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機器人需要擁有哪些能力?為什麼寫作時要言之有物,要避免使用大量華麗的辭藻?廢話、贅詞、錯字會對讀者的閱讀會造成什麼影響?為什麼有些文章會吸引人?為什麼找出自己文章的錯誤很難?為什麼知識是力量,但也是盲點的起源和偏見之母?這些是本書要回答的其中一些問題。這本書以學術論文寫作為例,不只提出關於如何寫作的建議,更重要的是論述這些建議的心理學基礎。
本書根據認知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成果,提出寫作的三個支柱:有效分配認知資源、能夠監控自己和讀者的心理,以及具備寫作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這三個支柱分別涉及基礎的認知運作、後設與社會認知、以及語言與推理能力。增進寫作能力就是加強這三個支柱,缺一不可。本書並指出有效溝通的兩個原則:減輕讀者的認知負荷和將心比心地從讀者的角度思考。最後,本書主張我們應該以說故事的心態來思考和組織文章的內容。本書最終目標是希望你可以透過本書所討論的理論和研究,了解寫作所涉及的基本認知歷程,進而可以簡潔、有效且語意精準的文字與讀者溝通。
作者簡介:
李玉琇
現職:國立中正大學心理系特聘教授
學歷: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實驗心理學博士
經歷: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科技部人文司心理學門召集人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人類的學習與記憶
獎項: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章節試閱
人類的故事
下面這個故事的細節有些無法確定是真的,有些未來可能會被改寫1。
現代人類大概在二十萬年前出現在地球上,這些人一開始以採集和狩獵為生,已經會使用簡單的工具和火。比起其他動物,他們製作的工具更容易使用、更專門,有助於狩獵和採集食物。食物用火烹調後更容易消化、更具有熱量,因此胃可以變小、腦可以變大,就算大到可能造成女性生產時的危險。愈來愈發達的大腦讓人類可以更加仰賴所發明的工具,以至於有更多的時間思考,終究主宰整個地球。
人類文明從漫長的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冰河時期結束後,開啟了農業社會。城市在各大河岸形成,人口快速增加,農耕技術不斷進步。為了保護農地有了武器,也開始有宗教信仰,有政治組織和律法。但是讓人類真正變成萬物之靈的是語言的發展,語言可能和意識的產生有密切關係;語言讓溝通更精確、有效,人類因此可以互相教導和學習。文字的發明讓這些傳承可以跨越時空和世代,知識可以快速地累積、散播。沒有人可以單獨完成所有的事,但透過分工合作,人類可以創造出其他動物望塵莫及、無遠弗屆、不可思議的文明。
文明的進展顯示人類的思考愈來愈細緻、複雜和抽象,人類也開始探索關於思考的問題。
認知心理學前傳
有一天你在森林裡散步,突然看見一棵樹倒下來,並聽到巨大的聲響,接著看到一隻松鼠快速逃跑。
讓我們先試著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如果你沒有在森林裡看見那棵樹,那棵樹存在嗎?
如果樹倒下來的時候你不在森林裡,你可以確定樹倒下來時有聲音嗎?
如果下次樹再倒下來,而且你已經不記得上次的經驗,在樹倒下來之前,你可以確定這次還是會有巨大的聲響嗎?附近的松鼠還是會逃跑嗎?
如果有另外一個人也在森林裡,他看到的樹、聽到的聲音和你一樣嗎?
對於這些問題,你可能會覺得很簡單,而且答案理所當然。但是對於以下的問題,有些你可能就沒有那麼確定。
你如何確定你真的看到樹?有沒有可能只是在做夢?你如何確定你不是一個設計完美、具有感官和意識的機器人?
我們如何確定那個獨立於我們感官的世界真的存在?那些看不到的物體依然存在?那些看不到的事件照常發生?
我們所擁有關於樹木、松鼠和聲音的知識,是怎麼來的?
我們如何確定過去發生的事情在未來依然會再發生?
我們如何知道別人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和我們一樣? 如何知道他不是機器人?
