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流傳影響甚深甚廣,是《聖經》以外最多外國譯本及論述的書籍。
●劉君祖三教會通,不僅以《易》解《老子》,以《莊子》解《老子》,還以《心經》《金剛經》《華嚴經》來詮釋解析《老子》。
●《道德經》是道家最高思想,充滿悲天憫人的情懷。許多警世箴言歷久彌新,能夠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給予啟發和幫助。
王立文(前元智大學副校長、佛學與科學期刋主編)
林安梧(前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賴賢宗(台北大學中文系教授暨人文學院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主任)
蕭登福(台中科技大學應用中文系教授)
龔鵬程(前佛光大學校長)
衷心推薦
內容簡介
《道德經》是道家最高思想,充滿悲天憫人的情懷。
許多警世箴言歷久彌新,能夠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給予啟發和幫助。
《道德經》是劉君祖接觸的第一部子書,當時雖然年輕涉世未深卻非常喜愛,如今歷經歲月滄桑,一再重讀或上課講述時體會日深,他曾多次嘗試以《易經》通《老子》,相互印證,有許多驚喜的發現。
《道德經》至今流傳的版本分為道經和德經兩部分,上篇道經共37章,下篇德經共44章,五千言中充滿悲天憫人的情懷,也提出不少警世箴言。其中關切政治的表述相當多;例如「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六十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第十章)。在第七章中老子講「長生」講「天長地久」,老子說想要長久永恆,必須效法天道的無私。影響了後世許多修道、求道之人追求長生的養生思想,包括煉丹、畫符咒等等。按照老子的思想,是要清心寡欲、隨順自然才能夠做到。歷史上大家熟知的秦始皇、漢武帝,掌握了最高權力,渴望長生不老,想盡辦法運用權勢滿足自己無窮的欲望,卻與大道背道而馳,怎麼可能長生呢﹖
一般人以為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其實並不是真的無所作為,而是去除私心私欲後道心堅固的無不可為。《道德經》中的警世箴言,對於治國平天下的政事,濟弱扶傾的王道理想,以及職場上的進退謀略,都有深刻的洞見。
現今國際間博弈加劇,國與國之間的矛盾衝突不斷,劉君祖認為這些國際紛爭最好還是要以外交談判協商來解決。老子注重生態也是個反戰者,許多觀點論述至今仍值得執政者參考。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和突如其來的失序困境,若能運用老子處於亂世、面對憂患的人生態度和生命格言,可以增長智慧、靜定人心,讓人不憂不懼的承接外在的一切變化。
作者簡介:
劉君祖
祖籍湖南寧鄉。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
曾任牛頓出版公司總經理兼總編輯,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台灣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副會長。現任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咸臨書院山長。
大學時期深受滿清皇族愛新覺羅毓鋆老師的啟迪,從浩瀚的中國經典中汲取養分、反覆辨證,奠定大易思想之基礎。爾後以發揚中華經典文化薪傳為職志,沉潛研修、著述、講學四十餘年;學生上自總統,遍及政商名流各界賢達。他擅長將深奧難解的易理,以生活化的實例佐證,並切合世局現況、經營挑戰,從變易中找出不變的法則,解讀以簡御繁的道理。近年更以易學為骨幹,將四書五經及諸子書貫串為一思想整體,旁通於佛、道等演繹發揮。
著有《天道驚險人驚艷:易經的第一堂課》、《易經密碼1-8輯:易經六十四卦的全方位導覽》、《易經之歌:易經繫辭傳》、《一次看懂四書》、《易斷全書1-4輯:理解易經斷卦的實用寶典》、《從易經看孫子兵法》、《從易經看鬼谷子》、《從易經看冰鑑》、《從易經看黃帝陰符經》、《從易經解心經》、《從易經解金剛經》(繁體)。《易經與現代生活》、《劉君祖易斷全書》、《詳解易經繫辭傳》、《易經與管理》、《孫子兵法演義》、《新解論語》、《新解冰鑑》、《新解鬼谷子》、《新解黃帝陰符經》、《憂患》、《乾坤》、《道德經新解》(簡體)
譯者簡介:
劉君祖
祖籍湖南寧鄉。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
