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歲月,他們種下的樹,已長成了一番風骨
★三萬公里的追尋,大歷史的最佳見證
★百張親繪插圖+詩文,人文風采滿溢
★書法大師董陽孜親筆封面題字
一場壯遊,走遍大江南北,只為了心中的一棵哲學樹!
從河北到山西,從河南到山東,從周朝到清朝,王浩一出入千年古城,走進歷史扉頁,輕觸眼前的千年老樹,思索著,誰種下了它們?這些先賢哲人所種植的古樹,為何顏色依舊?撫樹思哲人,也許有部分的想像,但更多的是未曾看清的歷史曾經!
我在古樹旅行之中,觀賞了它們,撫觸了它們,也讚歎了它們。我知道它們不僅是很神奇的古樹,也是不容易說清楚的「較寬廣視野的歷史」。學院裡的歷史討論往往過於細緻繁瑣,我只是在旅行中輕鬆地走入歷史,以那些哲人們所種植的古樹,當是歷史現象背後千絲萬縷的「線頭」。——王浩一
【叔虞 X 太原晉祠 X 臥龍柏】
只見舊事成了凝固的斜影
英雄的腳印已在野塚之外
遊客喧囂,我是唯一的孤獨
【李世民 X 西安古觀音禪寺 X 銀杏】
終南山下的古禪寺,千年前有英雄繫馬
千年後,在寺前卸了鞍
我來磨劍
編織一個鏗鏘的唐朝夢
【白居易 X 洛陽嵩陽書院 X 將軍柏】
他們數著樹幹的虯紋
數著月影下的皺紋
樹上的是千年青翠與蒼勁
樹下的,卻是花甲白髮與蹣跚
【六祖惠能 X 嵩山初祖庵 X 古柏】
那罇村酒有些桂香
那件袈裟顯得老舊
那株古柏獨然孤寂
那座初祖庵,只有雲作伴
【歐陽脩 X 滁州醉翁亭 X 古梅】
有一處文學山亭
醉臥在北宋群山與南宋眾水之間
閒走著年輕的綠和傴僂著歲月的灰
【孔子 X 曲阜孔廟 X 古檜】
一位朝謁的小小旅人,已隱了來路
不能再東,這裡就是起點
二千五百年的歷史
從這裡足跡森森
【蘇東坡 X 常州藤花舊館 X 紫藤】
在惠州,老松林葬了朝雲,酒酹花退殘紅
在儋州,冬無炭夏無泉,無藥無友也無酒
在海上,舉杯遙敬入夢的乘鶴韓琦,預言北歸中原
在常州,人生無處不青山,乾杯!
【皇太極 X 瀋陽昭陵 X 榆樹】
八旗飛揚,風沙飛揚
藍天之下的英雄夢更亮麗了
號角如響雷,鬍渣曬得黑沉
鼓鳴如松濤,刀馬閃得晶明
作者簡介:
王浩一
學的是數學,喜歡的是建築,醉心的是歷史。對於知識的輸入,像是油井的挖井工人,從一個點鑽入之後,一直深入到最根底處開採。對於文字的輸出,則像是一位數學家的橫向思考,習慣把不相關的東西,找到新關係。
雜學的文字工作者,也是中年過動兒;寫古蹟建築,總先拭去歷史塵痕,尋訪古人的風水與文化密碼;寫食材美食,喜歡帶著筷子,用胃來上地理、歷史課;寫城市旅行,總從菜市場小農的夏瓜秋果開始,記錄古廟老街和文創小店;寫珍貴老樹,往往另闢蹊徑,探討昔日種樹人的心思;寫歷史筆記,則是把各種英雄的智慧,對照《易經》每個卦的心理情境;寫心理哲學,孤獨心事總在一個人的旅行之後,開始飛翔。
章節試閱
西安古觀音禪寺之旅
李世民 X 銀杏
急急出發,朋友的簡訊催促
他說:你懸念的古銀杏正好看!
