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說明為何佛菩提難以實證之原因,都因往昔無數阿僧祇劫前的邪見,引生此世求證時之業障而難以實證。並以諸法實相詳細解說,繼之以念佛品、念法品、念僧品,說明諸佛與法之實質;然後以淨戒品之說明,期待佛弟子四眾堅持清淨戒而轉化心性,並以往古品的實例說明,教導四眾務必滅除邪見轉入正見中,然後以了戒品的說明和囑累品的咐囑,期望末法時代的佛門四眾弟子皆能清淨知見而得以實證。
作者簡介:
平實導師,甲申(一九四四)年生於台灣中部小鎮農家,世代務農,父祖皆三寶弟子。作者早年游於世務,厭惡迷信。中年歸命三寶,矢志求道,自成念佛功夫。未幾復探驪龍,額下得珠,發明智慧。遂發悲勇,誓願度眾,護正法眼,創辦台北市佛教正覺同修會、佛教正覺講堂。著有無相念佛等書問世。
章節試閱
經文:【佛告舍利弗:「破戒比丘有十憂惱箭,難可堪忍。比丘成就十憂惱箭,則於佛法不得滋味,憎說法者,不樂親近。何等為十?舍利弗!破戒比丘見僧和合不生喜心,何以故?『和合布薩必驅我出』,是惡比丘自知有過,常懷憂惱,於持戒者瞋恨不喜。舍利弗!是名破戒比丘初憂惱箭,必墮惡道。」】
語譯:接著來進入〈淨戒品〉,這已經是第五品了。【佛陀告訴舍利弗說:「破戒的比丘有十根憂惱箭在身上,很難堪於容忍。比丘身上成就了這十支憂惱箭,就會在佛法上得不到滋味,他會憎厭說法者,不樂於親近。是哪十根憂惱箭呢?舍利弗!破戒比丘看見僧眾和合時不會生起歡喜心,為什麼如此呢?因為『僧眾和合布薩時必定會把我驅逐出眾』,這個惡比丘自己知道有過失,心中永遠都懷著這樣的憂惱,所以他對持戒的比丘心中有所瞋恨而不喜歡。舍利弗!這就是我說的破戒比丘的第一支憂惱箭,死後必墮惡道。」】
講義:如來在前面不斷地解說什麼是佛、什麼是法、什麼是僧,也為大家說明怎麼樣是真正的「聖眾」,希望僧眾可以越來越清淨;想要使僧眾清淨,第一個方法當然就是要讓大家持戒清淨。如果戒律持得不如法、不清淨,僧眾一定會越來越腐敗,所以 如來講了這一品〈淨戒品〉。這裡面說破戒的比丘身上中了十支憂惱箭,只要中一支箭就痛苦難忍了,這破戒比丘竟然中十支箭。
第一支箭到底是怎麼回事?如來當然也得要告訴我們。可是有一個前提必須先說明的是,比丘身上如果中了這十支憂惱箭,他每天課誦時有沒有接觸到佛法?有!可是「不得滋味」。他每天趕經懺時有沒有接觸佛法?有!可是他於佛法「不得滋味」。想想看,佛教界這樣的比丘或者比丘尼到底多不多?諸位說「多」,我沒有說多,都是諸位講的;但諸位既然說「多」了,我就來舉例,來證明諸位講得對。
例如每一座寺廟或每一家精舍,比丘、比丘尼早上起板後盥洗完了,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上殿作早課。早課時唱不唱《心經》?唱得滾瓜爛熟!可是他們在唱誦《心經》時有沒有嘗到《心經》的法味?為什麼你們說他們沒有?因為他們把它當作是一件事情在辦而已,沒有當作那是佛法。他們把它當作一件事情在辦時,就是把那個聲音唸過去罷了,對於《心經》的內涵完全無所觸知。其實每天早上課誦《心經》很重要,但他們都不知道。假使他們有好好修學般若波羅蜜,而不是依文解義或者跟著惡知識亂解釋一通,真的有好好修學的話,每天早上課誦《心經》,二十年後保他一定開悟。
