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編寫目的是,一方面使學習者瞭解和熟知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原理,另一方面注重提高學習者人力資源管理實務的操作應用能力。本書分為十章, 主要內容包括:人力資源管理基本概念、工作分析與職位評價、人力資源規劃、人員招聘與人事測評、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職業管理、績效管理與績效評估、激勵理論與實踐、薪酬管理與薪酬設計、勞動關係管理。理論知識闡述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實務操作訓練簡便易學,引入案例分析學習法,著力提高學習者思辨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
作者序
前言
本書專為公開教育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編寫,適用於公開教育管理學科各專業的學習者。根據公開教育的特點,本書的編寫目的是,一方面使學習者瞭解和熟知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原理,另一方面注重提高學習者人力資源管理實務的操作應用能力。本書分為十章,主要內容包括:人力資源管理基本概念、工作分析與職位評價、人力資源規劃、人員招聘與人事測評、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職業管理、績效管理與績效評估、激勵理論與實踐、薪酬管理與薪酬設計、勞動關係管理。本書的特點是理論知識闡述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實務操作訓練簡便易學、實用有效;在教學方法上引入案例分析學習法,著力提高學習者思辨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在每章的結構上以引導案例開篇,以主題理論和原理為中心,以案例分析練習結束,並設計以章節主題內容為導向的思考題和練習,以幫助學習者將所學知識內化,成為自己的心得和體驗。
本書由沈遠平教授組織編寫,並負責全書的體系框架設計、提綱編寫、全書統稿以及修改、審稿定稿等工作;江曉黎、楊思思參與了本書的起草編寫,江曉黎起草編寫了第一、二、三、四、五章,楊思思起草編寫了第六、七、八、九、十章。劉進老師、劉春江老師、索學芳老師參與全書審稿工作。
本書編寫時間比較倉促,編者水準有限,錯誤和疏漏在所難免,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前言
本書專為公開教育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編寫,適用於公開教育管理學科各專業的學習者。根據公開教育的特點,本書的編寫目的是,一方面使學習者瞭解和熟知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原理,另一方面注重提高學習者人力資源管理實務的操作應用能力。本書分為十章,主要內容包括:人力資源管理基本概念、工作分析與職位評價、人力資源規劃、人員招聘與人事測評、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職業管理、績效管理與績效評估、激勵理論與實踐、薪酬管理與薪酬設計、勞動關係管理。本書的特點是理論知識闡述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實務操作訓練簡便易學、...
目錄
第一章 人力資源管理概述(1)
第一節 人力資源管理的含義和特點(2)
一、 人力資源的內涵(2)
二、 人力資源管理的含義與目標(4)
三、 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與作用(6)
第二節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發展(10)
一、 人事管理與現代人力資源管理(10)
二、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發展(12)
三、 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挑戰(18)
第三節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20)
一、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概述(20)
二、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與內容(23)
三、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體系(26)
第二章 工作分析與職位評價(30)
第一節 組織結構設計(31)
一、 組織結構的基本概念(31)
二、 組織結構的基本類型(33)
三、 如何設計一個富有彈性的組織結構(39)
第二節 工作分析(43)
一、 工作設計(43)
二、 工作分析概述(46)
三、 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49)
四、 工作分析的實施過程與管理(55)
第三節 職位說明與職位評價(59)
一、 職位說明書(59)
二、 職位評價(62)
三、 職位評價方法(65)
第三章 人力資源規劃(72)
第一節 人力資源規劃概述(73)
一、 人力資源規劃的含義(73)
二、 人力資源規劃的主要內容(74)
三、 人力資源規劃的目標與作用(77)
第二節 人力資源需求與供給的預測(79)
一、 人力資源需求預測(79)
二、 人力資源供給預測(83)
三、 人力資源供需平衡(87)
第三節 編製人力資源規劃的程序(88)
一、 規劃前的準備工作(88)
二、 確定人力資源規劃方案(90)
三、 人力資源規劃的具體步驟(90)
第四章 人員招聘與人事測評(93)
第一節 員工招聘概述(94)
一、 員工招聘的基本概念(94)
二、 員工招聘的原則(96)
三、 員工招聘的主要程序(97)
第二節 招聘渠道與招聘管理(100)
一、 招聘渠道(100)
二、 招聘計劃的制訂與實施(102)
三、 招聘評估(106)
第三節 人員甄選與人事測評(108)
