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系統、有方法、有要訣,從基礎到進階,是認識台灣蕨類世界最易上手的入門圖鑑◎輕鬆認識台灣35科超過300種較常見到與造形特殊的蕨類
◎條理清晰、內容詳盡的文字說明
◎含括完整植株與重要局部特徵的生態照片
◎重點歸納的生態特徵圖例
◎多樣化的查詢方法
◎透過蕨類看到台灣獨特的植物生態地景
最親切易查的賞蕨圖鑑台灣雖是蕞爾小島,卻是觀察、了解蕨類的最佳天然教室,不但種類豐富,種密度居世界之冠,而且演化上的歧異性也相當高,幾乎涵蓋絕大部分的類群。《蕨類觀察圖鑑1&2》從基礎到進階,共介紹台灣650多種蕨類的資料與圖片,其中本書《蕨類觀察圖鑑1:基礎常見篇》收錄330多種較常見以及造形特殊的蕨類,而且為顯現台灣蕨類在演化歧異度上的多樣性,在種類的挑選上,涵蓋了台灣現生35科蕨類,並依下列幾個條件優先考慮:各科、屬儘量皆有代表種;同一屬中的植物能呈現該屬形態變化上的變異性;包含各種不同生態習性的種類,如水生、著生、岩生、攀緣、纏繞等生長方式。
書中的35科蕨類,是根據演化先後的脈絡依序出現,並特別設計了「蕨類植物科檢索表」,然後於每科的起首頁,重點提示該科的基本資料。每科之下,再以較容易觀察到的形態與生態特徵,進一步區分屬、群。配合簡明易懂的生態與外觀特徵圖例,提供多樣化的查詢方法,方便快速,是認識台灣蕨類世界最容易上手的入門圖鑑,也是進行蕨類觀察、鑑定時最有利的工具書。
.每種蕨類的文字說明條理清晰且內容詳盡,包括外觀特徵、生長習性與分布概況等。
.每種蕨類的圖片都儘量涵蓋植株生態照與局部特徵照,並有簡要的圖說,幫助讀者看圖辨識。
.每種蕨類皆有生態小檔案(包括生態帶、地形和生長環境等),以及觀察蕨類時的兩大重點──葉片分裂方式與分裂程度,以及孢子囊群或孢膜的外形與生長位置──特徵圖示,方便讀者快速查核。
.針對不同程度與需求的讀者,提供多樣化的查詢方法──除可按目次,或依中名、學名查詢外,特別設計了「科與屬、群檢索表」,提供讀者從蕨類外觀特徵按部就班的查索。
作者簡介:
郭城孟
台北市人,瑞士蘇黎世大學系統植物學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台灣大學植物學系副教授及植物標本館館長。從國小開始就與自然結下不解之緣,大學時迷上蕨類,學士、碩士、博士論文皆與蕨類有關,登高山是為了蕨類,出國求學也是為了蕨類,外出旅遊更常為了蕨類而佇足。從研究蕨類到欣賞蕨類,也透過生長在自然環境中的蕨類,領悟一些自然的道理。平時喜歡蒐集與蕨類有關的事物,從古董店的蕨類繪畫,到日常生活用品,如印有蕨類圖樣的杯、盤、刀、叉,或是布料、服飾等;當然,最大宗的收藏還是世界各地的蕨類文獻資料。