我保他一定開悟,只要他不是把課誦《心經》當作是一件事情,而是把它當作佛法;所以他一開口唱起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唱起來都很好聽,但他一開口唱起來就開始起疑了:「《心經》到底講什麼?」這經題剛唱完,接著「觀自在菩薩」,才剛唱完這五字,他就想:「為什麼是觀自在而不是觀世音?」「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深般若波羅蜜」有什麼道理而說「深」?這些疑情一直帶下去,「無眼耳鼻舌身意」,「我明明有眼耳鼻舌身意,怎麼沒有?」「無色聲香味觸法」,我明明有色聲香味觸法,為什麼說沒有?我為什麼每天就這樣誦?「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明明就有眼根也有眼識界,乃至明明都有意根也有意識界,為什麼沒有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他只要這樣疑情輕輕帶著,每天早課都這樣作(但有個前提是,他有學過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我保他二十年後一定開悟。
這樣誦二十年,如果還悟不了,還來找我質疑,我一刀把他殺了,留著他幹嘛?真是這樣啊!假使學了錯誤的「般若波羅蜜多」,那我沒話講,因為他再誦上一百劫也沒用;可是他若真學過正確的「般若波羅蜜多」以後,這樣每天早上誦《心經》,誦上二十年,保他必悟,哪有不悟的道理。正因為他們只把它當作一件事情來誦,不當作是佛法修行,所以「觀自在菩薩」就這樣唱過去,「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他也不管「深般若波羅蜜多」是怎麼「行」的,全都不管,就這樣誦過去;誦到最後:「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聽說人家翻譯過來就是:「去吧,去吧,趕快去吧,去到沒有生死的彼岸吧,覺悟解脫了。」聽說人家這個咒是這樣譯的,那為什麼是這樣?他從來不想。從來不想,那他要怎麼悟入?所以我說他再誦上一百劫也悟不了,因為他只當作一件事情在辦,不把它當作佛法。
其實在課誦《心經》時,就已經是完完整整的佛法,但他們把它忽略了,所以「於佛法不得滋味」,這就是破戒比丘。也許有人想:「人家早上誦《心經》不把它當作佛法,也沒那麼可惡吧,為什麼你說他是破戒比丘?」因為 如來這麼說,說他「於佛法不得滋味」,一定會厭憎說真實法的人,那就是破戒比丘。這是因果相應,果上說他「於佛法不得滋味」,他的因就是成就十憂惱箭而討厭演說真實法的人。把《心經》當作是一件事情來課誦,這樣的人有不少人犯了戒,有好多人公開講:「如來藏是外道神我,如來藏就是自性見外道,《心經》都告訴你什麼都沒有了,你還說有如來藏。」對吧?他們讀了《心經》以後就說:「什麼都沒有,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一直無到底,所以什麼都沒有。」但他們從來都不想一想:「既是什麼都沒有,為什麼叫作《心經》?」
