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奧德麗.普內特
定價:NT$ 520
優惠價:79 折,NT$ 41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2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 透過榮格心理學了解自己的孤獨,以及孤獨的創造性。
★ 全書的脈絡清晰,藉由作者所整理孤兒於歷史、文化、文學與社會架構下,這趟追尋自我的旅程變得豐厚。
★ 作者文筆親和溫暖,引領讀者爬梳榮格心理學的孤兒概念,同時放入許多個案案例作為論述的輔助,拓展讀者對於孤兒於臨床上、日常生活上的實際連結與應用。
這是一趟從孤獨中找尋自我,
讓自我完整同時覺察自身獨特性的旅程。
從此,你不再輕易否定孤獨感,
而是能與之相處並與周身環境自在共存。
雖然現今的科技能讓我們和許多人建立起人際網絡,但是在這個「靈性匱乏、情緒疏離且人際孤立」的世界中,這些關係常常無法滿足我們心中那份想要和某人、某地或某事建立歸屬感的需求。──約翰.席爾(榮格分析師)
以本書作者普內特博士所參與的一場榮格研討會為開端,一趟探索榮格孤兒原型脈絡的旅程就此展開。這不僅是作者本身與孤獨的對話,也是所有人邁向個體完整前,必經歷的孤獨體驗。
全書透過歷史、神話、文學、心理學、童話分析與藝術作品探討無所不在的孤獨感,並抽絲剝繭孤獨內裡之黑暗與光明。孤獨體驗是痛苦且艱困的,但正因為感受孤獨,自身的獨特潛能才得以激發。與此同時讀者也能從作者普內特所收集的當代案例中,獲得對自身孤獨的理解、共鳴,進而共存。
猶如受到孤兒原型召喚的普內特,透過本書書寫交織出充滿啟發的吉光片羽:原來人人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孤獨感,原來這是為了完整自我前的必經之路,同時,我們也無可避免地必須繼續與周身的世界連結,而這就是人生。
個人自身的旅程,不論這旅程會有多難熬,都是屬於個人的旅程,而且必須為一生中由內在改變所帶來的結果感到驕傲。──卡爾‧榮格
本書特色》》》
★ 透過榮格心理學了解自己的孤獨,以及孤獨的創造性。
★ 全書的脈絡清晰,藉由作者所整理孤兒於歷史、文化、文學與社會架構下,這趟追尋自我的旅程變得豐厚。
★ 作者文筆親和溫暖,引領讀者爬梳榮格心理學的孤兒概念,同時放入許多個案案例作為論述的輔助,拓展讀者對於孤兒於臨床上、日常生活上的實際連結與應用。
觸動內心深層內理的那些話語》》》
關於孤單──
「孤單並非來自身邊無人,而是在於無法向他人傳達自己認為重要之事,或是來自於持有他人所無法認同的觀點。」
關於關係──
「理想上,雙人的關係要能夠支持對方的個體生活,而非攀附或依賴,讓了解自我成為關係中更重要的內涵。」
關於現代社會──
「在這個科技當道的世界裡,充斥著靈性枯竭、情感疏離和個人的孤立,唯有藉由認識我們自己在這個複雜世界中的位置,我們才能開始有些領悟。事實上,我們所做的選擇決定了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以及我們活出什麼樣的命運,而我們但願這些能致力於帶來更大的善。」
關於孤兒所帶來的意義──
「成為孤兒是為了讓自己的生命可以被救贖並具有意義。」
「其他所有孤兒情結的『受害者』而言,都必須去察覺生命的流動。過多的熱、陽、日、意識、堅定,勢必得與陰、冷、月、無意識和彈性做適度地平衡。其中負向的部分,就像……那種可怖的孤絕感。至於孤兒情結中的正向部分,就是人們擁有找到自己獨特性的潛能。」
「孤兒喚起了許多意象,但最重要的是那種在世界上孑然一身的原型。這種原型之所以受到引動,可以是由於真的身為無父無母的孤兒,也可以是因為正處在通往完滿或個體化的旅程上。個體化的道路必須獨自上路,但矛盾的是,個體化也必須在與『他者』(Other)有所連結下才能完成。」
「孤兒的旅程是為了與自己可能成為的一切有接觸,與我們所有人都擁有的創造力接觸,然後變得完整。與自我省思結合之後,這將重新建立起希望與一份自己擁有未來的感受,就會有生命線索,有歸屬感、未來感和延續感。不論是大人或兒童,只要因為原型受到激發而感覺自己被遺棄、不被看見,就是個孤兒,但是 orphanus sum 的意思是我是個孤兒而且我擁有—也就是負起責任—我自己的故事。這趟旅程是一個殊榮,我們可以在旅程中的某些時候驕傲地說,我是一個孤兒。」
