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之聲,意識的本相;
聆聽,將心放在一種接收的覺知狀態中…… 阿姜蘇美多在一九七七年離開泰國之後,在英國漢普斯特的寺廟度過他在英國的第一個冬天之時,在那些安靜的夜晚,他開始注意到那永不消逝發自內部的聲音,那是一種清新和安寧的神奇體驗,他稱為「寂靜之聲」。寂靜之聲就像喚醒我們一切事物背後的微妙之處,一個超越感官境界的絕妙符號。雖然它始終存在,我們卻常常注意不到,然而隨著我們變得更加平靜泰然,更專注於當下,完全接受此時此刻所顯現的一切時,便可生動地體驗它,聆聽它。
知念或正念,是本書中出現最頻繁的概念。阿姜蘇美多在書中對佛法做出生動的詮釋,給出許多簡單明瞭的禪修方法,為人們在修行路上常常碰到的障礙指出了解決的出路。而斷除那些折磨、纏擾我們內心情緒習性的辦法,就是不再相信它,甚至不再費神祛除它,而是任其消融到寂靜之中。
全書二十七篇文章緣於阿姜蘇美多在英國阿馬拉哇奇禪寺帶領禪十所做的開示。他的教誨總是嫻熟而幽默,不分國界。從希望理解佛法的一般人到佛教僧侶,都能體會他對諸如覺知、正念、意識、解脫痛苦等關鍵主題的靈動見解。《寂靜之聲》是阿姜蘇美多教導的精華,能夠幫助我們以新的、持續的清晰度看待生活中的一切現象。
作者簡介:
阿姜蘇美多Ajahn Sumedho
阿姜蘇美多俗名羅伯特.傑克曼(Robert Jackman),1934年出生在美國西雅圖一個信奉基督教的家庭。1950年代在海軍服役時,曾在一本關於俳句的書裡首次聽聞禪宗,之後閱讀了日本居士鈴木大拙所著介紹禪宗的書,而有了遊子歸家之感。
阿姜蘇美多於1964年離開美國,1966年在泰國廊開出家成為沙彌,1967年受具足戒成為一名比丘,不久到巴蓬寺,從師上座部森林派的高僧阿姜查。阿姜查的智慧、機敏和幽默,對於精進熱忱的阿姜蘇美多起了點石成金的作用,終而成為一名獨到之禪師。在阿姜查的鼓勵之下,阿姜蘇美多留在英國接引西方的信眾,先後於1981、1984年創立了契塔委外卡寺(Cittaviveka Monastery)和阿馬拉哇奇禪寺(Amarāvatī Monastery)兩座道場,並成為開山住持。
譯者簡介:
牟志京
生於北京,八十年代到美國留學。先後在耶魯大學獲得電腦科學碩士、哲學碩士,及電腦科學博士學位。曾在大學、研究所及電腦公司從事教學、科研和軟件開發工作。從青年時代起即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近年正式皈依,並開始翻譯佛教經典書籍,譯作中還包括保羅‧布里特所著的《師父─與阿姜查共處的歲月》。
章節試閱
【開示16】 皈止知念
對我甚有幫助的一個反思就是從你之所在,從此時此地出發。能夠認知自己當下的感覺、心態或者體態,而不是由此行事:「阿姜蘇美多說要聽寂靜之聲,我卻根本聽不到,他說的寂靜之聲到底是什麼意思?」那是另外一個思惟。重要的並不是寂靜之聲,亦非其他任何東西,而是認知當下事如所是。所以,不管你現在心態為何,比如在琢磨阿姜蘇美多所講的話, 如果你覺知那是你之所思,那就是知念。
傾聽自己,注意知念與你的思惟過程或情緒反應之間的關係,然後觀察而不是評判對自己說「它們是它們這樣」,或「它是它這樣」。如是,它如其所是,真如。記得我在閱讀禪宗之時,他們講到真如。我曾想,「何為真如?」因為曾對這個詞捉摸不透。在巴利語中,有thatā一詞,佛陀自稱tathāgatha,其意在真如,指的是當下的對象,而不是「我是喬達摩,佛,摩耶夫人與淨飯王之子,生於藍毗尼,生下後在蓮花上行走七步。」所以,在他覺悟後,沒有佛,沒有有喬達摩,沒有任何人,僅有當下的所是,此時的如來。如是,tathatā一詞有如其所是,真如之意。
