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甲骨文、金文到隸書形體的演變本書旨在探討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成書以前的古代漢字,包括漢字的起源及其創造的背景,漢字形音義之內在聯繫及其外在關係;並以原件、釋文、今譯、說明作示例解說,介紹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在形體上的演變過程;詳述春秋戰國時代竹簡帛書、石刻盟書、璽印古陶、符節貨布等幾類古器物上文字的概況,以及戰國文字演變到小篆的過程;討論了秦書與大篆、小篆的關係,篆、隸之間的問題;更從秦、漢之間古今文字的遞變,談古隸漢隸的不同、字書詞典的編纂、字體書體的多樣,以及漢代經學的今古文之爭。
國學大師吳宏一教授以其深厚的文字學素養,數十年的研究心得,帶領讀者一起來認識漢字,所論兼採眾說,間出己見,多引例證說明,一切以深入淺出為主,為傳統的文字學提供了一些新視野。
◎編輯說明:
本書第102, 103頁的甲骨文原件編號誤植,①應為②,②應為①,特此勘誤。
作者簡介:
吳宏一
臺灣高雄人,一九四三年生。臺大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畢業,國家文學博士。曾任臺大中文系所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主任、中正大學籌備處顧問、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學中文講座教授、北京大學人文基金高級訪問學者;曾主編教育部國立編譯館中小學語文教科書,並擔任臺、港、大陸等地多種學術期刊之編審顧問;曾獲美國學術交流基金會資助,赴美訪問一年,並曾擔任新加坡教育部海外華文顧問;曾獲臺灣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教育部詩教獎、國家文藝獎(文學理論類),香港研究資助局多次研究資助等。
已出版《清代詩學初探》、《清代詞學四論》、《清代文學批評論集》、《詩經與楚辭》、《白話詩經》、《先秦文學導讀》、《儀禮鄉飲酒禮儀節簡釋》、《中國文學鑑賞(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品)》、《溫庭筠菩薩蠻詞研究》、《作文課十五講》、《從閱讀到寫作》,以及人生三書之《論語新繹》、《老子新繹》、《六祖壇經新繹》、《詩經新繹全集》等專書三、四十種,學術論文約百篇。除研究中國文學及古代文獻外,也從事新文藝創作,出版過《回首》、《微波集》、《波外》、《合唱》、《留些好的給別人》等詩文集,作品曾被選入臺灣、韓國、馬來西亞等地語文教科書。
章節試閱
底下先敍述草書、楷書、行書的興起。
一、草書,原指為簡便快捷而產生的一種字體。本來它並非專稱,籀文、古文、篆書、隸書等等,只要寫得潦草率易,都可以叫「草書」。等到漢代的隸書在由古轉今的隸變過程中,才逐漸發展演進而成為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字體,它雖然也叫草書,但此「草」非同彼「草」。
歷代草書可以分為三種,依序是章草、今草、狂草。章草是直接由漢隸草化逐漸演進而成的,一字自為起訖,具波磔氣勢,接近漢隸。前人以為它起於漢元帝時史游作《急就章》所用的書法。但後來頗有些人以為《急就章》的「急就」,並不是指草率速寫的字體,而是「易於成就」的意思,所以多不贊同此說。一般的說法,以為章草是從西漢中晚期逐漸發展起來的,通常用於章奏,合乎章程,到了東漢章帝時,因君臣都愛好此體,因而得名。從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到居延漢簡、尹灣漢簡,可以看到它的發展過程。它的特點是:筆畫雖有草意,卻多連筆,還保留了漢隸挑捺波磔的筆勢,字字獨立,不相連接。