關於痛苦──
「我們常常希望有一個不需要承擔任何苦痛的答案,但每一分意識的獲得都是與無意識間的戰鬥,勢必帶來一番受苦。」
「有時,我們在痛苦之時不可能對未來有所想像。人們必須等待其他事物到來,新的創造會帶來嶄新的態度或方式。如果我們無法自己做到這一點,我們可能會讓別人為我們做這件事,但這樣永遠不會帶來內心的平靜。這種將原屬於自己的驅力和情結都歸咎於他人的傾向,便是所謂的投射,也就是我們將原本屬於自己的某種東西歸因於其他人,而那一個人終將會讓我們失望。然後,通常也因為對那個人失望,我們必然會將投射撤回,最終自己來處理這個問題。我們所需要的是更高層次的意識狀態,能讓我們拓展自身的覺察以克服可能遭遇到的黑暗。這是一趟非常個人的旅程,有時候會很寂寞。」
作者簡介:
奧德麗.普內特 Audrey F. Punnett, PhD
普內特博士畢業於蘇黎世的榮格學院,同時具備兒童/青少年分析心理學以及成人分析心理學雙學位。她是加州州立大學-舊金山/弗雷斯諾校區精神科的副臨床教授、亞萊恩國際大學的兼任教授,是名註冊的遊戲治療師,也是國際沙遊治療學會(ISST)和美國沙遊治療學會(STA)所認證具教師資格的沙遊治療師,曾擔任理事長一職。她是榮格學院畢業生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Graduates in Analytical Psychology,簡稱AGAP)的一員,曾擔任理監事職位;也是舊金山榮格學院的成員,曾擔任過「嬰兒、兒童與青少年訓練委員會」的主席。她曾在歐洲、紐西蘭、台灣、加拿大和美國等地做過孤兒主題的演講或是工作坊,其文章曾發表在具審查制度的期刊上。普內特博士目前持續地在加州弗雷斯諾市執業。
譯者簡介:
譯者與審閱者簡介
朱惠英(本書審閱者、負責翻譯獻辭、致謝、目錄、前言、圖片資料及第一、二章)
心理學博士,目前在大學擔任教職,具有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執照。
陳俊元(負責翻譯第三、四章)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
利美萱(負責翻譯第五至第七章)
實踐大學社工系兼任講師、諮商心理師。
名人推薦:
感動推薦 〈按姓氏筆劃排列〉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呂旭亞│諮商心理師、榮格心理分析師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洪素珍│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分析師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作家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璞成心理學堂總監、心理叢書作家
給內心的孤兒》》》
這篇導讀就像是給即將閱讀它的讀者們的「服用前說明」。請在閱讀時注意自己內在湧現的煩躁、忍不住想要放下書離開去透透氣的那股內在壓迫感;但我相信你也會忍不住再拿起書來,想知道「後來那個孩子怎麼了」。書中所提到的孤兒們的典故或事蹟,也正是述說著我們自己的內在經驗──曾經那麼的無助、孤單、渺小與絕望,但我們也如同眾多故事中的孤兒一般,人生充滿上天所賜的恩典,讓我們能堅強卓絕的站立在人世間。──朱惠英(心理學博士)
《孤兒:從榮格觀點探討孤獨與完整》論證了孤獨其實是邁向完滿的必要條件,英雄征途,唯有自己,這也是榮格心理學強調生命的課題在於不斷地超越對立面進行整合的要義。個體化的英雄之旅,終究戰勝的不是外來的怪獸,而是自我的心魔。本書既具理論性,又兼顧實務與文學例證的豐富,琅琅易讀,值得推薦。──洪素珍(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分析師)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8折303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3 |
3折 | 6 |
4折 | 2 |
5折 | 24 |
6折 | 9 |
7折 | 17 |