來自長安的雲
說深秋的黃葉已經落得厚了
少年,在溪頭仰望過銀杏林
聽說侏羅紀就有的茂盛與歲月
一爿尚未入味的殘葉
已經足夠裝飾在書本最喜歡的那一頁
中年,在蘇州古牆旁的伍子祠
秋風裡,我誤認那是金鑰匙開啟的陽光門扉
敞開整個季節的燦黃聲音
之後,我的秦腔朋友開始幫我守候長安秋天訊息
老年,我像是孤飛的雁,一路西行
趕赴深秋的最後一場約會
未謀面的情人呼喚,我舉著黃昏霞光回應
那裡的秋雲,多情而且爽朗
終南山下的古禪寺,千年前有英雄繫馬
千年後,在寺前卸了鞍
我來磨劍
編織一個鏗鏘的唐朝夢
循著灰袍僧人的衣袂和食指方向
讓漫天秋陽遜色的銀杏古樹,幸會啊!
失魂地張望如此巨碩身影,如遠年的回音
似曾相識,卻在目光斑爛中,迷惑
一陣北風颯颯,抖落了金黃一片
鋪滿了我的怔忡,空曠的長風走過
驟然飜飛我所有的大唐鄉愁
前世今生的記憶多了醒悟
走進了千年夢土
又好像我未離開這場夢境
一.茶樓旁的古槐,我的「李世民之旅」第一個驚喜
二○一七年深秋,一個人的旅行,到了西安古城數天。「這個幾天」是驟然多出來的臨時旅行,原本計劃要到台東池上參加秋稻收割之際,在黃澄澄的稻浪中舉行的「稻穗藝術節」,這一年主節目是歌手伍佰與China Blue「後山日先照」。一行人已經計劃半年,臨行前領隊同伴家中有事,此行戛然取消。所以,這次的臨時西安旅行目標單純:找尋唐太宗當年手植的銀杏⋯⋯深秋,這個季節,銀杏正是好看。
當地一位朋友盛情邀約,說著星期日早上到酒店來接我,他家大小要夥同我到「袁家村」一遊,不知這是啥地方?我在西安天數有限,鐘情大雁塔寺、小雁塔寺、陝西博物館、西安碑林、回民區、大唐西市⋯⋯所以,對他所謂「村旅」,所謂那裡有很多鄉村菜⋯⋯我是猶疑的。後來,他補述說那兒靠近「昭陵」李世民的墳頭,我的興致來了,當然也有一個我無法拒絕的理由:當天他生日!
我少見多怪,不知袁家村早已名聞天下。其位於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附近,也近「昭陵」,在九嵕山的山麓,多年來「袁家村」以村屋為載體,以村民為主體,建成民俗濃厚,特色鮮明的「關中印象」體驗園區,深具特色。整個區域的「外觀」,重現明清瘦窄的街道氛圍、維持關中民居古建築模樣、黑瓦古韻的店鋪。「內容」是傳統的手工業,主軸是以古代市集方式的關中美食和新設的回族美食為主題,更是引人入勝。甫一抵達,走進古樸小巷,腳下是仿古的青石板,兩邊店鋪林立,傳統作坊鱗次櫛比。有油坊、醪糟坊、豆腐坊 、辣子坊、麵坊、茶坊 、醋坊、布坊、藥坊⋯⋯看得宛如「大唐小鎮的清明上河圖」景觀,我立即「誠摯地」謝謝朋友熱情的「美食帶路」,不來就可惜了,我還怪罪朋友行前描述這個地方的特色,說得太不精采了。這次的古味體驗與街頭美食,令我印象深刻也回味再三。
昭陵,是「唐十八陵」之一。唐十八陵,說的是唐朝皇帝位於渭河平原的十八座陵墓:獻陵(唐太祖李淵與太穆皇后共葬)、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共葬)、乾陵(唐高宗與武則天共葬)、定陵(唐中宗與和斯皇后共葬)、橋陵(唐睿宗)、泰陵(唐玄宗)、建陵(唐肅宗)⋯⋯昭陵,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園。
「昭陵」開始營建於貞觀十年(六三六),是為長孫皇后臨終前要求「因山而葬,不起墳墓」而開鑿創建。唐太宗與長孫皇后感情甚篤,可以想像當年長孫皇后逝世不久,魂魄不遠,昭陵初建,他一定多次前來追思。
袁家村離昭陵近。
午餐上半場,先在回民街區覓食,大口咬著烤炙得油香焦腴的羊肉串,享受縮小版的「長安大街回民美食區」。下半場是「醴泉剺麵」:麵條以大板刀來回剺過,麵細且薄,下麵時間不長。湯味辛香醇厚,偏鹹,但是味道後韻悠長。不提供湯匙,雙手捧著大碗喝啜,即有大量蔥蒜韭菜段入口!