曾任牛頓出版公司總經理兼總編輯,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台灣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副會長。現任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咸臨書院山長。
大學時期深受滿清皇族愛新覺羅毓鋆老師的啟迪,從浩瀚的中國經典中汲取養分、反覆辨證,奠定大易思想之基礎。爾後以發揚中華經典文化薪傳為職志,沉潛研修、著述、講學四十餘年;學生上自總統,遍及政商名流各界賢達。他擅長將深奧難解的易理,以生活化的實例佐證,並切合世局現況、經營挑戰,從變易中找出不變的法則,解讀以簡御繁的道理。近年更以易學為骨幹,將四書五經及諸子書貫串為一思想整體,旁通於佛、道等演繹發揮。
著有《天道驚險人驚艷:易經的第一堂課》、《易經密碼1-8輯:易經六十四卦的全方位導覽》、《易經之歌:易經繫辭傳》、《一次看懂四書》、《易斷全書1-4輯:理解易經斷卦的實用寶典》、《從易經看孫子兵法》、《從易經看鬼谷子》、《從易經看冰鑑》、《從易經看黃帝陰符經》、《從易經解心經》、《從易經解金剛經》(繁體)。《易經與現代生活》、《劉君祖易斷全書》、《詳解易經繫辭傳》、《易經與管理》、《孫子兵法演義》、《新解論語》、《新解冰鑑》、《新解鬼谷子》、《新解黃帝陰符經》、《憂患》、《乾坤》、《道德經新解》(簡體)
章節試閱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可以用言語表達清楚的道,就不是永恆的道;可以用文字確定下來的名,就不是恆久的名。
「無」,稱之為天地的創始,「有」,稱之為萬物的本源。
所以,常從無欲中去觀照道的妙處;常從有欲中去觀照道的邊際與歸終。
無名跟有名這兩者來自同一個地方,但是名稱不同,都可以稱之為神奇。神奇又神奇,才是一切奧妙的門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用言語表達清楚的道,就不是永恆的道;可以用文字確定下來的名,就不是恆久的名。「常」就是《易經》恒卦的概念,有永恆的意思。
第一個「道」是指我們平常所說的各種具體事物的道理,包括宇宙真理、自然之道,以及天則、人則。第三個「道」就是老子道家理論上的專有名詞,指超越界的道體,也是創造宇宙的動力。第二個「道」字是動詞,是明確說出來的意思。說不出來的,就是不落言詮的道理。有時候語言文字確實沒有辦法把一些真理講清楚,所以,才有所謂的言語道斷。
道體無形無象,它既是一切,又不是一切;既無定在,又無所不在。所有的概念都不可能與之完全對應。孔子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易經.繫辭上傳》),我們如何去掌握那個「意」呢?《易經》的「象」就是一個重大的發明,遠超言詞所能表達的意涵。「象」雖然在「形」之前,但它還不是最初的東西。任何一個人在開創事業的時候,都有其創意。而創意沒有一定的形,所以對「意」的把握特別難。這是一個非常高的境界,不是有限的語言文字可以描述精確的。可見,「意」是一種無言的境界,甚至是一種「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易經.繫辭下傳》)的體悟。正所謂「恰恰無心用,恰恰用心時」。
「名,可名,非常名」中的第一個「名」字指具體事物的名稱、名號,第二個「名」是稱呼的意思,第三個「名」則專指老子所講道體的名稱。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稱之為天地的創始;「有」,稱之為萬物的本源。「無」「有」是老子哲學中特別重要的範疇。在這裡,「名」顯然是動詞,即給一個名稱或者給一個定義。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德經.第四十章》)這句話對上面那句話是一個很好的注解。「天下萬物生於有」,比較好理解,意思是天下萬物都產生於有形有象的東西。但是,「有生於無」,生命中還有很多東西是無中生有的。所謂的「無」,描述的是天地創始的狀態,而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麼豐富、浩瀚的宇宙萬物。
《易經》乾卦與坤卦的︿彖傳﹀分別稱:「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由此,我們就知道天地生萬物,沒有天地,萬物無從由來。所以,「無」是天地的開始。天地當然在萬物之前,「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易經.序卦傳》),乾、坤之後就有屯卦的生命起源等。
