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世界教育革新浪潮,加上疫情衝擊,令教學工作進入「新日常」。本書集結《灼見名家》香港教育 3.0 專欄文章,包含「青年教育革新」與「幼兒及兒童教育」兩大部分。
17位作者均為香港教育界成員;身為由幼稚園至中學教育領域中不同的專家、校長、資深教育工作者,他們關注了本港中學及高中教育的變動與教育界的回應,闡釋了未來數年香港將迎來的教育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困難,申論了香港獨有歷史所構成的身分認知、高競爭及全球化經濟環境下的就業議題;關心社會經濟環境轉變、制度遷移、師資培訓形式與成果的更迭及科學技術的革新,困擾全球的疫情對幼兒及兒童教育的波及,教育者在新的社會環境下參與幼兒及兒童教育時所當具備的整體性的教育哲學與原則性思考,以及情感與價值教育在可見的未來所需面臨的轉變……,從香港教育工作的不同崗位角度,討論在革新聲、新日常下未來教育應如何走。
作者簡介:
│作者群│(依姓名筆劃排序)
丁惠芳 博士
香港理工大學退休副教授,太陽島教育基金校監。
孔德維 博士
費薩爾國王學術及伊斯蘭研究中心研究員,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系訪問學人;本書主編。
李立中 校長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校長、香港中文中學聯會外務秘書。
李建文 校長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校長。
李美嫦 校長
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校長。
沈旭暉 博士
國際關係學者、GLOs國際關係產業聯盟創辦人、主席。
吳凱霖 女士
幼兒教育專家,親職專欄作家。
洪細君 校長
沙田崇真學校校長。
紀治興 太平紳士
豐盛社企學會會長、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董事。
張展鈴 博士
民生書院幼稚園校長,九龍城區幼稚園校長會主席。
梁桂英 校長
民生書院小學校長。
梁賀琪 主席
遵理集團創辦人、精英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麥嘉晉 先生
智慧農業科技公司「水耕細作」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曾家洛 先生
GLOCAL EDUCATION總監、Roundtable營運顧問。
黃鉅鴻 教授
民生書院現任校董、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客座副教授。
雷兆恆 博士
AI學者、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資訊系統技術與設計系客座教授。
黎淑儀 校長
大埔浸信會幼稚園校長。
章節試閱
〈從隱到顯:評估青年國際勝任力具有何種價值和未來意義呢?〉
文/曾家洛
前言
近年香港乃至國際教育界對國際勝任力的討論和推展正值方興未艾之時,適逢本文執筆的上星期(2020年10月22日)香港中文大學公布了2018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畫(PISA)的結果,當中特別提及全新加入的學生國際勝任力評估的分析。教育局亦特別就香港學生在此一評估的表現做出回應,足顯國際勝任力在現今教育中的重要性正日益增加。
事實上,全球化深遠影響著人類,而教育界引入此課題和相關價值觀亦已有一段時間,但卻較少觸及培養學生具備應付全球化的能力。PISA從2018年起設有學生國際勝任力評估,正是一種突破,也令對應對全球處境能力的培養由「隱學」走向「顯學」。適此正好是一個時機,反思香港作為國際亞洲都會、國際金融中心,其教 育如何能培養下一代的國際勝任力,延續和擴展其國際化面貌。