在泰語裡,「真如」是pen Yang nun eng。解脫自在園的阿姜佛使(Ajahn Buddhadāsa)是一位殊勝的比丘。我曾問他如果被棄於一個荒島,他將如何,他說pen yang num eng:事如所是,thatā。因為這是反思之思,不是念念相生的紛亂之想,對嗎?這不是分析、批評、推理、定義或任何其他什麼,而是用語言幫助我們觀察事情,提醒我們,因為你現在所經歷的,不管是什麼,皆如其所是,這是再真實不過的陳述。有些人說,「知道嗎,我體驗了前生的記憶」,或其他什麼不尋常的心靈體驗,於是想知道其中的意思,所有這些的意義是什麼,它們如其所是而已。不管那是靈性的,還是從其他星際而來,或者是對昨天的記憶,一種情緒,一種感覺,我們要做的就是認識它,接受它,看到它如其所是:thatā。
這不是推開事物,而是接受。當我們有不平凡的經歷,將之想成「發生在我身上神奇的事情」,我們便忘其所以,陷入對奇象的沉迷、臆想,乃至恐懼之中。如果它是陳舊無聊、反覆出現的思想、記憶或負面狀態,它如其所是。所以我們有了這樣一個反思方法,用到「它如其所是」這一陳述。tathā是一個用以指引的詞,提醒我們不要於此無中生有、推開、否認、誇大或胡思亂想。不管你對之感覺如何,喜歡與否,令人鼓舞還是壓抑,對還是錯,理性的還是瘋狂的,它只是它當下的樣子而已。所以,這是一個誠實的陳述,你不可能比這說得更誠實了。
你若說,「那麼,這是什麼意思,在宇宙系統裡的意義何在?」然後你說,「啊,我以為……」;然後你問一位尼師,她說,「不對,不對,我以為是這樣的」;你又問一個僧人,他說,「不對,不對,不對,你全搞錯了,其實……」。你聽到我們對這些事情的各種觀點和意見,我們認為它是什麼,意義重大或毫無意義、真的或假的、虛妄的或實在的、對的或錯的。然後,我們開始營造,在其上添加許多個人的觀點。「它如其所是」則既不無視它,亦不添加它。但毫無疑問是接受,承認事情有其來其去,其生其滅,其生其死─諸行無常。此為佛陀知法。
經文中有一段給我很大的鼓舞,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有未生、未造、未成、未始,故有已生、已造、已成、已始之出路。若無未生、未造、未成、未始,則無已生、已造、已成、已始,則無已生、已造、已成、已始之出路,然本有未生、未造、未成、未始,故知有已生、已造、已成、已始解脫之道。《自說經》(Udāna VIII.3)
這裡用到未生、已生、未造、已造、未始、已始的概念。這些是詞語,但是生、造、成、始乃是saṅkhārā,是心行,不是嗎?
我們所見、聞、嗅、嘗、觸、想、覺、四大─地、火、水、風─思想、記憶,和情緒─樂、苦、非苦非樂─這一肉體。事實上,所有體驗,整個宇宙皆是已造、已生、已成、已始。這意味著你能想到的、幻想的、感覺的、經驗的一切……但是這裡有出路,這裡有從已生、已造、已始之中的解脫。這裡有未生,所以讓我們來想想什麼是未生、未成、未造、未始。它是一種形而上的存在,有一天我才可能懂,而現在可以試著想像的東西嗎?試想一下無為。你可以想像各種有為法的各種形態:紅、藍、紫、綠、白、黑、黃,任何形、任何東西,抽象的、具體的、大的、小的,微型的、奈米技術、微觀的、宏觀的。
有為界就是如此,一物成一物,而我們則試圖知其所以。我們今天用高科技做些什麼?用以分類和整理各種現象,將之存入電腦,放到網站,如此沒有終止,愈做愈細。但是在這些的背後,自問一下,何為未生、無為、未成、未始?試想什麼未生或未造。我的頭腦於此一片茫然,因為它們只是已成、有為的否定式。未成、無為,從英語語法上說是否定式。想像是被造的,是「行」,不是嗎?
