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黑奴、人人均富,原為共和黨創黨初衷。
為何如今淪為財閥企業、反智、白人至上主義的代言人!?
從林肯、羅斯福,到雷根與布希,
探索共和黨意識形態180度大翻轉的原因,從中透視美國的光明與黑暗。 在過去166年的歷史裡,共和黨的精神與主張經歷了180度的大翻轉。小政府、減稅、刪減社會福利、鬆綁企業監管等等,今日我們所熟知的共和黨的主張,正是1854年共和黨創黨時致力於掃除推翻的。
南北戰爭前夕,建國不滿百年的美國已經積弊叢生。南方的棉花田主雖然僅占全國人口的1%,卻憑藉畜養近四百萬之眾的黑奴,累積了90%以上的財富,且牢牢控制白宮與國會。他們堅持美國《憲法》對財產權的保障,反對國會採取《憲法》明言授權之外的措施,以此阻撓改革。1854年,不滿邪惡的「奴隸力量」與財閥壟斷的北方人團結起來,創立「共和黨」。1861年,步入政壇多年的林肯在大選中獲勝,帶領剛成立不久的共和黨入主白宮,南方邦聯退出聯邦,內戰旋即爆發。林肯等共和黨人一面為了實踐理念,一面為了應付戰爭,展開了永遠改變美國的重大改革。
林肯發動的共和黨改革基於兩個精神:第一,高舉《獨立宣言》承諾的「人人平等」,美國不該容許奴隸的存在,也不該容許一個剝奪弱勢的經濟體制。第二,為了實踐平等,聯邦政府應該承擔起更積極的角色,大膽介入疏濬河川、清理港口、開闢公路等公共建設。具體而言,共和黨推動了以下的改革:
★開徵所得稅:由全民出資承擔政府財務,從此政府不需再低頭向華爾街金融家借錢。
★發行貨幣:以政府信用為後盾,支付所有公私部門的債務,以籌措戰爭經費,並避免銀行倒閉。
★公地放領:開放願意耕種的移民認領西部土地,獎勵民眾追求經濟自主。
★撥地興學:政府出資在各州成立農業學院,不只給農民土地,還要授予技術。
★成立「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興建東西橫貫鐵路,讓想去西部拓荒的移民能有一條安全的路。
顯然,最初的共和黨的政治理想是不分階級與種族的全民政府,而且是積極有為的大政府。其崇高的理念不但從此改變美國政府與人民的關係,更奠定了共和黨執政的霸業:從1861年林肯即位,一直到1933年小羅斯福當選,16任總統當中有13任屬共和黨籍。
然而,種族歧視的偏見仍然根深蒂固。1877年共和黨與民主黨達成骯髒的妥協,為了讓海斯贏得總統寶座而犧牲南方黑人的權益,成為美國民主史上最黑暗的汙點。劇烈的權力鬥爭、既得利益的誘惑、盲目的反社會主義、反政府干預意識形態的羈絆,也讓共和黨的理念不斷受到黨內黨外的挑戰。隨著新興工業鉅子累積富可敵國的財富,共和黨再度淪為財閥代言人,背棄底層勞工大眾。儘管如此,忠貞的共和黨人仍前仆後繼地效法林肯精神。1901年當選總統的羅斯福猛烈整頓大企業的壟斷。1953年入主白宮的艾森豪痛心疾首批判軍事工業複合體對美國中產階級的戕害,力圖重振林肯全民政府、積極有為的共和理想。
不幸,1950年代之後,一種結合反共、反社會主義與種族主義的保守主義綁架了共和黨,使之成為一個昧於現實、不容妥協的意識形態。美國優先、白人至上、極端的個人主義成為共和黨的註冊商標。共和黨的路越走越窄,兩黨惡鬥越烈,美國的未來也越來越晦暗。
在《通往自由之路》中,美國歷史學者海瑟.理察遜以夾敘夾議的筆法對主導美國政壇百年的大黨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內容廣泛,立論扎實。對於左右共和黨發展的各項政治與文化因素,本書也進行了廣泛的探討,包括:種族、階級、民族主義、企業力量、政黨競爭、基督教價值、西部個人主義的神話,以及反共意識形態。透過這本共和黨黨史,讀者將不只能更深刻地理解美國歷史的發展與各種政治衝突,更能透過美國經驗去反思更深層的價值問題:究竟自由與平等孰輕孰重?政府在財產權保障與社會階級流動上應該扮演什麼角色?政黨又該如何在利益與理想的鋼索上永續前進?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