他們不這樣想,他們都謗過法了,都說:「如來早就告訴你,一切法都空了,《心經》不就是這麼講的嗎?」你看,這不就是毀謗 如來嗎?如來講的《心經》內容不是講一切法空,而是在講真實心,不是什麼都沒有;是說真實心的境界裡面沒有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沒有三十七道品,「無智亦無得」,是講實相界的事情,那實相界才是真實心;有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有智亦有得,都是意識心的事。所以 如來開示的《心經》義理不是講一切法空,不是講什麼都沒有的斷滅空。當他們那樣講時,不就是謗佛謗法了嗎?是!那是不是破戒者?老實說,他們比那些喇嘛們破得還嚴重,這樣的人「於佛法不得滋味」。
諸位設身處地站在他們的立場來試著想像一下:「假使我是他們,今天聽到善知識出來說法,說得非常勝妙,聞所未聞,而且非常高廣深妙,心中會不會討厭這個善說法者?」不會?不會是你們啦!我是說你設身處地在他們的立場想像一下,對吧?因為本來他亂說法而信徒亂信,現在沒辦法亂說了,現在信徒這邊聽過、那邊也聽過以後,發覺說:「我們師父是亂講。」對吧?就像你們有些人進了正覺同修會,來學上一年、一年半以後,自己沒有覺得進步,覺得就是這樣而已;結果有一天,被好朋友拉去他師父那裡聽經,你聽沒多久,一面聽著,另一面就在心裡面嘀嘀咕咕:「唉呀!這個師父都亂說法。」有沒有?有啊!很多人都這樣體驗的啊!那時才知道:「原來自己進步這麼多,那師父以前講的,我都信受,現在他哪裡講錯了,我都知道,可是自己沒有覺得很大的進步。」
同樣的道理,離開了那座寺廟以後,好朋友問你說:「你今天聽得怎麼樣?」你就說:「咱們是好朋友,我跟你說實話,不跟你客套,你師父其實很多地方都講錯了。」對方一定很驚訝:「哪有可能!」於是你一一舉例說給他聽,錯在什麼處,分析給他聽,他聽了以後說:「才一年半不見,你為何這麼厲害?」你說:「沒有啊!我很笨,我到現在都還悟不了,我們會裡一不小心撞到誰,那都是證悟的人。」他說:「你這麼厲害,這樣還叫笨喔!」可是你覺得自己很差時,其實已經進步很多了,只是自己不覺知。
你設身處地站在他師父的立場,假使有一天你這個好朋友把你的狀況去告訴他師父了,他師父問說:「那是跟誰學的?」「跟蕭平實老師學的啊!」「好,把他的書拿來,我要好好寫書破一破他。」終於送了去,寫了好幾年,寫不出一篇文章,就別說是寫書了。對啊!以前有個研究佛法很有名的教授公開放話,說他要寫一本書破我,結果十幾年過去了,他反而對我們有好感了。這就是說,你有心於佛法,學得正確,對佛法感覺是有滋味的;不管是喜樂的滋味或者憂愁的滋味都叫作滋味。憂愁也是好的,譬如每天早上在那邊課誦《心經》,一面課誦一面在那邊疑著:「為什麼我不懂?」這也是個滋味;反過來,你如果懂,也是滋味。
所以有心於佛法的人,譬如我舉例過以前有一位比丘,他去打三前放話說:「以前同修們都說證悟以後,解三誦《心經》都哭得唏哩嘩啦,我才不哭。」但解三時誦《心經》,他哭得比誰都大聲,為什麼呢?因為以前誦《心經》是憂愁的滋味,或是自以為懂的滋味,現在是現觀而歡喜的滋味,法喜充滿:「原來《心經》講的都是我心裡的事,我都可以現前觀察。」然後悔恨被自己騙了幾十年,所以誦起《心經》來,說好不哭的,結果哭得比誰都大聲,那也是滋味吧?
如果完全沒滋味,這個人跟實證佛法無緣,他想:「我出家了,不必去謀生活就有人供養,有寺廟住、有衣服穿,我什麼都不愁。」他就這樣當一個粥飯僧,所以他的早課、晚課就像是京劇中說的過堂,就只是每天的例行公事,不當作佛法;這樣的人有時也會隨便為人家講一些法,可是聽到有善知識出來說法,高廣勝妙深奧難解難知,這時他心中想:「我的徒弟不久就跑光了。」而且人家會比較,一旦有傳言到他耳朵裡說:「唉呀!師父說法時講得不好。」他心中難過起來了,於是憎厭說法者,這是必然的事情,那就成為惡比丘。