你可以想像「行」,你甚至可以想像「未造」或「未生」這樣的抽象概念,但那莫非不是智力的一個抽象嗎?若如是,那麼佛陀又為何須用及如此的陳述呢?他是在指向此時此地,對此時此地的覺知。經文中有「覺知是通向不死之路」的說法。不死又是什麼呢?一個不朽之界,一種我們可想像,存在於宇宙之中的一種不朽的涅槃?我們可以想像一種世界,但是「不死之界」是什麼意思呢?所以,你可以看到想像力的局限,它可以領你到已生、有為、已造、已始,而這些也恰是科學的對象,不是嗎?控制不同的原子,如此這般。
科學在進步,引人入勝、有趣、奇妙。但它也令人恐懼,因為在改變我們生活所在的有為世界時,並沒有足夠的智慧判斷─何處為止,何處為界?這些乃是當今道德上兩難的困境。道德的邊界如何劃定?墮胎時,何時胚胎、精子和卵子成為有意識的生物,何時僅僅是一個醫療手術,何時又變成了一件謀殺?在這種情勢下,我們把界線劃在何處?另一個左右為難的問題:是否要關掉腦死患者的維生機器?僅在數月前,美國還對此有過一場大爭論,對這一問題有各種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但是未生,這對我來說是佛陀已經清楚指明的了,覺知─sati-sampajañña。Appamādo amatapadaṃ─無逸、專注,乃是通向不死之路。
所以,這就是為何我們要認識知念為何,它的真境如何,而不是試著定義它,再試著做點可能叫作知念的事情。這是你必須直接地信任你之所做的地方,因為它既非我可道亦非我可示的。我坐在此,但你也許想我坐在這裡,心裡卻在胡思亂想。我可以……但是只要我不動聲色,你又從何而知我是處在覺知還是瘋狂狀態呢?所以佛陀用到無我、空和涅槃、無執這樣的詞彙。它們都是否定式的。何為涅槃?它是我們認清和證悟無執之時。你必須認識到執著的本質,才可能達到無執。
欲望(taṇhā)乃是其源。欲望所指是我們內在的一種能量、企望、渴望,一種人性中獲取和希求什麼的經驗,對象可以是和平、幸福、美食、和諧的音樂、美麗的景色、成為更好的人、覺悟成佛等等。或者希求去除什麼,痛、悲、不公平、所歷之苦。所以想要什麼是一種渴愛,是taṇhā;想要去除什麼亦是一種渴愛。四念住就是讓我們調查這些事情,當我們修習內觀時,我們用到此身、受、心、法四住,它們是善巧的教導,但它們總是指向事如所是。
身念處(Kāyānupassanā sapaṭṭhāna)─身體,觀照四大、物質所成的身體,分為三十二部。觀照和調查這個身體的方法,觀察身體不以其為己有,而以其為之所是。它如其所是:髮、毛、甲、齒和皮。當你接受十戒或受具足戒時,我念的經如下,戒師說,「隨我複述:kesā……」眾人複述,「kesā lomā、nakhā、dantā,taco。」在你聽來,會覺得我在提供什麼祕密信息、高度機密,然後我會告訴你我說的是:髮、毛、甲、齒和皮。「啊」,你可能更想聽到一個祕密的經咒、覺悟的鑰匙,但得到的卻是這樣的俗話。然而它卻指向了表層,如何從髮、毛、甲、齒、皮之外觀營造出我們自己,還有我們如何受其吸引。如果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它們,不是髮、毛、甲、齒、皮是否美麗,那麼我們將會看到它們自身本來的樣子。我們並不是要說服自己它們醜陋不堪,而僅僅是以不同的目光來觀察。
這是觀察事物如其「本然」,而不帶著視其吸引人與否的傾向。所以修行的目的是實現涅槃,不再為無明所罩。比丘或比丘尼受具足戒就是為了去證得涅槃,這是全部的目的,證得不死。「證」是一個有趣的詞,因為它依賴實相,對之予以承認。它不是要求在沒有的東西中去尋找,僅僅是去認出和證實。所以,當你見證,當你把自己放在佛陀的位置、知的位置,見證當下的位置,當你耐心地忍受你所經歷的條件之時,覺知乃是證悟的一條途徑。
你可能有過這樣的經驗,就是「我想頓時達到涅槃。我不想坐在這裡,因為我膝蓋已經痛苦不堪,而且我也沒有時間如此耐心等待。」你感受不安和貪欲,所以你抓住涅槃說,「我要涅槃,頓時的涅槃。」吃一個藥丸,就進入境界,該有多好。但你若耐心、警覺,以注意力涵括當下,那麼你的心就會變得空淨,這是一種泰然的注意力。心安住於泰然、耐心開放的靜候,不是在尋找什麼或要做什麼事或要去除什麼,只是以泰然的覺知和開放的態度,傾聽、高度警覺、清醒。