「認知」是指所有和思考有關的活動,認知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如何思考的學科。人類不只會思考,人類也會探索關於思考的問題。認知心理學的故事是一個關於人類如何探索思考的故事。
我們無法確定人類從什麼時候開始探索關於思考的問題。但恐怕很難想像,在本世紀之前長遠的人類歷史中,在全世界各地眾多的文明裡,這類的探索開始於一個特定的地區,而且只出現在一些思想家腦中。當然,這種偶然還是有可能來自因緣際會、天時地利人和。但更可能的情況是,與這些思想和思想家有關的文獻被較完整的保留下來,而且文獻的內容比較詳細、有系統,也因此對後來認知心理學的影響比較大。
典型的故事起頭是西元前五世紀的希臘黃金時代2。在那個時期發展出的哲學、數學、戲劇、醫學和民主政治影響至今,其中哲學家開始以理性,而不是神學來了解人。接下來羅馬時期的宗教結束了古典希臘哲學的發展,圖書館和古典書籍被焚毀,學院被關閉。上帝和魔鬼被用來解釋大部分的事物:萬物的運作都有目的和動機,而這些動機是來自上帝的旨意,上帝的原則是完美和最高的指導原則。在這個時期,有些希臘古典文獻被阿拉伯世界的回教徒翻譯、保存下來,之後有學者帶回西方。西元十四世紀之後,印刷術讓文獻得以廣為流傳,航海家發現了和當時地圖上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宗教和文化開始交流。上帝的旨意愈來愈難用來解釋觀察到的現象,透過儀器的觀察,學者們開始主張,天體運作遵循的是自然的機械律。這些改變帶來了復興和啟蒙,也開啟了十七世紀至今的科學發展,並影響人類對思考相關議題的探索。有些問題被問了二千多年,以下幾個例子中所提出的看法,至今仍然影響認知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
首先,關於你如何確定你所經驗到的一切不是錯覺,你不是一個機器人,法國哲學家笛卡兒認為我會懷疑和思考這些問題,就代表我至少可以確定存在。換言之,懷疑和思考的背後一定存在一個心靈的我,就算我們無法確定物質的我存在。至於那個獨立於我們感官的世界是否存在,十七世紀有哲學家認為不存在或者我們無法確定。例如,愛爾蘭哲學家巴克萊認為那個獨立於我們感官的世界並不存在,只有那些知覺到的才存在,而我們所知覺不到的世界,它的存在和運作是透過上帝。笛卡兒由懷疑物質我的存在,而推論物質的我獨立於那個可以確定存在的心靈我;心靈我可以思考但不占空間,物質我則無法思考但存在空間中。物質我是上帝創造的機器,遵循物理的原則,而心靈我則讓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是一個可以思考推理、可以控制和預測自己反應和行為的主體。這些和自我意識有關的問題,應該是目前認知心理學家所面對的最困難問題。對於主觀的意識經驗是怎麼來的,以及它與物質組成的腦之間的關係為何,目前學者們依然沒有共識。有人主張身心有交互作用、互為因果;有人則將心理現象視為只是大腦運作下的副作用、連帶發生的現象。
其次,關於知識來源的辯論,可能是早期哲學家對現代認知心理學最大和最直接的影響。亞里斯多德認為知識是透過感官和經驗累積而產生。英國哲學家洛克更主張出生時的心靈如白板,所有的知識和觀念都是後天藉由感官而獲得。愛爾蘭哲學家巴克萊認為來自感官的世界才真的存在,蘇格蘭哲學家休姆主張觀念與知識來自感官所獲得的印象和經驗,而非純粹的推理或上天的恩賜。這幾位學者都強調,對外在世界的感官知覺、觀察、經驗是觀念和知識的來源或基礎;換言之,在經驗產生之前知識並不存在。但這種主張無法解釋,我們如何學習經驗中的普通性和規律性,如何藉由過去的經驗預測未來,以及如何獲得獨立於經驗的抽象概念和推理能力。有另一群哲學家主張我們天生具備某些概念和理性推理的能力,而且理性和思考才是知識的核心。