學術領域除了蕨類之外,主要研究的方向為植物地理及植群生態,多年來更致力於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推展,期望經由生態旅遊、生態農村、環境教育、生態工法等途徑,合理運用自然資源,將保育與地區發展的衝突降至最低。
作者相關著作:
《蕨類觀察入門》
《蕨類觀察圖鑑1:基礎常見篇》
《蕨類觀察圖鑑2:進階珍稀篇》
作者序
【後記】
郭城孟
2001年推出《蕨類入門》時,我也同步規劃《蕨類圖鑑1》的出版,由於個人研究蕨類有滿長一段日子,了解台灣蕨類種類雖多,但其中不乏稀有種,這是因為台灣的生態環境單位較小的緣故,也是為什麼台灣在短距離內可以欣賞到相對較國外多的種類,心想如果有一本太詳細的工具書,初學者一定會據此到處採集蕨類,而蕨類一般都不像大樹,往往一採就是一整棵,所以在1980年前後就有先成立「蕨類俱樂部」的想法,讓初學者可以有一個共同養成保育習性的場所,如今保育風潮已逐漸深入人心,雖然仍有一段距離好走,而生態環境的毀壞也已經到了全國上下都必須面對的時刻了,或許可以藉著《蕨類圖鑑1》的出版,讓更多人重新去思考台灣的自然生態何去何從。
二十年後,台灣的自然生態與保育觀念有更成熟開闊的視野,藉《蕨類入門》改版為較大開本《蕨類觀察入門》,同時也推出修訂版《蕨類觀察圖鑑1》與《蕨類觀察圖鑑2》,希望讓新一代的自然觀察愛好者,有一套能親切入門、好查好用的實用賞蕨工具書。修訂版根據較新的分類系統,整合統一「科」與「屬」的範疇,例如鱗毛蕨和三叉蕨由「亞科」提升為「科」;金星蕨科、鱗毛蕨科底下部分的分「群」提升為「屬」。此外,有些種類的地理分布也作了變更,補充近年新發現的棲息地。
非常感謝陳家慶、呂碧鳳、黃婉玲提供了他們的幻燈片,使得本書增色不少。最後,感謝蕨類研究室歷年來的研究生及助理群:翁茂倫、陳應欽、鍾國芳、張和明、徐德生、王力平、吳維修、李大翔、蘇聲欣、楊凱雲、陳奐宇、劉以誠、高美芳等人,幫忙拍攝幻燈片和整理基礎資料,為本書的誕生產生了催化的作用。
【後記】
郭城孟
2001年推出《蕨類入門》時,我也同步規劃《蕨類圖鑑1》的出版,由於個人研究蕨類有滿長一段日子,了解台灣蕨類種類雖多,但其中不乏稀有種,這是因為台灣的生態環境單位較小的緣故,也是為什麼台灣在短距離內可以欣賞到相對較國外多的種類,心想如果有一本太詳細的工具書,初學者一定會據此到處採集蕨類,而蕨類一般都不像大樹,往往一採就是一整棵,所以在1980年前後就有先成立「蕨類俱樂部」的想法,讓初學者可以有一個共同養成保育習性的場所,如今保育風潮已逐漸深入人心,雖然仍有一段距離好走,而生態環境的毀壞也...
目錄
如何使用本書?
蕨類植物科檢索表
蕨類各部位的構造名稱圖解
石松科
石杉屬
石杉群
馬尾杉群
石松屬
石松群
扁枝石松群
藤石松群
過山龍屬
卷柏科
卷柏屬
水韭科