當然總會有什麼情況發生,因為我們並不習慣於如此而行,所以你會覺得騷動不安。壓抑的情緒會在意識中浮現:畏懼、怨氣等情緒會來打擾。不要因為這些心境的呈現而灰心,因為它如其所是。我們要把自己置於佛陀知法的立場,而不是「我為何會有如此的感覺?我有何問題而會有如此的怒氣?我已修行多年,尚未認識這些。」即便這樣的念頭產生,這是如其所是。等待這泰然的注意力甚至會給你一種期盼著發生什麼的感覺,「它何時候會發生呢?」你預計、期待,然後它真的發生了,你想,「啊,我不喜歡這個,它不該是這樣。」
當你對覺知有信心時,甚至連這種期待,也就是等待什麼事情發生的狀態,也是可以被辨識的。你認知到你如此做以圖獲得什麼:「我坐禪以去除染著,證悟涅槃,我在無明之中,染著甚多,我修行來去除這些,以便我得以覺悟。」
如此反思會加強你對覺知與思緒之間關係的調查。若有什麼人惹我生氣、侮辱我、冒犯我,我會想「你膽敢如此 !」但是當我觀查這怒氣的感覺,那種情緒,那怒氣的能量,此時的覺知並非怒氣。覺知永遠不會發怒,但它的對象卻可以是我們叫做怒氣的東西。所以,真正想來,覺知猶如水之於魚。它是水,到處都是。它不是被造出的,不是抽象的概念,不是你可造出的;它是你可認知的。覺知的真相就是如此。所以,你要有意地調查它,並真正地傾聽自己。對自己的訴說產生興趣,你可以隨便訴說什麼,把興趣只放在覺知之上。如此,你的思緒會生出來,又會自行消失。
曾有那麼一個關於「我是一個人」的建議,是要調查此話字間的空隙,以注意到事如所是。「我」生出又止息,我不可能無休止地說「我……我……我……」那會很無聊,因為它是營造的。那個覺知到「我」的並本非「我」,它無名,它無言,它是anattā:無我、無為、未生。晚課前,我唱誦namo tassa(我禮敬世尊),隨後「apārutā tesam amatassa dvārā ye sotavantā pamuñcantu saddhaṃ」,其意為「通向不死的大門是敞開的。」這是何等之殊勝。這對我而言意義重大,所以我複誦它,這是佛陀做為一個歷史上存在的人物在經中所做之說。
我非常願意相信佛陀在過去所說過的話,所以通向不死的大門是敞開的。那麼,這通向不死的大門又是什麼呢?它在什麼地方嗎?這麼長的時間了,有二千五百年了,現在關上了嗎?也許已經不開門了吧?「Ye sotavanta pamuñcantu saddhaṃ」汝等悉聽,sota總是有關聽、聞。當知如此:pamuñcantu saddhaṃ一般譯為信心、相信、注意、傾聽。所以,這不是經中鼓舞你的話而已,你當認識這通向不死之門,亦即當下的覺知。
你們當中不少人相當精進,多次參加禪修,多年堅持打坐,為的是什麼?總是為達到某種境地嗎?是要淨化自己,進入三摩地,得安寧之態,去除煩惱?你坐禪的目的何在?你的用意和目標是什麼?你認為這是一件可做的善事,坐禪十會積攢很多功德,或你有其他動機?我們在不同的時候可能會有不同的動機。我剛出家時的動機是涅槃,雖然那時我是一個困惑不已,煩惱不堪的人。當你受具足戒,全部的目的就在於解脫,這像一個藥方。當我說「我的用意在於實現涅槃」時,我的目標明確,因為四十年來我親歷許多,既有極度的絕望,也有令人狂喜的鼓舞。但是隨後我就碰到了無聊,你難以想像寺廟生活之無聊能達到的程度,厭惡和批評,受批評和做批評,不滿和抱怨。泰國的盛夏之下,你會無精打采。「我在這裡幹什麼呢?我連站都站不住了。」可是也會有興高采烈的時候,令人欣然鼓舞,然後情勢又變了。極端情況更為有趣,但沉悶常常會導致失敗。正如作家托馬斯.艾略特(T. S. Eliot)所說,人類不能承受現實。這個證悟涅槃的動機……它是我的動機,它是我從理性出發深思熟慮之後所生,不是一時興起的結果─「我要證悟涅槃。」這是一個當你出家時,當你受戒時所做出的一個冷靜、理性的誓言。
