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溫德斯
定價:NT$ 500
優惠價:88 折,NT$ 440
本商品已絕版
溫德斯電影寫作全集三部曲之第三部
德國電影巨匠第一手觀點
坎城、威尼斯、柏林影展大獎導演
完成《巴黎‧德州》、《慾望之翼》等代表作之後
溫德斯以更高視野
對談──拍片歷程∣創作啟蒙|人生的轉變|導演榜樣|
童年記憶|演員表演|男性情誼|影像技術|城市文化
電影未來∣德國意識|身份認同∣影像觀點
《直到世界末日》、《城市時裝速記》、《慾望之翼》、《巴黎德州》創作始末
溫德斯 VS 高達對話全記錄
名列當代電影大師之後的回顧&反思
首度德文翻譯‧全新繁體中文版
▌首刷隨書贈品▌
Giloo紀實影音 30天免費觀影序號
兌換期限至2021.12.31止
讓你觀賞三部溫德斯經典紀錄片
【尋找小津│城市時裝速記│樂士浮生錄】
影像比故事更有能力趨近真實,或甚至更有能力趨近謊言!───溫德斯
▌溫德斯的回顧&反思
台灣首度譯自德文的溫德斯電影寫作全集三部曲,本書收錄了第三部,是溫德斯1988年至1992年期間發表的文章、演講稿和訪談紀錄。1988年的他,已陸續完成代表之作,包括1984年《巴黎,德州》、1987年《慾望之翼》等片,他開始以更高視野反思電影,回顧自身歷程,外界訪談也更深入探索他身為德國導演的身分認同、對城市文化的思索與影像觀。
▌三部曲:觀看的行為───影像的反思
本書中,我們看著溫德斯如何利用接受記者和電影界人士專訪的機會,確立自身立場,並釐清自已與他人、城市和環境的關係,帶領我們看到他如何更深刻地思考自身及他的電影作品。他並詳細地談論自己在撰寫電影腳本時的工作情況、新的影視技術(例如錄影技術和高畫質電視等)的可能性與危險性,以及對於自己既是德國人和歐洲人,同時也是世界公民的自我認知。
▌與高達喇迪賽,與柯波拉針鋒相對,暢談為何走上電影之路
多次的對談和受訪中,溫德斯反覆回顧,談童年、談父親、談搖滾樂、談導演生涯的兩次轉捩點,提及年少的他,一直想成為畫家,大學時雙主修醫學和哲學,步上電影之路只因暖氣不足,去電影資料館取暖看電影而開啟。一路上,與其他大師的交流與互動,更是機鋒處處,他與高達,都為「拍片資金」苦惱。溫德斯總為拍片期間資金可能付諸流水擔驚受怕;高達則是有多少花多少,闡述自己如何在資金窘迫的情況下拍《斷了氣》。赴好萊塢拍《神探漢密特》時史無前例的磨合與挑戰,與製作人柯波拉之間的拉踞,親身見證在好萊塢一千本腳本,只有一百本有機會放在製作人桌上,最後只有十本進入前製,但最終只有一本會被拍成電影的殘酷事實。
▌影像比故事更有能力趨近真實?或謊言?
溫德斯在書中無意間勾勒出來的東西,正是他本身對於察覺的微型理論。他曾表示,「和思考不同的是,人類的觀看並不包含他們對於事物的意見……觀看是一種無意見的行為,在觀看裡,人們可以找到本身對於他人、物件和世界的那種無意見的態度。換言之,人們透過觀看而面對了人事物,也透過觀看而與人事物出現連結,並察覺人事物的存在。對觀看來說,(察覺)的確是個不錯的、甚至比本身更為美妙的詞彙,因為它的字首wahr在德文裡,就是「真實」的意思。……影像比故事更有能力趨近真實。」
溫德斯在《觀看的行為》這本文集裡,試圖以自己和其他導演的電影作品為例,探索人類視覺的察覺過程。不過,就像他強烈重視影像的力量一樣,他也同時意識到,自己所使用的電影媒介的不可靠。因為,影像不僅有能力趨近真實,或許還更有能力趨近謊言!