蘇格拉底認為知識的起源是來自我們知道自己無知,對所有事情都抱持質疑的態度,包括上帝;我們可以透過理性來了解世界的運作,知識是來自對話、辯論和推理。柏拉圖進一步指出我們看到的只是事物的影子,用來提醒我們那些先天具備、超越感官的完美觀念或形式。這個完美、典型的概念,類似於現今認知心理學家所稱的「原型」。笛卡兒認為感官經驗並不可靠,我們經驗到的可能只是錯覺。德國哲學家康德則認為有些概念是天生具備的,不可能來自經驗;這些大腦中內建的概念,譬如時間、空間和數目,是知識取得的基礎,它讓我們得以從經驗中學習。目前研究認知發展的心理學家會藉由觀察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來探討有哪些基本能力可能是先天具備的。
再者,關於我們如何確定過去發生的事情在未來依然會再發生,十八世紀的哲學家休姆認為實際上我們沒有辦法確定。一方面,休姆應該算是認知科學的先驅。他受自然科學研究的影響,主張我們應該藉由理智和實證觀察,而非宗教來探討人的本性。另一方面,他質疑我們了解任何事情的可能3。例如,我們只能觀察到事物的活動,像是甲移動之後,乙跟著移動,而無法實際看到和確定甲、乙之間的因果關係。他也認為我們無法確定過去發生的事,在未來依然會發生。例如,我們無法確定下一次甲移動之後,乙又會跟著移動,因為這個尚未發生的事件無法觀察到,也無法由邏輯推論而得。後來的奧地利哲學家波帕也認為我們無法以重複觀察到的現象來支持科學假設或理論,因為我們永遠無法確定未來又會觀察到相同的現象。例如,我們沒有辦法由一再看到白天鵝,而確定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相反的,科學研究的核心在於提出可以被檢驗和推翻的假設或理論,這也是目前大部分認知心理學研究所遵循的原則。
最後,關於我們怎麼知道我們面對的他人不是機器人,以及我們如何知道別人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和我們一樣,兩者都有哲學家認為不可能。例如,笛卡兒主張我們無法確定他人的心靈存在。例如,我們無法知道我們看到的他人是不是機器人。奧地利哲學家維根斯坦認為,用來描述自我內在世界的語言,無法完整、確實地表達真正的狀態,因此,我們無從知道別人看到、聽到、想到的等主觀經驗是否跟我們一樣。對於現在的認知科學家和發展人工智慧的學者而言,探討機器人和真人的差異依然是一個重要的核心議題;而關於我們如何理解別人的內在世界,則是現今社會認知相關研究的基礎問題。
人類對思考的探索歷經神學、哲學到認知心理學;從獨斷和權威到理性的內省和推理,到目前有系統的觀察和科學的實證研究。有關現代科學的起源,最著名的應該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以實驗方法和儀器探討天文現象。英國哲學家培根更是明確地指出,我們不應該只靠理性和邏輯,而是應該以包括觀察、資料分析和歸納推理的科學方法來獲得知識,發展科技。認知心理學的發展遵循著同樣的軌跡。哲學家透過思考、推理和日常生活的觀察來探索有關人類思考的議題,當研究者不只在散步時或在搖椅上思考,而是走進實驗室中,觀察和蒐集有關人類思考的資料,就開啟了現代認知心理學。
人類的故事
下面這個故事的細節有些無法確定是真的,有些未來可能會被改寫1。
現代人類大概在二十萬年前出現在地球上,這些人一開始以採集和狩獵為生,已經會使用簡單的工具和火。比起其他動物,他們製作的工具更容易使用、更專門,有助於狩獵和採集食物。食物用火烹調後更容易消化、更具有熱量,因此胃可以變小、腦可以變大,就算大到可能造成女性生產時的危險。愈來愈發達的大腦讓人類可以更加仰賴所發明的工具,以至於有更多的時間思考,終究主宰整個地球。
人類文明從漫長的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冰河時期結束後,開啟了農業社...