教育變革中的國際勝任力影子
雖然國際勝任力是近年才開始提出的概念,但基於近二三十年來全球化的發展,帶來地球村的狀況,對於類近範疇的培養,例如全球視野、國際觀、國際移動力等,已開始在國際教育界中開展。其實於1996年,聯合國已就21世紀的教育提出了四條學習支柱,當中便包括提倡需要發展理解他者(包括他們的歷史、傳統和精神)的支柱「學習一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提出在教育中培養學生對文化多樣性的認知和意識,以及予以應對的技能和價值觀。一些國際著名教育組織亦有類似倡議,例如美國的21世紀技能夥伴(P21)將全球意識(global awareness)納入為21世紀技能的一大要素;亞洲協會(Asia Society)更直接提出國際勝任力作為21世紀技能的核心,涵蓋探索世界(investigate the world)、承認不同觀點(recognize perspectives)、溝通想法(communicate ideas)和做出行動(take action)等元素。
因應全球化的處境,全球各地在近二十年均走向教育變革的過程。而在各地的教育變革中,都不約而同地將類近於國際勝任力的元素或相關範疇納入其中。例如國家教育部在2016年發布〈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時,便將「國際理解」納入為其中一個核心素養;在台灣,當地教育部也於2016年推行為期五年的「提升青年學生全球移動力計畫」,訂定有關增強學生全球移動力的教育政策、措施和具體策略,希望拓展青年學生國際視野,並培育其「溝通力」、「適應力」、「專業力」和「實踐力」等四種基礎能力。而在其他國家,更不乏推動學生乃至青年到海外學習交流的規劃,例如美國國際教育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於 2015年已開始推行名為「留學世代」(Generation Study Abroad)的計畫,鼓勵國內青少年到海外留學;歐盟也於2014年開始推出了「伊拉斯謨+」計畫(Erasmus+ Programme),到2020年為止資助200萬名學生到國外學習;並為80萬名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獲得到 海外研習教學方法的機會。
由此可見,國際勝任力已成為現今教育變革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而PISA在2018年將此納入評估項目中,正是對這一趨勢的呼應和認可。
國際勝任力評估考什麼?今次結果有何亮點?
到底PISA的國際勝任力評估考核什麼內容呢?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於2017年12月與哈佛大學零點項目(Project Zero)共同發布,作為2018年PISA有關評估基礎的〈PISA全球素養框架〉(PISA Global Competence Framework),國際勝任力的評估包括以下內容:
1. 認知測試(cognitive test):集中評估學生的「全球理解」(global understanding)程度。這包括解決全球和跨文化議題所需的背景知識和思維技能;學生需就著一系列情境(scenario)回應各個測試題目(test items)中的任務;
2. 問卷調查(questionnaire):收集學生自己填報有關對全球議題和文化的覺察、技能和態度的資料;以及學校和老師推動全球素養/全球勝任力的活動的資料。
有關測試將圍繞框架中四個不同層面:
△分析當地、全球和跨文化的問題。
△理解和欣賞他人的觀點和世界觀。
△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開放、得體和有效的互動。