今草大概萌芽於西漢末年,而漸起於東漢中晚期。它的特點是:以一行或一節為起訖,連綿盤繞,上下字之間的筆勢往往相連,一筆揮就,即使偶有不連,卻仍然血脈不斷。它真正興盛的時期,已在晉代,王羲之就是箇中能手。
至於狂草,更是在今草的基礎上才發展起來的,它的特點是:筆畫可以任意增減,連寫可以亳無拘束。興起的時代是在唐朝。此皆後話,不在本書討論之內,所以也就從略。
二、楷書,也是直接從隸書演變過來的,又叫「真書」或「正書」。所以稱之為楷正,也正表示它規矩整齊,可以做為模範、法式的意思。它和草書雖然同樣是從隸書形體的進一步簡化而來,但草書偏於速簡,楷書則偏於端整,因此也比較難寫。它近於漢隸新體的「八分書」,故有所謂「八分楷法」之說,又受了一些章草的影響,所以又有所謂「以隸草作楷法」之說。
楷書也始於西漢中晚期而成熟於東漢末年,到魏晉以後開始盛行,一直到清末民初,皆被奉為圭臬,認為是書家的正規典範,初學者必須從此入手,才是正途。它的特點是:把漢隸形體的扁平改為方正,把漢隸筆畫的波磔改為平直。和它以前所有的各種字體比較起來,它更容易辨識,更容易閱讀和書寫,所以才能風行至今。
三、行書,是在楷書和今草興起的時代,大概也是東漢末年,為了補救楷書的書寫不便和今草的難以辨認,才應運而生的。因此它是介在楷書和今草之間的一種字體。所以古人稱之為「正書之小偽」。《隋書.經籍志》有云:「自倉頡訖漢初,書經五變,曰古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大抵書之變,至草而極,極則必反,反而之於隸,又不可能。真書者,隸之流也。於是消息乎真草之間而行書出焉。」其言甚是。
行書,大概與楷書同時並行,同樣起於東漢末年而興自魏晉以後。它的特點是:雖然近於楷書,卻不過於拘謹;雖然近於今草,卻不過於放縱。辨認讀寫都不困難。而且書寫時,寫得規矩些,它就變成所謂「行楷」;寫得潦草些,它就變成所謂「行草」。左右逢源,因此實用價值很大。也因此,一直到今天,它還是大家手寫漢字時最常用的一種字體。
以上所說的這些字體,可以說都是在王莽執政、稱帝前後才逐漸興起的,早則西漢中葉以後,晚則已屆東漢末年。它們的形成當非一朝一夕,亦非一人之力所能獨創。可是到了東漢後期,卻紛紛興起,與漸受重視的古學同時並開爭茂。二者看似矛盾,似無關係,但其相磨相生,卻是事實。尋索其時代背景,應與當時經學思想的發展互相因緣。因為漢代經學上的今古文學派,到這時候,已由各守師法家法而進入了兼採並容的融合階段。西漢中期以後所引起的今古文學派之爭,不僅是學術思想的流派之爭,同時也是經學文獻用今古不同文字記載所引起的流派之爭,更是文字學上古隸今隸區隔的開始。有人以為:因「壁中書」的出現,才促使西漢通行的古隸,更趨向美化藝術化,才脫離小篆的圓轉,更求方整挑捺,而成為「八分書」。到了東漢,這種隸書新體也才廣為流傳,成為漢代隸書的主流,被稱為「漢隸」或「今隸」,以示與「秦隸」、「古隸」有別。
底下先敍述草書、楷書、行書的興起。
一、草書,原指為簡便快捷而產生的一種字體。本來它並非專稱,籀文、古文、篆書、隸書等等,只要寫得潦草率易,都可以叫「草書」。等到漢代的隸書在由古轉今的隸變過程中,才逐漸發展演進而成為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字體,它雖然也叫草書,但此「草」非同彼「草」。
歷代草書可以分為三種,依序是章草、今草、狂草。章草是直接由漢隸草化逐漸演進而成的,一字自為起訖,具波磔氣勢,接近漢隸。前人以為它起於漢元帝時史游作《急就章》所用的書法。但後來頗有些人以為《急就章》的「急就」,並不是指草率...
