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說明為何佛菩提難以實證之原因,都因往昔無數阿僧祇劫前的邪見,引生此世求證時之業障而難以實證。並以諸法實相詳細解說,繼之以念佛品、念法品、念僧品,說明諸佛與法之實質;然後以淨戒品之說明,期待佛弟子四眾堅持清淨戒而轉化心性,並以往古品的實例說明,教導四眾務必滅除邪見轉入正見中,然後以了戒品的說明和囑累品的咐囑,期望末法時代的佛門四眾弟子皆能清淨知見而得以實證。
作者簡介:
平實導師,甲申(一九四四)年生於台灣中部小鎮農家,世代務農,父祖皆三寶弟子。作者早年游於世務,厭惡迷信。中年歸命三寶,矢志求道,自成念佛功夫。未幾復探驪龍,額下得珠,發明智慧。遂發悲勇,誓願度眾,護正法眼,創辦台北市佛教正覺同修會、佛教正覺講堂。著有無相念佛等書問世。
章節試閱
「究竟滅盡法,盡法無所盡;無盡無不盡,是故說無盡。」究竟滅盡之法就是說:你轉依於這個「無名相法」之後,對一切法的繫縛全部斷絕了,這就是究竟滅盡之法。當你對於一切諸法全部都能滅盡,就說你證得盡法。什麼時候是一切諸法滅盡?大聲一點啊!對!成佛時就是一切諸法滅盡。滅盡時你就沒有什麼法可以再滅了,這時就叫作「無所盡」。可是這個「無所盡」卻函蓋了一切可盡之法,所以說「無盡、無不盡」。由於這個「無盡、無不盡」的緣故才說這「無名相法」叫作「無盡之法」。回想一下我剛上座講的「無盡、無不盡」,是不是這個道理?正是這個道理。
那麼接著作一個結論,也就是作一個定義:「若人聞此法,名菩薩覺悟,則知如是人,速住菩提道。」如果有人聽聞了這個法,並且依於這個法而住,也就是能夠觀察現象法界、實相法界混同一起,結果卻實相與現象各皆歷然分明,毫不混亂,但是卻不一不異;你聽聞了這妙法以後能夠這樣觀察,就叫作「菩薩覺悟」。以這樣的定義來觀察所有善知識,百無一失。你去觀察所有的善知識,如果有誰能夠聞此法;這個「聞此法」是有勝解的聞,不是意識思惟而且還思惟錯誤的聞,才叫作「菩薩覺悟」。用這樣的標準來判斷一切大小善知識,不管他們山頭大或小,統統一體判斷,你就知道:這個人是不是真的菩薩,他有沒有覺悟菩薩法。那麼你如果有這樣的智慧,得到這樣的「菩薩覺悟」,佛說:「大家都應該知道這樣的人,他很快的安住菩提道中。」所以你看「無盡、無不盡」的道理是這麼深妙,懂得這道理,你能夠為人解說,才可以說是善知識。如果不懂也不能為人如法解說,不能夠說是真的善知識。
這五個字講完了,接著來說「無行、無行相」。我本來想:能不能引用一些經文來說明,讓大家更瞭解;結果查不到任何其他的經文有這五字,就只有《佛藏經》中有這五個字,但是我們仍然得要講。行總有三種,叫作身行、口行、意行,諸位琅琅上口。問題來了,這身行、口行、意行都是五陰、十八界的事情,如果沒有色陰,請問你能不能有身行?作不到。就好像一個人要打人家巴掌,他一定得有手,沒有手就打不了巴掌;沒有身體而說有身行,天下沒這回事。剛剛講了這個,一定有人心裡面打個問號:「不可能吧?你看那鬼屋裡面有些東西明明沒有身行,他就這樣被丟來丟去。」是誰丟來丟去?鬼嘛!所以說見鬼。好了,請問鬼有沒有身?有的,鬼有身,有陰陽眼的人就會看得見鬼身,就說:「鬼在那裡!鬼在那裡!」為什麼他看得見?因為鬼有身啊!所以凡是身行都要有身,那身行是要經由色陰的運作才能作出來。
「無名相法」如來藏有沒有色身?沒有色身,那麼祂哪來的身行?沒有身行就叫作無行。問題又來了,有人說:「我參禪參了很久,後來我看到公案就悟了:你看!如何是佛?那徒弟進前三步。我知道了!進前三步,這個就是佛啦!」沒想到禪師一棒就把他打出去了,為什麼?因為那是身行。他的認知落在身行中,離不開身行,所以禪師就打了。明天又上來:「如何是佛?」他不進前,這回退後三步而立,禪師說:「今天打不得你,且記著。」以後還是要打他。後天又上來站得遠遠的:「如何是佛?」不進前也不退後,站在那邊杵著不動,禪師就罵:「你這個瞎眼阿師,給我下田去!」只好乖乖下田去。