聯合推薦──沈榮欽(約克大學管理學系副教授)、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張國城(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教授)、葉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嚴震生(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
專業好評
「在《通往自由之路》一書中,這位最令我們敬佩的歷史學家探討了從古至今最重要的話題之一:共和黨160多年來的故事。從林肯到小布希、從激進的共和黨人到保守主義運動,海瑟‧理察遜以無懈可擊的見解與簡潔生動的文字,敘述了共和黨充滿戲劇性的歷史。這個反奴隸制的政黨是如何成為代表『南方基地』的政黨?這個以老羅斯福為首的反托拉斯法的政黨是如何變成代表華爾街與右派遊說團體成長俱樂部?在她節奏輕快的敘述中,理察遜呈現了這段高潮起伏的故事背後的歷史意義──它日日都在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施泰爾斯(T.J. Stiles,普立茲獎得獎傳記《最初的大亨:范德比爾特的非凡人生》作者)
「在林肯領導的黃金時代,共和黨不僅偉大而且善良。在《通往自由之路》中,著名的政治史學家海瑟‧理察遜精彩地重現了共和黨的歷史,同時對它的興衰及它對林肯留下的遺產的矛盾態度,提出了尖銳且常常令人出乎意料的解釋。」──西恩‧韋蘭茲(Sean Wilentz,《美國民主的興起:從傑佛遜到林肯》作者)
「海瑟‧理察遜講述了一個偉大且充滿非凡人物的故事,是一個關於共和黨如何在一個充滿窮人的國家取得非凡的政治成就,並同時為富人服務的故事。要了解美國保守主義的歷史本書是上乘之作。」──艾瑞克‧羅威(Eric Rauchway,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歷史系教授)
「海瑟‧理察遜在這本簡明扼要的共和黨史中,展現了共和黨如何從曾將政府視為保障人人機會平等的政黨,蛻變成頑固地反政府、反稅收、反管制的政黨。理察遜旁徵博引證明,共和黨在其漫長的歷史中一直在機會平等與保障財產權之間搖擺不定。對那些想要探索共和黨未來可能如何演變的讀者而言,這會是一本他們想要讀的重要著作。」──魯伊‧泰昔拉(Ruy Teixeira,《新興的民主多數》共同作者)
「一本精彩緊湊、立論大膽的著作,清楚指出究竟是哪些因素將共和黨帶往今日的混亂狀態。」──《紐約時報書評》
「對共和黨及其內部多種相互衝突的動力有著最全面的論述……本書對理解我們今天的處境有著重要貢獻。」──《洛杉磯時報》
「從林肯帶來的巨大改革,到雷根推動的保守主義崛起,本書對共和黨政治的多樣性提供了生動的考察。」──《華盛頓郵報》
「本書詳細描繪了共和黨創黨的時代,以及林肯和當時他的親密戰友的思想……敏銳且非常有說服力。閱讀理察遜所寫的共和黨史,可以清楚地理解為什麼該黨最後會與林肯的理想背道而馳。」──《華盛頓觀察家報》
「理察遜針對共和黨歷史的三起三落所提出的理論非常獨特。」──《新共和》雜誌
「一針見血,讀來津津有味。」──《每月公開信書評》
「理察遜提出了一個大膽且中肯的論點……這是一份非常有說服力的研究,定能讓當下努力重振共和黨的人士心有戚戚焉。」──《科克斯書評》
「本書對共和黨的好惡非常鮮明……在本書結尾,理察遜非常好奇,今天的共和黨在未來是否能繼續堅持其創黨精神?」──《出版者週刊》
作者簡介:
海瑟‧理察遜(Heather Cox Richardson)
波士頓大學(Boston College)歷史系教授,專長是美國南北戰爭史、重建時代史、美國西部與平原印第安人。先前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