他會樂於親近善說法者嗎?不會啦!一定是「不樂親近」。我以前都不想買講堂、不想蓋寺院,希望有哪個大師想得這個法,我傳給他以後就回故鄉養老去了;可是左等沒有,右等也沒有,前後就不必等了。大家都是把寺廟財產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他們想:「我如果找了蕭平實求法,大概要像印宗法師那樣,不但拜他為師,寺廟還要給他。」可是真要換了我,如果有善知識可以幫我證悟,要我的寺廟,那是小事一樁,讓他來當法主,我住在其中,什麼事都不必理會,只管安心辦道,其樂何如。寺廟能帶去下一世再度擁有嗎?不能!可是你一旦證悟了,這一些功德福德全部都帶到下一世去,誰也搶不走。所以我這個傻瓜,看來還真是聰明;他們看來聰明,其實應該說是傻瓜。所以那一句「大智若愚」的成語應該改一下:大愚若智。那些人不樂親近善知識,只看重這一世的名聞利養眷屬等,全都是傻瓜。對我來說,那一些我根本不放在心裡面;法才是最重要的,因為這是一世又一世一直要延續到盡未來際的。
話說回來,如來說:「破戒比丘中了十支憂惱箭,難可堪忍。」這十支憂惱箭,第一支是什麼?世尊說了:「破戒比丘看見僧眾和合時不會生起歡喜心,」一般說來,如果僧眾都能和合安居辦道,大家都很歡喜;就像我們同修會增上班中,這屬於勝義僧團,大家和合共事,每次來增上班上課,感覺就是回到家裡面,都是師兄弟,比人間的親兄弟還親。世間法上的親兄弟,下一輩子還跟你當兄弟嗎?大部分不能。可是師兄弟們,下輩子還會是師兄弟,你說哪個親?對了!所以有的人想法很奇怪,去聽師父講經,剛好師父舉到一個例子;也不過是舉例,又沒有指名道姓說是他老爸幹的,只是他老爸也幹過那件事,他心裡就很生氣,然後再也不學佛了。我說天下有這樣愚笨的人,他老爸下輩子還會是他老爸嗎?大部分都不是了。但他師父呢,下輩子很有可能依舊是他的師父,因為師徒關係會一世一世延續下去,所以我說那種人叫作愚癡。
所以如果有人問我說:「老師啊!您認為您跟父親的關係比較密切,還是您跟如來的關係比較密切?」我當然說跟 如來關係密切啊!所以我爸死時我幫他助念了一整夜,我一個人單獨為他助念到天亮,我當時想到:「他這一世,因為我是他兒子,所以我說的法他不信,好可惜!」想到這一點,我掉了一滴眼淚,也只有一滴。可是 如來入涅槃時,我哭到唏哩嘩啦,那到底是哪一層關係比較親?對了!因為這關係會繼續到未來世。你可別說:「釋迦如來示現入涅槃了,我下一世還會遇見祂嗎?」怎麼不會?因為 釋迦如來又不是只有示現這一次,未來還是會繼續示現;如來的涅槃只是一個示現,示現完涅槃之後,又到別的地方繼續八相成道,繼續示現最後入涅槃,還是一樣啊!
經文:【佛告舍利弗:「破戒比丘有十憂惱箭,難可堪忍。比丘成就十憂惱箭,則於佛法不得滋味,憎說法者,不樂親近。何等為十?舍利弗!破戒比丘見僧和合不生喜心,何以故?『和合布薩必驅我出』,是惡比丘自知有過,常懷憂惱,於持戒者瞋恨不喜。舍利弗!是名破戒比丘初憂惱箭,必墮惡道。」】
語譯:接著來進入〈淨戒品〉,這已經是第五品了。【佛陀告訴舍利弗說:「破戒的比丘有十根憂惱箭在身上,很難堪於容忍。比丘身上成就了這十支憂惱箭,就會在佛法上得不到滋味,他會憎厭說法者,不樂於親近。是哪十根憂惱箭呢?舍利弗!破戒比丘...