△為集體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採取行動。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所發表是次PISA國際勝任力的評估結果,香港學生的表現不俗,於27個參與評估的國家及地區中排名第三,僅次於新加坡和加拿大。香港學生在此評估中的平均分為542分,比所有參與國家及地區的平均分數474分為高。從這一評估結果,我們綜合有關報告,可看到以下四點值得注意之處:
1. 香港學生的多語言能力有助其發展「國際勝任力」
根據問卷調查,香港學生以及新加坡、澳門、愛沙尼亞的學生,在家和學校能說兩種或以上語言的比例較加拿大和英國的學生為高。當中香港學生會說兩種或以上語言的比例更高達92.6%。這種多語言優勢有助學生發展其國際勝任力。
2. 新移民學生對香港的「國際勝任力」表現有所貢獻
根據評估結果,香港新移民學生在「國際勝任力」方面的表現不俗,在換位思考(perspective taking)和認知適應性(cognitive adaptability)方面更比本地學生優勝。這反映新移民學生令香港在 國際化和多元化方面有更好的表現。
3. 香港學生在有關「國際勝任力」的態度和價值觀方面有待改進
比起在知識和能力方面的良好表現,香港學生在有關「國際勝任力」的態度和價值觀方面卻表現一般。相比其他高學業成績國家和地區的學生,香港學生在全球思維、對新移民的態度、對跨文化交流的意識、全球問題的自我效能,以及維持非歧視性的學校氛圍等範疇的表現均只是一般。在對待新移民的態度方面,在所有參與評估的國家和地區中,更只有香港以及義大利和土耳其未有顯示對新移民持正面態度,反映此方面實有待改進。
4. 香港學生對文化多樣性的視野和能力最需要加強
根據評估結果,香港學生在有關文化多樣性方面的表現最需要加強,包括對學習其他文化的興趣、尊重來自其他文化的人士、理解他人的觀點及認知靈活性/適應性等。而針對香港校長和老師的問卷調查亦顯示,創造多元文化、平等學習的學校文化仍是學校需要極大努力改善的地方。
全球化退潮嗎?國際勝任力對未來菁英學生的意義
或者有人會提出:在現時一片全球化退潮或者去全球化的聲音中,究竟國際勝任力意義何在?的確,在後新冠疫情的世界,全球供應鏈的斷裂,以及預見將會出現的重組,會讓鄰近地區生產有機會崛起。但大體而言,雖然疫情令「人」和「物」的流動阻隔,但同時亦令數位系統對生活和工作環節的介入出現前所未有的深度和普及情況。例如通過zoom來進行教學;以虛擬辦公室來維繫工作團隊甚至進行跨國協商,持續進行商業活動等。這些變化導致全球化以新的形式維持,甚至在虛擬網路中擴張,改變著人類的實體生活方式。因此,筆者認為所謂全球化退潮還未結束時,已出現了新的浪潮。以下兩點趨勢及所帶來的變化值得留意:
1. 鄰近區域生產將導致國際版圖的合作關係出現轉變。而香港未來如何在此區域合作下,形成自己的區域聯盟,面對有關挑戰及競爭呢?
2. 虛擬網路擴張帶來的「不出戶」便能與世界接觸的新趨勢,會帶來怎樣的生活變化?下一代又該如何掌握有關的技術和能力,以應對這一趨勢?
上述趨勢正顯示,下一代仍然逃不過要面對全球化。而國際勝任力將是其中一項重要指標,顯示他們的能力是否能夠讓自己在此 種環境中脫穎而出。
筆者認為,對於立心從事勞動性工作的青年來說,或許國際勝任力的意義仍是不大的。然而,對一群較尖端和菁英的青年來說,其意義則完全不同。我們不妨設想以下情境:
△若一間公司刊登廣告聘請人前往非洲、中亞、中東等地區分公司擔任主管工作,你有勇氣嘗試和適應當地文化生活嗎?
△當你的辦公室內或工作合作群組中,包含了多個不同種族或國籍的人,你能夠與他們和諧相處和協調工作嗎?
△你能夠將地域文化轉化為一種品味來打入世界主場嗎?你能在不同文化中提煉出有用的元素,優化自己的體系嗎?
上述情境在未來可能會成為非常普遍的現象,而且影響著較尖端或菁英學生的前途。當是次國際勝任力評估指出香港學生在全球思維、對跨文化交流的意識、以及維持非歧視性的氛圍等範疇的表現均只是一般,有待改進時,我們除了在價值觀上檢視下一代的想法外,是否也應關注他們在面對類似上面三種情境時,能否好好應對,而不會引致問題出現呢?