理察遜創辦並主編「我們就是歷史」網站(Werehistory.org),以短篇文章向一般大眾介紹專業的歷史研究。在2017至2018年間,她在美國國家廣播電台的網路頻道(podcast)上共同主持「恐懼與奮鬥」(Freak Out and Carry On)。最近,她發起的計畫「一個美國人的信」(Letters from An American),以每天晚上一封信的方式,從宏觀的美國史角度來分析2019年川普的烏克蘭醜聞。
著有《最偉大的國家:南北戰爭期間共和黨的經濟政策》(The Greatest Nation of the Earth)、《重建時代之死:美國內戰後的種族、勞工與政治》(The Death of Reconstruction)、《阿波馬托克斯之西:美國內戰後的重建》(West from Appomattox)、《重傷:政黨政治與美國邁向屠殺之路》(Wounded Knee)。即將出版的有《南方如何贏得內戰:寡頭、民主,與持續的內戰》(How the South Won the Civil War)
譯者簡介:
林添貴
政大外交系、台大政治系及研究所畢業,歷任企業高階主管及新聞媒體資深編輯人,譯作逾一百本,包括《新加坡的非典型崛起:從萊佛士爵士到李光耀,駕馭海洋的小城大國》、《台灣的中國兩難:台灣認同下的兩岸經貿困境》、《恐懼:川普入主白宮》、《基地帝國的真相:走訪60多個美國海外軍事基地,對其歷史、國際政治和社會問題的再思考》、《美國如何丟掉世界?:後冷戰時代美國外交政策的致命錯誤》、《美國該走的路:歐巴馬如何抗拒華盛頓的政治惡鬥,重新定義美國與世界的關係》、《南海:21世紀的亞洲火藥庫與中國稱霸亞洲的第一步?》、《2049百年馬拉松:中國稱霸全球的祕密戰略》等書。
章節試閱
導論
一八六二年,南北戰爭戰火熾熱,共和黨籍眾議員賈士汀‧莫瑞爾(Justin Smith Morrill)在國會為黨的創舉——開徵所得稅——起身辯護。莫瑞爾大聲疾呼:政府有權利要求人民交出百分之九十九的財產。如果國家有需要,「人民的財產……屬於國家所有」。共和黨掌控的國會通過開徵所得稅,以及其他一大堆稅目,從而建立強大的全國政府。三年之後內戰結束時,共和黨政府在全國已經打造一支人數多達兩百五十多萬的海、陸軍部隊;創立全國銀行、貨幣和稅制;提供教育和住宅給窮人;也解放全國四百萬名黑奴,讓他們獲得自由。
半個世紀之後,當大企業主宰經濟,富豪財閥伸手介入政治競爭時,共和黨籍總統狄奧多‧羅斯福極力抨擊「一小群富可敵國、財大氣粗的人士,汲汲營營穩固及擴大權力」。羅斯福堅持,美國必須打破這個階級,以便回到「確保人人都有機會發揮本身最大能力的一種經濟制度」。羅斯福呼籲政府管制企業,禁止企業資助政治競選活動,並且課徵所得稅和遺產稅。他要求美國人民受到「公平對待」。
二十世紀中葉,另一位共和黨籍總統德懷特‧艾森豪重申早期共和黨人所主張的經濟機會,並把它們運用到國際社會。艾森豪相信經濟不平等會導致戰爭,而核子時代的戰爭會威脅到人類的存亡,因此他設法以提高各地人民生活水平來防止國際衝突。他不肯利用美國資源獨自增強軍備,「每建造一門巨砲、每下水一艘軍艦、每發射一枚火箭,歸結到底,都代表從飢寒交迫、衣不蔽體的人手上的偷竊。」他呼籲政府要興建學校、發電廠、公路和醫院。
在美國歷史上這些關鍵時刻,共和黨人的立場是,經濟機會是美國理想的核心,政府有責任讓每個人都過上舒服的日子。但在其他時候,共和黨人則支持美國最富有的人:國會通過圖利商人的法律,甚至允許商人訂立法律,還指責那些經濟拮据的人自作自受。雖然共和黨人聲稱支持「自由放任」(laissez faire)的政府,但是他們追求的政策其實一直不公平,而是以犧牲美國大多數人民為代價,來保護愈來愈少的一小撮富人。
過去一百六十年的歷史當中,共和黨在政治光譜的兩端反覆擺盪:他們有時候是左派,有時候是反動派。今天,共和黨再次站穩極右派立場。亞伯拉罕‧林肯、狄奧多‧羅斯福和德懷特‧艾森豪的共和黨,怎麼會變成今天這副模樣?