作者序
序
一直在找一本書,可以幫助我在指導論文寫作時,不只讓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想起有人說,找不到就自己寫。
坊間已經有很多關於論文寫作的手冊、食譜,教導我們如何一步步地完成論文這道菜。雖然我們也開始可以看到,有書籍探討食譜設計背後涉及的食品科學1;但是關於寫作,還沒有這樣的書。就主旨而言,這本書不只是關於如何寫論文,更重要的是論述為何要這樣寫;就適用的範圍和內容而言,這本書也不只是關於如何寫論文,其中的原則也適用於其他類型的文章。
如果有一篇由人工智慧寫的學術論文通過了學術期刊的審查,至少在目前,大部分人恐怕不是覺得這個人工智慧寫作系統很厲害,反而認為這顯示期刊的審查很隨便。換言之,實際上這篇論文可算是已經通過圖靈測試2,但許多人會直接質疑是測試鬆散,而不是稱讚寫作機器人高明。為什麼機器人寫的文章應該很容易看得出來?寫作機器人需要擁有哪些能力?除此之外,為什麼大量使用華麗的修辭和絢麗的辭藻不好,而是要言之有物?廢話、贅詞、錯字會對讀者的閱讀造成什麼影響?為什麼有些文章和故事會吸引人?為什麼找出自己文章的錯誤很難?為什麼知識是力量,但也是盲點的起源和偏見之母?這些是本書要回答的其中一些問題,而大部分的答案是根據認知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發現。
這是一本以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寫作歷程的書。為了幫助你決定要不要繼續讀下去,我想先說明哪些不是這本書的主要目標。
雖然本書的架構來自認知心理學的理論,所有的論述也儘可能根據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但本書有別於一般教科書,不只是介紹認知心理學的知識。當然,透過本書,你會知道大部分基礎的認知心理學理論和許多相關的研究及應用。此外,本書的重點是寫作的認知歷程,而不是關於特定寫作技巧、方法或格式的建議,但本書會討論那些寫作相關建議背後的理由。對已經有認知心理學背景的讀者而言,這本書呈現的是一個基礎心理學知識應用的例子。
另外,本書只適用在作者的目標是寫出愈多人懂愈好的文章,而且他相信這是一個可以透過學習而達成的目標。因此有幾種情況不在本書的討論範圍。首先,如果作者的目標讀者只是少數專業人士,那麼本書的用處可能不大。有些人可能認為某些文章難讀是無可避免的,專業術語或某種特定的表達方式本來就只有某些人才懂。其次,若作者的目標並非寫出容易讀的文章,反而認為透過難讀的文章,才能展現作者擁有高深的學問,或掩飾作者實際上不清楚要表達什麼,那麼很明顯的,這不是本書的宗旨。最後,如果你認為寫出好文章是天縱英才的結果,而且後天學習所扮演的角色很少;或者你認為寫作的歷程是神祕的,而且應該維持在霧裡看花、水中撈月的狀態,這本書可能很難吸引你。
本書闡述的是基礎的寫作歷程,不限特定的文體或目的。最終目標是希望你可以透過本書所討論的理論和研究,了解寫作所涉及的基本認知歷程,進而可以最簡略的文字寫出語意精準的文章。但基於以下兩個理由,大部分時候我會以學術論文的寫作為例。首先,雖然完成一篇文章所需的基本能力可根據認知心理學的理論架構分析,但寫作是藝術,包含各種已知的、可以想像的和想像不到的文體和目標,認知歷程的分析無法以偏概全。學術論文則有比較一致的規範和明確的目標,因此比較容易根據實證研究分析其涉及的認知歷程,並進一步找到增進論文品質的方法。其次,學術論文寫作的目標是有效地傳達作者的論述和研究成果,這也是大部分寫作的目標。日常生活中的寫作通常是為了傳遞訊息或推廣理念,因此關於學術論文的分析與建議一樣適用。寫作的需求無所不在:在學校裡,你需要寫作業、寫報告、寫考卷。就業後,你需要寫更多的報告。藉由成功的書面文字表達,你可以拿到學位、找到工作,進而升級、升等、升官。就算你是透過電子郵件、簡訊、臉書、部落格來表達,和論文寫作一樣,你的主要目標是有效溝通。