所以,懂的人看門道,不懂的人只能看熱鬧:「唉呀!昨天進前三步挨打,今天退後三步沒被打到。」(大眾笑…)他就看這個熱鬧。所以一般人都落在身行上面,根本不懂得那裡面的機關,所以落到身行裡面,自以為悟,產生了大妄語業,死後真的不好玩。如來藏又沒有色身,哪來的身行?那沒有身行總有口行吧?問題是如來藏無背無面,連面都沒有,哪來的口?因為祂是「無名相法」。如果祂有口,顯然就有名相:那個叫作口。如來藏從來不講話的,怎麼可以說如來藏有口行?可是問題來了,有人上來問:「如何是佛?」雲居禪師說:「六六三十六。」那不又是口行了嗎?可是雲居是在講六六三十六嗎?不是啦!
也就是說一般人不懂,都落在行陰裡面,不然就落到色陰裡面;更可憐的是落在識陰裡面,然後一天到晚在識陰的意識層面說:「我這個離念靈知就是如來藏。」不信的話,咱們看看:有人去見雲門,雲門都隨便跟你答,在戶外看見綠瓦時,「如何是佛?」「綠瓦。」看見狗拉的大便乾掉了,人家問:「如何是佛?」「乾屎橛。」如果看見綁驢子、綁馬的木樁,就告訴你:「露柱。」反正他就隨便跟你答。「啊!我知道了,胡言亂語就是禪!」(大眾笑…)那不又是口行了嗎?對不對?可是明明告訴你「無行」啊!接下來再說,有沒有心行?心行,就要記下,等下回再來分解吧。
《佛藏經》上週最後講「無行、無行相」,那麼上週我們這個「無行」先解釋了「行」中的身行、口行。但是口行還有另外一個解釋就叫作「覺觀」。《阿含經》裡面講過「覺觀名為口行」,(編案:《雜阿含經》卷二十一:「覺觀已,發口語,是覺觀名為口行。」)為什麼說覺觀會是口行?覺觀只是對六塵境界主動覺察以及被動的了知,這應該屬於心行吧,怎麼會變成口行?其實這不難理解:因為眾生之所以會有言語,正因為有覺觀。覺觀是言語的源頭,所以《阿含經》中才說覺觀就是口行。
《阿含經》這樣的講法,對口行的函蓋面就具足了。一般的說法不太具足,我們都說用嘴來表示意思,說為言語;講話時就說那是口行,可是這樣的口行只函蓋了人類,而且不完整。譬如幼稚的小兒一歲多,甚至於都還沒有一歲,他沒有言語,因為他還不會講話;但你不能說他沒有口行,特別是孩子大了結婚成家,為你們生了孫子,那麼孫子是你的媳婦兒子在帶,或者你的女兒女婿在帶;有一天帶回來看爺爺奶奶,那兒子媳婦會教導孫子說:「叫爺爺、叫奶奶。」他會不會叫?他還不會叫,可是他嘴巴也是咿咿嗚嗚發出聲音的,那到底孫子有沒有口行?有。有時候他剛開始學講話,你根本聽不懂他在講什麼,可是你兒子媳婦聽得懂,知道他的意思,這表示他有口行。所以不一定有言語才叫口行。
又譬如動物,動物也有牠們的口行,只差不是人類的語言而已,所以你如果跟一群野狗作鄰居作久了,你就知道牠們在幹什麼;因為有時候,譬如說你有一對烏秋當鄰居,你每天聽牠們在叫,去觀察原來這個叫聲是什麼意思、那個聲音是什麼意思,你漸漸會分清楚。牠們那個聲音並不是人類的言語,但是牠們可以表示出來某種意思。就像狗如果覺得危險會有一種短促的聲音,聲音比較小比較急;但是遇到惡人來,牠叫起來那個聲音是連續的、不斷的很大聲;如果你聽到牠的聲音是咿咿嗚嗚、咿咿嗚嗚,就知道牠的主人回來了;牠們有很多種聲音的意涵各不相同,那聲音也有十幾種。即使是狗,也有十幾種語言,那狗群聽了就知道現在是什麼緣故;甚至於蛇爬過來,牠們也有另外一種叫聲,其他的狗聽了就知道有蛇,大家就離開;顯然牠們也有十幾種語言,所以不能說牠們沒有語言。那既然能以不同的叫聲顯示出不同的意思,那就是「口行」。