一路走來,它的旅途並不是直線前進。
◎立國精神的深層矛盾
自從一八五〇年代組黨以來,共和黨在三個不同時期,曾經從政治光譜的這一端擺動到另一端。在這三個周期中,共和黨每次都重演相同的模式。他們在有心振作時就擴大選民基礎、管制企業,和提高稅率。因此之故,財富廣泛分配,美國經濟相當穩健。
可是每當共和黨提出進步主義的立法,都會刺激黨內產生反彈。在林肯之後,乃至在羅斯福和艾森豪之後亦然,共和黨領導人逐漸轉向反對本身的改革、改為保護富人的利益。他們的論據永遠是稅負會導致財富重分配、干預私人財產的基本權利。他們堅信勤奮工作的白人不容財富被轉移給懶惰的非裔美國人以及外來移民,因此他們削減教育及社會福利計畫的經費。伴隨著共和黨政策的改變,政府機器被動員來為大企業的利益服務,造成財富向上移動。這發生在一八九三年、一九二九年,以及最近的二〇〇八年。每次遇到這種反動期,災情慘重的經濟衰退隨即爆發。
共和黨意識形態的轉變絕對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它們反映共和黨對於該黨與整個美國始終無法徹底解決的矛盾的不斷嘗試:美國在「機會平等」和「保護財產」這兩大基本信念之間一直存在深層的緊張關係。
這種深層矛盾自從獨立建國初期以來就驅動著美國的政治生活。獨立宣言保證公民都能得到平等的經濟機會。這個強大的原則使得窮人願意為美國革命浴血奮戰,但是它只是個原則;它從來沒有真正被制訂為法律。當開國先賢起草憲法、以它作為美國立國的根本大法時,他們認為國家資源豐富可以確保機會平等。他們比較擔心的反而是社會安定,因此在憲法中慎重宣示另一個原則:財產權必須受到保護。
革命期間及之後,經濟、社會和政治一片混亂、百廢待舉,政治領袖忙著平息戰亂、擬訂可行的辦法治理國事,無暇預想還未墾殖的土地可能出現的問題。但是憲法制訂通過後不久,向西拓殖開墾很快就成為美國人生活的重心。美國人發現,機會平等和保護財產權這兩大原則相互牴觸,而且此一矛盾危及美國的民主。
◎財富集中與南北差距
美國革命期間,傳奇拓荒者丹尼爾‧布恩(Daniel Boone)跨越阿帕拉契山脈探勘維吉尼亞西方的土地,帶回來「肯塔基」這片土地天然資源豐富的故事。戰爭才一結束,美國人就一股腦衝去開發這片土地。到了當地,他們很快就發現,經濟自由未必無可避免必然帶來平等的結果。有些人落腳在比別人肥沃的土地;有些人有家庭財產做後盾;有些人則運氣特別好。很快地這些人就比別人積攢更多的財富。
財富快速往社會上層集中,這個現象顯示了獨立宣言和憲法之間的差距使得美國的新興民主先天就不穩定。肯塔基的地主利用他們的財富取得政治權力,再發揮政治權力來影響立法,犧牲貧窮的拓荒者,促進本身的利益。他們援引憲法明言保護財產權的條文,來正當化他們的行動。富人透過與價值觀相同的立法人員合作來控制政府,又買下報紙、媒體等資訊管道,藉此影響選民。他們制訂的法律因而壓制了其他人出頭的能力,導致財富向上集中。機會平等的原則就被打破了。
聯邦立法人員看到肯塔基的情況,他們試圖解決獨立宣言和憲法之間的差距。一七八七年,「邦聯條例」(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仍然有效期間,根據條例召集的議會通過一項「西北部條例」(Northwest Ordinance),透過它防止富人主宰西部新土地。這道法令禁止長子繼承制和蓄養奴隸。擬訂「西北部條例」的人士,包括獨立宣言起草人湯瑪斯‧傑佛遜在內,認為這些制度是造成財富集中的重要因素。接下來的五十年裡,一小撮富有的奴隸主強化他們對南方的掌控,可是北方土地受到「西北部條例」的保護,窮人仍有可能崛起。到了一八五〇年代開國先賢的孫子輩都已長大成人,南方保護財產和北方重視機會平等之間的差異形成了鮮明對比。