作者序
寫在我的漢字學書前
寫漢字學,是我十幾年來的一個藏之於心卻遲未動筆的願望。
民國五十年(一九六一)九月,我考取臺大中文系,註冊入學。本來我在中學時代喜歡的是現代文學及文藝寫作,所以會以臺大中文系為大專聯考的第一志願,也就是為了想成為詩人或新文藝作家。想不到進入臺大中文系以後,受了大一國文葉嘉瑩老師的影響,閱讀與寫作的興趣,竟然由現代文學而逐漸轉向中國古典文學。到了大二,除了葉老師所講授的「詩選及習作」之外,對李孝定老師所講授的必修課「文字學」,也同樣發生濃厚的興趣。
那時候,臺灣各大學中文系的課程,沿襲教育部民國初年所訂的標準,重視傳統經典與人才培育,都規定了一些基本必修課。例如配合「大一國文」及選修的專書課程,詩歌方面,大二必修「詩選及習作」,大三必修「詞曲選及習作」;古文方面,大二必修「歷代(唐宋)文選及習作」,大三必修「歷代(漢魏六朝)文選及習作」。至於傳統小學方面,大二必修「文字學」,大三必修「聲韻學」,大四必修「訓詁學」,分別研讀中國文字的形、音、義。
那時候,李孝定老師由臺大與中研院史語所合聘,原先擔任校長室秘書,後來轉任中文系教授,講授「文字學」。教我們這一班,是他教「文字學」的第二屆。據他自己說,他不會講課,請大家多多包涵。那時候,坊間買不到什麼參考書,他請人刻印鋼板,印發馬宗霍的《文字學發凡》與唐蘭的《古文字學導論》上半部給我們當講義,要求我們自己課外研讀;他上課時則只提示書中的一些要點,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由他舉一些例字,講漢字的起源與演變,並沒有預定的進度。
記得開學不久,有一次上課,他先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個像「田」字的鬼頭,下畫似乎人體四肢、雙手高舉的線條,說這是古文字,要同學猜是什麼字。有同學說像「異」,他那寬大而略嫌蒼白的臉上,竟難得露出笑容。接著他又寫了「鬼」字和「思」字,問同學二字的上半像什麼。「鬼」頭不難解,但「思」的上半為何是「田」,則無人回答。這時候,李老師才告訴我們,上半的「田」不是「田」,而是頭腦「囟」部的形狀,是隸變時訛變了形體。像「異」字原來就是「象人首戴甾之形」,確實有人解釋為鬼頭。
也就從那一堂課起,他開始連續幾週講解《說文解字》人部、手部、共部等等若干例字,從甲骨文、金文以迄隸書形體的演變以及相關的一些問題。然後說,希望同學自動去翻閱《說文解字詁林》的哪些部首及屬字。一切看似隨興而發,沒有事先準備,但我仍然覺得他講得很精彩,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特別是他講「保」字、「沫(頮)」字時的神采,一直深印在我的腦海裡。很多很多年以後,我才知道他在教我們「文字學」時,正在撰寫《甲骨文字集釋》,也才知道漢字的起源與演變,一直是他主要的研究課題。
記得那時候,常在晚飯後,到總圖書館(今已改為校史館)西翼二樓的「參考股圖書室」,去翻閱丁福保的《說文解字詁林》,隨興之所至,挑有興趣或容易了解的部首及屬字看,看不懂的地方就闕其疑而略過。但久而久之,經過前後對照,互相印證,原先不懂的部分,竟然有的也可以領會出一些道理,因此使我對「文字學」這門課,逐漸產生興趣。
記得那時候,系裡開設的專書課程中,還有一門由董作賓教授主講的「甲骨學」,供高年級及研究所的同學選修。我沒有見過董老師,只因對「文字學」有了興趣,又因按照慣例,系所開設的課程,只要主講的老師不反對,誰都可以去旁聽。所以在大二上學期中途,我曾經不自量力,跑去文學院特二教室旁聽「甲骨學」的課。教室小,人不多,只見一位中年瘦小的老師在臺上講課,我以為他就是鼎鼎大名的董作賓教授。哪裡知道他講課時,好幾次被臺下另一位瘦小的老先生打斷,加以糾正、補充,而他竟敬謹苦笑著唯唯稱是。後來我才知道:在臺上講課的是金祥恆先生,在臺下發言的才是董作賓教授。金先生是義務幫董老師「講」課。這嚇得我只旁聽了一次,就不敢再去了。從此乖乖的在「參考股」看《說文解字詁林》。