7折以上 | 3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奧德麗.普內特
優惠價: 79 折, NT$ 410 NT$ 52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2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 透過榮格心理學了解自己的孤獨,以及孤獨的創造性。
★ 全書的脈絡清晰,藉由作者所整理孤兒於歷史、文化、文學與社會架構下,這趟追尋自我的旅程變得豐厚。
★ 作者文筆親和溫暖,引領讀者爬梳榮格心理學的孤兒概念,同時放入許多個案案例作為論述的輔助,拓展讀者對於孤兒於臨床上、日常生活上的實際連結與應用。
這是一趟從孤獨中找尋自我,
讓自我完整同時覺察自身獨特性的旅程。
從此,你不再輕易否定孤獨感,
而是能與之相處並與周身環境自在共存。
雖然現今的科技能讓我們和許多人建立起人際網絡,但是在這個「靈性匱乏、情緒疏離且人際孤立」的世界中,這些關係常常無法滿足我們心中那份想要和某人、某地或某事建立歸屬感的需求。──約翰.席爾(榮格分析師)
以本書作者普內特博士所參與的一場榮格研討會為開端,一趟探索榮格孤兒原型脈絡的旅程就此展開。這不僅是作者本身與孤獨的對話,也是所有人邁向個體完整前,必經歷的孤獨體驗。
全書透過歷史、神話、文學、心理學、童話分析與藝術作品探討無所不在的孤獨感,並抽絲剝繭孤獨內裡之黑暗與光明。孤獨體驗是痛苦且艱困的,但正因為感受孤獨,自身的獨特潛能才得以激發。與此同時讀者也能從作者普內特所收集的當代案例中,獲得對自身孤獨的理解、共鳴,進而共存。
猶如受到孤兒原型召喚的普內特,透過本書書寫交織出充滿啟發的吉光片羽:原來人人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孤獨感,原來這是為了完整自我前的必經之路,同時,我們也無可避免地必須繼續與周身的世界連結,而這就是人生。
個人自身的旅程,不論這旅程會有多難熬,都是屬於個人的旅程,而且必須為一生中由內在改變所帶來的結果感到驕傲。──卡爾‧榮格
本書特色》》》
★ 透過榮格心理學了解自己的孤獨,以及孤獨的創造性。
★ 全書的脈絡清晰,藉由作者所整理孤兒於歷史、文化、文學與社會架構下,這趟追尋自我的旅程變得豐厚。
★ 作者文筆親和溫暖,引領讀者爬梳榮格心理學的孤兒概念,同時放入許多個案案例作為論述的輔助,拓展讀者對於孤兒於臨床上、日常生活上的實際連結與應用。
觸動內心深層內理的那些話語》》》
關於孤單──
「孤單並非來自身邊無人,而是在於無法向他人傳達自己認為重要之事,或是來自於持有他人所無法認同的觀點。」
關於關係──
「理想上,雙人的關係要能夠支持對方的個體生活,而非攀附或依賴,讓了解自我成為關係中更重要的內涵。」
關於現代社會──
「在這個科技當道的世界裡,充斥著靈性枯竭、情感疏離和個人的孤立,唯有藉由認識我們自己在這個複雜世界中的位置,我們才能開始有些領悟。事實上,我們所做的選擇決定了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以及我們活出什麼樣的命運,而我們但願這些能致力於帶來更大的善。」
關於孤兒所帶來的意義──
「成為孤兒是為了讓自己的生命可以被救贖並具有意義。」
「其他所有孤兒情結的『受害者』而言,都必須去察覺生命的流動。過多的熱、陽、日、意識、堅定,勢必得與陰、冷、月、無意識和彈性做適度地平衡。其中負向的部分,就像……那種可怖的孤絕感。至於孤兒情結中的正向部分,就是人們擁有找到自己獨特性的潛能。」
「孤兒喚起了許多意象,但最重要的是那種在世界上孑然一身的原型。這種原型之所以受到引動,可以是由於真的身為無父無母的孤兒,也可以是因為正處在通往完滿或個體化的旅程上。個體化的道路必須獨自上路,但矛盾的是,個體化也必須在與『他者』(Other)有所連結下才能完成。」
「孤兒的旅程是為了與自己可能成為的一切有接觸,與我們所有人都擁有的創造力接觸,然後變得完整。與自我省思結合之後,這將重新建立起希望與一份自己擁有未來的感受,就會有生命線索,有歸屬感、未來感和延續感。不論是大人或兒童,只要因為原型受到激發而感覺自己被遺棄、不被看見,就是個孤兒,但是 orphanus sum 的意思是我是個孤兒而且我擁有—也就是負起責任—我自己的故事。這趟旅程是一個殊榮,我們可以在旅程中的某些時候驕傲地說,我是一個孤兒。」
關於痛苦──
