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七編、三十五章。從「行政學的基本概念」到「行政學的未來展望」,涵蓋了行政學的主要內容。舉凡國內外的相關理論與方法,皆有周詳的論述,堪稱目前國內行政學最新穎、最完備的著作,且兼顧學術性與實務性,無論大專院校或公務機構均可作為重要教科書或參考書。本書自二十年前初版以來,已多次修改、增訂,尤其對近十年所發展出來的理論與管理方法特別重視,例如組織學習、組織再造、非營利組織、轉換型領導及行政資訊管理等,是參加高、普考及研究所入學考試的最佳與必備參考書籍。
作者簡介:
張潤書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士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政治學碩士
經歷/
國立政治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系主任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客座研究教授(1978-1979)
公務人員高等及普通考試典試委員
國際訓練與發展組織聯合會會長(IFTDO,1991-1992)
臺灣省基層人員特考典試委員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人事革新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組織法研修小組委員
中華民國訓練協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行政學會理事長
考試院訴願委員會委員
考試院銓敘部人事制度改進委員會委員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所長、公企教
育中心主任、法學院院長、社會科學院院長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每個學科都有幾本經典著作。在行政學領域裡,此本張潤書教授的《行政學》,可謂是學習行政學必讀的經典著作之一。全書涵括從傳統到現代、國內與國外的行政學相關理論與方法,堪稱目前最完備的行政學專書。本書歷經多次修訂與改版,確保讀者能掌握最新的行政學概念與資訊。此次改版除了內容上的修訂之外,封面與版面也加以更新,使本書以全新的面貌問世。
名人推薦:每個學科都有幾本經典著作。在行政學領域裡,此本張潤書教授的《行政學》,可謂是學習行政學必讀的經典著作之一。全書涵括從傳統到現代、國內與國外的行政學相關理論與方法,堪稱目前最完備的行政學專書。本書歷經多次修訂與改版,確保讀者能掌握最新的行政學概念與資訊。此次改版除了內容上的修訂之外,封面與版面也加以更新,使本書以全新的面貌問世。
作者序
張潤書教授所著之《行政學》,針對行政學作有系統的介紹,內容完整詳盡,為學習行政學的最佳教材。
本書自初版以來,承蒙讀者喜愛,已多次再刷。此次修訂除設計新式版面,使其更美觀大方;同時梳理文句,使字詞行文更臻完善,期望讀者在閱讀時更加舒適與流暢。此外,隨著時代的更迭,此次修訂亦針對書中部分資料加以更新,使本書能符合社會脈動而更加完善。
張潤書教授所著之《行政學》,針對行政學作有系統的介紹,內容完整詳盡,為學習行政學的最佳教材。
本書自初版以來,承蒙讀者喜愛,已多次再刷。此次修訂除設計新式版面,使其更美觀大方;同時梳理文句,使字詞行文更臻完善,期望讀者在閱讀時更加舒適與流暢。此外,隨著時代的更迭,此次修訂亦針對書中部分資料加以更新,使本書能符合社會脈動而更加完善。
目錄
第1編 導 論
■第一章 行政學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行政學的意義與特性
第二節 行政學的範圍與內容
第三節 行政學的研究方法與途徑
第四節 行政學的發展與定位
第五節 行政學的目的
第六節 行政與企業管理的比較
■第二章 傳統理論時期的行政學
第一節 傳統理論與科學管理
第二節 管理技術學派
第三節 行政管理學派
第四節 動態管理學派
第五節 官僚型模學派
第六節 傳統理論的檢討
■第三章 修正理論時期的行政學
第一節 修正理論產生的背景
第二節 行為科學的意義
第三節 胡桑實驗學派及其理論
第四節 動態平衡理論
第五節 理性決策理論
第六節 需要層級理論
第七節 人性本善理論
第八節 激勵保健理論兩因理論
第九節 修正理論的檢討
■第四章 整合理論時期的行政學
第一節 整合(系統)理論產生的背景
第二節 系統的意義
第三節 一般系統理論
第四節 開放系統理論
第五節 社會系統理論
第六節 生態理論
第七節 權變理論
第八節 整合理論與權變理論的評價
第2編 行政組織論
■第五章 組織導論
第一節 組織的意義與要素
第二節 組織的分類
第三節 組織的目標
第四節 組織理論概說
■第六章 組織結構
第一節 組織結構序說
第二節 組織結構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組織結構的分化層級化
第四節 組織結構的分化分部化
第五節 組織結構圖
第六節 組織結構的型態
■第七章 行政組織類型
第一節 首長制與委員制
第二節 業務部門與幕僚(輔助)部門
第三節 中樞機關與派出機關
第四節 公營事業機構
第五節 公營事業民營化
第六節 集權制與分權制
■第八章 組織文化與組織氣候
第一節 組織文化的概念
第二節 組織文化的類型
第三節 組織氣候的概念
第四節 組織氣候的理論
■第九章 組織的社會動態
第一節 團體與組織的動態面
第二節 組織動態的心理分析
第三節 組織衝突的管理
■第十章 非正式組織
第一節 非正式組織理論的產生
第二節 非正式組織的意義
第三節 非正式組織的特性
第四節 非正式組織的類型
第五節 非正式組織的功能
第六節 非正式組織的表達方式