那時候,我常常想起去世多年的祖父。記得剛進小學時,讀過私墊的祖父教我認字。他曾經指著家裡廳堂的大門問我:「門」這個字像不像那兩扇大木版門的形狀;曾經告訴我「問」與「聞」二字,就是人與人在門內門外互相問答,加上嘴巴、耳朵的形狀組合而成的。最有趣的是,他還教我認識「愛」這個字,說它是一個人用手捧著心交給另一個人。這些童年往事,原先以為是祖父開玩笑,但在我大二學「文字學」看參考書的時候,卻常常浮上心頭來,給我增添很多溫馨的回憶。
大二下學期,有一次上課時,李老師提起了清代段玉裁、王筠、朱駿聲、桂馥《說文》四大家的著作,說我們系裡都有完備的藏書,又說甲骨文四大學者羅雪堂、王觀堂、郭鼎堂、董彥堂「四堂」之一的董彥堂(董作賓教授)就在我們系裡,有如此理想的學習環境,應當有同學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下課後,李老師特別找我去談話。他說看了我上學期的期末考卷,知道我看了很多課外參考書,所以給了我高分,希望我能再接再勵,將來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工作。當時我受寵若驚,當然一口答應了。
雖然一口答應,但我也對李老師實話實說。說我雖已立志從事學術研究工作,但我最感興趣的仍然是純文學和文藝寫作。記得當時李老師寬大的臉上怔了一怔,似有不悅之色,只這樣說:「你知道陳夢家吧?他寫新詩,但也研究古文字。」我不敢多說一句話。
從此,除了上「文字學」課之外,我總是有意無意間避開李老師。其實我對李老師說的是真心話,雖然我也愛「文字」,但我真的更愛「文學」。
過了兩年左右,大約在我大學畢業前後,李老師離開了臺大。據說和王叔岷老師一樣,即將出國講學。從此失去了聯絡。後來我在臺大中文研究所讀碩士班、博士班的時候,仍然一本初衷,在詩詞純文學的天地裡討生活。碩士論文研究的是清代常州派詞學,博士論文研究的是清代詩學,這些都是我的興趣所在。
上博士班時,經由屈萬里老師推薦,我參加了「儀禮復原小組」,並承孔德成老師不棄,主動要我旁聽他講授的「金文選讀」,使得我又有機會接觸殷周古文字。那時候,大多數的老師、同學都以為我醉心於古典詩詞,很少人知道我同時也愛好文字學。大概很少人知道我在博士班念書時,學弟之中,張光裕、邱信義、黃沛榮他們由屈老師指導有關古文字的碩士論文,都曾由我先幫忙修飾文字,使得我有機會對他們的大著先睹為快;大概也很少人知道我從民國五十五年(一九六六)校外兼課教書開始,在講課時就常引用古文字來輔助教學。例如教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且以汝之有身」的「身」,先把它金文、小篆的字體畫出來,原來就是女人懷孕的形狀;教《左傳》的〈曹劌論戰〉,先說《史記.刺客列傳》中,「曹劌」作「曹沫」,並進一步說明「劌」和「沫」、「湏」、「頮」、「靧」等字形音義之間的關係,等等。這種教法,似乎頗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我臺大博士班畢業以後,留校任教,無論教什麼課,只要與古文字有關的詞語,我都會「依樣畫葫蘆」、「老王賣瓜」一番。尋思起來,這和當初上「文字學」的課,受到李老師的啟蒙大有關係。因此,我常常想起李老師當年對我的期許。我覺得辜負了他當年的好意,如果有機會,應該對李老師說聲「對不起」。
我從大學部畢業以後,就沒有和李老師見過面,一直到我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期間,李老師來校參加古文字學研討會。我才又有機會接觸到他。事實上,流水三十年間,曾經斷斷續續聽到李老師的一些動態,包括他在新加坡講學時和王叔岷老師失和,以及他和王老師又先後回到南港中研院史語所的一些消息。但那時候,因為他和王叔岷老師已經失和,有了誤會,而王老師不但也教過我,並且在我籌備中研院文哲所時,擔任諮詢委員多年,時常連繫,因而我去大學賓館見李老師時,不知為什麼,氣氛真的有點尷尬,也不知從何談起才好。記得當時只是向李老師報告,大二時聽了他的課,受益良多,一直感念在心。這些年來雖然荒廢了,但將來如有機會,我仍然願意從頭學起。