但有時候一群野狗用身體的動作來顯示牠們的意思,你不能夠說那不是口行,因為牠們是在告訴你某一個意義。就好像啞巴用手語,那也是口行,所以口行的界定範圍不能太狹窄。因此,如果我們界定說,人類說話才叫作口行,那麼對口行範圍的界定就不夠寬廣,而且有許多的遺漏。如果像《阿含經》說的「覺觀就是口行」,這個函蓋面就具足了;從地獄道一直到色界天全部函蓋,就全部具足了。那麼這一些口行不論是畜生用身體來表示意思,或者啞巴用手的動作來表示意思,乃至用叫聲表示意思,雖然不是說話,全都屬於口行。而這個口行之所以產生的原因正是因為「覺觀」,「覺」是比較粗糙的了知,而且是主動性的尋找而加以了知;「觀」是比較細微的了知,但屬於被動性的了知。由於覺觀的緣故口行就會出現,所以這個口行應該包括覺觀在裡頭,《阿含經》這個說法是最正確的。
身行、口行之外還有心行,也就是「意行」。意的行,也是很多大法師們都迷糊的一個項目,在他們的想法中往往都說:「當我們心中用語言文字在思惟很多事情時叫作意行。」這是正覺同修會弘法以前以及初期,大法師們常常講的一個定義。但其實不對,因為那個範圍太狹窄。太狹窄的緣故,就漏掉很多的意行,也就是心行;是把大部分的心行給漏掉以後,誤以為那時已經沒有心行,誤以為那就是無餘涅槃,說那樣的境界就是解脫的境界。其實不然,依舊是在識陰的範圍裡面。也就是說,心行其實有許多的不同,一般人所知的心行就是心中打妄想,打妄想而有語言文字時叫作心行;其實不打妄想時了了而知也是心行,因為已經了知的緣故。由於有覺有觀所以能了知,有所了知就是心行。
譬如有人說真如佛性的境界是什麼呢?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處處作主已經等而下之了,我們就不管它,單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好了。心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時,是不是已經了知了?是啊!諸位都知道那是了知,如果沒有完成了知,怎麼可能清楚明白?所以清楚明白的本身就是了知已經完成。既然是了知已經完成,請問他的了知有沒有完成一個過程?對喔!一定有完成一個過程。既然有那個過程完成了,表示那個心是有一個行為完成,所以叫作「心行」。即使他心中了無一言一語,乃至了無一音,一個聲音都沒有,也已經了別完成了。那麼了別完成了就是心行,表示他的心有運行,運行的過程已經完成了便是心行。
這道理就是說,假使有人宣稱說:「我離念了了而不分別。」那他是不是胡言亂語?是啊!你就戮著他的鼻頭說:「你這個人胡言亂語!」他一定要問你:「你為什麼說我胡言亂語?」如果你沒時間或者覺得他的機緣還沒有到、根基還太淺,不想跟他講,你就告訴他:「三十年後自然有個多嘴阿師會告訴你!」你如果想要為他說明,那你就告訴他心行的這個道理:「當你清楚明白時就是了別完成,如果沒有了別完成,你不可能清楚明白。既然已經了別完成,就有個了別的過程,那就是心行,不因為沒有語言文字而可以說為無心行。」大家這樣來看,身行的境界是在人間,不然就是在這個欲界天、色界天,等而下之就是三惡道中有身行,所以身行在下二界之中存在:色界跟欲界。
那口行呢?口行就包括覺觀在內。可是「覺觀」的定義,有禪定方面的定義,也有了義法上的定義。如果以禪定的定義來講,就是離開五塵的覺觀稱為無覺無觀,就是第二禪等至位,稱為無覺無觀三昧,不再領受五塵的境界。可是如果從了義法方面來講,只要有覺知心在就有覺觀,有覺觀就是有口行,依這樣來看無色界天,也依了義法來講,他還是有覺觀;因為他的覺知心剩下了意識而沒有前五識,可是仍然有細意識繼續住在四空定之中,在了別四空定;其中只有一個入而不住的非想非非想定不對自己作了別,其他三個定都有了別。那這樣表示無色界仍然有心行,口行也存在;因為只要有心行,他有那個覺觀在,就會有口行。無色界有這個口行,那色界呢?他們需要來往溝通,當然也有口行。那欲界天跟人間、三惡道,就有更多口行了,最具足的是人間。那麼心行,心行是遍三界六道的,遍四生二十五有的,所以心行遍一切三界。可是「無名相法」、「無分別法」沒有這一些行,身行、口行、心行都不存在。因為心行、口行以及身行,在如來藏自己的境界中完全不存在,所以祂離一切行。