更重要的是,不論是現時香港討論的話題,或是未來經濟的方向,都離不開大灣區;而全球經濟也正轉向區域版塊聯繫。建立區域合作關係與連貫體系,將與下一代乃未來香港的競爭力息息相關。是次評估顯示香港學生對新移民的態度和換位思考等有待改善,正好提醒:若下一代仍對新移民乃至大灣區抱持抗拒的態度,或會令他們在全球經濟和社會狀況急速轉變的當下落後於人。如何培養香港學生的國際勝任力,具備包容和開放的心態,面對區域連結和合作的大趨勢,不單關乎他們和下一代的前路,更攸關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未來。
〈後疫情下的新生代幼兒:在家施教可能/不可能?〉
文/吳凱霖
「3歲定80」,說的除了是先天性格,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幼兒教育的重要。疫情下大家也暫停了面授課程,畢業禮改在雲端發生、開課日不再是跟父母說再見的考驗,而是父母排排坐在孩子身旁「陪太子讀書」。到底網上授課是否可以取代面授?尤其對幼兒及其家庭有什麼影響,值得我們深思。
幼兒學習模式
幼兒階段的學習,靠的不是工作紙,用的也不單是視覺。玩樂是幼兒最佳的學習模式,因為真正的解難能力,豐富的想像力與創意,全都不是在Zoom教出來的。英國兒童心理學家、精神學家Donald Winnicott也曾明言,「玩」是一個人培養創造力和找到自我的起始點,也是我們每個人與外在世界的接觸點。所以,幼兒即使沒有上學,必不可少的,並不是網上授課,而是自由玩樂的空間與機會。因此,家長和學校在設立新的「開課」常規時,請務必要加入這個最高效的學習時段。
從事教育工作的,對VAK(Visual-Auditory-Kinesthetic)學習模式不會陌生,每個人的學習模式專長也有不同。有些孩子是強於以視覺(Visual)或聽覺(Auditory)學習,他們一般對轉到網上或在家學習的適應度最高,因為前者能透過閱讀書本、參與工作紙、看影片學習,後者能在網上聽從指令、聽歌曲吸收新知識。相反,強於以動感(Kinesthetic)學習的孩子,則最難單從網上學習,因為他們需要透過做,例如觸摸實物與試做一次來學習。因此網上學習的成效,對不同孩子而言,挑戰亦不一樣。真正以兒童為本,就要在課程設計上考慮VAK不同學習模式下的兒童發展。
硬體與軟體配套
在家開課最頭痛的是家長,這亦是一個更明顯看見貧富差距的戰場。家中有兩三名孩子,加上在家工作的父母,一家到底要多少部電腦、多大的網路流量才能應付?只要少一部電腦,少一個穩定網路,孩子就可能比其也人少了學習機會。所以在推行網上課之前,必須要就硬體配套上作出妥善安排,否則此舉就會成為擴闊貧富差距,進一步減低社會流動性的幫凶。欣賞不少慈善團體及學校把這點納入重要考慮,沒有忘記教育之根本除了傳授知識,更是促 進社會流動性。
其次是軟體配套,當我們表示要跟從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的指引,限制5歲前的螢幕時間在1小時內,那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是,有沒有為家庭及小朋友提供有意義的另類選擇呢?我們有沒有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孩子自由探索? 我們有沒有刻意加入大肌肉訓練時間給小朋友,讓他們有些活動的機會?我們有沒有提供一些小肌肉發展的點子,包括用衫夾、開瓶子、夾波波等有意義的活動給孩子?早前Playright就曾對學校及社區送贈遊戲盒,讓孩子透過開放式遊戲強化社交能力及大小肌肉。不少推崇遊戲學習的學校,也以資源箱豐富家長及孩子的學習經歷。
最後,作為兩女之母,我深明「後疫情」下的教育不但是對孩子的挑戰,更是對父母的考驗。透過舉辦精簡貼題的家長課,讓家庭及不同照顧者成為孩子的教育小隊成員,這對後疫症下的小朋友尤其重要。我們不單關注小朋友的情緒發展,更著眼在家長的壓力指數。一個平靜安全的環境,能減低孩子的情緒及行為問題,反之亦然。家長課不是要加重父母的負擔,而是讓他們知道有同路人在、我們可以找到方法一同支援孩子,培養以孩子主導的學習。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在這地球村上,希望每個家庭都 找到這份支持!