水韭屬
木賊科
木賊屬
松葉蕨科
松葉蕨屬
瓶爾小草科
七指蕨屬
陰地蕨屬
瓶爾小草屬
合囊蕨科
合囊蕨屬
觀音座蓮屬
紫萁科
紫萁屬
莎草蕨科
海金沙屬
莎草蕨屬
裡白科
裡白屬
芒萁屬
膜蕨科
膜蕨屬
蕗蕨群
膜蕨群
厚壁蕨群
假脈蕨屬
團扇蕨群
瓶蕨群
厚邊蕨群
假脈蕨群
厚葉蕨屬
厚莖蕨群
蚌殼蕨科
金狗毛蕨屬
桫欏科
桫欏屬
瘤足蕨科
瘤足蕨屬
雙扇蕨科
雙扇蕨屬
燕尾蕨科
燕尾蕨屬
碗蕨科
碗蕨屬
鱗蓋蕨屬
蕨屬
姬蕨屬
栗蕨屬
稀子蕨屬
鱗始蕨科
烏蕨屬
達邊蕨屬
鱗始蕨屬
鳳尾蕨科
粉葉蕨屬
翠蕨屬
金粉蕨屬
碎米蕨屬
澤瀉蕨屬
鳳丫蕨屬
珠蕨屬
鐵線蕨屬
鳳尾蕨屬
鹵蕨屬
書帶蕨科
車前蕨屬
書帶蕨屬
水龍骨科
水龍骨屬
尖嘴蕨屬
二條線蕨屬
伏石蕨屬
伏石蕨群
瓦葦屬
石葦屬
茀蕨屬
擬茀蕨屬
線蕨屬
星蕨屬
槲蕨屬
連珠蕨屬
崖薑蕨群
連珠蕨群
劍蕨屬
禾葉蕨科
荷包蕨屬
禾葉蕨屬
穴子蕨屬
蒿蕨屬
金星蕨科
金星蕨屬
卵果蕨屬
紫柄蕨屬
大金星蕨屬
方桿蕨屬
假毛蕨屬
茯蕨屬
毛蕨屬
毛蕨群
小毛蕨群
圓腺蕨群
稀毛蕨群
星毛蕨屬
新月蕨屬
溪邊蕨屬
聖蕨屬
鐵角蕨科
鐵角蕨屬
巢蕨群
薄葉鐵角蕨群
對開蕨群
鐵角蕨群
烏毛蕨科
狗脊蕨屬
狗脊蕨群
崇澍蕨群
烏毛蕨屬
莢囊蕨群
烏毛蕨群
蘇鐵蕨屬
骨碎補科
骨碎補屬
小膜蓋蕨屬
大膜蓋蕨屬
腎蕨科
腎蕨屬
蓧蕨科
蓧蕨屬
藤蕨屬
蘿蔓藤蕨科
實蕨屬
舌蕨屬
鱗毛蕨科
魚鱗蕨屬
柄囊蕨屬
肉刺蕨屬
假複葉耳蕨屬
鱗毛蕨屬
複葉耳蕨屬
耳蕨屬
耳蕨群
玉龍蕨群
鞭葉耳蕨群
貫眾屬
三叉蕨科
三叉蕨屬
肋毛蕨屬
擬鱗毛蕨屬
蹄蓋蕨科
蹄蓋蕨屬
雙蓋蕨屬
短腸蕨群
雙蓋蕨群
菜蕨群
假腸蕨屬
腸蕨屬
擬蹄蓋蕨屬
亞蹄蓋蕨群
貞蕨屬
亮毛蕨屬
羽節蕨屬
腫足蕨屬
岩蕨屬
莢果蕨屬
田字草科
田字草屬
槐葉蘋科
槐葉蘋屬
滿江紅科
滿江紅屬
蕨類學名組成元素
名詞解釋
中名索引
學名索引
延伸閱讀
後記
如何使用本書?
蕨類植物科檢索表
蕨類各部位的構造名稱圖解
石松科
石杉屬
石杉群
馬尾杉群
石松屬
石松群
扁枝石松群
藤石松群
過山龍屬
卷柏科
卷柏屬
水韭科
水韭屬
木賊科
木賊屬
松葉蕨科
松葉蕨屬
瓶爾小草科
七指蕨屬
陰地蕨屬
瓶爾小草屬
合囊蕨科
合囊蕨屬
觀音座蓮屬
紫萁科
紫萁屬
莎草蕨科
海金沙屬
莎草蕨屬
裡白科
裡白屬
芒萁屬
膜蕨科
膜蕨屬
蕗蕨群
膜蕨群
厚壁蕨群
假脈蕨屬
團扇蕨群
瓶蕨群
厚邊蕨群
假脈蕨群
厚葉蕨屬
厚莖蕨群
蚌殼蕨科
...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24頁開數:正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