「無」,在這裡是描述「天地之始」的狀態。天地產生了萬物,萬物一定還有一個根源。這個根源就是老子用「無」來表述的道。當然,我們可以想像它是無形無象的,沒有辦法用一般的語言去掌握它。我們用「無」來形容,因為,你找不到一個具體的東西可以描述「天地之始」是什麼。等到由「無」中生「有」之後,慢慢就產生有形有象的東西,包括由小而多、由簡而繁,世界變得豐富極了,也就是「有」。
所有的語言文字好像都沒辦法去描述「天地之始」的狀況,如果硬要給它一個名稱,好像又把它限制了。《易經.繫辭傳》說過「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所有的語言文字表達的概念都是有限的。「名」與真實之物之間有很大的差距,因為,真實之物往往是一種形而上的概念,是人們對宇宙真理的一種體悟,沒有辦法用語言清楚描述。泰戈爾在一首詩裡說:「小道理說來容易,大道理無言無語無聲。」
所以,要去瞭解聖人之意,就有一點兒困難了。王弼說「得象而忘言」,得到那個象,就得忘掉那些言。象還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意」,但是要得到那個意,就得忘掉象。這一切需要層層剝除。正如禪宗六祖惠能說「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意在人心。
「生」是具體有形,「始」只是一個契機。就算有形,也不是那麼容易看到的,有時很隱微。生命來自精卵的結合,是父精母血。等到成胎了,絕對是「有」的狀態。在未成胎兒之前,根本就看不到人形,那時就叫「無」。小宇宙的生命是這樣的,大宇宙的世界也是這樣的。所以,老子就用「無」跟「有」來描述「天地之始」與「萬物之母」的狀況。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欲」,即想要的意思。常從無欲中去觀照道的妙處。也就是說,我們要去觀照天地人生,包括大宇宙、小宇宙的奧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常從有欲中去觀照道的邊際與歸終。既然「無」生出「有」來了,對於「有」,我們就要去接觸、瞭解其形其象。
「徼」跟「妙」,是相對照的概念。前人對「徼」的解釋有:一、歸結、歸終;二、竅、空;三、邊際。
「以觀其妙」,我們跟老子學習智慧,目的就是為了要在人生中運用。有時讓我們的身心處在無欲的狀態,去觀察道的奧妙。這個奧妙就跟天地之始有關。「以觀其徼」,處在有欲的時候,我們要保持好奇心或者動機,才能觀察到道的範圍與究竟。
道家認為,人的欲望不節制,任其氾濫,就如莊子所言「其耆(嗜)欲深者,其天機淺」(《莊子.大宗師》)。換言之,人的欲望降得越低,其智慧就可能越高,天機也深,可以進入比較高層次的人生境界。否則,天機不深,人怎能悟道呢?
我們學任何東西,最終的目的是運用,既要觀其「妙」,也要觀其「徼」。我們常常會在人生中遭遇很多莫名其妙的事,難免會問自己:為什麼自己的貪、嗔、癡、慢、疑等煩惱一直不斷呢?有些煩惱可能一輩子都沒法消除。有些人老得太快,卻明白得太遲。這就是老子所告訴我們的,這些煩惱是因為我們懷著「有」的心而沒有讓身心處在「無」的狀態造成的。
我們要瞭解過去,掌握現在,預測未來。這都跟「徼」有關。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從無欲中去觀照道的妙處,能把一個東西的妙處看出來。如果人的心淨是欲望,純粹感情用事,老戴著有色眼鏡觀察事物,那他絕對沒有辦法看到「妙」。「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當人嗜欲淺的時候,常常能夠看到事物的妙處。但是人往往欲望太多,就看不到那個妙處,相反,還會方寸大亂。
上面提到前人對「徼」字的解釋,我們比較偏重其中的兩種,即「歸終」,與「邊際」的意思。「歸終」,也就是說最後的歸宿怎樣。任何事物都得經過始(開始)、壯(發展)、究(結束)的階段。我們就要瞭解怎麼開始的,中間經過怎樣的發展和挫折,到最後結果如何。
說到「邊際」,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真的無邊無際,總是會發展到一個階段,再往下發展到邊界。就像人的事業怎麼開創的,無論怎樣發展,最後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總要有結果的。像郭台銘,這些年他的發展也是不容易。他曾認為多少年後,他的企業能做到十兆新台幣的產值。那麼十兆新台幣是不是鴻海集團的一個「徼」呢?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無名」和「有名」這兩者來自同一個地方,但是名稱不同,都可以稱之為神奇。你們看,老子的道有多麼的深奧,搞了半天還沒有入門。沒有入門,你就沒有辦法知道宇宙眾生之妙。