********
「後疫情」不單是新名詞,更是一個新常態。這真實處境敲響了警鐘,告訴我們未來再沒有超穩定常態,新疫情或新學習模式可能隨時出現,在家學習或者結合家校共同施教,將可能成為未來兒童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此,社會對家長的支援和提供在家施教培育顯得格外重要。
為應付未來需要,除一般網上授課外,在幼兒部分亦建議加入:
1. 社會或學校製作在家學習/遊戲支援盒:按兒童成長、學校課程進度和多元智能發展,制定開放式學習材料、配件及工具,提供予家庭使用,讓VAK不同學習模式的孩子也不會被忽略。
2. 線上線下支援家長系統:透過系統為家長提供家中學習及學習支援盒影片及操作說明,令知識、能力較遜的家庭也能有效在家施教。
3. 家長間成立互勉組群:透過凝聚同校或同社區的家長,交換心得同時鼓勵互勉,減輕家長間的壓力,善用社區網絡。
********
〈從隱到顯:評估青年國際勝任力具有何種價值和未來意義呢?〉
文/曾家洛
前言
近年香港乃至國際教育界對國際勝任力的討論和推展正值方興未艾之時,適逢本文執筆的上星期(2020年10月22日)香港中文大學公布了2018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畫(PISA)的結果,當中特別提及全新加入的學生國際勝任力評估的分析。教育局亦特別就香港學生在此一評估的表現做出回應,足顯國際勝任力在現今教育中的重要性正日益增加。
事實上,全球化深遠影響著人類,而教育界引入此課題和相關價值觀亦已有一段時間,但卻較少觸及培養學生具備應付全球化的能力...
作者序
〈導言:更新變化中的香港教育〉
文/孔德維
Jim Collins在《飛輪效應:A+企管大師7步驟打造成功飛輪,帶你從優秀邁向卓越》(Turning the Flywheel: A Monograph to Accompany Good to Great)中以「飛輪效應」(The Flywheel Effect)推斷,在各樣技術躍進的狀態下,當下世界將迎來翻天覆地而無可回復的變化:飛輪在靜止要費力才能推動,每一圈慢慢地推,但其後時飛輪便會開始自行轉動,並愈來愈快。事實上,21世紀在通訊與物流科技革新的進程中,人類社會的形式甚至難以趕上改變的步伐。這樣的改變由何而來呢?人類第一部智慧型電話在2007年出現後,通訊模式由語音轉移至數據、網際網路的使用也由定點轉為移動。由於有了廣大的客戶需求,4G標準的傳遞技術不過一年後就成為普及的民用技術。如今,世界各國爭相應用的5G技術,傳輸數據的速率比現有4G快近百倍,從前只存在於哆啦A夢世界的「道具」:居家使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機械人(或貓)、遠端醫療、實時大型會議、運動比賽等等,都可以說是可即可及的「未來」。正如歷史上任何一次重大技術革新,經濟活動形式的轉型必然令現有行業被更便捷的科技取代;慮及人工智能的普及將至,可以想像未來的失業率或會較歷史上任何時刻嚴峻。不少人認為,相較過去五百年的工業革命,我們這個時代革命的主題是「機器取代心智」,包括知識、美學、人事管理等傳統上被認定是無以取代的領域。當一切都被「自動化」所取代後,社會可以如何發展呢?以經濟學的方式表述,我們可以問:「資源不再由人類生產,資源又該如何分配呢?」過去十年鼓吹「無條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的不再是傳統意義下的「共產主義」者,而是留意到技術革新重構了經濟模式、社會結構以至倫理觀念的科技界鉅子,如Tesla的創辦人Elon Musk就是「均產」的重要鼓吹者。