作者簡介:
溫德斯(Wim Wenders)
1945年8月14日出生於德國杜塞道夫。
1964至65年於弗萊堡大學研讀醫學與哲學,隨後中斷學業。由於一心想成為畫家,而於1966年前往巴黎,隨後他的藝術興趣轉向電影方面,但當時未能如願通過巴黎高等電影學院(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Cinematographiques)的入學考試。隔年,他返回德國報考慕尼黑電影暨電視學院(Hochschule für Film und Fernsehen)並獲得錄取,在學期間已開始為《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和《電影評論》(Filmkritik)雜誌撰寫影評,前後長達四年。
1971年,他和參與「德國新電影運動」的導演共同成立作者電影公司(Filmverlag der Autoren),1975年獨自成立公路電影製作公司(Road Movies Filmproduktion),1984年獲選為柏林藝術學院會員,1989年榮獲巴黎索邦大學榮譽博士學位,1991年獲頒穆瑙電影獎(Friedrich Wilhelm Murnau Filmpreis),自1996年起,擔任歐洲電影學院(European Film Academy)院長至今。
影片在國際影展間屢有斬獲,《美國朋友》(1977)曾獲德國電影獎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事物的狀態》(1982)曾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巴黎,德州》(1984)曾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慾望之翼》(1987)曾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並於2015年榮獲柏林影展榮譽金熊獎。
溫德斯向來被視為「作者型導演」(auteur director),喜歡搖滾樂,包括滾石、清水、奇想樂團以及吉他手哈維‧曼德(Harvey Mandel)的音樂,喜愛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及塔可夫斯基的《索拉里斯》、《潛行者》,除了電影創作外,他更是一位多產的作家和攝影家。
譯者簡介:
莊仲黎
1969年生,女,德國漢堡大學民族學碩士、博士候選人,擅長德文經典著作之譯介,譯筆簡明流暢、清晰易讀,譯有《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德國文化關鍵詞》、《榮格論自我與無意識》、《榮格論心理類型》等書。
名人推薦:
▌各界讚譽&推薦
溫德斯是電影界的異議分子。他不斷指出電影的困境,但同時也為電影指出新的出路,並開啟一些新的空間和經驗:新的故事。──《時代週報》(Die Zeit)
溫德斯電影作品的出色之處就在於它們呈現出覺醒者的激動,以及人們對所見之種種的驚訝和好奇。──《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
溫德斯是魔法師!──《明鏡週刊》(Der Spiegel)
沈可尚|導演
若要看待一位作者電影的世界觀,本書非讀不可!
林木材|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
以電影探尋事物的本質,必必必必看!
張榮吉|導演
觀看過程彷彿是回到導演的起點,回到電影的最初。
陳駿霖|導演
溫德斯是過去四、五十來最偉大的導演和藝術家之一,這套書驚人地帶領我們進入他的創作歷程。
瞿友寧|導演
溫德斯教會我其實可以披著翅膀看這世界,而距離的衡量是多餘的。
饒紫娟|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總監
曾經凌晨排隊買票只為了看《巴黎,德州》,後來更因為《一頁台北》陪他走過台北一些巷弄,那些我們覺得不起眼、他卻覺得異常有趣的地方。他把世界的實景透過電影攝成「真實的虛像」,這套書不但是所有編導製片應該要讀的,喜愛文學的讀者們更可以在其中找到個人的理想之境。