最後要進門,我們還得去瞭解「玄」。僅僅瞭解一層玄還不行,還得「玄之又玄」。這就跟參禪禮佛一樣,有人說:「我已經悟到究竟!」是嗎?其實不然。不要執著地認為你悟到的就是玄,一執著,還是沒有徹悟。如此抽絲剝繭,就讓人感覺到沒有止境。個人修到一個階段覺得不錯了,一旦執著於感覺不錯,就說明你還沒有徹悟。
那麼,如何理解「玄」的意義呢?譬如,我們仰望夜空,看到的大部分是黑的,但是黑中帶了一點兒星光,那就叫「玄」。可見,「玄」讓人覺得很難瞭解,有點兒神秘莫測。以我們現在宇宙學的知識來說,我們很難確定那些星光的存在與否,因為它離我們實在是太遙遠了。我們能看到的星光不知道是來自多少億光年以前。那個感覺就讓你覺得「玄」,離我們所處的地球這一現實太遠了。
「有」跟「無」有一個共同的出處,老子就給它一個名字叫「玄」。但是我們不要執著於那個玄,就像佛經裡面所說的一樣不要執著於「空」。有執著,就有分別。如果你沉溺在「空」裡頭,那麼,五蘊何曾空?所以,佛家勸人要把「空」打破,不要執著。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神奇又神奇,是一切奧妙的門戶。想要瞭解宇宙人生眾多的奧妙,這是一個必經的門路。
在《易經》的八卦中,艮卦代表靜止,又有門闕之象,這就告訴人們要閉關修行,即止欲。人在靜下來的時候,才可以觀照內心的世界,達到老子所謂的「致虛極,守靜篤」,入眾妙之門。看來,瞭解宇宙天地人的妙,沒有那麼簡單,起碼得入門。「門」這一意象是貫穿東西方哲學範疇的,摸到門路和進門,對人來說,都有一種超越感。
當我們的心實際處在艮止的狀態時,才能夠觀自在,窺得眾妙之門。人靜得住,才能看得清。要是內心浮躁,欲望不止,絕對沒法觀照事物的本真。宋儒程顥說「萬物靜觀皆自得」,說的就是這個理。人到底入門與否,端看你能不能夠止欲靜觀。
這一章探討的是對宇宙要有一個整體的認識,而且要深入,直達究竟。人如果掌握到「玄之又玄」,就能進入「眾妙之門」了。那時,既超越了「有」,也超越了「無」,還超越了「玄」。這就需要以謙和的態度去面對宇宙萬物,不要強自為知,動不動就認為自己找到了究竟。人們一般停滯在「有」的階段,欲望和包袱多得不得了,往往自以為是。先入為主的名詞、概念、教條,就給人帶來了很多痛苦。
《莊子.內篇》前五篇跟《道德經》前五章幾乎完全對應。對於《老子》第一章,如果搞明白了,並且真做到了,就可以進入《莊子.逍遙遊》的境界。
《莊子》的第一篇《逍遙遊》描述的境界,其實就是在詮釋老子《道德經》的第一章,即讓人的身心靈達到徹底的自由。對於自由,我們千萬不要有分別心,莊子所描述的大鵬鳥「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確實享受著飛翔的自由,真讓人羡慕;但是,小麻雀一飛幾十公尺,牠也有牠的飛翔自由,同樣是逍遙的境界。如果說只有大鵬鳥才逍遙,小麻雀不逍遙,那人生可就太苦了。試問世間有幾人能成為大鵬鳥?
所以,我們的身心要想獲得自由,千萬不要有那個分別心。
第七章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存在得既長且久。
天地之所以能夠那麼長久,是因為它們都不為了自己才生養萬物,所以能夠長久存在下去。
所以,悟道的聖人處處讓自己謙讓退後,結果反而得到人家的擁戴;事事不計較利害得失,損己利人,結果反而身受其益。
不正是因為自己沒有私心嗎?因此,結果反而成全了自己。
「天長地久」,天地存在得既長且久。生長在天地間的萬物,包括人的生命,為什麼這麼短暫呢?所以,研究天地這個特點,對於聖人治國與百姓個人養生都很有啟發。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天地之所以能那麼長久,是因為它們都不為了自己才生養萬物,所以能夠長久存在下去。天與地都是自然而然,不會刻意去想為了生養萬物而求回報。換句話說,天地生養萬物,只是為了生養而生養,沒有任何私心。這說明,人越是放得開,越是不計較,越活得長。如果我們一天到晚都想拚命養生,以求活得長、活得好,結果往往不見得能達到目的。我們一輩子拚了老命去跟人家爭來爭去,希望為自己將來創造一個好的營生。老子告訴我們,有這樣的私心念頭,注定不能長久。
大多數人一天到晚都在想,如何讓自己活得長、活得健康、活得快樂,甚至自己死後能給子孫留些什麼。於是,人們爭相買各種各樣的保險,希望把人生所有的風險降到最低。但是,天地從來沒有動過這樣的腦筋,完全是隨順自然。絕大多數人為了對自己好,拚命去經營算計,結果反而越不能長久。有時候,人越怕的東西,就越會來到。可見,人越有非分之想,就越沒有辦法達到目的。老子在此提示我們,人生想要長久與永恆,必須效法天道。像孔子、佛祖一直活在人們心中,就因為他們都是無私的。
老子的「天長地久」也變成了中國人追求愛情和友誼的一個美好願望。小倆口結婚也希望天長地久,兩心海枯石爛永不變。其實怎麼能做到呢?要知道,一日心為「恒」,在現實人生中,能過好當下每一天,就是不錯的了。
