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中國面對著西方文化的衝擊,開始思考立憲。在五四時期,革命派、浪漫派、穩健派等對中國立憲分別有不同的想像,這就像一首複調音樂,不同的旋律與樂章拼湊成多個聲部,互相交疊碰撞,形成了中國「立憲時刻的複調想像」。
本書著重探討 1919 年前中國政治體制的變化,作者從炎黃、堯舜時代開始說起,從歷史的角度敍述中國在四千年之間經歷「立國」、「立教」時刻,以及清末民初時嘗試「立憲」的過程。立憲的過程從古到今一直受到不同方面的質疑和挑戰,由儒家思想至君憲迷思、至革命的開導。無疑,五四運動為立憲帶來了新氣像,但如何去做、以什麼為立憲基礎等問題,本書都作了深入的討論。百年前的立憲時刻有否遺下有待解決的事宜?如有,又應如何解決?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作者簡介:
董彥斌,山西汾陽人,法學博士、博士後,現任教於西南政法大學,為《現代法學》副主編,兼任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憲法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曾任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駐京首席代表、《中國法律》總編輯。著有《現代法政的起源:1900–1919》、《近代中國的法政世界:張耀曾及其時代》、《古今》。
目錄
目錄
開場
聲部一 儒家與憲法之相遇
一、作為前傳的立國與立教
二、天塌禮崩後的儒家「遊魂」
三、儒家入憲
聲部二 立憲時刻的君憲迷思
一、作為保守主義的君憲思路
二、當君憲走向威權
聲部三、四、五 革命‧浪漫‧穩健
一、重讀孫文革命
二、浪漫憲法觀
三、嵌在革命中的穩健
曲未終
附錄
附錄一 作為法律事件的「五四」
附錄二 與陳獨秀先生論愛國書
目錄
開場
聲部一 儒家與憲法之相遇
一、作為前傳的立國與立教
二、天塌禮崩後的儒家「遊魂」
三、儒家入憲
聲部二 立憲時刻的君憲迷思
一、作為保守主義的君憲思路
二、當君憲走向威權
聲部三、四、五 革命‧浪漫‧穩健
一、重讀孫文革命
二、浪漫憲法觀
三、嵌在革命中的穩健
曲未終
附錄
附錄一 作為法律事件的「五四」
附錄二 與陳獨秀先生論愛國書
商品資料
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12-01ISBN/ISSN:978962937583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28頁開數:22.9x15.2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