▌影壇13人,好評推薦
王志欽|影評人
王派彰|策展人
沈可尚|導演
林木材|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
徐明瀚|電影與藝術評論人
張榮吉|導演
陳駿霖|導演
黃以曦|影評人
黃嘉俊|黑糖導演
聞天祥|金馬獎執委會執行長
楊元鈴|溫德斯【在路上】影展策展人
瞿友寧|導演
饒紫娟|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總監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7折33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4折 | 2 |
5折 | 6 |
6折 | 4 |
7折 | 13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溫德斯
優惠價: 88 折, NT$ 440 NT$ 500
本商品已絕版
溫德斯電影寫作全集三部曲之第三部
德國電影巨匠第一手觀點
坎城、威尼斯、柏林影展大獎導演
完成《巴黎‧德州》、《慾望之翼》等代表作之後
溫德斯以更高視野
對談──拍片歷程∣創作啟蒙|人生的轉變|導演榜樣|
童年記憶|演員表演|男性情誼|影像技術|城市文化
電影未來∣德國意識|身份認同∣影像觀點
《直到世界末日》、《城市時裝速記》、《慾望之翼》、《巴黎德州》創作始末
溫德斯 VS 高達對話全記錄
名列當代電影大師之後的回顧&反思
首度德文翻譯‧全新繁體中文版
▌首刷隨書贈品▌
Giloo紀實影音 30天免費觀影序號
兌換期限至2021.12.31止
讓你觀賞三部溫德斯經典紀錄片
【尋找小津│城市時裝速記│樂士浮生錄】
影像比故事更有能力趨近真實,或甚至更有能力趨近謊言!───溫德斯
▌溫德斯的回顧&反思
台灣首度譯自德文的溫德斯電影寫作全集三部曲,本書收錄了第三部,是溫德斯1988年至1992年期間發表的文章、演講稿和訪談紀錄。1988年的他,已陸續完成代表之作,包括1984年《巴黎,德州》、1987年《慾望之翼》等片,他開始以更高視野反思電影,回顧自身歷程,外界訪談也更深入探索他身為德國導演的身分認同、對城市文化的思索與影像觀。
▌三部曲:觀看的行為───影像的反思
本書中,我們看著溫德斯如何利用接受記者和電影界人士專訪的機會,確立自身立場,並釐清自已與他人、城市和環境的關係,帶領我們看到他如何更深刻地思考自身及他的電影作品。他並詳細地談論自己在撰寫電影腳本時的工作情況、新的影視技術(例如錄影技術和高畫質電視等)的可能性與危險性,以及對於自己既是德國人和歐洲人,同時也是世界公民的自我認知。
▌與高達喇迪賽,與柯波拉針鋒相對,暢談為何走上電影之路
多次的對談和受訪中,溫德斯反覆回顧,談童年、談父親、談搖滾樂、談導演生涯的兩次轉捩點,提及年少的他,一直想成為畫家,大學時雙主修醫學和哲學,步上電影之路只因暖氣不足,去電影資料館取暖看電影而開啟。一路上,與其他大師的交流與互動,更是機鋒處處,他與高達,都為「拍片資金」苦惱。溫德斯總為拍片期間資金可能付諸流水擔驚受怕;高達則是有多少花多少,闡述自己如何在資金窘迫的情況下拍《斷了氣》。赴好萊塢拍《神探漢密特》時史無前例的磨合與挑戰,與製作人柯波拉之間的拉踞,親身見證在好萊塢一千本腳本,只有一百本有機會放在製作人桌上,最後只有十本進入前製,但最終只有一本會被拍成電影的殘酷事實。
▌影像比故事更有能力趨近真實?或謊言?
溫德斯在書中無意間勾勒出來的東西,正是他本身對於察覺的微型理論。他曾表示,「和思考不同的是,人類的觀看並不包含他們對於事物的意見……觀看是一種無意見的行為,在觀看裡,人們可以找到本身對於他人、物件和世界的那種無意見的態度。換言之,人們透過觀看而面對了人事物,也透過觀看而與人事物出現連結,並察覺人事物的存在。對觀看來說,(察覺)的確是個不錯的、甚至比本身更為美妙的詞彙,因為它的字首wahr在德文裡,就是「真實」的意思。……影像比故事更有能力趨近真實。」
溫德斯在《觀看的行為》這本文集裡,試圖以自己和其他導演的電影作品為例,探索人類視覺的察覺過程。不過,就像他強烈重視影像的力量一樣,他也同時意識到,自己所使用的電影媒介的不可靠。因為,影像不僅有能力趨近真實,或許還更有能力趨近謊言!