《易經》中有一卦名恒卦,所談的就是長久,但是千萬不要誤會恒卦真的會長久,因為恒卦所處的環境高度動盪,一不小心就粉身碎骨。這個卦是由「雷」和「風」構成的,說明天天都是風雲變色、驚天動地的考驗,可是最後還能夠如如不動。這是因為在恒卦的環境中不會偏離原則,即「立不易方」。所以,人如果有那種一日心的定力,就會珍惜當下的資源,然後善用;不會去貪求,不會到處去找長生不老藥。有些人就希望青春永駐,找種種的藥方,嘗試使用各種美容手段。這都是典型的過度「自生」的做法。在這種心態情況下,他能夠長生、安寧嗎?這等於是緣木求魚。
《易經》中的益卦稱「長裕而不設」,在益卦階段,我們的資源有餘裕,手頭的錢夠用。在道家來講,只要覺得自己滿足了,才會覺得有餘裕,這就叫「知足者富」。如果你欲壑難填,怎樣都不會滿足,就沒有「裕」的感覺。「長裕而不設」的「長」,就是天長地久的「長」,「不設」就是「不自生」。人一天到晚都為自己設想,如何才能夠讓自己更好一點,而到處去找靈丹妙藥,這就叫「設」。這些做法完全是刻意為之的,而且還巧用機關,佔盡別人的便宜。長久富裕卻還不巧用心思,這才是利益眾生的益卦境界。不僅對自己好,對別人好,也對天地、鬼神好。
所以,要想實現益卦「長裕而不設」的結果,要先達到其前一卦損卦的要求,即「懲忿窒欲」。也就是說,益卦的「長裕而不設」,不是拚命算計來的,而是懲忿窒欲。「自生」就是算計,「自生」就不能「長生」,最後可能還是一場空。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所以,悟道的聖人處處讓自己謙讓退後,結果反而得到人家的擁戴;事事不計較利害得失,損己利人,結果反而身受其益。一般人都是爭先恐後,拚命爭奪。如果大家都那樣做,而你卻願意居後,到最後,就像老子說的反而是你最領先。這也是老子在第六十七章所說的「不敢為天下先」的觀念。「不敢為天下先」,就是「後其身」,越卑越尊,越不爭的,最後反而超越了競爭的。先前爭的人,最後都搞得頭破血流,不爭的人反而保全、受益了。我們一般都講凡事要跑在前頭,教育小孩時總說要贏在起跑線上。其實,如果你揠苗助長,違反了教育之道,你就讓孩子「死」在了起跑線上。
「外其身而身存」,當人把自己的肉身忘掉了,把私人的利益忘掉了,最後你的「身」反而能夠得到長存,你的利益也能達成。老子的這些觀念,看起來很弔詭,其實是最高明的。我們體會到這個法則之後,凡事做到居後,不敢為天下先,反而會得到好處。
我們看人是看其是否能笑到最後,而不是看前面怎樣威風。如果前面一段你威風八面,後面卻不得善終,那樣的人生就更悲涼了。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不正是因為自己沒有私心嗎?因此,結果反而成全了自己。「後其身」與「外其身」都屬於無私。聖人做到了,因為他不自私,他能取法天地的長久之道,秉持天下為公,最後反而成就了他的「私」。
這樣的效果最妙了。因為聖人的無私,最後才達成他的「私」。每個人都有想長久的盼望,但是最後往往都不能達成願望。反而是不以這個為追求的人,好像他沒有私心,到最後他反而長久了。《黃帝陰符經》就說:「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天地為什麼能夠長生呢?「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看著天根本不理你,也不給你施恩,但是它最後總體的表現是天下為公的,公道到了極點,「用之至公」。也就是說,「天之至私」,不刻意去照顧誰,其實是「用之至公」。我們要超脫,就要學天道,不要偏執,不要背那麼重的包袱。如果人做事的動機是出於私心,而且不擇手段,最後往往不會得到想要的結果。
這一章,老子講「長生」,講「天長地久」,就影響到後來信道的人追求長生的養生思想,包括煉丹、持咒、畫符等。如果是一個人自私自利,一心想要追求活得長、享受多,恐怕就不能長生了。按照老子的思想,想要長生,反而是要清心寡欲,而且不能自私自利,嗜欲要淺。嗜欲深,一切為自己,就是「自生」。秦皇、漢武他們的權力達到巔峰時,就面臨人生的限制,於是渴望長生不老,想盡辦法利用他的權勢,派人找長生不老藥。這種做法就違背了大道。刻意求「自生」的人,想盡辦法滿足自己無窮欲望的人,到最後怎麼可能長生呢?我們一般人也是一樣,只有當你不「自生」,把刻意之心拿掉了,隨順著宇宙的大化自然而然,最後,反而有機會「長生」。
可見,一切以自私為出發點,甚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結果反而沒有辦法達到目的。越是放開,越是天下為公,反而有可能成就自己的願望。所以我們在人生中,不能要求每一步、每一件事物都要對自己有利。一個人在面對任何事物時,心裡的第一個念頭就想:這對我有什麼好處。老子告訴我們,這樣想、這樣做,結果反而沒有辦法達到自己的目的。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就是這個道理。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可以用言語表達清楚的道,就不是永恆的道;可以用文字確定下來的名,就不是恆久的名。