用巴利語說出證悟涅槃的誓言是一種令人生畏的經驗,但是反思一下,這正是禪坐和佛法的目標,所以那是既定的方向。那麼,這是什麼樣的經歷呢?我能對它有多少控制呢?我的健康,世界的變化,寺廟的興衰,法師往生。這裡有醜聞和流言,幻滅感,責備與誇獎。你會得到榮譽的稱號,升到更高的位置,但是你在愈高的地位,就會有愈多的人想瞄準你,所以做為棟樑並不等於解脫。但是所有這些皆是有為、已生、已造、已始的。所有的個人經驗,物質上的、精神上的都是已生的、已造的、已始的。所以,隨著你對它的認知,你的覺知會愈來愈穩定,然後,你當珍重它。這如同對佛的皈依,巴利文是「Buddhaṃ saraṇaṃ gacchāmi。」當我如此說,不是在背誦一個巴利語的程式,它真正地意在所言。當我說「我皈依佛」,覺知是我的庇護,當下Buddho、覺知之感同在。這樣,這些年來,我漸漸看透我所生出的各種虛幻,所做的各種假設,習氣導致的諸相,對生活中各種經驗的反應,讚賞與責備,成功與失敗,順利和挫折。
龍婆查非常善於讓我們看到事如所是,他在這方面十分善巧。人們總好奇我如何能在第一年從他那裡學到東西,因為我們的語言不通,如何教導呢?其實,更多地來自直覺,不知如何,他對我有足夠的理解,總能把我領向當下。如此,我開始注意到自己如何使自己的出家生活複雜化,我的苦自何來。我的苦是高溫、蚊子、食物,還是對高溫、蚊子、食物的反感?所以,我開始冥想:「苦為何物?蚊子是苦嗎,高溫是苦嗎?」這是世俗之見:「我受苦因天氣太熱,食物不好。所以,我若到氣候宜人,食物可口之地,我即不苦。」
我現在在英國,有好的食物,沒有蚊子,很好的天氣。順便一提,我喜歡英國的天氣,但是我還是如同在泰國一樣容易生出苦感。「我不喜歡這食物,我不要蚊子,我不喜歡高溫」,這些實為我自造的苦,這些是我出自無明和自見而自造的心境。我仍然不喜歡蚊子,但是我不再以其造出苦境。並不是因為禪修多年讓我現在喜歡蚊子了,現在我對覺知遠比我對蚊子的自見更為信任。所以,我可以忍受蚊子、淡飯、高溫和寒冷,我可以忍受疾病,我可以忍受失望、損失、親友的死亡、受責備或批評。所有這一切皆可承受,只要我不在其上營造出苦境。
【開示16】 皈止知念
對我甚有幫助的一個反思就是從你之所在,從此時此地出發。能夠認知自己當下的感覺、心態或者體態,而不是由此行事:「阿姜蘇美多說要聽寂靜之聲,我卻根本聽不到,他說的寂靜之聲到底是什麼意思?」那是另外一個思惟。重要的並不是寂靜之聲,亦非其他任何東西,而是認知當下事如所是。所以,不管你現在心態為何,比如在琢磨阿姜蘇美多所講的話, 如果你覺知那是你之所思,那就是知念。
傾聽自己,注意知念與你的思惟過程或情緒反應之間的關係,然後觀察而不是評判對自己說「它們是它們這樣」,或「它是它這樣」。如...
目錄
阿姜阿摩羅的導言
編者前言
譯者的話
開示1 觀身(一)
開示2 當下
開示3 直覺的知念
開示4 事如所是
開示5 無我
開示6 認同
開示7 觀身(二)
開示8 信任直覺
開示9 別無出路
開示10 煩惱之際
開示11 歡迎痛苦
開示12 寂靜之聲
開示13 滅苦於當下
開示14 觀點與意見
開示15 勿從身見
開示16 皈止知念
開示17 Cittāpassanā
開示18 關於轉世與知念的問題
開示19 理想化
開示20 意識
開示21 思惟與習慣
開示22 形式與儀軌
開示23 從簡
開示24 靜觀執著
開示25 圓滿夜話
開示26 走向未來
開示27 勿祛惑,莫祈福
附錄一:開示年月時日
附錄二:巴利語彙表
附錄三:漢巴英佛語簡釋
阿姜阿摩羅的導言
編者前言
譯者的話
開示1 觀身(一)
開示2 當下
開示3 直覺的知念
開示4 事如所是
開示5 無我
開示6 認同
開示7 觀身(二)
開示8 信任直覺
開示9 別無出路
開示10 煩惱之際
開示11 歡迎痛苦
開示12 寂靜之聲
開示13 滅苦於當下
開示14 觀點與意見
開示15 勿從身見
開示16 皈止知念
開示17 Cittāpassanā
開示18 關於轉世與知念的問題
開示19 理想化
開示20 意識
開示21 思惟與習慣
開示22 形式與儀軌
開...
商品資料
出版社:橡樹林出版日期:2021-09-18ISBN/ISSN:9789860689044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6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