無法維護海洋權益,更談不上競逐公海。
中國是傳統陸權國家,雖然中國在歷史上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海權國家,但中國發展海權只是曇花一現,因為中國發展海權的條件只是一般。然而,中共在2012年召開十八大時,提出的政治報告宣示要發展中國成為海洋強國之目標和決心。如果中國能夠實現目標,不僅會影響國際體系的權力結構,也會深深衝擊台灣的國家安全,因此對中國能否克服困難達成目標是需要密切關注及深入研究的議題。中國要發展海權,除了要克服科技、地理上不利條件、官僚體系各自為政,以及政治經濟和社會多如牛毛問題等內部因素之外,還要化解來自美國、日本、印度等國的外在挑戰,其中美國乃是中國在發展海權路上的最大阻力。
美國自1776年獨立建國以來就是一個重視海洋的國家,自十九世紀末開始積極發展海權,尤其是老羅斯福總統服膺馬漢的海權論,大規模建造軍艦迅速提升美國的海權地位,迄今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美國的海權霸主地位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一直屹立不搖,因此美國對中國崛起,尤其是大張旗鼓追求發展海洋強國目標充滿戒心。
當前國際體系已經成為美中爭霸的格局,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逃脫美中競爭的影響,印太國家尤其首當其衝,台灣更是處於最前線,台灣不僅身歷其中,而且必然會被捲入美國和中國的賽局,所以台灣必須掌握美中爭霸的動態發展,以智慧來處理美中爭霸所造成變局及帶給台灣的挑戰。
興起寫一本中國海權發展學術專書的念頭已經有幾年,但是真正開始動筆是在2018年年中,因為美國政府將大國競爭當成國家安全戰略中最關鍵的一部分,因此決定將中國發展海權與美中在印太地區的爭霸連結在一起。
這不是個人的第一本學術書籍,也不是為了升等或申請研究經費而撰寫,完全出諸於研究興趣。縱然是以相對輕鬆的心情來撰寫這本書,也並非毫無壓力,因為這本書雖然對海權作廣義的解釋,但所探討相當關鍵一部分是中國的海軍發展,而中共威權體制事事機密,所以雖然盡最大努力從公開文件蒐集資料,必然有遺漏之處,因此希望學術界同仁不吝指正。
我一向對一生缺乏前瞻規劃,當年大專聯考考上政大外交系,對讀外交系出來要幹什麼一無所知。大學畢業服完預官,外交部電視上廣告招考外交領事人員,在鄰居提醒下報考錄取後,在外交部工作兩年期間,考取教育部公費留考赴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因離台多年再回外交部已非理想選擇,乃轉往學術界發展,感謝中山大學提供我教職。雖然我在年輕時從未有過擔任教師的夢想,但我現在真的喜歡教書。
我要特別感謝兩位學術界前輩的啟迪和協助,台大政治系蔡政文教授那種愛護學生、提攜後進的胸襟及執著學術的態度,美國布朗大學高英茂教授是我在美國博士論文的口試委員之一,待人和氣誠懇,事事樂觀、認真的精神,他們正直、樂於幫助學生、認真的典範,是我學術生涯永遠的導師。
我也要感謝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吳千宜小姐幫我畫統計圖及校對、博士班鄭中堂同學整理參考書目及校對,以及碩士班經貿組王禮軒同學幫忙處理地圖。對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以專業團隊來編排和出版本書,同樣心存感激。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兒子劭軒、女兒劭安踏入社會工作,均非常努力、上進,沒有給我帶來困擾,我內人蔡桂菁女士,除了照顧我生活起居,讓我沒後顧之憂外,還要感謝她容忍我把書房弄得雜亂不堪,書桌和地板上都堆積許多書本和資料,以她幾近潔癖的個性,要睜一眼、閉一眼,也實在難為她了。
自序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七十,我個人對海洋充滿敬畏,一方面我是個旱鴨子,另一方面縱然以今日先進科技對海洋已經進行許多深入研究,海洋仍然充滿神秘,仍然有許多不為人所知的地方,因此國家地理頻道介紹海洋影片是我最喜歡的節目,研究各國的海權發展成為個人研究興趣之一。
海洋曾經是阻隔人類交往的障礙,也是保障國家安全的天險。前進海洋是一種冒險,必須具有冒險犯難的精神。人類因為各種不同動機飄洋過海,不少人因此葬身海底,所以走向海洋被認為是一種冒險,但也因為這是一種冒險,需要大無畏精神才敢去挑戰海洋,敢「征...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理論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評述
第二章 中國發展海權的條件
第一節 中國發展海權的條件
第二節 中國追求成為海洋強國的原因
第三章 毛澤東時期的中國海洋戰略和海權發展
第一節 毛澤東的權力、決策風格與海權理念
第二節 毛澤東時期中國發展海權的內外條件
第三節 毛澤東時期的中國海權發展
第四章 鄧小平時期的中國海權發展
第一節 鄧小平的權力、決策風格與海權理念
第二節 鄧小平時期中國發展海權的內外條件
第三節 鄧小平時期中國發展的海權建設
第五章 江澤民時期的中國海權發展
第一節 江澤民的權力、決策風格與海權理念
第二節 江澤民時期中國所面臨內外環境
第三節 江澤民時代中國發展海權政策與成果
第六章 胡錦濤時期的中國海權發展
第一節 胡錦濤的權力、決策風格與海權理念
第二節 胡錦濤時期的中國內外挑戰
第三節 胡錦濤的軍事戰略與海權發展
第七章 習近平時期的中國海權發展
第一節 習近平的權力、決策風格與海權理念
第二節 習近平所面臨的國內外挑戰
第三節 習近平上台後中國的海權發展
第八章 美中印太爭霸
第一節 美國和中國的權力消長
第二節 美國的因應策略選項
第三節 川普政府的策略與作為
第四節 中國的策略與因應作為
第五節 美國與中國爭霸前景分析
第九章 美中在三海兩洋的競爭
第一節 美國與中國在東海地區的競爭
第二節 美國與中國在台海地區的衝突
第三節 美國與中國在南海的競爭與衝突
第四節 美國與中國在兩洋的競爭
第十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理論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評述
第二章 中國發展海權的條件
第一節 中國發展海權的條件
第二節 中國追求成為海洋強國的原因
第三章 毛澤東時期的中國海洋戰略和海權發展
第一節 毛澤東的權力、決策風格與海權理念
第二節 毛澤東時期中國發展海權的內外條件
第三節 毛澤東時期的中國海權發展
第四章 鄧小平時期的中國海權發展
第一節 鄧小平的權力、決策風格與海權理念
第二節 鄧小平時期中國發展海權的內外條件
第三節 鄧小平時期中國發展的海權建設
第五...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24頁開數:20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