當然,認為技術革命促成人類社會無垠苦難的觀點在過去三百年曾多次出現。早在18世紀工業革命,由於西歐農村人口大量擁入城市的工廠,的確在短時間內做成大量失業。相對於勞力密集的農業,工廠工作體力要求相對為輕,女工、童工與囚徒又成為了新的勞動人口,自然構築出一個「人」為「機械」生吞活剝的「悲慘世界」。但是,新的技術同時亦製造了大量新型工作,從宏觀的歷史角度看,人類在18世紀以後的確獲得更長的壽命與更多的生活資源。無論跨國運輸、大型倉庫、鐵路建設、輪船製造等等工作,均是過去不能想像的事物。在未來,是否也會有新的工種出現呢?在20世紀末的香港經濟轉型,香港政府設立了僱員再培訓局等一系列措施,對應產業轉型、金融風暴、政治變動與世界性疫症構成的完美風暴。在高失業率業已出現後方從培訓下手,自然遭受慘痛教訓。避免歷史重複,正是教育者的責任。
本書17位作者均為香港教育界成員,參與香港教育工作不同崗位,對上述種種問題有深切體會。本書上篇「青年教育革新」關注了本港中學及高中教育的變動與教育界的回應。「教育大格局」篇以宏觀的視角梳理了當下香港青年教育的種種問題,及未來的更多挑戰;「未來,我們學習什麼?如何學習?」與「教育現場的變革」的部分則分別闡釋了未來數年香港當迎來的教育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困難,一眾作者提供了藍圖綱領與實際前線環境的觀察,引導關心香港教育問題的讀者思考教育改革的必要性與可能性;貢獻於「香港身分教育的糾結」及「未來學習與生涯規劃」部分的作者則就兩個香港教育的具體問題作出探討,申論了香港獨有歷史所構成的身分認知議題與高競爭及全球化經濟環境下的就業議題,分別對香港教育的「教」與「學」所帶來的影響。
本書下篇則關於香港的「幼兒及兒童教育」。「我們正面對怎樣的兒童教育?」部分針對近年大環境的改動,眾作者挑出了自身觀察與回應。文章論及的改變包括社會經濟環境轉變、制度遷移、師資培訓形式與成果的更迭及科學技術的革新等等,雖然看似對與成人社會疏離的幼兒及兒童之成長及教育並無關聯,但讀者卻可以在一眾作者的介紹下,得悉香港提供幼兒及兒童教育的教師為相關問題作出了何種準備;「後疫情下的兒童教育」則針對了當下仍困 擾全球的疫情對幼兒及兒童教育的波及,以及學校與家庭在此艱難 條件下所當負擔的角色;異於上述兩個篇章,「孩子學習面面觀」關心的則是新的社會環境下,教育者在參與幼兒及兒童教育時所當具備的整體性的教育哲學與原則性思考;最後,「親子教育,與孩子同行」的部分則述說了情感與價值教育在可見的未來所需面臨的 轉變與教育者(不論學校與家長)當具備的心態。
曹丕〈典論‧論文〉謂「文章」為「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乃因文章的影響力往往超越於當下的世代,勢必影響及未來的讀者。教育的成果雖然未必及乎「文章」的長時間影響力,但也會左右社會演化的路徑。世界不斷變動是人類社會恆久地面對的問題,但知識的創造與傳承卻正正是人類應對變動的方式,故Ibn al- Mubarak的《聖訓》就提醒穆斯林應該「從搖籃到墳墓」均需要學習。在21世紀,資訊發達到我們可以在YouTube收看任何學術大師講課的時代,知識唾手可得,正規教育還是必要的嗎?就此,教育 界自身亦自然需要繼續的學習與反思,這部小書應部被視為這種自我革新過程的一個小里程碑。
〈導言:更新變化中的香港教育〉
文/孔德維
Jim Collins在《飛輪效應:A+企管大師7步驟打造成功飛輪,帶你從優秀邁向卓越》(Turning the Flywheel: A Monograph to Accompany Good to Great)中以「飛輪效應」(The Flywheel Effect)推斷,在各樣技術躍進的狀態下,當下世界將迎來翻天覆地而無可回復的變化:飛輪在靜止要費力才能推動,每一圈慢慢地推,但其後時飛輪便會開始自行轉動,並愈來愈快。事實上,21世紀在通訊與物流科技革新的進程中,人類社會的形式甚至難以趕上改變的步伐。這樣的改變由何而來呢?人類第一部智慧型電話...