穿街走巷,同時手提著熱騰騰的牛肉塊,邊走邊扒著吃,經過繁多美食鋪子,瞧瞧他們買着什麼:野菜包子、驢肉、手工搓搓、牛舌酥、稃子、手工挂麵、豆花、麻花、饊子、鍋盔。到了一處「關中茶樓」,店家標榜「茶可醉人,銅壺巧煮龍泉水」,廣場人群三三兩兩各自聚桌喝茶,一派熙熙攘攘。左側有一戲臺,兩柱有紅聯「和弦鳴古調,放聲歌盛世」,紅磚臺上有一唱著秦腔的老人,兩把胡琴一爿響鑼,不理人群車馬喧,叉腰自樂高唱秦腔的古韻戲曲,歌聲高亢悠遠,廣場裡是太平盛世,幽微散發著「幸福空氣」。
我在煮茶樓臺旁獨自踅走,尋得一株老槐樹,樹幹遍繫紅絲絹帶,樹下立有一碑稱之「太宗槐」,碑文引自《舊唐書》,說著貞觀十三年(六三九年)十二月壬辰,唐太宗狩獵於咸陽渭河之陽(北岸)九嵕山麓,歇息飲泉於此槐下,後人謂之「太宗槐」。我知道這個碑文背後沒有講出的「天子心聲」,明明是李世民來探視長孫皇后新墳,卻是假狩獵之名,史冊輕輕記下他在此樹下小憩,坐騎飲泉。唐太宗其實是有苦衷的,否則「魏徵又會諫言,說怎麼沒有去獻陵?」
為何這麼說?有一則「望陵悔觀」故事:話說長孫皇后去世,葬在昭陵,唐太宗在禁苑建立一座高臺,只要思念皇后,他就登上高臺朝西北方向眺望昭陵。一天,太宗邀請魏徵同登高臺,他自己遠眺西北方。太祖葬於獻陵,也在視線範圍之內,當天登臺之際,李世民隻字未提。魏徵就故意朝獻陵方向遠眺一陣,說:「臣以為陛下和我一樣在望獻陵,不想陛下是在望昭陵。」只專注著「遙望昭陵」的太宗一聽這話,馬上意識到自己的錯失,下令拆了高臺,從此不再登高遠望昭陵了。後話,貞觀十七年,六十四歲的魏徵去世,他陪葬於昭陵。
古槐碑文下段有說明:「清道光廿年,遭雷電燒毀。廿一世紀,盛世祥瑞,枯槐新生,枝繁葉茂生機勃勃,時人異之,敬為神靈,八方遊人觀瞻祈福絡繹不絕。」茶樓生意興隆,人群不絕,鮮少人像我端詳碑文。舉著相機,靠近古樹拍照,鏡頭捕捉到兩位女服務員端茶走過樹下,紅裙款款。樹老人新,千年後古樹依然蒼翠,茶樓人群卻一代一代來來去去。
我幾年前寫有《當老樹在說話》,自序〈看樹的男人〉文章之中有一段:「我向歷史大河泅去,希望能揣測古人的心思,藉著與老樹的聯結,以對話,以代言,以轉置,希冀能找到他們曾經有的生命片斷和生活拼圖。……歷史充滿隱晦,也留有未知的角落。透過人與樹,追溯一些吉光片羽,為歷史多了不同論述,也讓古人以更溫潤的方式站在神龕裡,讓後人膜拜。」
(中略)
三.成語「終南捷徑」與千年古觀音禪寺
次日,非假日,刻意避開人潮,我要去西安城外西南方向的「古觀音禪寺」,這裡屬戶縣(現改隸屬鄠邑區,南依秦嶺,北臨渭河),計畫「虔誠」走訪一株一千四百歲的銀杏,這是此次旅行的主題心思。
古觀音禪寺地點為「終南山」,李白有「出門見南山,引領意無限。秀色難為名,蒼翠日在前。有時白雲起,天際自舒捲。心中與之然,托興每不淺」,也有唐朝詩人祖詠,吟有著名〈終南望餘雪〉:「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年輕的蘇東坡,二十五歲時任鳳翔府簽判,他遊覽終南山寫下了「此後一覽秦川小,不待傳經意已空」的絕唱。