■第十一章 非營利組織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非營利組織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與公共服務
第四節 非營利組織與公部門的互動
■第十二章 組織發展
第一節 組織發展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組織發展的策略與方法
第三節 組織發展的檢討
■第十三章 組織學習
第一節 組織學習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組織學習的理論
第三節 組織學習的干預理論
第四節 學習型組織
■第十四章 現代行政組織的病象及診治
第一節 現代行政組織的病象
第二節 組織病象的改進之道
第三節 我國行政組織之診視
第四節 我國行政組織的缺失改進
第3編 行政運作
■第十五章 行政領導
第一節 影響力與領導
第二節 領導的研究方法
第三節 領導的基礎與條件
第四節 領導的功能
第五節 領導的方式
第六節 權變領導理論
第七節 轉換型領導
■第十六章 行政激勵
第一節 激勵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激勵理論的學派
第三節 激勵在管理上的應用
■第十七章 行政計畫與行政決定
第一節 計畫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 計畫的本質與原則
第三節 計畫訂定的程序
第四節 計畫的種類與障礙
第五節 行政決定的意義與步驟
第六節 行政決定的方法
第七節 行政決定的障礙
■第十八章 行政溝通與行政協調
第一節 溝通與協調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溝通的種類與方式
第三節 溝通的障礙及克服
第四節 溝通與協調的方法
第五節 政府與民眾溝通
■第十九章 行政運作的新觀念
第一節 新政府運動與企業型政府
第二節 全面品質管理
第三節 危機管理
第四節 組織再造
第4編 人事行政
■第二十章 人事行政導論
第一節 人事行政的意義
第二節 人事行政的範圍
第三節 人事行政的目的與要旨
第四節 人事行政的新趨勢
■第二十一章 人事行政機構
第一節 人事機構設置的理由
第二節 人事機構的地位
第三節 人事機構的類型
第四節 我國的人事機構及職權
■第二十二章 人事分類制度
第一節 分類制度的意義
第二節 品位分類制度
第三節 職位分類制度
第四節 兩制合一的新人事制度
■第二十三章 公務人員的考選與任用
第一節 考選的意義及重要性
第二節 公務人員的定義
第三節 考選的學說與目的
第四節 考試的基本要求與方法
第五節 我國考試制度
第六節 任用制度的意義與程序
■第二十四章 公務人員的薪給
第一節 薪給的意義與性質
第二節 薪給的原則
第三節 薪給的種類
第四節 我國的俸給制度
■第二十五章 公務人員的考績與紀律
第一節 考績的意義與功用
第二節 考績的原則與項目
第三節 考績的方法
第四節 我國考績制度
第五節 公務人員的紀律與獎懲
第六節 公務人員的權利
■第二十六章 公務人員的訓練
第一節 訓練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 訓練的種類
第三節 訓練的方法
■第二十七章 公務人員的保險、撫卹、退休
第一節 三種制度的功用
第二節 公務人員的保險
第三節 公務人員的撫卹
第四節 公務人員的退休
第5編 財務行政
■第二十八章 財務行政概說
第一節 財務行政的意義與特性
第二節 財務行政的目的與趨勢
第三節 我國財務行政制度
第四節 政府財政支出增加的原因
■第二十九章 政府預算制度
第一節 預算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預算制度的類型
第三節 預算的程序
■第三十章 政府會計與決算制度
第一節 政府財政收支
第二節 政府會計
第三節 決算制度
■第三十一章 政府審計制度
第一節 審計制度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審計機關的組織與職權
第三節 我國審計制度的檢討與改進
第6編 公務及資訊管理
■第三十二章 公務管理
第一節 公務管理的概念
第二節 空間管理
第三節 辦公室自動化
第四節 案卷管理
■第三十三章 行政資訊管理
第一節 行政資訊管理的概念
第二節 管理資訊系統
第三節 決策支援系統
第7編 結 論
■第三十四章 行政學中心問題的回顧
第一節 行政效率的再探討
第二節 集權與分權的爭論
第三節 政治與行政的分與合
第四節 行政專業化與行政通才
第五節 公務人員中立的問題
第六節 行政權力之擴張與控制
第七節 官僚組織與民主行政
■第三十五章 中國式行政的追求
第一節 中國文化與現代行政的關係
第二節 國民性格與形式主義
第三節 行政革新與行政現代化
第四節 我國今後行政革新的方向
第五節 行政學術的未來展望
第1編 導 論
■第一章 行政學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行政學的意義與特性
第二節 行政學的範圍與內容
第三節 行政學的研究方法與途徑
第四節 行政學的發展與定位
第五節 行政學的目的
第六節 行政與企業管理的比較
■第二章 傳統理論時期的行政學
第一節 傳統理論與科學管理
第二節 管理技術學派
第三節 行政管理學派
第四節 動態管理學派
第五節 官僚型模學派
第六節 傳統理論的檢討
■第三章 修正理論時期的行政學
第一節 修正理論產生的背景
第二節 行為科學的意...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0-05-31ISBN/ISSN:978957146703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816頁開數:18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