「無」,稱之為天地的創始,「有」,稱之為萬物的本源。
所以,常從無欲中去觀照道的妙處;常從有欲中去觀照道的邊際與歸終。
無名跟有名這兩者來自同一個地方,但是名稱不同,都可以稱之為神奇。神奇又神奇,才是一切奧妙的門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作者序
【推薦序】
推薦序/從易學看老子的會通三教
蕭登福(台中科技大學應用中文系教授)
《老子》一書,今日流傳的版本區分為〈道經〉與〈德經〉兩部分,所以又稱為《道德經》。此書今所見最早的本子是一九九三年冬湖北省荊門市郭店一號楚墓出土竹簡本,該墓主葬埋於戰國中晚期,則竹簡應寫成於此前,成書亦應在此前,說明此書極可能是老子所親寫,一般稱為郭店竹簡本《老子》。郭店竹簡本《老子》殘佚不全,所存約今本五分之二,不分德經、道經,章次與今本也不相對應;文字則與今本相同或相近。其次為一九七二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西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有二種,墓主葬於西漢文帝十二年(西元前一六八年),簡稱馬王堆帛書《老子》。二種帛書本並不分卷,亦無〈道經〉、〈德經〉之稱,但在文字的先後次第上,〈德經〉在前,〈道經〉在後,而文字的內容則大抵同於今本。
《老子》一書被稱為《道德經》始於何時?《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說「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由文意看來,老子在司馬遷的時代已分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似乎《老子》一書在武帝時已被稱為《道德經》,分〈道經〉、〈德經〉二卷。今以出土文物看,漢景帝時已如此,更有可能在漢文帝時已然,文帝時的河上公注即分〈道經〉、〈德經〉,且〈道經〉在前,〈德經〉在後。
《老子》原本以河上公注本、王弼注本流傳較廣,但自郭店本及馬王堆本出土後,研究《老子》須以王弼及河上公本配合郭店、馬王堆本來參校,才能掌握其原義。
《老子》一書,歷來為帝王及世人所重,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子》有〈解老篇〉、〈喻老篇〉,河上丈人注解《老子》(《隋書.卷三十四.經籍志.道家類》)。自此以下,注疏者汗牛充棟,歷代曾有多位帝王親自注過《老子》,依次為:梁武帝《老子講疏》、《老子義疏理綱》,梁簡文帝《老子義》、《老子私記》,梁元帝《老子講疏》;西魏孝文帝《老子注》、《老子義疏》;唐.睿宗《老子注疏》、唐玄宗《道德真經注》、《道德真經疏》;宋徽宗《老子注》;明太祖《道德經注》;清世祖《御注道德經》。不僅帝王將相、文人隱士作注,其中甚至包括佛教的僧侶,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鳩摩羅什、釋惠琳、釋惠嚴、釋慧觀、釋義盈等多位佛教和尚,都曾注此經。至西元二○○七年五月止,此經的外文譯本已近五百種,涉及三十餘種語言。《老子》一書,是今所見《聖經》以外,最多外國譯文及論述的書籍。
《老子》、《莊子》、《易經》,在魏晉南北朝清談時,號稱三玄,以其為深奧玄妙之書。老子其人為道家創始者,亦為道教最高天界三清道祖之一。其學不僅影響道家、道教,也影響儒家及佛教。儒家的孔子,原與道家有別,《論語.公冶長》說:「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孔子少言性與天道,所以子貢不可聞,但孔子晚年讀《易》,韋編三絶,而孔子之注《易》,繫辭中充滿道家哲學及性與天道之論,太極生兩儀即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之說;宋儒更因此在太極之上,安置無極以符老子之言。而佛教譯經伊始,東漢桓、靈之世,安世高譯禪學、支婁迦讖譯般若,皆引《老子》清靜、守一、無為、自然以為說;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般若學更援引老莊以彌補其偏空之不足,《大乘起信論》亦由此而作,於是大乘與小乘不同,而三教可以會通。
君祖兄《從易經看道德經》,雖然標明由《易經》來看《老子》,有以《易》解《老子》,以《易》會通《老子》之意;其實書中則不僅以《易》而已,處處可以看到以《莊子》解《老》,以儒家之《論語》、《孟子》、《中庸》解《老》,甚至以佛教之《心經》、《金剛經》、《華嚴經》來解《老》,頗有三教會通之意,也可以看出《老子》對三教的影響。