話說「地理上的終南山」並非名氣響亮者,它是秦嶺山脈中段,東起盛產美玉的藍田山,西至秦嶺主峰太白山,橫跨藍田、長安、戶縣、周至等縣,綿延兩百餘公里。但是「歷史上的終南山」可是響叮噹,是道教的發祥地之一。有一句成語「終南捷徑」,出自《新唐書・盧藏用傳》典故,說得即是這裡,成語的解釋:指求名利的最近門路,也比喻達到目的的便捷途徑。故事是說唐人盧藏用,行思坐籌,想要入朝作官,於是以退為進,隱居在京城長安附近的終南山,藉此得到「賢人隱」美名,果然有效,他終於達到了「當大官」的目的。
話說盧藏用是仕宦之家子弟,進士出身,卻隱居終南山,學辟穀、練氣之術,來往於少室、終南二山。他以文辭才學著稱,工於篆、草、隸書,好琴棋,多才多藝,被當時人稱之「多能之士」。三十八歲時,被武則天徵召出山,授左拾遺,酷愛嵩山的武則天,每次前往嵩山旅居總是要求他陪同,所以有了「隨駕隱士」稱呼。
同個時期,唐代著名高道司馬承幀(與李白、賀知章、孟浩然等人同為「仙宗十友」),廿一歲出家當了道士,廣遊天下名山大川,後來常年隱居在天臺山玉霄峰修道,自號「白雲子」,唐朝前後幾位皇帝請他出來為官,都被他謝絕了。但是他多次受詔到長安講道。有一次,他應唐睿宗的詔書又來到長安城講道,許多人都來拜會他。三個月後,司馬承幀要回天臺山去了,已經當上「尚書右丞」的右宰相盧藏用也來送行。盧藏用手指著終南山,對司馬承幀說:「中大有佳處。」此山中大有好處,何必跑到天臺山?司馬承幀回說:「以僕觀之,仕宦捷徑耳。」以我之見,終南山是通向官場的捷徑啊。
終南山總體包括翠華山、南五臺、圭峰山和樓觀臺。最著名的是「樓觀臺」,傳說此地是老子李聃當年講經之處。此處留有蘇東坡〈樓觀〉詩作:「門前古碣臥斜陽,閱世如流事可傷。長有幽人悲晉惠,強修遺廟學秦皇。丹砂久窖井水赤,白朮誰燒廚竈香。聞道神仙亦相過,只疑田叟是耕庚桑。」
然而,我所去往的「古觀音禪寺」(行政區屬戶縣),創建於李世民的貞觀二年(六二八),據史料記載創建之時,此寺已經頗具規模。山門、大殿、鐘鼓樓,雲水寮一應俱全,已是「伽藍七堂」的布局。
古寺少有詩文傳世,卻有一段驚人傳說,話說李世民剛剛登基之年,貞觀元年,長安城有一位人稱「神算子」袁守誠,他的算命攤子頗負盛名。一天涇河龍王造訪他,於是有了一段「問卦賭雨」的故事,更衍生出「魏徵斬龍王」傳說,最後又有了尉遲恭與秦瓊這兩位猛將,成了民間的門神典故。高潮迭起,千年傳說,歷久不衰。
(中略)
五.李世民手植秋黃大樹,矯然而立,青瓦蒼煙,黃葉滿布
原來,龍王魂魅雖進不得皇宮,但是其無頭青龍冤氣,仍然渾身是血在南天門(玉皇上帝所居凌霄寶殿前大門,是天界與凡界唯一的往來門戶)呼喊:「還我頭來!還我頭來!」