科學研究的結論只是此時此刻我們對某些現象的了解,這些結論隨時可能被修正。本書的重點是認知心理學在寫作上的應用,而非認知心理學的理論本身,因此我會將討論的重點放在比較有共識的理論和研究結果上。我也會盡量避免在書中使用專業術語或外文,因此在閱讀本書時,你並不需要具備心理學的背景。但我會說明且列出相關研究的參考文獻,這些文獻主要涵蓋,發表最原始或最近研究成果的論文,以及較完整的回顧性文章。如果透過提供和討論這些學術文獻,可以啟發學者從事有關中文寫作認知歷程的研究,或可以提供第一線的寫作教學者有用的寫作原則和理論基礎,那將會是本書意外且珍貴的收穫。
有原則就有例外。本書提到的原則和建議一樣可能有例外;如果你在讀了這些原則或建議之後,有不同的看法或想到一些例外的情況,不但值得鼓勵,更可能是你理解本書內容且具創造力的展現。況且本書的重點是論述這些原則和建議背後的理由,目的是希望讀者可以舉一反三,而不是拘泥於特定的規範。本書中關於寫作食譜的建議只是例子,你可以根據這些做菜的原則端出自己的美食。也因此,本書中不同的章節裡,有些關於寫作的建議雖然類似,卻是基於不同的理由。此外,許多作者在提出關於寫作的建議時,經常會同步地犯下自己建議要避免的錯誤。例如,《英文寫作風格的要素》3這本書的作者自己就使用了不少書中建議讀者應避免的文法句型。這個很難避免的矛盾,不也部分地說明,所有的原則都有例外嗎?最後,本書建議論文最好避免使用問句和驚嘆號!
關於寫作能力,老一輩總是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看看這些描述:
許多任教中學、大專的老師,常常感嘆這一代青年的思想,不如前一代青年同齡時成熟,國文程度與發表能力亦不如前一代青年同齡時水準高。他們常說,一個大學畢業生連張便條紙都不會寫。
「現在人的國文程度壞透了!」這幾乎是到處可以聽到的一句嘆氣話。據說美國人的英文程度也不行。普林斯頓這樣第一流的大學,大一學生的英文就不通,寫不出完整的句子,沒有文法,拼法很糟,害得大學當局要設補習班來加強訓練。
這兩段文字都摘錄自1977年的報紙。看起來這個問題不分古今中外。
我相信你可以找到更多和年代更久遠而表達類似憂慮的例子。關於寫作是否隨著世代交替而變差,如果沒有清楚的比較標準,我們很難證明一代不如一代。但可以確定的是,寫不好的例子隨處可見。從產品說明書、法規條文到學術論文,我們可能都經驗過讀後不知所云的挫折。本書最終希望說服你相信寫作是困難的。寫作是非同步的溝通、是將網絡或階層式連結的概念轉換成直線排列的文字,且涉及從基礎到複雜、從個體認知到社會認知等多個層次的心理運作。在多年從事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與教學過程中,我經常驚嘆於人類認知表現的潛能和適應力。期待讀完本書,你也一樣會體認到成功地完成一篇文章是人類大腦一項非凡的成就。
序
一直在找一本書,可以幫助我在指導論文寫作時,不只讓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想起有人說,找不到就自己寫。
坊間已經有很多關於論文寫作的手冊、食譜,教導我們如何一步步地完成論文這道菜。雖然我們也開始可以看到,有書籍探討食譜設計背後涉及的食品科學1;但是關於寫作,還沒有這樣的書。就主旨而言,這本書不只是關於如何寫論文,更重要的是論述為何要這樣寫;就適用的範圍和內容而言,這本書也不只是關於如何寫論文,其中的原則也適用於其他類型的文章。
如果有一篇由人工智慧寫的學術論文通過了學術期刊的審查,至少在目前...
目錄
第一章 慎思明辨:認知心理學
第二章 三頭六臂:工作記憶
第三章 行雲流水:自動化
第四章 知己:後設認知
第五章 知彼:心論
第六章 名正:概念與定義
第七章 言順:思考與推理
第八章 說故事
第一章 慎思明辨:認知心理學
第二章 三頭六臂:工作記憶
第三章 行雲流水:自動化
第四章 知己:後設認知
第五章 知彼:心論
第六章 名正:概念與定義
第七章 言順:思考與推理
第八章 說故事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8頁開數:20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