《從易經看道德經》一書,有其撰寫的特定模式,書依《道德經》八十一章之次第,先引經文,次白話翻譯,其後則或依字句闡釋,或綜論全章旨意,廣引《易經》及三教書籍內容相關者以為論說。其解說不重書籍版本源流,不重字詞文意之爭辯,無險盩峭薄之語,以簡易自然為主,回歸人生平常生活層面來談《老子》。《易經.繫辭上》說:「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古人著書,須「知幽明之故」、「知死生之說」,才能有精深玄奧之理;而須易知簡能,才能可親而可從,方能傳流久遠。著書如此,注書亦然。君祖先生以簡白易知來注《道德經》,符合《易經.繫辭上》之說,將使《道德經》更加易知易從,可親可久。
道教經藏和老子相關者甚多,三洞之洞神部以老君說經為主,而在眾多的老子說經中,以《道德經》、《清靜經》、《太上感應篇》三經最具特色,《太上感應篇》闡揚善惡報應,如影隨形,是勸世之書。《清靜經》闡明清濁動靜,陰陽之理,是修真之書,其說與《老子》及《易經》相契,以為「真靜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以此勉君祖兄,再將《易經》擴大至《清靜經》。
【自序】
滔滔亂世的天籟元音/劉君祖
《老子》(《道德經》)是我青年時期折節讀書所接觸的第一部子書,當時涉世未深,卻一讀就非常喜愛,而今忽忽四十多年過去,人情冷暖,滄桑歷盡,一再重讀與講述,更是點滴在心體會日深。後來由理工背景轉向人文探索,追隨先師愛新覺羅.毓鋆揭櫫的奉元理念,遍讀群經諸子,因緣際會又以易學名家開館授徒以後,多次嘗試以《易》通老,更有許多驚喜的發現。
《易》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華夏思想文化的戰略制高點,諸子百家幾乎都受其深廣啟發與影響,儒道兩大家亦然。《易》始乾、坤,以孔子為首的儒家思想剛健中正、自強不息,正體現乾卦積極進取的精神;而以老子為主的道家思想柔和含蓄,厚德包容,又是坤卦智慧的高度發揚。乾、坤合德生生萬物,儒、道兩家剛柔互濟,撐起整個中華文明的框架。
乾、坤為天地之本,有父母卦之稱,復卦為天地立心,象徵人為萬物之靈的核心創造性,稱小父母卦。孔門高弟顏淵「克己復禮為仁」,夫子稱許他為「一元復始」精神的表率,孔廟中陪祀稱「復聖」。老子主張歸真返璞,《道德經》中屢見「復性」的主張:「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第十九章),「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常德乃足,復歸於樸」(第二十八章),「用其光,復歸其明」(第五十二章),「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第六十四章)。
六十四卦中,卦爻全吉的為謙卦,謙讓不爭必然獲益而得善終。這也是老子極力宣揚的處世態度,貫徹整部《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夫唯不爭,故無尤」(第八章),「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長」(第二十二章),「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第六十六章),「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第六十八章),「天之道,不爭而善勝」(第七十三章),「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第八十一章)。
世人私欲多,習氣重,故嗜爭奪,造成世亂不已。《易經》的損益觀不同流俗,損卦〈大象傳〉稱「懲忿窒欲」,益卦〈大象傳〉稱「遷善改過」,從人情弱點下手,節制過度的欲望,才有長遠獲益的機會。先損後益,有時吃虧就是佔便宜。〈繫辭傳〉稱:「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損,先難而後易;益,長裕而不設……損以遠害,益以興利。」人生在世,必須減損嗜欲才可遠離顛倒夢想的禍害,而獲身心真正的自在,剛開始修煉時很難,久而久之則成自然。《道德經.第四十八章》稱:「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無妄念造作,即可做許多利益群生的大事。「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第四十二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第七十七章),「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第八十一章),言之諄諄,將損益的道理講得好透!