「我們常常希望有一個不需要承擔任何苦痛的答案,但每一分意識的獲得都是與無意識間的戰鬥,勢必帶來一番受苦。」
「有時,我們在痛苦之時不可能對未來有所想像。人們必須等待其他事物到來,新的創造會帶來嶄新的態度或方式。如果我們無法自己做到這一點,我們可能會讓別人為我們做這件事,但這樣永遠不會帶來內心的平靜。這種將原屬於自己的驅力和情結都歸咎於他人的傾向,便是所謂的投射,也就是我們將原本屬於自己的某種東西歸因於其他人,而那一個人終將會讓我們失望。然後,通常也因為對那個人失望,我們必然會將投射撤回,最終自己來處理這個問題。我們所需要的是更高層次的意識狀態,能讓我們拓展自身的覺察以克服可能遭遇到的黑暗。這是一趟非常個人的旅程,有時候會很寂寞。」
作者簡介:
奧德麗.普內特 Audrey F. Punnett, PhD
普內特博士畢業於蘇黎世的榮格學院,同時具備兒童/青少年分析心理學以及成人分析心理學雙學位。她是加州州立大學-舊金山/弗雷斯諾校區精神科的副臨床教授、亞萊恩國際大學的兼任教授,是名註冊的遊戲治療師,也是國際沙遊治療學會(ISST)和美國沙遊治療學會(STA)所認證具教師資格的沙遊治療師,曾擔任理事長一職。她是榮格學院畢業生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Graduates in Analytical Psychology,簡稱AGAP)的一員,曾擔任理監事職位;也是舊金山榮格學院的成員,曾擔任過「嬰兒、兒童與青少年訓練委員會」的主席。她曾在歐洲、紐西蘭、台灣、加拿大和美國等地做過孤兒主題的演講或是工作坊,其文章曾發表在具審查制度的期刊上。普內特博士目前持續地在加州弗雷斯諾市執業。
譯者簡介:
譯者與審閱者簡介
朱惠英(本書審閱者、負責翻譯獻辭、致謝、目錄、前言、圖片資料及第一、二章)
心理學博士,目前在大學擔任教職,具有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執照。
陳俊元(負責翻譯第三、四章)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
利美萱(負責翻譯第五至第七章)
實踐大學社工系兼任講師、諮商心理師。
名人推薦:
感動推薦 〈按姓氏筆劃排列〉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呂旭亞│諮商心理師、榮格心理分析師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洪素珍│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分析師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作家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璞成心理學堂總監、心理叢書作家
給內心的孤兒》》》
這篇導讀就像是給即將閱讀它的讀者們的「服用前說明」。請在閱讀時注意自己內在湧現的煩躁、忍不住想要放下書離開去透透氣的那股內在壓迫感;但我相信你也會忍不住再拿起書來,想知道「後來那個孩子怎麼了」。書中所提到的孤兒們的典故或事蹟,也正是述說著我們自己的內在經驗──曾經那麼的無助、孤單、渺小與絕望,但我們也如同眾多故事中的孤兒一般,人生充滿上天所賜的恩典,讓我們能堅強卓絕的站立在人世間。──朱惠英(心理學博士)
《孤兒:從榮格觀點探討孤獨與完整》論證了孤獨其實是邁向完滿的必要條件,英雄征途,唯有自己,這也是榮格心理學強調生命的課題在於不斷地超越對立面進行整合的要義。個體化的英雄之旅,終究戰勝的不是外來的怪獸,而是自我的心魔。本書既具理論性,又兼顧實務與文學例證的豐富,琅琅易讀,值得推薦。──洪素珍(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分析師)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3 |
3折 | 6 |
4折 | 2 |
5折 | 24 |
6折 | 9 |
7折 | 17 |
7折以上 | 3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8折303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