魏徵把他夢裡所見所聞的青龍近況,告訴了唐太宗,李世民急召李勣來見,李勣(原名徐公茂,被賜國姓,李世民更贈他「世勣」名,又因避諱,再度改名李勣。他是歷史五大軍師之一,與姜子牙、張良、諸葛孔明、劉伯溫等人齊名)聞言道:「陛下莫驚,觀音菩薩有甘露普救生靈,不妨求觀音菩薩救青龍一命,以解此怨。」李世民略思片刻說:「早上朕觀那終南山仙氣繚繞,何不在此建一座觀音佛堂,讓那龍王在此以拜觀音。」
這個傳說的後段,即是李世民下令興建古觀音禪寺的源由。話說當年創建禪寺之際,李世民手植一株銀杏,在觀音菩薩倒下手中甘露渡化青龍之處,所得的「觀音泉」(或稱「龍泉」)水源上。李世民以此樹象徵菩提,千年來泉浸根,樹養泉。貞觀二年(六二八),他親手栽種,時光荏苒,近一千四百年後,深秋之際,西安朋友傳來簡訊:「黃葉已經落得厚了」⋯⋯我一路由台灣飛來,虔誠前往觀賞古銀杏一樹黃葉燦燦。
車子停妥,步行往古觀音禪寺。沿路許多當地小農與小攤販,旅行他鄉,我總好奇當地當季的任何作物,它是啥?什麼滋味?路旁農人有秋柿,店家先削了皮,以棉繩綁住蒂頭,成了一長串銷售,供遊人可直接啃著吃,也有不去皮的,以繩子綁住枝幹,充滿野趣的一大捆;有肥美的黃玉米,先是煮熟再炭烤,抹上醬料撒上孜然,我吃得鮮甜多汁。也有第一次看到的「拐棗」,剛好盛產,我又興致滿滿買了一大把,邊走邊吃,享受這個陌生的(我少見多怪)甜蜜滋味,挺有意思的「拐棗初體驗」。拐棗又名萬壽果、雞爪連(外觀挺傳神的)、臭杞子、蜜爪爪(我喜歡這個稱呼)。
進了寺廟建築群,穿過寬闊的中庭,急著往後院的古銀樹前去,舉著大大的單眼相機頗引人注意,結果被廟方人員要求「不准拍攝僧人的生活照」,填了一張切結書。不影響興致,先魚貫穿過一道像是隧道的幽暗長廊,到了盡頭,天光乍現,左看,赫然瞧見眼前銀杏樹的黃燦燦樹冠,躍然的情緒開始沸騰。
通道上人聲多是亢奮,大家人手一機猛拍眼前的秋黃大樹,矯然而立,樹上杏葉迎風,地面已是一片秋黃。宋詩人葛紹體吟有〈晨興書所見〉:「等閒日月任西東,不管霜風著鬢蓬。滿地翻黃銀杏葉,忽驚天地告成功。」秋天的銀杏黃葉,多了一種飽滿的成熟,雖然四周都是賞葉人(寺方有流量管制,同個時間有約兩百人數),但是依然可以領略著古樹別緻與安靜之美⋯⋯是那種會讓人屏息的輝煌美麗⋯⋯。
我見過蘇州黛瓦粉牆旁,秋天銀杏掩映古城的滄桑;我也走過貴州舊村小徑,古銀杏林滿地盡顯黃金甲的豐盛。但是,眼前禪寺一株古木翳天遮日,高聳獨立,枝幹碩大挺拔,青瓦蒼煙,黃葉滿布。面對此唐太宗手植古銀杏, 內心肅然自喃:「幸會啊!古銀杏樹!」我借得昔日深秋,乾隆賞銀杏葉所言:「世外滄桑閱如幻」、「開山大定記依稀」言喻我的複雜感受。
人潮推得我緩緩前進,約是二十分鐘到了通道盡頭。離去前最後一眼,依依不捨這蔭布滿地的秋色,眼前的石桌「秋色滿盤堆」,真是令人有閱盡唐松宋柏之感。
西安古觀音禪寺之旅
李世民 X 銀杏
急急出發,朋友的簡訊催促
他說:你懸念的古銀杏正好看!