益既稱「長裕而不設」,不鬥機心,能獲長久寬裕富裕,表示老子看宇宙人生皆持長遠觀點,不爭一時得失,而獲千古令譽,這與《大易》恒卦之理相通。《道德經.第七章》稱:「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第十六章),「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第三十三章),「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第四十四章),「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第五十九章)。
《易》為憂患之書,主張「吉凶與民同患」,〈繫辭下傳〉第七章還精心選了九個卦,作為君子處亂世時對治憂患之用。謙、復、恒、損、益即為其中五個卦,若深入研究這五卦的豐富義理,大可增長智慧以應世變而不憂不懼。老子生當世衰道微的春秋末季,五千言中充滿悲天憫人的情懷,也深刻反思而提出了不少警世箴言。以《易》通老,處處可相印證,既知其源,亦曉其用,值得向世之好學君子極力推薦。
《易經》排序第十三、第十四的同人、大有二卦,論述的正是世界大同的境界,刀兵盡入庫,國族間講信修睦和平往來。排序第七、第八的師、比二卦,則是國際交兵與合縱連橫的外交活動。顯然昭示世人由霸道往王道進化的程式,最好有足以稱霸的強大實力,卻不選擇稱霸,而堅定推動天下一家、濟弱扶傾的王道理想。儒家最高經典的《易經》與《春秋》主旨在此,而道家最高思想的《道德經》能給我們什麼啟發與幫助呢?
首先,老子清靜無為的主張並非無所作為,而是化解私欲後道心堅固的無不可為,五千言中關切政治的表述甚多。例如:「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六十章),「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第七十八章),「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愛民治國,能無為乎」(第十章),「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第八章)。這些皆非空話,而於治國平天下的政事有深刻洞識。
政治必擅謀略,《道德經》一書中亦多心術深沉之語:「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第十五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第二十七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第五十四章)。事功中人職場歷練,於此當有會心。集法家道術大成的韓非,其《韓非子》中有〈解老〉〈喻老〉二篇,見獵心喜,發而為文,實非偶然。
現今國際博弈加劇,大國與小國間的矛盾衝突不斷,《老子》第六十一章全文所述,仍然值得主政者參考:「大國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孟子生當戰國時期,感同身受,見齊宣王時所稱「仁者以大事小,智者以小事大」,應受老子啟發,其實更深的源頭在《易經》,排序第九的小畜卦申述甚明。
國際紛爭難免,最好還是以外交談判協商,動武為下下策。
老子也明確反戰,五千言中多次表態:「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第三十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第三十一章)。
為政者面對種種難題,當有預測決斷與貫徹執行的能力,《道德經》第六十三、六十四章詳述此義:「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這與《大易》的核心智慧全然相合。
本書出版,要感謝多方面門生故舊的盡心協助。世象紛亂,潛心經典汲引智慧,永遠讓人寧定,勇敢面對一切。
【推薦序】
推薦序/從易學看老子的會通三教
蕭登福(台中科技大學應用中文系教授)
《老子》一書,今日流傳的版本區分為〈道經〉與〈德經〉兩部分,所以又稱為《道德經》。此書今所見最早的本子是一九九三年冬湖北省荊門市郭店一號楚墓出土竹簡本,該墓主葬埋於戰國中晚期,則竹簡應寫成於此前,成書亦應在此前,說明此書極可能是老子所親寫,一般稱為郭店竹簡本《老子》。郭店竹簡本《老子》殘佚不全,所存約今本五分之二,不分德經、道經,章次與今本也不相對應;文字則與今本相同或相近。其次為一九七二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西漢墓出土...
目錄
推薦序/從易學看老子的會通三教 蕭登福
推薦序/陰陽合德復歸其根 賴賢宗
自序/滔滔亂世的天籟元音 劉君祖
第一章 〜 第八十一章
推薦序/從易學看老子的會通三教 蕭登福
推薦序/陰陽合德復歸其根 賴賢宗
自序/滔滔亂世的天籟元音 劉君祖
第一章 〜 第八十一章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66頁開數:18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