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9年二戰爆發之前,義大利墨索里尼與德國希特勒已對歐洲局勢造成莫大的影響。戰爭爆發後,法國於1940年6月亡於德國,一戰以來國際聯盟委任託管給法國的敘利亞與黎巴嫩也就落入德國的控制,德國還呼籲受英法宰制的阿拉伯世界一同對抗西方國家。1989年美國電影《聖戰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的劇情設定在二戰期間,主角與德軍在哈塔伊(Hatay,今日土耳其與敘利亞交界)爭奪聖杯,便反映出這段德國勢力深入西亞的歷史背景。此時伊拉克欲與德國靠攏,英國當然不樂見,1941年5月出兵占領伊拉克,便是要切斷當地與德國的聯繫。
二戰結束後,美蘇冷戰立即上演,兩伊自然歸屬於英美陣營。50年代之際,美國瀰漫在艾森豪總統時期強烈的反共心態,遂加強對共產勢力的圍堵。1955年成立中部公約組織,伊朗與伊拉克都是成員之一,總部就設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然而,伊拉克的反英情緒未曾停止,掌權的哈希姆家族也被視為是英國的走狗,而此時敘利亞與埃及結合為反西方帝國主義的聯盟,再加上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戰爭讓埃及總統納賽爾聲名大噪,伊拉克的軍方、反英、支持納賽爾勢力受到鼓舞,便於1958年推翻哈希姆王室,建立伊拉克共和國(Republic of Iraq),隔年退出中部公約組織。往後蘇俄的勢力進入伊拉克,讓伊朗感到緊張,兩伊對阿拉伯河航道劃分的糾紛又再度浮現。
此時的伊朗仍是中部公約組織的成員國,在60、70年代更加是美國的西亞盟友,尤其是石油利益合作。美國在西亞的「雙柱政策」(Twin Pillars Policy)就是以伊朗與沙烏地這兩個產油國為主角。美國總統卡特在1977年還稱伊朗為西亞的「穩定之島」(Island of Stability),畢竟相較於60年代以降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戰爭,還有1973年起沙烏地用「石油武器」對付美國與西方世界,伊朗在美國眼裡是和善且穩定的西亞國家。問題在於,伊朗的發展也深受西方的影響,無論是敵對或友好,都會形成一定程度的壓力,也會累積不滿情緒。像是美國的經濟資助固然有助於伊朗的發展,會有不少支持美國的伊朗人,但也有反對勢力批判巴勒維國王的友美立場。1979年伊朗爆發革命,雖然事件的本質並非是反美而起,但這股情緒卻在宗教人士何梅尼掌握政權後突顯出來。
鄂圖曼與伊朗的邊界問題自十六世紀就存在了。十九世紀伊朗的卡加王朝曾與鄂圖曼達成協議,但後續英俄兩國介入後畫出的邊界,伊鄂從來沒有承認過。鄂圖曼瓦解後,邊界問題成為伊拉克這個新興國家與伊朗的問題。雖然兩伊多次交涉,但結果總因某一方改朝換代而出現變局。1975年兩伊簽署《阿爾及爾條約》(Algeria Agreement of 1975),要再次處理邊界糾葛,簽署這份條約者是伊拉克政府代表薩達姆與伊朗國王巴勒維。然而不久後,1979年2月伊朗發生革命,巴勒維國王退出歷史舞台,薩達姆在同年七月擔任伊拉克總統。這場伊朗革命讓兩伊邊界問題再添變數,最終導致1980年9月的兩伊戰爭。
在1939年二戰爆發之前,義大利墨索里尼與德國希特勒已對歐洲局勢造成莫大的影響。戰爭爆發後,法國於1940年6月亡於德國,一戰以來國際聯盟委任託管給法國的敘利亞與黎巴嫩也就落入德國的控制,德國還呼籲受英法宰制的阿拉伯世界一同對抗西方國家。1989年美國電影《聖戰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的劇情設定在二戰期間,主角與德軍在哈塔伊(Hatay,今日土耳其與敘利亞交界)爭奪聖杯,便反映出這段德國勢力深入西亞的歷史背景。此時伊拉克欲與德國靠攏,英國當然不樂見,1941年5月出兵占領伊拉克,便是要切斷當地與德國的聯繫。
二戰結束後,美蘇冷戰立即上演,兩伊自然歸屬於英美陣營。50年代之際,美國瀰漫在艾森豪總統時期強烈的反共心態,遂加強對共產勢力的圍堵。1955年成立中部公約組織,伊朗與伊拉克都是成員之一,總部就設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然而,伊拉克的反英情緒未曾停止,掌權的哈希姆家族也被視為是英國的走狗,而此時敘利亞與埃及結合為反西方帝國主義的聯盟,再加上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戰爭讓埃及總統納賽爾聲名大噪,伊拉克的軍方、反英、支持納賽爾勢力受到鼓舞,便於1958年推翻哈希姆王室,建立伊拉克共和國(Republic of Iraq),隔年退出中部公約組織。往後蘇俄的勢力進入伊拉克,讓伊朗感到緊張,兩伊對阿拉伯河航道劃分的糾紛又再度浮現。
此時的伊朗仍是中部公約組織的成員國,在60、70年代更加是美國的西亞盟友,尤其是石油利益合作。美國在西亞的「雙柱政策」(Twin Pillars Policy)就是以伊朗與沙烏地這兩個產油國為主角。美國總統卡特在1977年還稱伊朗為西亞的「穩定之島」(Island of Stability),畢竟相較於60年代以降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戰爭,還有1973年起沙烏地用「石油武器」對付美國與西方世界,伊朗在美國眼裡是和善且穩定的西亞國家。問題在於,伊朗的發展也深受西方的影響,無論是敵對或友好,都會形成一定程度的壓力,也會累積不滿情緒。像是美國的經濟資助固然有助於伊朗的發展,會有不少支持美國的伊朗人,但也有反對勢力批判巴勒維國王的友美立場。1979年伊朗爆發革命,雖然事件的本質並非是反美而起,但這股情緒卻在宗教人士何梅尼掌握政權後突顯出來。
鄂圖曼與伊朗的邊界問題自十六世紀就存在了。十九世紀伊朗的卡加王朝曾與鄂圖曼達成協議,但後續英俄兩國介入後畫出的邊界,伊鄂從來沒有承認過。鄂圖曼瓦解後,邊界問題成為伊拉克這個新興國家與伊朗的問題。雖然兩伊多次交涉,但結果總因某一方改朝換代而出現變局。1975年兩伊簽署《阿爾及爾條約》(Algeria Agreement of 1975),要再次處理邊界糾葛,簽署這份條約者是伊拉克政府代表薩達姆與伊朗國王巴勒維。然而不久後,1979年2月伊朗發生革命,巴勒維國王退出歷史舞台,薩達姆在同年七月擔任伊拉克總統。這場伊朗革命讓兩伊邊界問題再添變數,最終導致1980年9月的兩伊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