作者序
《佛藏經》之所以名為「佛藏」者,所說主旨即以諸佛之寶藏為要義。諸佛之寶藏即是萬法之本源如來藏,《楞嚴經》中說之為「如來藏妙真如心」,《入楞伽經》卷七〈佛性品〉則說:「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淨。餘七識者心,意、意識等念念不住,是生滅法。」大略解釋其意如下:
【謂阿梨耶識(通譯阿賴耶識)又名如來藏,含藏著無明種子與七轉識種子,並與所生之無明及七轉識同時同處、和合相共運行而成為一個五陰有情。七轉識與無明相應而從如來藏中出生,每日運行不斷;意根每天一早促使意識等六心生起之後相續運作,與意識等六心和合似一,看似常而不斷之常住心,其實是從如來藏中種子流注才出現的心,就是一般凡夫大師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早上出生以後就與處處作主的意根和合運作看似一心。這七識心種子及其相應的無明種子,每天同時從如來藏中流注出來,猶如大海波一般「常不斷絕」,因為是與色身共俱而出生的緣故。
如來藏離無常的過失,是常住法,不曾剎那間斷過;無始而有,盡未來際永無中斷或壞滅之時。如來藏亦離三界我等無常過失,迥無我見我執或我所執;其自性是本來清淨而無染污,無始以來恆自清淨而不與貪等六根本煩惱及其餘隨煩惱相應。其餘七轉識都是心,即是意根、意識與眼等五識,即是面對六塵境界時清楚明白的前六識,及處處作主的意根;這七識心與無明種子都是念念不住的,因為是從如來藏中流注這七識心等種子在身中才有的,當色身出生以後與意根同時和合運作,意識等六識也就跟著現行而與色身同在一起,所以是與色身同時出生而存在的。而種子是剎那剎那生滅的,以此緣故說意根與意識等七個心是生滅法。若是證阿羅漢果而入無餘涅槃時,由於我見、我執、我所執的煩惱已經斷除的緣故,這七識心的種子便不再從如來藏流注出來,死時就不會有中陰身,不會再受生,便永遠消滅了,亦因此故是生滅法。】
在三種譯本的《楞伽經》中,都不說此心是第八識(第八識是通俗的說法),而是將此心與七轉識區分成二類,說如來藏一心是常住的,是出生「意」與「意識等」六識者,也說是出生色身者,不同於七識等心。所援引的上開經文,亦已明說如來藏「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淨」;而從如來藏中出生的「餘七識者心,意、意識等」,都是「念念不住,是生滅法」。這已經很明確將如來藏的主要體性與七轉識的主要體性區分開來:一是能生,一是所生,能生與所生之間互相繫屬;能生者是常住心,沒有三界我的無常過失,沒有我見我執等過失,自性是清淨的;所生的七識心,是念念生滅的,也是可滅的,有無常的過失,也有三界我的我見與我執等過失,是不清淨的,也是生滅法。
今此《佛藏經》中所說主旨即是說明此心如來藏的自性,名之為「無名相法」或「無分別法」,仍不說之為第八識,而從各方面來說明此心;並且希望後世仍有業障而無法實證佛法的四眾弟子們,未來世中都能滅除業障而證得解脫及實相智慧。以此緣故,先從「諸法實相」的本質來說明如來藏,兼及實證此心者於實證前必須留意避免的過失,才能有實證的因緣;若墮邪見或誤導眾生,並有犯戒不淨等事者,將成就業障;於其業障未滅之前,縱使未來歷經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奉侍供養隨學九十九億諸佛以後,仍無實證之可能。以此緣故,釋迦如來大發悲心,首先於〈諸法實相品〉廣釋實相心如來藏之各種自性,隨即教導學人如何了知惡知識與善知識之區別。善於選擇善知識者,於解脫及諸法實相之求證方有可能,是故以〈念佛品〉、〈念法品〉、〈念僧品〉中的法義教導,令學人以此為據,得以判知何人為善知識、何人為惡知識,從而得以修學正確的佛法,然後得證解脫果及證入諸法實相,發起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智慧,久修之後亦得兼及二乘涅槃,再發十無盡願而起惑潤生得以入地。
若未慎擇善知識,誤隨惡知識者(惡知識表相上都很像善知識),不免追隨惡知識於無心之中所犯過失,則未來歷經無數阿僧祇劫奉侍九十九億佛之後,於解脫道及實相了義正法仍無順忍之可能,欲求佛法之見道即不可得,遑論入地。以此緣故,世尊隨後又說〈淨戒品〉、〈淨法品〉等法,教導四眾弟子們如何清淨所受戒與所修法。又為杜絕心疑不信者,隨即演說〈往古品〉,舉出過往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前 大莊嚴佛座下,苦岸弟子等四人為惡知識,執著邪見而誤導眾生,成為不淨說法者;以此緣故與諸眾生相率流轉生死,於人間及三惡道中往復流轉至今,反復經歷阿鼻地獄等尤重純苦及餓鬼、畜生、人間諸苦,終而復始受苦無量之後終於來到 釋迦如來座下精進修行,然而竟連順忍亦不可得,求證初果仍遙遙無期;至於求證諸法實相而入大乘見道,則無論矣!思之令人悲憐,設欲助其見道終於無可能,對彼諸人助益無門,只能待其未來阿僧祇劫受業滅罪之後始能助之。