來自長安的雲
說深秋的黃葉已經落得厚了
少年,在溪頭仰望過銀杏林
聽說侏羅紀就有的茂盛與歲月
一爿尚未入味的殘葉
已經足夠裝飾在書本最喜歡的那一頁
中年,在蘇州古牆旁的伍子祠
秋風裡,我誤認那是金鑰匙開啟的陽光門扉
敞開整個季節的燦黃聲音
之後,我的秦腔朋友開始幫我守候長安秋天訊息
老年,我像是孤飛的雁,一路西行
趕赴深秋的最後一場約會
未謀面的情人呼喚,我舉著黃昏霞光回應
那裡的秋雲,多情而且爽朗
終南山...
作者序
以旅行走入歷史
這本書有九個篇章,寫了十一萬個旅行文字。文字工作之後,開始動手繪製文字之間的插畫,如果貪圖方便有大量照片隨時可以恣意採用,但是「展現誠意」的念頭萌發,試圖以工筆手繪傳達旅行中的觀察與感動。結果,前後投入太多時間一針一線創作,過程中屢屢興起「何苦來哉」,卻又「自我催眠」拿出抄經的毅力自勉。於是,一幀幀插畫完成後的「自戀」,成了我的「勞務報酬」。
九個篇章,即是九趟旅行,九株古樹。其實在書寫之初,去哪裡?找什麼樹?沒有太多規劃,一切都是隨著「有啥古樹資訊,就前去探究」,時間前後四年。書寫完畢之後開始歸納這九趟旅行,試圖找出所有景點之間的大數據。赫然發現「北魏與北宋」竟然是古樹旅遊的雙主軸,於是開始整理這兩組「歷史的輪廓」。
去了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那是北魏開鑿的佛教藝術之地。
去了河北洛陽的龍門石窟,那是北魏開鑿的佛教藝術之地。
去了河南少林寺,那是北魏時期創立的佛寺。
去了山西懸空寺,那也是北魏時期創立的佛寺。
去了山西五臺山的清涼寺,那是北魏時期所建的皇家佛寺。
這五個佛教重要的景點,「北魏」不僅是共同處,「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更是關鍵,這讓我太驚喜了,也讓我回頭凝視南北朝的歷史,尤其是專注在孝文帝,他是誰?在什麼背景下有如此佛教心思?一連串的好奇與驚豔發現,我「以旅行走入北魏歷史」。
二○一九年五月中旬,以一○二歲高壽去世的傳奇建築師貝聿銘,他曾經說過:「如果要從旅行中獲益,就必須先學好歷史。」這是他的旅行心思,也是我在這本書寫畢之後最大的心得。
魏晉南北朝,是大家熟悉的大分裂時代,我的歷史課印象停留在胡族的戰亂黑暗、野蠻血腥。也因為如此,對它的了解,除了三國那一段之外,求學時期顯然是沒有多大興趣。簡單地說,「北魏」是陌生的,我必須重新梳理南北朝的天下風雲。
話說,西元三八三年,北方前秦對南方東晉發動淝水之戰,卻在失敗後迅速瓦解。三年後,十六歲年輕的鮮卑族新領袖拓跋珪,回到先人舊都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建立北魏,再兩年後遷都到平城(今山西大同),開始積極征戰,擴張疆土。他同步「漢化運動」,也設立太學,祭祀孔子。拓跋珪三十九歲時宮廷政變,他遇刺身亡。十八歲的長子拓跋嗣繼位,史書對他讚譽「兼資文武」。拓跋嗣漢化甚深,他在位十五年期間堪稱承平歲月。而南方的爭戰奪權,四二○年,北府軍團將領劉裕結束南方的東晉國祚,建立國號「宋」的新王朝。這一年史家稱呼「南北朝」開始!南朝,是劉裕的永初元年。北朝即是拓跋嗣的泰常五年。
