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傳佛教具有開創性、消融性,正是現代世界所需。
第七屆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以「敘事、傳播與現代社會」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學者共同討論,提供人們漢傳佛教生活實踐之道,共創美好世界新活力。
本書精選研討會八篇論文,分為「明代佛教研究」和「禪門修證指要」二大篇。
明代佛教在中國佛教史上有融會各宗、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聖嚴法師即是明末佛教研究先驅,論文收錄明末大師蕅益智旭著作研究、晚明居士佛教研究等。
《禪門修證指要》是聖嚴法師所彙整的禪學思想史資料,也是禪修的重要指南,論文中對《禪門修證指要》的發明與創新,及其獨特的禪學思想,有諸多精彩討論。
作者簡介:
(依文章順序排列)
徐聖心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李 瑄 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教授
簡凱廷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王啟元 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副研究員
廖肇亨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張德偉 廣州暨南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周玟觀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蒲傑聖 美國布朗大學宗教系助理教授
章節試閱
蕅益智旭《楞嚴經文句》論徹底顯性──從「性」的意義演變談起
徐聖心(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摘要
本文討論智旭《楞嚴經文句》中的特殊科判與解釋,即六次「徹底顯性」。六番「徹底顯性」依經文之展開而變化其釋文,各科段頗不同。既見智旭對《楞嚴經》的理解,亦見其針對「人性論史」而標佛法妙義。
第一番若總論,乃直指「圓教以三德秘藏為性」,「三德秘藏,和盤托出」,以《楞嚴經》論性為圓教、為極則。
第二番言身心是妙心所現之物,是就自身全體言。
第三番進論十方依正亦妙心所現之物而已,進而能「悟物為己」,則能轉物如同如來而「物物皆己」,則移就總括己之身心與世界呈象之整體。
第四番則直顯「大佛頂首楞嚴王三昧」,而將三性說引入以說明「菩提妙淨明體」即圓成實性。
第五番則以離相即法與不變隨緣兩組架構,比配出「『離一切相』乃由隨緣以復於不變;而『即一切法』乃由不變以達於隨緣」的義涵。
第六番,則一方遍例一切法性,一方則藉現象描述詞在性中了不可得,而回應於佛學「生死事大」的基源問題。
聖嚴法師的晚明居士佛教研究
李瑄(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教授)
摘要
本文討論聖嚴法師在晚明居士佛教研究領域的成就、影響,並提出一些後續研究問題。首先清理法師相關著作,考察〈明末的居士佛教〉一文寫作緣起。其次,就聖嚴法師研究的開創性、整體性及學術影響做出說明。最後展望晚明居士佛教的研究前景,提出幾個問題。
例如對「居士」身分的認定在過去研究中處理較為含糊,但分析佛教信仰在世俗社會的傳布,有必要盡可能精細地界定身分。再如文獻資料使用。隨著近年大量古籍影印出版,圖書館開放性增強,一些文獻的電子圖像可通過網絡閱讀,可資利用的晚明居士佛教文獻層出不窮。如何選擇資料深化研究或開拓新議題,值得學者思索。
又如以往的居士研究偏重社會地位較高的官員階層,但實際上官員在明代讀書人中僅為極少數,大量非官員居士在佛教事務、民間佛教信仰以及佛教經典闡釋方面都有重要地位,是明代居士佛教不容忽視的部分。
身分、歷史與修證──《禪門修證指要》淺論
張德偉(廣州暨南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摘要
聖嚴法師擇取二十四篇歷代禪門重要文獻,編成了《禪門修證指要》一書以供自己和他人在修禪時參考。對此自稱「述而不作」的編著,本文嘗試討論其選擇、說明和述評在事實上所體現的一些重要觀念、其間的內在緊張、聖嚴法師有意無意的解決之道,以及遺留的問題。
與此前相類性質著作如雲棲袾宏(1535-1615)《禪關策進》相似,本書確認了禪修乃修行要門,也再次確認了禪悟的超越性、真實性和優勝性。而其與《禪關策進》等著作的不同,在於強調禪門觀念與修證方式的歷史性,且自覺地呈現了其發展演化之過程。對於歷史性的強調,體現了聖嚴法師做為一名深受現代學術思潮影響且有廣泛國際視野的學僧的高度自覺和勇氣,但其與《禪關策進》等著作所隱含的禪對歷史的超越,具有一種根本性緊張。