如是警覺邪見者之後,世尊繼以〈淨見品〉、〈了戒品〉而作補救,期望以此二品能轉變諸人的邪見,勸勉諸人清淨往昔熏習所得的邪見,並了知清淨戒之所以施設的緣由而能清淨持戒,未來方有實證解脫果與佛菩提果的可能。如是教導之後,於〈囑累品〉中囑累阿難尊者等諸大弟子,當來之世以善方便攝受諸多弟子,得能清淨知見與戒行,滅除往昔所造謗法破戒所成之業障,而後方有實證之世到來。由此可見 世尊大慈大悲之心,藉著舍利弗尊者之因緣,在與舍利弗對答之時演說此實相法等,期望後世遺法弟子得能滅除業障而得證法。普察如今末法時代眾多遺法弟子精進修行,仍難遠離邪見與邪戒,求證解脫果及佛菩提果仍將難能可得,令人不覺悲切不已,是故將此經之講述錄音整理成書,流通天下,欲以利益佛門四眾。
佛子 平 實 謹誌
於公元二○一九年 夏初
《佛藏經》之所以名為「佛藏」者,所說主旨即以諸佛之寶藏為要義。諸佛之寶藏即是萬法之本源如來藏,《楞嚴經》中說之為「如來藏妙真如心」,《入楞伽經》卷七〈佛性品〉則說:「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淨。餘七識者心,意、意識等念念不住,是生滅法。」大略解釋其意如下:
【謂阿梨耶識(通譯阿賴耶識)又名如來藏,含藏著無明種子與七轉識種子,並與所生之無明及七轉識同時同處、和合相共運行而成為一個五陰有情。七轉識與無明相應而從如來藏中出生,每...
目錄
序文 …………………………………序 01
第一輯 諸法實相品 第一 ……………001
第二輯 諸法實相品 第一 ……………001
第三輯 諸法實相品 第一 ……………001
第四輯 諸法實相品 第一 ……………001
第五輯 諸法實相品 第一 ……………001
念佛品 第二 …………………313
第六輯 念佛品 第二 …………………001
第七輯 念佛品 第二 …………………001
第八輯 念佛品 第二 …………………001
念法品 第三 …………………073
第九輯 念法品 第三 …………………001
第十輯 念法品 第三 …………………001
念僧品 第四 …………………025
第十一輯 念僧品 第四 ………………001
第十二輯 念僧品 第四 ………………001
第十三輯 念僧品 第四 ………………001
淨戒品 第五之一 …………175
第十四輯 淨戒品 第五之一 …………001
淨戒品 第五之餘 …………091
第十五輯 淨戒品 第五之餘 …………001
淨法品 第六 ………………207
第十六輯 淨法品 第六 ………………001
往古品 第七 ………………173
第十七輯 往古品 第七 ………………001
淨見品 第八 ………………241
第十八輯 淨見品 第八 ………………001
了戒品 第九 ………………303
第十九輯 了戒品 第九 ………………001
第二十輯 了戒品 第九 ………………001
囑累品 第十 ………………291
第二十一輯 囑累品 第十 ……………001
序文 …………………………………序 01
第一輯 諸法實相品 第一 ……………001
第二輯 諸法實相品 第一 ……………001
第三輯 諸法實相品 第一 ……………001
第四輯 諸法實相品 第一 ……………001
第五輯 諸法實相品 第一 ……………001
念佛品 第二 …………………313
第六輯 念佛品 第二 …………………001
第七輯 念佛品 第二 …………………001
第八輯 念佛品 第二 …………………001
念法品 第三 …………………073
第九輯 念法品 第三 …………………001
第十輯 念法品 第三 …………………001
念僧品 第四 …………...
商品資料
出版社:正智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08-23ISBN/ISSN:978986995589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3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