「一代明君」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第七任皇帝,五歲登基,而在他登基前、登基後,他的祖母馮太后是長達二十五年北魏的實際統治者,她是長樂信都漢人,出身世家大族。孝文帝親自掌權親政,則是太和十四年(四九○),祖母去世——那年他二十四歲。對於駕馭皇權,雖然他年紀還輕,但是已在祖母身邊實習了十九年。等到實際掌政之際,宛如出閘老虎,醞釀多年的國家整體發展策略、經濟與文化策略,一一端出:遷都、漢化、南征,並且義無反顧地全力推動。
四九三年七月啟動遷都洛陽計畫。遷都之後,四年內他親自率軍南征三次,同時「不留退路的極端漢化」。孝文帝受到父親獻文帝影響,仍然採取提倡佛教、優禮僧人的政策。在平城時期,他禮敬來自印度的高僧跋陀,為他開鑿雲岡石窟,遷都洛陽之後再為他開鑿龍門石窟,甚至於太和十九年(四九五),為了跋陀僧在嵩山創建少林寺。至於山西懸空寺則是太和十五年(四九一),孝文帝下令建造的,原意是將天師道長寇謙之的天師道場遷移自此。
孝文帝甚至大力扶持五臺山,他是第一位到五臺山巡幸的皇帝,「曾至五臺山避暑,往復宿此」北臺,又遊行於中臺。延興二年(四七二),他下令在此創建清涼寺。如此作為,也讓我明白了金庸小說《鹿鼎記》裡,作者為何安排「將詐死的順治皇帝在此出家」了……神奇的是,冥冥之中,本書裡的尋樹旅行期間,這五個孝文帝景點都走遍了。
至於這本書另一大主軸線「以旅行走入北宋歷史」,我的景點則是:
去了河北正定古城的隆興寺。
去了歐陽脩筆下〈醉翁亭記〉的滁州琅琊山。
去了蘇東坡臨終的常州和埋骨之地汝州。
去了山西太原晉祠建築群的聖母殿。
去了河南少林寺建築群裡的初祖庵。
去了河南嵩山南麓的嵩陽書院。
如果要說此北宋旅行有什麼關鍵字,應該是「宋仁宗」吧!歐陽脩與蘇東坡是宋仁宗提拔的名臣與文學家,隆興寺「摩尼殿」是他創建的,晉祠「聖母殿」建築是他改建而成的,此二建築保存至今成了建築史的瑰寶。「嵩陽書院」前身是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四八四)所創建的「嵩陽寺」,到了隋煬帝時成了道教的「嵩陽觀」,宋仁宗再改設為儒教學堂,自此成了著名的「古代四大書院」。
如果繼續爬梳「古代十大寺院」,也是有了驚喜的結果,我沾沾自樂。寺廟是中華文化的藝術瑰寶庫,也是歷史悠久的象徵,它保存了歷朝歷代的歷史文物,成了「歷史文物博物館」。我們來看看這十大的名單:
一、洛陽白馬寺
二、西藏拉薩大昭寺
三、陝西法門寺
四、山西關帝廟
五、山西晉祠
六、山東曲阜孔廟
七、甘肅拉卜楞寺
八、河南少林寺
九、青海西寧塔爾寺
十、山西恆山懸空寺
盤點這份名單,我是驚喜的,因為這本書裡的旅行,我走訪了其中五個寺廟……這讓人太有成就感了。嗯,未來的旅行,似乎可以把未完成的五座寺廟列入走訪計畫……這樣可以稱之「壯遊」嗎?