美國在一八四八年從墨西哥取得西部廣大的土地,使得上述兩種制度陷入衝突。南方領導人堅持,憲法明文規定的財產權保障是國家的根本原則,這包括他們擁有奴隸的所有權,他們要求有權利在新領土上推動奴隸制度。但是肯塔基墾荒者的艱苦困境讓北方人看到,奴隸制度的存在必然破壞平等的經濟機會,於是反對此一制度擴張到西部。到了一八五四年,南方的奴隸主雖然僅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一左右,卻控制了白宮、聯邦參議院和最高法院,他們要把他們支持的方案推動為國家法律。這下子看來,美國似乎將放棄機會平等的承諾,轉而傾向保護財產。
奴隸主肯定相當期待這樣的結果。他們解釋說,由他們出來領導是上帝的意旨;祂讓他們比起其他美國人更富有,就證明祂偏愛他們。根據這些獨攬大權的人士之說法,一個社會要能良好運作,就要讓目不識丁、胸無大志的人乖乖聽話,默默勞動生產食品、衣物、住家,以及人類社會所有其他基本需求。拜這些辛勤工作的大多數人之助,南方領導人,也就是站在文明和優雅頂峰的這批人,才能專心致力於推進人類的進步。底層人物提供的勞力使他們這些人得以免於粗活、不必弄髒自己的手。他們大聲宣稱,這是歷史上最完美的社會制度。
奴隸主為自己的生活方式提出的激烈辯護,說明他們已經不安地察覺到他們的制度相當不穩定。它的基礎是讓社會底層的人拿不到政治權力。奴隸主解釋說,底層人士若是有了投票權,他們對他們所生產的財富將會要求更大的份額,也會如另一位南方領導人所說的那樣,藉由「默不作聲的投票箱」發動革命。最後,憤怒的選民將會支持承諾實踐平等,以及保證打造公平的競爭環境的領袖。
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共和黨誕生了。期望改善自己生活的北方人,不能接受他們是永久的低下階層成員,一輩子只能為富人做牛做馬。他們重申獨立宣言曾經保證人人皆生而平等的理念。他們主張唯有從強大和廣泛的基礎出發、而非從上而下,國家才能蒸蒸日上;他們也堅持政府必須保證人人皆能平等取得經濟機會。奴隸主很清楚這些北方人威脅到他們的政治優勢,於是使勁詆毀他們,試圖操縱政治制度,警告國家已在革命邊緣。
但是北方人勇往直前,籌組共和黨,以對抗富有的奴隸主。林肯解釋說:「既重視人,也重視財富;但兩者若發生衝突,人勝過財富。」共和黨人堅信必須阻止富人控制政府、防範他們剝奪所有人的經濟機會,必須集結起來奪回對國家的掌控。
導論
一八六二年,南北戰爭戰火熾熱,共和黨籍眾議員賈士汀‧莫瑞爾(Justin Smith Morrill)在國會為黨的創舉——開徵所得稅——起身辯護。莫瑞爾大聲疾呼:政府有權利要求人民交出百分之九十九的財產。如果國家有需要,「人民的財產……屬於國家所有」。共和黨掌控的國會通過開徵所得稅,以及其他一大堆稅目,從而建立強大的全國政府。三年之後內戰結束時,共和黨政府在全國已經打造一支人數多達兩百五十多萬的海、陸軍部隊;創立全國銀行、貨幣和稅制;提供教育和住宅給窮人;也解放全國四百萬名黑奴,讓他們獲得自由。
半個世紀...