二○○九年夏天,我從香港退休返臺,決定不再教書,要專心讀書寫作。不但要讀以前未讀之書,而且要重溫以前讀過的好書。好書當然值得一讀再讀,愈讀一定愈有滋味。如果重溫之餘,能有新的體會,上焉者推陳出新有創見,當然最理想;否則,即使只是檢討舊說,提出質疑,也都值得寫出來,提供給有相同興趣的讀者參考。我覺得這樣做,無論對自己或對別人,都有好處。中國文字學,就是我退休後讀書寫作的計劃之一。它對我而言,是自我修煉;對已經去世多年的李老師而言,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紀念。
幾年來,我一直在持續不斷的閱讀與寫作之中。考慮時間空間的歷史因素,我把中國文字學改稱為漢字學。預定寫三部書。第一部書名《漢字從頭說起》,旨在探討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成書以前的古代漢字,有關它的起源、特質以及演變的種種問題。其中甲骨文、金文部分,出版專書之前,曾在香港《國學新視野》連載,有事先藉此向各方專家請教之意。事實上,我也確實得到一些專家學者的教益,已分別補記在各章節之中。
第二部書名《許慎及其說文解字》,旨在評述許慎的生平事跡,及其《說文解字》一書的內容概要。特別注重許慎的仕宦經歷與經學思想的考證,漢代的六書說,以及《說文解字》一書的敍文、部首的詮釋與分析。因為這些都是了解該書必先解決的問題。其中像談六書次第,許慎為何置「指事」於「象形」之前,像談若干部首的取捨,是否與其經學思想背景有關,等等,筆者在書中都曾論及。書名所以定為《許慎及其說文解字》而不取《許慎與說文解字》,也是有意表示:人人皆可說「文」解「字」,但用「與」字,則許慎是一回事,「說文解字」可以是另一回事。許慎可以說文解字,別人也可以各自有其說文解字。如用「及其」,則書中所論,僅限於許氏該書。這是強調筆者所探討的,是許慎所編撰的《說文解字》一書,而不是一般泛稱的說文解字。
以上這兩部書,兩三年前都已完稿了。第三部書名《說文部首及關鍵字》,到目前為止,都還在分部陸續撰寫中。因為能力有限,涉及的問題又多,不易解決,何時可以完成,實在不敢說。因此徵得出版社同意,先出版這前兩部。
我非常感謝遠流出版公司曾淑正女士的費心編輯,包括配圖、描字,也很高興能陪有興趣的讀者,一起來認識漢字,一起來學習。我覺得我彷彿還在祖父和李老師溫馨的回憶裡。
二○一九年五月初稿,二○二○年四月初校
寫在我的漢字學書前
寫漢字學,是我十幾年來的一個藏之於心卻遲未動筆的願望。
民國五十年(一九六一)九月,我考取臺大中文系,註冊入學。本來我在中學時代喜歡的是現代文學及文藝寫作,所以會以臺大中文系為大專聯考的第一志願,也就是為了想成為詩人或新文藝作家。想不到進入臺大中文系以後,受了大一國文葉嘉瑩老師的影響,閱讀與寫作的興趣,竟然由現代文學而逐漸轉向中國古典文學。到了大二,除了葉老師所講授的「詩選及習作」之外,對李孝定老師所講授的必修課「文字學」,也同樣發生濃厚的興趣。
那時候,臺灣各大學中文系的課...
目錄
序
寫在我的漢字學書前
第一章漢字的創始
第一節漢字的起源
第二節漢字的創始
第二章漢字的特質及其複雜性
第一節漢字的特質
第二節漢字的複雜性
第三章古漢字的形體——甲骨文
第一節甲骨文概說
第二節甲骨文示例解說
第四章古漢字的形體——金文
第一節金文概說
第二節金文示例解說
第五章春秋戰國文字概說
第一節金文以外的古文字
第二節戰國文字的演變
第三節秦始皇統一文字的問題
第六章秦書八體
第一節秦書八體與大篆、小篆
第二節秦書八體餘論:篆隸之間
第七章隸書和秦漢古今文字的遞變
第一節秦漢古今字體的遞嬗
第二節秦漢通行的字書詞典
序
寫在我的漢字學書前
第一章漢字的創始
第一節漢字的起源
第二節漢字的創始
第二章漢字的特質及其複雜性
第一節漢字的特質
第二節漢字的複雜性
第三章古漢字的形體——甲骨文
第一節甲骨文概說
第二節甲骨文示例解說
第四章古漢字的形體——金文
第一節金文概說
第二節金文示例解說
第五章春秋戰國文字概說
第一節金文以外的古文字
第二節戰國文字的演變
第三節秦始皇統一文字的問題
第六章秦書八體
第一節秦書八體與大篆、小篆
第二節秦書八體餘論:篆隸之間
第七章隸書和秦漢古今文字的遞變...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56頁開數:18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