這類緊張此前已然引發胡適(1891-1962)與鈴木大佐(1870-1966)之間關於價值與歷史的爭論。雖然無意捲入此爭論,但是聖嚴法師以自身做為高階禪僧的修證經歷,以「有用」為標準確認了那些有著歷史性的文獻的合法性,在事實上對那種爭論做了回應。禪修依賴個人努力,悟境在本質上為個人體驗,而大乘佛教普濟眾生的菩薩精神,則要求這種本質上為私人領域的事情通過話語進入公共空間。聖嚴法師完全明白此間的必然與潛在的危險。他反覆強調文字是一種方便以及實踐的優先性,力圖掃除葛藤,但與歷代高僧一樣,其努力結果不免又使葛藤轉多一層。
蕅益智旭《楞嚴經文句》論徹底顯性──從「性」的意義演變談起
徐聖心(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摘要
本文討論智旭《楞嚴經文句》中的特殊科判與解釋,即六次「徹底顯性」。六番「徹底顯性」依經文之展開而變化其釋文,各科段頗不同。既見智旭對《楞嚴經》的理解,亦見其針對「人性論史」而標佛法妙義。
第一番若總論,乃直指「圓教以三德秘藏為性」,「三德秘藏,和盤托出」,以《楞嚴經》論性為圓教、為極則。
第二番言身心是妙心所現之物,是就自身全體言。
第三番進論十方依正亦妙心所現之物而已,進而能「悟物為己」,則...
目錄
明代佛教研究
蕅益智旭《楞嚴經文句》論徹底顯性——從「性」的意義演變談起 徐聖心
一、前言
二、傳統中的儒、釋性論簡釋
三、萬曆三高僧的性論
四、蕅益智旭《文句》科判與顯旨
五、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聖嚴法師的晚明居士佛教研究 李瑄
一、法師相關著作及研究緣起
二、晚明居士佛教研究的奠基之作
三、晚明居士佛教的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教觀綱宗》在江戶略論——從聖嚴法師《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提示的線索談起 簡凱廷
一、前言
二、關於聖嚴法師《教觀綱宗貫註》的撰作
三、《教觀綱宗貫註》對於日本註本的參考與引用
四、 擴大關照的視域:日本江戶時代《教觀綱宗》、《釋義》相關註釋
五、 江戶註本的研究價值:以德義《教觀綱宗贅言》為例
六、結語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僧俗互動視角下的江南佛教團體——以早期《方冊藏》刊刻為中心 王啟元
一、楔子:萬曆朝江南僧俗間的互動
二、 未有五臺山刻經場之前:萬曆十四至十五年(1586-1587)
三、徘徊南北:萬曆十六、十七年(1588-1589)
四、艱難來臨:萬曆十八至二十年(1590-1591)
五、結語:承其後者,在於流通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禪門修證指要
《禪門修證指要》與明清禪學 廖肇亨
一、前言
二、《禪門修證指要》中禪宗發展史觀的再省思
三、雲棲袾宏《禪關策進》
四、晦山戒顯《禪門鍛鍊說》
五、代結語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身分、歷史與修證
《禪門修證指要》淺論 張德偉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爐鞴與兵法——晦山戒顯《禪門鍛鍊說》的兩種概念譬喻探析 周玟觀
一、前言
二、禪門鍛鍊的兩種譬喻
三、機法鍛眾—─論譬喻的策略
四、不為趙括談兵矣—─論譬喻的行動
五、結論
引用書目
英文摘要
析論長蘆宗賾〈坐禪儀〉、〈戒酒肉文〉及《勸化集》兼其對居士的教化 蒲傑聖
一、前言
二、現存〈坐禪儀〉版本
三、素食與戒酒
四、長蘆宗賾生平再考
五、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明代佛教研究
蕅益智旭《楞嚴經文句》論徹底顯性——從「性」的意義演變談起 徐聖心
一、前言
二、傳統中的儒、釋性論簡釋
三、萬曆三高僧的性論
四、蕅益智旭《文句》科判與顯旨
五、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聖嚴法師的晚明居士佛教研究 李瑄
一、法師相關著作及研究緣起
二、晚明居士佛教研究的奠基之作
三、晚明居士佛教的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教觀綱宗》在江戶略論——從聖嚴法師《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提示的線索談起 簡凱廷
一、前言
二、關於聖嚴法師《教觀綱宗貫註》的撰作...
商品資料
出版社:法鼓文化出版日期:2021-06-09ISBN/ISSN:978957598913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3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