歸納了這九趟旅行的歷史區塊,企圖整理總結想法。讓我想起了曾經閱讀過龍應台在二○一七年底之際,她在台灣大學法學院的演講,講題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人文素養?〉內容中,她說若以「文學」、「哲學」、「史學」來說明人文,「文學」讓你看見水裡白楊樹的倒影,「哲學」是使你在思想的迷宮裡認識星座,那麼「史學」就是讓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點,明白「沒有一個現象是孤立的存在」。
我津津有味地讀著她所說的「沙漠玫瑰」比喻。有朋友從以色列帶給她一蓬稱之「沙漠玫瑰」的乾草,朋友交代她把它整個泡在水裡八天,它就完全復活。她用大碗盛著清水浸泡了甘草,果然一天比一天顯得綠意、舒展,甚至有了玫瑰形的圖案。直到第八天,她與兩位兒子大聲歡呼眼前「完整的、豐潤飽滿、復活的沙漠玫瑰」。然而突然拜訪他們的鄰居,也同時目睹眼前的這一把雜草。「你們幹嘛呀?」完全無法理解「一朵盡情開放地、濃綠的沙漠玫瑰」的快樂。
鄰居所看到的是地衣,而非玫瑰,他所看到的是「一把挺難看、氣味潮濕的低等植物,擱在一個大碗裡」。鄰居所看到的是「現象的本身,所定在那個的時刻,是孤立的」,而龍應台與兩個兒子所看到是「現象,和現象背後一點一滴的線索,輾轉曲折、千絲萬縷的來歷」。
《哲學樹之旅》裡的九株古樹,有柏、檜、槐、梅、榆、銀杏和紫藤。種植的時間有夏朝、西周、春秋、唐宋、清朝。我在古樹旅行之中,觀賞了它們,撫觸了它們,也讚歎了它們。我知道它們不僅是很神奇的古樹,也是不容易說清楚的「較寬廣視野的歷史」。學院裡的歷史討論往往過於細緻繁瑣,我只是在旅行中輕鬆地走入歷史,以那些哲人們所種植的古樹,當是歷史現象背後千絲萬縷的「線頭」。
我拉著線頭,在歷史之河的流動之中,找到或浮或潛的現象,理解原來遙遠的歷史竟離我們如此地近。北魏「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那是質樸直爽的樣貌,北宋「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那是自適怡然的芳容。
以旅行走入歷史
這本書有九個篇章,寫了十一萬個旅行文字。文字工作之後,開始動手繪製文字之間的插畫,如果貪圖方便有大量照片隨時可以恣意採用,但是「展現誠意」的念頭萌發,試圖以工筆手繪傳達旅行中的觀察與感動。結果,前後投入太多時間一針一線創作,過程中屢屢興起「何苦來哉」,卻又「自我催眠」拿出抄經的毅力自勉。於是,一幀幀插畫完成後的「自戀」,成了我的「勞務報酬」。
九個篇章,即是九趟旅行,九株古樹。其實在書寫之初,去哪裡?找什麼樹?沒有太多規劃,一切都是隨著「有啥古樹資訊,就前去探究」,時間前後四年。...
目錄
自序 以旅行走入歷史
序旅 石家莊隆興寺之旅:范仲淹 X 宋槐
旅程一 太原晉祠之旅:叔虞 X 臥龍柏
旅程二 西安古觀音禪寺之旅:李世民 X 銀杏
旅程三 洛陽嵩陽書院之旅:白居易 X 將軍柏
旅程四 嵩山初祖庵之旅:六祖惠能 X 古柏
旅程五 滁州醉翁亭之旅:歐陽脩 X 古梅
旅程六 曲阜孔廟之旅:孔子 X 古檜
旅程七 常州藤花舊館之旅:蘇東坡 X 紫藤
旅程八 瀋陽昭陵之旅:皇太極 X 榆樹
自序 以旅行走入歷史
序旅 石家莊隆興寺之旅:范仲淹 X 宋槐
旅程一 太原晉祠之旅:叔虞 X 臥龍柏
旅程二 西安古觀音禪寺之旅:李世民 X 銀杏
旅程三 洛陽嵩陽書院之旅:白居易 X 將軍柏
旅程四 嵩山初祖庵之旅:六祖惠能 X 古柏
旅程五 滁州醉翁亭之旅:歐陽脩 X 古梅
旅程六 曲阜孔廟之旅:孔子 X 古檜
旅程七 常州藤花舊館之旅:蘇東坡 X 紫藤
旅程八 瀋陽昭陵之旅:皇太極 X 榆樹
商品資料
出版社:有鹿文化出版日期:2020-01-17ISBN/ISSN:978986981885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0頁開數:17x23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