一、 人員素質測評(108)
二、 選拔工具的可靠性與有效性(110)
三、 員工錄用測評的基本方法(111)
第五章 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119)
第一節 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概述(120)
一、 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的概念(120)
二、 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的目的和作用(122)
三、 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的主要方法(123)
第二節 人力資源培訓需求分析(126)
一、 培訓需求分析概述(126)
二、 培訓需求分析過程(128)
三、 將培訓需求轉換為培訓目標(130)
第三節 人力資源培訓的實施與評估(131)
一、 培訓方案的設計(131)
二、 培訓方案的實施(132)
三、 培訓效果評估(134)
第六章 職業管理(138)
第一節 職業管理概述(139)
一、 職業管理的有關概念(139)
二、 職業發展觀及其重要意義(139)
第二節 職業發展規劃(141)
一、 職業發展規劃概述(141)
二、 職業發展階段(142)
三、 職業發展規劃設計與實施(143)
第三節 管理人員的職業管理(145)
一、 管理人員選拔的特殊性(145)
二、 管理人員的遴選(146)
三、 管理人員的接班計劃(150)
第七章 績效管理與績效評估(154)
第一節 績效管理(154)
一、 績效管理概述(154)
二、 績效管理的影響因素(156)
三、 績效管理的作用(157)
四、 績效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各模塊之間的關係(158)
第二節 績效考核(158)
一、 績效考核的基本概念(158)
二、 績效考核的內容(160)
三、 績效考核的實施(162)
四、 績效考核結果的應用(163)
第三節 績效考核的辦法(165)
一、 排序法(165)
二、 配對比較法(166)
三、 強制分佈法(166)
四、 關鍵事件法(167)
五、 量表法(167)
六、 關鍵績效指標法(169)
七、 目標管理法(171)
八、 平衡計分卡(172)
第四節 績效考核中的問題及對策(173)
一、 績效考核中容易出現的主要問題(173)
二、 如何避免績效考核中的問題(175)
第八章 激勵理論與實踐(178)
第一節 激勵的理論、 類型和原則(179)
一、 激勵理論的相關概念(179)
二、 動機概述(180)
三、 激勵概述(181)
第二節 激勵理論(184)
一、 內容型激勵理論(185)
二、 過程型激勵理論(190)
三、 調整型激勵理論(194)
四、 綜合型激勵理論(197)
第三節 激勵的應用(199)
一、 激勵的實施步驟(199)
二、 激勵方式(201)
第九章 薪酬管理與薪酬設計(205)
第一節 薪酬理論概述(206)
一、 薪酬與報酬的基本概念(206)
二、 薪酬管理(207)
三、 激勵與薪酬管理(208)
第二節 薪酬管理體系設計(210)
一、 薪酬管理體系設計的基本原則(210)
二、 薪酬管理體系設計的模式(211)
三、 薪酬管理體系設計的基本流程(212)
四、 薪酬體系設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215)
第三節 激勵性薪酬與福利(216)
一、 個人激勵薪酬(216)
二、 群體激勵薪酬(218)
三、 福利(219)
第四節 薪酬制度(221)
一、 薪酬制度的作用(221)
二、 薪酬制度的不同選擇(222)
三、 薪酬制度的實施與反饋(223)
四、 企業各類人員薪酬的設計方法(224)
第十章 勞動關係管理(228)
第一節 勞動關係概述(228)
一、 勞動關係的含義(228)
二、 勞動關係的法律特徵(230)
三、 勞動關係的基本內容(230)
四、 勞動關係的重要性(230)
五、 勞動人事法規政策(231)
第二節 勞動者的地位與權益(232)
一、 勞動者的地位(232)
二、 勞動者的權利(232)
三、 工會、 職代會的地位和作用(234)
第三節 勞動爭議及處理(235)
一、 勞動爭議概述(235)
二、 解決勞動爭議的基本原則(235)
三、 解決勞動爭議的途徑和方法(236)
四、 勞動協商與談判(237)
第四節 勞動關係的熱點問題(238)
一、 勞動保護與社會保障(238)
二、 懲處的公平(239)
三、 辭職與解雇(239)
四、 退休(240)
第一章 人力資源管理概述(1)
第一節 人力資源管理的含義和特點(2)
一、 人力資源的內涵(2)
二、 人力資源管理的含義與目標(4)
三、 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與作用(6)
第二節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發展(10)
一、 人事管理與現代人力資源管理(10)
二、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發展(12)
三、 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挑戰(18)
第三節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20)
一、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概述(20)
二、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與內容(23)
三、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體系(26)
第二章 工作分析與職位評價(30)
第一節...
商品資料
出版社:財經錢線文化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9-12-06ISBN/ISSN:978957735950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2頁開數:17*23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