目錄
導言:更新變化中的香港教育/孔德維
【上篇:青年教育革新】
★教育大格局
香港教育:為孩子的未來,預備好再走上崎嶇的改革道路沒有? /曾家洛
香港教育的崎嶇路:藉引導教師發揮創發力克服桎梏/曾家洛
維繫正面價值 社會並肩同行/李建文
★未來,我們學習什麼?如何學習?
通才專家/麥嘉晉
面對人工智慧的挑戰:未來人才必備的四種思維力/曾家洛
從隱到顯:評估青年國際勝任力具有何種價值和未來意義呢?/曾家洛
如何通過文化智商促進學生國際勝任力?/曾家洛
培養學生掌握多種語言 方締造未來優勢/曾家洛
★教育現場的變革
疫情「新常態」下的教育創新:師生自主自發成契機/李立中
教育新一代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城市/麥嘉晉
突破文化界限的學習/李立中
未來教育與社會創新/李建文
★香港身分教育的糾結
香港教育中身分認同的多重糾纏/沈旭暉
香港教育中所呈現對身分認同的不同光譜和取向/沈旭暉、曾家洛
★未來學習與生涯規劃
別浪費了HKDSE/梁賀琪
社創教育(一):社企如何做到雙贏的局面?/紀治興
社創教育(二):社創經歷提升幸福/紀治興
社創教育(三):技巧為本的社創教育/紀治興
【下篇:幼兒及兒童教育】
★我們正面對怎樣的兒童教育?
教育現場觀察:幼稚園教育的變化與前瞻/黎淑儀
科學探究與價值探問/李美嫦
踏上校長之路/洪細君
★後疫情下的兒童教育
疫情下如何照顧幼兒情緒和社交需要:幼稚園的經驗 /黎淑儀
當福祿貝爾遇上新冠肺炎:後疫情的幼兒家校合作 /張展鈴、黃鉅鴻
後疫情下的新生代幼兒:在家施教可能/不可能?/吳凱霖
後疫情下的入學預備 別忽略孩子的情緒/吳凱霖
先照顧好自己,再照顧同行小孩/丁惠芳
★孩子學習面面觀
為未來做準備,學習如何學習/雷兆恆
如何培育「擁抱科學」的新生代/李美嫦
不輸給自己:鍛鍊思維與心智的小辯士成長歷程/洪細君
世界閱讀日的反思:由學習閱讀(Learn to Read)到閱讀學習(Read to Learn)(上)/吳凱霖
世界閱讀日的反思:由學習閱讀(Learn to Read)到閱讀學習(Read to Learn)(下)/吳凱霖
★親子教育,與孩子同行
我們以什麼量度孩子?/吳凱霖
「媽媽想你做個好人!」/丁惠芳
爸媽和你上山去!/丁惠芳
家校分工:兒童品格與知性教育的結合/梁桂英
作者簡介
編輯及鳴謝
導言:更新變化中的香港教育/孔德維
【上篇:青年教育革新】
★教育大格局
香港教育:為孩子的未來,預備好再走上崎嶇的改革道路沒有? /曾家洛
香港教育的崎嶇路:藉引導教師發揮創發力克服桎梏/曾家洛
維繫正面價值 社會並肩同行/李建文
★未來,我們學習什麼?如何學習?
通才專家/麥嘉晉
面對人工智慧的挑戰:未來人才必備的四種思維力/曾家洛
從隱到顯:評估青年國際勝任力具有何種價值和未來意義呢?/曾家洛
如何通過文化智商促進學生國際勝任力?/曾家洛
培養學生掌握多種語言 方締造未來優勢/曾家洛
...
商品資料
出版社:GLOs出版日期:2021-06-17ISBN/ISSN:9789860603774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32頁開數:14.8*2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