目錄
推薦序 王宏恩
導論 共和黨的三起三落
◎立國精神的深層矛盾
◎財富集中與南北差距
◎共和黨向財閥靠攏
◎共和黨與經濟崩盤
第一章 西部是應許之地
◎林肯的夢想
◎「奴隸力量」與共和黨的誕生
◎國會濺血與總統大選
◎南北雙方的價值對立
◎莫瑞爾關稅法案
◎入主白宮
第二章 建立人民的政府
◎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所得稅與新貨幣
◎積極有為的政府:公地放領、農業部與大學
◎解放黑奴與反徵兵暴動
◎蓋茨堡演說
◎戰爭創造了新財閥與新裂痕
……略
第三章 共和黨或激進黨
◎南方的復辟
◎強生的陰謀
◎第十四號修正案與軍事重建法案
◎財富重分配的指控
◎魏德的駭人之語
……略
第四章 內鬥與放棄平等
◎孫木楠的爆怒
◎德瑞克在密蘇里的一黨專政
◎西部牛仔對抗東岸政府
◎葛里利背棄了創黨精神
◎紐約派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
……略
第五章 共和黨與大企業
◎一八七三年的大恐慌
◎骯髒的交易與海斯勝選
◎共和黨內鬨與第二位總統被刺
◎克里夫蘭讓民主黨重掌白宮
◎哈理遜的商人政府
……略
第六章 轉向自由派
◎兩位年輕的改革派
◎莽騎兵在古巴得勝
◎高舉帝國大旗的貝維里吉
◎新興國家之夢與強勢政府
◎羅斯福向大企業宣戰
……略
第七章 美國人的信仰就是做生意
◎威爾遜國聯的失敗
◎罷工與紅色恐怖
◎二流總統哈定
◎他只是個笨蛋
……略
第八章 共和黨與小羅斯福新政
◎種族與移民問題的惡化
◎黑色星期二股市崩盤
◎一千三百萬人失業
◎共和黨信用破產
◎小羅斯福登場
◎新政促使共和黨分裂
……略
第九章 艾森豪與新願景
◎偉大將軍的成長背景
◎深刻的人道關懷
◎塔虎脫與麥卡錫合謀
◎半路殺出了個艾森豪
◎我喜歡艾克
◎艾森豪的中庸之道
……略
第十章 保守主義運動興起
◎塔虎脫對國際外交的攻擊
◎麥卡錫的瘋狂典範
◎巴克萊的反啟蒙保守主義
◎支持黑人就是支持共產主義
◎威爾許創立約翰柏奇社
◎高華德編造的西部神話
◎雷根在加州崛起
……略
第十一章 保守主義運動劫持共和黨
◎詹森「大社會」掀起的反彈
◎尼克森試圖兩面討好
◎肯特州大槍擊事件
◎水門案與尼克森下台
◎越戰、通膨與石油危機
◎供給面經濟學與福音教派
……略
第十二章 西部作為一種理念
◎大打種族牌的八八年選戰
◎老布希與保守主義的疏遠
◎金瑞契的割喉戰
◎聯邦政府關門
◎福斯新聞台與其扭曲的世界觀
◎陸文斯基案無損柯林頓人氣
……略
結論 歐巴馬之後
謝詞
註釋
推薦序 王宏恩
導論 共和黨的三起三落
◎立國精神的深層矛盾
◎財富集中與南北差距
◎共和黨向財閥靠攏
◎共和黨與經濟崩盤
第一章 西部是應許之地
◎林肯的夢想
◎「奴隸力量」與共和黨的誕生
◎國會濺血與總統大選
◎南北雙方的價值對立
◎莫瑞爾關稅法案
◎入主白宮
第二章 建立人民的政府
◎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所得稅與新貨幣
◎積極有為的政府:公地放領、農業部與大學
◎解放黑奴與反徵兵暴動
◎蓋茨堡演說
◎戰爭創造了新財閥與新裂痕
……略
第三章 共和黨或激進黨
◎南方的復辟
◎強生的陰謀
◎第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