「究竟滅盡法,盡法無所盡;無盡無不盡,是故說無盡。」究竟滅盡之法就是說:你轉依於這個「無名相法」之後,對一切法的繫縛全部斷絕了,這就是究竟滅盡之法。當你對於一切諸法全部都能滅盡,就說你證得盡法。什麼時候是一切諸法滅盡?大聲一點啊!對!成佛時就是一切諸法滅盡。滅盡時你就沒有什麼法可以再滅了,這時就叫作「無所盡」。可是這個「無所盡」卻函蓋了一切可盡之法,所以說「無盡、無不盡」。由於這個「無盡、無不盡」的緣故才說這「無名相法」叫作「無盡之法」。回想一下我剛上座講的「無盡、無不盡」,是不是這個道理?正是...
目錄
序文……………………………………序01
第一輯 諸法實相品 第一 ¬¬¬¬……………001
第二輯 諸法實相品 第一 ……………001
第三輯 諸法實相品 第一 ……………001
第四輯 諸法實相品 第一 ……………001
第五輯 諸法實相品 第一 ……………001
念佛品 第二 …………………313
第六輯 念佛品 第二 …………………001
第七輯 念佛品 第二 …………………001
第八輯 念佛品 第二 …………………001
念法品 第三 …………………***
第九輯 念法品 第三 …………………001
第十輯 念法品 第三 …………………001
念僧品 第四 …………………025
第十一輯 念僧品 第四 ………………001
第十二輯 念僧品 第四 ………………001
第十三輯 念僧品 第四 ………………001
淨戒品 第五之一 …………175
第十四輯 淨戒品 第五之一 …………001
第十五輯 淨戒品 第五之餘 …………001
淨法品 第六 ………………207
第十六輯 淨法品 第六 ………………001
往古品 第七 ………………173
第十七輯 往古品 第七 ………………001
淨見品 第八 ………………241
第十八輯 淨見品 第八 ………………001
了戒品 第九 ………………303
第十九輯 了戒品 第九 ………………001
第二十輯 了戒品 第九 ………………001
囑累品 第十 ………………291
第二十一輯 囑累品 第十………………001
序文……………………………………序01
第一輯 諸法實相品 第一 ¬¬¬¬……………001
第二輯 諸法實相品 第一 ……………001
第三輯 諸法實相品 第一 ……………001
第四輯 諸法實相品 第一 ……………001
第五輯 諸法實相品 第一 ……………001
念佛品 第二 …………………313
第六輯 念佛品 第二 …………………001
第七輯 念佛品 第二 …………………001
第八輯 念佛品 第二 …………………001
念法品 第三 …………………***
第九輯 念法品 第三 …………………001
第十輯 念法品 第三 …………………001
念僧品 第四 ……...
商品資料
出版社:正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12-04ISBN/ISSN:978986980381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44頁開數:寬14.8 × 長(書背) 21.0 ×高(厚度) 2.00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