作者簡介:
溫德斯(Wim Wenders)
1945年8月14日出生於德國杜塞道夫。
1964至65年於弗萊堡大學研讀醫學與哲學,隨後中斷學業。由於一心想成為畫家,而於1966年前往巴黎,隨後他的藝術興趣轉向電影方面,但當時未能如願通過巴黎高等電影學院(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Cinematographiques)的入學考試。隔年,他返回德國報考慕尼黑電影暨電視學院(Hochschule für Film und Fernsehen)並獲得錄取,在學期間已開始為《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和《電影評論》(Filmkritik)雜誌撰寫影評,前後長達四年。
1971年,他和參與「德國新電影運動」的導演共同成立作者電影公司(Filmverlag der Autoren),1975年獨自成立公路電影製作公司(Road Movies Filmproduktion),1984年獲選為柏林藝術學院會員,1989年榮獲巴黎索邦大學榮譽博士學位,1991年獲頒穆瑙電影獎(Friedrich Wilhelm Murnau Filmpreis),自1996年起,擔任歐洲電影學院(European Film Academy)院長至今。
影片在國際影展間屢有斬獲,《美國朋友》(1977)曾獲德國電影獎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事物的狀態》(1982)曾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巴黎,德州》(1984)曾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慾望之翼》(1987)曾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並於2015年榮獲柏林影展榮譽金熊獎。
溫德斯向來被視為「作者型導演」(auteur director),喜歡搖滾樂,包括滾石、清水、奇想樂團以及吉他手哈維‧曼德(Harvey Mandel)的音樂,喜愛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及塔可夫斯基的《索拉里斯》、《潛行者》,除了電影創作外,他更是一位多產的作家和攝影家。
譯者簡介:
莊仲黎
1969年生,女,德國漢堡大學民族學碩士、博士候選人,擅長德文經典著作之譯介,譯筆簡明流暢、清晰易讀,譯有《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德國文化關鍵詞》、《榮格論自我與無意識》、《榮格論心理類型》等書。
名人推薦:
▌各界讚譽&推薦
溫德斯是電影界的異議分子。他不斷指出電影的困境,但同時也為電影指出新的出路,並開啟一些新的空間和經驗:新的故事。──《時代週報》(Die Zeit)
溫德斯電影作品的出色之處就在於它們呈現出覺醒者的激動,以及人們對所見之種種的驚訝和好奇。──《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
溫德斯是魔法師!──《明鏡週刊》(Der Spiegel)
沈可尚|導演
若要看待一位作者電影的世界觀,本書非讀不可!
林木材|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
以電影探尋事物的本質,必必必必看!
張榮吉|導演
觀看過程彷彿是回到導演的起點,回到電影的最初。
陳駿霖|導演
溫德斯是過去四、五十來最偉大的導演和藝術家之一,這套書驚人地帶領我們進入他的創作歷程。
瞿友寧|導演
溫德斯教會我其實可以披著翅膀看這世界,而距離的衡量是多餘的。
饒紫娟|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總監
曾經凌晨排隊買票只為了看《巴黎,德州》,後來更因為《一頁台北》陪他走過台北一些巷弄,那些我們覺得不起眼、他卻覺得異常有趣的地方。他把世界的實景透過電影攝成「真實的虛像」,這套書不但是所有編導製片應該要讀的,喜愛文學的讀者們更可以在其中找到個人的理想之境。
▌影壇13人,好評推薦
王志欽|影評人
王派彰|策展人
沈可尚|導演
林木材|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
徐明瀚|電影與藝術評論人
張榮吉|導演
陳駿霖|導演
黃以曦|影評人
黃嘉俊|黑糖導演
聞天祥|金馬獎執委會執行長
楊元鈴|溫德斯【在路上】影展策展人
瞿友寧|導演
饒紫娟|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總監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4折 | 2 |
5折 | 6 |
6折 | 4 |
7折 | 13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7折33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